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人佛教 > 佛学入门 > 佛学常识 >

佛教、佛学、佛法,这三个词的区别是什么?

佛教、佛学、佛法,这三个词的区别是什么?

  “佛教”是宗教意义的,它更多的有宗教的仪式,有宗教的仪轨,有宗教的程序,从这个层面讲,它宗教氛围更浓,形式感更多。宗教的很多仪式的神圣感是对我们的身心有强大收摄力的,这就是宗教的意义。

  “佛学”就完全是做学术研究的,不管是从文献学,从哲学、历史学、心理学,今天注重的语言学等来研究,更多的是从学理的层面来探讨。

  特别是近一个世纪以来,中国文化面临的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学术化的问题,当然我讲的意思并不是排斥学术化,但是我们今天这些学术方法的应用,跟中国古代讲知行合一,讲学修一体,是不一样的。

  今天大部分学术的研究更多的是理论层面的探讨,但是这些理论,对人的心性的改变,对人的身心的塑造有没有产生作用?我们没有去追问。

  学术层面更多的强调写作规范与否、论文规范与否、引文规范与否。古人从来不想这些,他什么东西都拿来用,所以今天做学术研究的人,在研究古代古诗的注解时,就发现古人做学术不严格,他们引用的话和原话有出入。

  过去传统文化的学者们,不是一边写一边翻引文对的,他全在脑子里面。他有可能个别的字有出入,但是精神上完全跟那个是契合的。所以用今天学术的办法很难走进去。

  今天佛教作为哲学下面的二级学科,也有它的一套研究佛学的办法。佛学从哲学、学理层面去讨论,比如我们今天看到书店里面的书,有很多佛教的本体论、佛教的认识论、佛教的心理学。佛教有本体论吗?这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但是从学问层面来讲,他确实可以给你讲出一些大道理,今天我们不在这个层面讨论,从佛学这个层面,更多的是做学术研究,做学理的探讨。

  对于“佛法”,要从佛教的历史说起。当初释迦牟尼佛在印度的菩提树下悟道以后,开始并没有想创造一个宗教,他只是传播佛法。原始的佛经里面没有那么多仪式,也没有那么多场面。

  你看到的佛陀,就是一个智慧的老人,一个智慧的觉悟者,他每天所面对的就是怎么引导身旁的人身心成长,碰到信徒就告诉他们怎么在社会上更好地生活,怎么处理好家庭、人际关系。

  在早期佛经里看到的释伽牟尼印象,就是一个觉悟的智者形象,我把这类叫佛法。就是以探寻觉悟人生宇宙的真相,也探寻追求觉悟人生宇宙的智慧为主要关注点的佛法。

  所以佛法的领域里面,既不同于我们今天只从学理层面去做研究的佛学,也不同于只注重仪式、场面、仪轨的宗教层面的佛教,它更多的是只谈本源,就是对智慧的追求和探寻。

  原文标题:佛法与生命再造| 什么是佛法?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成都文殊院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