瑜伽师地论

《瑜伽师地论》梵文 Yogācāra-bhūmi-?āstra佛教论书。简称《瑜伽论》。瑜伽师地,意即瑜伽师修行所要经历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称《十七地论》。相传为弥勒菩萨口述,无著记录。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国法相宗的根本论书。...[详情]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四(9)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四(9)

  寅十四、能尽诸漏真实智别

  又有四种,于转还品真实能取智,能尽诸漏。一、转品果真实智,二、转品因真实智,三、还品果真实智,四、还品因真实智。

  一共是分三十九科,现在是第十四科「能尽诸漏真实智别」。「能尽诸漏」是他的作用,谁有这个作用呢?是那个「真实智」,真实的智慧能断烦恼,不能断烦恼,那个不是真实的智慧。而这个智慧还是有差别的,这里这一段文就是说这样的意思。

  「又有四种」智慧「于转还品」,「品」就是类,「转」是一类,「还」是一类。「转」就是流转,在生死里面活动,死了又生,生了又死,在三界六道里边生死,就是「转」品。「还」品,就是还归诸法寂灭相;诸法本来是寂灭的,但是我们虚妄分别,就现出来六道生死的虚妄相,现在遇见三宝了,还复于、归还到寂灭相,就是涅槃了,这又是一类,这是清净的一类,「转」品是染污的一类。是「真实能取智」,这个「取」在这里就是认识的意思,真实的能认识「转」品、「还」品的真实相的那个智慧是有四种。「能尽诸漏」,这个智慧是能灭除去一切的烦恼。那四种呢?

  「一、转品果真实智」:这个流转生死,虽然情况也是很复杂的,但是也就是分两类:一个是果,一个是因。对流转生死的「果」这一类的情况,你真实能够明了的,这是一种智慧。凡夫虽然在生死里流转,但是对于生死不认识,不是那么明白的,这唯有圣人才能明白这件事。

  「二、转品因真实智」:就是流转生死一切法里面的因,因此因而得果,什么样的因得什么样的果,什么样的果是由什么样的因得来的,你通达了「转品因」的真实智慧,这又是一种。就是有因才有果,有果也决定是有因,因和果两个是不能分开的;说是没有因而就有果,那就是邪和邪见了。

  「三、还品果真实智」:这个「转品果」其实在四谛里面就是苦谛,「转品因」就是集谛,就是这两种;「还品果」就是苦集灭道的那个灭谛,灭谛就是惑业苦都寂灭了,色受想行识都不生了,离一切相的那个寂灭相。你通达了这个寂灭相,那个真实的智慧,那就是真实的智慧。

  「四、还品因真实智」:那么还归寂灭是要由修学戒定慧,才能够达到那个果的寂灭相的,对那个清净的因,你能真实的通达,那就是真实的智慧,那么这就是道谛。加起来就是通达苦集灭道的四种智慧,是「真实能取智,能尽诸漏」的。

  寅十五、能断烦恼正方便别

  又有四法,能令信者为断烦恼修正方便。一、相续殷重作用精进,二、正知行念,三、奢摩他,四、毗钵舍那。

  这是第十五科「能断烦恼正方便别」。我们心能静下来,心不要向外攀缘,心能够反省,反省的时候就会知道有烦恼的过患,这个时候才能从内心里面发出来我要断烦恼,才会发出来这件事。如果虽然常常起烦恼,而没能静下心来反省,也不知道烦恼有什么过患,不知道烦恼有过患,很难愿意断烦恼,很难愿意采取行动,我应该消灭一切烦恼令心清净,很难有这样的愿望。现在这上面说能断烦恼的正方便别,「正方便」就是正确地灭烦恼的方法,这个方法有四种,就是这么意思。

  「又有四法」,又有四种方法,「能令信者」,能使令相信佛法的人,「为断烦恼修正方便」,他的目的是需求要消除自己内心的烦恼,他就采取了正确的行动,叫做「修正方便」。那四种呢?

  「一、相续殷重作用精进」,「相续」是不间断的意思,今天也这样子,明天也这样子,一直的相续下去做这件事。「殷重」是专一的意思,专一就是很诚实的真实的要做这件事,不是虚伪的。「作用精进」,「作用」就是发起、发动,就是从内心里面发出一种作用,什么作用?就是「精进」,就是努力的这样修行而不懈怠。那么这是第一个,这一个法实在就是精进。

  「二、正知行念」,第二个法就是正知和正念。这个「正知」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自己用功的时候,你要能够有智慧认识这是正确的、这是错误的,这叫做「正知」。若认识了的话,我的身口意,我的用功修行,这一下子有点错误,赶快地要把他调转过来,那么这叫做「正知」,是这个意思。这个「正知」,就好像类似警察这种职业性的事情似的,他就是在去监察人民的行为,你是合法是不合法这件事,这「正知」是这样意思。「行念」,这个「行」也和那个作用的意思一样。就是这个心在活动的时候要有念,这个「念」是不忘的意思,明记不忘的意思;或由正知的作用知道这是正确的,这个正法在心里面显现出来,不要忘掉了,这叫「念」。忽然间失掉了正念,这个正知马上的要警觉,把这个正念把它收回来,不要失掉了。这也就是在精进用功的时候,内心里面的相貌,要有正知和正念的这种差别,有这种作用。

  「三、奢摩他」,第三个方法就是止。这个止有多少种,这个止,譬如说我们用息,出入息作所缘境,就停留在那里不要动,以息为所缘境;或者以心为所缘境;或者是色受想行识都可以作所缘境;或者是以诸法寂灭相为所缘境,就是各式各样的所缘境。但是这个止的意思,就是安住在所缘境上明静不动,不散乱也不昏沈,就是来修学习这个定。

  「四、毗钵舍那」,「毗钵舍那」翻作中国话是观察的意思,观察是属于智慧,就是观察诸法真实相。因为我们的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都是在虚妄的境界上活动,在虚妄境界上活动,结果不是贪就是瞋,不是瞋就是贪,再不然就是邪知邪见各式各样的烦恼,这是因为不见诸法真实相的关系,心里面虚妄分别,就引起烦恼。所以现在要观察诸法真实相,所以叫「毗钵舍那」,观察诸法真实相就没有问题了,烦恼就不生起了。因为在诸法真实相那个地方,不是生烦恼的地方,这虚妄的境界才会引起烦恼,所以需要有观的智慧,只是奢摩他的定不可以。当然你若在诸法寂灭相上得定,那就是观了,止观统一了。

  这四个方法是「能令信者为断烦恼修正方便」,当然没有信心的人就不要提,有了信心你用这四个方法,你就能断烦恼。

  寅十六、通达法等所依差别

  又有四种能通达法,能尽上漏所依足迹。谓为得圣道修有漏慧,既得道已缺诸烦恼及缺诸事,无余永断诸烦恼事,如所得道转更修习。

  这是第十六科「通达法等所依差别」,也是有四种差别,在这个地方有阶级的不同,深浅的不同,有前后次第的不同。

  是「有四种能通达法,能尽上漏」,这也是显示这四种法的作用,你修学这四种法有什么好处呢?就是「能通达法」。这个「法」就是诸法寂灭相,也就是归依佛、归依法那个法,能令你明白怎么叫做归依法;「法」:法性、实际、诸法如乃至涅槃,这些都叫做法。「法」,这是一个名字,是一句话,是个音声,这不能算是通达。若「通达」,那是真实的要得到无分别智才能与法性相应,所以是「通达」。所以「能通达法」,就是表示你可以见到诸法实相了,这四种法能令你证悟诸法实相,这叫「能通达法」的意思。

  「能尽上漏」,这个「漏」就是烦恼,漏是烦恼,为什么说「漏」呢?「漏」就像人生疮了,生了疮的时候从疮里流浓、流血,叫做「漏」。现在我们的烦恼,从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里面往外流,不是贪心流出来就是瞋心,往外流出烦恼;眼也是个疮,耳鼻舌身意都是疮,我们凡夫的六根就是六个疮。这个疮里面一动,和色声香味触法一接触,这个贪心就出来了,瞋心出来了,各式各样的烦恼都出来了,所以叫做「漏」。这是佛菩萨慈悲的智慧,形容这个烦恼的相貌是这样子。这个「上漏」怎么讲呢?这个「上」这个字是超越的意思,就是超越这个烦恼的境界,是这样意思;也是解脱的意思,解脱这个烦恼的境界,解脱烦恼的境界那就是圣人了。

  「能尽上漏」,就是能够灭除去一切漏,能超越一切漏的境界,超越烦恼的境界,这就是你通达这四种法,你能够断烦恼,能够见到真理。这个「能通达法」就是见到真理了,「能尽上漏」是断惑,断惑证真,是这么一句话。「能通达法」,实在就是得到了无分别无漏的智慧了。「能尽上漏」,得到这个智慧有什么好处呢?能断烦恼,断烦恼就得解脱了,就是圣人了。

  「所依足迹」,这四种法就是「通达法」、「尽上漏」所依止的地方,就叫做「足迹」。这个「足迹」怎么讲呢?就是你在路上走的时候,现出来痕迹,现出来脚的印,在泥土的道路上走,就现出来足迹。现在说这四种法的修行,就是有这样的,也就是圣人,过去的佛菩萨,他们这样走过来的道路,我们也跟着这个道路去走,也就是我们所学习所根据的地方,所以叫做「所依足迹」。这是说这四种法的作用。这底下就说什么四种法呢?

  「谓为得圣道修有漏慧」,那天智禅法师问:有所求就是不对的,但是不求还不行,求又是错了,那么怎么才是对的呢?这句话有这个意思。「谓为得圣道」,就是我们佛教徒学习了佛法以后,感觉到要学习圣道,才能解决老病死的问题。学习圣道那时候应该怎么办呢?「修有漏慧」,你这时候修行,努力学习佛法,修学戒定慧,这个时候还没有成功,所以你虽然用功修行,但都还是属于有漏的,还都是属于有漏的,而不是真实圣人的境界,所以叫做「修有漏慧」。这个「慧」,虽然是超越了一般的凡夫境界,在思想上超越了凡夫这种虚妄分别的境界,但是还是有漏的,他还不是清净的,还不是那个清净的圣境,不是圣人的那个清净境界,所以叫做「修有漏慧」,是这样意思。

  「既得道已缺诸烦恼及缺诸事」,虽然是有漏,但是你依据佛所开示的法门,努力的去做,忽然间就超越了,忽然超越是这么讲。但是现在人的语言叫突破,这两个字也合适,就是从有漏的境界忽然间就突破了,突破这有漏的境界到无漏的境界去,就成功了。所以说虽然是有漏,但是他有力量向于无漏,所以还是很宝贵的事情。说是这个时候一念突破,突破了有漏的境界,突破了有漏的虚妄分别心,就见到真理了。见到真理的时候,你就得到无分别的智慧了,那是名为「道」。「既得道已」,你既然已经成就了,「得」就是成就,获得了清净无漏的智慧,见到真理了以后,「既得道已」。

  「缺诸烦恼及缺诸事」,这个时候是「缺诸烦恼」,原来的时候,所有的烦恼我都具足,一点也不缺少的;现在入了圣位以后,烦恼缺了,就是见烦恼、分别我执没有了,就缺了。「及缺诸事」,诸事也不具足了。「诸事」是什么呢?没有得圣道的人,当然也有可能会做好事,就是先有同情心,有利益他人的行为,那就是好事。有的时候又有不同情心,有杀害、伤害众生的动机,做了一些事情的,做了事情那就要到三恶道去了。所以这个众生有各式各样的烦恼,有各式各样的因果事情,都是具足的。但是你得了圣道的时候,就是得了初果以上的时候,「缺诸事」,三恶道的这些事没有了,不会再到三恶道去,不会因为有罪业使令你到三恶道去,不会的。除非你有大悲心、有神通,那么到三恶道去救护众生,但那不是罪业,那是慈悲心的行动。现在是得了道以后,得了初果的时候,「烦恼」也不具足了,「事」也不具足了,有所缺了。那么这是第二个境界,就是见道。

  「无余永断诸烦恼事」,这是第三个就是修道。得了初果以后,就是初得无生法忍以后,烦恼也没有完全断,还有烦恼,功德圆满,所以还要努力的去修行。修行由初果、二果到三果到四果,把所有的烦恼都消灭了,叫做「永断诸烦恼」。这个「永断」这意思,简别世间上的修行人,世间上的修行人他能得四禅八定的时候,他把欲界烦恼也是断了,欲界烦恼不动了,没有欲了。但是不是永断,他生到色界天、无色界天,寿命到了的时候又死掉了,死掉了又回到欲界来,欲的烦恼又出来了,所以那个烦恼是暂时的断了,不是永断。现在你修学佛法的时候,修学止观的时候,能见到真理,那断烦恼是永断,断了以后就永久不会再有了,这叫「永断」。这个是「无余永断」,所有的烦恼没有剩余的,「永断诸烦恼事」。那就是到阿罗汉果以上的境界了,这是第三样。

  「如所得道转更修习」,如你所得的圣道转更修习,要继续地要再修习、再修行。这个得了圣道的人,他的眼耳鼻舌身意,他若没有入定的话,他也去见闻觉知的。虽然见闻觉知,其心舍入,他的心不取着这个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没有贪也没有瞋,没有各式各样的虚妄分别,还是清净心的这样境界,所以叫做其心舍入。「如所得道」,就是到了这个境界以后,「转更修习」,「转」就是继续的意思,继续地又还要修学圣道。那么得了圣道以后这个人做什么呢?他还是按照圣道那样去做。这圣道有两种,一种是…,还是修止观,奢摩他的止,一种是观,还是止观两件事。

  止就是心里面远离一切虚妄分别,寂静而住,那真实叫做无为闲道人。他什么事情也没有,心里面一点事情也没有,真是所谓闲了,清闲的闲。我们凡夫当然不可能做到这件事,凡夫一定是要做事的,心是不能闲,心不能闲,身也不能闲。唯有到了阿罗汉以上的圣人,他要修止的时候,才可以名之为无为闲道人,所以这个是止。若观那就又一回事,观就是有分别了,也可能还继续修不净观,也能观一切法性的事情。那么若是听闻了大乘佛法,那他若发无上菩提心做大菩萨,那又更有胜妙的法门要修行了,那叫「如所得道转更修习」。

  这样说这四种在《显扬圣教论》上,叫做四居处,四个居处,那又一个名字了,叫做慧居处,智慧的慧,居住的居,处所的处,慧居处;谛居处,苦集灭道四谛的谛,谛的居处;舍居处;寂静居处,分这四个居处。这样说前面「又有四种能通达法,能尽上漏所依足迹。谓为得圣道修有漏慧」,这个就是慧居处。慧居处是什么?就是无漏智慧的依止处。这个无漏智慧的依止处,要依止你这个有漏慧,就是在凡夫的时候修学戒定慧,也就是修四念处,没入圣道之前,修四念处那是慧居处,无漏慧的依止处,就是能发出来无漏慧,这个意思。

  「既得道已缺诸烦恼及缺诸事」,这是谛居处,就是更圆满的境界要从这里,依止这个初果圣人这里开始,可以达到圆满的地方,所以叫做谛居处。「无余永断诸烦恼事」,是舍居处,就是把所有的烦恼都弃舍了,都没有了。「如所得道转更修习」,叫做「寂静居处」,究竟圆满叫做寂静居处,心里面再也不动摇了,没有事情能动摇他的心了,这叫寂静居处。

  寅十七、展转相应无色蕴别

  又有四法展转相应,有行有缘和合而转,同一缘转,谓受想行识。

  这是第十七科「展转相应无色蕴别」,就是色受想行识这五蕴,把色蕴不在内,就是受想行识这四蕴,四蕴是展转相应的,受与想相应,想与行,行与识,识与受想行都是相应的,就是说明这件事,也叫做四识住。

  「又有四法展转相应」,就是受想行识这四法它是展转相应的。「相应」就是互相不冲突,我和你是合,你和我也合,大家和合的做事情,叫做「相应」。如果有冲突,就是不相应了,这样意思。「展转相应」,就是像刚才说受与想相应,想与行相应,行与识相应,识与行也相应,识与想也相应,识与受也相应,想与受也相应,就是互相都是相应的。「有行有缘」,这个「有行有缘」怎么讲呢?「有行」是行相,「有缘」是所缘,有所缘境,这个行相就是能缘所缘境的那一个。譬如这个受,受也是一种心理的作用,心所法的作用,它是以所缘境,或者是以苦为所缘,以乐为所缘,不苦不乐为所缘,那么这是受,那么这就是他的一个行相。他就是遇见什么境界的时候,他有感觉,感觉到不欢喜就是苦受,遇见这境界感觉到欢喜,人与人都不一样,看见月亮的时候,这个月圆的时候,有人看见月亮心里欢喜,有人看见月亮心里不欢喜。

  同一所缘,不同一行相,行是各别的,所缘是共有的。这个受想行识,这四个都是能缘,都有行相,但是共同的缘一种所缘境,就是大家这受想行识都是缘这个月亮的话,这个受感觉到欢喜;想月亮是圆的,月亮是光明的,会想出来很多的事情,受、想;行就是采取行动、心里决定,我要多观察一会儿,使令我心里欢喜,或者怎么的,受、想、行;识也是了别,大家都是缘一个所缘境,但是能缘的相貌不一样,所以叫做「有行有缘」。「和合而转」,这世间受想行识,他们彼此互相都是和合的不冲突,大家做一件事的时候,总是我也随顺你,你也随顺我,就和合。「而转」就是活动,和合的活动。这个「相应」也就是和合的意思,就是和合不相冲突,叫做「相应」,「和合而转」。

  「同一缘转」,同一所缘境,在同一个所缘境上活动。「谓受想行识」,就是受想行识这四法,这四法叫做「又有四法展转相应」。若说四识住的话,就加上色,色受想行。这个识在这四个境界上活动,在四境界活动,但是有个爱着的意思,这个识爱着色受想行,有爱着的意思;也有欢喜的意思,这个识欢喜在色受想行上活动,所以叫做四识住。现在把色去掉,单说受想行识,受想行识有相应的意思,因为有了别,受也有了别性,想行识都有了别性;了别性,他知道我愿意同你合,愿意同你相应,我不愿同你合,有这种心里作用。色法没有这个意思,色法是没有识的,所以不论相应,不论这句话。这上面论相应,受想行识互相和合,「展转相应,有行有缘和合而转,同一缘转,谓受想行识」。

  寅十八、令乐圣教诸护差别

  又有四护,能令已入佛圣教者爱乐圣教。一者、命护,二者、力护,三者、心烦恼护,四者、正方便护。

  这也是四法。「又有四护」,「令乐圣教诸护差别」,又这四种法名字叫做「四护」。怎么叫做「四护」呢?四个都是护,「能令已入佛圣教者」,「已入佛圣教」就是已经相信佛法的人。这个「入」就是相信的意思,不相信他不入了,圣教的人。「爱乐圣教」,来到圣教里的人,他对于佛法是有欢喜心的,所以叫「爱乐圣教」。那四法呢?那「四护」呢?「一者、命护」,这个命护;第二个「力护」;第三个「心烦恼护」;「四者、正方便护」,有这四种护。我们通常的心情若说命,我们的生命是最宝贵的,我们要保护,我们通常的人可是这样,但是这里面不是这个意思,看这《披寻记》。

  《披寻记》五○三页:

  又有四护等者:依四所依立四种护:所谓衣服、饮食、卧具、病缘医药供身什物,名四所依。于此四依,以法追求,不以非法,是名命护。为当存养,如法受用,是名力护。起恶寻思,应速除遗,是名心烦恼护。能忍众苦,精进无懈,是名正方便护。

  「又有四护等者:依四所依立四种护」, 根据四种所依的事情成立四种护。四种所依是什么呢?「所谓衣服、饮食、卧具、病缘医药」这四种,这四种是我们生命存在所依赖的条件。没有衣服、饮食、卧具、病缘医药,我们怎么生存呢?所以它是我们生存所需的一个重要的条件,所以叫做「所依」。「供身什物」,这衣服、饮食、卧具、病缘医药,这是供给我们这个生命存在的条件,一个常常用的东西,日常需要生活的用品,就叫做「什物」。「名四所依」,这叫四所依,四种所依。

  「于此四依,以法追求,不以非法,是名命护」,这解释这个护,这「护」怎么讲呢?「于此四依」,于这个衣服、饮食、卧具、病缘医药,实在就是财富。于此四种财富,「以法追求」,要合法,不违犯国家的法律,佛教徒加上一样,不违犯佛法的戒律。你去追求衣服、饮食、卧具、病缘医药,「不以非法」,我不依不合道理的事情,不符合因果的事情方法,我不,不依非法的手段去追求衣服、饮食、卧具、病缘医药,就是不依非法的手段去追求财富,这就叫做「命护」。八正道里面正命就是这个意思,不依非法的手段去。

  譬如说是,假设是卖面包,卖这面包,我里面放了防腐剂,可以支持多久多久它不坏,这样子人来买,我就可以赚钱了。但是防腐剂对人有害,对人的生命有害,你就有非法了。因为你用了防腐剂,这面包本来是生命的营养,支持人的生命可以存在,但是你放了防腐剂,就是影响了生命的安全存在;影响了生命的安全,就同时有伤害人的用意在里面了,就是非法了。你用非法的事情,你就有罪,将来你自己的生命就是不安全,你现在是赚到钱了,将来你对你自己的生命不安全,就是没有保护。所以佛法的意思,不是说用警察、用核子弹来保护,不是,用自己的功德来保护自己,佛教的理论是这样子;用自己清净的思想行动来保护自己的安全,不是我手里拿枪保护,不是这个意思,自己清净的思想和行为,就是你做的事,你做的事就是你的思想,就是保护。「不以非法,是名命护」。站在佛法因果的道理来看,世间上的人很多很多的问题。这是「以法追求,不以非法,是名命护」。

  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个居士,在家信佛的一个优婆塞,他就想到在社会上做事,要维持生活,但是做什么事情没有过失而又有功德呢?没有过失而又有功德。你若是卖棺材,你的思想就容易有问题,就有问题,所以做这种事业不好。你若是很多很多的问题,就是你若卖刀、卖剑,就是我这个剑怎么怎么的厉害;你若卖盾,古代矛盾的那个盾,我这个盾怎么怎么厉害,所以这个矛不能刺我的盾。因为你有这样的职责影响你的思想,孟子上有说到这个事情。就是其他各样职责都是,因为自己做这个事情本来是图利,结果又影响到自己思想的善恶。所以那个居士就想到这里,他做什么呢?他就做这个,用这个竹子编个框、编个篓,做这个来做生意买卖维持生活,就是避免自己职业上有问题,有过失。所以这个是「以法追求,不以非法,是名命护」。

  「为当存养,如法受用,是名力护」,这上面说是爱乐圣教,我不以非法追求这些财富,这算是爱护佛教吗?是的,佛教徒你有好的品德,这就是保护佛教了,就是保护佛教了。不是说有人,谁来破坏佛教,我写文章骂你、驳斥你,那也是保护佛教。但是佛教徒本身,大家的思想行为都能符合佛法,能清净庄严,我认为这是更有力量的保护佛教。这底下这个「为当存养,如法受用,是名力护」这是力护。「为当存养」,为了…,当然这是非常需要,为了生命的生存我要给它营养,使令它继续生存。继续生存,那么我要受用衣服、饮食、卧具、病缘医药,受用的时候如法受用,不要过量,你不要过量的受用,过犹不及也,你不吃饭也不可以,不吃饭、不穿衣服你可以吗?这是不可以,但是要适量合乎中道,所以叫做「如法受用,是名力护」。「如法受用」对自己是好的,是有力量的,是一个非常有力量的事情,你就会有力量。如果你受用的太过了,反而消耗自己,使令自己,影响自己的生命的。

  「起恶寻思,应速除遣,是名心烦恼护」:「起恶寻思,应速除遣」,说是我们修学佛法的,不管是在家出家的佛教徒,其实都是佛教徒,我们心里面没有得圣道,心里面都是有烦恼。有烦恼怎么办呢?起了恶的寻伺就是不清净、不道德,你若想要害人这种寻伺的时候,「应速除遣」,你要快快地把这恶寻伺从心里面消除,要做这件事,「应速除遣」。就像我们睡觉的房子里面来了毒蛇的时候,你能安心在里面睡觉吗?所以赶快把毒蛇驱逐出去,要赶快这样子。所以「应速除遣,是名心烦恼护」,这就是心里面有烦恼毒蛇来的时候,你赶快要把烦恼除掉,把烦恼毒蛇除掉,这叫做保护自己的心,这叫做「护」,这是真实的保护自己,「应速除遣,是名心烦恼护」。

  这件事在我们来说倒是很重要,我们一定心里面有烦恼的时候赶快要认识,认识我心里面有烦恼了,立刻把它停下来,立刻要停下来。不要把烦恼存在心里面,烦恼控制自己的心,而心不能自主;烦恼作主的时候来做事、说话,这是不对了,这就是没有护了,不能保护你自己心的安全了,不能保护了。这按唯识的道理来说,你烦恼一动就随增了,在内心里面又加强了烦恼的力量,只在内心里活动的时候,他就加强内心的烦恼;你若是再表现在身口上影响了他人的话,那就更厉害了,都变成染污的了。所以要做到这件事,要想办法解除去内心的这些烦恼,「心烦恼护」。

  四者「正方便护」,这是我若追求财富的时候要合法,不依非法,这是「力护」,我受用的时候如法受用。但是我若贪着财富的时候,这个时候又略施方便就可以得一百万美钞,为什么不做呢?怎么这一点事,打这么一个妄语,我就可以来一百万美钞,不是很好吗?怎么可以一定要不可以犯戒,怎么可以这样子呢?说是力护,这个饭做得好吃,这个菜做得好吃,我这贪心来了,我要多吃几口,那怎么可以如法用受,我贪心不要动,这个可以吗?「心烦恼护」,心里起了烦恼赶快不要动,能做得到吗?不是容易的。所以佛菩萨慈悲,他不是为难你,不是令你为难,告诉你一个「正方便护」,还要正方便,还要做这件事,这底下看这文。

  「能忍众苦,精进无懈,是名正方便护」,就是修学止观了,修学四念处。你常常修四念处,就能把内心的贪瞋痴断了,能调伏这个贪瞋痴,一开始使令这个贪瞋痴的力量薄弱了,还是有,初开始修四念处使令贪瞋痴的力量薄小了,逐渐逐渐就没有了,那当然就「命护」也能做得到,「力护」也做得到,「心烦恼护」也能做得到。只是说你不要起烦恼,这话说了等于没说,非要有个方法,你按照那个方法你去做,你天天来训练自己,静坐的时候、经行的时候,静坐的时候来修这个四念住,这样子就行了。久了的时候,内心里面就没有烦恼了,没有烦恼的时候没有问题了,不管这个境界怎么样的对自己不利,心里没有事。所以这四种护,「能令已入佛圣教者爱乐圣教」,你能这样护,你才知道佛教是太宝贵了,真实的给我们一个安全之道,所以这佛教太好了,所以能够生出来护,护念的心境。

  寅十九、能得正见所依处所(分三科) 卯一、标

  又有四种,能得正见无倒义行所依处所。

  这是第十九科「能得正见所依处所」。

  「能得正见无倒义行所依处所」,「能得正见」,你这样做,你能获得正知正见,这是一个正确的思想,而不是邪知邪见。现在社会上的,现代人用的语言,思想上的污染,思想上的污染这句话说的也很好,也是对,但是和佛教说得还是不一样。现在就是思想是合乎道理的一种思想,但是你说你的道理,我说我的道理,也还是很难说什么是正见;但是佛法有佛法的轨范,佛法中所说的正见。「无倒义行」,得到正见以后,他的行为就不会颠倒,就是合乎道理的,合乎道义性,没有错误的合乎道理的行为,你说话也合道理,你做的事也是合道理,「无倒义行」。「能得正见无倒义行所依处所」,这四种法是能得正见无倒义行的依止处,因此而能够得「正见」,能够「无倒义行」,就是这个意思,也就是你修行这四法就能得到这种好处。

  我以前也说过,这个《成佛之道》上也提到,印老法师《成佛之道》上说:这个正命和正见这两件事,一个正命、一个正见。说是在家居士你要正命,你去追求财富的时候,你要合乎正命的这个规则,不可以非法的去求取财富,那么在家人就是要求取财富的。出家人是不追求财富了,就是追求圣道,追求圣道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要有正见。我们现在也可以统一的处理,统一的说,在家佛教徒也好,出家佛教徒也好,来到佛法里面来第一件大事,就是「正见」,你要追求这个正见。我希望我能够从学习佛法中得到正知正见,这就是你要有鉴别什么是邪见,什么是正见的,你要有这种能力,要做这件事。而这件事,当然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从学习佛法中来,你要不断的学习佛法,你才能得到正见,不然的话不知道。不然的话你不知道什么是正见,什么是邪见,不知道这件事。所以这个自己…,我刚才说过,我们各位同学来到这佛学院,你来这里做什么?来这做什么?就是来学习什么叫做「正见」,做这件事,就做这件事,不是一个短时间就能得到正见的,不是容易的。

  得到正见,怎么样能得到正见?一定从佛、大菩萨,或者大阿罗汉这些圣人,他们的法语中才能得到正见,不是凡夫说的话,靠不住的,要知道这件事,你一定这件事要认识。唉呀!说这个人说话我很欢喜,很欢喜啊,那么我对这个人欢喜,他说得话我也就欢喜,大家都是好的,靠不住!你对那个人也欢喜,那是又有其他的事情,但是他说的话,你欢喜不欢喜,那你应该要有鉴别。人有感情也是对的,但是也应该有理智,而理智还是特别重要的,所以能得正见;能得到正见以后,就决定他的行为决定不会有错误。如果行为有错误,那就是没有得正见,因为你的行为是你的正见发出来的。「能得正见无倒义行所依处所」,就是依靠这个境界,「能得正见无倒义行」。

  卯二、配

  由前三种行时清净;由后一种住时清净。

  这是第二科。第十九科「能得正见所依处别」,分三科,第一科是「标」,就是标出来这四种法的作用。什么作用?「能得正见无倒义行」,就是标这个作用,「所依处所」,这是「标」。第二科是「配」,怎么叫做「配」呢?

  「由前三种行时清净」,这四种法前三种法是行时清净,「由后一种住时清净」;就是用「行」和「住」来分配这四种法。这「行」和「住」是什么意思呢?这个「住」实在就是你,你没有出去做事情,你是住在一个地方,这个在禅堂里面,或者寂静处修止观的时候,这个是住。这个「行」,就是你现在有事情,你要出去做事情去,那时候叫做行,叫做「行」;就是散心,心没能够入定的时候,心里面散心的时候,这个时候你心里面要清净,用这三种法来清净自己的身口意。「由后一种法住时清净」,就是安住在一处,与止观相应的时候内心也要清净。这是「配」,用这个「行」和「住」来分这四种法的不同,分别四种法的不同。

  卯三、释(分二科) 辰一、舍念正知

  谓守根门者,于诸境界不顺不违,为守根门念增上力,正知而行。

  这是前三法,「住远离者,心无染污专注一缘」,这是后一法是住。那么这个解释分两科,第一科是「舍念正知」。

  「谓守根门者」,这是说这个人,这个修行人他有事情,他不能在那里静坐,他有事情要去做事,做事的时候,他的眼耳鼻舌身意就接触色声香味触法了。那么这个修行人内心里面,应该怎么样保护自己呢?「守护根门」,什么是「根」?就是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根就是门。这个门,从门这里可以得到外边的色声香味触法的消息,我们的眼识、耳识乃至意识从六根这里去,去观察外边的境界就会得到消息,所以叫做门。那么这位修行人,他没能入定的时候, 他要守这个根门,就是要约束自己不可以放逸的意思。那怎么样的来守护自己呢?

  「于诸境界不顺不违」,就是我对眼耳鼻舌耳意接触色声香味触法的时候,接触色声香味触法境界的时候,「不顺不达」。这个「顺」是什么意思呢?「顺」就是如意的境界来了,心就贪爱了,贪爱心就来了,叫做顺;这「违」就是不如意的境界来了,心里就不高兴了,就是违。现在这个修行人,要清净自己内心,如意的境界不要生贪心,就是「不顺」,不要顺;不如意的境界也不要生瞋心,就是「不违」,所以「于诸境界不顺不违」。

  这个科文上说叫做「舍」,这个「不」就是「舍」的意思,「舍」是什么意思?不着的意思,不执着。你心里面不要执着可爱的境界,也不执着那个可憎恶的境界,都不要着,就「不顺不违」,你不要着,不要执着。当然这还是要有智慧,你要观察那可爱的境界也好,不可爱的境界也好,都是如幻如化的不真实,都是虚妄的,你不要去认为是真实的,真是可爱的,真是可憎的,不是的,都是假的呀!这样你若心里不着,就叫「不顺不达」,就是不起贪心,也不起瞋心。那么这是四种法,第一种法就是「舍」,这样子。

  「为守根门念增上力」,为什么能够「不顺不违」呢?「为守根门念增上力」,就是因为你守护你自己眼耳鼻舌身意的关系,以「念」为最重要,不要失掉了正念,不要失掉正念。这个「念」强大的力量,就使令你可以不顺也不违。这个「念」是什么?就是念法;或者我们念法的功夫不够,就得念佛了;或者念僧也可,你念观世音菩萨,那么就是念僧,你念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念地藏菩萨都是念僧;或者念佛也可以。这样子有这样的正念,就不顺也不违,就能做得到,所以「于诸境界不顺不违,为守根门念增上力」。

  实在来说,我们是学习经论的,经论上的法学习了以后,就要用「念」,不要忘了。「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这个法句、法义,法的文义在心里面要常常的思惟,思惟有这个法义,你念不要忘了。这个境界来的时候,你就是「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顺也不可得,违也不可得;我心不要去贪,也不要瞋,心要「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你要用,所以叫作「念」,就是你以前学习的佛法,你不要忘了,你这时候要用。这样用这个佛法的力量是非常大的,世间法所不能及的,烦恼的力量都不如法的力量大。不过我们是习惯了烦恼力量很大,我们佛法学习虽然是学习了,但是心里面还不能够深入,有时候忘了,忘了那就没有力量了。所以你不要忘,它有强大的力量所以叫做「增上」,用这个力量,这个强大的力量,这个正念的力量,念法的力量一现前了,就是「于诸境界不顺不违」,没有什么,是那样的吗?没有事情了,算了,是「正知而行」。

  这样说「不顺不违」是一法,「为守根门念增上力」是一法,现在这底下「正知而行」是第三法,这三法刚才我们讲过。「正知」,这个心,我现在这一念心是清净、是污染呢?要知道,常常要知道。哎呀!我现在心不对了,赶快的要恢复过来,如实知之,不对了马上要把它恢复清净,叫「正知而行」。这当然都是为初发心,初发心的人开示这个佛法,理智上说是「于诸境界不顺不违」,「为守根门念增上力」,什么什么地;但实行出来有的时候不熟悉,哎呀!我这又错了,恢复过来,叫「正知而行」,这是第三法。

  辰二、心一境性

  住远离者,心无染污专注一缘。

  这是第二科「心一境性」。前面是「舍念正知」是三法,这是「行时清净」。这是第二科「心一境性」,是「住时清净」。

  「住远离者」,就是和这尘劳的世界不相应的时候,我在禅堂里面坐的时候,心里面就是与法相应了,在经行的时候心里面也是与法相应,静坐的时候也是与法相应,所以于这尘劳的这些境界是远离的。你到尘劳的世界去,就是引诱你的贪瞋痴在活动;现在不是,这个地方就是佛法僧三宝的地方,这地方心里面是于尘劳的世界是远离的。

  远离的时候,你「心无染污专注一缘」,心里面没有贪瞋痴各式各样烦恼的染污,心专注一缘。「专注一缘」,就是我们说是定也可以,实在「专注一缘」就是有时止、有时观,有时观、有时止,叫专注一缘。这个「专注一缘」,是在定的境界上修诸法实相观的时候,叫专注一缘。这样子使令我们「住时」也是清净,「行时」也是清净,合起来就是四法。这四法呢?「能得正见无倒义行所依处所」,那这样说这个正见有两种,一种是我们在没有入圣位以前,从文字佛法的学习上得到正见,也是很重要;等到得无生法忍的时候,才是真实的正见成就了。得圣道的时候,初得无生法忍时得的正见,正见乃至到佛才究竟圆满。所以也可以说你修行这四法,「能得正见无倒义行所依处所」。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