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人佛教 > 佛学入门 > 佛学常识 >

唐朝高僧青原行思禅师圆寂日是哪天?农历十一月十三

唐朝高僧青原行思禅师圆寂日是哪天?农历十一月十三

  农历十一月十三日,是唐朝高僧青原行思禅师圆寂纪念日。

  青原行思禅师(671~740),俗姓刘,庐陵(吉安)人,唐朝禅宗高僧。行思禅师自幼出家,渊默乐道,同修每次群居论道,行思禅师总是默然自照。后闻曹溪法盛,于是前往参礼。初礼六祖,行思禅师便问:“当何所务,即不落阶级?”六祖大师反问:“汝曾作什么来?”行思禅师答道:“圣谛亦不为。”六祖大师又问:“落何阶级?”行思禅师则说:“圣谛尚不为,何阶级之有!”

  青原行思禅师乃是六祖大师门下首座弟子,与菏泽神会、南阳慧忠、永嘉玄觉、南岳怀让等齐名,门下弟子众多,又以石头希迁最为著名。行思禅师法系称“青原下”,与“南岳下”相对,其后衍出云门、曹洞、法眼三宗。

  阶级就是建立在分别知见基础上形成的高低不同的阶位,从分别知见角度看,圣谛比俗谛(或世谛)位次高;但是从空性角度看,这一切高低、优劣的分别全是妄想,并非究竟真实。只有证得般若空性,泯灭有无、凡圣、真俗、生死涅槃烦恼菩提等等二边分别,才能契入实相,获大解脱。显然,行思禅师所说“圣谛尚不为,何阶级之有”,就是指这种远离二边的中道实相。因此六祖大师对行思禅师很器重,知道他已契入佛心,堪当一方化主。当时六祖大师座下徒众很多,龙象之才也不少见,而行思禅师却独居徒众首位,修证境界可见一斑。

  后来六祖大师咐嘱行思禅师:“从上衣法双行,师资递授,衣以表信,法乃印心。吾今得人,何患不信?吾受衣以来,遭此多难,况乎后代,争竞必多。衣即留镇山门,汝当分化一方,无令断绝。”行思禅师回到青原山后,阐扬六祖宗风,四方禅客闻风慕化,蜂拥而至,门庭兴盛,法脉流远,足与南岳怀让禅师媲美。行思禅师座下徒众虽多,但其法脉后来主要是由石头希迁禅师一系承传。玄宗开元二十八年十一月十三日示寂,僖宗敕谥“弘济禅师”。

青原行思禅师三重境界

  唐朝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

  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然山,看水仍然是水。

  佛家讲究入世与出世,于尘世间理会佛理之真谛。人之一生,从垂髫小儿至垂垂老者,匆匆的人生旅途中,我们也经历着人生的三重境界。

  人生第一重界: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涉世之初,还怀着对这个世界的好奇与新鲜,对一切事物都用一种童真的眼光来看待,万事万物在我们的眼里都还原成本原,山就是山,水就是水,对许多事情懵懵懂懂,却固执地相信所见到就是最真实的,相信世界是按设定的规则不断运转,并对这些规则有种信徒般的崇拜,最终在现实里处处碰壁,从而对现实与世界产生了怀疑。

  人生第二重界: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是水。红尘之中有太多的诱惑,在虚伪的面具后隐藏着太多的潜规则,看到的并不一定是真实的,一切如雾里看花,似真似幻,似真还假,山不是山,水不是水,很容易地我们在现实里迷失了方向,随之而来的是迷惑、彷徨、痛苦与挣扎,有的人就此沉沦在迷失的世界里,我们开始用心地去体会这个世界,对一切都多了一份理性与现实的思考,山不再是单纯意文上的山,水也不是单纯意义的水了。

  人生第三重界: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这是一种洞察世事后的反璞归真,但不是每个人都能达到这一境界。人生的经历积累到一定程度,不断的反省,对世事、对自己的追求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认识到“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知道自己追求的是什么,要放弃的是什么,这时,看山还是山,水还是水,只是这山这水,看在眼里,已有另一种内涵在内了。

  “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无须精心去处世”,这才是真正的做人与处世了。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