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师地论

《瑜伽师地论》梵文 Yogācāra-bhūmi-?āstra佛教论书。简称《瑜伽论》。瑜伽师地,意即瑜伽师修行所要经历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称《十七地论》。相传为弥勒菩萨口述,无著记录。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国法相宗的根本论书。...[详情]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一(3)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一(3)

  天三、趣所应证(分三科) 地一、标

  又能如是勇猛精进。谓我于今,定当趣证,所应证得,不应慢缓。

  这是「辨加行」这一科,里面的第三科「不缓加行」。这一科里面分三科,第一科是「征」,第二科是解「释」。解释里分二科,第一科是「总标」,第二科是「别释」。「别释」里面分成三科,第一科是「不乐事业」,第二科是「不乐喧众」,现在第三科「趣所应证」。这一科里面,又分三科,第一科是「标」。

  「又能如是勇猛精进」,这一位禅师,他又能这样子勇猛精进的静坐修行。怎么叫作勇猛精进呢?「谓我于今,定当趣证,所应证得」,这位禅师,他心里面自己说:我现在决定当趣证,「所应证得」。应「当趣」,是向前进,到什么地方去呢?「证,所应证得」,是成就所应成就的事情。「不应慢缓」,不应该很缓慢的这样子用功,应该精进的勇猛修行。这是「标」。

  地二、征

  何以故?

  这是「征」,下面第三科是解「释」。解释里分二科,第一科是「思惟无常」。分三科,第一科是「标」。

  地三、释(分二科) 玄一、思惟无常(分三科) 黄一、标

  我有多种横死因缘

  因为什么不应慢缓呢?「我有」很「多种横死因缘」,就是不合道理的,不应该死,就死掉了,有这种因缘。这是「标」,下面「列」出来。

  黄二、列

  所谓身中:或风、或热、或痰发动;或所饮食,不正消化,住在身中,成宿食病;或为于外蛇蝎蚰蜓百足等类,诸恶毒虫之所蛆螫;或复为人非人等类之所惊恐,因斯夭没。

  「所谓身中:或风、或热、或痰发动」:就是我的「身」体里面,「或」者是这个「风」发动了,「或」者是「热」发动了,「或」者是「痰发动」了。「或所饮食,不正消化」,或者是我的饮食里面,吃下去不能够消化;「住在身中,成宿食病」,就是有这种病。「或为于外蛇蝎蚰蜓百足等类,诸恶毒虫之所蛆螫」,或者是在外面的这个毒蛇,或者是蝎蚰蜓百足等类,这些恶毒虫之所蛆螫;「蛆螫」,就是这些虫子用它的毒来伤害人,叫作蛆螫。「或复为人非人等类之所惊恐」,或者是我为人所惊恐,或者为非人,就是鬼神之类的来惊恐。「因斯夭没」,因此我就寿命没有到就死掉了。

  黄三、释

  于如是等诸横死处,恒常思惟,修无常想住不放逸。

  第三科是解「释」。

  「于如是等」,就像前面列出这么多的横死的这些因缘,「恒常思惟」,常常这样思惟。「修无常想住不放逸」,在内心里面修习无常的观想,这个寿命不是永久能存在的,有些意外的因缘就死掉了,所以要趁着生命还没有死,要赶快的用功修行,安住于不放逸。

  玄二、期所多作

  由住如是不放逸故,恒自思惟:我之寿命倘得更经七日、六日、五日、四日、三日、二日、一日、一时、半时、须臾,或半臾须,或经食顷,或从入息至于出息,或从出息至于入息,乃至存活经尔所时,于佛圣教精勤作意修习瑜伽,齐尔所时于佛圣教,我当决定多有所作。

  这是第二科「期多所作」,第一科是「思惟无常」,这第二科。

  「由住如是不放逸故」,由于这位禅师,他安住在这样的不放逸境界故。「恒自思惟」,常是这样的思惟,「我」的「寿命倘得更经七日」,假设还有七天的寿命,或者是「六日、五日、四日、三日、二日、一日」,或者是「一时」。这个「一时」,就是昼夜是六时,我的寿命还有一时;昼夜六时,二十四小时用六时来分,一时就是四小时,我还有四小时的寿命。「半时」,或者还有二个钟头的寿命。「须臾」,在《俱舍论》上说,一昼夜有三○须臾,这样子,用二十四小时这样子来计算,是四十八分钟;一须臾是四十八分钟。「或半臾须」,那么就是二十四分钟。「或经食顷」,或者经过吃东西,那么大的时间。「或从入息至于出息」,那么多的时间。「或从出息至于入息」,那么多的时间。「乃至存活经尔所时」,这就没有完全说出来,就是我的生命的存在,经过那么多的时间。

  「于佛圣教精勤作意修习瑜伽」,就是时间,乃至到存活很短的时间,「于佛圣教」,对于佛陀所宣扬的圣教,我应该再精进勇猛的去观察思惟,修息止观的,我不应该空过时间。「齐尔所时于佛圣教,我当决定多有所作」,「齐尔所时」,就是限定那么多的时间,我对于佛的圣教,我应该决定能够有很多很多的成就,我不应该浪费时间。

  戌三、结

  如是名为不缓加行。

  结束了这一段。

  酉四、无倒加行(分三科) 戌一、征

  云何名为无倒加行?

  这是第四科「无倒加行」,分三科,第一科是「征」。怎么叫作不颠倒的加行呢?这是「征」,下面第二科解「释」。

  戌二、释

  谓如善达修瑜伽行诸瑜伽师之所开悟,即如是学,于法、于义,不颠倒取,无有我慢,亦不安住自所见取,无邪僻执,于尊教诲终不轻毁。

  「谓如」,这个「无倒加行」,是说这位禅师,他自己的要求,我能够同于这个「善达修瑜伽行」的「诸瑜伽师」,这个瑜伽师对于止观的事情,他能够通达无碍,这个「瑜伽师之所开悟」,他所开示我的。「即如是学」,我就这样的去学习,那个瑜伽师所开悟的止观,我就这样学习止观。

  「于法、于义,不颠倒取」,对于这个止观的法,和止观的义,我要正确的认识它,不要弄错了。「无有我慢」,我不要感觉自己很了不起,不要有这种想法。「亦不安住自所见取」,也不要停留在自己的见解这里。「无邪僻执」,不要有那个谬误的执着。「于尊教诲终不轻毁」,这句话也就把前面「无有我慢」这几句话的意思说出来;「于尊教诲」,对于那个善达修瑜伽行诸瑜伽师的教诲,「终不轻毁」,我不但是今天,我永久都不敢轻视、轻毁他,应该尊重他,尊重他的开示。

  戌三、结

  如是名为无倒加行。

  酉五、应时加行(分三科) 戌一、征

  云何名为应时加行。

  这是第五科「应时加行」,分三科,第一科是「征」。怎么叫作「应时加行」呢?这是「征」。下面第二科解「释」,分二科,第一科是「标列四相」。

  戌二、释(分二科) 亥一、标列四相

  谓于时时间修习止相;于时时间修习观相;于时时间修习举相;于时时间修习舍相。

  「谓于时时间」,就是这一个时间,那一个时间。因为这个修止观的事情,有的时候,有这个情形;有的时候,有那个情形。没有成功的时候,都是也常会有问题,所以这个时间不是一个时间,「于时时间」,这个时候「修习止相」。「于时时间修习观相;于时时间修习举相;于时时间修习舍相」,这是标出来四个相貌,这是「标列四相」。下面第二科,「广显」四相的「差别」。分二科,第一科是「标」,止、观、举、舍,这四个相。

  亥二、广显差别(分二科) 天一、标

  又能如实了知其止,止相、止时;了知其观,观相、观时;了知其举,举相、举时;了知其舍,舍相、舍时。

  这是「标」,这个前面标出来的四个相貌。这修止观的人,要「如实」的「了知其止,止相、止时;了知其观,观相、观时;了知其举,举相、举时;了知其舍,舍相、舍时」。这个四个相,每一个相,都有三相。

  这是「标」,下面第二科解「释」。解释分四科,第一科是「止等」。分三科,第一科是「止」。

  天二、释(分四科) 地一、止等(分三科) 玄一、止

  云何为止?谓九相心住。能令其心无相、无分别、寂静、极寂静、等住寂止、纯一无杂,故名为止。

  怎么叫作「止」呢?「谓九相心住。能令其心无相、无分别、寂静、极寂静、等住寂止、纯一无杂,故名为止。」说这个「止」,「谓九相心住」,像前面文说的有九个相貌的心住,「能令其心」,这个九相心住的学习,能使令我们的心,「无相、无分别」。无相是一个意思;无分别一个意思;「寂静、极寂静」,这有二个意思;还有「等住寂止」,还有「纯一无杂」,「故名为止」。

  《披寻记》一○二五页:

  无相无分别等者:无色等相令心遽务,是名无相;无恶寻思令心躁扰,名无分别;无贪欲盖等诸随烦恼令心扰动,是名寂静;离诸烦恼住寂静乐,名极寂静;专注一趣,是名等住寂止;前后一味无散乱转,是名纯一无杂。

  「无相无分别等者:无色等相令心遽务,是名无相」,这个色等相,就是那十个相:色、声、香、味、触这是五相;另外贪瞋痴加上男女,这十个相。如果我们的心,在这十个相上去分别的话,心就会「遽务」,就是匆忙,不能够安闲,就匆忙。现在是「无色等相,令心遽务」,你心里面静坐的时候,没有这十个相,那就没有这个遽务的事情,「是名无相」。这个无相、无分别,无相这么讲,这是在所缘的境界上说。

  「无恶寻思令心躁扰」,这个恶寻思,就是欲寻思、恚寻思、害寻思、亲里寻思、国土寻思,这些事,很多的寻思。「令心躁扰」,这些寻思,使令你心里面动乱。现在没有这些寻思令心动乱,所以「名无分别」。「无分别」,是在心上说;这「无相」,是在所缘境上说。所以在所缘境上是无相,在心上是无分别。

  「无贪欲盖等诸随烦恼令心扰动」,这「无贪欲盖等」,就是没有那五盖;「诸随烦恼令心扰动」,也还是动乱。「是名」叫作「寂静」,没有这个,就叫作「寂静」。

  「离诸烦恼住寂静乐」,你心里面远离一切烦恼的时候,烦恼就是动乱的相貌,不寂静;没有烦恼,你心里面就寂静下来,寂静下来是很快乐的。所以叫作「住寂静乐,名极寂静」。

  「专注一趣,是名等住寂止」,这个九心住的专注一趣,叫作等住寂止。就是安住在寂静处,安住在寂静里面。

  「前后一味无散乱转,是名纯一无杂」,这个止是这样子,止就是九心住,九心住是什么样子?就是无相、无分别、寂静、极寂静、等住寂止、纯一无杂,这叫作「止」。

  玄二、止相(分四科) 黄一、征

  云何止相?

  这是第二说到「止相」,分四科,第一科是「征」。怎么叫作「止相」呢?

  黄二、标

  谓有二种。

  第二科是「标」。「谓有二种」相,这是标数,标出来数目。第三科是「列」,列出来名字。

  黄三、列

  一、所缘相,二、因缘相。

  这个止,有这二个相。

  下面第四科,是解「释」这两个相。分两科,第一科是「所缘相」。又分两科,第一科是「出体」。

  黄四、释(分二科) 宇一、所缘相(分二科) 宙一、出体

  所缘相者:谓奢摩他品所知事同分影像,是名所缘相。

  这个静坐的时候,「所缘相」是怎么说的呢?「谓奢摩他品」这一类的,属于止这一类的,「所知事同分影像,是名所缘相」。这个所缘相,就是所知事的同分,而是内心里面的影像,不是直接观察外面的境界,这个境界,这个所观察的影像,其实就是法尘,「是名」叫做「所缘相」。

  宙二、显业

  由此所缘,令心寂静。

  这是第二科。前面是「出体」,这第二科「显业」。

  「由此所缘」,由于这个所缘境,你能够安住在所缘境上,心里面就寂静了!这个寂静,还是指心说。但是没有所缘境,还是不能寂静。

  宇二、因缘相

  因缘相者:谓依奢摩他所熏习心,为令后时奢摩他定皆清净故,修习瑜伽毗钵舍那所有加行,是名因缘相。

  「因缘相者」,第二科解释「因缘相」,前面是「所缘相」,这个是「因缘相」。「谓依奢摩他所熏习心」,就是心是所熏习,能熏习的就是奢摩他,你常能够学习寂静其心,这是奢摩他所熏习心。「为令后时奢摩他定皆清净故」,这个修奢摩他的止的时候,是可能有短时间的寂静住,但过一会儿心里又妄想了,这样的奢摩他是不理想的,希望怎样呢?「为令后时奢摩他」,希望我后一个时间,初开始有可能是有多少寂静,后来就乱了;现在为令后时的奢摩他定,「皆清净故」,完全也不散乱、也不昏沈,这个奢摩他「皆清净故」。「修习毗钵舍那所有加行」,那么你修习毗钵舍那观,这个时候呢,奢摩他就会好一点,「是名因缘相」,毗钵舍那帮助奢摩他清净的因缘。

  玄三、止时(分二科) 黄一、征

  云何止时?

  这个「止」和「止相」说完了,现在第三科说「止时」。分二科,第一科是「征」,第二科是解「释」。

  怎么叫作「止时」呢?这是「征」,那么第二科解「释」。分二科,「第一义」,第一种道理的解释。

  黄二、释(分二科) 宇一、第一义

  谓心掉举时,或恐掉举时,是修止时。

  「谓」这个「心」,我们的这个一念心,「掉举」的「时」候,掉举,就是回想过去所经验的如意的事情。这个心现在掉举的时候,这就是修止的时候了,一定把掉举停下来;「或恐掉举时」,心里还没有掉举,在那里害怕,顾虑要掉举,这时候应该修止,这是「修止」的「时」间,是这个时候。

  宇二、第二义

  又依毗钵舍那所熏习心,为诸寻思之所扰恼及诸事业所扰恼时,是修止时。

  第二义,第二义的解释。「又依毗钵舍那所熏习心」,毗钵舍那就是修观,就是在熏习这一念心,「为诸寻思之所扰恼」,这个修毗钵舍那的时候,它不听招呼,它不修毗钵舍那,「为诸寻思」,为诸欲寻思、恚寻思、害寻思,这些恶寻思的扰乱。「及诸事业所扰恼时」,就是办种种的事情,办种种事情,也是自己内心所经过的事情,这些事情,由于你内心里面的作意,这事情就出现了,在你心里面出现了。心里出现,你心里是准备修毗钵舍那的,但这事情出来扰乱你,这个时候「是修止时」,也是应该修止把这些散乱停下来。

  《披寻记》一○二六页:

  及诸事业所扰恼时者:谓如前说,或为乞食,或为恭敬承事师长,或为看病,或为随顺修和敬业,如是等类,名诸事业应知。

  「及诸事业所扰恼时者:谓如前说」,像前面文说,「或为乞食」,要吃饭去,要做这件事,「或为恭敬承事师长」的事情,「或为看病,或为随顺修和敬业」,这里指这种事情,「如是等类,名诸事业应知」,指这些事情,这些事情都是合法的事情。但是你做了,在你内心里经验过了,等你修止观的时候,它会现出来,扰乱你的毗钵舍那修不好,这也是有这个问题。

  这是「第二义」,在这个时候,应该「修止」。

  地二、观等(分三科) 玄一、观

  云何为观?谓四行、三门、六事差别所缘观行。

  这是第二,前面是「止」,止的三项说完了,现在说到「观」。分三科,第一科是「观」。

  「云何为观」,怎么叫做观、叫做毗钵舍那?「谓四行」,前面文所说的四种慧行:能正思择、最极思择、周遍寻思、周遍伺察,这四种;能正思择尽所有性,最极思择是如所有性;这个思择尽所有性和思择如所有性,都有周遍寻思、周遍伺察的事情,这是这四种,就是属于观,是观行。「三门」,三门就是随相行毗钵舍那、随寻思行毗钵舍那、随伺察行毗钵舍那,这是这么三种,这也是毗钵舍那观。这个随相行毗钵舍那、随寻思行、随伺察行,尽所有性也有这三种;如所有性的观察,也是有这三种。这是「四行、三门、六事差别」,这前面说的那六种事:义、事、相、品、时、理,这是「六事」。「差别所缘」的「观行」,这都叫做观,这是观的体性。

  玄二、观相(分四科) 黄一、征

  云何观相?

  第一科是「征」。

  黄二、标

  谓有二种。

  第二科是「标」。

  黄三、列

  一、所缘相,二、因缘相。

  第三科是「列」出来,第四科就是解「释」,分二科,第一科「所缘相」。分二科,第一科「出体」。这个止有所缘相、有因缘相,观也是有这两种相。

  黄四、释(分二科) 宇一、所缘相(分二科) 宙一、出体

  所缘相者,谓毗钵舍那品所知事同分影相。

  「所缘相者」,第四科解释,先解释「所缘相」,先出体。「谓毗钵舍那品所知事同分影像」,这就是和前面止所缘相一样。

  宙二、显业

  由此所缘令慧观察。

  这第二科「显业」。

  「由此所缘」,由于这位禅师,有这样的所缘境,就「令慧观察」,令你的毗钵舍那的慧,去观察这个所缘相。

  宇二、因缘相

  因缘相者:谓依毗钵舍那所熏习心,为令后时毗钵舍那皆清净故;修习内心奢摩他定所有加行。

  「因缘相者」,前面解释「所缘相」,现在解释「因缘相者」。「因缘相者:谓依毗钵舍那所熏习的心,为令后时毗钵舍那皆清净故」,初开始修观也不是那么理想,希望我以后修的毗钵舍那能清净,没有昏沈,也没有散乱的干扰,使令它清净。那怎么办呢?「修习内心奢摩他定所有加行」,那么你就修习你内心,叫它停下来,这样努力地修行,就能帮助毗钵舍那以后能够清净,这是因缘相。

  玄三、观时(分二科) 黄一、征

  云何观时?

  这个「观相」解释完了,现在解释「观」的「时」间。分二科,第一科是「征」,第二科是「释」。分二科,「第一义」。

  黄二、释(分二科) 宇一、第一义

  谓心沈没时,或恐沈没时,是修观时。

  就是你修止的时候,或者一开始是这样,或者过了一会儿「心」就「沈没」。心沈没是什么意思?就是失掉了所缘境,但是心里面并没有什么妄想,这个时候容易误会是得禅定,这时叫做沈没。「或恐沈没」的「时」候,「是修观」,这时候应该修观。你修观,所缘境就回来了,而且能有如理作意。

  宇二、第二义

  又依奢摩他所熏习心,先应于彼所知事境如实觉了,故于尔时,是修观时。

  这是「第二义」,第二义的解释。

  「奢摩他所熏习心,先应于彼所知事境如实觉了」,这个所缘境,应该真实地、深刻地,要觉了这所缘境。「故于尔时,是修观时」,所以那个时候,你应该修观;就是心若沈没的时候,是修观。熏习心于「所知事境如实觉了」,这叫做修观。所以这样说呢,心不沈没的时候,也是应该修观的。

  地三、举等(分三科) 玄一、举

  云何为举?谓由随取一种净妙所缘境界,显示劝导庆慰其心。

  这是第三科,什么叫做「举」?分三科,第一科是「举」。怎么叫做「举」呢?「谓由随取一种净妙所缘境界,显示劝导庆慰其心」,就是随取一种,随你自己的意,你拿到一种净妙的所缘境,或者是观佛像的光明这些事情。「显示劝导庆慰其心」,把这个境界显示在心里面,那么你这个心得到这个所缘境,也就是等于是劝导你,劝导自己庆慰其心,这就叫做「举」。这义还没有说完,下面说。

  玄二、举相

  云何举相?谓由净妙所缘境界,策励其心,及彼随顺发勤精进。

  「云何举相?」举的相貌,「谓由净妙所缘境界,策励其心」,就是你有了净妙的所缘境界的时候,就会鞭策、勉励你的心。「及彼随顺发勤精进」,以及随顺这所缘境,做如是观的时候,你这个心的勇猛就现起来了,就能发勤精进的修止观了。

  玄三、举时

  云何举时?谓心沈下时,或恐下沈时,是修举时。

  「云何举时」,这第三科,什么时候是修「举」的「时」候呢?「谓心沈下时」,心里面的所缘境没有了,就是沈下的时候,「或」者是「恐」怕心「沈」下,心失掉了明了性,「是修举时」,这时候应该「举」,把心的力量把它举起来;这时候,明了性就现前,精神就振作起来了。这是修举的时候。

  地四、舍等(分三科) 玄一、舍

  云何为舍?谓于所缘心无染污、心平等性,于止观品调柔、正直、任运转性,及调柔心有堪能性,令心随与任运作用。

  第四科是「舍等」。分三科,第一科是「舍」。

  怎么叫做「舍」呢?「谓于所缘心无染污、心平等性」,就是这个时候,你对于所缘境心里面没有贪瞋痴的染污,也没有惛沈、睡眠的染污。「心平等性」,就是又能够寂静住,而不动乱,又不惛沈,也不惛沈、也不散乱,这时候叫做「平等」。「于止观品调柔、正直」,对于修止、修观这二类的事情,「调柔、正直」。「调柔」,烦恼是刚强的,现在没有烦恼来干扰这个止观,所以止观是调柔的,就是表示没有烦恼。也是随意自在的意思,调柔就容易一点,这是「止观品调柔」。「正直」,就是没有烦恼的干扰,你这个止观就正直;修止,「止」就现前;修观,「观」就现前,叫正直。

  「运转性」,这个「调柔、正直、任运转性」,这个止观的运转是很自然的,不须要特别的努力,「任运转性」。「及调柔心有堪能性」,你心里面没有烦恼的干扰,心里面调柔,有堪能性,就是有能力修止、也有能力修观。「令心随与任运作用」,你修止观的时候,这止观也就是舍。这个舍能令你的心「随与」,与就是帮助,就是给你;你修止,这个舍给你力量;你修观,这个舍也给你力量。给你力量的时候,这个止观就现前了,「随与任运作用」,自然的这个「止」,自然的这样「观」的作用,就出现了,那么这就叫做「舍」。

  《披寻记》一○二六页:

  令心随与任运作用者:谓心任运相续无散乱转,此能随顺与为增上故。

  「令心随与任运作用者:谓心任运相续无散乱转」,这止也任运相续,观也任运相续,没有散乱的干扰,这样子相续不断的明静而住。「此能随顺与为增上故」,这个时候你的心,能随顺你的止和观,「与为增上故」,能给你这个增上力,为你作增上缘,这时候这就叫做「舍」。这「舍」就是止观相应了,而且是任运现前的境界。

  玄二、舍相

  云何舍相?谓由所缘令心上舍,及于所缘不发所有太过精进。

  「云何舍相?」舍的相貌,「谓由所缘令心上舍」,你安住在所缘境的时候,使令心达到上舍的境界,「及于所缘不发所有太过精进」,这都是舍相。

  《披寻记》一○二六页:

  谓由所缘令心上舍者:谓由舍相为所缘时,令心安住最极寂静,是名上舍。离诸烦恼建立名舍故。

  「谓由所缘令心上舍者:谓由舍相为所缘时,令心安住最极寂静」,调顺、寂静、最极寂静、专注一趣、等持,这时候这个「最极寂静」,就是你这一坐中,可能还有小小的杂念,那么你正念一提起来,很快的这些杂念就没有了,这时候叫最极寂静。「是名上舍」,这舍就是这样的意思,就是把所有不相应的东西,都舍弃了,只是纯净的止观,在任运相续而转,叫「上舍」。「离诸烦恼建立名舍故」,就是远离了掉举和惛沈这些烦恼,这时候就建立名为「舍」,这个舍是这样意思。

  玄三、舍时

  云何舍时?谓于奢摩他、毗钵舍那品所有掉举,心已解脱,是修舍时。

  「云何舍时?谓于奢摩他、毗钵舍那品所有掉举」,这个明了心很强,在掉举的时候,而能够把掉举弃舍了,「所有掉举,心已解脱」,是「修舍」的「时」候。

  戌三、结

  如是名为应时加行。

  就是那个时间最合适,这是结束这一段。

  酉六、解了加行(分三科) 戌一、征

  云何名为解了加行?

  这是第六科,一共是九科,现在是第六科「解了加行」。分三科,第一科是「征」。怎么叫做「解了加行」呢?

  戌二、释(分二科) 亥一、定地诸相

  谓于如是所说诸相,善取善了,善取了已,欲入定时,即便能入;于住定时,即便能住;于起定时,即便能起。

  第二科加以解「释」,分二科,第一科「定地诸相」。

  「谓于如是所说诸相」,就是说像前面说这个:止、观、举、舍,「所说诸相」。「善取善了」,你能够认识的很好,你也能够明了这些相。「善取了已」,你能够认识了,而能明白这四种相的时候,「欲入定时,即便能入」,你想要入定的时候,就能入;「于住定时,即便能住;于起定时,即便能起」,这就叫做「解了加行」。

  亥二、不定地相

  或时弃舍诸三摩地所行影像,作意思惟,诸不定地所有本性所缘境界。

  这是第二科,前面是「定地诸相」,这是「不定地相」。

  「或时弃舍诸三摩地所行影像」,或者有的时候,弃舍了诸三摩地所行的影像,就是所缘境。「作意思惟,诸不定地」,思惟这个不定地的事情。「所有本性所缘境界」,前面是同分所缘,是相似的影像;现在是「本性」不是影像。那就是你出定了以后,比如说是:修这个白骨观。修这白骨观,你心里面是白骨的影像,并不是白骨;现在说呢,就是「弃舍诸三摩地所行影像,作意思惟,诸不定地」的时候,这时候就是从定里面出来,所观察的影像不存在了,这时候思惟「诸不定地所有本性」,就是那疏所缘缘境,「所缘」的「境界」。

  戌三、结

  如是名为解了加行。

  从定里面出来,再去看看那个白骨,那就叫做「所有本性所缘境界」,是这样意思。这样对你静坐似乎也有帮助,「如是名为解了加行」。

  酉七、无厌足加行(分三科) 戌一、征

  云何名为无厌足加行?

  这是第七科「无厌足」,就是没有满足的加行,先是「征」。

  「云何名为无厌足加行」,这是「征」。下面第二科解「释」。分二科,第一科是「于胜善法」。

  戌二、释(分二科) 亥一、于胜善法

  谓于善法无有厌足,修断无废,于展转上展转胜处,多住希求。

  「谓于善法无有厌足」,「谓」就是说修止观这个人,对于所成就止观的功德的善法,没有满足的时候。「修断无废」,修学止观断烦恼这件事,没有停止的时候。「于展转上展转胜处」:「展转」,就是一次又一次地这样修止观的展转;「上展转」,就是向成就这一个方向进步。「多住希求」,你心里面希望能有成就,这个希望心很强。

  亥二、于多所作

  不唯获得少小静定,便于中路而生退屈;于余所作,常有进求。

  这是第二科,「于多所作」。

  「不唯获得」,不是只是获得少分的静定,就是未到地定,「便于中路而生退屈」,这是在中间,还没有到地方,得了未到地定,还没有到应该停下来的时候,而在路途中间而生退屈,他不这样不退下来。「于余所作,常有进求」,对于剩余所应该作的事情,他应该得初禅、得二禅、得三禅、得四禅,剩余的工作常有进求,那进求的心,一直的没有停下来。

  戌三、结

  如是名为无厌足加行。

  下面第八科,「不舍轭加行」。

  酉八、不舍轭加行(分三科) 戌一、征

  云何名为不舍轭加行?

  「云何名为不舍轭加行?」这是「征」,这个「轭」,牛马在拉车的时候,有一个东西控制它的脖子,叫它不能离开这里;现在说这个「轭」,就是持戒,就是佛陀所制定的戒,你永久的遵守而不弃舍。

  戌二、释(分二科) 亥一、举法

  谓于一切所受学处,无穿、无缺;虽见少年颜容端正可爱母邑,而不取相,不取随好;于食平等;勤修觉悟;少事、少业、少诸散乱;于久所作、久所说等,能自随忆,令他随忆。如是等法,说名不舍轭加行。

  前面是「征」,现在第二科解「释」。解释分二科,第一科是「举法」。

  「谓于一切所受学处」,就是这个禅师对于所受学的戒,叫做「无穿、无缺」,能够受持的很清净,不会穿缺的;就像一个器,穿一个洞,就不能够盛水了,「穿」。或者是「缺」,缺少一个地方,那么也不能当器用了,不是载道之器了。「虽见少年颜容端正可爱母邑,而不取相,不取随好」:「不取相」是指前五识说,指眼识说;不取相,是意识说。

  「于食平等,勤修觉悟」:「于食平等」,就是饮食平等,你吃这么多就合适,你就吃这么多,那么就是平等;如果吃太多了,也不平等,吃太少了,也不平等。于食平等,其实就是于食知量的意思。「勤修觉悟」:勤修这个悎寤瑜伽,初夜、后夜就要用功,这是中夜要休息,「勤修觉悟」。

  「少事、少业、少诸散乱」,还要少事。「少事」是什么?就是你若多欲,你的事情就会多;现在少事就是少欲,你所希望的事情,我所希望的衣食住,少少的就好了,就满足了,所以要少欲,就叫做少事。「少业」,就是不储蓄很多的资具、衣服、饮食这些东西不储蓄,叫做少事少业。「少诸散乱」,我们修止观的时候心里面散乱,在什么地方散乱呢?就是在你的事业上散乱。就是因为你犯戒了也容易散乱;你心有所取相、取随好,于食不平等,不能勤修悎寤瑜伽,那就是多事、多业、多诸散乱了。

  「于久所作,久所说等,能自随忆」,这表示你常常修止观,记忆力会增强、增上,「于久所作」,很久以前所作的事,很久以前所说的话,这就是「能自随忆」,能自己忆念起来,不会忘失;「令他随忆」,也有这个力量,令他人随忆。「如是等法,名不舍轭加行」,不舍轭加行是这个意思。

  亥二、显义

  由此诸法,能正随顺心一境性,不舍其轭,令心不散;不令其心,驰流外境;不令其心,内不调柔。

  这是第二科「显义」。

  「由此诸法,能正随顺」,前面说的这么多,「能正随顺」,你能够随顺佛教,「心一境性,不舍其轭」,心能安住一境,而不舍掉这个戒律的法。「令心不散;不令其心,驰流外境」,怎么叫做「令心不散」呢?就是「不令其心,驰流外境」,那就叫做不散。「不令其心,内不调柔」,你若多生烦恼,心就刚强。「不令其心,内不调柔」,就是心没有生烦恼。

  戌三、结

  如是名为不舍轭加行。

  酉九、正加行(分三科) 戌一、征

  云何名正加行?

  这地方应该说这个「正加行」,这就是说应该怎么样修止观的方法。怎么叫做「正加行」呢?这是「征」,下面第二科解「释」。分两科,第一科「略」,「略」里边分两科,第一科是「标义」。

  戌二、释(分二科) 亥一、略(分二科) 天一、标义

  谓于所缘,数起胜解,数正除遣,是名正加行。

  「谓于所缘,数起胜解,数正除遣」,这叫作「正加行」。「谓于所缘」境,「数起胜解」,数数的现起胜解,就是来观察所缘境。「数正除遣」,还是很频繁的把所观察的境界弃舍了、除掉了,这样子,「数起胜解」,数正观察,「是名」叫作「正加行」。这是「略」说。

  天二、举事

  如有勤修不净观者,数正除遣于诸不净,作意思惟诸不净相;由随相行毗钵舍那而起作意,于所缘境数数除遣、数数现前。

  这底下「举事」,前面是「标义」,这里「举事」。

  「如有勤修不净观」的人,「数正除遣于诸不净,作意思惟诸不净相」:修不净观的人,譬如说修青瘀的观想,你作如是观了以后,「数正除遣」,再把青瘀境界就弃舍了。「于诸不净,作意思惟」,弃舍了这个境界呢?就观察脓烂、观察膨胀、观察白骨,境界是这样。「数正除遣于诸不净,作意思惟诸不净相」,这样意思。

  《披寻记》一○二八页:

  数正除遣于诸不净等者:谓于不净所缘境相,数起胜解,数正除遣;既除遣已,复数作意思惟诸不净相,为令后后胜解展转明静究竟转故,义如下说。

  由随相行毗钵舍那而起作意,于所缘境,数数除遣,数数现前。

  那个三门的毗钵舍那里边,有「随相行毗钵舍那」,就是暂时的这样观察一下。这样的毗钵舍那而起作意,就是时间不是很长,「于所缘境,数数除遣」,把它弃舍了,然后「数数」的又「现前」,又把它在心里面又现出来。

  这是「举事」,下面第二科「广」说、广解释。分五科,第一科「辨种类」。「辨种类」又分两科,第一科「举一切」。分三科,第一科是「标」。

  亥二、广(分五科) 天一、辨种类(分二科) 地一、学一切(分三科)

  玄一、标

  其正除遣,复有五种。

  就是把这所缘境不现前,又弃舍了,这里面有五种的不同。这是「标」,下面「列」出来。

  玄二、列

  一、内摄其心故,二、不念作意故,三、于余作意故,四、对治作意故,五、无相界作意故。

  这五种相,这「除遣」分成五种相。下面第三科是解「释」,解释分五科,第一科「内摄其心」。

  玄三、释(分五科) 黄一、内摄其心

  当知此中由九相心住,毗钵舍那而为上首,故名内摄其心。

  「当知此中由九相心住」,九相心住是止,「毗钵舍那」是观,这里边以观「为上首」,「故名内摄其心」,就是心是向外攀缘的,现在把它收回来,放到里面,这就叫做「内摄其心」。

  黄二、不念作意

  由于最初背一切相,无乱安住,故名不念作意。

  这第二科「不念作意」。什么叫做「不念作意」呢?「由于最初」静坐的时候,是「背一切相,无乱安住」,就是弃舍了很多的相,色声香味触的相,很多都弃舍了,使令心安住在内里面,无散乱而能安住不动「故名不念作意」,这个不念作意是这样意思。

  黄三、于余作意

  由缘余定地境,思惟余定地,故名于余作意。

  这是第三科「于余作意」。

  「由缘余定地作意」,就是你原来,譬如说修这个青瘀想,现在把青瘀想弃舍了,那就观想脓烂,或者脓烂弃舍了,观膨胀,就是这都是定地所缘境,但是把这弃舍了,「思惟」其他的「定地」所缘相,「故名于余作意」。

  黄四、对治作意

  由思惟不净,对治于净;乃至思惟阿那波那念,对治寻思;思惟虚空界,对治诸色。故名对治作意。

  这下面是第四科「对治作意」。「对治作意」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思惟,由「思惟不净」的所缘境,来「对治于净」所生的贪心;「乃至思惟阿那波那念」的出入息,来对治虚妄分别妄想,来「对治寻思」。「思惟虚空界」呢?「对治诸色」。思惟虚空界,对治其他的诸色相,就对治了,就不现前了,叫做「对治作意」。

  黄五、无相界作意

  由于一切相,不作意思惟,于无相界,作意思惟,故名无相界作意。

  第五个「无相界作意」。

  「由于一切相,不作意思惟」,这个相,它显现在心里面,为什么突然间有一个不欢迎的相,出现在你的止观心里面?就是你有念心所,你在忆念这个相了,所以这个相,就显现你的心里头,不然它不会现出来的。所以「由于一切相,不作意思惟」,现在是说,除了你的所缘境之外,一切相你都不要作意思惟,那么那些相都不现前了,当然你的止观的力量强了的时候,能够把一切世俗的相,都完全不现前。

  「于无相界,作意思惟,故名无相界作意」,这无相界离一切相的境界就是真如,这个无相界作意思惟,思惟这个无相界是离一切相的,「故名无相界作意」,这无相显现在心中。

  《披寻记》一○二八页:

  由于一切相不作意思惟等者:〈三摩呬多地〉说:「又二因缘入无相定:一、不思惟一切相故,二、正思惟无相界故。」乃至广说。(陵本十二卷九页)此应准释。

  「由于一切相不作意思惟等者:三摩呬多地说:又二因缘入无相定」,那两个因缘?「一、不思惟一切相故,二、正思惟无相界故。乃至广说」。你这样子,就入无相定了。「此应准释」,这里边应该准照那里的意思来解释,这「无相界作意」,是这样意思。

  地二、简取二

  虽遍安立一切所缘正除遣相,总有五种;然此义中,正意唯取内摄其心、不念作意。

  这下面第二科「简取二」,前面列出来五种,解释这五种作意,这五种作意,现在是简取两个作意。

  「虽遍安立一切所缘正除遣相」,虽然是佛陀的慈悲,为我们开示「一切所缘」境界,「正除遣相」,把所有的境界都弃舍了,总有五种。「然此义中,正意唯取内摄其心、不念作意」,然而这里面,这个文的「正意」,是指什么说的呢?「唯取内摄其心,不念作意」,这两个作意,其他的都不取。这个初开始用功修行的人,这个惛沈也是很厉害,散乱也是很厉害,所以为了对治这件事,就是取这两种,「内摄其心、不念作意」,取这两个。

  天二、修次第(分二科) 地一、由不念作意(分二科) 玄一、明作意

  初修业者始修业时,最初全不于所缘境系缚其心,或于不净,或复余处,唯作是念:我心云何得无散乱,无相无分别,寂静极寂静,无转无动,无所希望,离诸作用,于内适悦?

  这是第二科,前面是「辨种类」,这是第二科是「修」的「次第」。分两科,第一科「由不念作意」。又分两科,第一科是「明作意」。

  「初修业者始修」,开始修止观的时候。「最初全不于所缘境系缚其心」,一开始的时候,这个心里面的这个寂静力量没有,完全不能在所缘境系缚其心,不能!「或于不净,或复余处,唯作是念」:「全不于所缘境系缚其心」,什么境界?「或于不净」所缘境,「或复余处」,或者是出息入息为所缘境,这些事情。「唯作是念」,这个时候这位修禅的人心里面这样想:「我心云何得无散乱」,我这一念心,怎么办法能够不散乱,没有「相」,也没有「分别」,「寂静」最「极寂静」,「无转无动,无所希望,离诸作用,于内适悦」,我的心怎么办法能够成就这样的相貌呢?在这样的境界里面喜悦,能够很舒服的。

  《披寻记》一○二八页:

  我心云何得无散乱等者:此中义显九相心住,从初内住乃至近住,即此得无散乱;调顺、寂静、最极寂静,即此无相无分别、寂静极寂静;专注一趣,即此无转无动;最后等持,即此无所希望、离诸作用;三摩地中,适悦相应,是名于内适悦。

  「我心云何得无散乱等者:此中义显九相心住,从初内住乃至近住」,内住、等住、安住、近住,四住,「即此得无散乱」,这一句话,这里面是得无散乱,就是前面那四住。「调顺、寂静、最极寂静,即此无相无分别、寂静极寂静」,在九心住里边有调顺住,寂静住,最极寂静住,这是这个文里边说的「无相无分别」的意思,「无相无分别、寂静极寂静」的意思。「专注一趣」,在九心住里边那个专注一趣,「即此无转无动」,这指这个说的。「最后等持」,九心住最后等持,「即此无所希望、离诸作用;三摩地中,适悦相应,是名于内适悦」。

  这是第一科「明作意」,现在第二科「明除遣」。

  玄二、明除遣

  如是精勤于所生起一切外相,无所思惟,不念作意;即由如是不念作意,除遣所缘。

  就是这样子你「精」进勇猛地,「于所生起」的「一切外相」,外边的事相,「无所思惟,不念作意」,「即由如是不念作意,除遣所缘」,就把这个所缘的杂乱的境界除遣出去。

  地二、由内摄其心(分二科) 玄一、明行境(分三科) 黄一、标

  彼于其中修习瑜伽,摄受适悦,复行有相有分别不净等境。

  此是第二科「由内摄其心」,前面是「不念作意」,现在是「内摄其心」。分二科,第一科「明行境」,心行于境。分三科,第一科是「标」。

  「彼于其中」,彼那个禅师在止观里面,「修习」止观的时候,「摄受适悦」,你能够令心安下来,感觉到适悦,不管是眼耳鼻舌身,乃至到意,都是感觉到很喜悦的。「复行有相有分别不净等境」,初开始也有的人修观比较相应,也能够令你的身心适悦;有的人修止的时候,也会感觉到适悦。但是现在这个文,「复行有相有分别不净等境」,那前面那句话,就是在止上说的了。前面是修止,令你的身心适悦,但是你不要贪着这个适悦,你又能够把你的心,行于「有相有分别不净等境」,还在这里观察。那么这是「标」。

  黄二、征

  云何而行?

  怎么样来「行」于有相有分别不净等境呢?

  黄三、释

  谓由随相行、随寻思行、随伺察行,毗钵舍那行彼境界,而非一向精勤修习毗钵舍那,还舍观相,复于所缘思惟止行。

  这是第三科解「释」。

  「谓由随相行、随寻思行、随伺察行,毗钵舍那行彼境界」,分这三个阶段,三门的毗钵舍那,用这三个次第来行于境。「而非一向精勤修习毗钵舍那」,但用这三个相,去观察所缘境的时候,你不要一直的这样子,「而非一向」,不要一直精勤的修毗钵舍那。「还舍观相」,又把这三种次第的观察又弃舍了,「复于所缘思惟止行」,思惟奢摩陀的止行,这个止行。这上用「思惟」两个字,这个思惟,是思惟所缘境,但是不是观,不是观而作「思惟」,是什么意思?你要思惟所缘境,你的心容易安住在所缘境。你的功夫稍微进步了,只是用「念」,就能安住在所缘境,可是你功夫不到,你用「念」心里又跑了,用「思惟」就是有力量。

  玄二、明除遣(分二科) 黄一、第一义(分三科) 宇一、标

  由是因缘,彼于尔时,于所缘境,不舍不取。

  这是第二科「明除遣」,分二科,第一科是「第一义」,下面是「标」。

  「由是因缘,彼于尔时,于所缘境,不舍不取」,由于前面这样用功修行的呢,你这位禅师,「彼于」那个时候「于所缘境」,也「不舍」,也「不取」了,达到这个程度。

  这是「标」,下面解「释」。

  宇二、释

  由于所缘止行转故,不名为舍;即于所缘不作相故,无分别故,不名为取。

  「由于」你内心在「所缘」境上,「止行转故」:这个止的心行在活动,在修止。这样作的时候「不名为舍」:不叫作舍,因为没有可舍的。「即于所缘不作相故,无分别故」:你在所缘境上,你不去分别相。「无分别故,不名为取」:这个取,你若分别呢,就是取所缘境,就是「不作相故,无分别故,不名为取」,就是没有舍也没有取。

  宇三、结

  即由如是内摄其心,除遣所缘。

  说是由于你这样子,把这心不要向外攀缘,弃舍外面的境界「内摄其心」,在所缘境上安住下来,就是「除遣」了「所缘」的一切相,令心安住。

  这是「第一义」,下面有「第二义」的解释。

  黄二、第二义

  又于其中,不取观相故,于缘无乱;取止行故,而复缘于所知事相。

  「又于」所缘境中「不取观相」:观相,观察所缘境种种的差别相,周遍寻思、周遍伺察。「于缘无乱」:你不取观相,你的心在所缘境上就不会散乱。「取止行故,而复缘于所知事相」:因为你这时候修止,你还是来缘所知事的同分影像的境界,这样子令心离一切分别。

  这是「第二义」的解释,下面第三科「显得失」。分三科,第一科是「辨相」。分二科,第一科是「失」。

  天三、显得失(分三科) 地一、辨相(分二科) 玄一、失

  若于所缘,唯数胜解,不数除遣;即不令彼所有胜解,后后明净,究竟而转;不能往趣,乃至现观所知境事。

  「若」是你这位修止观的人,在「所缘」境上,「唯数胜解」,唯独是数数地去观察所缘境,就是强有力地去思惟。「不数除遣」,你不数数地把所缘境弃舍了,一直地这样思惟观察。「即不令彼所有胜解,后后明净」,这样的观察有什么不对呢?「即不」能够「令彼所有的胜解」,你作如是观察的时候,「后后明净」后来的胜解,又后来的胜解,比前面的胜解明净,你就做不到这里了。「后后明净,究竟而转」,使令你胜解的智慧,愈来愈进步,达到最圆满的境界。

  「不能往趣,乃至现观所知境事」,因为你不除遣的话,你只是做如是观,你就「不能往趣」不能达到,不能向前进达到一个境界,什么境界呢?「乃至现观所知境事」,就是无分别智出现了,就是得入圣道了,「乃至现观所知境事」情,你达不到了。「现观所知境事」,就是无分别智见到诸法无我的真理了,那就是圣人了!你达不到那个境界,这是一个过失。

  现在下面第二科是「得」。

  玄二、得

  由数胜解,数除遣故;后后胜解,展转明净,究竟而转;亦能往趣,乃至现观所知境事。

  「由数胜解,数除遣故」,由于你一次又一次地去观察所缘境,而又能数数地把所缘境弃舍了,不观察了。「后后胜解,展转明净」,这样子「数数除遣」,等于是修止了。这样子呢,后来的这个胜解的智慧「展转」就「明净」,比以前的智慧,就是明了性特别的强了;而又是特别清净,没有贪瞋痴的烦恼,也没有惛沈,也没有散乱,就是展转明净「究竟而转」,就达到圆满的境界了。「亦能往趣,乃至现观所知境事」,这样子你这智慧就能达到「现观所知境事」情了。这是「得」,得到了功德。

  地二、引喻(分二科) 玄一、得

  譬如世间画师弟子初习画业,先从师所受所学样,谛观谛观作彼形相,作已作已,寻即除毁;即除毁已,寻复更作。如如除毁,数数更作;如是如是后后形相,转明转净,究竟显现。如是正学,经历多时,世共推许为大画师,或堕师数。

  这底下说是譬「喻」,分二科,第一科是「得」。

  「譬如世间画师弟子初习画业」,譬如世间上的画师和弟子,跟他学画的人。「初习画业」,那个弟子初开始学习画的事情的时候「先从师所受所学样」,先从他的老师那里,拿到一个所学的样本。「谛观谛观作彼形相」,你要认真地观察这个样本,观了一次又观一次,观了一次又观一次,「作彼形相」,然后你用笔把那个所观的像,自己写出来。「作已作已,寻即除毁」,作了一次,又作了一次,然后就把你所作的像,所画出来的像,弃舍了。「即除毁已,寻复更作」,但是过了一会儿,你又再作,又根据那样本、样品,再作出这个像。「如如除毁,数数更作」,如是如是的除毁,又一次又一次地把它画出来。「如是如是后后形相,转明转净」,后来画出来的这个像,就会明净。就是「究竟显现」,就圆满的出现了。「如是正学,经历多时,世共推许为大画师」,你这样经历多时的画,「世共推许」,这社会上的大众,共同地就赞叹你是「大画师」了;「或堕师数」,或者是你够资格为人老师,教人学画了。这是「得」,下面是「失」。

  玄二、失

  若不数除所作形相;即于其上数数重画,便于形相永无明净究竟显期。

  「若不数除所作」的「形相」;「即于其上数数」的「重画」,「便于形相永无明净究竟显期」,究竟明显的实现了,这是「失」。

  地三、合法

  此中道理,当知亦尔。

  画画是这样子,现在修止观的道理,也是这样子。这是「合法」,所以也应该,数数胜解,又数数除遣;数数除遣,又数数胜解,要这样修止观。

  天四、显随应(分二科) 地一、标义

  若于此境起胜解已,定于此境复正除遣;非于此境正除遣已,定于此境复起胜解。

  这是第四科「显随应」,分两科,第一科「标义」。

  「若于此境」,若于这个境界、这个样品,「起」了「胜解」以后,这个所缘境做如是观了以后,「定于此境复正除遣」,你又把这个境界弃舍了。「非于此境正除遣已,定于此境复起胜解」,这还有一个不同,就是:不是对这个境界除遣了以后,「定于此境复起胜解」,也不是决定这样子。

  这是「标义」,下面「举事」。分成两科,第一科是「定正除遣」,分两科。第一科「举狭小」的「境」界。

  地二、举事(分二科) 玄一、定正除遣(分二科) 黄一、举狭小境

  于狭小境起胜解已,即于狭小而正除遣。

  最初开始你的心力不够,这个所缘的境界不要太广大,狭小的境界。比如说观这个白骨,你就观一个,观这一个白骨,「于狭小境起胜解已,即于狭小而正除遣」,又把它放弃了。这是观「狭小境」。

  黄二、例广大等

  广大无量,当知亦尔。

  如果以后你又进步了,你观察这个白骨,你观得「广大」,从你所静坐的房间全是白骨,乃至到海边、到城市里去所有的人,在那里走路的人、在那里说话的人,统统都是白骨。这是「广大」。「无量」呢,全世界的人统统都是白骨。「当知亦尔」,也是这样子要数数除遣。

  这是第一科「举狭小境」,第二科「例广大等」,这是「定正除遣」这一科。现在第二科「不定胜解」,分两科,第一科「举狭小境」。

  玄二、不定胜解(分二科) 黄一、举狭小境

  于狭小境正除遣已,或于狭小复起胜解,或于广大复起胜解,或于无量复起胜解。

  「于狭小境正除遣已,或于狭小复起胜解,或于广大复起胜解」,但是把狭小境弃舍了以后,还是又观察这个狭小,观察这个狭小的境界而起胜解;或者是于广大复起胜解,不于狭小境界起胜解;「或于无量复起胜解」,这是又这样的不同。第二科「例广大等」。

  黄二、例广大等

  于其广大,及于无量,当知亦尔。

  你于「广大」的境界起胜解,然后又除遣,除遣以后,又可能于狭小的境界起胜解了,是这样子,这是不定的。

  《披寻记》一○二九页:

  于其广大及于无量当知亦尔者:谓于广大或于无量,正除遣已,非定于此复起胜解,例狭小境,知此亦尔。

  天五、辨显现(分二科) 地一、色法

  若诸色法所有相貌影像显现,当知是粗,变化相似。

  下面是第五科「辨显现」,分两科,第一科是「色法」。

  「若诸色法所有相貌」,若是你的所缘境,就是观白骨,那么观青瘀、观脓烂、观这些散坏这些境界,这是色法的相。所有相貌的影像显现出来「当知是粗」,因为这个色法是有形相的,是粗的。「变化相似」,它前后的变化是相似的,或者是不相似的。就是你观察这个所缘境,前作观的时候,起胜解是这样子的;后来除遣了以后,又观察和前面是相似的,或者是不相似的,这些事情。

  地二、无色法

  诸无色法假名为先,如所领受增上力故,影像显现。

  现在第二科「无色法」。

  「诸无色法」,其他的无色,不是属于四大的,「无色法」。「假名为先」,那就得怎么样才能显现呢?要用名字,要用名字修无我观。这个「无我」,这是一句话,就要假借名字为先,就是文句了!以文句来显示这个所缘境。「如所领受增上力故,影像显现」如你领受,领受那个善达瑜伽师的教授,让你修诸法如,这些观察: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这领受的,这有一个强大的力量,那你把所领受的这个法义、影像显现在心里面,显现在心里面,那就是以名、以文句,把它显现出来。

  戌三、结

  如是一切,名正加行。

  这是把前面的文,结束这一段。

  《披寻记》一○三○页:

  诸无色法假名为先等者:诸有色法相貌,可取同分影像,当知是粗;无色不尔,唯由语言之所呼召,方可显了,是故此说假名为先,影像显现,由诸无色名蕴摄故。

  「诸无色法假名为先等者:诸有色法相貌,可取同分影像,当知是粗」,这是粗。「无色不尔,唯由语言之所呼召,方可显了,是故此说假名为先」,这个假名,就是文句。说话就是有声音,不说话就是文句。那么文句也好、说话也好,都是假名为先。「影像显现」,依此文句在心里面显现出来一个影像。「由诸无色名蕴摄故」,没有色的就是名,就是受、想、行、识是名,那就没有色的形相了。

  申二、结

  如是九种白品加行,于奢摩他、毗钵舍那当知随顺。

  前面这一大段,是结束这一段。这「九种」的「白品」,属于善的、属于有功德的「加行」的方法,对于所修的「奢摩他、毗钵舍那,当知」是「随顺」的,容易令它增长、令它有进步。

  未二、黑品摄

  与是相违九种加行,于奢摩他、毗钵舍那当知违逆。

  这是第二科「黑品」,前面是「白品」,这是「黑品」。

  「与是相违九种加行」,和前面相违反的九种加行,那就是黑品了。「于奢摩他、毗钵舍那」的修行,「当知」是「违逆」的,就是不随顺的,就是你不能进步了。

  午四、总结

  如是黑品、白品差别建立加行有十八种,如是名为心一境性。

  「黑品」九种、「白品」九种,「有十八种」,「如是名为心一境性」。「心一境性」说完了。

  辰二、障清净处(分二科) 巳一、征

  云何净障?

  这是第二科,前面说「心一境性」是一大科,现在是第二科「障清净处」,分两科,第一科是「征」。

  「云何净障」,怎么叫做净障呢?清净自己内心的障碍。这是「征」,下面解「释」,分两科,第一科是「别辨相」,分四科,第一科是「标」。

  巳二、释(分二科) 午一、别辨相(分四科) 未一、标

  谓即如是正修加行诸瑜伽师,由四因缘能令其心净除诸障。

  这四个方法,能令你从心里面排遣出去一切的障碍。这是「标」数,下面是「征」。

  未二、征

  何等为四?

  第二科「何等为四?」是「征」,下面第三科「列」出来。

  未三、列

  一、遍知自性故,二、遍知因缘故,三、遍知过患故,四、修习对治故。

  「遍知」障的「自性」,「遍知」障的「因缘故」,「遍知过患故」,「修习对治故」,这四种。

  未四、释(分四科) 申一、遍知自性(分五科) 酉一、征

  云何遍知诸障自性?

  这是第四科「释」,分四科,第一科「遍知自性」。分五科,第一科「征」。怎么叫做「遍知诸障」的「自性」呢?诸障的体性。这是「征」,下边是「标」。

  酉二、标

  谓能遍知障有四种。

  「谓能遍知障有四种」不同。

  酉三、列

  一、怯弱障,二、盖覆障,三、寻思障,四、自举障。

  这是第三科,是「列」,「一、怯弱」也是「障」,「二、盖覆障,三、寻思障,四、自举障」,就是分这么四科,下边第四科解「释」,先解释「怯弱障」。

  酉四、释(分四科) 戌一、怯弱障

  怯弱障者:谓于出离及于远离勤修行时,所有染污、思慕、不乐、希望、忧恼。

  「怯弱障者」,什么叫做「怯弱障」呢?「谓于出离及于远离勤修行时,所有染污、思慕、不乐、希望、忧恼」,这叫做「怯弱障」。「谓于出离」,就是对于这个出离生死的系缚,「及于远离」,就是远离这些喧闹,待在寂静处勤修行的时候,「所有染污、思慕、不乐、希望、忧恼」,这就叫作怯弱障。

  《披寻记》一○三○页:

  染污思慕等者:谓与在家及出家众乐相杂住,若未会遇,思慕欲见,是名思慕。不乐远离,寂静而住,是名不乐。广大希欲,不知喜足,是名希望。于妙五欲,若求不得,得已复失,心生愁戚,是名忧恼。如是一切,染污相摄,故说为障。

  「染污思慕等者:谓与在家及出家众乐相杂住」,就是这个人他欢喜和在家人在一起住,欢喜和出家的人在一起住。「若未会遇,思慕欲见」,他欢喜同某一个人在一起住,如果没有遇见在一起的时候,心里面就想念,想要和他见面,「是名」叫作「思慕」。「不乐远离」,如果在一起住了,就不愿意分离「寂静而住」。「不乐远离,寂静而住」,不欢喜远离,寂静而住。远离这些在家人,远离这些出家众,你单独一个人寂静而住「是名不乐」,这个「不乐」是这样意思。前边是「思慕」,也是染污;这个「不乐」,也是染污。

  「广大希欲,不知喜足,是名希望」:这个「希望」什么意思呢?广大的希欲,他的希望,事情很多,吃东西嘛,要吃这一样,还要一样,再吃一样,很多样!就是广大的希欲;穿衣服够了,不,再做一件,再做一件……。反正这食、衣、住,要很多很多的,广大的希欲。「不知喜足」,这一样、两样不知道,不感觉满足「是名希望」。如果这样子,就不容易满足,不容易满足,心情就不舒服了。「于妙五欲,若求不得,得已复失」:你的希欲、希望心太多,这个妙的五欲,若求不得的时候,得已复失的时候「心生愁戚」,求不得,心里也不欢喜;得已复失的时候,心里也是忧愁,是名叫做忧恼,「是名忧恼」。

  「如是一切染污相摄,故说为障」:这说的这些事情,染污的「思慕」、染污的「不乐」、染污的「希望、忧恼」,这一切染污相摄的,这就是障。这样的情形,你这个出离修学止观的事情,就修不来了!修不来了,然后结果呢,自己对自己也没有信心,唉呀!我的业障重,我不能得圣道。其实在呢,就是你自己前面这么多的事情障碍你,你没有这个事情,就没有障碍嘛。

  戌二、盖覆障

  盖覆障者:谓贪欲等五盖。

  这个「盖覆障」,怎么叫作「盖覆障」呢?「谓贪欲等五盖」。就是贪欲、瞋恚、睡眠、惛沈睡眠盖、掉举恶作盖、疑盖,这些盖,这个也是「盖覆障」。你要修止的时候,它来做障碍;修观的时候,也做障碍,让你修不成,这止观很难修成了。这个前边说的这个「怯弱障」,不是静坐的时候,不是静坐的时候,有这么多的问题。这「盖覆障」,是你修止观的时候,它有这么多的问题来障碍你。下面第三科「寻思障」。

  戌三、寻思障

  寻思障者:谓欲寻思等染污寻思。

  这个「寻思」就是:「欲寻思」、恚寻思、害寻思、亲里寻思、国土寻思,各式各样的寻思,这个是通于静坐、不静坐的事情。你有这样的想,我想要回家看看…!就是很多的事情。那这样子,也就引起了修止观的困难。这是「寻思障」,下面「自举障」。

  戌四、自举障

  自举障者:谓于少分下劣智见,安隐住中而自高举。谓我能得,余则不尔,乃至广说,如前应知。

  「自举障者:谓于少分下劣智见,安隐住中而自高举」,就是这个人,他能够没有前面这些障碍,没有前面这些「怯弱障、盖覆障、寻思障」,都没有!那么他能放下心来安住地修止观了。修止观当然就有成就了,有了成就,一开始当然是「少分」的、「下劣」的「智见」,那么就是得到未到地定了,智见。「安隐住中」,得到未到地定,心里也很能安隐地,在这里面「而自高举」,自己就高起来了。这个「高」呢,自己有了成就了,也是高;这个「举」,不高。不高,举起来就高了,自己把自己举起来,自己认为自己怎么怎么地。

  「谓我能得,余则不尔」,这个「而自高举」是什么相貌呢?他说我才能得到,你们都不能得「余则不尔」,那么有这样的分别心。「乃至广说」,如前面说过「如前应知」。这些叫「自举障」。

  酉五、结

  是名遍知诸障自性。

  「诸障」的体「性」是这样子,结束这一段。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