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法师学佛答疑 1

什么是念法?

  念法就是一心专念十方诸佛所证的法,所证的法就是八万四千法门乃至无量的佛法。我们站在净土宗的立场来看,一心念法就是念阿弥陀佛给我们成就的法,这个法就是六字洪名,总持陀罗尼,是一切法之王,叫六字大经王。

  祖师不断地告诉我们一个真相:所有的大小乘经典所诠释的法都是这六个字的注脚,所以这六个字是代表着一切佛法的最高的结晶,是总持。也就是说你念这六字洪名就等于念到了一切法。

什么是念施?

  念施,就是布施,舍。要念过去现在未来一切诸佛,乃至一切菩萨等,他们难行能行,难作能作,难舍能舍。

  这个舍,布施,不容易,他要有无我的大慈悲心才能布施得出去。不仅对外面的钱财要布施,对自己的身体,血肉骨髓,也得要布施。内外施,无条件地布施,欢喜地布施,带着尊重、感恩的心去布施。

  布施的当下还要三轮体空,无有布施之相,要这样去念舍。当把所有的都舍了,甚至把能舍之心也舍了,那我们本具的如来藏心也就完全地朗然现前了。

什么是忏悔?为什么要忏悔业障

  “忏悔”两个字是梵文和中文的组合:“忏”是忏摩,就是陈述发露自己犯的罪过的意思;“悔”,是改往修来的意思。为什么要讲忏悔业障呢?

  由于无量劫以来我们造作了无量无边的恶业,《普贤行愿品》告诉我们,如果这些恶业有体相的话,尽虚空容纳不了。这些业就有障,为什么叫障呢?它能够障碍圣道,障碍我们生到人天善道,所以必须要忏悔。

  佛制定这样的忏悔法,对我等众生非常有必要,大慈大悲。因为我们举心动念很容易造业,造业如果你不去忏掉,它就形成巨大的障碍。

  所以佛经常常讲有两种勇健之人:一种是不犯,不造恶业,不破戒,这是一种勇健之人;还有一种是犯了之后,能够见犯,能够勇于忏悔。那反之,就是愚痴的人。或者就是他犯了,他不见犯,或者见犯他不去忏悔。智人和愚人虽然犯了同样的罪业,甚至大小一样,但它结果不一样。

  如果一个愚人他犯的恶业不是很大,但是他覆藏,不去忏悔,那么他未来要到三恶道受很大的恶报。因为覆藏的过程就好像天天加利息,天天在膨胀。但有智慧的人可能造的恶业比这个愚人还要大一点,但是他赶紧去发露,未来他还可能不会下三恶道。

  这就有一个比喻,虽然一块铁很小,但是是一块团在一起的铁,这就比喻造的业不是很大,但是放在水里还要沉下去。但有智慧的人,虽然造的业很大,铁的分量很大,但是他善巧方便忏悔,把这块铁弄成了一个钵,钵放在水上,它沉不下去。

何谓香光庄严

  居士:师父您好,请您开示“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的经义。

  法师:这是《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中的经文,大势至菩萨向释尊禀白以念佛法门契证圆通的过程。

  念佛法门是从佛的果地上起修的,把阿弥陀佛大愿大行所积累的无量功德,作为吾人修行的因心。

  这无量的功德是透过六字洪名传达给行人的,能令行人顿获如来藏的功德,喻为“如染香人”。

  这个“香”是佛的五分法身之香,即戒香、定香、慧香、解脱香、解脱知见香。

  凡夫众生本来也有这样的五分法身之香,但由于烦恼无明厚重,无由显现。

  由此,阿弥陀佛施设称念佛名之胜异方便,托彼名号果德,显发行人性德。

  就好像身上没有香的人,日日置于香木房中,他自然就染上香气了。具缚凡夫,称念佛名,亦复如是。

  声声佛号,召唤阿弥陀佛的功德,就染上了佛的香。于是凡夫业报身就具有了阿弥陀佛的五分法身的香味,这就是“身有香气”。

  佛果地上的功德就庄严着念佛人的心,以五分法身之香、般若智慧之光来庄严念佛者的身心,这就是“香光庄严”。

  是故,这三句经文把念佛法门名具万德、名召万德、全摄佛功德为自功德的奥义和盘托出,吾辈净业行人当依教奉行。

如何看待苦行?

  我们在劝进一切众生信仰净土法门的时候,知见这一关是非常重要的。知见实际上就是建立信愿,信愿是感通佛力得以往生的关键。不在于是否行苦行。

  苦行必须在正确的知见指导下才有意义,才有价值。没有正确知见引导的苦行,往往还有负面效果。释迦牟尼佛的示现,最后是放弃苦行,走中道。

  就像琴弦,要不紧不松。众生修行不能一下子就要求很高。众生的心,是波动的。所以精进一下,一定要让他松弛一下,之后再精进,有张有弛谓之道啊。

  就像天气有春夏秋冬,寒热更替才形成一年的气候。凡夫的心也是这样,气候也是我们心性变现出来的。只是一种气候,他受不了的。

  修行这件事,一定要善巧方便安排。所以为什么我们净土宗不讲长时间的闭关修行,而是讲克期取证。若一日,若二日,若七日,若十日,乃至若四十九日,若百日,这段时间你可以非常勇猛精进。但如果一年到头都是这样,那是不可以的。

  有时候我们听见某某地方行般舟行了三年了,怎么怎么样,有人拿这个来标榜自己,可能一般不具正知见的人觉得佩服得不得了。但实际上我们看来都是笑笑而已,怎么能这样去标榜?这不是凡夫份上的事。

  要想行类似地苦行,自己去做就可以了,最好不要去推广。一种修行方法的倡导,一定要应机,要根据众生的接受能力而去实施。

  所以要常常讲说信愿持名的重要,以使大家建立正确的知见,深信切愿、持佛名号,感通佛力,往生净土。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