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弘善佛教 > 佛学入门 > 佛学常识 >

唐朝高僧夹山善会禅师圆寂日是哪天?农历十一月初七

[佛学常识] 发表时间:2018-07-05 作者:网络 [投稿] 放大字体 正常 缩小 关闭

唐朝高僧夹山善会禅师圆寂日是哪天?农历十一月初七

  农历十一月初七,是唐代高僧夹山善会禅师圆寂纪念日。

  夹山善会禅师(805年~881年),俗姓廖,汉广岘亭(今湖北襄阳)人,唐朝高僧。九岁于潭州(湖南长沙)龙牙山剃度,二十岁受具足戒。前往江陵专研经论,又至禅会处参学。初住润州(江苏镇江)京口鹤林寺,时值道吾从襄州关南来,与之相互问答,大有所得。后依道吾之劝,赴浙中(江苏)华亭县,参谒船子德诚,师资道契,遂嗣其法。

  唐懿宗咸通十一年(870),居湖南澧州夹山,大扬禅风。唐中和元年十一月七日,召主事曰:“吾与众僧话道累岁,佛法深旨,各应自知。吾今幻质,时尽即去。汝等善保护,如吾在日。勿得雷同世人,辄生惆怅。”言讫而逝,塔于本山,世寿七十七,法腊五十七,敕谥“传明大师”。

  据史料考证,善会禅师居夹山十一年,首倡茶禅境味之说。《五灯会元》:“参夹山,才入门,见维那。那曰:此间不着后生。师曰:某甲不求挂搭,暂来礼谒和尚。维那白夹山,山许相见。师未升阶,山便问:甚处来?师曰:云居来。曰:即今在甚么处?师曰:在夹山顶上……来日普请,维那令师送茶。师曰:某甲为佛法来,不为送茶来。那曰:奉和尚处分。师曰:和尚尊命即得。乃将茶去作务处,摇茶瓯作声。山回顾,师曰:酽茶三五碗,意在钁头边。山曰:瓶有倾茶势,篮中几个瓯。师曰:瓶有倾茶势,篮中无一瓯。便行茶,时众皆举目。师曰:大众鹤望,请师一言。山曰:路逢死蛇莫打杀,无底篮子盛将归。师曰:手执夜明符,几个知天晓。山曰:大众有人也。归去来,归去来!遂住普请。归院,众皆仰叹。”这是中国九大“禅门吃茶”公案之一。

夹山善会禅师的故事

  法身无相 法眼无瑕

  善会和尚年轻的时候颇有才名,初参石楼,住京口鹤林寺。由于他佛法研究得精深,学问扎实,很得一些信众推崇,被尊为大法师。善会和尚头脑机敏,口齿伶俐,经常到处讲经说法,很受听众喜爱,用现在的话说叫粉丝众多。尽管那时候没有电视这么先进的传播工具,但其受欢迎程度绝对不亚于大名鼎鼎的于丹教授。与于丹教授类似的是,善会和尚讲经说法的时候也喜欢用华美浮艳的辞藻,说起来舌绽莲花滔滔不绝,天花乱坠,让听众欢欣鼓舞如醉如痴。

  这天,善会和尚又高坐法坛讲经,坛下人头济济,座无虚席。尽管人很多,但现场秩序井然,大家大气都不敢喘,虔诚地静听大法师教诲,生怕漏掉了任何一句话。善会和尚讲完,照例是听众提问,善会和尚为大家答疑解惑。有人请教善会和尚:“如何是法身?”善会和尚不假思索随口答道:“法身无相”,又问:“如何是法眼” 善会和尚答:“法眼无瑕”对方随问善会和尚随答,中间几乎没有间隔,根本不用考虑,这在禅宗里叫机锋。

  善会和尚正得意间,忽听听众里轻轻一声冷笑。善会和尚颇感意外,忙顺声望去,只见道场最后排的角落里,端坐着一个破衣烂衫的老和尚,这老和尚花白胡须,目似垂帘,尽管衣衫褴褛,貌不惊人,但气宇轩昂,眉宇间隐隐透着一股超凡入圣的气概。善会和尚从来没有遇到这种情况,心里有些受不了了。他整整袈裟走下坛来,到老和尚面前顶礼道:“敢问前辈,我刚才的回答有错吗?”老和尚微微抬起眼皮说:“错倒不错,却不究极透脱,缺乏名师指点啊!”善会和尚听罢,问道:“当今天下,哪里有名师?”老和尚笑了笑:“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天下之大,怎么会没有名师呢?但你名气这么大,当然不会有名师了。除非你放弃名利,把你现在的招牌丢掉,自然有名师指点” 善会和尚道:“为求真法,我愿意放弃现有的一切去投奔名师,但只不知这名师高栖何处宝寺?”老和尚一哂:“此人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只在华亭三十里外的一条船上栖止。”言讫便起身要走。善会和尚忙拦住请教老和尚法号,老和尚只是不说,经再三追问,老和尚才说:“老衲法号道吾”,说罢合十一礼,飘然而去。

  原来道吾和尚也是禅宗大师,当年奉药山惟俨禅师之命,与师弟德诚下山弘扬佛法,德诚说:“师兄是福相,一生都会有好的福报,将来一定可以做一方大师。我是个苦命人,此生注定平凡,我想先实实在在地为天下苍生做点好事再说。不过我拜托师兄个事,请师兄帮我物色个第一等的人才来接我的法,也好把师傅传给我的学问接续下去,不至于辱没师门。”就这样道吾和尚去湖南、江西一带教化弘法,德诚和尚自己跑到离江苏华亭三十里的江面上做了个渡船人,每天风里来雨里去渡人过河。人家给他钱他就收两个,不给钱也没关系,他照渡不误。时间长了,大家都叫他船子诚,也有叫他船子和尚的,但无论叫他什么,他都答应,并不计较。道吾和尚四下游历,始终记着师弟的委托,他听说善会和尚颖悟澄澈,修养深厚,悟性极好,是个大师的资材,就动了推荐给师弟的念头。所以他亲自去善会和尚讲经的道场,并指引善会和尚去找师弟船子诚。

  善会和尚果然丢弃了现有的盛名和地位,独自一人夹个小包裹来找船子诚。见了船子诚,他并不提道吾和尚,更不提投师的事情,只说是渡河的,暗地里考察船子诚。船子诚一见善会和尚,就认定他是个大师的材料,肯定是师兄帮他招来的徒弟。船子诚问善会:“大德高栖何寺?”善会和尚答:“寺即不住,住即不似” 船子诚道:“不似又不似个什么?”善会和尚答:“不是目前法 ,非耳目之所到。”船子诚道:“什么处学得来?”善会和尚答:“目前无法,意在目前。”船子诚道:“ 一句合头语,万劫系驴橛。”又问:“垂丝千尺,意在深潭。离钩三寸,子何不道?”船子诚说罢,不待善会和尚再答,拿起船桨就把他打下水去。善会和尚不会游泳,扎煞着两手在水里乱扑腾,好容易挣扎着冒出头来,船子诚说:“你说,你说。”善会和尚刚要张嘴,船子诚一桨又把他按下去了,等他再冒上来,船子诚继续问,看他要说话,又一桨按下去……就这样折腾了三次,善会和尚咕嘟咕嘟灌了个水饱,满腹的经纶和道理全给水冲跑了。他豁然大悟,再冒上来时不再说话,只点头三下,意思是:“我懂了,师傅不要再按下去了。”船子诚看他开悟了,就把他拉上来说:“佛法就是这样,你现在可以走了。”善会和尚真诚地拜服于船上,请船子诚收下他这个弟子

  从此,善会和尚就在江面上帮师傅划船,修炼佛法。过了三年,船子诚告诉善会和尚:“你现在必须走了,去深山古庙继续修行。不管条件多么艰苦,都不要住在闹市当法师,直到完全修炼成功了,才可以出山。”善会和尚依依不舍,边走边频频回头看师傅。船子诚站在船上,看善会和尚恋恋不舍得样子,怕他不坚定信心,就高声喊:“善会,你快走吧!你是不是以为我还没有教完你啊?”说完,自己把船一翻,沉到江底去了。

  善会和尚遵照师命,在澧州夹山潜心苦修,一晃几十年,终于证得了正果,成为一代禅宗大德,被尊称为夹山善会禅师。有人问他:“如何是法身?”禅师答:“法身无相”,又问:“如何是法眼” 禅师答:“法眼无瑕”人言:“三十年前,有人做如是问,禅师做如是答。三十年后,人如是问,禅师如是答,但两者大不同也。三十年前禅师尚未开悟,理念虽对,但只是嘴巴上说说,身心没有证进去,口头禅罢了,与今日之境界怎能相比?”

  年轻人做学问,往往不扎实,却喜欢夸夸其谈,到处卖弄。像善会和尚年轻时候一样,略有所得就沾沾自喜,天下唯我独尊,眼里再也没有谁了,岂不知说的越多,离学问越远;越是人前卖弄,越说明自己的浅薄。老子说:“智者不言,言者不智”,真正的大学问向来是寂寞之道,绝对不是用来夸夸其谈随口说的,只有懂得了这个道理,放弃那些虚名浮利,把心沉下来,虚心学习,才有可能真正达到一定的高峰。

  不过,要像善会和尚那样放弃大法师的地位和盛名,去师事一个撑船摆渡的穷和尚,的确需要重生再造的勇气,一般人做不到,这可能也就是大师和普通人的区别吧!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