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人佛教 > 佛学入门 > 佛学常识 >

农历十二月二十五 唐朝高僧石头希迁禅师圆寂日

农历十二月二十五 唐朝高僧石头希迁禅师圆寂日

  农历十二月二十五,唐朝高僧石头希迁禅师圆寂日。

  石头希迁禅师(700~790),俗姓陈,端州高要(今广东省高要县)人,又称无际大师。唐朝禅僧,生而聪敏。希迁年轻时即沉毅果断,自信力强。乡民畏鬼神而祭祀,不得不常杀牛酾酒,颇多弊害,每逢祀期,就前往毁祠夺牛,态度坚决。希迁的禅法总结于他所撰的《参同契》。曾礼六祖慧能、青原行思为师,得青原行思之印可,成为青原行思禅师法嗣(青原下第一世)。

  石头希迁禅师(700~790),唐代禅僧。他反对乡邑迷信神祠、定期杀牛洒酒的祭祀

  天宝初年,希迁禅师得到青原行思禅寺印可之后,离开青原山前往南岳衡山南台寺。南台寺东侧有一块巨石,状如莲台,希迁禅师结庵其上,开法化众,大扬宗风,时人皆称“石头和尚”。

  希迁禅师禅风高峻,接机干净利索,决不拖泥带水,为诸方尊宿所称叹。希迁禅师曾有一段上堂法语,显示出他对南宗禅法的透彻把握:“吾之法门,先佛传受。不论禅定精进,唯达佛之知见。即心即佛,心佛众生菩提烦恼,名异体一。汝等当知,自己心灵,体离断常,性非垢净,湛然圆满,凡圣齐同,应用无方,离心意识三界六道,唯自心现,水月镜像,岂有生灭?汝能知之,无所不备。”

  《宋高僧传》记载,“初岳中有固(南岳坚固)、瓒(南岳明瓒)、让(南岳怀让)三禅师,皆曹溪门下,佥谓其徒曰:‘彼石头真师子吼,必能使汝眼清凉。’由是门人归慕焉。”当时禅林盛传一种说法,可以想见希迁禅师当日门庭之盛:“江西主大寂(马祖),湖南主石头。往来憧憧,不见二大士,为无知矣!”也就是说,同时代之禅门高僧,以江西之马祖道一、湖南之石头希迁两位影响最大,四方学徒多辐凑于二师之门。希迁禅师门下,确实龙象辈出,著名弟子有药山惟俨、丹霞天然、潮州大颠、天皇道悟等,都是一方尊宿。

  贞元六年十二月廿五日示寂,世寿九十一,僧腊六十三。门人建塔于东岭,长庆年间谥曰无际大师,塔曰见相。石头禅师不重著述,有《参同契》《草庵歌》各一篇行世。

石头希迁禅师的故事

  石头希迁禅师悟道因缘

  《五灯会元》记载:六祖将示灭,有沙弥希迁,问六祖:“和尚百年后,希迁未审当依附何人?”六祖道:“寻思去!”因此,六祖顺世后,希迁禅师便每日于静处端坐寻思,寂若忘生。

  当时,六祖会上有位首座和尚,看到希迁禅师这等样子,就问:“六祖已经圆寂了,你在这里空坐干什么呢?”

  希迁禅师道:“我禀承六祖的遗诫,坐在这里寻思。”

  首座道:“你有一位师兄,叫行思和尚,现住在吉州,你的得法因缘在他那儿。六祖说得很明白,是你自己糊涂。”

  希迁禅师一听,便立即礼辞六祖的龛位,直接前往青原山静居寺,参礼行思和尚。

  希迁禅师初礼青原,行思和尚便问:“子何方来?”

  希迁禅师道:“曹溪。”

  行思和尚又问:“将得甚么来?”

  希迁禅师道:“未到曹溪亦不失。”

  行思和尚反问道:“若恁么,用去曹溪作甚么?”

  希迁禅师道:“若不到曹溪,争知不失?”

  接着,希迁禅师又问行思和尚:“曹溪大师还识和尚否?”

  行思和尚道:“汝今识吾否?”

  希迁禅师道:“识--又争能识得?”

  行思和尚道:“众角虽多,一麟足矣(牛角、羊角等,世间上的角虽多,能得到麒麟的一角就够了)。”

  希迁禅师又问:“和尚自离曹溪,甚么时至此间?”

  行思和尚道:“我却知汝早晚离曹溪。”

  希迁禅师道:“希迁不从曹溪来。”

  行思和尚道:“我亦知汝去处也。”

  希迁禅师道:“和尚幸是大人,莫造次(和尚幸是有道之人,说话不要这么轻率)。”

  过了一些日子,行思和尚又重新问希迁禅师:“汝甚么处来?”

  希迁禅师道:“曹溪。”

  行思和尚便举起手中的拂子,问:“曹溪还有这个么?”

  希迁禅师道:“非但曹溪,西天亦无。”

  行思和尚问:“子莫曾到西天否?”

  希迁禅师道:“若到,即有也。”

  行思和尚道:“未在,更道(你回答的不在理,再道一句)。”

  希迁禅师道:“和尚也须道取一半,莫全靠学人。”

  行思和尚道:“不辞向汝道,恐已后(以后)无人承当(我不是不想告诉你,只是担心,我若告诉了你,今后便没有人承担佛法了。佛法须是自悟始得,他人是他人的,终不关汝事)。”

  说完,便命令希迁禅师前往南岳,给怀让和尚送信,并吩咐道:“汝达书了,速回。吾有个斧子,与汝住山。”

  希迁禅师于是持书来到南丘。希迁禅师礼拜南岳和尚后,并没有把书信上呈给他,却问道:“不慕诸圣、不重已灵时如何?”

  南岳和尚道:“子问太高生,何不向下问?”

  希迁禅师道:“宁可永劫受沉沦,不从诸圣求解脱。”

  南岳和尚一听,知道希迁禅师已彻,便不再答话,径直回方丈室去了。

  于是希迁禅师重新返回青原山。

  行思和尚问:“子返何速?书信达否?”

  希迁禅师道:“书亦不通,信亦不达。去日蒙和尚许个斧子,只今便请。”

  行思和尚坐在禅床上,当即垂下一足来。

  希迁禅师一见,便叩头礼谢。

  为了进一步勘验希迁禅师,一日,行思和尚又问希迁禅师:“有人道岭南有消息。”

  希迁禅师道:“有人不道岭南有消息。”

  行思和尚道:“若恁么,大藏、小藏从何而来?”

  希迁禅师道:“尽从这里去。”

  经过多次锤炼,这一次,行思和尚终于印可了他。

  希迁锄蛇

  师与邓隐峰铲草次,见蛇。师过锹(qiāo)子与隐峰。隐峰接锹子了,怕,不敢下手。师却拈(niān)锹子截作两段,谓隐峰曰:“生死尚未过得,学什摩佛法。”师将锹子铲草次,隐峰问:“只铲得这个,还铲得那个摩?”师便过锹子与隐峰。隐峰接得锹子,向师铲一下。师曰:“你只铲得这个。”洞山代曰:“还有堆阜摩?”

  石头路滑

  郑隐峰辞师。师曰:“什么处去?”曰:“石头去。”师曰:“石头路滑。”曰:“竿木随身,逢场作戏。”便去。才到石头,即绕禅床一匝,振锡一声,问:“是何宗旨?”石头曰:“苍天,苍天!”峰无语,却回举似师。师曰:“汝更去问,待他有答,汝便嘘两声。”峰又去,依前问,石头乃嘘两声,峰又无语。回举似师,师曰:“向汝道石头路滑!”

  石头上的狮吼

  石头希迁禅师来到南台,如如不动地坐在石头上。怀让禅师吩咐侍者:“你到山门外看看,坐在石头上的那个禅僧是谁?如是昨天刚来的那个比丘,你就责备他玩弄什么玄虚?假如他承认,你就问他:‘石头上的东西,移植后还有活的可能吗?’”

  侍者于是问希迁禅师,希迁答道:“诸佛如来的世界里,没有可搬动的东西,也没有死活这句话。”

  侍者回来报告怀让禅师,怀让禅师自语说道:“这个禅师,他的后代子孙将使天下的人噤若寒蝉。”

  怀让禅师又派侍者去考问希迁道:“如何才算是真正的解脱?”

  希迁道:“谁绑住了你?”

  侍者:“什么才是净土?”

  希迁道:“谁污染了你?”

  侍者:“什么才是涅槃?”

  希迁道:“谁把生死给了你?”

  侍者回来报告给怀让禅师,怀让禅师听后双手合十,一言不发。

  六祖慧能大师门下两大弟子:青原行思、南岳怀让已是当代宗师,而他们都认为:在那石头上能听到狮子的吼声。

  师父是木头,木头非师父

  有一次马祖道一的弟子来看望石头希迁禅师,

  希迁禅师问他“你从哪里来呀”?

  弟子回答说“我从江西来”。

  希迁禅师又问:“你有见过你的师父道一禅师吗”?

  弟子回答说“当然是见过的”。

  希迁禅师又问“你看你的师父道一禅师为什么这么像这块木头呀”?

  弟子听希迁禅师这么说,不解其意,搞不懂自己的师父和这块木头有什么关系?又为什么把自己师父比作一块木头呢?

  带着这个疑惑,弟子回到江西后见到了师父道一禅师,把希迁禅师的话学给了道一禅师。

  道一禅师问弟子“希迁禅师说的木头又多大块呀”?

  弟子比划着说“是好大一块木头呢”。

  道一禅师说“看来你的力气是蛮大的嘛”。

  弟子又开始疑惑了,为什么说自己的力气大呢?

  道一禅师说“你从希迁禅师那里这么远把这块木头背回来,还不是力气大吗”?

石头希迁禅师的诗

  《参同契》

  竺土大仙心,东西密相付。人根有利钝,道无南北祖。

  灵源明皎洁,枝派暗流注。执事元是迷,契理亦非悟。

  门门一切境,回互不回互。回而更相涉,不尔依位住。

  色本殊质象,声元异乐苦。暗合上中言,明明清浊句。

  四大性自复,如子得其母。火热风动摇,水湿地坚固。

  眼色耳音声,鼻香舌碱醋。然依一一法,依根叶分布。

  本末须归宗,尊卑用其语。当明中有暗,勿以暗相遇。

  当暗中有明,勿以明相睹。明暗各相对,比如前后步。

  万物自有功,当言用及处。事存函盖合,理应箭锋拄。

  承言须会宗,勿自立规矩。触目不会道,运足焉知路。

  进步非近远,迷隔山河固。谨白参玄人,光阴莫虚度。

(摘录自《景德传灯录》卷三十)

  《草庵歌》

  吾结草庵无宝贝,饭了从容图睡快。

  成时初见茅草新,破后还将茅草盖。

  住庵人,镇常在,不属中间与内外。

  世人住处我不住,世人爱处我不爱。

  庵虽小,含法界,方丈老人相体解。

  上乘菩萨信无疑,中下闻之必生怪。

  问此庵,坏不坏?坏与不坏主元在。

  不居南北与东西,基址坚牢以为最。

  青林下,明窗内,玉殿朱楼未为对,

  衲被蒙头万事休,此时山僧都不会。

  住此庵,休作解,谁夸铺席图人买?

  回光返照便归来,廓达灵根非向背。

  遇祖师,亲训诲,结草为庵莫生退。

  百年抛却任纵横,摆手便行且无罪。

  千种言,万般解,只要教君长不昧。

  欲识庵中不死人,岂离而今遮皮袋?

(摘录自《景德传灯录》卷三十)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