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人佛教 > 佛学入门 > 佛与人生 >

坦然生活,恬淡从容

\

  坦然生活,恬淡从容。坦然做人,坦然做事,坦然生活。坦然,是内心的沉静,是大风大浪之后的安谧,是生命了无遗憾的恬淡,是无欲无求的从容,是不卑不亢的自我关照。缘聚缘散一笑而过,功名利禄皆顺自然。有勇气放下才能得坦然。

  学佛是为了舍弃自己。学佛,不是为了保佑自己,而是为了舍弃自己;不是让佛保佑自己多发财,而是保佑自己断除对财物的执著;不是让佛保佑自己长命百岁,而是保佑自己不要贪爱这个身体;不是让佛帮忙铲除自己遇到的鬼魔,而是加持自己对鬼魔不要起嗔心,要以大悲心对待他们。

  把握当下,念念清净。一位青年夜访禅师,青年道:我有很多事情想不通,想跟你说说!禅师答:想已是多余,说更是啰嗦。青年问:那我该怎么办?禅师笑道:这个太简单了,睡觉去!——烦恼无来处,无去处,纠缠无益。只有此时此刻,回归一念清净,守住每一个当下,自会念念清净。

  用平常心承载幸福。人生幸福,需要平常心去承载。人之所以痛苦,往往是因为欲望太多,满足太少。人生的修行,很大程度上就是要学会控制欲望。谁都会有欲望,但超过自己承受范围的欲望,只会让自己陷入痛苦的泥淖。学会满足,就是掌握了开启幸福之门的钥匙。修炼一颗平常心,痛苦就会越来越淡,幸福就会越来越浓。

  学会看清自己。人最熟悉的莫过于自己,最陌生的也莫过于自己;最亲近的是自己,最疏远的也是自己。人有两个眼睛看世间、看万物、看他人,就是看不到自己;能看到别人过失,却看不到自己的缺点;能看到别人的贪欲,却看不到自己的吝啬;能看得到别人的邪奸,却看不到自己的愚痴。有多少人能看清自己呢?

  凡夫畏果菩萨畏因。凡夫畏果,菩萨畏因。凡夫只怕恶果,不知恶果起缘于恶因,平常任意胡为,以图一时快乐,不知乐是苦因。菩萨则不然,平常一举一动,谨身护持,戒慎于初,既无恶因,何来恶果?纵有恶果,都是久远前因,既属前因种下,则后果难逃,故感果之时,安然顺受,毫无畏缩,这就叫明因识果。

  破除烦恼得自在。当烦恼降临,总希望当前这个烦恼尽快过去,于是咬紧牙关,费尽心机,总算得以圆满解决;谁知还没安稳两天,另一个烦恼接踵来临,一番折腾后刚喘口气,新烦恼又来了。只要还在轮回中,不要奢求不再有烦恼。认识到了,就是开智慧;想开了,就会无所求;做到了,就是修行人;不生烦恼,就会得自在。

  顺其自然不生执着。惟俨禅师指着一棵枯木问弟子:是枯萎好还是茂盛好?一弟子说:茂盛的好。禅师摇头:繁华终将消失!另一弟子说:枯萎的好。禅师还是摇头:枯萎也终将成为过去!这时一小沙弥答:枯萎的让他枯萎,茂盛的让他茂盛好了。禅师说:对!万物皆应顺其自然不要执着,这才是修行该持有的态度。

  安静来源于内心。真正的安静,来自于内心。一颗躁动的心,无论幽居于深山,还是隐没在古刹,都无法安静下来。你的心不应是招摇的枝柯,而是静默的根系,深藏在地下,不为尘世的一切所蛊惑,只追求自身的安静和光明。

  放手能得解脱。漫漫人生路,想追求的东西实在太多。得失不过如此,想开了,看淡了,结果也就不那么重要了。有的人、有的事,无需太过执着,试着放手,人生将因此而不同。“世事如棋局,不执著才是高手;人生似瓦盆,打破了方见真空。”人生没有完美,幸福没有满分,当执着成为负累,放手就是解脱。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