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师地论

《瑜伽师地论》梵文 Yogācāra-bhūmi-?āstra佛教论书。简称《瑜伽论》。瑜伽师地,意即瑜伽师修行所要经历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称《十七地论》。相传为弥勒菩萨口述,无著记录。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国法相宗的根本论书。...[详情]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九(4)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九(4)

  玄二、巧慧施(分二科) 黄一、别辨相(分三科) 宇一、标

  又诸菩萨不以恶慧而行布施,常以巧慧而行布施。

  这里是说六波罗蜜里面的第一个,施波罗蜜。施波罗蜜里面分三科,第一科是「自性施」已经学习过了。第二科是「一切施」,「一切施」里面也是分二科,第一科是「一切所施」,这一科学习过了,现在是第二科「施相差别」。「施相差别」里面分二科,第一科是「种种施」,「种种施」里面分二科是「利益他摄」、「自利益摄」,这二科都学过了。现在是「巧慧施」,就是布施的时候有巧妙的智慧;这一科里面分二科,第一科是「别辨相」分三科,第一科「标」。

  「又诸菩萨不以恶慧而行布施」,又诸多的菩萨,他在用布施利益众生的时候,不用这个暴恶的智慧而行布施,这个智慧是通于善恶的。现在是菩萨行布施利益众生的时候,是不用恶的智慧而行布施。「常以巧慧而行布施」,常是用微妙的、良好的智慧去行布施波罗蜜多。

  这是「标」。

  宇二、征

  云何菩萨巧慧布施?

  这是第二科「征」。菩萨的「巧慧布施」是怎么个情形呢?

  下面第三科解释,解释里分六科,第一科是「财施」。

  宇三、释(分六科) 宙一、财施(分二科) 洪一、有财摄(分二科)

  荒一、释(分四科) 日一、先济危苦(分二科) 月一、明发心

  谓诸菩萨现有种种可施财物,求者未至,先发是心:设二求者俱来我所,一、是安乐,非贫非贱、有依有怙;二、是危苦,是贫是贱、无依无怙。我于尔时,应自揆量所有财物,若堪于二充足满愿,即应俱施满愿充足;如其财物不堪于二充足满愿,即应方便发遣安乐非贫非贱有依有怙,尽己所有施彼危苦是贫是贱无依无怙。

  「谓诸菩萨现有种种可施财物」,菩萨这个时候他有很多的、各式各样的、可以布施利益众生的财物。这是「财施」分二科,第一科是「有财摄」分二科,第一科是解释,分四科,第一科是「先济危苦」分二科,第一科是「明发心」。

  「求者未至,先发是心」,向菩萨祈求的人还没到来,菩萨自己先建立这样的意愿。什么意愿呢?「设二求者俱来我所」,假设有二类向我祈求的人,同时的到我这里。「一是安乐」二类,那二类呢?第一类是「安乐」,他的生活很安定,心情很快乐。「非贫非贱」,不是贫穷的人,那么有可能是有财富的人;「非贱」,不是卑下的人,可能在社会上有一点地位的人。所以「非贫非贱」可能是有多少富贵这种身份的人。「有依有怙」,这个「有怙」就是他有父亲在,那么「有依」就应该说他有母亲,他有父亲、有母亲可以仗恃的。那么可能他的父母也不是平常人。这样的人,到他这里来祈求、有所求。「二、是危苦」,第二类的人是「危」、危而不安,就是生活上有一点不足,有多少不足心里不安;「苦」而不乐,前面是安乐,他这是危苦,就是这么一个人。「是贫是贱」,生活所需都是有点不足,在社会上也没什么地位。「无依无怙」因为没有父母可仗恃,就是这样的人。这二类人正好是相反的。

  「我于尔时,应自揆量所有财物」,这二种人到我这里来有所求,我这个时候我应该自己考察一下、考量一下、想一想。想什么呢?「所有财物」,我所有的财物。「若堪于二充足满愿」,若可以对于这二种人的要求,我都能充足地满其所愿。你要什么我有力量赋给你、布施给你。「即应俱施满愿充足」,那我就应该两类的人,我完全是满他们的愿、令他满足。「如其财物不堪于二充足满愿」,如果我的财富不能够对这两种人充足满愿,不能满足他的希望。「即应方便发遣安乐」,那怎么办呢?我就应该方便善巧地辞退那个安乐的人;「非贫非贱有依有怙」的人,我辞退他;「非贫非贱有依有怙」的人,我就说几句话婉谢了他。「尽己所有施彼危苦」,我尽有自己所有,我财富不是很多那我尽我所有,布施给那个危苦的人,「是贫是贱无依无怙」的人,我满他所愿。这也不容易「尽己所有」的布施,这不容易。

  那么这是向他祈求的人还没有到来,他自己先作这样的发心、作这样的计划,有这样的愿望。下面第二科「辨所作」分二科,第一科「惠施危苦」。

  月二、辨所作(分二科) 盈一、惠施危苦

  发是心已,如所思惟,即便成办如是事业。

  「发是心已」,他建立了这样的心愿以后;就作这样的计划以后。「如所思惟,即便成办如是事业」,就像自己所计划的这样子,就这样做好了,把这件事作好了,就像前面想象的那样子。

  这是「辨所作」,第一科「惠施危苦」,第二科「辞遣安乐」。

  盈二、辞遣安乐

  于安乐等诸来求者,既无力能足满其愿,先当方便发意思惟、辞谢发遣。我此施物,于危苦等先舍先许,故今与之;非我于汝无乐施心,但更无力,唯愿贤首,勿于我所嫌恨弃背。

  「于安乐等诸来求者,既无力能足满其愿」,对于安乐的那一类的众生,「非贫非贱有依有怙」的这个「诸来求者」,这也不是一个人,有多少人来向他有祈求。「既无力能足满其愿」,既然这位菩萨没有这种力量,没有这么多的财富「足满」,足以满足他的希望。那怎么办呢?「先当方便发意思惟,辞谢发遣」,就「先」应该假藉一个方法,「方便」就是方法,一个方法。「发意思惟」,「发意」就是作意,就是把这个心要想一想,你心如果在无分别,那就不能作事,你要发意叫他心动起来、来思惟。「辞谢发遣」,「辞谢」就是「发遣」,向这个安乐非贫非贱有依有怙这一类人,就请他离开了。

  「我此施物,于危苦等先舍先许」,但是这话应该怎么说呢?就是这样说;对这个「非贫非贱有依有怙」的安乐的人说:「我此施物」,我就是有这么多布施的财富,这么多的东西;「于危苦等先舍先许」,我对于这个生活困难的人,我要先布施给他们,他们是优先的;我原来发了菩提心学习布施波罗蜜的时候,我最初发愿的时候贫苦的人优先,我最初是作这样的愿的。「故今与之」,所以你们都来了,我对于他要先布施给他。

  「非我于汝无乐施心」,不是我对于你们不欢喜布施,也欢喜布施。「但更无力」,但是我再没有力量了。「唯愿贤首,勿于我所嫌恨弃背」,唯愿「贤首」就是对他的尊称,你是最贤善的人,大众之中你是最好的人,这个意思。「勿于我所嫌恨弃背」,你不要在我这里,因为没有得到我的布施,你就嫌恨我背弃我弃舍我,再也不睬我了,不要这样;我们还是好朋友。就是用这些话来辞谢他。

  这是第一科「先济危苦」,说完了。下面第二科「善化悭家」分二科,第一科「标悭相」。

  日二、善化悭家(分二科) 月一、标悭相

  又诸菩萨,现有种种可施财物,知有悭家、最极悭家,吝执财宝,悭固兢战。于其家中,曾未惠施一切沙门婆罗门等。

  「又诸菩萨,现有种种可施财物」,又诸菩萨他现在;将来那情形因缘变化不知道;现在有各式各样的可施财物。「知有悭家、最极悭家」,这个菩萨知道这个地区里面有悭吝的一个人家。「最极悭家」,还有更进一步、又超过了那个悭家的悭、最大最厉害的「悭家」。什么叫「悭家」呢?是「吝执财宝」,他吝啬他的财富不肯布施给别人,他爱着他的财富。「悭固兢战」,他这个悭吝心非常的坚固,心里面非常的谨慎;这个「兢战」就是心里面很谨慎,就是不要损失到一毫钱,我这个财富要保护得好好的,只可以增加收入、不可以增加一点开支;特别的谨慎,特别注意这件事,就这个意思。「于其家中、曾未惠施一切沙门、婆罗门等」,他在家里面从来也没有…;不要说是一般的人,就是有道德的那个沙门、婆罗门,他都不肯布施。

  这是说标这个悭吝的相貌。下面第二科「明往化」,菩萨到那个悭吝的家里面去教化他。分二科,第一科是「举告言」分二科,第一科「令恣求」。那么怎么样来教化呢?

  月二、明往化(分二科) 盈一、举告言(分二科) 昃一、令恣求

  菩萨即便往诣其舍,慰问安不?恭顺方便,告言:汝来,我不令汝库藏减尽,而于现前作大饶益。我家现有广多财宝、广多施物,为满我施波罗蜜多;若有求者,来到汝所,勿令空返,可至我家取诸财宝、随意施与。

  「菩萨即便往诣其舍」,这个菩萨当然可能是看一看时间,这个时间是合适的,就到他家里去了。「慰问安不?」一见面就是安慰他:你好吗?这一类话问候他。「恭顺方便告言」,然后对他特别表示恭敬、随顺,方便善巧地对他说话了。这个「方便」应该是智慧,有智慧的方法对他说了:「汝来,我不令汝库藏减尽,而于现前作大饶益」,说是「你有时间的时候到我家里来、到我家来」。到你家干什么?就说了:「我不令汝库藏减尽」,你放心!我不会叫你库藏里面的财富、财宝减少,不会减少的。你拿出来多少、就没有这么多;你拿出来五毛钱就没有五毛钱了,这就叫作「尽」;我不会令你的库藏减少一点。「而于现前作大饶益」,但是也会出现作大饶益的事情,利益了很多人。怎么利益法呢?

  「我家现有广多财宝」,我的家里面有很多很多的财富。「广多施物」,非常多的可以布施的东西。「为满我施波罗蜜多」,你到我家里来,帮助我圆满这个布施波罗蜜;就是我的财物布施给别人,你来帮助我作这个事情。「若有求者来到汝所、勿令空返」,假设有人到你家里来,有这个生活困难、有所祈求的人,若来到你家里来。「勿令空返」,你不要叫他空手回去了、一无所得,不要这样子。「可至我家取诸财宝」,你可以到我家里来,就把我家的财宝拿去。「随意施与」,你愿意送给谁就送给谁。

  这是第一科「令恣求」,下面第二科「令随喜」。

  昃二、令随喜

  或有求者来至我所,我行施时,汝于此施当生随喜。

  「或有求者来至我所,我行施时」,或者有生活困难的人、有所求的人,来到我家里来,不是到你家、到我家里来。「我行施时」,我在作布施时候。「汝于此施当生随喜」,你就对于我这种行动生欢喜心、随顺欢喜,应该这样子。

  《披寻记》一三○一页:

  一切沙门婆罗门等者:〈声闻地〉说四种所施:一、有苦者。二、有恩者。三、亲爱者。四、尊胜者。(陵本二十五卷十四页)此中沙门婆罗门,即尊胜者。等言、等取有苦有恩或亲爱者。依此四种,故言一切。

  「一切沙门婆罗门等者:〈声闻地〉说四种所施」,所施的对象有四种。「一、有苦者」,生活困难的人。「二、有恩者」,第二种人是他对我有恩德的人;我的父母、师长对我有恩德的人。「三、亲爱者」,彼此间有感情的人。「四、尊胜者」,第四个,也不是有恩、也不是有亲爱;但是这个人有道德、「尊胜」,非常地尊贵、非常的地殊胜,在社会上受到大众的恭敬尊重赞叹的人。这四种。(陵本二十五卷十四页)。

  「此中沙门婆罗门,即尊胜者」,这里面说「于其家中、曾未惠施一切沙门婆罗门等」,这个就是指「尊胜者」说的。「婆罗门等」那个「等」字,「等言」,「言」就是字,那个「等」字是什么意思?「等取有苦有恩或亲爱者」,就是指剩那三种人说的。「依此四种,故言一切」。

  这是「令随喜」这一科是讲完了。下面是第二科「成所化」。前面第一科是「举告言」,现在「成所化」分二科,第一科「彼生欣悦」。

  盈二、成所化(分二科) 昃一、彼生欣悦

  彼闻是已,便生欣悦,于我库藏既无所减,复得称彼善男子心;故应随顺成办所作。

  「彼闻是已」,那个悭吝的人、最极悭吝的人听完了这个话以后。「便生欣悦」,心里就欢喜了、喜悦了。「于我库藏既无所减」,对于我库藏里面的财富既然一点也不减少。「复得称彼善男子心」,那个菩萨有这种愿望要求,我要这样作了就满足他的愿望了。「故应随顺成办所作」,所以我应该随顺他,对我没什么不好嘛!就是成办这件事。

  《披寻记》一三○一页:

  复得称彼善男子心者:彼善男子,谓即往诣其舍菩萨应知。

  「复得称彼善男子心者」,「彼善男子」是谁呢?「谓即往诣其舍」,到那个悭吝家的那个人。「菩萨」,到其舍就是那个菩萨,指那个菩萨说的。

  下面第二科「令彼调伏」。

  昃二、令彼调伏

  菩萨如是令彼渐种当来调伏悭吝种子。由慧为先,善巧方便,令渐修习,自舍少财。依下无贫、进得中品,依中无贪、进得上品。

  「菩萨如是令彼渐种当来调伏悭吝种子」,菩萨象样子,像前面这段文。「令彼」,就是教导那个悭吝的人「渐种当来调伏悭吝种子」,逐渐地就栽培了,将来就把那悭吝的种子调伏了,就不悭吝。「由慧为先,善巧方便,令渐修习」,菩萨办这件事就是有智慧,「由慧」、先是有智慧,「善巧方便」地令那个悭吝的人、逐渐地、渐渐地修习。「自舍少财」,这样子将来他就会在心情上就有变化了。什么呢?「自舍少财」,他就会跟菩萨学,把自己的财富拿出来少少的,就会布施、少少布施。「依下无贪、进得中品」,最初拿出来少少财的布施,这是下品的无贪;常常少少地布施就会进步了,就会得到中品的无贪。「依中无贪、进得上品」,很多很多财富也能布施了。

  《披寻记》一三○一页:

  调伏悭吝种子者:谓舍善根应知。

  就是拿财富去布施给需要的人,这就是那个「舍」的善根,「舍」的善根就是无贪;无贪就是「善根」。无贪、无瞋、无痴都是「善根」。

  下面是第三科「安处同梵行者」。前面是教化那个悭吝者,这个「善化悭家」,第二科是「善化悭家」。现在这底下是第三科「安处同梵行者」分二科,第一科「舍物令施」。这个「安处」实在也就是教化的意思,但是因为身份的关系不说教化、说「安处」。「安处」就是使令他转化;或者不要说教化、说转化,转化这个同梵行者,大家共同修梵行的人。第一科是「舍物令施」。

  日三、安处同梵行者(分二科) 月一、舍物令施

  又诸菩萨,若亲教师、及轨范师、共住弟子、同梵行者。性是悭贪、是悭贪类;或性虽非悭贪种类,而阙资财、所欲匮乏。菩萨欲寄佛法僧田树修布施褔业事时,舍所施物与彼令作,己自不为。

  「又诸菩萨,若亲教师」,这些诸菩萨,「亲教师」就是最初为你剃度的这个人,你出家他为你剃度这个人;又为你受戒的那个戒和尚,不管你受沙弥戒、受比丘戒、受菩萨戒,受戒那个「亲教师」,就是他有责任亲自来教导你的。这个在戒律上、佛安立这个名称的意思,你收徒弟你有责任教导他的,如果你不教导你就是不尽责任了,所以叫「亲教师」。「及轨范师」,就是羯磨阿阇黎、教授阿阇黎,那就是「轨范师」,你也应该向他学习,他是你的轨范。「共住弟子」,前这二类人都是师长,这第三种人是「共住弟子」,和你在一起住的就是你的弟子,这个菩萨自己的徒弟。不管是「亲教师」也好、「轨范师」也好、共住的弟子也好。「同梵行者」,大家共同地修学圣道,这样无都是差别。

  「性是悭贪」,这三类人他的心性生来就是悭贪,就是他的财一毛不拔,所以叫「性是悭贪」。「是悭贪类」,就是他原来还有可能他不是悭贪的人,但是他遇见悭贪的朋友、那个悭贪的朋友叫他:你这个钱你的财富好好保管不要送给人;遇见这样的朋友教他了,哦!是这样子!他也就愿意这样学习,这是「悭贪」的一类,和那「性是悭贪」不一样。「或性虽非悭贪种类、而阙资财」,或者这个「亲教师、轨范师、共住弟子」,他的心不是「悭贪」,也有慈悲心、也愿意帮助别人,不是悭贪、也不是悭贪种类的。你谁劝他:你的财富不要送给人,他也不听那一套,他还是愿意帮助人的。但是他有问题,「阙资财」,阙少这个财富。「所欲匮乏」,想要布施给人但是没有钱,没有财物布施。

  「菩萨欲寄佛法僧田,树修布施褔业事时,舍所施物与彼令作」,这个「菩萨」就是这个发无上菩提心,能修布施波罗蜜这个人。「欲寄佛法僧田」,「欲寄」:想要寄托在佛法僧这里「树修布施」。这个「佛法僧田」,这是赞叹「佛法僧」像那个田地,乡村的农夫在田地里种五谷,后来就有收获;就是你种的种子很少,后来收获也很大。现在你在「佛法僧」这里你能供养、恭敬、赞叹,你将来能得到很大很大的功德,是这个意思,所以叫作「田」。这个菩萨想要寄托佛法僧这里「树修布施」,建立功德、修学布施;或者是供一碗饭、或者供一碗菜、或者你包饺子供养,很诚心地、很恭敬地,或者买一颗苹果、或者是买一束花很恭敬、诚恳的供养,就是「树修布施」。「福业事时」,你作布施就是修福,就作这件事的时候。「舍所施物与彼令作」,那个菩萨这个时候就布施所施的物,或者直接用钱也可以,把这钱「与彼令作」,与那个「亲教师、轨范师、共住弟子」给他,你去供佛,或者你去买苹果、买花,然后就送给那个「亲教师、轨范师、共住弟子」,你去供佛、供养三宝。「己自不为」,自己不作,让他们去作。

  这一科叫作「舍物令施」。下面第二科「获他自利」

  月二、获自他利

  菩萨如是巧慧方便,自所生福弥更弘多。复令一类同梵行者,调伏所有悭贪烦恼,亦令一类乐善法者,所愿满足,摄受有情、成熟有情。

  「菩萨如是巧慧方便,自所生福弥更弘多」,这个菩萨这样子用巧妙智慧的方法。「自所生福」,拿着这个财物给这个「亲教师、轨范师、共住弟子」去作功德;菩萨自己也会得到福「自所生福」,「弥更弘多」,是更多了,更多,比自己去供养得到的福是更多的。

  「复令一类同梵行者,调伏所有悭贪烦恼,亦令一类乐善法者,所愿满足。」这样做了以后有什么好处呢?「复令一类同梵行者,调伏所有悭贪烦恼」,就是对于那个「性是悭贪」的亲教师、轨范师、共住弟子,都是「同梵行者」,这一类「同梵行者」,调伏他自家的、他心里面的「悭贪烦恼」。他肯这样做,第一次这样做,就能做第二次,慢慢地悭贪的心就没有了,他就肯作功德了。「亦令一类乐善法者」,就是前面那一句话:「或性虽非悭贪种类,而阙资财所欲匮乏」,他没有钱,他也想做功德但是没有钱,不能做,就是这一类他欢喜修学善法的人。「所愿满足」,他所希望做功德的愿也满足了。

  「摄受有情、成熟有情」,这个「摄受有情」,就是用佛法、用布施这个方法巧妙的智慧来转变这个有情,转变他的悭贪、转变他。「成熟有情」,成熟善根,令这个有情能栽培善根,使令善根越栽培越广大,渐渐成熟得解脱了。

  《披寻记》一三○二页:

  复令一类同梵行者至成熟有情者:此中初一类人,即前所说性是悭贪,是悭贪类。后一类人,即前所说性非悭贪种类,而阙资财,所欲匮乏。由诸菩萨巧慧方便,令彼二类当得利益,故作是说。

  「复令一类同梵行者至成熟有情者:此中初一类人」,前一句「复令一类同梵行者,调伏所有悭贪烦恼」这是初一类人。「即前所说性是悭贪」的人,「是悭贪类」,这都包括在内。「后一类人」,这后一句「亦令一类乐善法者」这一类人,「即前所说性非悭贪种类,而阙资财所欲匮乏」的这个人。「由诸菩萨巧慧方便,令彼二类当得利益,故作是说」,这个菩萨的善巧方便,转化悭贪的人不悭贪,这样的意思。

  这下面第四科,「恣与求者」分二科,第一科「随彼所乐」。

  日四、恣与求者(分二科) 月一、随彼所乐

  又诸菩萨,现有众多可施财物,见诸来者有希求相,知其心已,随彼所乐,悉皆施与。

  「又诸菩萨,现有众多可施财物,见诸来者有希求相」,看见很多来祈求的人,有希求菩萨布施的相貌;他嘴没有说向菩萨祈求,但是从表现于外的相貌看出来是有所求的。「知其心已」,菩萨知道那个来求者的心以后。「随彼所乐,悉皆施与」,随彼来求的人内心所需要的、所欢喜的「悉皆施与」,完全都布施、供养。这是「随彼所乐」。

  下面第二科「不责他过」分二科,第一科是「令欢喜」。

  月二、不责他过(分二科) 盈一、令欢喜

  复有商人为性矫诈,欲行欺诳。菩萨知己,尚掩其过不令他知,况触于彼。称满其愿,令无羞惭,踊跃无畏,欢喜而去。

  「复有商人,为性矫诈」,除了前面的来求者之外,还有另外不同的情形,这个「商人」、做生意的人、做买卖的人。「为性矫诈」,他的心性矫诈;「矫」就是「诈」,就是欺骗、存心要欺骗人的这种人。「欲行欺诳」,他想要来欺骗菩萨,他看见菩萨很有财富,他心里面打个主意,想出了一个方法来欺骗、骗他的财,这个意思。「菩萨知己」,菩萨一看就知道了,知道他有意来欺骗我。「尚掩其过不令他知」,菩萨虽然知道他欺骗呢,菩萨不说:「你来欺骗我」,不说这句话,掩藏他的过失。「不令他知」,不令别人知道他是有心来欺骗的,不说、不说这话。「况触于彼」,都不想说,怕别人知道,何况会触怒他、会呵斥他:「你怎么可以来欺骗我!我要报告警察!」不会的、不触怒他,何况发言触怒他,更不会有这种事情。那么不触怒而知道他是要来骗我的钱,那怎么办呢?

  「称满其愿」,菩萨照样:好!好!不用他说就把财富给他,满足他的希望。「令无羞惭」,你若去说他,说:「你来欺骗我」,那他心里更加惭愧了,现在不、不说这个事,不把它揭露出来,而且还给他、满他的希望,他心里面就不会羞耻,不会感觉到羞耻,不感觉到惭愧。「踊跃无畏」,他心里面非常的欢喜而不恐怖。你若说是你来欺骗我,我弄一个将计就计,我要搞你,一下子就把你…,你的智慧能赶上菩萨的智慧广大?一定是弄一个灰头土脸了,那就是害怕了。所以是没这回事情菩萨就这样,菩萨明知道而不这样做,所以他感觉到菩萨伟大,是「踊跃无畏,欢喜而去」。

  这是「令欢喜」。下面第二科「令无罪」。

  盈二、令无罪

  复有矫诈欺诳,菩萨初不觉知,后时乃觉;虽复觉知,不以此事举发彼人,亦不诃责为作忆念,但生悲愍;彼于我所喿行如是不与取事,我今随喜,令彼无罪。

  「复有矫诈欺诳,菩萨初不觉知」,还有一种商人,其实也就是在社会上多做事的人;生来就会欺骗人的这种是少数。来欺骗菩萨的,「菩萨初不觉知」,来欺骗菩萨,菩萨这个时候不知道,不知道这个人要来欺骗他。这个有他心通的人,要入定才能知道,你虽然有神通但不入定不知道,就和没有神通的人一样。「初不觉知,后时乃觉」,等到事情已经被他欺骗了,欺骗了以后菩萨才知道,他是有意来欺骗我。「虽复觉知,不以此事举发彼人」,虽然这时候知道他是来欺骗我,但是菩萨不因为这件事「举发彼人」,不说;我到警察局控告他,他欺骗我,不揭发这件事、不揭发。「亦不诃责」,也不诃责他,也不呵斥他。「为作忆念」,如果他要不承认「为作忆念」:你哪一天、哪一时间,你在什么地方说了什么话,有多少人在场,你想一想是不是这样子?不说这些事情;通通都不说,所以不呵责也不给他作忆念。

  「但生悲愍」,那菩萨怎么处理这件事呢?被人欺骗了以后,菩萨怎么处理这件事情呢?「但生悲愍」,菩萨就生悲愍的心:众生愚痴啊!这个欺骗,「欺骗」者就是不与而取,这是强盗;不过这个强盗比那一般的强盗有手段、有点手段就是。那么这时候菩萨是悲愍这个人愚痴啊!

  「彼于我所喿行如是不与取事」,他在我这里错误地做这种「不与而取」的事情,这是有罪过的,那怎么办法呢?「我今随喜,令彼无罪」,我现在同意;你在这里愚弄我、你偷窃东西,我现在同意送给你,就是这个意思。「我今随喜」,你要一同意他就不是盗了,就不是「不与而取」了,就是「与而取」;不过这个「与」是事后而与,事后与也是有效,就是他不犯盗罪的。

  在戒律上,也还有这样事情。譬如:现在若土匪来对这个比丘佛教徒,抢他的财富,抢走了。我们佛教徒,就是这个比丘,你的心怎么想这件事?如果你心同意,好!你抢去我就送给你了,我不要了!你若这样子呢,他不犯盗罪。这是我们佛教的法律,社会上法律是怎么规定那是另一回事,这是不犯盗。如果你这个比丘,你前一个钟头你发心,好!这个钱、我这个衣服或者是什么东西你抢去了,我送给你了!不要了!过了一个钟头你又后悔,又去夺回来,这个比丘犯盗戒。因为你已经送给他,你没有所有权了,那就是他的了,所有权是他的;你现在去要回来,你就是贼;这个佛教的法律是这样意思。我们现在说要签字算数,佛教是说你心里面动念就算数,你心里这样想了,你不可以再去要回来。如果你始终没有放弃所有权,是我的,你虽然拿去了还是我的;你可以要回来,可以!这是有这个差别。

  但是这个地方呢,是说菩萨被人抢去了,菩萨就是后来,好!我送给你,我不要了!这样子呢,「我今随喜令彼无罪」,他就没有罪。

  这是第二科「令无罪」。现在第二科是「结」。

  荒二、结

  如是等类,当知名为菩萨现有可施财物,巧慧而施。

  这是「有财摄」,有钱作布施,这就叫作「菩萨现有可施财物」,巧妙的智慧、由妙智慧来布施财物给众生,是这样意思。

  下面第二科是「无财摄」,前面是「有财摄」。现在菩萨没有钱布施。分二科,第一科是「举方便」分四科,第一科是「由自工巧」。

  洪二、无财摄(分二科) 荒一、举方便(分四科) 日一、由自工巧

  又诸菩萨,若现无有可施财物,先所串习彼彼世间工巧业处,作意现前,少用功力,多集财宝,施诸众生。

  「又诸菩萨,若现无有可施财物」,这个菩萨他现在没有财富,可以布施的财物没有。那怎么办呢?「先所串习彼彼世间工巧业处,作意现前」,这个菩萨虽然没有钱,但是他有专业知识;他「先所串习」,他以前在年轻的时候,他曾经串习过各式各样世间的工巧业处;他能造飞机、他能造汽车、能造房子、他能做医生,就是这些工巧,就是有特别的技术、有特别的能力、有特别的专业知识。「作意现前」,那这时候他就心里面:我没有钱我不能行布施,那他就自己作个计划,心里生起了这种心,做个计划。「少用功力,多集财宝」,他少少地做一点事情,就赚了很多财富。「施诸众生」,那么有了财富就是布施给众生。那么这是「由自」家的「工巧」,专业知识。

  现在这第二科「由说正法」。

  日二、由说正法

  是诸菩萨,或复为他种种美妙善巧言词宣说正法。令贫苦者尚乐行施,况富乐者;令悭贪者犹能惠施,况习施者。

  「是诸菩萨,或复为他种种美妙善巧言词宣说正法」,前面是工巧明,菩萨一定是有内明,他是佛教徒,他对于佛法学习很久了。「或复为他种种美妙」的、善巧的言辞,就是很好的言辞。「宣说正法」,为众生宣说佛法。「令贫苦者尚乐行施」,他为人宣说佛法的时候,使令贫苦的人听见他说法以后,他都欢喜作布施、欢喜布施。「况富乐者」,况且那个有大财富的、生活快乐的人呢?「令悭贪者犹能惠施,况习施者」,令那个悭贪、不愿意布施的人,听他说法以后也欢喜布施。「况习施者」,何况本来就是欢喜布施的人呢?

  《披寻记》一三○二页:

  为他种种美妙善巧言词宣说正法者:如理宣说,是名美妙。方便宣说,是名善巧。于行悭行有情为欲令彼断悭行故,由此二种言词而为宣说。义如〈戒品〉中说。(陵本四十卷九页)

  「为他种种美妙善巧言词宣说正法者:如理宣说是名美妙」,他宣说的佛法符合佛的法印、符合佛的三法印、符合佛说的一实相印,这就叫作「美妙」。「方便宣说,是名善巧」,宣说的不但是符合了佛的法印;但是他另外也有智慧,宣说的非常美妙、非常地善巧,令人乐闻,「是名」叫作「善巧」。「于行悭行有情为欲令彼断悭行故」,这样子说法目的是什么呢?对于那个「行悭行」的有情,就是悭吝不肯布施这个有情。「为欲令彼断悭行故」,断灭那个悭吝的行为。「由此二种言词而为宣说」,就是这一个美妙言辞、一个善巧言词,宣说正法。「而为宣说」。义如〈戒品〉中说。(陵本四十卷九页)」,我们现在是三十九卷,四十卷就是〈戒品〉了。

  这是第二科「由说正法」。现在第三科「由教转乞」。

  日三、由教转乞

  或有净信多饶财宝常乐施家,数教乞者往彼求索,令其布施。

  菩萨自己,说我没有钱布施,但是还有一种情形;「或有净信」,对于佛法有清净信心的人,他有很多的财宝。「饶」就是多、多就是「饶」,很多的财宝。「常乐施家」,他欢喜布施,他有很多财富、他也欢喜布施的那个家。「数教乞者往彼求索」,菩萨就是数数地、一次又一次地教那个求乞的人说:你到那家去,他有很多财富,也欢喜布施,到那去「求索」。「令其布施」,使令那个净信的人来布施给这个求乞者。

  《披寻记》一三○二页:

  或有净信多饶财宝等者:此说多饶财宝常乐施家,于彼菩萨信顺随从,名有净信。

  「或有净信多饶财宝等者:此说多饶财宝常乐施家」,财富很多但也欢乐布施的人家。「于彼菩萨信顺随从,名有净信」,这说「或有净信」这个「净信」是什么呢?是说那个「常乐施」的人家,对于菩萨有信顺、对于菩萨有信心,能随顺菩萨的教导,所以叫作「名有净信」,是这样意思。

  日四、由善助伴

  或彼惠舍修福业时,躬诣其所,翘勤无惰,起策具足,深心欢喜,随力随能身助语助,令施求者得善满足。以彼施时,事力阙丽,或恶供赡、或堕朋党、或不恭敬、或念忘失,由善助故,斯过皆无。

  「或彼惠舍修福业时,躬诣其所,翘勤无惰,起策具足」,或者是,菩萨自己没有钱嘛!「或彼」,另外一个其他的人「惠舍修福业时」,他肯布施,肯修福的那个时候。「躬诣其所」,菩萨亲自到他家去。「翘勤无惰」,「翘」就是发动的意思,发动这个精进,一点也不懈怠。「起策具足」,发动自己勉励自己,具足了这种力量。「深心欢喜,随力随能,身助语助」,心里非常欢喜,这个人家肯布施,我来帮忙他布施,心情欢喜。「随力随能」,随他心的能力、随他智慧的能力、身体的能力。「身助语助」,或身体帮助他、或者语言上帮助他。「令施求者得善满足」,令这个布施者、令那个来求乞的人,这两方面都能满足;你愿意布施,那个人愿意求乞,菩萨就来帮助这件事,两方面都成功了。

  「以彼施时,事力阙丽」,为什么要这样子,菩萨到那家去帮助人家布施呢?「以彼」,因为那家虽然是愿意修福,但是他布施的时候做事的人少,没有人来帮助他修布施这件事;因为你有很多的财宝用它作布施,也要作个计划,怎么样进行这件事,也需要人的,不只一个人就可以的。所以「以彼施时,事力阙丽」,办事的人力少。「或恶供赡」,或者那个施主,他烦恶供给太多。「赡」,特别满足叫「赡」、或者丰满;我不愿意给那么多。「或堕朋党」,或者是那个施主是属于朋党一类的人;这个来求者,我看我心里欢喜,我就给他一点,给他多一点;那个人不欢喜,我就不给了,就是有分别,「朋党」。「或不恭敬」,或者他虽然布施,但是并没有恭敬的态度。「或念忘失」,或者是布施的时候他不在意,心里不在这里,心里在想别的事情,那么这个事情做不好。

  「由善助故」,由于菩萨来帮助他布施。「斯过皆无」,这些过失没有了;就是「或恶供赡」的过失,「或堕朋党」的过失,「或不恭敬,或念忘失」的过失都没有了,那么布施的这件事就做得就圆满了。

  《披寻记》一三○三页:

  事力阙丽等者:于所作事无有助伴,是名事力阙丽。施以下劣,不以胜妙;施以污秽,不以鲜洁,名恶供赡。不平等施,名堕朋党。撩掷而与,名不恭敬。散乱心施,名念忘失。

  「事力阙丽等者:于所作事无有助伴」,想要布施这件事,没有人帮助,「是名事力阙丽」。「施以下劣,不以胜妙」,我布施是布施,但是挑那坏的东西给你,那个胜妙的不给。「施以污秽」,这个污秽的东西可以给你。「不以鲜洁」,那个新鲜、光洁的东西不给你,这就叫作「恶供赡」。「不平等施,名堕朋党」,不平等的布施,这个人我欢喜给他好的、好一点;这个人不欢喜,给他坏一点、或者就不给了,这叫作「堕朋党」。「撩掷而与」,就是用手丢过去,就这样给你,名「不恭敬」。散乱心的布施呢叫作「念忘施」。

  这下面是第二科「显分位」分二科,第一科「正说地前」。

  荒二、显分位(分二科) 日一、正说地前

  如是菩萨现无财宝,巧慧方便而行布施,此说乃至未证增上清净意乐。

  「如是菩萨现无财宝,巧慧方便而行布施」,这个菩萨他现在没有财宝去用智慧来布施,用智慧方法;「方便」就是方法,巧慧的方法而行布施。「此说乃至未证增上清净意乐」,菩萨没有钱布施这句话的意思,什么意思呢?这个话「此说」,这是说这个菩萨「乃至未证增上清净意乐」,这是初发心的菩萨,前生这个褔德,修福修得少,今生没有什么财富;乃至是你是外凡的菩萨、或是内凡的菩萨,就有这个可能,没有财富、没有钱。「乃至未证增上清净意乐」,就是没得到圣位,没证得初欢喜地的菩萨。

  「未证增上清净意乐」;这个在暖、顶、忍、世第一,这个加行位的菩萨,他因为修止观,心也是逐渐、渐渐地清净;但是要到初欢喜地的时候呢,心里也是清净、可是特别地清净,因为断烦恼了。初欢喜地的时候断烦恼了,前面暖、顶、忍、世第一还没有断烦恼,只是伏烦恼,所以初欢喜地菩萨是最殊胜的清净,所以叫作「增上清净」。这个「意乐」有两个意思:一个就是内心的意乐,心里欢喜;得初欢喜地的时候就是心里欢喜,就是得圣道了心里欢喜;我最初发心用功修行很辛苦,很久都没有得圣道,忽然间这一早晨起来一静坐得无生法忍了,心里非常欢喜,这叫作「意乐」这是一个意思。第二个意思:这个时候「意乐」,就是发愿的意思;这个时候证入第一义谛了,他发大悲心要广度众生要弘扬佛法,所以叫作「意乐」,这是有这么一个意思。

  现在说没有财富的这个「巧慧方便行布施」的菩萨,就是由外凡、或者是内凡,总而言之就是「未证增上清净意乐」,还没得入圣位。没证入圣位的菩萨有两类:一个是有财富,一个无财富。

  日二、简别地上

  若诸菩萨已证增上清净意乐,如已获得超诸恶趣,如是生生必定获得无尽财宝。

  这是第二科。前面是「正说地前」,就是在初欢喜地之前,就是在贤位的时候。现在第二科「简别地上」。

  「若诸菩萨已证增上清净意乐」,若是这些菩萨能放下欲,能够专心地用功修行;他现在证悟第一义谛成就「增上意乐」了,就是得初欢喜地了。「如已获得超诸恶趣」,这个「已证增上清净意乐」就是得了初欢喜地,就是得了根本的无分别智了。现在「如已获得」,就像已经获得「超诸恶趣」,初果圣人哪,就是决定不堕落三恶道了。说是这个「证悟增上清净意乐」的菩萨呢,也同于「已获得超诸恶趣」之人,就是同于初果圣人;初果圣人,他不堕入三恶道的。这个得初欢喜地的人和他一样,也不堕落三恶道了。他临死的时候决定是正念分明的,得初欢喜地的菩萨决定是正念分明,正念分明就不会堕落三恶道。

  「如是生生必定获得无尽财宝」,说是「证悟增上清净意乐」的菩萨,他不是一生啊!生生都决定是得到无穷无尽的财宝;他决定是很多的财宝,一定是有财富的,不是贫苦的人;这个圣人,他一定是有财富的。

  这是「显分位」,显示出来这个阶级、这个地位。地位是不同的:凡夫的地位、修行人的地位,乃至圣人的地位是有差别的。

  这前面是「财施」,「无财摄」。现在下面第二科是「法施」,「法施」分二科,第一科是解释,分二科,第一科是「不应施与」。

  宙二、法施(分二科) 洪一、释(分二科) 荒一、不应施与

  又诸菩萨,终不口授求过外道所有正法,亦不施彼所写经典。知性多贪求欲衒卖经卷等者,亦不施与。知欲秘藏,亦不施与。不求胜智,亦不施与;必求胜智。

  「又诸菩萨终不口授求过外道所有正法」,这法的布施这里面还有事情;这个是不应该施与。「终不口授」,决定从始至终,不会口讲授、用语言来开示,寻求佛法的过失的外道,「所有的正法」。就是佛教是正法,菩萨不为求过的外道开示佛法,不给他讲;这个外道是求过的外道,这个菩萨不给他宣说佛法,这上面这么讲。「亦不施彼所写经典」,也不会布施他所写的经典;古代的人都是用写,没有印刷的事情;这个经典也不给他。

  「知性多贪求欲衒卖经卷等者,亦不施与」,前面菩萨对这个求过的外道,不给他说佛法,也不给他佛教的经书,不给。「知性多贪」,这是另外的一种人,这个人他的心贪钱、欢喜钱。「求欲衒卖经卷」,你若是给他经典的话,他就拿这个经典;这个「衒」是一边走、一边唱,就是卖这个经典,把经典出售赚钱。「知性多贪求欲衒卖经卷等者,亦不施与」,菩萨不给他,菩萨不给这个人。「知亦秘藏,亦不施与」,有的人他并不欢喜学习读诵佛法经论,他只是收藏,他买到这个版本好,买到了以后收藏起来,只是这样子。「亦不施与」,菩萨这一类的人也不给他。

  「不求胜智,亦不施与」,有的人他也不是收藏家,他也不是外道,那么你可以给他了吗?这也有简别;「不求胜智」,他没有意愿想要希求出世间圣道的智慧,他没有这个心情,没有这个意思,「亦不施与」,那也不给他,也不给。「必求胜智,若自了知于经卷等」,他这个人,他决定要希望能够转凡成圣,得到清净的、殊胜的智慧的人,这样菩萨可以给他,同他讲解佛法,也会给他经书的、也是给他给经书的。

  荒二、或施不施(分二科) 日一、于义已辩

  若自了知于经卷等,其义已辩,即随所乐如应施与。

  前面说「不应施与」,这个「或施不施」应该从「必求胜智」这里开始。这一科是或者施、或者不施,分两科,第一科是「于义已辩」。

  「若自了知于经卷等,其义已辩」,这个「自了知」是谁?就是菩萨。菩萨自己知道,我对于这个经卷里面的道理我已经明白了;「已辩」这个「辩」就当明白讲,我已经明白,我学习过了我明白了。「即随所乐如应施与」,别的人来求,因为他也「求胜智」嘛,菩萨就随其所欢喜把那个经书送给他,「如应施与」。

  「于义已辩」这是一个情形。下面「于义未辩」分三科,第一科是「应为转求或更书写」。

  日二、于义未辩(分三科) 月一、应为转求或更书写

  若自了知于经卷等其义未辩,为辩义故恒自披转。如是菩萨若见其余有经卷等,即应方便转求施与,或更书写而施与之。

  「若自了知于经卷等,其义未辩」,若是菩萨自己知道,我对于这部经里面的道理我没有明白,我还没有开始学习。那么「为辩义故」,为求明了这部经的道理。「恒自披转」:常常地打开,披开、转读,读了一遍再读一遍,或是找参考书这样学习;「转」就是一遍又一遍的学习。这样情形,我自己要用这个书来学习,我不能送给你,你若同我要我不能送给你,是这样意思。

  「如是菩萨若见其余有经卷等,即应方便转求施与」,这位菩萨若见其别的经典,那部书现在我没有学习,我没有学习那部经;我学习这部经,那部经我没学习。「即应方便转求施与之」,或者菩萨也没有,就向别的地方去求来,来送给这个乞求的人。「或更书写而施与之」,我自己学习这部经我不能送给你,或者我重新写一部送给你,这样子。

  下面第二科「应谛观察若德若失」,分两科,第一科「标观察」。

  月二、应谛观察若德若失(分二科) 盈一、标观察

  若不见余有经卷等,亦无力能更为书写,即应审谛观察自心:勿我于法悭垢缠心,不能施耶?勿我于法别意所碍,不欲施耶?为我于法有胜所须,不应施耶?

  「若不见余有经卷等,亦无力能更为书写」,若不看见「余有经卷等」,这个「余」有两个意思,多的;譬如说我这个《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我自己学习,另外还有多的叫「余」,那当然是可以给你;说是「若不见余」没有多的本子,「亦无力能更为书写」,我也没有力量,没有这个能力给你再重写一部,也没有这个力量。

  「即应审谛观察自心」,这个时候菩萨就是要认真地观察自己的心。「勿我于法悭垢缠心,不能施耶?」这位来向我乞求这本经书,我没有给他,我看看我的心什么原因不给他呢?「勿我」,不要我是「于法悭垢」,我对这个法我悭吝,我不给你,我悭吝。就像这个财,我悭吝财我不给你;这个法也是,这个法好,自己要收藏起来,我不给你;是这样子吗?「勿我于法悭垢缠心」,我「不能施耶?」我不能布施吗?是这样子吗?这个意思。

  「勿我于法别意所碍,不欲施耶?」不是我对于这个法、这个经卷,有另外的烦恼障碍,使我不想布施给他。前面是特别指「悭垢」的一种烦恼;这个「别意」是另外的烦恼「不欲施耶」?「为我于法有胜所须,不应施耶?」这是第三个原由,「为我」,可是我对于这部经法、这部妙法「有胜所须」,有很重要的需要,那我自己要用,我有一个很重要的一个理由我需要这部经论,我不应该布施给他?他自己反省自己,这叫做「标观察」。

  下面第二科「辨了知」,「辨了知」分两科,第一科「于有失」。

  盈二、辨了知(分二科) 昃一、于有失

  如是审谛观察心已,若自了知我于此法少有悭缠别意所碍而不施者,即作是念:我今决定应行法施。

  「如是审谛观察心已」,就这样子很真实地、很认真地观察自己的这一念心以后。「若自了知我于此法少有悭缠」,若自己这么一观察呢,我对于这样的佛法小小有一点悭吝,我有点悭吝心缠绕我的心,或者是有其他的烦恼的障碍,我不能布施给你,若这样的话呢,「即作是念:我今决定应行法施」,那就不可以随烦恼心,我今决定把这部经论送给你,这部经送给你,「应行法施」。

  《披寻记》一三○三页:

  别意所碍不欲施者:〈戒品〉中说:他来求法,怀嫌恨心、怀恚恼心、嫉妒变异,不施其法。(陵本四十一卷三页)由彼烦恼能为障碍,是故此说别意所碍。

  「别意所碍不欲施者:〈戒品〉中说:他来求法,怀嫌恨心」,另外有人向菩萨求法的时候,菩萨「怀嫌恨心」,「恨」恨这个人,这个人不知道有什么原因有问题就恨他。「怀恚恼心」,「恨」只是内心里面不高兴,「恚恼心」不但是不高兴,还想要恼乱你,这就是重了一点。「嫉妒变异,不施其法」,还另外有嫉妒心;你学习这法比我强了,那怎么可以呢?「变异」,这个烦恼使令心变异,因为没有烦恼心里和平的时候,那就没有这个问题;有了烦恼的时候,把那个清净的、和平的心转变了,变化了。「不施其法」,所以我这部经论不给你,我不给你讲经、不讲。这是(陵本四十一卷三页)。「由彼烦恼能为障碍,是故此说别意所碍」是这样意思。

  设我由此行法施故,于现法中即成痴痖,不忍烦恼,尚应法施,况令阙乏妙智资粮。

  前面是一个情形;这下面又是一个情形。假「设我由此行法施」,由于我要学习这部经论,把这部经论送给你了呢。「于现法中即成痴痖」,我现在就不能学习经论,我闻思智慧不能成就了,就变成一个愚痴的人;有这部经呢,我学习还可以为人讲经,现在没有这部书,我就变成哑吧,不能讲经了「即成痴痖」,就是这样意思;「设我由此行法施故,于现法中即成痴痖」。「不忍烦恼,尚应法施」,但是我不能容忍:我是有悭垢,我是有悭吝的心,我有这样的心我就不愿意布施给你,那我不能容忍这件事;我不能容许我自己有悭吝的心,不肯作法的布施。「尚应法施」,这个时候还是应该布施,把这部经送给你,你要送给你,你愿意学习就送给你,「尚应法施」。「况令阙乏妙智资粮」,况且你若是有悭吝心,就使令你阙少得妙智的资粮。你若吝法的话,将来你就愚笨、愚痴,像周利盘陀伽那样子。「况令阙乏妙智资粮」:你若吝法,你就缺少智慧资粮。「资粮」者、因也;由因而得果。什么果?就是妙智慧。你就不能得到妙智慧了。

  这个《法句譬喻经》说到一件事,一个地方、一个寺庙里面有五百个比丘,还有一个老比丘。五百个比丘都是年轻人,都很聪明,但是这个年老的比丘就是笨。这个年轻比丘教他经论,总是教不会,说什么都学习不好,就像周利盘陀伽那种情形;已经很久了,都是学不会。后来国王请斋,请这个五百比丘去。这老比丘…,这年轻的比丘说:「你不要去,你就守在这里看门口」,他们这五百比丘就去了。他心里面想来想去,唉呀!我太笨了,活着都没有意味,就到庙的后面有棵树,就上吊要死。

  这时候,佛在禅定里面就知道了,屈伸臂顷就到这里。说:「你干什么?」这老比丘看见佛来了很惭愧,就向佛说;如此如此一说。佛说:「你知道啊!那五百比丘你知道怎么回事?前生都是你的弟子,你前生是个三藏法师,能讲经说法的大法师。但是你就对于你这些弟子吝法、不肯教他们,所以今生你得如是报,你要惭愧忏悔啊!」佛这么一说,他就惭愧到极点了,向佛顶礼忏悔,一下子得阿罗汉;这老比丘一下子得了阿罗汉。得了阿罗汉,一忏悔就…,就是时间到了,就是因缘到了;没到的时候佛也不来。这时候成了阿罗汉,佛说:「国王请斋,你现在就到那个上座去坐,为王说法」。本来他不敢去,现在有佛的命令,他就是很英勇到那里去。到那里一进去了,当然有佛的命令,他就在上座。这五百比丘说:「唉呀!你这么可怜的人,也不会说话,也不会说法,你到高座上,一回儿要说法可怎么办呢?」他们为他着急啊!等一会儿吃完饭了,说法;他这个法语如雷声,像打雷似地、一句一句的说法,开大智慧,这五百个比丘都得了阿罗汉了。有这些事啊!

  这看出来,你以前学习佛法了、没有白学;但是你若吝法,也没有白吝法,就是障碍你的智慧不得开发。但是因缘到了的时候,你一忏悔,灭除罪了的时候,以前的栽培现在发生作用了。所以你也不可轻视,这笨的人你不要轻视他,你知他怎么回事?不知道呀!不要轻视笨人。

  这一段文,说是:我没有这部经,我就变成一个痴,变成了一个痖。但是我若是用悭吝心不肯布施呢?我还是要布施。不容许我有烦恼,用悭吝的烦恼不行法施,不可以这样子。「尚行法施,况令阙乏妙智资粮」,你若是这事不能容忍,我用悭吝心不肯法施,这件事情不能容忍;你若不布施,你将来没有妙智资粮,这件事也是不能容忍的;所以一定要布施。本来我若不布施,我还可以学习这部经,我就可以有智慧,也可以讲经,就不痴不痖了。可是你若有烦恼的话,你有悭吝、悭法的罪过,还是要布施。这段文是这个意思。

  下面第二科「于有德」。前面是「于有失」:观察自己的过失,我有吝法的心。这个吝法的心,分两种;这个吝法之中有嫉妒;这个嫉妒,不耐他荣名为嫉妒;就是我若要讲解佛法的时候,讲解这样的妙法,你开大智慧比我强,这件事我不能忍受,这是嫉妒;这是有两个情形。

  现在这底下「于有德」,就是没有那个过失,但有功德。分三科,第一科「成辨所须」。

  昃二、于有德(分三科) 辰一、成辨所须

  又观察已。若自了知我于此法无少悭缠、亦无别意,但为成办胜所须义不应施者。菩萨尔时,应更思忖:我持此法施于彼者。为为损害自烦恼耶?为为圆满智资粮耶?为为爱念诸众生耶?

  「又观察已。若自了知我于此法无少悭缠」,又自己观察自己。我们平常的人,心里面是有个原因的,是这个原因我不能作这件事;但对别人讲是另外一回事,就是说谎话了;现在这里是说诚实,你一定观察自己的心怎么回事?「若自了知我于此法无少悭吝」,一点悭吝心也没有。「无少悭缠」,少少的悭吝的烦恼都没有。「亦无别意」也没有这个别的嫌恨心,也没有。「但为成办胜所须义不应施者」,那我为什么不布施?我没有悭吝心嘛!我为什么不布施给那个人呢?我为了「成办胜所须」,殊胜的所须的「义」;后边有解释这个「胜所须义」。那我就不能够把这个经论送给你,就不能。

  「菩萨尔时,应更思忖」,菩萨这个时候,你应该再慎重的思惟。「我持此法施于彼者,为为损害自烦恼耶?」我拿这本经布施给那个人,「为为」为是损害我自己的烦恼了吗?能够吗?「为为圆满智资粮耶?」我把这个法布施给那个人,能圆满我的菩提的资粮吗?这样问自己,反省自己。「为为爱念诸众生耶?」我把这个法布施给那个人,我是对众生爱念的心,是这样的心情布施给他吗?就是这样观察,下边第二科「增智资粮」。

  辰二、增智资粮

  既思忖已,便正了知我都不见自有烦恼。见不施彼此经卷等,现法当来我智资粮展转增胜,非施于彼见此功德;但于当来薄饶法利,非丰觉慧。若不施彼,便能修集利益安乐一切众生巧方便智,即为爱念此一众生,及余一切;若施于彼,唯成爱念此一众生,非余一切。

  「既思忖已」,既然这样思惟了以后呢,「便正了知我都不见自有烦恼」;「便正了知」很正确地、没有错误地知道我自己,我不见我自己有烦恼;我没有悭吝的烦恼,也没有瞋恨的烦恼。「见不施彼此经卷等,现法当来我智慧资粮展转增胜」,我很明了、很清楚的看出来我「不施彼」,不布施那个人这部经卷,这部经卷我不布施给你。我不送给你,我「现法当来我智资粮展转增胜」,我现在、或者将来,我的智慧的资粮能展转的殊胜;这部经卷我不送给你,我自己用功的时候呢,我这个智慧的资粮展转这样增长殊胜。「非施于彼见此功德」,不是送给你这部经卷,我能够建立这样的功德;我若送给你我这个功德不能成就了。

  「但于当来薄饶法利,非丰觉慧」,我若送给你,我将来我这个法力就少了,对佛法的学习得到的利益就很少。「非丰觉慧」,不是能成就很圆满的觉慧,就不能成就。「若不施彼,便能修集利益安乐一切众生」,我这部经若不送给你呢,我就能修集、就能创造;我好好用功学习这部经论,我就能利益一切众生、安乐一切众生。「巧方便智」,我就能得到这个智慧、增长智慧。「即为爱念此一众生,及余一切」,我若是送给你这部经,就是爱念你这一个人;我若不送给你呢,我就爱念很多人,我就能饶益很多人;我学习这部经,我会讲经说法,利益很多人;这两个情形来对比的时候。「若施于彼,唯成爱念此一众生」,我这部经送给你,我只是对你一个人有点好意,「非余一切」,不是对一切人有好意,那这就是不能够布施你了。这文是这个意思。

  下面第三科「不违净戒」。

  辰三、不违净戒

  菩萨如是如实知已不施彼者,无罪无悔;亦不违越菩萨净戒。

  「菩萨如是如实知已」,菩萨这样子把心安静下来,来反省自己,真实地明白了以后。「不施彼者」,这部经我不能布施给你,不送给你。「无罪无悔」,是没有罪过的,也不会后悔的。「亦不违越菩萨净戒」,也不能违犯菩萨的净戒,戒还是清净的,我不布施也是合法的是这样意思。

  《披寻记》一三○四页:

  但于当来薄饶法利等者:谓于当来少分获得法施胜利,非智资粮展转增胜故。

  就是这部经送给你,我将来就是很难进步了,是这个意思。

  现在第三科「应发遣他方便不施」,分两科,第一科「征」。

  月三、应发遣他方便不施(分二科) 盈一、征

  云何菩萨方便不施?

  菩萨经过这么样的观察以后,最后决定不布施。但是你要怎么样对他交待一下,那菩萨怎么样的方便,用什么方法不布施他呢?

  这是「征」,下面第二科解释,分两科,第一科「略标方便」。

  盈二、释(分三科) 昃一、略标方便

  谓诸菩萨不忍直言遣来求者,谓我不能惠施于汝,要当施设方便善巧,晓喻发遣。

  「谓诸菩萨不忍直言遣来求者」,菩萨不许直接的说:「我这部经不给你」,这句话不能说这么直,就退回,「遣」把他辞谢了;不能直接的说这句话。「谓我不能惠施于汝」,不能这么说话。「要当施设方便」,那么应该想一想另外一个方法、施设一个方法,「善巧」地,就是有智慧的方法。「晓喻发遣」,就把它说明白:「请你…请你…」,就这样子辞谢他好了。

  这是「略标方便」,这下面「广显一切」分两科,第一科「征」。

  昃二、广显一切(分二科) 辰一、征

  云何施设方便善巧?

  不能直接这么讲,那么想什么样巧妙的方法呢?

  这是「征」,下面解释分三科,第一科「明作净」分两科,第一科「标」相。

  辰二、释(分三科) 宿一、明作净(分二科) 列一、标相

  谓诸菩萨,先于所畜一切资具、一切施物,为作净故,以净意乐,舍与十方诸佛菩萨。

  「谓诸菩萨,先于所畜一切资具、一切施物,为作净故」,这是律上有这样规定,就是我们穿的衣服也都一样,这衣服这些东西。「谓诸菩萨先于所积畜」的一切的「资具」,就是这个衣服这些东西,衣服、饮食乃至到经书这样,「为作净故」,要作一个清净的方法,作一个清净的手续。这个清净的手续怎么作法呢?「以净意乐,舍与十方诸佛菩萨」,以清净心:就是我所有的这些衣物、饮食、经书,我都是供养给十方诸佛;你这样作念、心里这样想:不是我的,这不是我的,这样子「舍与十方诸佛菩萨」。

  这是「标相」,下面「喻成」,就是譬喻。

  列二、喻成

  譬如苾刍于己衣物,为作净故,舍与亲教轨范师等。

  比丘作净的时候就是舍与他的亲教师、轨范师;菩萨作净是舍与十方诸佛,这是有这么一个不同,但是意思是一样,都是「作净」。

  下面第二科「显生福」。

  宿二、显生福

  如是菩萨净施因缘,虽复贮畜种种上妙一切资具、一切施物;犹得名为安住圣种,生无量福。

  「如是菩萨净施因缘,虽复贮畜种种上妙一切资具」,这样的菩萨有「净施」的因缘,就是前面;我所有的衣物通通都是供养诸佛了。「虽复贮畜」了各式各样上妙的,「一切的资具、一切的施物」,「犹得名为安住圣种」;他若这样作了,不执着这是我的,他不执着。他也观察这个身也是无我,观察这些衣服乃至经书也是无我、无我所,就有这种观察。「犹得名为安住圣种」,虽然他积聚很多的资具、很多的施物、很多的经书,但是他还安住在圣种「生无量福」,还是有这样的成就的。

  《披寻记》一三○四页:

  安住圣种者:圣种有四:一、随所得衣喜足圣种。二、随所得食喜足圣种。三、随所得卧具喜足圣种。四、乐断乐修圣种。由此四种能生众圣,故名圣种。安住此四无贪性中,是名安住圣种。

  「安住圣种者:圣种有四」,这个「圣种」就是成圣的因缘,成就圣道的因缘。这个「种」就是种子,由种子而生果,就是因。「有四」:「一、随所得衣喜足圣种」,随顺因缘你得到的衣服,你就感觉到满意了。不要挑,说:这个不好,我不要,不是。随顺因缘得到这个衣服,你就感觉到欢喜,感觉到满足了;这个衣服就是你成圣道的一个因缘,你不能没有衣服穿,这是一个因缘。「二、随所得食,喜足圣种」,就是每天作的饮食,你随顺因缘得到的。乞食,给什么吃什么。「随所得食喜足」,也是感觉到满足,这也是圣种。

  「三、随所得卧具」,就是住的房舍、床铺,这些东西,就是「卧具」。也感觉到满意,不要说:这不好,我不要了;不是这样的。「四、乐断乐修圣种」,这个衣服、饮食、卧具这三种。这第四种是「乐断乐修」;你有衣服、有饮食、有卧具了以后,那么你一天干什么呢?就是「乐断乐修」,就是想要欢喜断烦恼。我心里面有烦恼,我要把它断灭了它;这件事还倒是很重要。我们的心里面有烦恼不断,不想办法把它断掉,不、我不管它,一直保留那个烦恼,这是个问题。「乐修」,欢喜修学圣道,这个圣道要欢喜修、欢喜学,这是「圣种」。这个主要还是「乐断乐修」,前三种是支持这件事是这样意思。

  「由此四种能生众圣」,由这四个因缘,就能生出来众多的圣道功德,「故名圣种」。「安住此四无贪性中,是名安住圣种」,就是得到了衣服、饮食、卧具,心里面不贪着、不爱着,所以叫「无贪」。所以菩萨他积畜了很多的上妙的、最好的一切资具、一切施物,但是他都「不是我的,这都是佛菩萨的,不是我的」。那么就「犹得名为安住圣种,生无量福」。

  常于此福多思唯故,于一切时随逐增长。

  还是「显生福」。「常于此福多思唯故」,菩萨常于这件事,就是安住圣种这件事,生无量福这件事多思惟。实在就是对衣服、饮食、卧具无贪着心,然后「乐断乐修」这件事多思惟故。「于一切时随逐增长」,你多思惟,所以你这个福德愈来愈多、愈来愈多、智慧也愈来愈多,增长广大。所以「于一切时随逐增长」,随你的多思惟;实在这个思惟就是止观,你这圣道就增长、就成就了。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