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身
佛身(佛教解释)
佛身,证得无上正觉之佛陀身体也。就中有法身化身等之别。总名为佛身。指佛的肉身。或指佛所具有的种种理想的德性,此时的佛身,即与宇宙真理的‘法’或‘法性’同义。在西元一世纪佛像出现之前,释尊的形像一直间接地只是以法轮、菩提树等为象征。其后,大乘经典中承认除释尊之外,还有其他诸佛。佛性、绝对性的法与现实众生的关系,也开始被探讨。这种关于佛身的研究,被称为佛身论,在佛教思想上有很深入的发展。
佛身概述
(一)证得无上正觉之佛陀身体也。就中有法身化身等之别。总名为佛身。 指佛的肉身。或指佛所具有的种种理想的德性,此时的佛身,即与宇宙真理的‘法’或‘法性’同义。在西元一世纪佛像出现之前,释尊的形像一直间接地只是以法轮、菩提树等为象征。其后,大乘经典中承认除释尊之外,还有其他诸佛。佛性、绝对性的法与现实众生的关系,也开始被探讨。这种关于佛身的研究,被称为佛身论,在佛教思想上有很深入的发展。其中,重要的有下列几种︰
二身说
如法身与生身、法身与色身、法性身与父母生身。法身,在初期佛教是指佛之教说,或佛教说之体现者。但到了后世,则被视为与‘法性’同义,故又名法性身。生身,是指佛的父母所生身,有生有死。
法、报、应的三身说
这是大乘佛教内最普遍的说法。法身指法性。报身指证悟后,身体上所具的三十二相等特征,是修行的结果。应身是指佛为教化众生而化现的佛身。
自性身、受用身、变化身的三身说
自性身指法身,是其他二身的根据。受用身指享受证得法性之喜的状态。此中又分︰佛之自身享受此法乐,称为自受用身;为菩萨说法,令他受此乐,称为他受用身。变化身即化身;是为教化菩萨与凡夫而化现的。此三者即相当于前述的法身、报身、应身。
法身、应身、化身的三身说
这是将法、报、应三身中的法、报身,视为法身,而将应身二分为应身与化身。这种情形下的应身是历史上的释尊,化身是为教化而出现的。
其他说法
此外,另有自性身、自受用身、他受用身、变化身的四身说,以及十身说。
引申说法七
佛教术语。原指释迦牟尼之生身。释迦入灭后,其弟子们认为佛陀的特质不止在于“觉悟”,还应具备多种理想的品质,遂以佛陀能证能显诸法实相之智和所显所证的法理及其所修福德等为佛身;亦有以佛陀所说教法和所制律仪称为佛身。
佛身理论的实质是如何评价成佛的意义。历史上的释迦牟尼成佛之后,同样要入灭,其成佛的意义何在?在小乘佛典中提出肉身灭、法身不灭的说法。所谓汉身,指缘起的法则。《中阿含经》卷七称:“若见缘起便见法,若见法便见缘起。”缘起的法则,是法尔道理,不生不灭。释迦成佛,即契证此缘起法,不再迷惑,故说法身不灭。又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五法是佛陀因地修持和成佛后教导弟子的法门大纲,此五法在果位上即转成五分法身。五分法身是佛陀积聚的智慧和功德,不会消失,故法身不灭。
大乘佛教对佛身理论作进一步发挥,指出当年成佛的释迦牟尼只不过是“从本垂迹”倒驾慈航的应化之身,他在无量劫前早已成佛,这带有否定人间佛陀现实性的趋向。在大乘经典中,有时说为一法身;有时说有二身,即常住身与方便应化身,或生身与法身。一般皆说三身,但名称各有不同。《佛地经》等为法身、受用身、变化身;《胜鬘经》等为法佛、受用佛、化佛;《成唯识论》等为法性身、受用身、变化身;《法华论》为法身、报身、应身。以最后一说比较通行。法身指我空真如、法空真如所显之法性。报身指佛陀的智慧和悲愿以及辐德庄严所成之身。此又分为两种:以如如智证如如理,是唯佛与佛所自证的境界,称自受用报身;为初地以上菩萨现起相好庄严之身而转无上法轮,称他受用报身。应身,即应物现身。指佛为普度众生随三界六道之不同状况和需要而显现之身,也指2500年前诞生印度、化导人间、80岁入灭的释迦牟尼。《华严经》、《心地观经》等更有六身、十身等说法。(净慧)
- 上一篇:【唯识】-唯识是什么
- 下一篇:袈裟
- 佛教如来佛身上的八件法器是什么 - 未知
- 佛身充满于法界,普现一切群生前;随缘赴感靡不周,而常处此菩提座。 - 星云大师
- 怎么叫出佛身血? - 宣化上人
- 佛身舍利_佛祖舍利指的是什么 - 未知
- 念药师佛身安度脱先亡 - 未知
- 什么叫出佛身血? - 宣化上人
- 佛身尘多要如何处理? - 明证法师
- 由《金刚顶经》中介绍释迦牟尼佛修成如幻佛身的经过 - 紫云居士
- 什么是“童子瓶佛身”,为什么说“童子”呢? - 达真堪布
- 良因法师答:出佛身血是什么意思? - 未知
- 阿弥陀佛身相光明 - 大安法师
- 恶心出佛身血是五逆罪之一,那么现在故意烧毁佛像算不算五逆罪? - 玛欣德尊者
- 罗玉兰居士托梦示现佛身放光 - 未知
- 佛身和净土的奇事 - 未知
- 有人说,密法的佛身观法是“无异乞丐妄称国王”,这话对吗? - 多识仁波切
- 遍界是佛身 - 未知
- 范古农答:佛金身剥蚀,不知削金重装,算出佛身血否。 - 范古农
- 祈竹仁波切答:同门修摩诃无上瑜伽密要恒常观察自身为本尊,认为捐血是出佛身血对吗? - 祈竹仁波切
- 净业将成目见佛身 - 未知
- 心中有佛身口意常清净 - 传喜法师
- [因果故事]心发恶愿,竟导致王位丢失
- [佛学常识]佛门四威仪 佛教常说的四威仪有哪些含义?
- [佛学常识]寺院斋堂须注意事项 在佛教寺院斋堂吃饭有哪些规矩?
- [港澳台新闻]大公报、大公网联合香港观音讲堂共同举办"庆祝香港回归二十周年 海上放生报恩祈福法会"
- [港澳台新闻]澳门佛光协会一行赴“绿阳长者日间护理中心”参访
- [佛学常识]佛教信徒为何要皈依三宝?
- [佛学常识]佛教中的居士应具备什么条件?
- [因果故事]两世驼背果报
- [国内新闻]江西东林净土学院首届研习班举行开学典礼
- [佛学常识]如何供僧?怎样供僧?应如何供僧?怎么供僧众?
- [佛学常识]推荐一些常念的佛号、佛经和咒语
- [入门须知]在寺院中如何拜见法师?
- [佛学常识]佛法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 [佛学常识]佛教的几种造像方法
- [佛学常识]五戒诵戒仪轨 佛教五戒的诵戒仪轨是什么?
- [因果故事]前世恶业,这么做居然能使业果成熟时消除痛苦
- [佛学常识]学佛人面对应酬酒肉宴席 需保持三种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