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群法师学佛答问 五

  问:如何化压力为动力?

  答:人为什么要有压力呢?如果你觉得有意义,自然就有动力;如果你觉得没有意义,就不要把自己套进去。

  问:我总在纠结舍与得。有时舍了往往看不到结果,就对“舍”这个字越来越怀疑。我的困惑是,为什么那些不怎么“舍”的人往往得到的比我多?

  答:用无所得的心去舍,你会有很多意外的惊喜。用有期待的心去舍,自然就会这样那样的纠结,患得患失。

  问: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既然苦海无边,回头何来岸?难道你的岸方是岸,我的岸便是海吗?

  答:苦海在心中,岸也是在心中。

  问:身处物欲纵横的时代,自己应该怎样爱护别人?

  答:要去了解,什么才是对别人真正的爱护。

  问:佛教中讲无住,不执著,而世间却讲要执著努力,例如对工作、事业、学业等,该怎么办呢?

  答:不执著不等于不认真,不努力,佛教也提倡勇猛精进,只是需要在智慧的指导下,才能做到努力而不执著。

  问:佛家讲因果轮回,但又反对宿命论,难道因果轮回得到的不是宿命吗?

  答:佛教是根据缘起、因果来建立轮回。生命的发展既有一定规律,也有某种不确定性,因为它还受到我们当下心念和行为的影响。

  问:什么是内心强大?

  答:有稳定的正念并安住,不被外境所干扰。

  问:怎样对抗世俗生活的虚无感?

  答:学习佛法,找到生命真正的出路和意义。

  问:如何面对生离死别?

  答:接纳无常的事实。

  问:学佛从哪里学起?

  答:学佛,从皈依开始。

  问:学佛为什么一定要皈依?

  答:皈依是代表你对佛法僧三宝的选择,以及对这种选择的确认。

  问:皈依三宝是越早越好吗?

  答:皈依三宝自然是越早越好,但能够认识到皈依的意义,切实生起皈依之心,才代表真正皈依的开始。

  问:修行中,度己在先还是度人在先?这个先后是否大小乘佛法的区别之一?

  答:修行中,度己在先和度人在先都有依据。发菩提心有三种方式:国王式的发心是度己在先,牧女式的发心是度人在先,船夫式的发心是共同前进。

  问:后天的修行可以改变命运,有这说法吗?

  答:生命发展固然有一定之规,但通过努力是可以改变的。因为因还需要缘的成就。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