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人佛教 > 佛学入门 > 佛与人生 >

让我们和自我的习气去斗争

让我们和自我的习气去斗争

  佛陀曾说过:“布施供养时,应该有智慧地考虑布施和供养的对象,布施和供养就像种子。播种在肥沃土地的种子会丰收,如果把种子播种在贫瘠的土地上,收获就会少。”人们喜欢沉溺并把福报耽误在色、声、香、味、触的享受中,喜欢安逸,厌恶吃苦。但是每个人的福报因缘都是有定数的,太过于消耗,只会让我们存续的福报渐渐漏空,所以我们内心世界都处于受苦的状态。得不到快乐、踏实、幸福的内心,本身就是一种缺失福报的表现,我们总是用贪、嗔、痴的习气去毒害我们本该有的福报良田,本来肥沃的福报土壤,也会因为我们像酸雨一般的习气而被腐蚀,从而播下的祈求世间圆满的种子也不会发芽结果。 佛陀所指引我们的一切道路,都是为了要和我们的习气相抵触。例如布施就是为了对治贪婪。我们总是让自私的习气蔓延,以至内心膨胀的阴暗面觉得外在的一切都该为“我”所有,进而为“我”服务。这种状态的延续,纯属自讨苦吃,因为世间人普遍存在这个心理,当每个人都是为了自己这个小“我”出发时,人与人相处时的矛盾必然会被激化。所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就是很好对于自私特点的比喻。

  人们的内心世界是存在盲点的,因为都被这个意识中存在的坚固的我执所蒙骗,所以过得有很多痛苦烦恼,就是因为大家把“我”看的太重要了。比较好的不让内心处于紧绷绷状态的办法,就是慢慢培养起慈悲心,学会更多地为他人着想与付出,奉献自己的微薄之力,无论是钱财、体力、物力、爱心等等,都是一种布施。这也是培养我们生起智慧的一种方式,同样也是“舍得”的艺术。就如世间人喜欢钱财一般,但是都不懂得真正可以富有的道理,一味的去所求和贪得,结果往往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货币的定义本来就存在流通的意思,只学会揽财不知道去布施,是不会得到更多的财富的。

  想要更多的福报来圆满世间法和出世间法,对于布施还是要很好的放下内心中的自私和自利,做到真心去付出。佛法中对于布施会讲到“三轮体空”,其含义就是,无论我们做了什么样的布施都要心内不执著布施的我,外在不去执著布施的人,不去执著所布施的物。从根本上培养福报资粮,就是要让我们和自我的习气去斗争,这样的选择才属于在肥沃的土地播下可以使一切圆满的种子,其果实才会丰硕。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