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人佛教 > 佛教名词 >

【菩提心】什么是菩提心?菩提心是善心吗?

什么叫菩提心?菩提心是什么意思?

什么叫菩提心菩提心是什么意思?

  菩提心,是指成佛的心,为利众生愿成佛的心。菩提心全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菩提”是梵语,译为“觉”,即是成佛的意思。菩提心为一切诸佛之种子,净法长养良田,若发起此心勤行精进,当得速成无上菩提!故知菩提心乃一切正愿之始、菩提之根本、大悲及菩萨学之所依。

  菩提心犹如种子,能生一切诸佛法故;菩提心犹如良田,能长众生白净法故;菩提心犹如大地,能持一切诸世间故;菩提心犹如净水,能洗一切烦恼垢故;菩提心犹如大风,普于世间无所碍故;菩提心犹如盛火,能烧一切诸见薪故;菩提心犹如净日,普照一切诸世间故;菩提心犹如盛月,诸白净法悉圆满故。

  在佛法的修学中,大乘菩萨最初必须发起大菩提心,诸佛菩萨悲智的品行也是靠菩提心来成就的。佛法中一切法门的修学都是建立在发菩提心的基础上,任何一个法门都不能离开菩提心,一切法门所讲的正见都是为菩提心服务。只有发起大菩提心,佛法的正见才会有着落处。离开菩提心,佛法的修学就会变得空洞和抽象。不论哪一部经典都立足于菩提心,而每一位菩萨的修行都是以发菩提心为开始,不同的只在于愿力的体现。如阿弥陀佛的四十八大愿,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十二大愿,观世音菩萨和地藏王菩萨诸大愿等等,诸佛菩萨的愿力都是菩提心的体现。

  菩提心的意思(学诚法师)

  菩提是觉悟,成佛是最圆满的觉悟,菩提心是希求成佛的心。菩提心不是一个概念、一个定义,而是内心的一种境界。有了菩提心,它会引导我们的生命去向该去的地方,做该做的事情,内心坚强、有力、光明。

  菩提心的意思(大安法师

  “菩提”,是“觉”、佛果的意思,即“无上正等正觉”或“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之谓。“心”是能发之愿心。“菩提心”即是众生在生死轮转当中发起的一念要成佛的心。通俗来说,就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

  菩提心是万善中王,是诸佛之本源,众生之慧命。大事因缘,莫过于发菩提心。此菩提心能包藏一切诸佛功德法,若修证出现,则为一切导师;若会归本源,则是密严净土。不起于座,能成办一切佛事。

  菩提心的意思(传喜法师)

  什么是菩提心?转凡成圣的心,菩提心就是不生不灭的心,菩提心就是无量光无量寿,菩提心也可以到彼岸,以菩提心你做什么都可以波罗蜜。布施可以波罗蜜,因为有菩提心,如果没有菩提心,布施就是世间一般性的,有了菩提心布施可以波罗蜜。有了菩提心忍辱可以波罗蜜,直接可以到彼岸,有菩提心,做一切都速得圆满成就,菩提心才是佛法的不共。

  菩提心的意思(宣化上人)

  菩提是梵语,就是“觉道”,觉悟的道路。菩提心就是根本真心,也就是不糊涂的心。糊涂心就是造业心、非觉道心。所以要认识清楚这条道路,容易走,还是难走?认清楚路程,才会达到目的地。

  再者,菩提心就是行住坐卧所应遵守的一种法律,这个法律就是戒。简而言之,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诸恶莫作是戒,戒有五戒(杀盗淫妄酒),众善奉行是奉行十善。我们身口意,总共有十恶:身犯杀盗淫,口犯绮语、妄语、恶口、两舌,意犯贪瞋痴。若能不做十恶,就是行十善。

  菩提心就是戒律的一个别名,戒律就是教你觉悟。菩提心是人人心中本具的善种子,如果能够不忘菩提心,你的善根就不会断;不糊涂,就是菩提心。好好培养增长菩提善种子,向着成佛的道路去走。

  菩提心的意思(济群法师

  菩提心是一种觉悟而利他的心,是我要利益一切众生的心。菩提心有两个面向,一是以成佛作为我们的目标,二是帮助一切众生走向觉醒和解脱

  这比“解放全人类”的目标更宏大。因为一切众生不仅包括人类,也包括动物,包括六道中的一切生命。我们应从内心发愿,希望尽自己的所有力量帮助他们解脱痛苦

  发起这一愿望,意味着要彻底打开心量。我们不妨想一想:自己心中装着几个人?有的或许只有一个,有的或许多几个,还有的或许装着更多。发起菩提心,就意味着要把一切众生纳入心中,不论人或动物,不论熟悉或陌生,也不论喜欢或讨厌。总之,对于一切众生,都愿给予平等无别的关爱,无私无我的帮助,这就是菩提心。只要还有一个众生是我们不愿帮助的,就不是圆满的菩提心。

  当我们具备这一愿望后,便能成就观音菩萨那样的大慈大悲。观音菩萨并非生来就是菩萨,也是在不断发菩提心、修菩萨行的过程中,完成“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生命品质。如果我们像佛菩萨那样胸怀一切众生,尽力帮助他人,也能完成和观音菩萨,乃至十方诸佛菩萨同样的生命品质。

  菩提心的意思(黄念祖

  菩提心浅言之,是悲智并运之心,亦即大智慧、大慈悲、大愿力相结合之心。终日度生是悲,终日无度是智,终日度生、终日无度之心是菩提心。净业行人一心为利乐有情故,求生净土。愿见佛闻法后,尽未来际度一切众生。如是之心,即是发菩提心之初步。盖普度之心是悲,求生之心是智,若无大智慧决不能信净土法门也。往往有些人自求极乐,却无心普利,便不是菩提心。

【菩提心】什么是菩提心?菩提心是善心吗?

菩提心是善心吗?

  菩提心不是善心。菩提心和世俗善心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是否缘到所有众生”。菩提心的条件要缘一切众生,令其获得无上圆满正等觉的果位,这两个条件是不能离开的。善心,是关注关爱某一类众生,而对另一类众生则不管不顾。比如只关爱人,对动物则任意杀随便吃,就像某些宗教,认为动物是教主送来的礼物,可以任意享用;而爱动物的人,又把动物分类,如果杀狗,就极端不能容忍,而对红烧猪肉、水煮鱼等仍大块朵颐,好像鸡、鸭、鱼、猪之类跟狗是不一样的物类,不会有痛的神经,杀了无妨,可以尽情吃它的肉、喝它的血、啃它的骨头。这时,爱心早已荡然无存。

  菩提心和善心在表层行为上并没有什么差别,关键是在如何发心。送给乞丐一块饼,只是善心。但如果同时在心里发愿说:愿他接受我的饼,从而与我结下法缘,愿他因此早一天皈依三宝,修行正法,得到究竟安乐。这个布施食物的发心就是菩提心了。我们的每一件世间之善若都能如此发心,顿时就可让受助的有情种下解脱之因。

菩提心的定位

  菩提心的人格定位

  菩提心是指人类的深层潜意识中所具有的探求生命真谛的愿望,在三层人格分类法中,显意识,潜意识,集体潜意识。菩提心属于第三层的集体潜意识。对比佛学的唯识分类法,集体潜意识是指第七识,末那识。佛学中末那识是由第八识阿赖耶识创造产生的。阿赖耶识中有相分,理分,自证分,证自证分。菩提心的缘起是其中的证自证分在第七识中的体现。

  菩提心的心理过程

  居于深层潜意识的菩提心,在潜意识中创造的是求知欲,是一种欲望,其指向性变的模糊,不能专注于探求生命的真谛,容易被各种假相,假理,假自证所迷惑。求知欲进一步在显意识中创造的是好奇心。好奇心有了主动的分别,因而更加的模糊,变得迷茫,但是当主动的方向找准了,又能剥开求知欲的模糊性,发现深层潜意识中的真实愿望,从而下决心探求生命真谛。这种情况叫发菩提心。发菩提心有主动性,但从根本上讲是发现。发现本来就有的愿望。

菩提心的种类

  菩提心的种类,各经论有不同归纳方式。在《入行论》和《道次第》中,分为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入菩萨行论·菩提心利益品》云:略摄菩提心,当知有二种:愿求菩提心,趣行菩提心。如人尽了知,欲行正行别,如是智者知,二心次第别。

  在《显扬圣教论》和《瑜伽师地论》中,分为世俗发心和证法性发心(胜义菩提心)。《显扬圣教论》云:此受发心复有二种:一、世俗发心。二、证法性发心。而《瑜伽师地论·摄抉择分》则开为十种,其中,主要有世俗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之分:谓世俗受发心,得法性发心;不决定发心,决定发心;不清净发心,清净发心;劣发心,强盛发心;未成果发心,已成果发心。世俗受发心者,谓诸菩萨未入菩萨正性离生所有发心。得法性发心者,谓诸菩萨已入菩萨正性离生。

  综合起来,大致可归纳为愿菩提心、行菩提心、胜义菩提心。

  1.愿菩提心

  所谓愿菩提心,是希望自己证得无上菩提,尽未来际利益一切众生。正如《瑜伽师地论·发心品》所说:

  又诸菩萨起正愿心求菩提时,发如是心,说如是言:“愿我决定当证无上正等菩提,能作有情一切义利,毕竟安处究竟涅槃及以如来广大智中。”如是发心,定自希求无上菩提,及求能作有情义利,是故发心以定希求为其行相。

  愿菩提心的特点,是以希求为行相,以利益一切有情及无上菩提为所缘。就希求这一心行本身来说,我们并不陌生。事实上,希求伴随着每个人的人生旅程,只是各自侧重不同而已。我们希望自己学习优秀,工作出色;希望买套房子,买辆汽车;希望家庭和睦,儿女孝顺,这些都属于希求。其实,发菩提心也是这样一种“我要达成什么目标”的心行,区别只是在于希求内容,是由希望个人得益转而希望利益大众。这种不同的希求内容,决定了截然相反的两个人生方向——一是解脱成佛,一是继续轮回

  诸佛菩萨在因地修行时,都是以希求作为菩提道的起点。他们的愿力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圆满生命品质,一是利益所有众生。比如我们所熟悉的阿弥陀佛,在因地修行时曾发下四十八大愿,最终成就西方净土。此外,地藏菩萨“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愿力,也是广大佛子耳熟能详的。他在因地修行时,为救度因杀业深重而堕落地狱的母亲,于十方诸佛前至诚发愿:

  愿我自今日后,对清净莲华目如来像前,却后百千万亿劫中,应有世界,所有地狱及三恶道诸罪苦众生,誓愿救拔,令离地狱恶趣、畜生、饿鬼等。如是罪报等人尽成佛竟,我然后方成正等正觉。

  恶道众生是无量无边、难以穷尽的,但地藏菩萨却毫无畏惧,勇于担当,甘愿将他们度尽之后方证菩提。这是何等令人震撼、令人感佩的愿力。

  除佛菩萨在因地的不同发愿外,我们平时所念的四弘誓愿,可以说是菩萨行者的通愿,即“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对于无量无边的众生,我们要发愿救度;对于无始以来的烦恼,我们要决心断除;对于诸佛开显的法门,我们要精进修学;对于至高无上的佛果,我们要努力成就。所有这些愿望,都属于愿菩提心。

  2.行菩提心

  所谓行菩提心,是将誓愿转化为利他行为。当我们有了利益众生的愿望之后,需要将愿望落实到行为上。为保证行为的稳定性和持续性,还应进一步受持菩萨戒。对自己做出的承诺制定相应规则,也就是说——我必须为利益众生做些什么,又该怎样去做。否则的话,凡夫心会有种种懈怠的借口。尤其在利他和个人利益暂时出现冲突时,“我执”会本能地对利他产生抗拒,这就需要一些强制性的规则,使自己无法回避。

  菩萨戒,就是为发心修习大乘菩萨行的学人所制定的行为规则,包括摄律仪戒、摄善法戒和饶益有情戒三部分。不仅将止恶作为准则,也将行善以戒律的条文固定下来。菩萨戒在中国的弘扬,主要有三种。一是梵网菩萨戒,出自《梵网经·菩萨心地戒品》,戒相有十重四十八轻。二是瑜伽菩萨戒,出自《瑜伽师地论·菩萨地》,戒相有十重四十三轻。以上两种是通出家和在家的,此外还有出自《优婆塞戒经·受戒品》的在家菩萨戒,戒相有六重二十八轻。

  菩萨戒虽有种种不同的戒相和细则,但核心无非是六度四摄。所谓度,有两层含义,一是摆脱烦恼,一是抵达彼岸。六度,就是通过修习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帮助我们摆脱凡夫心,由生死此岸抵达涅槃彼岸。所谓摄,就是摄受。如果六度比较偏向自利的圆满,那么四摄就更偏向利他的修行——以布施饶益有情,以爱语开导其心,以利行帮助他人,以同事感化众生。相对自利来说,利他还特别需要注意与人交往的善巧,必须以对方乐于接受的方式给予帮助,否则就不能达到预期效果,甚至会适得其反,使对方产生抵触情绪。

  3.胜义菩提心

  虽然我们发愿利益众生并付诸行动,但对凡夫来说,这些愿行仍是不究竟的。因为它们是建立在世俗心的基础上,是有漏而有限的,也是充满不平等的,故称世俗菩提心。如何将这种有限的愿心转化为无限的慈悲?需要通过空性慧进行提纯,进行拓展,将发心过程中掺入的各种杂质逐步剔除。唯有通达空性之后,我们才能真正体悟到自己和众生本是一体,才能对众生生起佛菩萨那样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所以,胜义菩提心须证得空性后才能发起,换言之,是初地菩萨才能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