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师地论

《瑜伽师地论》梵文 Yogācāra-bhūmi-?āstra佛教论书。简称《瑜伽论》。瑜伽师地,意即瑜伽师修行所要经历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称《十七地论》。相传为弥勒菩萨口述,无著记录。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国法相宗的根本论书。...[详情]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八(2)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八(2)

  申二、通达诸行佛智及有情界(分二科)酉一、正通达(分三科)

  戌一、于诸行

  菩萨安住增上心住,能以种种过患行相,坏一切行;于彼诸行,深心厌离。

  这是解释增上心住,「增上心住」里边,「别辨相」里边分九科,第一科「净心思惟成满趣入」已经学习过了,现在是第二科「通达诸行佛智及有情界」。这一科里分两科,第一科是「正通达」。又分三科,第一科「于诸行」。

  这位得无生法忍的菩萨,他超过了极欢喜住、增上戒住,现在是安住在增上心住,达到了这个程度。达到了这个程度,他的功德还没有圆满,「能以种种过患行相,坏一切行」,这是「于诸行」。这个诸行,「行」这个字就是一切有为法称之为行,在诸行里边。下边还有两科,第二科「于佛智」,佛智也是行,但是它是清净的,第三科是「于有情」,那这是染污的。这个有情指众生说,诸行指实法说,指这个色受想行识,眼耳鼻舌身意这一切行。在这一切行上,这位菩萨怎么修行呢?「能以种种过患行相」,这个「种种过患」是一切行的相貌,有为法的相貌。有为法的相貌,但是我们众生无量劫来,贪瞋痴的熏习太强大了,就是不感觉它有什么过患,我们凡夫是这样。现在这位圣者他有大智慧,他能,他有这种堪能,以这种种行相,是种种过患的……,有各式各样的过患,这样地去观察的时候,就「坏一切行」,就破坏自己在一切行上的执着。你用过患来观察它呢,自己内心的执着就破坏了。

  「于彼诸行,深心厌离」,对于很多很多过患的有为法深心的厌离而不爱着了。得无生法忍的菩萨分别的烦恼是破掉了,但是俱生的烦恼还在,是需要这样修止观,才能破除内心的烦恼的,不然它还在你的心里面来扰乱你的心,使令你的心不清净,这是圣者。我们没得圣道的人也应该这样学习,你要用种种的过患,思惟这个眼耳鼻舌身意,思惟色声香味触法,思惟色受想行识有各式各样的过患。我们的过患很明显的就是老病死,我们有老病死的过患,有各式各样苦恼的事情。我们这样思惟的时候,就能降伏其心,这心就被调伏了。如果你不这样思惟,你的颠倒妄想生起来,你不能调伏,当然这是一种理智,这修行人和不修行人不同的地方在哪里?有些烦恼不管你修行、不修行都是有的,但是修行人就是理智强,不随顺烦恼活动。内心里面出来烦恼的时候,第一个要认识这是烦恼,第二个要用法门来调伏,其实就是四念处。调伏的结果呢,这个烦恼就不动了!心就是厌离、厌恶它,同它远离。不修行人的相貌就是随顺烦恼去;烦恼起来了,随着烦恼去而不肯调伏,这修行和不修行的不同就在这里。

  《披寻记》一五八六页:

  种种过患行相者:《十地经》说:正观有为法,一切行无常、苦、不净,无常败坏不久住念念生灭,不从前际来,不去至后际,现在不住。如是正观一切诸行。此应准释。

  「种种过患行相者」,这个行相,明白点说,就是活动的相貌,种种过患说是诸行本身上有各式各样的过患,实在诸行主要是什么?我们说色声香味触法是行,眼耳鼻舌身意是行,眼识耳识,乃至意识是行,实在主要是心。一切的有为法离开了心,另外没有有为法的。说这有为法它有过患,实在就是你的心,就是我们的心有过患。现在是「种种过患行相者:《十地经》说:正观有为法」,这正观就是在奢摩他里边,随顺佛陀的教导去观察,叫做正观。观察这个有为法,怎么观呢?「一切行无常」,这一切有为法都是无常的,一剎那间就变了。现成的一句话是,一切有为法如云,像那个云似的,你注意观察那个云,它就是很快的就变化了。说我们这个身体,这眼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所以它不是常,它不是常住不变的,这是一个过患,一个过失。其次是,有为法是令你苦,令你苦恼。我们感觉到要这样子会满意,其实它会变的,就是令你不满意。世间上的人想要做国王的时候心里会满意,做国王时也不满意。因为什么?一切有为法都是苦的,是令人苦恼,任何人没有办法完全满意的。「不净」,这有为法还是不清净,它是污染的,这是无常,前面说到这无常,「无常败坏」。这个诸行的现起,我们看上去,好像也很美,但是很快地,无常就破坏了,「无常败坏」。「不久住」,不能够长时期地安住不动,不能的。「念念生灭」,这个无常的败坏,败坏的程度非常地迅速,就是我们的心念,一剎那间算是一念,剎那剎那地都有生灭变化。「不从前际来,不去至后际」,这个生灭的变化,你仔细地去观察,它是没有来去的。就是前一剎那的相貌不能来到后一剎那,不能的。「不从前际来,不去至后际」,前一剎那就是前际,后一剎那就是后际。比如说我们人,我们从东边走到西边去,我们可以眼睛看见这个人从前面走到后面,从东边走到西边,是有来去,但是在一切法的生灭变化上看,前一剎那是不见了,但是在后一剎那也不见,不见它从前一剎那到后一剎那,但是前一剎那是没有了!到哪儿去了?不知道。「不从前际来,不去至后际」,不能到后边来。比如说这个人是个年轻的人,年轻的时候叫做前际,老的时候叫做后际。年轻这个相貌没有了,但是没有到老,老的时候年轻的相貌没有。若是有来去的话,就是年轻的相貌能到年老的时候还在,那就是有来有去。但是到年老的时候不见年轻的相貌,就是他没有到这儿来,但是年轻的相貌没有了!那就叫做「不从前际来,不去至后际」。这个生灭变化,这是无常的变化,是现实是这样子,但是我们又看不见,看不见它到什么地方去了,所以「不从前际来,不去至后际」。

  「现在不住」,现在就是存在这一剎那,保留在这一剎那,没有,这一剎那里没有保留,没有这样子,「现在不住」,但是这个事情呢,这就叫做无常,这就叫做无常败坏。

  「如是正观一切诸行」,就是这样观察,观察这个无常,这一切有为法都是这样子。这是《十地经》上这样说。这一段文上讲「能以种种过患行相,坏一切行」就照这个文解释。照这个《十地经》来解释。我们可以把这一段文背下来也可以,你就这样思惟。你满意的事情都被破坏了,不满意的事情也是一样,也是这样子破坏了,都是无常的。但是有很多的事情就是不断地重复,可意的事情这样破坏了,不可意的事情这样破坏了,这还会重来的,这不如意的事、如意的事还会再来,再来还是这样破坏了。

  戌二、于佛智

  于佛妙智,能以种种胜利行相,见大胜利。又于其中,能以淳净一味欲乐,深生爱慕。

  前面是于诸行修无常观,无常这主要的一点就是破坏,就是把你所有如意的事都破坏了。如意的事情会来,来又破坏了,使令你苦恼。这样观察,深心厌离,我不如好的事情也不要来,坏的事情也不要来,不要来搞,我心里面平静好。

  我们很少读《涅槃经》,《涅槃经》上有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在《大毗婆沙论》上也是有,我是讲过的。但是我想重讲一遍也好,你熟悉一点,将来你做法师,为人讲说也可以讲。当然最好是你读一读那个原文,读《涅槃经》也好,读《大毗婆沙论》也好,它有原文。这个故事的名字叫做「大功德天」。这个大功德天是个美女,她到一个人家去敲门,那么这个主人就来了,就来开门。开门一看,是一个很美的一个女人。「你叫什么名字?」「我叫大功德天。」「你到我这儿来干什么?」「我送很多的珍宝,很多的财富送给你!」「是这样,欢迎!欢迎!」就欢迎她到屋子里边坐下来。这个时候,外面又有人敲门,那么他就出来,又开门。看到非常丑陋的女人,「你叫什么名字?」「我叫黑暗。」「你到我这儿来干什么?」「我来破坏你的财富,使令你很多的珍宝一下子都没有了!使令你苦恼。」「这样我不欢迎你来!」这个黑暗的女人说:「你这个人愚痴。」「我不欢迎你,为什么是愚痴呢?」「因为里边那个女人是我的姐姐,她到那里,我到那里。你欢迎我姐姐,也应该欢迎我!所以你欢迎我姐姐,不欢迎我,所以你愚痴!」然后这个主人就回到房子里就问:「是这么回事吗?外边那个女人是你的妹妹?你到那里,她就到那里。你是到那里令人满意,她到那里令人苦恼。你们俩个分不开,是这么回事吗?」说:「是的。我到那里,她到那里。你若欢迎我,就得欢迎我妹妹。你若是欢迎我,不欢迎我妹妹,你就愚痴!」这主人说:「若是这样,我都不欢迎!请你们都走!」她们俩个都走了!

  走了以后,就到另外一家去,也是敲门,那个人说:「我本来是不欢迎你这妹妹的,但是欢迎姐姐,也就欢迎妹妹,请你们俩个留在我家住。」这个故事说完了!这是个故事,表示什么呢?前面这个人不欢迎这个姐姐,也不欢迎这个妹妹,这是我们佛教徒,佛教徒应该是这样。那个又欢迎姐姐,又欢迎妹妹就是一般凡夫境界,凡夫都是这样子,欢迎姐姐,妹妹也是同时在那里,你在那里很快地就苦恼了,没有办法能够避免的。只有佛教徒把她们都请走了,心情寂静,心情安乐自在

  说这个地方「能以种种过患行相,坏一切行;于彼诸行,深心厌离」,对于这些有为法里边的这些如意的事情,如意的事情是令你苦恼的,因为它和苦恼在一起,而我们凡夫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所以就在那里苦恼。现在这位佛教徒「能以种种过患行相,坏一切行;于彼诸行,深心厌离」,这个深心厌离不是说只是厌离苦恼,不厌离安乐的事情。其实安乐和苦恼是不分别的,安乐就是令你苦恼,所以深心厌离而不去随烦恼转,随着别人的舌头转,别人说那个事是好事,不是的。

  「于佛妙智」,这是第二科「于佛妙智」。有厌离的事情,当然也有我们所应该尊重的事情,也是有。什么事情呢?「于佛妙智」,佛陀三大阿僧祇劫,他圆满成就的智慧,这个妙智慧。「能以种种胜利行相、见大胜利」,这位菩萨他学习佛法很久了,他能够以种种的胜利的行相,就是佛的智慧有种种的胜利,有这些行相。「见大胜利」,所以他这位菩萨能够很明了地感觉到佛的大智慧是最殊胜的,有殊胜的功德,这样的。

  「又于其中,能以淳净一味欲乐,深生爱慕」,前面是说佛的智慧很多很多的胜利,很多很多的功德,这是佛的智慧。下面这一句「又于其中」,又于佛的智慧无量功德之中,而这位菩萨「能以淳净」,淳净就是清净,「一味」是无差别的,「欲乐」就是欢喜。「深生爱慕」,这个「淳净一味欲乐」简单说就是「深生爱慕」,就是对于佛的智慧深深地建立了爱慕的心情,就是欢喜成就佛的智慧,他厌离这一切有漏法,这些有为的诸行。

  《披寻记》一五八六页:

  种种胜利行相者:《十地经》说:是菩萨见如来智慧不可思议无等无量,难得无杂无恼无忧,能至无畏安隐大城,不复转还,见能救无量苦恼众生。此应准释。

  「种种胜利行相者:《十地经》说:是菩萨见如来智慧不可思议」,佛的智慧的微妙是不能分别的,所以是不可思议。「无等」,佛的智慧最殊胜,其他人的智慧不能与之相等的,而这佛的智慧是「无量」,无量无边,非常的广大深远。「难得」,不是容易成就的。「无杂」,它本身是没有其他的法间杂在里边的。「无恼」,它也没有苦恼。「无忧」,成就了这种智慧的人,心里面没有忧,「能至无畏安隐大城」,你成就了佛的智慧,就能到达无畏,没有恐怖的地方,安隐的大城。大城就是涅槃城,也就是第一义谛,佛的智慧能到达那里。「不复转还」,到那里以后,不会再失掉了的,不会再退还来的,不会的!「见能救无量苦恼众生」,成就了佛的智慧,到达了安隐大城之后,一个是它本身不会再变异,另外一样功德呢,就是很明显地感觉到能救护无量苦恼的众生,令一切众生也能离苦,远离一切苦恼,也到安隐大城来,佛的智慧有这种作用,也是有这种功德。《十地经》上这样解释佛的智慧。「此应准释」,这里这一段文就是准照那一段经文来解释,应该这么解释。这是第二科,下面第三科。

  戌三、于有情

  于有情界,能以种种苦恼行相,观为有苦;于诸有情,兴悲恋心,生依义心。

  前面「于诸行」是约法说,这里「于有情」是约人说。人是怎么样呢?就是众生,「能以种种苦恼行相,观为有苦」,这位菩萨他有这个能力,他能用各式各样苦恼的行相,观察一切有情都是有苦恼的,很多的苦恼;老病死是苦恼,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都是苦恼,到三恶道去受苦更是苦恼。「于诸有情,兴悲恋心」,这位菩萨在三摩地作如是观的时候,他就现起大悲心,众生很苦恼,要想办法救护众生。「生依义心」,生依义心就是慈,慈能与乐,就是生出来,以这样的大慈能与一切众生乐。使令众生,全面的说,就是能够离苦得乐,「依义心」就是这个意思。这一科里面分三科,解释完了。

  《披寻记》一五八六页:

  种种苦恼行相等者:《十地经》说:见一切有为行无量苦恼,复于一切众生转生殊胜十心:所谓众生可愍孤独无救生殊胜心,恒常贫穷生殊胜心,三毒之火炽然不息生殊胜心,闭在三有牢固之狱生殊胜心,常为烦恼诸恶稠林所覆生殊胜心,无正观力生殊胜心,远离善法心无喜乐生殊胜心,失诸佛妙法生殊胜心,而常随顺世间水流生殊胜心,失涅槃方便生殊胜心,是名生殊胜十心。此应准释。

  「种种苦恼行相等者:《十地经》说:见一切有为行无量苦恼」,这是菩萨有这种智慧,所以他能见到一切有为行有很多的苦恼,「复于一切众生转生殊胜十心」,又对于一切众生,「转生」,「转」就是生,就是现起来十种殊胜的心。「所谓众生可愍孤独无救生殊胜心」,众生是可哀愍的,众生是孤独的。「无救」,没有人去救护他,因为你自己造了业,也随这个业去受果报,没人陪伴你的,所以就是孤独。「生殊胜心」,对于这件事菩萨有殊胜的认识,有很明白的认识,我们众生不知道,不知道这件事。

  「恒常贫穷生殊胜心」,众生在三界里面流转生死,他都没有出世间无漏的功德,所以都是贫穷的,都是世间上的事情,没有无漏的功德叫做贫穷,对这件事也是有深刻的认识,所以叫「殊胜心」。

  「三毒之火炽然不息生殊胜心」,众生贪瞋痴的三种毒也就是三种火,燃烧得很猛,所以叫炽盛、炽然,不停下来的,「生殊胜心」。

  「闭在三有牢固之狱生殊胜心」,众生关闭在欲有、色有、无色有,就是三界里边,这三界很牢固,没有办法冲出来的,在这里受苦,「生殊胜心」。

  「常为烦恼诸恶稠林所覆生殊胜心」,前面三毒之火指烦恼说,「闭在三有」是指果报说的,现在「常为烦恼诸恶稠林」,由烦恼发出来很多的罪业叫做「诸恶稠林」。「所覆」,为这罪业所覆藏,所困住,这件事。菩萨对于这件事也是很深刻地认识的。

  「无正观力生殊胜心」,众生他没有这个智慧来观察这个烦恼,和罪业,和苦恼,在这里流转生死,他不能观察,没有这个智慧。

  「远离善法心无喜乐生殊胜心」,众生在惑业苦里流转,他不相信善法,不相信佛法的,他和这佛法相远离,他不感觉兴趣。只有有善根的人才肯来到佛法里边来。这个人远离善法,他的内心的思想对于善法不欢喜,「生殊胜心」。

  「失诸佛妙法生殊胜心」,这个佛菩萨大慈悲,就是不断地找机会来救护众生,但是众生不接受,所以就失掉了诸佛妙法的这种栽培,「生殊胜心」。

  「而常随顺世间水流生殊胜心」,但是众生不欢喜学习佛法,他欢喜什么呢?常随顺世间的水流,世间上就是这些颠倒迷惑的事情,随顺这些事情,随顺世间上颠倒迷惑的境界,「生殊胜心」。

  「失涅槃方便生殊胜心」,众生就是不欢喜佛陀为众生宣说的三十七道品,三十七道品是成就涅槃的前方便,他不接受,不愿意修学圣道。「是名生殊胜十心」,就是这位菩萨对众生生这十种殊胜心,「此应准释」。这一段文「于有情界,能以种种苦恼行相,观为有苦;于诸有情,兴悲恋心、生依义心」,应该这么解释。

  酉二、明所作

  于一切行,无有放逸;为大菩提,炽然精进。于诸有情,能起广大悲愍意乐。

  这个第二科里面「通达诸行佛智及有情界」分两科,第一科「正通达」,现在第二科「明所作」。

  「于一切行、无有放逸」,这位菩萨他对于一切行这里边无有放逸,因为能调伏自己的烦恼,他就不会去做罪过的事情,所以无有放逸。「为大菩提、炽然精进」,为得佛智慧,他勇猛精进地努力修行,「于诸有情,能起广大悲愍意乐」,诸有情不欢喜这样子,菩萨生悲愍心,广大的悲愍意乐。

  《披寻记》一五八六页:

  于一切行无有放逸等者:此显正通达已,能正所作。由于诸行深厌离欲,是故于彼无有放逸。由于佛智见胜利故,深爱慕故,是故为彼炽然精进。由于有情观有苦故,是故于彼能起广大悲愍意乐。

  「于一切行无有放逸等者:此显正通达已」,前面那三科是通达,「能正所作」,通达以后,能够采取行动,叫能正所作。「由于诸行深厌离欲,是故于彼无有放逸」,所以不敢放逸。「由于佛智见胜利故,深爱慕故,是故为彼炽然精进」,所以为了成就佛智慧,他是会精进努力地修行的。「由于有情观有苦故,是故于彼能起广大悲愍意乐」。

  申三、推求有情脱苦方便

  观诸有情解脱众苦究竟方便,唯是一类烦恼诸缠无障碍智;观彼解脱能圆证者,唯于法界一切分别现行杂染,生起对治无分别慧;观能成办彼智光明,唯是无倒胜三摩地;观所引发一切静虑等持等至,皆菩萨藏听闻为先,皆闻正法,以为缘起。

  这是第三科,前面是第二科「通达诸行佛智及有情界」,第二科说完了,现在说第三科「推求有情脱苦方便」。

  「观诸有情解脱众苦」,菩萨生大悲心,感觉众生在苦恼里边不得解脱,怎么办法才能得解脱呢?「观诸有情」,菩萨在三摩地里边深入地去观察,这一切有情「解脱众苦」,就是消除一切苦恼。怎么办法能消除一切苦恼?「究竟方便」,不是暂时的方便,比如说是我饿了,你给我面包吃,这个就是暂时地能解除饥渴之苦,不是永久的,这一次吃饭以后,永久也不用再吃饭了吗?不可能是这样子,所以那是暂时的方便。

  现在菩萨观察一切众生解脱众苦,究竟的方便,究竟地令他解脱众苦,所以我们佛教徒常常说大慈大悲,大慈大悲就是希望众生能够离苦得乐。离苦得乐是两个方法:一个是暂时的离苦得乐,一个是究竟的离苦得乐。暂时的,我为你请医生、给你衣服、给你饮食,这是暂时的方便。究竟的方便就是你要学习佛法,修学戒定慧,这是究竟的方便,这两个方便都需要,不是说是暂时的方便不要,也需要,也需要这样子来度化众生的,也需要这样子办法解决众生的苦恼的。但是我们人多数是看见那个暂时的方便,看见了,「哦!这件事有意思」,说是这个人发心出家修学圣道,「不用出家,在家也很好」,就不同意这件事了!那表示什么?表示你没有智慧,你不认识这件事的重要。

  但是这里说到这菩萨,菩萨「观诸有情解脱众苦究竟方便」,究竟地能令众生永久地解脱苦,是哪一个办法呢?「唯是一类烦恼诸缠无障碍智」,这烦恼就像一条绳子似的把你绑住了,你各式各样的烦恼就是很多条绳子绑住你,「烦恼诸缠无障碍智」,这个智慧无障碍,烦恼不能障碍这个智慧发生作用的,就是智慧很厉害,智慧就是般若。现在这个菩萨说:观诸有情解脱众苦的究竟方便是什么?就是烦恼诸缠不能障碍的般若,就是佛法,佛法就是般若。只有这个般若能令你究竟地解脱众苦,能把这件事圆满地达到最后成功了,能够做这件事。这是第一句话。

  「观彼解脱能圆证者,唯于法界一切分别现行杂染,生起对治无分别慧」,「观彼解脱」,观察众生学习佛法的时候,能解脱烦恼,能到涅槃那里去,能到第一义谛那个地方去,能圆满地证入第一义谛的,是谁呀?是什么?唯有法界,唯有这个真如,法界就是真如,就是第一义谛。「一切分别现行杂染」,在佛法的道理上讲,这一切有为诸法都是第一义谛,都是法界。但是我们没有智慧的时候,就不看见法界,就看见什么呢?看见「分别现行杂染」,就看见这件事,就看见这个人在这里种种的虚妄分别,各式各样的分别,现行就是出现,出现了各式各样的分别心,就叫做现行。而这些分别心都不是清净的,都是杂染的,都是污染的。

  这个染污,我们说是贪心、瞋心,这些各式各样的烦恼,这是染污。但是我们的贪心也没有动,我们的瞋心也没有动,各式各样的烦恼都没动,我们这个时候是清净吗?不是,那叫做杂。它里面也有不清净的成份,那是什么?我们于一切法有所执着的这个分别心还在,虽然贪心没有动,虽然你骂我,我也没有忿怒,什么如意的境界我也没有贪心,那个地方还有问题,就是你还是在一切法上有所执着,那个地方还杂,还是混入了那个有所得的烦恼在里边,所以叫做杂染。所以一切分别现行在我们凡夫的立场来说,就是有这么两类:一个染污的现行,一个杂染的现行,分这么两类。

  「唯于法界一切分别现行杂染」,杂染的分别现行「生起对治」,你能在你的虚妄分别心里边生起来一个力量,能够消灭你这个杂染的现行的,那是谁?是无分别慧,这无分别慧能够这样做。这无分别慧实在是对有分别慧讲的,就是我们初开始学习佛法的时候,我们无分别慧不能现前,我们只有一个有分别慧。我们学习佛法的时候,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世间法,什么是出世间法。就是学习佛法以后,成就了这样分别慧,成就这样分别慧以后,这是恶,我们不要做,这是善,我们应该做,我们是用分别慧来修行。

  用分别慧修行的时候呢,佛法里告诉我们,就是要修奢摩他的止,还有修毗钵舍那观,这个时候就超过了一般的思惟分别的境界,但是这个时候还是思惟分别,但是思惟分别里边有定,有奢摩他的止是定,在定里边用这个分别慧来观察,这个时候叫修行,这些完全还都是有分别。到进一步的时候,你的禅定成功了,你的毗钵舍那的智慧也成功了,这时候成就了无分别慧。成就无分别慧的时候呢,才能够灭除一切杂染现行,一切虚妄分别,这个是入圣道时候的境界。头一句话,什么是究竟方便呢?唯是烦恼诸缠无障碍的智慧,般若的智慧。这第二句就更详细了一点,你要成就无分别智,你才能灭除杂染分别。

  「观能成办彼智光明、唯是无倒胜三摩地」,前面是说是用智慧来消灭这个烦恼,这里面说「观能成办彼智光明」,这是佛菩萨的智慧,观察众生修学圣道的时候,能成办彼智光明,能令你的智慧光明成就的。谁能令你的智慧成就呢?「唯是无倒胜三摩地」,唯是佛所宣说的无颠倒的殊胜的三摩地,就是禅定。你不修禅定,你的智慧很难成就,你的无分别慧不能成就的。没有禅定的时候,内心也可以有些智慧,是闻思的智慧。闻思智慧想要断烦恼的力量不够,需要有三摩地支持你的智慧,这个时候这个智慧光明才有力量断烦恼的。「观能成办彼智光明」就是能对治烦恼的,能对治杂染分别的无分别慧,你需要得到三摩地,你那个无分别慧才能成就的,所以不修定还不行。

  「观所引发一切静虑等持等至,皆菩萨藏听闻为先,皆闻正法,以为缘起」,这是第四句。这样子说,要有无颠倒的胜三摩地,还要有对治无分别慧这些事。怎么能成就这些事情呢?「观所引发一切静虑」,也就是这位菩萨观察一切修行人所引发出来的。众生原来都是虚妄分别,哪有禅定呢?但是引发出来一切的静虑,静虑就是三摩地,这个静虑就是色界的四静虑:初禅、二禅、三禅、四禅。这个「等持等至」,静虑也叫等持,也叫等至。但是这个地方也包括了无色界的四空定,也包括在内的,也可以称之为等持,也可以称之为等至的。

  「皆菩萨藏听闻为先」,这个能对治烦恼的无分别慧是要有胜三摩地才能成就。这个胜三摩地怎么样才能成就呢?所成就的静虑,四禅八定,「皆菩萨藏听闻为先」,菩萨藏也包括声闻藏,包括小乘佛法在内的。「皆菩萨藏」,你先要学习佛法,就是这样子。「听闻」这个字也包括自己学习,「我不需要听你讲,我自己可以读」,也包括在内的,但是他可不说你自己读,说个「听闻」,听闻就是还是重视学习的,重视你要有老师,向他学习比较好。

  「皆闻正法、以为缘起」,都是要听闻佛法,你才能发起胜三摩地,你才能成就无分别慧,你才能够有一切烦恼诸缠无障碍的智慧,就是由学习佛法为先才可以成就的。如果不学习佛法,这个事是办不到的!这个科的名字叫做「推求有情脱苦方便」,解脱苦恼的方法就是要这样子。这一段文说出了它的方便。你具足这个方便才能成就的。这样看出来,若是我们不学习佛法,完全是不及格了,就是学习了佛法以后,你要学习三摩地。学习三摩地当然在佛法里面讲,就是奢摩他、毗钵舍那了。这样学习而后得到清净的智慧,才能灭除一切烦恼的,才能成就。若是我们只是学习佛法,但是不修学禅定,这苦恼是没有办法解脱的。说是修学禅定,但是我不学习智慧,这事也不能成功的。这几样你都能具足,你才能够满足你的希望,你才能解脱苦恼的,苦恼才能解脱。

  申四、恭敬正法访求无倦(分三科)酉一、发大精进

  观见是已,发大精进、访求多闻。为闻正法、不惜身命;无有资财内外爱物而不能舍,无有师长、不誓承事,无有尊教、不誓奉行,无有身苦而不誓受。

  这是第四科「恭敬正法访求无倦」,因为正法有这样的作用,所以特别地还要恭敬地去求,而不要懈怠。分三科,第一科是「发大精进」。

  「观见是已」,说这位菩萨,这位菩萨不是平常的菩萨了,他是很高的,已经得无生法忍的菩萨了。他「观见是已」,他在三摩地里边看得清清楚楚以后,「发大精进」,所以他就发出来非常的广大的精进努力,什么叫广大精进呢?「访求多闻」,各地方去拜访,去学习佛法,要多闻佛法。「为闻正法、不惜身命」,为了学习正法,他都不爱惜他的生命。「无有资财内外爱物而不能舍」,他要出去求法,当然这里面也有其他的问题。「无有资财内外爱物」,外边可爱的物,和内里边可爱的物,就是生命了,而不能弃舍的。能舍财而去求法。「无有师长、不誓承事」,没有一位善知识他不决定去承事,去亲近他的。「无有尊教、不誓奉行」,说是你亲近善知识会教你这样,教你那样,你能受得了吗?「无有尊教、不誓奉行」,都能做得到。你叫我怎么地,都能做得到。「无有身苦而不誓受」,没有一样这些苦恼受不了的,他都能受得了!

  酉二、欢喜踊跃

  若闻佛法一四句颂;欢喜踊跃,胜得三千大千世界充满其中大珍宝聚。闻一句法是佛所说,能引正等觉,能净菩萨行;欢喜踊跃,胜得一切释梵护世转轮王等极尊贵位。

  这是第二科「欢喜踊跃」。前面第一科是「发大精进」,第二科是「欢喜踊跃」。「若闻佛法一四句颂」这位菩萨求法的时候,就是听闻了佛法中的一四句颂,不说是一部经,一部论,不是,只是一四句颂,「欢喜踊跃」,心里头欢喜。「胜得三千大千世界充满其中大珍宝聚」,听闻一四句颂,那个欢喜诵跃的情形超过得到三千大千世界充满其中的大珍宝聚,比那个还要欢喜。

  「闻一句法是佛所说,能引正等觉,能净菩萨行;欢喜踊跃」,前面说四句颂,现在说闻一句法,这一句是佛所说的,「能引正等觉」,这一句话有这个作用,能够引发你的正觉和等觉,「正觉」就是根本智,「等觉」就是后得智,「正觉」就是如理智,「等觉」就是如量智。能够引发广大的智慧,这一句佛法是佛所说的,能引发广大的智慧。「能净菩萨行」,能清净你的身口意,使令它清净,灭除一切污染,能有这样作用。「能引正等觉」是开智慧,「能净菩萨行」是破烦恼。「欢喜踊跃」,他心里面闻一句法心里欢喜,「胜得一切释梵护世转轮王等极尊贵位」,能超过这个境界,欢喜到这种程度。

  酉三、堪忍大苦(分二科) 戌一、设告言

  设有告言:善男子听,我有一句佛所说法,能引正等觉,能净菩萨行,汝欲闻不?汝今若能投大水坑受大苦者,当为汝说。

  这是第三科「堪忍大苦」。「堪忍大苦」分两科,第一科「设告言」。

  「设有告言」,假设有一个人对他说,「善男子听」,就是对这个菩萨说:「我有一句佛所说法」,只有一句,不是十句,「能引正等觉,能净菩萨行,汝欲闻不?」,你欢喜听闻吗?这上面是告善男子,没有说善女人,你们怎么想法?我的想法是不决定的。说是男,说是女,这都是虚妄境界,不是决定的。说这个人是女人,她可能一剎那间就变成男人,也可能的。说这一生是女人,来生可能是男人,不是说是男人就不是女人,不是这样意思。「善男子听,我有一句佛所说法,能引正等觉,能净菩萨行,汝欲闻不?」这样告诉他。「汝今若能投大火坑受大苦者,当为汝说」,你现在若是投身到大火坑里面去受火的燃烧,受这个苦,我就给你说这句佛法,这是「设告言」。第二科「如应答」。

  戌二、如应答

  菩萨闻已,欢喜踊跃。答言我能。我若得闻如前所说一句法义;正使火坑量等三千大千世界满中炽火,我从梵天尚投身入;况小火坑。为求佛法,尚应久处大那落迦受大苦恼;况余小苦而不应受。

  「菩萨闻已,欢喜踊跃。答言我能」,我能这样子。「我若得闻如前所说一句法义;正使火坑量等三千大千世界」那么大,「满中炽火」,就是三千大千世界这是境界很广大,满里边都是火,都是很殊胜的火。「我从梵天尚投身入」,从梵天投身入火,那这个人是得了色界定了。「况小火坑」呢?「为求佛法,尚应久处大那落迦受大苦恼」,「那落迦」是地狱,「况余小苦而不应受」呢?这是「堪忍大苦」。这是说的是不得了这个境界。我看小小苦都不容易受,「我告假了!」不容易呀!

  申五、能正修行及得安住(分二科) 酉一、如实思惟

  菩萨发起如是精进求正法已;复能如实如理思惟。要正修行法随法行,方得名为随顺佛法;非但听闻文字音声而得清净。

  这是第五科「能正修行及得安住」,分两科,第一科「如实思惟」。

  「菩萨发起如是精进」,这位求法的菩萨他发动如是精进,这样精进地寻求正法。发这个心以后,「复能如实如理思惟」,这个人不是神精病向火里跳,不是呀!这个人是有智慧的,他是「如实如理」,是真实的,「如实」是诚恳的意思,「如理」,很合道理去思惟这件事。「要正修行法随法行,方得名为随顺佛法」,「要正修行法随法行」,决定我能努力地修学圣道。什么叫做修学圣道?就是法随法行,头几天讲过这个句子,「方得名为随顺佛法」,若是我只是学习文字上的佛法,我不能法随法行,那就不是随顺佛法了!「非但听闻文字音声而得清净」,当然我们学习佛法自然是觉悟到这里,「非但」,不只是听闻了文字的音声的佛法,就能清净,就能得涅槃了,不是的!所以一定要法随法行才可以。要有解,而后要有行才能算是随顺佛法的。这是这个菩萨这样如理作意,这样如是思惟。这是第一科,下面第二科「依闻修习」。

  酉二、依闻修习

  如是知已,即依所闻,正缘法相,远离诸欲恶不善法,广说乃至能得世俗四种静虑。四无色定、及四无量、五种神通、具足安住。

  「如是知已」,这位菩萨这样子思惟了以后,「即依所闻,正缘法相,远离诸欲恶不善法」。「依」就是随顺,随顺他所学习的佛法,「正缘法相」就是努力地思惟观察法的真理,那么怎么办?怎么合适呢?「远离诸欲恶不善法」,那就是修定了,修不净观,灭除欲界的欲,「远离诸欲」,远离了十不善道,十不善法。能离诸欲就是得到色界四禅了,这就是开始修奢摩他成就了禅定了,这是这个意思。「广说乃至能得世俗四种静虑。四无色定、及四无量、五种神通、具足安住」。

  「即依所闻,正缘法相」就是要有一个所缘境,有所缘境在那里修止观,就是远离诸欲恶不善法,这表示是在修行的时候,下面「乃至能得」就是经过多少年月,经过多少时间的努力,你能够成就世俗的四种静虑,不是出世间的无漏的四种静虑,就是世间的四种静虑,世俗的「四无色定」。「及四无量」,就是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就是在禅定里边修慈悲喜舍的四种毗钵舍那。成就了四静虑,成就了四无色定,又成就了四无量的三昧,然后又修神通,成就了五种神通。「具足安住」,这样这么多的功德都具足了,安住在这里,那这个人不是平常人了,有高深的禅定了。这是「依闻修习」。

  申六、随愿受生(分二科)酉一、观为义利

  既多住已复还弃舍诸静虑等等持等至。愿自在力还来欲界。观彼彼处,若为有情能作义利,若能圆满菩提分法,即便往生。非但自在而生彼处。

  这是第六科「随愿受生」,分两科,第一科「观为义利」。「既多住已」,这位菩萨他成就了四静虑、四无色定、四无量心、五种神通,他就安住在这里。「既多住已」,这么多的功德,安住在这么多的功德里面,这叫多住。或者是时间,他可能一住住了十年、二十年,这不一定。「复还弃舍」,安住在这里,后来他又弃舍「诸静虑等等持等至」,就弃舍了这个,弃舍了四静虑的等持,四无色定的等至。「愿自在力还来欲界」,这表示什么意思呢?他成就了四静虑、四无色定,他这个生命差不多了,就死掉了,就生到色界天,或者生到无色界天去了。生到那里,他不能在那里度化众生,所以「复还弃舍」,他又弃舍了他成就的这个禅定,那么到哪儿去呢?弃舍了这个禅定,就是离开了无色界,离开了色界,那么到什么地方去呢?

  「愿自在力还来欲界」,他有这个慈悲心,慈悲心本身有个自在的力量,不受禅定的系缚。若是我们没有大悲心,想要度化众生的话,你在人间得到了禅,得到了定,死掉了以后就是生到色界天、无色界天去。那么就是在那一个地方享受天福,就是这样子了。但是这个人「愿自在力」,他有慈悲心,他想要度众生,他这个慈悲愿有自在力,不受禅定的束缚,「还来欲界」,又回到欲界来。这个得了禅定的人,他又回到欲界来。在《大智度论》上的说法呢,他说那个得禅定的菩萨,他若回到欲界来,他没有欲心,没有欲心就不能到欲界来投胎的,他说你方便地,故意地动欲心,那么就来到欲界了。《大智度论》有这个说法。「还来欲界」,就从上界又回到欲界来了。回到欲界,到欲界的地方又是很多,要到什么地方去呢?

  「观彼彼处」,观察这个地方,一个地方一个地方观察,「若为有情能作义利」,若是到那个地方住呢,就能够为有情的众生做佛法的义利,「若能圆满菩提分法」,在那个地方能度化众生,同时也能圆满自己的三十七道品这种修行的法门,能令众生修学佛法,「即便往生」,就是到那个地方去了!这个可见这位菩萨目的是要度化众生,他到那个地方是为了度化众生,「即便往生」,「非但自在而生彼处」,不是说我有自在力,我到那个地方就没有事情做了,不是,是有目的的,是要利益众生,是要弘扬佛法的。能圆满这个目的,才到那个地方去的。

  酉二、明断诸缚

  如是菩萨离欲贪故,名断欲缚;弃舍静虑等持等至故,名断有缚;菩萨先从胜解行地,于法真如修胜解故,已断见缚;邪贪恚痴,毕竟不转。

  这是第二科「明断诸缚」,这第六科「随愿受生」分两科,第一科「观为义利」,第二科「明断诸缚」。

  「如是菩萨离欲贪故,名断欲缚」,这位菩萨原来他已经修成功了四静虑,无色界的四空定,当然是弃舍了欲界的贪心,是没有了,所以叫做「断欲缚」,把欲的系缚灭除去了。这个断这欲缚也不是容易的事情,这非要大智慧的人,大智慧的人他的理智非常的强,观察欲是苦。凡夫的颠倒不知道欲是苦,所以就为欲所系缚,但是这个人发菩提心了,他能超过这个境界,他就用佛法的智慧断这欲的系缚,这是第一个难关,这是不容易的事情!

  「弃舍静虑等持等至」,断了欲缚,就是你得到色界定、无色界定了,得了这个定,你不为欲所缚,你为定所缚,还是系缚。但是这位菩萨有大智慧,他弃舍色界四静虑的等持,弃舍了无色界的四空定的等至。弃舍了这个呢,就「名断有缚」。这两个,色界天和无色界天,外道认为那是解脱了,但是佛法说还是有系缚的,没有得解脱,所以「断有缚」,把这两个地方的系缚也断灭了。

  「菩萨先从胜解行地,于法真如修胜解故,已断见缚」,这上面欲缚是一种,有缚是一个,这下面又说有个见缚,这三种缚。「菩萨先从胜解行地」,这位菩萨发无上菩提心,在胜解行地的时候,已经在修学圣道了。修学圣道,修的什么圣道呢?「于法真如修胜解故」,就是对于法的真如,一切法就是真如,一切法都是心所变现的,就是言说安立的一切法都是毕竟空寂的,观一切法空,「修胜解」已,今天也修,明天也修,长时地修,使令你这个智慧很有力量,叫做胜解;解就是智慧,胜就是智慧有力量。我们从文字上的学习,也可能会达到这个程度,言说安立的一切法都是毕竟空的,能明白这个道理,但是没有力量,照样还是贪瞋痴的烦恼。

  现在你若修止、修观,在奢摩他里面修定,在观里面修智慧,长时期这么修,就不同了,就有力量了!你通达一切法空的智慧有力量。有力量什么?第一个相貌就是能够降伏烦恼,烦恼来了的时候,你用这空的智慧,这烦恼就停下来了,就不烦恼了。我们没有这种智慧的时候,烦恼来了的时候,你不能调伏,你还是随着烦恼去了。现在你在胜解行地这个地方修止观,你修的程度稍好一点,你就会知道,烦恼还是可以调伏的,不是一定要随顺它的,这是胜解,就是殊胜的、有力量的解。你心里面思惟一切法空的时候,这烦恼就不动了。这可见你这个智慧有力量。

  这个有力量,就是由暖、顶、忍、世第一,到了见道位了。到这个时候,「已断见缚」,就把这我见、我所见断灭了。观察我不可得,这色受想行识里边,色受想行识是如幻如化的,这里面我不可得,色受想行识也不可得;我、我所不可得,就是断了这个见惑,断了思惑,这是两种系缚。两种系缚,这个地方有什么不同呢?「邪贪恚痴,毕竟不转」,这个见缚就是执着有我,执着这个色受想行识是我,其他的东西是我所有的,有我、我所。执着色受想行识里面有我,有人说:「没有我?你说的不对!」他就心里不高兴了,就是恚。他对于色受想行识里面的我很爱着,就是贪。这样子就是愚痴嘛!这个叫做「邪贪恚痴」。

  我们在色受想行识,色声香味触这个欲的境界里面有贪恚痴,那是欲烦恼。但是在我这个地方有贪瞋痴呢,这叫「邪贪恚痴」,这是另一种烦恼,这两种烦恼不一样。现在邪贪恚痴指在见上生起的烦恼,「毕竟不转」,这位修行人他在奢摩他里边修止观的时候,破除去我、我所见,所以这邪贪恚痴究竟地息灭了,就不再活动了,「不转」就是不活动了!原来是断欲缚,断有缚,这是断见缚。这是一个见烦恼、爱烦恼,完全断灭了,这么个境界。

  《披寻记》一五八八页:

  如是菩萨离欲贪故至毕竟不转者:此释前说愿自在力因缘应知。

  前面是说「既多住已复还弃舍诸静虑等等持等至。愿自在力还来欲界」,解释这个愿自在的事情。为什么能愿自在呢?就是因为见烦恼也断了,欲烦恼也断了,有缚也断了!就是这样,他才有大自在,这个愿才自在的。如果你这些缚,这些系缚你不息灭,不能自在的。你怎么能弃舍禅定的乐,跑到欲界来呢?不可能会这样子嘛!他能有这样的慈悲愿,是因为他已经断除这么多系缚的关系。

  申七、善根清净(分二科) 酉一、指同前

  广见诸佛,善根清净,如前应知。

  这是第七科「善根清净」,前面是第六科「随愿受生」,这可见随愿受生这个人这是大菩萨境界。这下面第七科「善根清净」,分两科,第一科「指同前」。

  「广见诸佛,善根清净,如前应知」,这是初得无生法忍的时候,十方诸佛来摩顶授记,是广看见十方诸佛。看见十方诸佛,他原来没得无生法忍的时候,他修学这个信戒闻舍慧,信进念定慧,很多的善根还没清净。得无生法忍的时候,善根清净了,所以叫「善根清净」。或者说是他得了无生法忍之后,随时入定还能见到佛,见佛闻法修学圣道,使令他有所得的执着减轻又减轻,所以他成就的善根没有有所得的染污,所以「善根清净」,这如前面已经说过了,「如前应知」。这是「指同前」这一段,下面「喻差别」。

  酉二、喻差别

  此差别者,谓如世间善巧工匠,先所烧炼手中真金,垢秽斯尽,称量等住,如是菩萨善根清净,当知亦尔。

  第二科是「喻差别」,用喻来表示它的差别。「此差别者」,这个善根清净,初极喜住也是善根清净,第二增上戒住,第三增上心住,大家都是这么修行嘛!这个善根清净有什么差别呢?是一样的吗?「谓如世间善巧工匠,先所烧炼手中真金,垢秽斯尽」,一次一次地烧炼,这个真金是从这个矿里面出来的,那个金里面有垢,但是你常常在火里面烧,那垢就灭掉了!「称量等住」,你第一次烧,原来是二十斤重,现在是十九斤,现在是十八斤,那个垢尽了!等到最后的时候,你不断地烧,它的份量不减少,「称量等住」,一样的,那可见里面的垢完全没有了!就表示你修学圣道的时候,你的烦恼也不断地在灭除,灭除,到最后到佛陀究竟清净了,是这样子「称量等住」。「如是菩萨善根清净,当知亦尔」,这位菩萨得无生法忍以后,他不断地修学圣道,他的善根清净也是类似这样子;就是一个是有无明的垢,不通达第一义谛,你不通达第一义谛,你就有垢,那么你不断地这么修的时候,修止修观,不断地修止观,能灭除你的烦恼垢,所以也是有差别的,前后有差别。「如是菩萨善根清净,当知」也是这样子。

  申八、受生

  受生,多分作释天帝;善化有情,令离欲贪。

  前面是第七科「善根清净」,现在是第八科「受生」。「受生,多分作释天帝」,这位菩萨他受生的时候,他死掉了以后,没有中断嘛!又得一个生命,所以叫做「受生」。多数是做释天帝,做三十三天主││释提桓因,「善化有情,令离欲贪」,在这里做天帝,他也能够教化众生,使令众生离欲贪的。这是「受生」,下面第九科「威力」。

  申九、威力

  所有威力,于前住中已说千数,当知此中有百千数。

  这位菩萨他的威力有多大呢?「于前住中已说千数」,在前面的增上戒住已经说了,他十倍于极欢喜住,现在增上心住,「当知此中有百千数」,增加了这么多。

  未二、结略义

  当知是名略说菩萨增上心住。谓心意乐作意思惟成满趣入故;于一切行诸有情界及大菩提,能正通达故;于诸有情脱苦方便,能正推求故;于正法中起大恭敬,访求无倦故;能正修行法随法行,于其世俗诸静虑等等持等至无量神通,能引能住故;弃舍于彼,愿自在力,随乐受生故;善根清净故;受生故;威力故。

  前面是第一科「别办相」,「别办相」一共是分九科,第九科是「威力」,这一科完了。现在第二科是「结略义」,就是把它的要义再重新标出来。

  「当知是名略说菩萨增上心住」的相貌。什么呢?「谓心意乐作意思惟成满趣入」,这是第一科,一共是九科,这是第一科;「于一切行诸有情界及大菩提,能正通达」,这是第二科;「于诸有情脱苦方便,能正推求故」,这是第三科。「于正法中起大恭敬,访求无倦故」第四科;「能正修行法随法行,于其世俗诸静虑等等持等至无量神通,能引能住故」这是第五科;「弃舍于彼,愿自在力,随乐受生故」这是第六科;「善根清净故」第七科;「受生故」是第八科;「威力故」是第九科。

  午二、广指(分二科) 未一、指配

  若广宣说,如《十地经》发光地说。由发闻行正法光明、等持光明之所显示,是故此地名发光地。由内心净能发光明,是故说名增上心住。

  「若广宣说,如《十地经》发光地说」,说是这个增上心住,这位菩萨的功德若广宣说,如《十地经》发光地的解释,「由发闻行正法光明、等持光明之所显示,是故此地名发光地」,这是「午二、广指」,前面是「略说」。这里「广指」分两科,第一科「指配」。

  「若广宣说,如《十地经》发光地」的解释,这里边的意思就是「由发闻行正法光明、等持光明之所显示」,这里面说有两种光明。就是这位发光地,就是增上心住,他有两种光明,第一个光明「由发闻行正法光明」,这个发就是显现出来,就是他不断地到十方诸佛,善知识那里去学习佛法,这个学习佛法这个法,就是语言文字的佛法。他听闻了这样的佛法,他有闻所成慧,由这个闻所成慧里边,当然他会思惟所学习的佛法,这里边有正法的光明,这法就是光明。《维摩经》的〈佛国品〉上:「法宝普照」,就是法宝的光明普照一切众生,这个光明,佛为众生宣扬这么多的法的光明,能破除众生无明的黑暗。现在这位菩萨听闻正法的时候,他也有法宝光明。

  我在《高僧传》上看见一个故事,在中国的四川这个地方,这个地方的地方政府就是独立了,中央政府就派了军队就去把它拿过来,但是当地政府的领导人,有一点和佛教、和出家人有关系,就是抵抗外边的军队的时候,这个出家人也参加作战,但是里边的力量是输了,失败了,外来的大将军领着军队就占领了这个地方,但是知道这个出家人这样做,就把出家人统统逮捕了,逮捕了就是困在一个房子里头,但是这个将军也是信佛的,他把出家人都困在一个地方了,他心里有点不安了,那是我说的,那文上没说这句话,他就夜间到这个地方来看一看,一看呢,屋子里边都是没有点灯,是黑暗的呀,但是他从外面看,大概从窗户看见里边,就是有光明,光明一道一道的放光,有这个事情,他觉得奇怪,那么他就是下令就把门开了,到里面就问怎么回事,他一看,那个出家人并没躺着睡觉,其中有个出家人没有躺着睡是坐在那里,其他的出家人当然是休息了。那么这个将军就问他,说是「你没有睡觉你坐着干什么?」他说:「我在这念经。」诵经。「诵什么经?」他说诵什么经、诵什么经。说「好,你说诵经,好,我把这部经请来」,请来就拿着本子,说「好,你诵,我听听」。他就诵。哦!这才知道真实不虚。真实诵经,他能背,但是不点灯的时候,他就看着从这个人的口中放光,一直的放光,这个事情。

  所以这个地方说是「由发闻行正法光明」,就是由你听闻了佛法,你能读诵,你念诵的时候,它就会发出光明来,「由发闻行正法光明」,这个行,应该是有诵的意思,你读诵这部经,你只是阅读,现在你能诵完了,你能背下来的时候,然后你能够背,背的时候它就发出光明来,当然这也是不可思议。

  我还看见一个故事,是一个书生,到一个地方去考试,但书生是会念《金刚经》的,会能背《金刚经》的,他到一个地方去考试,一天到不了,中间他在一个店里住下来,住下来,这一天晚间是有月光的,他就从房间里出来,在月光下那里经行,忽然间来个女人,一个美女来了,同他谈话,他就同她谈话,谈谈的就随这个女人就离开了这个地方,到郊区旷野去了,他走,走,看见那里有个房子,里面也有光明,有灯光,好像里面有很多女人在那里,那么他在走一边谈话,心里面没有多分别,等到要到那个房子要开门的时候,他就感觉到一股臭味,他就心里头疑惑,但他会念《金刚经》,他立刻就念《金刚经》,就放出光明来,这个光明一出来呢,这个房子没有了,里面那些人统统都是狐狸呀!都是草地,这个地方也是说,你念《金刚经》它也有光明,这个故事。

  现在这里说「由发闻行正法光明、等持光明之所显示」,这个「等持光明」是得禅定了,那就是这个闻行的光明是属于闻所成慧,现在这个等持光明是修慧了。这个人得了禅定了,禅定也有光明,由这两种光明的显示,「是故此地名发光地」,叫这个名字。「由内心净能发光明,是故说名增上心住」,由于你若能够读诵佛的正法,也是能令心净,你修禅定得到禅定了,在禅定里面你能修毗钵舍那观,那也能发光明,「是故说名增上心住」,前面叫发光地,也是这样意思。现在说到增上心住,也是这个原因才叫做增上心住。或者说是由内心净能发光明,「是故说名增上心住」,偏指禅定说也可以。

  未二、释名

  由此义故,名发光地,即由此义,当知复名增上心住。

  因为能发出光明,所似叫做发光地,「即由此义,当知复名增上心住」,因为心清净的关系,这心清净义当然是得了禅定,在禅定里面有毗钵舍那的无漏的智慧发出光明,那当然这是更殊胜了。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