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人佛教 > 净土宗 > 净土经论 >

楞严经

《楞严经》,大乘佛教经典,全名《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又名《中印度那烂陀大道场经,于灌顶部录出别行》,简称《楞严经》、《首楞严经》、《大佛顶经》、《大佛顶首楞严经》。唐般剌密谛传至中国,怀迪证义,房融笔受。..[详情]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一)-海仁老法师(2)

  (二)逐妄执:吾人内之身心,外之器界,无不唯心所现,如空花水月,本无实体。众生迷而不知,随逐妄想,执我执法;如阿难七番妄执,计心在内、在外、在中间,乃至推穷寻逐,名之为心。佛咄其非:‘此是前尘,虚妄想相;惑汝真心。由汝无始,至于今生,认贼为子,失汝元常,故受轮转’。以是因缘佛说本经,以破妄执。

  (三)背真因;真因即无上菩提之因,无上菩提,元无生灭,若以生灭心求之,终不可得。经云:‘若于因地,以生灭心,为本修因;而求佛果不生不灭,无有是处’,‘因地不真,果招纡曲。’‘汝今欲令,见闻觉知,远契如来,常乐我净;应当先择死生根本。依不生灭,圆湛性成;以湛旋其虚妄灭生,复还元觉。得元觉明,无生灭性,为因地心,然后圆成,果地修证。’读此可知,佛因众生违背真因,故说此经。

  (四)乖真修:称性起修谓之真修。真因如种子,真修如人工护理。种子要真实,护理方法要正确,否则,纵经尘劫,亦难得良好之收获。经云:‘诸修行人,不成无上菩提,乃至别成,声闻缘觉,诸天魔王,及魔眷属;皆由不知,二种根本,错乱修习,犹如煮沙,欲成嘉馔,纵经尘劫,终不能得。’因此,佛说本经,破识显根,令舍攀缘,而获真因;复示二种根本,使弃生灭,守真常,不致乖真修,入歧途。

  (五)惑多闻:闻法不厌,学而不倦,谓之多闻。人能闻而思修,则多闻实为人道之本,证理之基,岂可厚非?奈阿难示同群迷,一向多闻,不务真修,遇境逢缘,难免堕落,经中当机曾多番自悔:‘一向多闻,未全道力’。‘所以多闻,未得无漏;不能折伏,娑毗罗咒,为彼所转,溺于淫舍。’‘今日乃知,虽有多闻,若不修行,与不闻等,如人说食,终不能饱。’佛亦多番斥责阿难,闻而不修,以致徒劳无功。经云:‘是故汝今,虽得多闻,不成胜果’,‘汝虽强记,但益多闻,于奢摩他,微密观照,心犹未了。’‘汝虽多闻如说药人,真药现前,不能分别,如来说为可怜愍者。’‘汝虽忆持,十方如来,十二部经,清净妙理,如恒河沙,只益戏论。汝虽谈说,因缘自然,决定明了;人间称汝,多闻第一。以此积劫多闻,不能免离摩登伽难。’‘是故阿难,汝虽历幼,忆持如来,秘密妙严:不如一日,修无漏业,远离世间,憎爱二苦。’‘汝学多闻,未尽诸漏,心中徒知,颠倒所因,真倒现前,汝不能识。’然后示其真修‘将闻持佛佛,何不自闻闻。’‘旋汝倒闻机,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此皆示其真修,令知多闻不修,难得实益。

  (六)昧本行:前乖真修,通于一切学人,今昧本行,独指阿难。阿难一向多闻,循声流转,佛欲令阿难,就路还家,无需改途易辙,故说本经:‘汝但不循,动静离合,恬变通塞,生灭明暗,如是十二,诸有为相;随执一根,脱黏内伏,伏归真元,发本明耀。’十二有为相中,以动静居首,又击钟验常,无非欲令阿难,反闻闻自性,以契其本行。惜阿难未会佛意,故有:‘虽复悟知,一六亡义,然犹未达,圆通本根。’‘惟垂如来,惠我秘密,成就如来,最后开示’之请。实昧本行。佛不得不敕二十五圣,各陈圆通,显门门皆可入道。奈阿难未得圆自在慧,必须选择一门深入,因再敕文殊:‘汝今观此二十五无学,诸大菩萨,及阿罗汉,各说最初成道方便,皆言修习,得真圆通。彼等修行,实无优劣,前后差别,我今欲令阿难开悟,二十五行,谁当其根;兼我灭后,此界众生,入菩萨乘,求无上道,何方便门,得易成就?’文殊菩萨,密体佛意,选择圆通本根,唯耳门闻性,是圆通常三真实。经云:‘譬如人静居,十方俱击鼓,十处一时闻,此则圆真实。目非观障外,口鼻亦复然,身以合方知,心念纷无绪;隔垣听音响,遐迩俱可闻;五根所不齐,是则通真实。……声无既无灭,声有亦非生,生灭二圆离,是则常真实。’‘诚如佛世尊,询我诸方便,以救诸末劫,求出世间人,成就涅槃心,观世音为最。’‘堪以教阿难,及末劫沉沦,但以此根修,圆通超余者,真实心如是。’由于阿难,昧于本行因缘,佛说此经,为选圆通,令从耳根深入,就路还家,直趣菩提。

  (七)纵恶习:恶习指杀盗淫等十习因,能招致三恶道果,谓之恶习。众生无始时来,顺此恶习,放纵不羁,故随业受报,堕三恶道。佛愍此辈,故说此经,示十习因,明六交报,教以四清净明诲,令弃恶修善,超凡入圣。

  (八)顺劣习:众生根性恶劣,急功好利,妄自夸大。今虽修行,劣习不改;故暂伏烦恼,时感轻安,即以为证得圣果,大妄语成,将堕无间。以此因缘,佛说此经,开示五十五位,真菩提路。令知圣凡,优劣浅深,勿循劣习,生增上慢,得小为足。

  (九)迷漏无闻:迷漏即迷有漏天,作无为解。三界天仙,因不闻佛法,误认天仙乐境,便是无为涅槃。因此佛说此经,详示天仙之乐,皆业果酬答,暂得如是,报尽还来,散入诸趣,仍受生死。令舍有漏,进修无为。

  (十)顺邪惑:邪惑指定中魔境,惑人心性。诸修行人,无非志在出尘,奈因不明定境,唯心所现,非真实有,而妄生取舍,遂为魔所乘,尘不能出,反遭堕落。故佛无问自说,详细开示,五十重禅定魔境,令修行人,降魔破阴,进趣菩提。

  二、藏教所摄

  藏指三藏十二部;教指三时五教,或四时八教。佛说一代时教,不外三藏十二部。三藏即经律论:经诠定学;律诠戒学;论诠慧学。然亦有经诠律学:如梵网经,璎珞经等。亦有论诠律学:如大乘起信论等。本经阿难请定,佛答以首楞严王大定。经中四重律仪及三渐次等,又涉律学。七番破妄,十番显见,则属论议。故知本经,正属经藏,兼涉律论。

  十二部是:‘长行重颂兼授记,孤起无问而自说,因缘譬喻及本事,本生方广未曾有,论议共成十二部’。

  (一)长行:依能诠之文立名,宇数不等,在西土名散花说,中国谓之叙体文。本经十卷宏文,除第五第六卷中,少数偈颂外,余皆长行。

  (二)重颂:或随方土所喜,或为后来者说,用一定字句之偈颂,重述长行所诠之义理,名重颂。如本经第五卷:‘真性有为空,缘生故如幻’等。

  (三)授记:记有善恶,佛为弟子,授记作佛,是善记。琉璃王诛释种,佛记其七日,当堕地狱,是恶记。本经流通分:‘若有众生,能诵此经,能持此咒,如我广说,穷劫不尽,依我言教,如教行道,直成菩提,无复魔业。’正是善记。

  (四)孤起:虽亦偈颂,然诠义与前文异,名孤起颂,如金刚经:‘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又金光明经空品,及本经第二卷,阿难赞佛偈,第六卷选圆通根,前后文皆属孤起。

  (五)无问自说:其义奥妙,非凡小思虑所及,故佛不假他问而自说。如阿弥陀经,及本经五十重阴魔等。

  (六)因缘:有二义,一是善恶因缘,如迦叶往昔,以紫金光,涂佛形像,生生世世,身常圆满,获紫金光,是善因缘。牛伺比丘因宿生轻弄沙门,世世生生,有牛伺病,是恶因缘。佛说善恶因缘,以警励世人,令知因果,改往修来。二是一切法皆从因缘生。以上中下品十善因缘,生三善道;以上中下品十恶因缘,生三恶道。以知苦断集,慕灭修道,四谛因缘,生声闻乘。以顺逆观,十二因缘,生缘觉道。以修六度四摄因缘,生菩萨乘。以达万法唯心,心外无法因缘,出生佛道。故佛说十法界因果、无不从因缘生。此限于权教,非本经所诠。

  (七)譬喻:非借世间事相譬喻,无以了解佛法实相妙理。如华严经:‘诸佛常清净、究竟如虚空。’以虚空喻佛身,本经以衣里明珠喻佛性。又以空华,喻世间诸法,皆属譬喻。

  (八)本事:谓本门修行事迹,如金光明经,流水长者子品,舍身品,是佛自说本因地中,行菩萨道之事。法华经,药王菩萨品,本经二十五圣,各说因地修证,皆属本事摄。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