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人佛教 > 佛学入门 > 佛学常识 >

华严学与《华严经》对“因缘”的精彩阐释

华严学与《华严经》对“因缘”的精彩阐释

  “因缘”在中国人的话语中有非常高的使用频率,什么是因缘呢?可能很少有人真正了解他的涵义。唐代华严大德法藏法师在《华严经》的阐释中,对“因缘”有非常精彩的论述。简单地说,构成一个结果有诸多原因,其中导致这个结果产生的主要原因,称为“亲因”也就是“因”,而其它不能使结果跟自已性质相同的次要原因,称为“疏缘”也就是“缘”。法藏大师由此展开了“因门六义”的论证,把因和缘、因和果的关系淋漓尽致地展现给大众,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好好研读,从中不仅可以看到因果关系的联系,而且如果能透彻了解,相信处理纷繁复杂的事务会游刃有余。

  所以说,佛教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影响了广大信众的行为,而且给中华整体文化烙下了深刻的印迹,背后是有强大的理论支撑的。只是经年累月,人们习惯性地使用其中的结论,而不去翻阅其经典,不去追究其来龙去脉而已。法藏法师阐释的《华严经》就是这样一部宏伟巨著,古有“不读《华严经》,不知佛富贵”之说。而五台山自北魏开始就是研习《华严经》的重镇,所以顶礼文殊菩萨,不能不了解《华严经》和华严学。

  《华严经》的汉译本有三种:东晋佛陀跋陀罗译的60卷《华严经》,史称《六十华严》;唐代实叉难陀译的80卷《华严经》,史称《八十华严》;唐代般若根据经中《入法界品》别译出的40卷《华严经》,史称《四十华严》。单单从篇幅来看,《华严经》可称巨著,所以素有“经中之海”、“经中之王”的赞叹。

  《华严经》明确写到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所以五台山有浓厚的华严氛围。著名的大显通寺无梁殿,也称“七处九会殿”,就是唐代著名华严学大师清凉国师撰述《华严经疏》的圣地,明万历年间妙峰祖师奉圣旨在此地用磨砖券成殊圣的华严道场,成为五台山古建的一绝。

  绕了这么一大圈,我们今天先看看《华严经》经名的意义吧!《华严经》又名《大方广佛华严经》,“大”是空间和时间的无限,可以无限广大又可以无限微细。“方”有轨范之义,“广”有周遍之义,“大方广”可以说广大而无边,包容一切。《华严经》中的主佛是毗卢遮那佛,是法身佛,是全部佛法的精神体现和象征。“华”比喻万事万行,“严”是严饰之义。“华严”就是演说因位的万事万行,从而严饰佛果的深义。《华严经》既论证了本体的无尽圆融,也指出了现象的纷繁复杂,同时说明了两者的内在关系,启迪众生智慧

  《华严经》篇幅庞大,内容丰富,涉及哲学、文学、心理学、艺术等多个方面,对人们的日常生活有深远的影响。所以,面对今天日益高速发展的时代,更加复杂的关系,学习《华严经》,起码掌握一些经中的重要原则,是非常有益的。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