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人佛教 > 佛学入门 > 佛学常识 >

闻法的要求

明贤法师:闻法的要求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如果闻法时不遵循闻法的规则,那么闻法过程本身就在制造过失。平日谈一些无关于佛门要义的文章,可以用散漫的姿态来学,但是闻法,就要有闻法的仪则。故于大论学习之前,结合藏传佛教,我们来了解闻法规矩。

第一个闻法的要求是“发心”。

  我们来听这部论,虽然各位是当机的,但大家要发一个好的心。我们要了解,下面的三类用心中,只有一类是可取的。

  第一类是恶心。

  如果出于寻求世间八法的想法,比如说,听法的目的不是为了自己成佛修行,只是为了增加个名分或比较一个知识,这属于“恶心”。

  因为对于“法”来说,它不需要什么比较,“比较出戏论”。比较的学问,我们这个世界已经存在了千千万万种,北大就很多,但少有解脱的价值。“法”,我们就是学,学了就是来修,为自己“生”和“死”的解脱来创造条件、准备资粮,是来解决生死问题的。

  所以,我们看到,正规传统的宗教对于说法这件事,从来都是极其谨慎。都不是天天跟大家平起平坐地去讨论,这里没有讨论,就是“求”和“学”而已。“法”具备这种十分珍贵的价值。在这里,我们不应该用恶心来闻法。

  第二类是无记心。

  不能说,大家做记录就都“有记”。“无记”是说在闻法时,有一种盲从的心态——别人来了我也来,不知道为什么来,学了也不知道对于生和死的问题有什么作用。这是属于盲从地闻法,叫做“无记”。

  第三类是善心

  以小乘求道和大乘求道之心来闻法,这属于善心。

  闻法、学法时的发心,应该用善心,不应该用恶心和无记的心。

第二个闻法的要求,要断三种过。

  第一种过是“不专心”。

  这是指我们的耳朵好像瓶口盖了盖子一样,耳朵虽然听着,但是心里不知道所讲的是什么,没有认真地去接受,这个实际上叫做“充耳不闻”。这种过失属于不专心,应该断除,之后才能进入正规的闻法阶段。

  第二种过失是“不记忆”。

  听完“法”以后,印象就是“大概如此吧”,具体听到了什么内容没有什么印象,这叫做“不记忆”。就像瓶底有漏缝,即使正法甘露进去,也漏失了。

  第三种过失是“夹杂烦恼”。

  听法之前有着一大堆的意见或不同观点,不像空瓶子接受甘露,而好像之前就夹杂了毒药一样,听法过程使甘露和毒药混同到一起。这样闻法,于自己而言,是件断送前程的事。这种不正确、有过失的闻法模式,一旦在心灵结构中成型,将直接破坏自己对整体佛法的认知与信念,毒害甚巨。

  应该断除不专心、不记忆和夹杂烦恼的闻法方式。

第三个闻法的要求,要断除六种垢染。

  断除以后我们才能进入正式的闻法。

  第一种垢染,在说法师面前生轻慢心。

  如果有轻慢心就不要来闻法了,否则,会令思维一直处在两可的游离状态,对自己十分不利。

  第二种垢染,不信。

  不信法师所说的法是真的,抱着怀疑的、从根本上否定的方式来闻法。不仅只是怀疑,而且前提条件是否定,再去进行对比,再进行否决。抱着这种不信的方式闻法,也是十分有害的。

  第三种垢染,懈怠精进

  懈怠不精进包括身体的懈怠和心理的懈怠。心理的懈怠就是心常常散乱,心已经没有放在闻法的位置上;而身体的懈怠就是姿势不端正。

  第四种垢染,心外散。

  心过分外散,在听法时老关心别人听好了没有。就是不关心、也不知道自己听好了没有。

  第五种垢染,心过于内收。

  别人听好没听好不知道,自己听好没听好也不知道,糊涂到有时候法讲完了,自己都不知道结束了。心过分内收,对于所说法义无缘会通。

  第六种垢染,厌烦。

  因为时间的长度、天气的冷热等等原因,于所说的“法”生了厌烦心。

  在听法中,这些问题是会常常出现的。不一定不出以上问题才能进来听法,关键是出这些问题以后我们要知道:这就是垢染,对于闻法不利。自己要在内心作对治,调整心态。

第四个闻法的要求,要断除五种不取。

  第一种叫做取文不取义。

  就像儿童采花一样,把颂词记住了,什么意思一句也记不住,一点都没有弄懂,这样不好。

  第二种叫做取义不取文。

  好像什么都懂,知道意思了,但是颂词是什么,一句也不记得,结果义随文失。因为颂词是总持法义的,所以需要记忆。

  第三种是不取密意。

  就像执著浅薄的人一样,对于深义不去追究、不学习,而是只听到一句两句的意思,马上就说:“哦,我都知道了!”

  第四种是上下错乱。

  比如说以外为内,以外道的观点为内道的观点,就是属于错乱。不能准确地了解知见、观点之间的差异,记忆得不够准确。

  第五种是颠倒取。

  自己所理解的意思并不是佛的意思,比如说因为不专心,把外道的观点记住了,以此为自己的知见,佛的正见倒没记住。这就叫做“颠倒取舍”。

第五个闻法的要求,要依四种想。

  这四种想是《华严经》中说出的,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的时候,每一参他都是以这四种殷诚之想来进行的。

  第一种,自己是病人想。

  我们虽然身体健康,但毕竟是凡夫。凡夫有个大病,就是“生死”。我们有时候关注了生活细节中的小苦恼,忘记了“生死”是大病。闻法的时候,要知道自己有一个生死的“病”在这里。生死之病要疗治,所以自己是病人。

  第二种,法为良药想。

  把法想成治自己病的好药。

  第三种,师为好医想。

  把法师想成好的医生,正在帮自己治病。

  第四种,殷重修为疗病想。

  我们很殷勤、很慎重地在修行,把闻法过程当成正式治病的过程。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