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人佛教 > 佛学入门 > 佛学常识 >

为什么说《念处经》是佛陀证道的宝典?

法悟:为什么说《念处经》是佛陀证道的宝典?

一、殊胜地位

  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第48卷中特别提到关于四念处的修学方法,而且强调修菩萨道者也应该修学四念处。汉传佛教第一宗天台宗的创立者智者大师曾写过一本《四念处》,是以大乘思想来讲解四念处的修行。此后少有提及,故本经在大乘佛教尤其是汉传佛教中未受到应有的重视,但在上座部南传佛教中极为重要,被认为是“为得一乘之究竟解脱涅槃而说四念处者”,也被传为是佛陀当年证悟成佛所用的内观禅修方法,佛陀的侍者阿难陀最后也是靠这个方法在行禅和卧禅中证得阿罗汉果位。经中提到,若根基尚好,仅连续精进观修七日,就有可能证得一果或二果阿罗汉,足见其殊胜之处。

二、说法缘起

  佛陀到库卢国康摩萨单摩村落,面对比丘们,为了帮助他们“有情之净化、愁悲之超越、苦忧之消灭、正道之获得、涅槃之作证”,而说此法,“即四念处也”。

三、核心内容

  也被称为《四念处经》《大念处经》或《四念住经》,该经出自梵语系北传佛教《中阿含经》98经《念处经》,巴利语系南传佛教长部22经《大念处经》。主要讲述了四念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的概念内容、观修方法及证道利益,尤其是在观身和观法上极为详尽,其中观法包括了观五盖法、五取蕴法、六内外处法、七觉支法、四圣谛法。

四、经典语录

  1、四者何耶?曰:“比丘!于此,于身随观身,热心而注意,甚深持念,于世间除去贪忧。于受随观受,热心而甚注意,有持念,于世间除去贪忧。于心随观心,热心而甚注意,有持念,于世间除去贪忧。于法随观法,热心而甚注意,有持念,于世间除去贪忧:如是谓四念处。”

  2、诸比丘!如何是比丘于身随观身耶?诸比丘!于此,比丘或行于闲林,或行于树下,或行于空闲处,结跏趺坐,以身正直,当前丘念。彼念而出息,念而入息。或长出息,知予长出息;或长入息,知予长入息。或短出息,知予短出息;或短入息,知予短入息。或修观予觉一切身而出息,或修观予觉一切身而入息。又修观予令静止身行而出息,或修观予令静止身行而入息。

  3、比丘是往、是归,善识之;前观、后观,善识之;欲屈、欲伸,善识之;欲持大衣、衣钵,善识之;在啖,饮、嚼、味,善识之;大小便时,善识之;在行、住、坐、眠、寤、言、默,善识之而住。

  4、诸比丘!比丘如何于受随观受而住耶?于此,比丘受乐受而知予受乐受,受苦受而知予受苦受,受不苦不乐受而知予受不苦不乐受,受物质之乐受而知予受物质之乐受,受非物质之乐受而知予受非物质之乐受,受物质之苦受而知予受物质之苦受,受非物质之苦受而知予受非物质之苦受,受物质之不苦不乐受而知予受物质之不苦不乐受,受非物质之不苦不乐受而知予受非物质之不苦不乐受。

  5、诸比丘!比丘如何于心随观心而住耶?于此,比丘有贪欲心而知有贪欲心,无贪欲心而知无贪欲心;有嗔恚心而知有嗔恚心,无嗔恚心而知无嗔恚心;有愚痴心而知有愚痴心,无愚痴心而知无愚痴心;摄心而知摄心,散心而知散心;高广心而知高广心,非高广心而知非高广心;有上心而知有上心,无上心而知无上心;定心而知定心,非定心而知非定心;解脱心而知解脱心,非解脱心而知非解脱心。

  6、诸比丘!比丘如何于法随观法而住耶?曰:于此,比丘于五盖法随观法而住。比丘如何于五盖法随观法而住耶?诸比丘!于此,比丘内存有爱欲而知予内存有爱欲,若内无爱欲而知予内无爱欲;未生之爱欲生起者其知之,已生之爱欲舍离者其知之,所舍离之爱欲于未来不生者其知之;又于内有嗔恚而知予内有嗔恚,内无嗔恚而知予于内无嗔恚;有未生之嗔恚生起者其知之,有已生嗔恚之舍离者其知之,所舍离之嗔恚于未来不生者其知之;于昏沉、睡眠、掉悔及疑,亦如是。

  7、虽不至半月,仅七日修习此四念处者,彼于二果中可预期一果,即于现法得究竟智。又,若有依者,则不还位也。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