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师地论

《瑜伽师地论》梵文 Yogācāra-bhūmi-?āstra佛教论书。简称《瑜伽论》。瑜伽师地,意即瑜伽师修行所要经历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称《十七地论》。相传为弥勒菩萨口述,无著记录。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国法相宗的根本论书。...[详情]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16)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16)

  月二、不应开悟(分三科)

  盈一、标

  又诸菩萨于受菩萨戒律仪法,虽已具足受持究竟,而于谤毁菩萨藏者无信有情,终不率尔宣示开悟。

  这个第一科是从他受分四科,第一科辨授受相,这一科里分两科,第一科明所应,第二科简不应。这个明所应就是传戒的菩萨对求受菩萨戒的菩萨,认为他是适合受菩萨戒的,叫所应。这第二科简不应,就是这个人不应该给他受菩萨戒,这样意思。这一科里又分两科,第一科是不应从受,这个不应从受,这是传戒的菩萨不及格了。求受菩萨戒的人不及格,传戒的菩萨也不及格,那这件事就是不成了。现在这是第二科不应开悟。

  「又诸菩萨于受菩萨戒律仪法」这个又诸菩萨呢,指传戒的菩萨说,于受菩萨戒律仪法,这位菩萨对于他所受的,所秉受的菩萨戒的律仪法。就是他以前曾经受过菩萨三聚净戒,他也是如法的修学。「虽已具足受持究竟」是这位菩萨虽然学习佛法很久了,他能够具足的,就是圆满的安住净戒,受持是不违犯戒。究竟就是使令这个所受持的戒,能够清净不染污。这个后面的《披寻记》的文的解释呢,解释这个究竟的意思,如果完全不违犯净戒,那么就叫做究竟清净。或者是有的时候失掉了正念,违犯了净戒,能忏悔清净,那就叫做究竟。说这位菩萨他受戒之后,能够圆满的安住净戒。

  「而于谤毁菩萨藏者无信有情」这个发无上菩提心,安住净戒的菩萨是有大悲心的,但是对于谤毁菩萨藏的人呢,「无信有情」这个谤毁菩萨藏,就是谤毁大乘佛法的人,他对于大乘佛法没有信心,就是这样的有情。「终不率尔宣示开悟」所以这位持戒清净的菩萨,由始至终他对于这个无信的有情,由始至终「不率尔」就是不轻易的宣示开悟,不为他讲解这个菩萨戒,来开悟菩萨戒,不这样做。这是标,下面解释。

  看这个《披寻记》的文:

  「于受菩萨戒律仪法虽已具足受持究竟者」说这一段文,「谓诸菩萨于自所受菩萨净戒三种律仪所有的轨则」这个菩萨净戒,戒本来是清净的,菩萨受了以后又没有违犯,所以叫做菩萨净戒。这三种律仪,就是三聚净戒了。「所有轨则是名菩萨戒律仪法」这个戒律仪法这句话怎么讲呢?就是轨则的意思,就是这三种律仪是菩萨修学圣道的一条路,一条道路,不可以改变的,你离开了这条道路就有危险。轨,就是这个车行的道路,这个车若不在道路上走就不安全了。那么菩萨的三种律仪,也就是菩萨的道路,就是轨则。这个则,是法则,三种律仪本身就是法,所以叫做轨则。「是名菩萨戒律仪法」。

  「此复云何?谓如下说四种他胜处法,乃至广说诸事有犯无犯是染非染,如是等相是名轨则。」此复云何?这个三种律仪的轨则,是菩萨戒的律仪法,但是究竟指什么说的呢?「此复云何?」「谓如下说」就是这下边的文所说的四种他胜处法,这是重戒。「乃至广说诸事」就是下边的轻戒,「广说诸事有犯无犯」你这样作并没有犯戒;你这样作是有犯戒。说是「有犯无犯是染非染」这样是犯戒了;但是不是染污;这样子犯戒呢;是染污。所以有这四种差别。犯有染非染,这个差别。「如是等相是名轨则」这下边文说出来四种他胜处法,还有很多的轻垢罪,那都叫做轨则。

  「于此轨则若无亏损,是名具足。」这个受了菩萨戒的菩萨,对于这些轻重的戒条,若没有缺少,没有犯戒,是名叫做具足。「深敬专念,是名受持」受了菩萨戒的人,对于戒有深厚的恭敬心,对于戒法有恭敬心,「专念」专一的保持正念,这就叫做受持,这受持是这么讲。「初无违犯」从初开始就不犯戒,「犯已还净」假设有的时候违犯了,违犯了以后呢就忏悔,恢复原来的清净。这就叫做「究竟」,究竟这么讲。这一段文是标,不应开悟是标的意思,标出来这样的意义,下边就是征。

  盈二、征

  所以者何?

  这个所以然的道理是什么呢?为什么菩萨有慈悲心,而对于谤毁菩萨藏的人,不开示他的菩萨戒呢?是征,下面第三科是解释。

  盈三、释

  为其闻已不能信解,大无知障之所覆蔽。便生诽谤。由诽谤故,如住菩萨净戒律仪成就无量大功德藏。彼诽谤者亦为无量大罪业藏之所随逐。乃至一切恶言恶见及恶思惟未永弃舍。终不免离。

  「为其闻已不能信解,大无知障之所覆蔽」,是因为什么不开示他菩萨戒呢?「为其闻已」因为他若听闻了以后,他不能信解,他没有信心。也可能他听懂了这个意思,但是没有信心,无信之解,那么这个信解可以这么讲。这句话可以作两个解释,就是也不信、也不解。也不懂,不懂这是什么道理,就是不解。也根本也不相信,不信不解。或者是能明白这件事,但是他不相信,就是不能信解。

  为什么不能信解呢?「大无知障之所覆蔽」他有很大的无知的障碍,覆蔽他的心,所以他不能明白这个菩萨戒的道理,「大无知障」。一般的人呢,就是无知障,但是加个「大」字,加「大」字就是有问题了。有什么问题呢?就是造过罪。造过罪,这个罪障碍他,不能开发智慧就不能明白。你譬如说我们举一个例子,有人发心在这个地方要造一个学校,那么为当地的这些年轻人读书的地方。但是有人障碍这件事,不可以在这做学校,那么这个人将来他的智慧就有问题。这是当然社会上的学校的事情。若是佛法里面,譬如说是有开发智慧的,在佛法上能开发智慧的因缘法会,你障碍他不得成就,那么将来你的智慧是有问题,这会有问题的。说「大无知障之所覆蔽」。「便生诽谤」,所以他就会生起来诽谤菩萨戒的佛法的事情。

  「由诽谤故,如住菩萨净戒律仪成就无量大功德藏」,这下面说诽谤的罪过,先说一个譬喻,如同安住菩萨净戒律仪的菩萨,他会成就无量大功德藏,这前面讲过这句话。「彼诽谤者亦为无量大罪业藏之所随逐」,那一位愚痴的人,他诽谤菩萨藏,诽谤菩萨戒,也一样的「为无量的大罪业障所随逐」,这又是这么多,很多很多的罪过随逐他。「乃至一切恶言恶见及恶思惟未永弃舍」他从他开始诽谤菩萨戒,乃至到后来,于其中间一切的恶言、恶见及恶思惟没有弃舍的时候。「终不免离」,就不能够解脱无量大罪业障之所随逐的,因此所以不为他讲,不为他开示菩萨藏、菩萨戒。

  看这《披寻记》:

  「一切恶言恶见至终不免离者:」这一段文「此中宣说开示建立像似正法,是名恶言。」在这上面,这里面说有个「恶言」这恶言指什么说的呢?就是这个人他「宣说开示建立像似正法」他为人宣说像似的正法,正法就是佛法,与佛法相似不是佛法,但是与佛法相似,他为人开示这个像似正法,为人宣说这样的正法,这是宣说像似正法。开示像似正法,就是他这样宣说了以后,你可以提出来不同的意见,他还能给你解释,那叫做开示。「建立像似正法」就是他还说出来一个道理的,把这个像似的正法建立起来,是名「恶言」,这恶言就是这样意思。这个我们佛教徒就是,若是对于佛法有欢喜心,就应该学习佛法,学习以后为人宣说开示,若是你没有虽然相信了佛法,但是你没有多学习,你就为人开示,就容易有这个问题,「像似正法」,是名恶言。

  「自心忍可爱乐恶所说义,是名恶见。」说是这个诽谤佛法的人,他自己的内心忍可爱乐恶所说义,他这个罪过的道理他非常爱乐欢喜忍可,忍可就是认可了这个道理,非常的欢喜这个道理,而这个道理是恶,是有罪过的,「恶所说义」是名叫做「恶见」。是这样讲。这个「见」呢,实在有一个智慧的意思,就是他有见地,是超过一般人的。但是这是个邪见,所以就变成一个罪过的事情了,而这个「见」刚才我说是个智慧的意思,同时也有执着的意思,执着他自己的见地,如果不执着这个见地是不能成立的,所以叫做「见」。但是这是有罪过的,不合道理的所以叫做「恶见」。

  「由不如理虚妄分别所引颠倒寻思,名恶思惟。」这个恶思惟怎么讲呢?「由不如理」由于他不随顺佛法的真理,「虚妄分别」但是他还是有点智慧的,他还是会作各式各样的分别,但是都是不对,所以叫做「虚妄分别」。「所引颠倒寻思」由不如理虚妄分别引发出来的颠倒寻思,就是错误的思想,名叫做恶思惟。

  「若未现观未断彼种,是名未永弃舍。」他内心里面有邪见,这个事情是个问题,就是你作如是思惟为人宣说,就会在你内心里面熏成了种子,这个种子就是和一般的这个虚妄分别的道理是一样,你心一动呢就熏成了种子。熏成了种子,这个种子怎么样才能断呢?是「若未现观」若是你没成就无分别智,那么无分别智就不现前,这个无分别智现前呢能观察第一义谛,能与第一义谛相应,叫做现观。若没有现观,就是没有成就无分别智的时候,「未断彼种」你那个虚妄分别的种子不能断,那个邪知邪见的种子还在你心里面,你不能断的。这个意思就是得了无分别智,无分别而是智,是无分别但是不是智,现在说无分别而实智,这个地方有点问题的,有点事情的。这个无分别智现前的时候能见到第一义谛,这时候能断除去这个种子,你这个虚妄分别的种子能断的。是「若未现观」呢「未断彼种」你没有成就这个谛现观,那个种子不能断。不能断,你内心有这个种子,那个种子一动,你这邪知邪见就出来了,所以有这个事情。所以「若未现观,未断彼种,是名未永弃舍。」就是不能永久的弃舍的,你心里面有种子,一有因缘这个种子就活动了,就虚妄分别就出来了,所以就「未永弃舍」。

  「于尔所时还为无量大罪业藏之所随逐」于那么多的时间内,自从有了邪知邪见之后,一直到这个谛现观成就之间,在中间的时候,就是那么长的时间内「还为无量」一直的有「无量的大罪业障的随逐」随逐你,「是名终不免离」这个终不免离,这么样讲。

  荒二、如应授戒(分三科)

  日一、先说法

  又诸菩萨欲授菩萨菩萨戒时,先应为说菩萨法藏。摩怛履迦菩萨学处及犯处相。

  这是第二科如应授戒,这个「如应」如其所应为他授菩萨戒,如应授戒,前面说是这个人不能给他授戒的,现在是「如应授受」。分三科第一科先说法藏。「又诸菩萨欲授菩萨菩萨戒时」这个又诸菩萨指传戒的菩萨说,说这个具足六波罗蜜种性相貌的诸菩萨,欲授菩萨菩萨戒时,他的这个慈悲心动了,想要授予此菩萨的菩萨戒,一发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就名为菩萨,为这位菩萨授菩萨戒的时候。

  「先应为说菩萨法藏摩怛履迦菩萨学处及犯处相」那么先要为他授菩萨戒,应该要怎么样办法呢?先应该为他讲说菩萨法藏,那么就是大乘佛法,就是修多罗了,这个大乘佛法。大乘佛法,不管是大乘是小乘,要说明两件事,小乘佛法也是这样,大乘佛法也是这样。你是中观学派也好,你是唯识学派也好,不管你那个学派只要是佛法,要说明两件事。一个是生死的缘起,一个是涅槃缘起,就是这两件事,要说明这两件事。如果说你说的,生死的缘起也没讲,涅槃的缘起也不讲,那不是佛法。那么这个「先应为说菩萨法藏」这就是你要为他说大乘佛法,因为你为他授菩萨戒,这不是声闻戒,这是大乘佛法的毗奈耶藏。

  这个「摩怛履迦」摩怛履迦呢就是佛法里面的真义,不是容易明白的,或者是佛陀自己详细的说明开示佛法的真理,就是一问一答,或者是用问答,就是反复的去说明这个道理,那叫做「摩怛履迦」。或者佛陀的弟子,或者得了圣道的弟子,他的大智慧就开示出来这个佛法的第一义谛,这个道理,那叫做「摩怛履迦」。或者就说它是论藏,那么这个菩萨法藏是修多罗,摩怛履迦就是论,也可以这么说也可以。

  「菩萨学处及犯处相」这两句或者说就是律,那么就是菩萨,就是大乘律。大乘菩萨戒的,菩萨戒是菩萨所学的地方。这个「及犯处相」以及你要这样做就违犯了菩萨戒,这个怎么叫做持戒?怎么叫做犯戒?这个「处」是当个依止讲。就是犯戒,为什么会犯戒呢?就是因为你有烦恼了。你有贪瞋痴的烦恼你才犯戒的,所以叫做犯处。那我为什么不犯戒呢?那是智慧的关系,你的闻思修的智慧很强,你戒定慧的功德很强,所以你就不犯戒。那也是处,所以说「学处及犯处相」相就是相貌。

  令其听受。

  这位传戒的菩萨,先为求受菩萨净戒的补特伽罗,先为他讲解经律论,「令其听受」要叫他听。你听受实在就是学习,要把它深入到心里面去,所以叫做受。

  以慧观察自所意乐。

  而那位想要受菩萨戒的人呢,他要用他自己的智慧来观察,就是听这位传戒的菩萨讲的这个经律论,你要用智慧去观察。观察是观察经律论,也观察自己,「观察自所意乐」观察自己,你的意愿。「意乐」就是意愿,我的意愿是什么情形,要观察。

  堪能思择受菩萨戒。

  观察的结果呢,最后他有一个结论。可以,「堪能思择受菩萨戒」。我能够思择经律论的道理,我能够领受,来禀受菩萨的戒法,我有这个能力,因为自己这样观察,感觉到可以。

  非惟他劝、非为胜他。

  这个自己想要受菩萨戒,是经过自己内心的智慧,应该是或者是要有一个时期的观察思惟而后决定。「非惟他劝」不是只是别人劝我受菩萨戒,我就受菩萨戒,不应该是这样。「非为胜他」也不是为了我要胜过别人,也不是,目的不是这样。就是观察这个经律论的道理,要观察自己的程度,我能行菩萨道,那你就来决定这件事,是这样意思。

  看这个《披寻记》:

  「犯处相者:所犯众罪,略有五种。」这个犯处相,即「犯处相」这句话怎么讲?「所犯众罪」这个佛教徒禀受了戒法,然后又犯了,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说「略有五种」简略的说有五种,所犯的重罪简单的说有五种不同。「谓他胜罪聚等」有五种,「如摄事分说,(陵本九十九卷二页)」那里说。

  这个五种第一个是「他胜罪聚」。他胜罪聚,我们简单的说,那就是根本戒,是这样说,这是他胜处罪。第二种呢是「众余罪聚」,就是众生的众,剩余的余,众余罪聚。就是罪过的罪,聚集的聚,众余罪聚。这是第二种。这第三种呢是「殒墬罪聚」就是你若犯了这个戒,你就是要到三恶道去了。第四种是「别悔罪聚」别别的忏悔的罪聚,那么这个就是你若犯这个罪呢,你要向一位比丘忏悔,这别悔罪聚。第五是「恶作罪聚」,这个恶作罪聚怎么讲呢?就是我犯了这一条罪就后悔了,叫「恶作」。不高兴我作的这件事,哎呀我作不对了,后悔了,叫「恶作罪聚」。就是五种罪,这五种罪没有看见怎么解释,但是和比丘戒五篇相对,应该就是这样了,比丘戒有五篇七聚,就那五篇和这里相合。「是名为犯」这五种,你作这五种错误的事你就叫做犯。

  「犯罪因缘,略有四种」不同。「谓无知等」为什么会犯戒呢?有了罪过,就是有四个原因。第一个是无知,第二个是放逸,第三是烦恼盛,第四是轻慢。我们头几天也讲过这个,这个「无知」因为无知而犯罪,就是受了戒以后不学习戒,不学习你就不知道这条戒的开遮持犯都不知道,那么犯了戒的时候自己还不知道,这就是一个因缘。

  第二是「放逸故」放逸呢就是学习过戒,知道怎么叫开遮持犯,但是这个时候忘掉了,忘念了,倒不是有意的犯戒,就是这时候我记不住了,这样作是错误的,因此而犯戒,这是放逸。第三是「烦恼盛」就是这个人是学过戒的知道开遮持犯,而犯戒的时候知道这是犯戒,那为什么会犯戒呢?这是烦恼很盛,不能自主,这是贪瞋痴太强烈了。第四是「轻慢」就是这个人知道这是犯戒,这是持戒这是犯戒都明白,这时候他就犯戒了。他轻慢戒,他对于戒不当一回事,有高慢心,这样子而犯戒的。这是四种因缘,就是犯了戒。「如摄事分说。(陵本九十九卷五页),是名犯处,此为依处起毁犯故。」就是由这四种因缘为依而发起犯戒的事情,这个处就当作依止讲的意思。

  「又所犯罪有下中上三品的差别。此之因缘亦是有五种不同,如摄事分说,(陵本九十九卷六页)是名叫做犯相。」这个这上面说犯戒呢,若是由无知或者放逸而犯戒,那么就是下品,那上中下三品,那么这就叫做下品。若烦恼盛呢这是中品的犯戒,若是轻慢,轻慢心这是上品,这就是上品。这个前边说到这个五种罪聚,「他胜罪聚」他胜罪聚那么这就是和这个「众余罪聚」这两种,你若犯了这两种你就是上品。所以「殒墬罪聚」这第三种和第四种「别悔罪聚」那就是中品,后边的「恶作罪聚」那就是下品。那么这五种的罪聚分三品的差别,或者可以这么解释,这是说完了。

  当知是名坚固菩萨

  如果是这位传戒的菩萨为受戒的菩萨,先讲说经律论。而欲受戒的菩萨,经过一个时期的观察,经过一个时期的学习,经过一个时期的观察,认为自己堪能学习佛法,堪能受菩萨戒。若是不是非惟他劝、非为胜他,若这样的情形呢,「当知是名坚固菩萨」。这个人他的道心会很坚固。

  堪受菩萨净戒律仪

  他有这种堪能,可以受戒。

  以受戒法如应正授。

  而这传戒的菩萨呢,就应该根据受戒的仪轨,随其所应为他正授,这个慎重其事叫做「正授」。

  这下面看这《披寻记》:

  「是名坚固菩萨至如应正授者:谓彼菩萨由自意乐受菩萨戒,于菩萨戒深生爱乐;」说这个菩萨他自己的意愿他要受菩萨戒的,经过学习观察的,于菩萨戒深生爱乐,对于这菩萨戒法他非常欢喜,作人应该这样子伟大才是对的。「由是故说非唯他劝非为胜他,即此说名坚固菩萨。」有具足这样条件了,名之为坚固菩萨。「当知其心于所受戒坚固无动故」为什么称为坚固呢?你应该知道这位菩萨的心,对于所受的戒是坚固无动,不管是什么境界,不能动摇他这个持戒的,守护净戒的心,不受动摇。「如是菩萨堪受净戒」可以受净戒。「是故以所应受戒律仪法如其所应而正授与;谓是菩萨正所应作及非菩萨正所应作。」都应该给他开示,开示给他。「如是有犯无犯是染非染等,如应广说,」随其所应来广说明这件事。「至下当知。」到下文会说明这个道理。

  日二、正授戒法(分二科)

  月一、总标三戒他胜处法(分二科)

  盈一、别辨品类(分四科)

  昃一、标

  如是菩萨住戒律仪,有其四种他胜处法。

  这是第二科,第二科正授戒法,这个第一科是先说法藏,这是前面说这个。现在是第二科正授戒法,分两科第一科是总标三戒他胜处法,分两科第一科是别辨类,又分四科第一科标。

  「如是菩萨住戒律仪,有其四种他胜处法。」说这位受戒的菩萨,他安住在戒律仪里面,也有轻重的不同,这个重戒里面有其四种他胜处法,有四种不同。那么这是标,那么这也就是类,这是他胜处法是一类。

  看这个《披寻记》怎么解释:

  「四[G1] 种他胜处法者:如下文说」下面列出来这四种,这四种都是什么呢?第「一」个是「贪」,第「二」是「悭」,第「三」是「忿」,第「四」是「邪见」,这个受菩萨戒的人要断除去这四种过失,「是名四法。」「如是四法皆属意业,」这个贪、悭、忿、邪见,在三业里面来说呢都属于意业,不属于身口,属于意业。「略摄为三不善业道。」把这四种合之为三,就是三种都是不善业道,这都是染污事情,「此中贪悭即彼贪欲」这四种有什么理由能变成三种了呢?就说「此中贪悭即彼贪欲」第一个贪第二个悭,实在悭也是贪,所以贪和悭就合而为一,这就是贪欲。「忿即瞋恚」忿怒就是瞋恚了,「邪见可知」邪见是什么?邪见就是愚痴,就是贪瞋痴。「如是业道唯于大乘制立为戒,是故说为菩萨他胜处法。」

  这个业道唯于大乘制立,就是这个贪、悭、忿、邪见,这是业道。这个「业」这个字,这在这个《俱舍论》上有解释,什么叫做业?什么叫做道?业是什么呢?譬如这上面说是贪、悭、忿、邪见,就是与这样烦恼的思心所,与这样烦恼相应的思心所。思心所究竟是什么东西呢?思惟的思,究竟是什么呢?就是你采取行动的那个司令官,你心里面决定要这样做,那个决定者,就是那个思。但是它不是独立的,它和贪在一起,和悭、忿、邪见在一起的。所以那个贪、瞋、忿、邪见是那个思心所的依托处。我们意业的贪瞋痴,贪瞋痴是业道,它不是业。它是这个思心所是业,思心以贪瞋痴为依托的地方,为往来的地方。这条道路就是人可以从那里来往,所以说它是道。这个真实去造业的是那个思心所,是这么意思。所以这个业,就是思心所是业,贪瞋痴是道。

  但是前面这杀盗淫,身业的杀盗淫,语业的妄言、绮语、恶口、两舌呢,它也是业,也是业道。这个身业、口业这个采取行动,但是它也是道,也是思心所的游旅的地方,就这样子。但是另外一个解释呢,就是贪瞋痴也是业,什么呢?因为你若放纵这个贪瞋痴的时候,它就能够导引你到三恶道去,所以它也是业,这么说也可以。「如是业道唯于大乘制立为戒」这个贪、悭、忿、邪见,这是大乘佛法里面,佛在大乘佛法里面制立为戒。就是佛这样安立,说这是戒,你不可以犯,制立为戒。「是故说为菩萨他胜处法」所以制立为戒,这个戒的名字叫做他胜处法。

  「又诸菩萨善净意乐,为证无上正等菩提,能作有情一切义利而发正愿;发正愿已,方能受戒。」这个又诸菩萨,这下面说的话里面的意义和前面不同了,是「又诸菩萨善净意乐」这个「善」这个字,「善」者「能也」,能清净自己的意愿。当然这是说这个菩萨,是凡夫的菩萨,凡夫菩萨但是他和一般的凡夫不同,有什么不同呢?能清净自己的意愿,这是不同的地方,清净自己的意愿。什么意愿呢?「为证无上正等菩提」为求证得无上正等菩提,佛的无上菩提。「能作有情一切义利」若是成就无上正等菩提之后,他能够创作有情的一切义利,能为一切有情作很多很多的有意义的事情,能令他修学圣道,成就出世间的涅槃,得声闻菩提,得缘觉菩提,得无上菩提,就是义利。他能为一切有情作这种出世间圣道的义利。「而发正愿」这是两个愿,一个为证无上正等菩提的意愿,这叫做菩提愿。能作一切有情义利,这是大悲心。一个菩提愿,一个大悲心,他就发这样的愿,这就是发菩提心。「发正愿已,方能受戒。」你内心里面这个发就是建立,建立了正愿以后,才能够在传戒的菩萨那里受菩萨戒的,你没有发无上菩提心是不能够受戒的。但是发无上菩提心这件事,平常你完全不关心这件事,受戒的时候就是照那个文念一下子,『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这样念一遍,说:发菩提心未?说:已发菩提心。我感觉这个事,这是没有那么回事!那怎么办呢?要以前,没有受戒以前,没有受戒以前呢,应该你的亲教师来引导你学习发菩提心。也就是要静坐,静坐思惟这个道理,所以长时期思惟这个道理,思惟久了呢在自己的心里面,诚恳的发出来这样的意愿,这叫做发菩提心。应该是这样意思,应该先这样子。「发正愿已,方能受戒」。

  但是说是我以前没有做这个事,我没有去学习,没人教导我,我也没有学习发菩提心,那么我就去到传戒的地方也就这么随顺着:发菩提心未?已发菩提心。那是这事算怎么回事呢?不要紧,不要紧,受了这个三坛大戒以后,如果你能到佛学院去,或者你另外有善知识,你学习佛法,学习佛法的时候,慢慢的你心里就发菩提心了。也算如法,就补上了嘛我以前不对,我现在改变过来好了,那也可以。如果若是受了戒以后不学习佛法,你没有学习。你没有学习,『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不学习佛法,那么你干什么?你干什么呢?那么就可能没有因缘,能发动你的无上菩提心,那就永久没有这回事情,那就没有了。这上说呢「发正愿已,方能受戒」。

  「若于如是贪等四法随起一种,皆能违害自所发愿善净意乐」,「若于如是」若是这位受戒的菩萨,对于这个贪、悭、忿、邪见这四法随起一种,随你发动那一种,「皆能违害自所发愿」这四种不管是那一种,都能够伤害了你所发的这个愿,发的无上菩提愿,无上菩提愿就是善净意乐。

  「不复堪能于现法中安住其心身心无倦」你破坏了你的善净意乐,你心里面贪悭,贪瞋痴、邪知邪见,那你于现法中,就是现在的生命体这里,现在的色受想行识法里头,「安住其心身心无倦」就不复堪能于现在的生命体里面「安住其心身心无倦」,不能这样子,你不能够把这个心安住在佛法里面,一直的栽培善根而不厌倦,这就是办不到了。你有邪知邪见认为是有问题,你心里面贪、悭、忿,这贪瞋痴在活动,这些善法都不能成就了。

  「不复堪能于现法中摄受无量菩萨所学」这件事不能于现法中安住其心身心无倦,其实这一句话是总说的,下边就别说。「不复堪能于现法中摄受无量菩萨所学」,这个「摄受」呢就当个「成就」讲好了,就不能够成就无量菩萨所学习的事情。所学习什么?就是经律论、就是戒定慧嘛,就是这一些都不能学了。

  「不复堪能现作一切有情利益安乐」你又不学习戒定慧、经律论不学习,那你也就不能够作对于一切众生有利益安乐的事情,也都不能作。你贪瞋痴活动,还能作什么好事吗?

  「况起一切」前面是说你随起一种,何况你这四种都起了呢?和一切的烦恼一生起来,「由是因缘,贪等四法望与自愿及自性戒正能胜伏」。「由是因缘」由前面这一段说的话的道理,所以这个「贪等四法望与自愿」和自己发的善净意乐这无上菩提心来对比的话呢,「及自性戒」现在是讲一切戒,这个戒有九种,第一种是自性戒,现在是一切戒,和前面那个自性戒来对比。「正能胜伏一切毁犯皆从此生,是故名为他胜处法。」来对望之呢,就会明白了啊,「贪等四法望与自愿」自己的无上菩提愿及自性戒,前面那自性戒说的道理,「正能够胜伏一切毁犯」胜伏一切毁犯,一切皆从此生。「正能胜伏」就是这个地方,这话可以两方面讲。「正能胜伏」如果你的菩提愿强,智慧强就能胜伏一切毁犯,就不犯。若是你这个四法的烦恼啊,它的力量大,能胜伏你的菩提愿,那你这菩萨戒一切都毁犯了。「皆从此生」就是你若是作染污的事情,作罪过的事情,从这四法生出来一切罪过的事情。「皆从此生,是故名为他胜处法。」所以这个贪、悭、忿、邪见,叫做他胜罪聚。这个究竟什么叫做他?不要着急,这下面有解释。

  「此即恶法名为他故」这个「他」是什么?就是恶法就是他。善法大智慧是你自己,现在你自己的智慧功德软弱,没有力量,为恶法所胜,就是他胜,「名为他故」。「复次当知他胜处法非即他胜罪聚」这个地方又解释的很微细,「复次当知他胜处法非即他胜罪聚」就是这个贪、悭、忿、邪见,这是「他胜处法」。「非即他胜罪聚」他不就是那个他胜罪聚,就是犯了戒就一大堆的罪过,不就是那个罪。

  「举法而言,故唯说四。」这约戒法来说呢,所戒的就说这四种,「故唯说四」。「约聚为论,应有众多」若是约这个这四法所犯的罪过来说,就是「约聚为论,应有众多」不只是四种,应有众多。「如下广显所犯事相,随应当知」那么这个由下面文是说了很多了,「广显所犯的事相」那就不只于内心的事情,表现于外的事相「随应当知」随其所应你就知道,那是犯他胜罪,那是犯了很多很多的罪。由嫉,也可能犯他胜处,也可能犯的轻垢罪。由贪,那有可能是犯的他胜处,也可能犯的轻垢罪,所以有这样的分别。「皆由四法为其因缘」随应当知「犯他胜罪皆由四法为其因缘」。

  「以要言之,若由瞋起,多分他胜罪聚所摄,」这上面再加解释「以要言之」若由瞋恨心发起的,多分是他胜罪聚所摄。由瞋心造的罪过多数是属于他胜罪聚所摄的,「故世尊说多分应与瞋所起犯。由诸菩萨憎诸有情」这地方引佛说多分应与瞋所起犯,你作这种事情,你与瞋心相应的时候所犯的罪过,那这就是有严重了,你瞋所起犯。「由诸菩萨憎诸有情嫉诸有情,不能修行自他利行,」为什么说犯,由瞋心犯罪就这么严重呢?

  说由「诸菩萨憎诸有情」你心里面憎恶诸有情,嫉恨诸有情,这个憎和嫉实在都是瞋心的意思。「不能修行自他利行」你若瞋心起来了的时候,自己也不能修行对自己有利的事情,也不能修行对他有利的事情,这两种功德都不能作。「作诸菩萨所不应该作」的事情,「可得成犯,」所以这样子就是犯戒了。「如下自说」下文有说(陵本四十一卷二十页)有说。「今举四法,具足说故。彼说瞋起,约多分故。」现在这里说这个四法呢,是具足说的,全面的说有这四种,「彼说瞋起,约多分故」约下文呢只说一个瞋,这是约多数菩萨你没有修般若波罗蜜、四无量心,这个瞋心不能调伏,所以「约多分故」。「文虽有别,义无相违。」这里说四法,下面说一法,那文是不同,但是那个意是没有冲突。「又此他胜处法。非唯犯重;亦有犯轻。」这就把前面这个意思又说出来,「又此他胜处法,非唯犯重」这四种他胜处法这是犯重,但是这四法也不是完全是犯重,亦有犯轻罪的地方,「由彼起犯意乐因缘,有软中上品类差别。」说是同样是瞋心,怎么又通于轻,又通于重呢?怎么会这样子?「由彼起犯意乐因缘」由于那位菩萨,这个瞋心一动了的时候,这是犯戒的一个因缘,重要因缘。就是你心里面有了瞋心,然后才犯戒,所以这是这样。这个犯戒呢,就是「有软中上品的差别」,这个瞋心有软中上品的差别,所以若是上品那就是重戒,软品就是轻戒了。「有软中上品差别。摄事分说:由下品犯是下品罪;若由中品是中品罪,若由上品是上品罪故。」就是你的瞋心有软中上的差别,这个下边还有分别(陵本九十九卷七页)。

  昃二、征

  何等为四?

  前面是标,标出来有四种他胜处法,下边是征,征就是问。是那四种呢?下边第三科是解释。解释分四科,第一科是贪法。

  昃三、释(分四科)

  辰一、贪法

  若诸菩萨为欲贪求利养恭敬,自赞毁他,是名第一他胜处法。

  假设这位受戒的菩萨,他的内心是欲贪求利养恭敬,贪求别人的供养他,能恭敬他,他希求这样的事情,这是内心里面的动机,那么表现于外是干什么呢?自赞毁他,自己赞叹自己有道德,有神通,『我是弥勒菩萨的化身』,自赞。毁他,来破坏别人,说别人都是业障鬼,这是自赞毁他「是名第一他胜处法」这是第一种。这上面是这个戒条,可见这个佛菩萨的大智慧!他还说两件事,一个表现于外的行为,一个内心的动机。就是「若诸菩萨为欲贪求利养恭敬」这是内心的动机;「自赞毁他」就是表现出来的行为。外边的和里边的是这样的,那这就是第一种他胜处法。

  看这个《披寻记》:

  「为欲贪求利养恭敬自赞毁他等者:赞自善说正法功德」这是说赞叹自己善于宣扬佛法的功德,这是「是名自赞」。「毁他不善说法过失」来呵斥毁谤别人不善于说法的过失,「是名叫做毁他」这样讲。「由自希求利养恭敬有染爱心,是故自赞。」为什么要自己赞叹自己呢?由于他自己他希求利养,希望有财,有财富,希望人家恭敬,这样子的心情是染污的爱心。而这个爱呢,实在就是爱着自己,爱着自己也爱着这个利养恭敬,这是一个染污心。这个染污心呢,是有所执着有所得,有所得的心叫做染污心。若要这样讲呢,没得无生法忍的人,没得圣道的人都有染污心,只要你不知道这是如幻如化的是毕竟空的,就是有所得。有所得你这个一念心就是无明,就是不清净。这样子讲这染爱心是很普遍的,遍于一切处了。这个地方应该约别义说,就是爱着自己,那就是更粗重的烦恼了「是故自赞」。

  「由嫉他得利养恭敬有瞋恚心,是故毁他。」为什么要毁谤别人呢?

  由于嫉恨,嫉妒别的人得到利养恭敬了,自己就不高兴了,不耐他荣这就是嫉妒。那嫉妒实在就是瞋恨心,那怎么办法呢?想出个方法就是毁他。毁他的时候,也有可能那个人的利养恭敬受到影响,但是也不一定。

  「今约贪欲业道为论」现在这一段文呢,这个是毁谤他人是嫉妒心,在这个地方没有说嫉妒,说「若诸菩萨为欲贪求利养恭敬,自赞毁他」只说一个贪,没有说嫉。贪求利养恭敬,若自赞这是贪;毁他应该是嫉妒,但是这没有说嫉妒,只是说个贪。说「今约贪欲业道为论」现在只是说是贪,由贪心,这么说。「由贪究竟;故唯说贪。」因为你有贪心呢,就把这个犯戒的这个事情,自赞毁他这个事情,就到最后把这一条戒完全犯了,违犯了。中间没有停下来,没有停止所以叫做究竟「故为说贪」。「若约方便,应具说二:谓贪及嫉。」若是按照犯戒的方便来说,犯戒的方法。犯戒的方法是应具足说两种,一个是贪或者是嫉。应该说这两个字,但是这里只说一个贪,「如下文是」。下面的就是全面的说了(陵本四十一卷十三页)「为显此正违害菩萨净命,不利自他,是故偏说名为第一他胜处法。」为了显示这一条戒,正是违害了,就是伤害了菩萨的净命。菩萨这样子自赞毁他就是邪命了,所以不是净命。「不利自他」对于自己对于他都没有利益,「是故偏说名为第一他胜处法」。这是第一条的他胜处法,下面第二是悭法。

  辰二、悭法

  若诸菩萨现有资财,性悭财故,有苦有贫无依无怙正求财者来现在前,不起哀怜而修惠舍。

  现在解释这个悭,「若诸菩萨现有资财」说是这位菩萨他现在有很多的财富。这个比丘戒呢是说不可以蓄金银宝物,这菩萨戒是可以积蓄财富的。说是「若诸菩萨现有资财,性悭财故」但是他的心悭财,于财很悭吝。「有苦」有情,「有贫」有情,「无依无怙」的有情,这种有苦的有情,「正求财者」他是合法的没有虚伪不是欺骗,他真实有这种需要,而说话也是诚实的,就叫做正求财。就到你这个菩萨来求你帮助,这样子。「来现在前」来到你这里显现在你的面前,你是接触了这个境界,不说我不知道,你不能否认这件事。「不起哀怜而修惠舍」你对这个境界你不能发哀怜心,不能够修布施波罗蜜,不会修惠舍。

  正求法者来现在前。

  这个前面说求财,这地方正求法。这个正求法这个地方也有事情下面有解释「来现在前」。

  性悭法故

  而这个菩萨的心性对于法也是吝啬。

  虽现有法而不给施

  而不肯布施,不肯开示他。

  是名第二他胜处法。

  那么这是法和财两种都是悭吝,那就是犯了这条戒。

  下面看这《披寻记》:[G2]

  「有苦有贫无依无怙等者:谓为乞丐者,或行路者,」或者这个人是个乞丐,就是完全是以乞丐乞讨的生活,这种人。或者是行路的人,「或希求者」或者他现在对你有所求,「或盲瞽者」或者是这个人眼睛坏了,他的眼睛像鼓似的,没有眼珠了。「或聋騃者」或者耳朵聋还是特别愚痴的人,「是名叫做有苦」。「若贫穷者,匮乏种种资生具者」缺少生活所需的都不足了这种人,叫做贫穷者,「是名有贫」。

  「无他摄受,是名无依。」没有人照顾的老人,是名无依。「无他抚育,是名无怙。」所以年轻的小孩子没有人来爱护他照顾他,是名无怙。「无情数物,名之为财。」它是没有知觉性的。「此有三种财:一者是财物」就是这个媒介物这个钞票为应该是财物,「二者是谷物」这个人的食品这一类东西,「三者是处物」这个处所,这个房地产,或者是处。那么这个是谷物和财物应该是动产,处物应该是不动产。「如声闻地的解释」(陵本二十五卷十六页)「彼诸有情于此诸物以法乞求」那些有苦有贫的这些有情,「以法乞求」合法的向你乞求,「不」是「以非法」欺骗你来求的。「是名叫正求财者。菩萨于此应行布施,又此布施其性无罪;为庄严心,」由这个布施,两方面都是合法的,来求布施的人也是合法,这个布施者也是合法的,那么就是没有过失的。「为庄严心」能够使令你的心得到庄严而不丑陋。「为伴助心,为资瑜伽」说是这个布施,能对你的内心的事情有所帮助,叫做伴助,伴就是助,说伴助心。「为资瑜伽」有什么帮助呢?能帮助你修止观的,能令你止观得相应。「为得上义」你若能布施修这个功德,能够使令你逐渐的向上,能见第一义谛,你有这种能力。「应勤修习」所以这个布施你应该这样作,精勤的这样作,「名叫做修惠舍」。

  「诸有叶纸已书正法」这个一页一页的这个纸,那上面书写上佛的法语,叫正法,「是名为法」。「若婴儿慧众生来乞」若是这个人他的智慧像婴儿似的,实在就是没有智慧,这种人来向你乞求正法的话,「不应该施与」。「若堪受持能信解者而来求乞」若是说这个人的智慧有堪能性,能够受持佛法而且还能信解,而来求乞的呢,「是应该施与,是则名为正求法者。」

  「又性多贪求欲衒卖经卷等者」又性多贪,若是这个人的心贪心很大,「求欲衒卖经卷等」他的内心是要作生意的,说赞叹佛法怎么好,然后把佛法的经书去卖去图利的,这种人。「欲秘藏者」或者说是他求了这个法,他就收藏起来秘密的不流通,「如是等类不求胜智」这些人总而言之都是不希求得到出世间的圣慧,没有这种意愿。「不应施与。若求胜智,是应施与,是则名为正求法者。若诸菩萨于财于法悭垢缠心,」这下面总说,对于财也是有悭垢缠心,对于法也悭垢缠心。「虽复现有可施财法,而于现前求乞众生不起哀怜」没有这个悲愍心,「不作饶益」不用财和法来利益对方。「当知能令憎背所应行施」你这个悭心,你要知道你的悭吝心能令你不欢喜布施,「及令阙乏妙智资粮」自己也不愿意修施波罗蜜,还使令对方缺少了出世间妙智的资粮。你演说这样的佛法为因,能令对方得出世间的圣智,但是你都不作了,缺少这种因缘。「何况能修自他利行」前面是说得智慧的资粮,这些事情都不做,你还能修自利利他的功德吗?「为显此正违害菩萨的福智的资粮,是不利自他;是故偏说名为第二他胜处法。」这是第二,下面是第三是忿法。

  辰三、忿法

  若诸菩萨长养如是种类忿缠,由是因缘不唯发起粗言便息。

  若是已经受了菩萨戒的菩萨「长养如是种类忿缠」,如是指下边,各式各样的忿怒心,缠就是烦恼,这个长养就是常常的发瞋心,瞋心就长养就增长,你以前发的烦恼这个瞋心在心里面造成了一个种子,栽培一个种子。第二是再发烦恼的时候,发瞋心的时候,就加强了前一世瞋心的种子,就滋养它了,使那个瞋心的种子力量大了一点,所以叫做长养。

  「由是因缘不唯发起粗言便息」由于你常常的长养你的瞋心、忿怒,由于此的因缘「不唯发起」不但是「发起粗言便息」,你不是说出了一个粗恶的言语就停下来了,没有停下来。

  由忿蔽故,

  由于你那个忿怒蒙蔽了你的智慧。你还

  加以手足块石刀杖捶打伤害损恼有情。

  你还是用手来打人,用足来踢人,还用块来伤人,用石头、用刀用杖来捶打伤害损恼有情,就是各式各样的这个瞋心的行动。

  内怀猛利忿恨意乐,

  「加以手足块石刀杖捶打伤害损恼有情」这是外面的,内里面呢怀藏猛利的,很强力的那个忿恨的意愿,就是想要伤害人。

  有所违犯

  你这样做你就是犯了菩萨戒了。

  他来谏谢不受不忍不舍怨结,

  若是有的人来谏正你,你是犯错了菩萨戒了。你不是平常人你不要这么忿怒,「来谏」。这个「谢」或者来了向你道歉,你不高兴我我向你道歉,「不受不忍」不接受道歉也不接受人家的建议,心里面这个不忍,不忍这个不饶益的事情。「不舍怨结」这个怨恨的烦恼不弃舍。

  是名第三他胜处法。

  看这个《披寻记》:

  「长养如是种类忿缠等者:如下所说身语意业一切皆是忿缠所作。」下面这个「不唯发起粗言便息」这是语业,「由忿蔽故加以手足」这是身业,「内怀猛利忿恨意乐」这是意业。就是由下所说身语意业的一切都是忿怒心所作的事情,「指此所说,故言如是种类」说长养如是种类就指下面身口意的这个忿恨心。「于此忿缠不饶益相不正思惟」这个忿怒心,你有忿怒心就是有一个不饶益相,你这忿怒心才生起来,感觉到这件事对我无利益,对我有伤害,我的忿怒心就来了。忿怒心来了呢,也表示了不饶益相来伤害对方,就是这么回事。说「于此忿缠不饶益相不正思惟多所修习,」不正思惟,心里面不能够依据佛法做正思惟,不能修无常观,不能修无我观,不能修毕竟空观。这个忿怒的境界是因缘生法,是剎那剎那生灭的,说前一剎那那个人对不起我,后一剎那那个人就不是那个人了,修无常观也可以。他若不修无常观来对治,也不能修无我观来对治,观察色受想行识毕竟空寂无有我我所,他在不饶益谁呢?所以他也不能这么修无我观,也不能修毕竟空观,这样的修观叫做正思惟。他说「不正思惟」就是有所得,也执着有我,执着常乐我净,是执着,执着这个。这个执着多所修习,常常的放纵自己的烦恼,放纵自己的执着。

  「不生乐欲勤修对治」他心里不欢喜依据佛教学习对治法门,来对治自己的烦恼,「是名叫做长养」。这个长养这么讲。「粗言」是什么意思呢?「谓若毁辱诃责」。就是毁辱对方,呵责对方,「猛利忿缠」很猛利,很有力量的那个忿怒心缠扰他,「蔽抑其心」这种忿怒心「蔽抑」就是震服他自己的心,「是名叫做忿蔽」。「若于忿缠正现前的时候,他来谏说或行悔谢」或者对方来谏正他,或者来忏悔道歉,「心生违拒」违拒这件事,不接受,「是名不受」。「心不忍可,是名不忍」你来忏悔他不忍可,不忍可这件事,「心怀怨憎,是名不舍怨结」。心里面怀藏着这怨憎心,叫不舍怨结。「菩萨戒中一切所作不应憎诸有情嫉诸有情;何况恼害呢?」这个憎诸有情嫉诸有情,不高兴嫉妒这都是内心的事情。恼害是表现于外有伤害有情的行动了,内心里都不应该憎不应该嫉,何况恼害呢?「为显此正违害菩萨大悲心,不利自他;是故偏说名为第三他胜处法」。

  辰四、邪见

  若诸菩萨谤菩萨藏,爱乐宣说开示建立像似正法,

  这第四是邪见,若诸受菩萨戒的菩萨,他有邪见谤菩萨藏,毁谤大乘佛法。「爱乐宣说开示建立像似正法」他心里面欢喜宣说开示建立非正法,但是与正法相似,使令人看不清楚,认为它就是正法,这样子来迷惑人。

  于像似法或自信解,

  他对像似的佛法,或者是他自己思惟,思惟得到的这个像似正法,他对于自己思惟所觉悟的像似正法信解。

  或随他转:

  或者随顺别人向他宣传像似正法,他也就随他意,也就相信这件事了,也是信解了。

  是名第四他胜处法。

  看这个《披寻记》:

  「谤菩萨藏等者:像似正法有多差别,」有各式各样的像似正法,在「摄事分中广说其相。(陵本九十九卷十五页)」那里有说什么叫做像似正法,那里有说。「此中且说由损减见损减实事,于无常等种种义门,广为他人宣说开示;」说这里呢姑且说有损减见,有增益见、有损减见。就是它原来没有你给它增加上去的,也是搞错了,这叫做增益见。它原来是有你把它减少了,那么也是不对的,说有损减见,「损减实事」就是灭除去真实有这件事,但是你就说没有,你有这样的思想那就是损减实事。

  这个或者这样说:因缘所生法就是有这件事,因缘所有的,你做善恶业就有善恶业的果报,你修学禅定那么你就有色界无色界的这种境界出现。若是修学出世间的圣道,也会有三乘涅槃,种种无量的功德的。这都是实在有这件事,但是你若说是没有,那么就是损减实事了。「于无常等种种义门」这无常、苦、空、无我,种种义门呢,就是色无常、苦、空、无我,受想行识无常、苦、空、无我,这五蕴、十二处、十八界这一切法,叫种种义。这是这个道理的门,你从这里可以悟入那个道理,譬如说我看见那鸟,这个那鸟在那里叫,你从这里能明白第一义谛了,那个鸟鸣、花笑,就是悟入第一义谛的门。所以这个门是很多很多的,有人骂你一句,你开悟了,那个骂就是第一义谛的门。世界其实这一切的因缘生法呢,都是悟入第一义谛的门,所以种种义门。

  现在是说呢无常等种种义门,就是这个无常、苦、空、无我这些义门。「广为他人宣说开示」,是这个菩萨呢,很广博的为他人宣说开示无常等种种义门。「如是如是自他习行。如是名为像似正法」就是这样的这样的,这无常的,苦、空、无我,这样的这样的。这个「自他习行」自己也这样做,也叫他人这样做,「如是名为像似正法」。那这样子说呢,就是小乘为像似正法了,就是这一个意思。「像似正法」。「此于难解大乘相应空性相应未极显了密意趣义」所以宣说无常、苦、空、无我,对于难解的大乘相应的空性相应,属于大乘佛法的。譬如说《般若经》,《大般若经》是大乘相应。大乘相应里面,那么也有般若,也有瑜伽,现在是说般若。「大乘相应空性相应的,未极显了密意趣义甚深经典不能如实解所说义;」你要为人宣说无常、苦、空、无我,那这对于不容易明了的大乘相应、空性相应的佛法「未极显了密意趣义」这种说无常、苦、空、无我,它不能圆满的显示出来。空显示出来密意的趣义,这个大乘佛法里面有密意。这个密意的趣义不能显示,所以称之为「像似正法」。这是这个《披寻记》的作者这样解释,但是在这个九十九卷十五页那里也有解释,「密意趣义」。「甚深经典不能如实解所说义」你若是学习苦、空、无常、无我这个道理,对于那个甚深的经典,譬如说这个《解深密经》这是唯识宗的经典,这些大乘经典,就是不能如实的解所说义,那个大乘佛法的义就不能明白了。

  「起如是见,立如是论;」不能明了空性相应的道理呢,结果就有了问题,什么问题呢?「起如是见,立如是论」见是在心上说的,论是在语言上说的,他有这样的见,有这样的论。什么是见是论呢?「一切唯假是为真实,若作是观名为正观,」一切唯假,这一切法都是假的,都是虚妄的。这句话呢,若是在中观来说这句话没什么不对,但是在瑜伽这学派来说呢,这句话有点问题。它的意思是什么呢?遍计所执都是假的,但是依他起还是真实,实有唯识。你不能说是依他起也是假,说一切都是假的了呢?这句话有问题。说是「一切唯假是唯真实,若作是观名为正观。」你若这样观察一切法都是假的,那这样子是正观。

  「当知是名谤菩萨藏」这句话是唯识学者说的。当知你若认为一切法都是假的,「一切唯假」这句话是对的是为真实。你若这样说呢,是谤菩萨藏,你对大乘佛法有所毁谤,就是这样。因为这里面把依他起也破坏了,这是有罪过的,所以叫做谤菩萨藏。「由彼诽谤真实及以虚伪都无有故」因为什么说他是谤菩萨藏呢?由于他诽谤了真实义,真实义就是依他起是真实,圆成实也是真实,你说一切唯假这一句话就是把这些都否认了。「由彼诽谤了真实及以虚伪」这个虚伪就是遍计所执,遍计所执你说它是假的,但是你若说依他起也是假的,这就完全都毁谤了。你说真实也是没有的,虚伪也是没有的,这就是毁谤了大乘佛法,这和真实义有点违背。「如真实义品中说。」这话也就是〈真实义品〉第三十六卷里面说的(陵本三十六卷十六页)。

  「于相似法深心宝玩习近味着,」说这个菩萨对相似的佛法在深深的爱着,「习近味着」常常的欢喜和他接近、学习,「是名叫做爱乐。因他请问而为记别,是名叫做宣说」。别人有问题请问,他能够为他解释,那叫做宣说。「解其义趣,是名开示」把它这相似正法的意趣为人解释那叫做开示。「成所说义,是名建立」把自己的见,如是见如是论,能把它成立起来那就叫做「建立」。「自于彼法生邪胜解」这位有邪见的菩萨对于他所宣说的这个相似佛法,生邪胜解,他有那个智慧,能把那个相似法说的头头是道,生邪胜解,这叫做「名自信解」。「从他听闻随起执着,名随他转。为显此正违害菩萨正智见转,」如果有这样的邪知邪见呢,就是伤害了菩萨的正智正见的活动,「陷堕自他」自己也是堕落了,使令相信的人也堕落了。「是故偏说名为第四他胜处法」。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