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人佛教 > 佛学入门 > 佛与人生 >

番外篇1丨昌乐法师的非正式自传-从出生到出家

  那天去一个老菩萨家吃饭,小孙子顽皮得不行,闹得没有办法安心聊天。老太太发飙了:不许闹了,再闹把你送去做和尚。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虔诚的老太太一下子把师父我整尴尬了。什么顽劣的小家伙送去做和尚,至少也应该是上进积极的才送去做和尚嘛!

  和尚,在民间是个不太好的词汇。而在寺院当中只有住持方丈才能称之为和尚,是独一无二的尊称呢。本文“和尚”的语境是以后者为语境展开的。

我是谁:曾经·成长

成长:火抱水的个性养成

母亲的细腻偏执+父亲的豪爽大条

体弱多病胆小怯懦+成长中被压抑的个性

  寺院当中每逢法会,很多人都会超度堕胎婴灵。也经常有人问:意外怀孕了,不想要孩子怎么办?前者是堕胎对于夫妻双方的伤害久久不能抚平;后者则是没有担当的人们面对自己即将犯下从错——他们能知道是个错误,也在犹豫……可最终还是犯下了,很多年过后都不能弥补的过错。

  一场讲座的如此的开场是有些突兀的,如果不知道这是我为了隆重介绍我和我的父母的话。

  1975年我的母亲又怀孕了,对于家里已经有四个小孩子和46岁高龄的他来说,这个小生命的来临实在不是个好消息。几乎所有人都全父母不要这个孩子,实在是难以养活呀!执拗的母亲说:养不活,哪怕送给人家养。生是要生下来的,小孩子既然来我们家,一定要给他一个生的机会,要不然太作孽了。1976年的炎热的夏天,我出生在牛棚里面,从小喝稀饭。即便到现在我认为最美的事物仍然是白粥,只是我拒绝和太稀的稀饭,我要干的!

  现实就是现实,果然家里养不活。有好事者先后物色了好几户人家来领养,最终选择了一户不错的人家,含着泪送走了。就这样我比其他人幸福的地方是,我有两个爸爸妈妈。

  我很不能理解电视剧里面,那些长大了埋怨自己爸爸妈妈把自己送走的孩子。父母总有父母的难处,能生下你来就是最大的恩赐。

对于生命来说,

活着才是最重要的。

至于能否活的更好,

那不是父母的责任,

而取决于自己是否努力。

出家信仰·情感

  没有血缘关系的亲子关系不太容易弄好的节点在于彼此双方都很敏感,而亲情的前提是无条件的信任。动不动就会想到“我不是你亲生的”、“到底不是亲生的”这使得情感交流不通畅。不通则痛,特别是我的青春期很痛。这使得一直有个离家出走的梦想。

  当不读书了,走出学校走进社会的时候,我觉得自己离开家庭可以自由的时候。才发现,自由不是为所欲为,而是朝着心中的方向义无反顾。可我只有逃离的那颗心,当跨出家门的那一刹那,却不知去往何方!

  我像个泄了气的皮球,原本的愤怒没有了对象,自己也就一无是处了。整个人被迷茫的黑洞吞噬:我应该去往何方?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我该怎么样活着呢?

  很多年之后,我才领悟了一点“烦恼即是菩提”内涵。当年极度迷茫的内心,是我遇到佛法之后能立刻生起信心乃至信仰的最大内因。

  19岁早春的时候,我接触到了佛教。当时的书籍告诉我:人活着只有受苦,是没有意义的。如果还有什么意义的话,那就是为死后去极乐世界做好准备而已。我是个乐观开朗的人,倒是感受不到什么苦,但对于人生最终的归宿“极乐世界”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从这里我找到了活着的意义、努力的方向。就这样我有了自己的信仰,妈妈当年给了我活着的机会,而佛教给了我活下去的方向。

  电视剧里面常常有事业破败、感情失败的人们去寺院出家的,生活当中也有很多人经常问:你是感情失败出家的吗?刚刚开始的几年我只能朝着他们苦笑。因为我不是失恋了出家的,我是出家以后提出跟早恋的女朋友分手的。

  那年,找到了人生方向,佛菩萨告诉我说:为了解脱,你必须孤身一人向着解脱进发。我想也不能耽误了人家姑娘,也就提出了分手。像歌里面唱的那样:含着眼里烧掉了所有来信和照片,只是因为我要纯粹的信仰。

  不比任何电影情节逊色的是,两年之后回到老家想看看初恋女友的时候,她妈妈告诉我:小红已经走了,因为脑癌。我整个人蒙圈了,泪如雨下,好多天之后才发现自己的心揪揪的痛。即便很多年过去了,现在想起来还是有些扎心。

  在此之前,在对于佛法无比信心的掩盖下,总以为自己放下了内心中当初割舍不下的情感,其实是自己内心进行了选择性遗忘,在内心深处感情依然存在,否则怎么会那么痛呢!从想放下到能放下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认真观察烦恼是放下了,还是躲藏在内心某个不起眼的角落,这成了日后自己用功的一个有效经验。

  人生成长的过程,在我看来就是验证佛陀法义的过程。从那个时候起,无常不再是经典当中需要铭记的教义,而是我的人生经历的一部分。

很多年后想起那段,

牵牵手就能感觉到无比幸福,

没有丝毫杂念的早恋,

依旧有扎心的刺痛……

原标题:《人生是道场》番外篇1丨昌乐法师的非正式自传-从出生到出家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那一座庙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