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师地论

《瑜伽师地论》梵文 Yogācāra-bhūmi-?āstra佛教论书。简称《瑜伽论》。瑜伽师地,意即瑜伽师修行所要经历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称《十七地论》。相传为弥勒菩萨口述,无著记录。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国法相宗的根本论书。...[详情]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五(5)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五(5)

  巳十二、妙陀罗尼 (分四科) 午一、征

  云何菩萨妙陀罗尼?

  这菩提分品,一共有十五科。现在是第十二科,妙陀罗尼。分四科,第一科是征。「云何菩萨妙陀罗尼?」怎么叫菩萨的微妙的陀罗尼呢?这是问,下面第二科是标。

  午二、标

  当知如是妙陀罗尼略有四种。

  菩萨的妙陀罗尼简要的说,就是有四种不同。

  午三、列

  一者、法陀罗尼。二者、义陀罗尼。三者、咒陀罗尼。四者、能得菩萨忍陀罗尼。

  这是标出来有这四种不同。下面第四科是解释。分两科,第一科是别辨相,就是一样一样的说明这四种陀罗尼的相貌。分四科,第一科就是法陀罗尼。分三科,先是征。

  午四、释 (分二科) 未一、别辨相 (分四科) 申一、法陀罗尼 (分三科) 酉一、征

  云何菩萨法陀罗尼?

  这是征,下面第二科,解释。

  酉二、释

  谓诸菩萨获得如是念慧力持,由此力持闻未曾闻,言未温习未善通利,名句文身之所摄录,次第错纵、次第结集无量经典,经无量时,能持不忘。

  「谓诸菩萨获得如是念慧力持」,就是说诸菩萨获得、成就了这样的念慧力持,就叫做陀罗尼。这个「陀罗尼」是梵语,翻到中国话就是「持」,能摄持。这里说能摄持就是两件事,一个是念,一个是慧。由念的力量能摄持,由慧的力量能摄持,这就叫做陀罗尼。他这念慧的力量,非常的广大。若是拿我们凡夫,一般人的境界说,有人生来记忆力特别强,也有人生来记忆力不那么好。但是我们从事实上看,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我们读诵了什么文章,但是有时间性,到了时间就忘了。最明显的就是老了的时候,记忆力衰退了,就忘记了,不要说是来生。

  菩萨所得的陀罗尼,没这个问题。他的念和慧,能摄持所念慧的东西,永久也不会失掉。这永久也不会失掉,很明显的一件事,就是死掉了以后来生他还是能记得住的。以前我把《华严经》能背下来,死掉了第二生再来到这个地方,《华严经》还能背,那个念慧的力量还在,还能把《华严经》背下来,这叫做陀罗尼。说我现在能背得很熟,但来生就忘了,那不算数。

  「由此力持」,由于菩萨有不可思议念慧的力量,他就能摄持住,他不失掉。「闻未曾闻」,我听闻没曾听闻的佛法。「言未温习」,「言」就是「字」,一个字、一个字,这都是「言」,这些的文句。说我以前没学习过,我现在学习了,这叫「闻未曾闻」。学习了以后,但是我没有温习。这「温习」这句话,什么叫「温习」?小时候读书时;「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那「习」,老师就说「温习」,还能记住小时候老师说的话。但是怎么叫「温习」?这个「温」有思惟的意思,当思惟讲。就是我以前学过,我再没有温习,我再没有去读一读、思惟,没有这样子。是思惟的意思。这「习」就是数数的,一次又一次的做这件事,我没这样子,但是没再重新温习。以前学过。这「闻」由耳闻,应该是第六意识,也就是学习的意思,学习了以前没有学过的佛法,学习了以后没有温习。

  「未善通利」,那经的文句,里面的道理,能诠显的文句,里面有所诠显的义。一个文、一个义,就不通利,不是那么顺,就不是那么熟悉。这是说在这样的情形下你的陀罗尼发生作用。这陀罗尼是什么?就是所念慧的,这「念」是指文说,有文有义,那里面文句是什么?里面义是什么?你能念。「能念」是什么?就是能够明了的现前。它的文句,文句里面的义,很分明的在你心里面现前。这就叫做「陀罗尼」。现在是说,你曾经学习过,但是没有温习,没能善通利。指什么说的?「名句文身之所摄录」。这个「文」就是「字」。这「名」、或者一个字就是一个名、或者两个字、三个字才是一个名。或者很多的「名」再组织成为一个「句」。很多「句」就是一篇文章了。这个名句文身「之所摄录」,佛在我们这个世界上,为我们宣说佛法,也是要用名句文身表达真理。所以「所摄录」是什么?就是真理,就是义。

  「次第错纵」,我看《大正藏》上的《瑜伽师地论》,这个字是个「综」,错综、错综其数的「综」。这里说「纵」。我察字典,这两个字,还是「综」比较好。这个「错」有多少种的解释,在这里我看这「错」是排列的意思,把拜墩排列起来,把桌子排列,一行一行的排列起来的意思。这个「综」就是有条理,不是混乱的排列,就是有次第,一行一行很次第的排列。这名句文身、佛说的用名句文身来宣扬真理,它是一章一章的、一品一品的,那个次第排列的很有条理,叫「次第错综」。「次第结集」,佛说的法;佛在世的时候,随顺种种因缘,在什么地方、在什么时间,为众生说法。佛灭度以后,佛弟子就结集起来。这结集,「结」者「合」也、「集」者「成」也。或者约人说,就是集聚了很多的佛教徒,最初是五百阿罗汉,大家集合起来,把佛说的经、律,把它编集起来,就是「次第结集」。这「次第结集」,说这是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按三十七品,前后有次第,也都是按照次第,六波罗蜜也是有次第。就是每一个法有次第的把它编集起来。这样子的情形「无量经典」,就结集成;次第错综也好,次第结集也好,佛说的法是很多了,「无量经典」,很多很多,小乘佛法,大乘佛法经典。这个菩萨他能够「获得如是念慧力持,由此力持,闻埃曾闻」,所持的就是所学习的这些佛法,这些佛法无量的经典,他都学习过。

  「经无量时,能持不忘」,经过很长的时间,他也不忘,无量的时间他也不忘。这个情形最低限度你要有禅定,你有禅定、你才有这种能力。譬如;色界四禅、无色界四空定、有四无量心三昧,三个加起来就是十二门禅;你有这样的功夫的时候,当然这个人他常常有正念。不是有时糊涂,没有这回事。我们有欲的人,有的时候糊涂,有的时候会有罪过。若是得了禅定,他常常有正念正知,他死掉了只是身体坏了,但是一剎那间又有一个身体出来,他的定没失掉,所以这念力也不失掉。若是已经得圣道了,那更不可思议。所以「经无量时,能持不忘」。

  酉三、结

  是名菩萨法陀罗尼。

  这就叫「是名菩萨法陀罗尼」,叫做「法陀罗尼」。

  若是我们不修止观,不修禅定,就是不能得禅定,不能得禅定,你心就不能常保持正念正知。那不要说死了以后,就是现在有的时候记不住,学习什么,过一些时候就忘了,记不住。从这些事情看出来,我们今天的汉文佛教就是衰微。谁有陀罗尼?没有陀罗尼,就表示你修行不够,没有修行。

  申二、义陀罗尼 (分三科) 酉一、征

  云何菩萨义陀罗尼?

  这是第二,义陀罗尼。也是分三科,第一科是征。怎么叫菩萨的义陀罗尼呢?

  酉二、释 (分二科) 戌一、指前说

  谓如前说。

  义陀罗尼就和前面法陀罗尼一样,像前面法陀罗尼。这是指前说,下面第二科,简差别。

  戌二、简差别

  此差别者,即于彼法无量义趣,心未温习未善通利,经无量时,能持不忘。

  「此差别者」,此义陀罗尼和前面法陀罗尼不同的地方在那里呢?「即于彼法无量义趣」,即于彼法陀罗尼里面,那个文句里面,有无量的义趣,这一段有一个义趣,下面一段又有一个义趣。这一段文说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下面又说这话,但是义趣不同,义趣不一样。前面说因缘所生法,下面说一切法是毕竟空的,这里面的义趣不一样。无量」,很多的义趣。「心未温习」,你心还没能去再思惟,你以前学过,但是现在没有再温习,当然那个义和文句,你不善通利。「经无量时,能持不忘」,但是经过很长的时间他不忘。

  酉三、结

  是名菩萨义陀罗尼。

  《披寻记》一五一三页:

  「云何菩萨法陀罗尼等者:《显扬论》说」,《显扬圣教论》它解释这个陀罗尼,「若欲略说陀罗尼相者」,若想要简略的说明陀罗尼的相貌的话,「谓诸菩萨成就字类通达」,陀罗尼的相貌就是诸菩萨他成就了字类通达,即对于名句文,这个文字。这个「类」,字与字都是一类的就是广大、无量无边的文句,这一方面他有智慧,他通达这个文句。这句话是标出来,字类的通达,什么叫「字类通达」?「于名句文身,如意自在;得如是种类念持之力」,就是菩萨对于名句文身、文句,得到如意的自在,他能随意的运用。「得如是种类念持之力」,这个菩萨他成就了、获得了文字种类的念持力量,他能明记不忘,能摄持住而不失掉。

  「由念力故,随一字中,而能显示分别开演一切种染净之意」,这是于名句文身如意自在,什么叫「名句文身如意自在」?来解释这个相貌。就是「由念力故」由他那明记不忘的力量,「随一字中」,不要说一定那一个字,随你举出那一个字来,「而能显示分别」,用这一个字,可以显示出来,可以分别,可以开演。显示出来,这个显示是略,分别就是广了。能够略、也能够广,开演一切种染污意,一切种的清净意,能这样讲解。你有什么疑问,他也能够解答,所以叫开演。这显示、和分别、和开演,这意义还是不一样的。这就叫「成就字类通达」,这就叫「于名句文身如意自在」,这就叫「陀罗尼」,「陀罗尼」就是这样意思。

  我们一般人,虽然说是凡夫,但是他的文学很好,很短的时间内,不用特别参考什么,就可以写出一篇文章来。但是现在看这菩萨得到陀罗尼的时候,那是不可思议的。

  这在《显扬论》(三卷六页)上说的。「此说法陀罗尼及与义陀罗尼应准此释。」准照《显扬圣教论》说的去解释,这样就可以了。

  这是法陀罗尼,和义陀罗尼,这两种陀罗尼解释完了。下面是第三科咒陀罗尼。分三科,第一科,征。

  申三、咒陀罗尼 (分三科) 酉一、征

  云何菩萨咒陀罗尼?

  菩萨有法陀罗尼,有义陀罗尼,另外还有咒陀罗尼。咒陀罗尼是什么意思呢?这是征,下面解释。

  酉二、释

  谓诸菩萨获得如是等持自在,由此自在,加被能除有情灾患诸咒章句,令彼章句悉皆神验,第一神验,无所唐捐;能除非一种种灾患。

  「谓诸菩萨获得如是等持自在」,所谓诸菩萨获得等持,「等持」就是「定」。应该是得色界四禅,或者加上无色界的四空定。若是修四念处断了烦恼,就是无漏的等持了,就是无漏的三昧了。「由此自在,加被能除有情灾患诸咒章句」,由于这位菩萨他有高深的禅定,这个禅定是自在的。我们初学习的人,就算是得到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但是不自在,就是你成就这个禅定之后,你还要继续的数数的入住出,入禅定、入三昧,住在三昧里面,从三昧里面出来,入住出,你常常的这样训练自己,才能达到自在的境界。所以「由此自在」,这个「自在」两个字,表示你得到禅定的程度。「加被能除有情灾患诸咒章句」,这个自在的禅定的力量,你成就这个禅定了,你能加持,「加被」就是加持,加持这个章句,说的这个咒,能给它力量,授与这个咒力量,叫这个咒发生作用「能除有情灾患」,诸咒章句的作用,能除有情灾患。为什么这个咒的章句有这种作用?因为那个菩萨有禅定能加持的关系,这个力量从菩萨三昧的力量加持来的,若没有这个力量,你说的咒没有用,就是他有这个力量才能成就的。

  「令彼章句悉皆神验,第一神验,无所唐捐」,他加持那个章句,就使令那个章句悉皆神验,完全都有灵验。「神验」,神就是不可思议的意思,它那个功能不可思议。譬如说你有病,他就念这个咒一回向,你病就好了,这不须要讲道理的,就是有这个作用。「第一神验」,是最殊胜的神验。当然这是他本人,他念这个咒来祝福众生这是一件事,若别的人没得禅定也学习这个咒,那他也叫它有神验,那就看那个菩萨加被的力量,这是一回事。「无所唐捐」,就是他说这个咒的时候,就是有作用,不会徒劳的,说这个咒白说了,没有作用,不是的。「能除非一种种灾患」,能灭除去不是一种;很多种的灾患都可以消除。

  酉三、结

  是名菩萨咒陀罗尼。

  这菩萨咒陀罗尼是这样意思。前面只是简单的说「菩萨获得如是等持自在」的力量,若是凡夫得了禅定也可以说咒,也是可以说咒的,那个禅定的厉害,禅定力量是很大的。当然不是欲界定和未到地定,是要到色界四禅以上。而我们中国汉文佛教很久以来也不提倡修禅定了,不提倡这件事,就提倡念阿弥陀佛。念阿弥陀佛也是好,你能往生阿弥陀佛国,什么事情也是成功了,但是人都多数不用功。我们出家人就是欢喜散乱的境界,作佛事、放焰口,欢喜作这个事。若说不要作这个事,放下,专心的修学禅定,不欢喜;也没有人提倡,谁提倡修禅定?我看也没有人提倡。

  我初出家的时候,很侥幸,一出家就住佛学院,在佛学院里学习佛法。说佛法有兴盛有衰败的不同。这句话我也听到了,我也能记住这句话,但怎么叫「兴盛」?怎么叫「衰败」?不知道。但是逐渐的在学习佛法,我可以分别「喔!这叫做佛法衰败,这叫做兴盛。」才知道这件事。我们提倡静坐、修四念处,也有人说,现在末法时代修四念处行吗?能得无生法忍吗?有人会提出这个疑问。我认为没有差别,正法住世的时代、像法、末法时代,无差别。就是你肯努力、不肯努力的问题。

  因为这阿赖耶识它很公平,阿赖耶识有什么公平?说我现在发脾气、贪心来了、瞋心来了,你心一动,阿赖耶识就给你记录下来了,就把那个贪心的力量保持在那里,你以前也动过贪心,贪心的力量假设是八十度,你现在又动贪心的时候,增加五度,就是八十五度,你再动贪心,就到一百度。说我现在修学戒定慧,阿赖耶识也是这样做,也很公平的。你今天静坐两个钟头,阿赖耶识也把你这个力量保持在那里,你这一坐有五度的力量。你再静坐、有三度,加起来就是八度,再静坐有二十度,就是二十八度,它就一点一点的给你增上去。你造罪、它也很公平的给你服务,你作功德、也为你服务。你不作,不作、什么也没有。这是很公平的事情。正法住世也是这样子,像法、末法,什么时代众生学习佛法,你肯努力,都是这样子。譬如正法的时候,很多人得圣道,但是你若不努力,你不能得圣道,还是个凡夫。不是那个时候人都修行,也不是。我们读《涅槃经》,读出一件事来;佛入涅槃以后,大迦叶尊者过了多少天,他从灵鸠山来到拘尸那城来参加佛入灭的典礼,还没到的时候看见路上有天华。摩诃迦叶尊者遇见一个比丘,说:「这怎么有天华呢?」这比丘说:「因为佛入涅槃了,天人来散华,所以有天华」。这个比丘说完了,又说一句话:「现在好了。」说:「有什么好?」「没有人管我们了,佛入涅槃了,没有人管我们了,我们愿意怎么的就怎么的。」佛入涅槃的时候有这样的比丘,说那是正法,也有这样的比丘。道理是一样的。所以肯努力,一样会有成就。

  现在这上说「由此自在加被能除有情灾患诸咒章句」,就是你要把其他的杂事放下,专心的修学圣道,你就会有成就。所以当职事的人有功德,就是其他的人不要管那些事,你安心的修学戒定慧,所以那个当职事的人有功德。「是名菩萨咒陀罗尼」。

  申四、能得菩萨忍陀罗尼 (分三科) 酉一、征

  云何菩萨能得菩萨忍陀罗尼?

  这是第四,能得菩萨忍陀罗尼。分三科,第一科是征。「云何菩萨能得菩萨忍陀罗尼」呢?这是征,下面解释。分三科,第一科,标能得因。得忍也是果,这个果是由因来的。先把因说出来。

  酉二、释 (分三科) 戌一、标能得因

  谓诸菩萨成就自然坚固因行;具足妙慧。

  怎么能够得菩萨忍呢?「谓诸菩萨成就自然坚固因行」,这个菩萨发无上菩提心修学戒定慧的时候,他达到这个程度「自然」,不用勉强,很任运的就能出现这个境界。什么境界?「坚固因行」,你内心里面的戒定慧很坚固,就是很难破坏的,叫「坚固」。但这个坚固是什么程度呢?是属于「因」而不是得果,得果就得菩萨忍了,还没得菩萨忍。这个因行,因中的德行,这里面有很多的功德,其中重要的就是具足妙慧,这不可思议的智慧,智慧是很重要的。这个智慧的重要,我们前面学习过,就是闻思修。这闻慧不感觉有什么了不起,但是思慧就好一点,到修慧的时候,这个力量、功能、作用就强大了。这里说「具足妙慧」这是属于修慧的。

  《披寻记》一五一三页:

  「成就自然坚固因行等者:此显胜解行补特伽罗」,这个因行是胜解行的程度的人。「于胜解行住中经初无数大劫修行圆满,故作是说」,这个胜解行我们是讲过的。什么叫「胜解行」?胜解、胜行就是有智慧,有强大的智慧,他能深刻的理解第一义谛,理解这言说法性是毕竟空的意思,他能这样解,而也能这样修行,就是修止观,在奢摩他的止里面也能作如是观,观一切法空,那叫作胜解胜行。「住中」,在这个程度的时候。「经初无数大劫修行圆满」,这个胜解行住要多少时间才能圆满的成就呢?「经初无数大劫」,三大阿僧祇劫,这是第一个阿僧祇劫的修行,才能圆满这个胜解行住,能达到这个程度。可见这个时间是很久了。「故作是说」,所以叫「谓诸菩萨成就自然坚固因行,具足妙慧」。

  「《摄大乘论》颂云」,这下面引《摄大乘论》的颂来解释这一句话。「清净增上力,坚固心升进,名菩萨初修,无数三大劫」,这是《摄大乘论》的颂,《摄大乘论》是无著菩萨造的,这个颂是无著菩萨说的。这个颂「世亲释云」,世亲菩萨就是无著菩萨的弟弟,他解释这个《摄大乘论》的颂,他说「坚固心升进者:谓发牢固心,起增进行」。这个偈是四句,「清净增上力」是一句,「坚固心升进」是一句,「名菩萨初修,无数三大劫」这又两句,加起来四句。世亲菩萨是完全都解释的,可是这个《披寻记》的作者,前面那一句「清净增上力」,世亲菩萨的解释他没引来,他不引。那句话我们也想要知道,那是什么意思。「清净增上力」,世亲菩萨的解释是,善根力及大愿力,「因知所治不能降伏」,因为有善根,这个人前生在佛法里有栽培过,栽培过他就是有善根,他今生来的时候,因为宿世的善根,他就感觉到,我现在这个身口意有贪瞋痴的烦恼,不对,他想要心里面清净,所以叫「清净力」。但是我的烦恼不能调伏,那怎么办呢?只好出家,这叫善法欲。出家以后修学圣道,就把烦恼调伏了。这世亲菩萨这么解释,「因知所治不能调伏」,就是所对治的,我想要消除我内心的烦恼,但是我不能调伏。我感觉是不对,就像我感觉身体很污秽、很脏,我想去洗洗澡,把这个污秽洗掉,我是有这样的意愿,但是这件事不能做,是这个意思。

  无性菩萨也有《摄大乘论》的解释,他那解释和世亲菩萨解释不一样,他解释说:「有善根力故,能降伏所知」,他宿世栽培善根,他现在感觉自己的贪瞋痴不对,那他就出家了,出家修学圣道,能调伏烦恼,这就叫「清净力」。

  这个「增上力」怎么讲?就是有大愿力,「因知常值诸善知识」,就是由那个愿力,你发了无上菩提心的关系,你就能遇见善知识。谁是善知识?就是佛菩萨是你的善知识,你能遇见佛菩萨。这发无上菩提心很重要,那就是由大愿力。

  下面这世亲菩萨释云:「坚固心升进者,谓发牢固心」,那叫做坚固心。这「升进」就是「起增进行」叫做「升进」。下面解释,「牢固心者:应知所发大菩提心,诸恶友力不能令舍」,这牢固心怎么讲?你应该明白,就是你发的大菩提心,你有恶知识来破坏你,叫你退失菩提心,这不能,恶知识叫你退菩提心,不能退,他还是有无上菩提心的,那就叫「牢固」的意思。「增进行」是什么意思呢?「应知现在及生生中善法常增终无退减」,这个增进行就是,应知道你现在,及生生中,这一生、又一生、又一生中「善法常增」,你戒定慧的善法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增长,「终无退减」不会再减少的,你的戒定慧不会向后退的,那就叫做「增进行」。这样子四句话,「清净增上力,坚固心升进,名菩萨初修,无数三大劫」,如果你具足了这四个条件,清净力、增上力、坚固心、升进心,具足这四个条件,那就是第一个阿僧祇劫开始了。三大阿僧祇劫从什么时候开始计算?就是你这四句话具足了,你有清净、增上、坚固、心升进,这四个条件你具足了,就从这个时候初阿僧祇劫开始了。

  这在(摄论世亲释七卷二十三页)「此说成就自然坚固因行,义应准知」现在《瑜伽师地论》这段文,「成就自然坚固因行」这个道理,「义应准知」,应该准照世亲释就可以明白了。这「具足妙慧」怎么讲?「四如实智无阙现前,是名具足妙慧」,这四如实智,在〈真实义品〉也讲过,《摄大乘论》也有讲,就是名、义、自性、差别,观察都是唯心所现,都是毕竟空寂的。这就是四如实智无阙,没有阙少,你努力的用功修行都具足了,「是名具足妙慧。」

  独处空闲,寂无言说,曾无有物。见路而行,

  「成就自然坚固因行具足妙慧」的这个修行人,他是怎么一个情形呢?这个人「独处空闲」,单独他一个人在空闲的地方住,他不和其他的人同住,不和一般人同住,为什么不和我们同住?嫌我们俗气、我们懈怠,他不高兴和我们一起住。「寂无言说」,他住在那地方用功修行,心里面没有虚妄分别。「无言说」就是无分别,你说话一定是心里面要分别,才能说话的。「寂无言说」,心里面没有虚妄分别。「曾无有物」,他修这四如实智,观一切法,言说法性都是毕竟空的,无有少法可得。他心里面没有「我昨天吃面条很好吃」,没这个虚妄分别,不会「刚才我看见毒蛇了」,心里想毒蛇的事情。他的心见一切法的时候,不取相,不住色生心,不住声香味触法生心,所以叫「无」,就是心里面无所得的意思。「见路而行」他这个心就是与第一义相应,第一义就是「路」,就是道路,他修止、修观,止也止在第一义上,观也观第一义,以第一义为道路,在这里不断的努力向前进步,是「见路而行」。

  《披寻记》一五一三页:

  「独处空闲等者:此中为显得第一义谛,内心寂静」,这段文的意思显示成就因行、具足妙慧的这个人,显示他心里面在第一义那里相应。「内心寂静」,与第一义相应的时候,不是止就是观。没有一切虚妄分别的戏论境界,所以内心寂静。「是故作如是说」,所以就是这样讲。

  这几句话;「此中为显得第一义谛,内心寂静,是故作如是说」这几句话,先说这段文的大意,然后再解释每一句文。「不乐杂住」,他不欢喜和其他的人在一起住,他不欢喜这样。「居远离处」,他居住在远离愦闹的地方,「是名」叫做「独处空闲」,那个地方人迹罕到,飞鸟有时候飞到这地方来,人很少到那地方去的,所以叫做「独处空闲」。「为除定难,不多言论」,我们修禅定的困难、能障碍你得禅定的事情就是多话,欢喜说话,欢喜同人充壳子,障碍你得禅定,所以叫「定难」。现在这位修行人消除定的困难,所以不多言论,不说话的。「是名寂无言说。」

  「于求财者深修厌毁」,虽然是出家修行,生活所须还是要的。我偏着重于这件事,那就得常常要作法会,要发通知,要登记你的电话…这些事情。现在这位「于求财者深修厌毁」,这个具足因行、具足妙慧这个人,他深深的不高兴这件事情。「于求财者深修厌毁」,深深的厌恶这件事,不高兴去求财这件事。「于诸城邑交游等处,了知其初」,怎么求财?你就得要同人连系,同人连系就是到城邑里、到聚落里面去,同这个人联络,同那个人联络,今天给他送一包茶,明天给你送一包冬茹,同你联络,就是这样子在城邑里「交游」,你若不睬人家,他会布施给你钱吗?所以「于诸城邑交游等处」。而这件事,这就是有所求。有所求者,欲也,就是有欲。「了知其初」,能够成就坚固因行具足妙慧,那也不是侥幸得来的,他就是了知其初,就是了知求财,去同人家打交道,于诸城邑交游这件事,这个「初」,这就是生烦恼的开始。你同人来往,烦恼就从这里开始了。这个「初」就是因缘,令你生烦恼的因缘,就是从交游这里出来的。

  「了知过患」,求财,这是有过患,从这里众多因缘复杂的变化,令你苦恼。当然我们有的时候「哎呀!我有很多归依徒弟,我了不起,我做什么长、什么长,感觉到光荣」,但这地方说「了知过患」,你要知道那地方是一个过患,障碍你得圣道的,令你苦恼。「了知出离」,这个人他知道出离这一切烦恼的境界,心里面没有欲,不去求财,心里面过得去就好了,心里面就没有烦恼,没有烦恼那个寂静无为的境界,那是应该要努力的地方,是了知出离。「亦能了知趣出离行」,也会知道,「趣」者向前进,出离这惑业苦,那就是戒定慧了,就是八正道。「如是能得内心寂静」,你若能这样子,「了知其初,了知过患,了知出离」,你能「了知趣出离行」,你若能这样子,内心才能寂静,就是灭除烦恼了。「如〈思所成地〉说」,这段文就是〈思所成地〉(陵本十八卷十四页)那上说的,「由是此说曾无有物,见路而行」,这曾无有物,见路而行就这么讲。

  知量而食,不杂秽食,一类而食。常极静虑;于夜分中少眠多寤。于佛所说得菩萨忍诸咒章句,能谛思惟。

  「知量而食,不杂秽食」。这独处空闲,寂无言说,曾无有物,见路而行,你不到城市去同那些有钱的人去打交道,那你这衣食住怎么办?要「知量而食」不要贪多。「不杂秽食」不吃那些有污秽的东西。「一类而食」,就是简单,非常简单,我就吃一个薯仔就够了,我一餐就吃一个薯仔。「常极静虑」,这种人长期用功修行,一定是由欲界定到未到地定,由未到地定到了色界四禅,「静虑」是色界四禅,常常达到这个境界,每一天除了经行以外就是入定,就是修止观了。

  「于夜分中少眠多寤」,有昼分,有夜分。夜间的时候干什么?睡眠很少,多数是觉寤的,多数在那修止观的。「于佛所说得菩萨忍诸咒章句,能谛思惟」,能得菩萨忍陀罗尼,你念这个陀罗尼,能令你得无生法忍。什么叫「能得菩萨忍陀罗尼」?就是念这个陀罗尼能令你得无生法忍。这个陀罗尼很好。这是说「于佛所说得菩萨忍诸咒章句能谛思惟」,他得了禅定了,他对于佛所宣说的,能令你得菩萨无生法忍的诸咒章句「能谛思惟」,他能够深刻的去思惟观察。

  这一段文是标能得因,标出来得忍的一个因,是这样的。下面是正显通达,第二科,正显示你能通达了无生法忍了,分两科。第一科,于咒章句。第二科是于一切法。这于咒章句分两科,第一科,举其咒词。这得菩萨忍的陀罗尼是什么样呢?

  戌二、正显通达 (分二科) 亥一、于咒章句 (分二科) 天一、举其咒词

  其咒词曰:壹胝?密胝?吉胝毗?羼底?钵陀腻?莎诃?

  这就是得菩萨忍陀罗尼。先把这个陀罗尼标出来。下面第二科,通达咒义。

  天二、通达咒义

  即于如是咒章句义,审谛思惟筹量观察。彼于如是咒章句义如是正行,不从他闻,自然通达;了知如是诸咒章句都无有义。是圆成实,但唯无义,如实了知此章句义,所谓无义。是故过此,不求余义。齐此名为妙善通达咒章句义。

  「即于如是咒章句义,审谛思惟筹量观察」,得了禅定的这个人,在禅定里面就对这个咒的章句义审谛思惟,他在禅定里面很认真的思惟这个义。「思惟」它能诠的词句,「筹量」所观察的义,有文有义,章句里面有义。思惟章句里面的义叫「筹量」。「观察」就是由有文字入无文字,这样观察。「彼于如是咒章句义如是正行,不从他闻」,这位修行人、这位禅师,对于章句里面的义,就按照这个义去修行止观,去止、去观。「不从他闻,自然通达」,他不须要从别人去听闻,他自然会通达。「不从他闻」这句话可以做两个解释。一个解释,就是他自己应该是学过,他以前学过佛法,他现在按照他所学的去修,他不须要再去向谁学习,也可以这么讲,这是一个解释。第二个解释,就是他也可能是请一位善知识来讲解陀罗尼义,也可能在禅定里面去见那一位善知识,不是散乱心,在禅定里面去见那位善知识,听他讲解,但是他同时观察这个境界是毕竟空寂的,亲近的善知识,这是如梦境界,如幻如化的,这叫不从他闻的意思。

  有一个禅师到福建的雪峰禅师那里跟他学习。来见雪峰禅师时;就说:「你从什么地方来?」「从江浙来」,「哎呀,你从江浙老远到福建来,很辛苦呀!」来亲近的那个人他说:「仰慕道德,何惮关山?」,我仰慕您老人家的深入禅定、甚深三昧的道德,我不怕辛苦。「仰慕道德,何惮关山?」这个句子多好?然后雪峰禅师说:「汝犹醉在!」,你还在喝醉酒的境界里面,就是这么说。说我仰慕道德,仰慕您老人家…。就是有所得的境界,那有一个雪峰禅师可得呢?你认为有一个禅师,「哎呀,你有道德,我来亲近你」;你是有所得、虚妄分别,你还是喝醉酒了,你这无明酒喝醉了,道理还没开悟,你没明白诸法实相啊!所以你这喝醉酒了,「汝犹醉在!」。

  这意思是说「不从他闻」;你跟一位善知识学习佛法,你若通达这个道理的时候,无有善知识可得,也无法可得。「其说法者无说无示,其听法者无闻无得」,这是「不从他闻」。「自然通达」,那当然就是任运的,你那个智慧能通达诸法实相。

  「了知如是诸咒章句都无有义」,那你就知道这个「壹胝?密胝?吉胝毗?羼底?钵陀腻?莎诃」这是不可得的境界。也没有字、也没有句、也没有义可得。「是圆成实」,你若能这样通达,那就是圆成实,就是真如义了。「但唯无义」,没有义,没有文也没有义,没有义可得也就没有文可得。「如实了知此章句义,所谓无义」,就是这么一个境界。说这个咒的章句,能令你得无生法忍,原来是这么回事,你要有这个智慧通达。

  我们念的那个大悲咒,《大悲心陀罗尼经》也有这个意思,那就是符合了性空义,「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的意思。我们对教义的学习不够,加上修止观的功夫也不够,我们就是用执着心来念大悲咒。当然也还是有功德,但是这就是我们不够程度。所以念大悲咒,能令你得初地、二地、三地、四地、五地…八、九、十地,那道理原来是这么回事。在这里可以明白这个意思,但《大悲心陀罗尼经》本身也有这个意思。

  「是故过此,不求余义」这个圆成实,这真如义就究竟圆满了,你超过这个境界,没有余义可求的了。「齐此名为妙善通达咒章句义」,就是到此为止,你就是妙善通达咒的章句义了。

  这是第二科,通达咒义。前面是于咒章句,下面于一切法。分两科,第一科,标随无义。

  亥二、于一切法 (分二科) 天一、标随无义

  彼于如是咒章句义,正通达已;即随此义,不从他闻,自正通达一切法义。

  「彼于如是咒章句义」,那个禅师、那个菩萨,对这个咒的章句义「正通达已」,很好的、很善巧的,「正」就是善巧的,通达这个咒的章句义是无义以后,「即随此义,不从他闻」,就随顺这个无义、真如义,不从别人去闻,「自正通达一切法义」,亦复如是,其余的一切法也都是这样子,都是无义的,无义亦无句。法义不可得,法句也不可得。这是超越一切戏论了。

  天二、释离言性

  谓于此义如是通达,一切言说所说诸法自性之义,皆不成实;唯有诸法离言自性,是自性义。彼于诸法此自性义,正通达已;过此,更无余义可求。

  前面是标随无义,这第二科,释离言性。「谓于此义如是通达」,于这个无义怎么样来通达呢?「一切言说所说诸法自性之义,皆不成实」,就是你要通达一切的语言文字所表达的诸法自性的意思,说这个「树」,这是一个句,这是言说,所表达的那个「树」的意思、树的自性是不成立,都是不成立、不真实的,都是毕竟空的。言说法性都是毕竟空的意思,你要通达这个意思。「唯有诸法离言自性」,言说法性是毕竟空,就没有言说法性了,唯有诸法的离言的自性,也是无分别的义自性,那是真如的自性。这是在语言文句上这样表示,可是你真实通达这个意思,是无分别的。「彼于诸法此自性义,正通达已;过此,更无余义可求」,那位禅师对于言说诸法的毕竟空寂,离言说性的自性义,正式通达以后。「过此」,超过这个境界,更没有别的义可以希求的了,就是究竟圆满了。

  《披寻记》一五一四页:

  「如是诸咒章句都无有义等者:谓此章句都无有义可起分别」,有这个义、你在这个义上起分别,现在没有义、就不可以生起分别。「但唯无义即是彼句圆成实相」,就是真如义。「此约证成道理名圆成实」,这一段文说的话,是约这个修行人断惑证真的时候,见到真如义叫做圆成实义,不是用嘴说的圆成实。「义如《解深密经》说。(五卷五页)」在那里有说。

  「通达此故,随顺通达一切言说所说诸法自性之义皆不成实」,你若通达这个咒的章句义是无义,你随顺这个章句的无义,也就能通达一切言说所说诸法的自性「皆不成实」,也都是无义的。「唯有诸法离言自性是自性义,亦如诸咒章句都无有义」,用咒章句的无义来通达一切法的无义,由一切法的无义去通达咒章句的无义。「但唯无义是圆成实。」

  由于此义善通达故;获得最胜广大欢喜。

  由于这位禅师肯这样用功,少欲知足、独处空闲,才能够达到这个程度「善通达故」,他能够通达诸法无义。「获得最胜广大欢喜」,就成就了最殊胜的欢喜心。

  《披寻记》一五一四页:

  「获得最胜广大欢喜者:此说证入极欢喜住应知。」就是十地菩萨的初欢喜地,就是达到这个境界,所以叫广大欢喜。

  这是于一切法释离言性。前面第一科是标能得因,第二科正显通达。现在第三科,明已得忍。

  戌三、明已得忍

  由是菩萨得陀罗尼,当言已得此陀罗尼章句所立菩萨胜忍,得此忍故;是诸菩萨不久当得净胜意乐,已依上品胜解行地胜忍而转。

  「由是菩萨得陀罗尼」,得到这个陀罗尼。怎么叫得陀罗尼?「当言」,应该这么说;「已得此陀罗尼章句所立菩萨胜忍」,这叫得陀罗尼。不是我们念这几句话,我能背下来,那叫得陀罗尼,不是这个意思。「得此忍故」,得了这个忍,「是诸菩萨不久当得净胜意乐」,就是初欢喜地。「已依上品胜解行地胜忍而转」,「不久当得净胜意乐」这个话,就是现在还没得,不过距离现在的时间不是很久会得净胜意乐。那现在是什么程度呢?现在是「已依上品胜解行地胜忍而转」。暖是下忍,顶是中忍,忍是上忍。依上品的胜解行地胜忍而转,到这个程度,这个忍已经现行了。这「转」是现行的意思。

  酉三、结

  当知是名菩萨所有能得菩萨忍陀罗尼。

  这是结束这一段。这就叫菩萨所有的能得菩萨忍的陀罗尼。能得忍陀罗尼,这个陀罗尼能得忍,是这个意思。

  《披寻记》一五一五页:

  「不久当得净胜意乐等者:极欢喜住菩萨住时」,菩萨现在修行达到这个程度的时候,「一切胜解诸随烦恼皆悉永断」,「胜解」其实就是修止观,观这言说法性是毕竟空的时候,这样那随烦恼就断掉了。因为一切的随烦恼是以我们执着「言说法性是有」为基础,现在胜解观这言说法性是毕竟空的,能生烦恼的基础没有了,所以「诸随烦恼皆悉永断」不生起了。「离随烦恼净胜解转」,就是没有烦恼了,他那清净的胜解就现行了。「即此名为净胜意乐」,这就是初欢喜地。

  「胜解行住菩萨虽依上品胜解而转,而未得名净胜意乐」,你还不是初欢喜地。「由是说言不久当得」,所以说不久当得净胜意乐,他只是能得忍,而还没得净胜意乐。

  未二、总料简 (分二科) 申一、所得差别 (分二科)

  酉一、前三陀罗尼 (分二科) 戌一、举法义二陀罗尼

  此中菩萨法陀罗尼、义陀罗尼、若过第一无数大劫,已入清净胜意乐地;所得决定坚住广大。从此以下,或以愿力,或依静虑,虽有获得;而不决定,亦不坚住,亦不广大。

  这是第二科,总料简。这妙陀罗尼分四科,第四科是解释,解释里面分两科,第一科是别辨相,辨这四陀罗尼的相。现在是第二科,总料简。总料简就是把这四个陀罗尼的义放在一起再去观察。分两科, 第一科,所得的差别。分两科,第一科,前三陀罗尼。分两科,第一科,举法义二陀罗尼。

  「此中菩萨法陀罗尼、义陀罗尼」,这两个陀罗尼,「若过第一无数大劫,已入清净胜意乐地;所得决定坚住广大」,已经超过了第一阿僧祇劫,这时候这位菩萨他证入了清净的胜意乐地,就是初欢喜地了。「所得决定坚住广大」,这个已入初欢喜地的菩萨,他所得的法陀罗尼和义陀罗尼决定坚住广大,而不退转了。这「广大」,和真如理相应所以是广大,无有限际的。「从此以下,或以愿力,或依静虑」,从初欢喜地以下、就是没得初欢喜地,你还在暖顶忍的时候。「或以愿力」,你的修行在初欢喜地之前,在暖顶忍的时候,那禅定的功夫也很深,你有大悲愿力,或以静虑的力量。「虽有获得,而不决定」,虽然也能得到法陀罗尼、义陀罗尼,因为你有禅定的关系,你也会有这个陀罗尼。「而不决定」,但是那个时候不是决定的。什么叫「不决定」?就是不坚住,就是容易退,还可能会退,还可能会失掉。「亦不广大」,那时候没有与真如相应,还是有所得的境界,不是很大的。

  《披寻记》一五一五页:

  「或以愿力等者:谓由愿力常值诸善知识,从他听闻一切法义」,就是从善知识听闻法义,「名以愿力」,这叫做愿力,从善知识听闻一切法义的时候,你得陀罗尼了。「《摄大乘论》颂云:清净增上力。此即彼一分摄」,这清净增上力就是这个时候所得的法陀罗尼、义陀罗尼的力量,不够广大,不够坚定。「如世亲释应知。修习止观自正审思一切法义。名依静虑。」修习止观的时候,「自正审思」,你自己努力的审思一切法义,那就叫做依静虑。静虑是止,在止里面观一切法,那叫审思一切法义。

  戌二、例咒陀罗尼

  如说法义二陀罗尼。咒陀罗尼,当知亦尔。

  下面第二科,例咒陀罗尼。「如说法义二陀罗尼。咒陀罗尼,当知亦尔。」前面法陀罗尼、义陀罗尼,过了第一无数大劫的时候,就是极喜地了,所得的决定坚住广大。若是没入初欢喜地,在欢喜地以下,那就是不决定、也不坚住、不广大。咒陀罗尼也是这样子。你若得无生法忍,那你的咒陀罗尼是决定、坚住、广大,没有得无生法忍,那就不大了。

  酉二、 后一陀罗尼

  能得菩萨忍陀罗尼,如前所释,即如是得。

  前面例咒陀罗尼,咒陀罗尼例同于法陀罗尼、义陀罗尼,叫例咒陀罗尼。第二科是后一陀罗尼,就是能得忍陀罗尼。

  能得菩萨忍的陀罗尼如前面所解释,即如是得陀罗尼。

  《披寻记》一五一五页:

  「如前所释即如是得者:通达诸法离言自性是自性义」,一切法以离言自性为自性。「过此更无余义可求,是名如前所释」,如前所释是这个意思,就指离言自性所说的。「由是菩萨得陀罗尼,当言已得此陀罗尼章句所立菩萨胜忍,是名即如是得」,即如是得是这样意思。

  申二、能得功德 (分三科) 酉一、标

  若诸菩萨具四功德,方获如是诸陀罗尼;非随阙一。

  下面第二科,能得功德。这总料简分两科,第一科是所得差别,就指这四陀罗尼的差别。这第二科,能得功德。分三科,第一科,标。

  若诸菩萨具四功德的时候,方获如是诸陀罗尼,「非随阙一」,不是随这四个你缺一个,那就是没成就。

  酉二、征

  何等名为四种功德?

  这是征。下面第三科,列。

  酉三、列

  一者、于诸欲中,无所贪着。二者、于他胜事,不生妒忌,不嫉他荣。三者、一切所求,等施无悔。四者、于正法中,深生忻乐。忻乐法者:于菩萨藏,及菩萨藏摩怛理迦,深心爱乐。

  「一者、于诸欲中,无所贪着」,你第一个成就的功德就是没有欲,在色声香味触里面你没有欲,这一定是要得禅定了。「二者、于他胜事,不生妒忌」,对于别人有荣誉的事情,超越一切人的事情,你没有妒嫉心。「不嫉他荣」,不妒嫉别人的荣耀,能随喜这件事,这又是一个功德。「三者、一切所求,等施无悔」,其他的众生向你有所求,你能平等的都布施,心里面不后悔。如果不太好的东西你可以布施、好的就舍不得,那不是等施。现在都一样的平等布施无悔。「四者、于正法中,深生忻乐。忻乐法者:于菩萨藏,及菩萨藏摩怛理迦,深心爱乐。」,这世俗的事情心里面不介意,这第一义谛的正法深深的心里面欢喜爱乐,心里面归依法,就是心里面常希望成就显现第一义谛,叫深生忻乐,生欢喜心。「忻乐法者」对于胜义谛爱乐的人,「于菩萨藏」、大乘的法藏,「及菩萨藏摩怛理迦」,「摩怛理迦」就是论,能生智慧,而这些地方都是显示第一义谛的文句。「深心爱乐」,也是深心欢喜,因为你从别的地方得不到第一义谛的。

  《披寻记》一五一五页:

  「于菩萨藏及菩萨藏摩怛理迦者:十二分教方广一分名菩萨藏」,这十二分教里面,方广是十二分之一,这叫做菩萨藏。「即此论议名菩萨藏摩怛理迦。」就是论议,论藏里面显示第一义谛的问答,那就是摩怛理迦。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