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师地论

《瑜伽师地论》梵文 Yogācāra-bhūmi-?āstra佛教论书。简称《瑜伽论》。瑜伽师地,意即瑜伽师修行所要经历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称《十七地论》。相传为弥勒菩萨口述,无著记录。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国法相宗的根本论书。...[详情]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六(10)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六(10)

  天二、简差别 (分二科)  地一、问

  问:有情界无量,所调伏界无量,有何差别?

  这一大段一共是九科,现在是第四科解释五种无量。五无量是什么呢?第一种无量就是「有情界无量」,第二种是「世界无量」,第三种是「法界无量」,第四「所调伏界无量」,第五是「调伏方便界无量」。现在是第四「所调伏界无量」,分两科,第一科「征」,第二科是「解释」,分两科,第一科「列种类」已经解释完了。现在第二科「简差别」,再解释它的差别。分两科,第一科是「问」。

  「问:有情界无量」,就是众生的世界是无量无边的多。「所调伏界无量」,佛菩萨教化我们,就是宣说了无量无边的法门来调伏我们,我们也是有情界,也说是无量。前面说「有情界无量」,这又说「所调伏界无量」,这两种有情界有何差别呢?这是问,下面第二科是回答。

  地二、答

  答:一切有情,若住种性不住种性无有差别,总名有情界无量;

  这个「一切有情」,就是还没有接受佛菩萨的教化的时候,这些有情不管是所调伏的有情、没有调伏的有情,都叫做「有情」。所以「若住种性不住种性无有差别」。所调伏界的有情一定是有种性的,就是有三乘的种性,或者是声闻种性,或者是辟支佛种性,或者是佛的种性。没有种性的人,叫「不住种性」。这两类人都叫做「有情」,所以是无差别的,总名叫做「有情界无量」。这样的说法,表示有情界无量是住种性的有情、不住种性的有情,都包括在内的。

  唯住种性彼彼位转,乃得名为所调伏界无量。

  唯独是在有情界里边,有一部份的人他具足三乘圣人的种性;他具足种性的关系,佛菩萨的慈悲教化,他才能够到佛法里面来。到佛法里面来的时候,就是有凡位、有圣位的不同;有容易接受教化的、有不容易接受教化的;有下根、有中根、有上根的不同。按小乘佛法来说,当然有贤位,有五停心,有四念住,有总相念、别相念的差别。入了圣位以后,又有初果、二果、三果、四果的不同。在大乘佛法里面,也有凡位、有圣位的不同。

  这个「住种性」的有情接受佛法以后,「彼彼位转」,就是一个一个地,各式各样的程度,就是在那个程度那里发心学习佛法,修学圣道。他在外凡位,他在内凡位,他在见道位、修道位,不同的阶级,不同的程度,在那个地方修行,这叫「彼彼位转」。若具足了这样的资格,「乃得名为所调伏界无量」,这就不同于有情界无量了。他没有接受佛法的教化的时候是无差别的,都是凡夫境界;接受了以后,就有差别了。其中一个总相的说明,就是有住种性、有不住种性的差别。这是回答。

  戌五、调伏方便界无量

  云何调伏方便界无量?谓如前说,当知此中亦有无量品类差别。

  「云何调伏方便界无量」,这是先问,怎么叫做「调伏方便界无量」呢?「谓如前说,当知此中亦有无量品类差别」,这个「调伏方便」是指什么说的呢?就是佛所宣说的教法,这个教法也是无量无边的。怎么叫做「调伏方便界无量」呢?「谓如前说」的所调伏的众生是无量的,如前说所调伏的众生无量,当知此中调伏的方便,调伏众生的法门,「亦有无量品类差别」,也是很多的。

  《披寻记》一五四三页:

  「谓如前说等者:如前已说所调伏界、若依相续差别道理,当知无量」,若根据他的果报,「若依相续」就是果报,果报的相貌的差别是无量无边的。「此亦应尔」,佛为他们宣说调伏的法门也应该是无量的。「又所调伏界有多品类差别,调伏方便亦有众多品类可得。如《显扬论》具显应知」,《显扬论》上是「(三卷八页)」,那里有详细的说明。

  酉二、辨次第 (分二科)  戌一、问

  问:何故总说此五无量,如是次第。

  前面是「别辨相」,就是五种无量的相貌,都已经说过了。这下面是第二科「辨次第」,分两科,第一科是「问」。

  「问:何故总说此五无量,如是」的「次第」呢?这是问。下面回答,分五科,第一科是「最初说」。

  戌二、答 (分五科)  亥一、最初说

  答:以诸菩萨专精修习饶益有情,是故最初说有情界无量。

  这是它的次第。第一是「有情界无量」,排在最前面,这个次第是这样安排的。有什么理由呢?「以诸菩萨专精修习饶益有情」,「以诸菩萨」就是那么多的菩萨。「专精修习饶益有情」,他的这个教化饶益有情这件事,是他唯一的努力地所学习的事情。这个通常我们来阅读这个菩萨道,菩萨当然是先应该学习自利的法门,然后才能教化众生,怎么说是「专精修习饶益有情」呢?这个发菩提心的凡位的菩萨,我们读这个《瑜伽师地论》的〈菩萨地〉看出来,那个菩萨不是平常人。这个菩萨他是在发了无上菩提心以后,称之为菩萨。这个发菩提心不是那么轻易地能发无上菩提心的,他是经过胜解,就是深入地学习佛法,他有很深刻的大智慧,他感觉到众生苦,感觉到佛法是唯一的能解脱众生苦的法门,所以他是从他的内心里面经过多久时间的学习佛法,然后经过多久的时间内心的观察,而后决定发无上菩提心的。那个时候,他就是要发心度化一切众生。发了这样的菩提心之后,他学习佛法,自己用功修行的时候,完全是为度化众生而修行的,他的目的是为度化众生而修行的,所以那也是饶益有情的意思,饶益有情这个范围的,所以可以这么说「专精修习饶益有情」。

  若是我们发的无上菩提心,不是那么真诚,那就是有自利的意思。我修学戒定慧是为了自己的安乐;度化众生,看因缘。那就是另一回事。当然这个人的发心不一样,因为前多少生的栽培不一样,所以现在成就的这个心意识、身口意也就不一样。有的人那个大自在的境界,大福德、大智慧的境界,他没有想到自己,他只是观察众生苦,他就是为众生苦,为众生服务,那当然是可以说「专精修习饶益有情」的。若是我们栽培的不够,我们的福德、智慧栽培的不够,很多的不如意的事情,那他的无上菩提心就差一点,说:「唉呀!我还是先为自己吧!」那就不同了。

  「是故最初说有情界无量」,这个有情非常重要,所以先说这个无量。这下面第二科。

  亥二、第二说

  是诸有情依于处所可得受化:是故第二说世界无量。

  第二个说「世界无量」的理由是什么呢?「是诸有情依于处所可得受化」,他要居住在一个地方,才能得到佛菩萨的教化。他若没有处所,没有地方住,那就没有办法教化了。这个按照惑业苦的流转的道理来说,你有正报就有依报,你有色受想行识,你有这个生命,一定会有住处的,所以一定有一个世界。有世界,但是以正报为主,所以是先说「有情界无量」,次说「世界无量」。

  亥三、第三说

  是诸有情在彼彼界,由种种法,或染或净,差别可得:是故第三说法界无量。

  「是诸有情在彼彼」的世「界」居住的时候,他有正报、有依报,有眼耳鼻舌身意,有色声香味触法。这样「由种种法,或染或净,差别可得」,他的正报和依报怎么成就的呢?就是各式各样的法,各式各样的法也还是语言文字这些法,无量无边的名言,所以叫做法。「或染或净」,或者是善心,有良好的、良善的内心的思惟,思惟种种名言,「名为先故想,想为先故说」,你有种种的名言,然后由内心的良善的动机去做种种的思惟,采取种种的行动,所以就有你的正报、有你的依报了。或者是你内心的思想不是那么良善,要伤害他人,这样子「名为先故想,想为先故说」,造了种种的罪业,那就有染污的事情了,染污的,不是那么美好的正报和依报。所以「由种种法,或染或净,差别可得」,不同的事情就出来了。这里说染净应该就是善恶,或者是罪业、福业、不动业都包括在内的。「是故第三说法界无量」,这个法也是很多很多的。

  亥四、第四说

  即观如是有情界中,有诸有情有所堪任,有大势力,堪能究竟解脱众苦:是故第四说所调伏界无量。

  这是第四科。「即观如是有情界中」,谁观呢?就是佛菩萨,佛菩萨的大悲眼来观察如是有情界里面。「有诸有情有所堪任」,就是有的众生他有所堪任,他能够胜任这件事,修学圣道这件事他能做。这么多的有情界,但是不是完全的,其中有的有情能胜任这件事。为什么呢?「有大势力」,他的色受想行识里面有很大的力量,他能胜任这件事,可以发菩提心修学圣道的。「堪能究竟解脱众苦」,他有大的力量,那应该是他的色受想行识里边就是有圣道的种性。这个圣道的种性经过佛菩萨的教导,他能接受佛菩萨的教化,他慢慢地闻思修,他那个力量就更增长广大了,所以「堪能究竟解脱众苦」,他有这个能力,能够究竟地、圆满地解脱了一切的苦恼。众苦是果,这个果有因,能灭除这个因,这个苦恼的果报也就解脱了,「是故第四说所调伏界无量」。

  亥五、第五说

  要由如是方便善巧,令诸有情究竟解脱:是故第五说调伏方便界无量。

  这是第五科。「要由如是」,这位有情他「有所堪任,有大势力,堪能究竟解脱众苦」,这只是说了一部份,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条件。「要由如是」,决定需要佛菩萨为他施设的「方便善巧」,施设这个法门,施设苦集灭道的四谛、三十七道品、十二缘起、六波罗蜜,各式各样的方便善巧。「令诸有情究竟解脱」,这些清净无上的增上的教法才有这种能力,「令诸有情究竟解脱,是故第五说调伏方便界无量」。

  申五、结

  是故说言菩萨于此五种无量,能起一切善巧作用。

  这是第五,结束这一段文。所以宣说菩萨对于这五种无量,「能起一切善巧作用」,能发起智慧的作用,就是能令你解脱烦恼障、业障、报障,使令你的善根由下品成熟到中品成熟,由中品成熟到上品成熟,就得圣道了,这个作用就是这样子。

  未五、说法果利 (分四科)  申一、标

  诸佛菩萨为诸有情宣说正法,当知有五大果胜利。

  这是第五科,第一是「施设建立」,第二是「四寻思」,第三是「四如实智」,第四是「五无量」,现在是第五科,说法的果利。分四科,第一科是「标」。

  「诸佛菩萨为诸有情宣说正法」的时候,这个正法就是语言文字的佛法。宣说这样的佛法有什么好处呢?「当知有五大果胜利」,有五种很广大的果。什么叫做大果?就是胜利,就是殊胜的利益;这个不是世间上令人苦恼的荣华富贵的利益,而是出世间的圣道的利益,说有五种不同。第一是标出来有五种,下面第二科是「征」。

  申二、征

  何等为五?

  申三、列

  一者、一类有情,闻佛菩萨说正法时,远尘离垢,于诸法中法眼生起。

  第三科是列出来这五种。「一者、一类有情,闻佛菩萨说正法时」,「一类有情」,不是全部的,是全部的众生里边的一类。听佛菩萨说正法的时候,「远尘离垢,于诸法中法眼生起」,这个「远尘离垢」,很多的经论里面有这句话,这句话怎么解释呢?

  《披寻记》一五四四页:

  「远尘离垢等者:〈摄异门分〉说」,这个《瑜伽师地论》里面有一分,叫〈摄异门分〉,我们现在学习的是〈本地分〉,在〈摄异门分〉解释这个「远尘离垢」。什么叫做「尘」呢?「尘、谓已生未究竟智,能障现观有间无间我慢现转」,这就叫做尘。「谓已生未究竟智」,就是这个智慧现前了,但是还没圆满。这个话指什么说的呢?就是指加行位的人,暖、顶、忍、世第一的人。前面资粮位是外凡位,外凡位小小有一点闻慧,那个智慧还不及格。现在是说加行位,就是暖、顶、忍。这个时候「已生未究竟智」,就是他修止观了,因为资粮位,外凡位的时候还没有修止观,或者有多少如理作意,那个不算是止观,智慧还没现前。若是暖位、顶位的时候,这个时候有止观了,有奢摩他了,有毗钵舍那观了。这样子在奢摩他里边,修毗钵舍那观的时候,他的智慧现前了。

  我们简单的说,譬如说修这个四念处,四念处主要是无常观和无我观,他这个无我的智慧发生作用了,他不是口头上讲无我,不只是这样,他内心里面就是深深地认可了是无我的,不执着色受想行识里面有我。若是你不修止观,你可能还不明显,你若常常修止观的时候,你注意这个眼、耳、鼻、舌、身、意接触色、声、香、味、触、法的时候,这个「我」的烦恼先出来,贪瞋痴是后来,「我」先出来,你注意这件事。这个烦恼的活动,要注意自己,注意自己的时候,你会发现「我」先出来;注意他人,他人亦复如是,这个「我」的烦恼先出来,然后才有贪瞋痴的。那么现在这个暖、顶、忍的时候,他这个无我的智慧出来了。那个暖就是温暖,原来是凉的,现在有点温暖。原来都是有我的境界,现在出来一个无我的智慧。这个境界出现的时候,他这个无我的智慧出来了。当然这还不是圣人,这还是贤位。

  所以「已生未究竟智」,这个无我的智慧是出来了,但是没圆满,只是这样子。「谓已生未究竟智」,这很难得了,很难得了!若佛菩萨来看,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初开始要你修无我观,不欢喜修,就是修也不相应,我认为这很正常。说这个人懈怠,不要这么讲,你不要说这句话,初开始用功修行是这样的。所以现在说「已生」,哎呀!这很难得!这个烦恼的境界出来,他的无我的智慧能消融这个烦恼,真是不容易了!我们平常的人还感觉到不足,在佛菩萨来看,很难得了!「已生」,这个无我的智慧出来了,但是没有圆满。这句话是先说这个修行人有的功德,他有这个功德了。

  「能障现观有间无间我慢现转」,这下面说这个尘出现的时间,这个尘什么时候出现呢?就是在「已生未究竟智」这个时候,你已经有这无我的智慧,这不圆满的无我的智慧,或者换一句话叫做相似的无我的智慧。圣人有无我的智慧,暖、顶这个时候他有无我的智慧,和圣人的智慧相似,所以叫做相似的无我的智慧。但是这个地方没有用相似这两个字,他是用「已生未究竟」。「究竟」就是圣人的无我智,到阿罗汉的时候,那是究竟了!说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这个尘出现的时间,就在这个时候。

  「能障现观有间无间」,这个尘就是下面说那个「我慢现转」,就是我慢。这个我慢它有什么作用呢?能障碍你的现观现起。这个现观就是谛现观,就是见到苦谛、集谛、灭谛、道谛,这个人。它能障碍真实的无我智慧现前,它障碍的相貌是「有间无间」,有的时候有那几剎那,这我慢现起了,又灭了;又几剎那又现出来了,就是「有间」。有时候「无间」呢,就是相续不断地我慢现行,就是这个意思。

  这个「我慢现转」,这是说这个加行位,暖、顶位的时候,这时候奢摩他成就了,在奢摩他里面有毗钵舍那观,是这个人,这是有修行的人,不是我们没有修行的人,这个不在内的。这个有修行的人,他有奢摩他的止,或者是得未到地定了,得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了,他修无我观的这个境界。他自己用功修行的时候,「喔!我现在得到奢摩他,有这个境界!我现在能修无我观」就这样想,那就是我慢现前了。或者是与别的补特伽罗见面的时候,一看,因为他是有修行的人,这个时候不是有神通,但是他有这种智慧,一看就知道你这个人没有修行,他知道:「喔!你这个人这样子」,这个我慢也会出来。但是他是「有间无间」,他也还是非常敏感,立刻就知道:「我有我慢是不对的!」他能反省自己。不像我们没有止观的人,这个我慢出来了还不知道,那和那个不一样的。

  「能障现观有间无间」,这个障碍我们现观,就是修无我观。这个现观有两种:就是得须陀洹果以后的现观,那是无漏的现观。现在没得须陀洹以前,在贤位,在加行位的时候,这也叫现观,当然这个现观是相似的现观。就使令你这个现观,你这个清净的智慧不圆满,我慢的尘染污了你的止观了,就是这个意思。「能障现观有间无间我慢现转」,就在你的已生未究竟智那个时候有我慢出来,「我有修行,你不如我」,就是这样的心情,这就叫做尘。什么叫做尘?这就是尘。

  这个是有修行的人,表面上是看不出来的,表面上我们凡夫有的时候他那个高慢心现出来,能现出形相来,我们从表面上看出来。这个圣人他有止观的功夫,他那个我慢你表面上可能看不出来,没有那么粗,它比较微细一点。这是说这个「尘」,是指我慢说的。这个「我慢」,就是有我的执着,然后遇见因缘就高慢。有我慢,一定是有我执了。

  「垢、谓彼品及见断品所有粗重」,这个垢指什么说的呢?「垢、谓彼品」,就是彼我慢那一类的。「及见断品」,及见道的时候,就是无我智完全现前了,成就了清净的无我智,就是无漏的无我的智慧现前了。现前的时候,他见道的时候,他所断的烦恼。简单的说:身见、戒取、疑,断这三种烦恼。其实不止三种,还有其他的。譬如萨迦耶见││身见就是我见。还有边见,就是常见和断见。萨迦耶见、边见、还有戒禁取见,戒禁取是外道他们立出来种种的戒条,也可以这么说。他们还有其他的思想,譬如说见取见,他们执着这个都是清净的,能得解脱的,那就叫做见取见。萨迦耶见、边见、戒禁取见、见取见,还有邪见。他爱着他的思想,叫做贪;别人说他是邪知邪见,他不高兴,那叫做瞋,这都属于见所断的烦恼。

  「垢、谓彼品及见断品所有粗重」,粗重就是种子,就是这些烦恼的种子。这些烦恼的种子,就是我慢品的种子,和其他的见取见、戒禁取见、邪见这些的种子,加那个贪、瞋的种子,这叫做垢。前面说「尘」是现行;「垢」,是指种子说的。这个「尘」的意思解释了,「垢」也解释了。

  「今永无故,名远尘离垢」,说现在这位修行人,他到了须陀洹果了,他的修行的程度入了圣位了。前面还是属于贤位,加行位,现在到了见道位的时候,得了初果须陀洹了。这个时候,这个尘和垢永久都没有了。尘和垢有关系,但是是两回事。这样说呢,初果圣人的见道所断的烦恼的现行叫做尘,见道所断的烦恼的种子叫做垢。得到初果的时候,尘也没有了,垢也没有了,所以叫做「远尘离垢」,这样讲。

  「又复尘者:所谓我慢」,这又再重新解释。尘指什么说的呢?就是所说的我慢,就是尘。你有高慢心出来了,这是我慢。「及见所断一切烦恼」,这就是烦恼的现行都叫做尘。「垢谓二品所有粗重」,就是我慢和其他烦恼的种子。而这些都是分别起的,分别心,因分别而起的烦恼。那个俱生的烦恼不在内,你得了初果以后,你俱生的烦恼,那个我慢还有。我慢,有分别起的,有俱生的。所以这个我慢,那是圣人的烦恼了,圣人还有我慢,还有这回事。

  「于诸法中者」,这个论文有这句话,「于诸法中法眼生起」,「于诸法中」指什么呢?「谓于自相共相所住法中」,「自相共相」,你的眼耳鼻舌身意和色声香味触法,就是这一切法,你的色受想行识这一切法。这每一法里面都有自相,都有共相。这个「自相」就是别相,此法不同于彼法的相貌,叫做自相。「共相」,大家都一样,大家都是无常的、都是无我的,那这就是共有的相貌。「于诸法中」,就是于诸法相中。「于自相共相所住法中」,这个相在哪里呢?在法上面,所以法是相之所住。

  「言法眼者」,这个法眼怎么讲呢?「谓如实现证唯有法慧」,「如实」,就是真实的,不是口说的。他得到这样清净的智慧,看见一切法没有我,看见色受想行识里面没有我,眼耳鼻舌身意,一切法里都没有我,真实的。「现证」,就是你的智慧现前了,就知道一切法是无我的,那个智慧就叫做「法眼」。这可见小乘佛法说法眼,和大乘佛法里面说法眼不一样。「(陵本八十三卷十四页)此应准释」,这是〈摄异门分〉的解释,现在是〈本地分〉,〈本地分〉说的这个「远尘离垢,于诸法中法眼生起」要按照〈摄异门分〉的来解释。

  「诸佛菩萨为诸有情宣说正法,当知有五大果胜利」,这个第一个胜利,听佛说法的人,有一类有情得了初果须陀洹了,这是一个大果利,是圣人了!

  二者、一类有情,闻佛菩萨说正法时,得尽诸漏。

  这是第二个大果胜利。就是有一类的众生,听佛菩萨说正法的时候,他「得尽诸漏」。这个文是我听法的同时,就是尽了,就是灭了诸漏,一个见烦恼、爱烦恼,就是得阿罗汉道了。「闻佛菩萨说正法时,得尽诸漏」,这应该包括当时没尽诸漏,后来继续修行的时候得尽诸漏,应该包括这个意思在内的。

  三者、一类有情,闻佛菩萨说正法时,便于无上正等菩提,发正愿心。

  那他就发无上菩提心了。前面「远尘离垢」得初果,「得尽诸漏」就是阿罗汉道,这在小乘佛法里面得这两种利益,下面是大乘佛法。大乘佛法有情,「闻佛菩萨说正法时,便于无上正等菩提,发正愿心」,「发」就是建立的意思,建立了非常高尚的菩提愿,所以叫做「发正愿心」。当然这个地方应该是属于世俗发心,就是我们虚妄分别,常常起贪瞋痴的这一念心,从这一念心里面发出这么一个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愿,这就是从污泥里面生出一支莲花来,真是难得,很不容易!这是「发正愿心」。

  前面小乘佛法的胜利,听佛说法得初果,佛在世的时候是有这种事情,听佛说法的时候,当时就得初果。这可见得初果不是太难,不是很难的事。若说是听佛说法的同时,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是不可能的,不能那么得。这可见无上菩提是太高深了,不是那么容易听佛说法一下子就得无上菩提,这不容易!所以「便于无上正等菩提,发正愿心」,这件事不容易。若按今天的佛教的情形说,听闻佛法的时候发欢喜心就不容易了,发无上菩提心我看不容易,很难,很不容易达到这个程度。

  四者、一类有情,闻佛菩萨说正法时,证得菩萨最胜法忍。

  那么他就成就了,这个「证得」或者说是成就也可以,成就了菩萨的,不是声闻,他那个最殊胜的法忍,得到这个境界。这个第四个大果胜利,也可能这个人已经发无上菩提心了,发了无上菩提心,他这时候听佛说法,他又进一步得最胜法忍。这个「最胜法忍」应该包括得无生法忍。就是前面闻佛菩萨说正法时,发无上菩提心,这是资粮位。下面得最胜法忍,这应该是加行位,就是暖、顶、忍这个时候,到了这个时候。这个时候呢,他有了奢摩他、毗钵舍那的观,能够观一切法空,这个时候心里面得到忍,应该是这样说。也包括这无生法忍在内,或者这么说。

  如果说这个人他也没有发无上菩提心,那听佛说法的时候他就得最胜法忍了,那也可能是这样子。

  《披寻记》一五四四页:

  「证得菩萨最胜法忍者:此说上品胜解行地胜忍应知」,说这个最胜法忍指什么说的呢?指上品的胜解行地胜忍应知。大乘佛法里面,也可以用这个暖、顶、忍、世第一来表示他的修行的相貌。那么这个暖位就可以名之为下品忍,顶位就是中品,忍位就是上品忍,不说世第一。世第一是一剎那就过去了,所以不说世第一。也可以包括世第一,那么再一剎那就是到了见道,到了初欢喜地,就是无生法忍了。所以这个地方呢,这上面说「最胜法忍」,这是指什么?就指上品说的。为什么称之为「最胜」呢?就是超过了暖、顶,到了忍位,这是最殊胜的。「应知」,这个圣人就指这个时候说的。

  「由能通达一切言说所说诸法自性之义皆不成实」,这个最胜法忍究竟是什么样的相貌呢?那么这个《披寻记》的作者就解释了:「由能通达一切言说所说诸法自性之义皆不成实」,就是到了忍位的时候,暖位、顶位已经过去了,到忍位的时候。这个我们应该还记住吧?因为在暖位和顶位的时候,是叫做四寻思;到了忍位以后,叫做四如实智,这就表示出来这位禅师的功夫的深浅了。这个四寻思的程度,就是在那里推求、观察,还没有决定,「诸法是空的吗?」还有这么一个意思。到了忍位以后是决定了,「诸法是毕竟空的」,就是他通达了「一切言说所说诸法」,用语言文字,也就是内心的分别说的诸法。「自性之义皆不成实」,能诠的语言文字和所诠显的道理,能诠的文、所诠的义,有文、有义,所诠的义是没有的。那个义是你内心分别出来的,你内心若不分别就没有那件事。所以就在你内心分别的时候,那个义的自性是没有的,它自己是没有。如果你所分别的义有自性的话,你不分别它也有,它也是有的。所以若是由分别才有的时候,那个有是没有体性的。

  这就是我们修观的时候,我要观这个大莲花。观这有个大莲花,有多大,有几个叶,莲花是白色的莲花,怎么样的相貌,就这么观。你这是心里在想嘛,你若不想就没有这回事嘛!就是那个莲花本身是没有体性的,为什么感觉有呢?是心里面现出来的,所以是假的,有而没有体性的。观莲花是这样子,我观其他的事情也都是一样的;我看见这个境界很美,我看见这个事情很丑陋,我看见这个人在赞叹我,看见这个人在毁谤我,都是心的分别,实在来说是没有的。你能这么观,这就是空无所有了。

  当然这个事情就是你心里面变现的,这个用功修行的时候是第六识,第六识想这个事情。但是另外有一种事情,有一种依他起,依他起和这个第六识的分别有关系,但是不是一回事的。那个依他起就是业力所变现的,也就是阿赖耶识所变现的这一切法。这一切法,我们第六识通过前五识接触这个境界的时候,我们第六识它是有分别,它一分别就观察分别心所变现的这个,这个和阿赖耶识变现的不一样,是两回事。所以现在这是说「通达一切言说所说诸法自性之义皆不成实」,它不成立的,不是真实的。

  这个地方有一点分别,就是你自己分别的这一部分,完全是没有的。可是事实上呢,是我们分别的这一切完全是没有,阿赖耶识变现的是有体性的,但是那个变现的东西也不是真实的,但是是有体性的,我们第六识分别的这个是无体性的。所以这上面说:「通达一切言说所说诸法自性之义皆不成实」,没有这回事情。

  「唯有诸法离言自性是自性义」,那这个就是依他起了,就是阿赖耶识所变现的。「唯有诸法离言自性」,那一个部分是没有名言的。我们第六识所变现的,我们给它安立很多的名言,这一部分是毕竟空的。但是阿赖耶识所变现的那一法是没有名言的,是离言自性,那是有体性的,但是不是我们执着的那个体性。我们执着认为是真实的,阿赖耶识所变现的也是如幻如化的。幻化是有,但是不真实,和我们第六识所变现的,就是遍计执所执着的这个境界还是不一样,有点不同的。「唯有诸法离言自性是自性义」,那个时候的境界是无分别的,没有名言心里就不能分别了,无分别住,是这样子。

  「离言自性是自性义,此通达已」,这个地方有两个相貌,我们姑且说两个相貌:一个是,我们第六识所观的这一切是毕竟空寂的,是自性空的。那个离言自性,阿赖耶识所变现的那个呢,那个是有,那个有是如幻有。遍计执这个是自性空,而阿赖耶识所变现的依他起是如幻有;即空、即假,就是这么意思。而我们学习《中观论》的时候,「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它自性空,但是如幻有还是有的。这个中观学者观一切法自性空,但是不能否认如幻有;如果你否认如幻有呢,就是断灭了,那是不符合诸法实相义的,还要承认这个如幻有。

  但是你初开始用功修行的时候,你不妨偏于空,暂时可以偏于空。我就观察:眼耳鼻舌身意都是自性空,色受想行识都是自性空,无有少法可得,「不住色生心,不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可以这样观,这个如幻有先不要观它。等到你观察的纯熟了一点,就是心里面能够降伏一切烦恼,使令它不现行了,这时候再观如幻有。我感觉唯识宗它安立这个法门很将就,它迁就钝根人,迁就这个钝根人烦恼很重,智慧也不是那么高,它迁就你,你先观察言说法性是自性空,先观这一点,其它以后再说。智者大师说:「即空,即假,即中」,那是利根人这样修行。

  所以这个地方:「唯有诸法离言自性是自性义,此通达已,过此更无余义可求」,这个「唯有诸法离言自性是自性义」,这里也有两个意思:一个是依他起的如幻有,再就是圆成实。如幻有也不可得,因为它是依他起。你若是灭除了你的种子,那个依他起是从种子来的;那个种子没有了,依他起也没有了。《摄大乘论》上说那个依他起,什么叫依他起?就是你那个识,识是依他起。我们反省自己,什么叫做识?就是你这个了别性,你这个分别心,就这个了别性,它是依他起。遍计执是谁?谁能遍计?也就是它,它来遍计一切法,但是所遍计的法是毕竟空的。

  「唯有诸法离言自性是自性义」,说是我们学习这个教法,它是这样说;你若修止观的时候,也可以分一个次第:就是先观遍计执是毕竟空的,无有少法可得,也可以这样观。观察色受想行识无有少法可得,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一切法都是无所有,是毕竟空。这样子能够调伏你的烦恼、能降伏你的烦恼,等到能达到这个程度,能调伏烦恼了,再观依他起是如幻有,先空次假,先观空、后观假,可以这样去修。「此通达已,过此更无余义可求」,你超过了这个境界,那就是超过了遍计执的毕竟空、依他起的如幻有、加上圆成实的离一切分别相。「更无余义可求」,更没有其他的道理了,佛法说的道理就是这么多。「是故说名最胜法忍」,你达到这个程度,心里面就有这个忍力,就是烦恼不能动摇你了,所以叫做「最胜忍」。这是说第四。

  五者、一类有情,闻佛菩萨说正法已,受持读诵,修习正行,展转方便,令正法眼,久住不灭。

  「五者、一类有情,闻佛菩萨说正法已,受持读诵」,另外有一类众生听佛菩萨说正法以后,他能够受持读诵。现在知道这个「受持」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能够不忘。听闻的佛法,你常常的要忆持不忘。忆持不忘,就是要不断地温习才可以,你若不温习就忘了。受持不忘,然后就是也要读诵它的文句。这样说呢,「受持」是指那个义,那个文里面的义,你常常要温习、思惟;然后还要读诵那个文,文也不要忘。「一类有情,闻佛菩萨说正法已」,这是闻所成慧;「受持读诵」这里面,是在文上去思惟义,那就是属于思慧。「修习正行」,那这就是修慧了。就是修奢摩他、也修毗钵舍那这个时候,这个时候能够调伏烦恼了。前面的闻慧一点也不能调伏烦恼,思慧小小的可以调伏一点,但是还不是很大。要到修慧,「修习正行」,修习法随法行的时候,这时候有力量了,能调伏烦恼。

  「展转方便,令正法眼,久住不灭」,「展转方便」这话什么意思?就是你自己能听闻正法、受持读诵、修习正行,你也应该收徒弟,教你徒弟也闻思修,由闻而思,由思而修。你徒弟再收徒弟,也还是闻思修。「令正法眼,久住不灭」,使令佛菩萨说的正法长时期的在世界上流传,不要灭了,不要断灭。所以叫做「受持读诵,修习正行,展转方便,令正法眼,久住不灭」,那么这是第五个大果胜利。

  这里面有一个意思,我姑且这么说:这样子「令正法眼,久住不灭」,要具足闻思修。具足闻思修,这样的展转的令正法久住。如果你只有闻,没有思,不能够令正法眼久住不灭。有一点思稍好一点,但是要有修慧。又能够闻,又能受持读诵,又能修习正行,要有修慧,这个时候「展转方便,令正法眼,久住不灭」,要达到这个程度。在这上告诉我们,到什么时候你才开始弘扬佛法?你要达到这个程度。

  不一定是佛教徒,他社会上有高学历、读书多,那他善于说话。谁是最善于说话的?就是读书人,读书人善于说话。可能前生他读书了,今生还受影响,就是会说话,但是要弘扬佛法呢,那他要弘扬佛法比较容易,比我们容易。但是不一定合格,不一定是合格的,一定要闻思修都具足。那这样子说呢,那你就是要到胜解行地,你要达到这个程度你才弘扬佛法。达到这个程度的弘扬佛法,比只有闻慧、思慧强一点,能强一点,不是强很多,强一点也很好。有什么强呢?一个是时间要多一点,你学习佛法的时间多了一点。第二,你常常的修止观,你对于法的认识会深刻一点,若深刻那就不同。

  申四、结

  如是五种,当知名为诸佛菩萨所说正法大果胜利。

  这是结束这一段文,这五种。小乘佛法占两种,大乘佛法说了三种:第一种发菩提心,第二种得最胜法忍,第三种就是闻思修慧具足了,能令正法久住不灭,这样意思。

  未六、七大乘性 (分四科)  申一、总标

  诸菩萨乘与七大性共相应故,说名大乘。

  前面「说法果利」是第五科。现在是第六科「七大乘性」,这七种大具足了,名为大乘。分四科,第一科是「总标」。

  「诸菩萨乘与七大性」,这个诸菩萨的法。这个「乘」我们讲过,就是车。这个车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它能够运载,从甲地运载到乙地,就是从凡夫地能运载你到圣地,由凡而圣,它有运载的作用。说现在我能修学十善,我做种种功德,它没有运的意思,不能使令你转凡成圣,它没有这个「乘」的意思。现在这里面说呢,是有「乘」的意思,小乘佛法也有乘的意思,大乘佛法也有乘的意思。但是大乘佛法这个乘呢,要有七种大相应,也就是具足了七种大,才可以说是大乘佛法。这是第一科是标,下面第二科是征问。

  申二、征问

  何等为七?

  这下面第三科「列释」,第一科是「法大性」,「法大性」就是列,下面「谓十二分教」就是解释了。

  申三、列释 (分七科)  酉一、法大性

  一者、法大性。谓十二分教中,菩萨藏摄方广之教。

  这就叫做「法大性」。这个「十二分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长行重颂并授记,孤起无问而自说,因缘譬喻及本事,本生方广未曾有,论议俱成十二分教」。这个「菩萨藏摄」的「方广之教」,十二分教里面就是全面的佛法分成十二分。这个十二分就是从佛的语言文字的教导上说的。十二分里面有一分就是「方广」,方者法也,广者大也,就是法大。这个「法大性」,就是方广之教。这个方广之教就是指菩萨藏说的,这个发无上菩提心所学的大乘佛法。这个「藏」是含藏的意思,文里面有义,义里面也有文。就是由语言文字的施设、安立,里面表达大乘佛法的义,所以文里面有义。如果没有文句的时候,你能明白义吗?没有文,就没有义了。但是义中也有文,就是佛菩萨他证悟了胜义谛,他依据胜义谛会施设种种的名言,所以义里也有文,所以叫做「藏」。这个就叫做「法大性」,这个「法大性」指菩萨藏说的,菩萨藏里面也包括了小乘佛法的。

  酉二、发心大性

  二者、发心大性。谓有一类,于其无上正等菩提,发正愿心。

  「二者、发心大性」,头一个是「法大性」,第二个「发心大性」,什么叫做发心呢?「谓有一类,于其无上正等菩提,发正愿心」,那这就叫做「发心大性」,发无上菩提心,就是他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要广度众生的。小乘佛法里面没有这一个。

  酉三、胜解大性

  三者、胜解大性。谓有一类,于法大性,生胜信解。

  「三者、胜解大性」,这是第三个「胜解大性」,什么叫做「胜解大性」?「谓有一类,于法大性,生胜信解」,就是有一类的大乘佛法的学者,他于法大性的学习,不断地学习,他就建立了我空的胜解、法空的胜解,我不可得、一切法不可得,他建立了这样的信解。其实就是智慧,但这个智慧不是圣慧。他对于佛法的学习,加上修止观,他这时候成就对于佛法的信解,就是决定不移动了,任何的外道、其他的非佛法的学者怎么样辩论,不能动摇他对于佛法的信解,就是决定不动摇了,这时候叫做「信解」,叫做「生胜信解」。这个「胜」就是有力量,不可以动摇。前面初发无上菩提心的时候,若对于佛法的学习不是那么样的深刻,那就不一定;他也有信解了,但是不是那么有力量。所以这个第三是进一步,发无上菩提心以后,你就要学习佛法的。学习佛法学习到这么一个程度,叫做「胜解大性」,就是通达了我空、也通达了一切法空的智慧。

  酉四、增上意乐大性

  四者、增上意乐大性。谓有一类已过胜解行地,证入净胜意乐地。

  「四者、增上意乐大性」,什么叫做「增上意乐大性」?「谓有一类已过胜解行地,证入净胜意乐地」,就是有一类的菩萨他这个时候已经超过了胜解行地的程度。「证入净胜意乐地」,就是断除去分别烦恼,分别我执、分别法执了,他这个时候他见到第一义谛了,见到这个法空的道理了。「言说安立的一切法都是毕竟空的」,见到这个毕竟空了,他这个时候有殊胜的意乐,有殊胜的意愿,这就是初欢喜地了。

  酉五、资粮大性

  五者、资粮大性。谓福德资粮,智慧资粮,修习圆满,能证无上正等菩提。

  「五者、资粮大性」,什么叫「资粮大性」?「谓福德资粮,智慧资粮,修习圆满,能证无上正等菩提」,前面那个「净胜意乐地」是初欢喜地,初极喜地,现在这个「资粮大性」应该是二地已上,由二地、三地、四地、五地、六地、乃至到第十地。这个「资粮大性」,「资粮」的意思,说是你到一个很远的地方去,去的时候要带着资粮,你才能够到达你的目的地。如果你没有带资粮,你马上就有困难了,你到不了。「资粮」,粮就是饮食。你不能一天就到你的目的地,要经过一百天,或者是一年,这一年的生活费用你要带好,然后你才向前走,这时候你才没有困难啊!说现在从凡夫地发心,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要到无上菩提那里去,你要有资粮。以什么为资粮呢?「谓福德资粮,智慧资粮」,这两种资粮。约六波罗蜜来说,般若波罗蜜就是智慧资粮,前五波罗蜜就是福德资粮,可以这么说。或者精进、静虑波罗蜜通于福,也通于慧,这么说也可以。总而言之,一个是福德资粮,一个是智慧资粮。

  「修习圆满」,你福德资粮也圆满了,智慧资粮也圆满了,这时候你才「能证无上正等菩提」,才能成佛,所以这是「资粮大性」。不像这个阿罗汉和辟支佛,他准备的资粮不需要那么多。那若是想得无上菩提,资粮是要广大的,这是「资粮大性」。

  酉六、时大性

  六者、时大性。谓经于三无数大劫,方证无上正等菩提。

  要经过这么长的时间。这个声闻乘的学者最长是六十劫,辟支佛乘的学者最多是一百劫,现在菩萨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要这么长的时间,「三无数大劫,方证无上正等菩提」。

  这个胜解行地要一阿僧祇劫,从初地到第七地一阿僧祇劫,从八地到第十地又一个大阿僧祇劫,所以总计是三个无数大劫。

  酉七、圆证大性

  七者、圆证大性。谓即所证无上菩提。由此圆证菩提自体,比余圆证功德自体,尚无与等;何况得有若过若增。

  「七者、圆证大性」,这是第七个大,第七个大是指什么说的呢?「谓即所证无上菩提」,这就是「圆证大性」。

  「由此圆证菩提自体,比余圆证功德自体,尚无与等」,由于你圆证无上菩提,福德、智慧无量功德庄严都圆满了。这个菩提的本体,就是无量功德,积聚了无量功德为自体。「比余圆证功德自体」,其他的呢,那只有辟支佛和阿罗汉他们所成就的功德。「尚无与等」,他们不能和佛菩提相等。「何况得有若过若增」,何况还有谁能够超过无上菩提,能比它的功德多呢?没有这回事了。

  申四、料简

  当知此中若法大性、若发心大性、若胜解大性、若增上意乐大性、若资粮大性、若时大性,如是六种,皆是圆证大性之因。圆证大性,是前六种大性之果。

  「当知此中若法大性、若发心大性」,这下面第四科是「料简」。「当知此中若法大性」,就是所学习的。「若发心大性」,这是开始修行了。「若胜解大性」,就是资粮位,也应该包括加行位。「若增上意乐大性」,那就是初欢喜地了。「若资粮大性」,就是从二地到第十地。「若时大性」,三大阿僧祇劫。「如是六种,皆是圆证大性之因」,都属于因。「圆证大性」,最后这个得无上菩提「是前六种大性之果」。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