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师地论

《瑜伽师地论》梵文 Yogācāra-bhūmi-?āstra佛教论书。简称《瑜伽论》。瑜伽师地,意即瑜伽师修行所要经历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称《十七地论》。相传为弥勒菩萨口述,无著记录。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国法相宗的根本论书。...[详情]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八(11)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八(11)

  午六、应正教诫(分二科) 未一、征

  云何教诫?

  这个「如是学」这一大科里面分七科,现在是第六科「应正教诫」,这一科里面分两科,第一科是「征」。

  教授的意思已经讲过了,有八种教授。「教诫」是什么意思呢?这是「征」。下面第二科解释,分两科,第一科是「标列相」,又分两科,第一科是「标」。

  未二、释(分二科) 申一、标列相(分二科) 酉一、标

  当知教诫略有五种。

  我们应该知道教诫有五种差别,这是标出来数目。下面第二科是「列」,列出来它的相貌、它的名字,分五科,第一科是「遮止」。

  酉二、列(分五科) 戌一、遮止

  一者、遮止有罪现行。

  教诫有五种,第一种就是「遮止有罪现行」,就是他是你的弟子,你有责任向他下命令,不许可做有罪过的事情。这是第一种「遮止」,第一种教诫。

  戌二、开许

  二者、开许无罪现行。

  第二种教诫呢?「开许」,就是同意,同意你去做这个没有过失的事情。没有过失的事情啊,是可以,是可以做的事,是容许这件事,下面第三科。

  戌三、谏诲

  三者、若有于所遮止开许法中,暂行犯者,如法谏诲。

  这是第三科「谏悔」,就是改正你的过失,教诲你改正错误。

  「若有于所遮止开许法中」,假设这位弟子,对于师长所不许可的和许可的这两类事里面,「暂行犯者」,暂时的有所违犯,这样的情形怎么办呢?

  「如法谏诲」,就是合法的,没有错误的,这叫「谏」。「谏」者,正也。来纠正他的错误,对他下命令,要教诲他,你不可以做错误的事情,这是第三。

  《披寻记》一二八六页:

  于所遮止开许法中等者:若佛世尊,于彼诸法,制身语意,令不造作,名所遮止。于此诸法,开身语意,令其造作,名所开许。于此二法,由失念故,而不随转,名暂行犯。

  「于所遮止开许法中等者:若佛世尊,于彼诸法,制身语意,令不造作。」假设佛在世的时候,你见佛、你见到佛,你听佛这样讲,「于彼诸法」,制止身语意,那个杀盗淫妄懈怠放逸这些事情,「制身语意」,要约束你的身体,「令不造作」,使令他不要去做这种有罪过的事情,「名所遮止」,这就叫做遮止,这个遮止就是这样意思。就是不可以做这种事,这叫做「遮止」。

  「于此诸法,开身语意,令其造作」,对于这个戒定慧四念处,乃至八正道,布施波罗蜜乃至般若波罗蜜,那么这些事情,「开身语意,令其造作」,容许你的身语意去做这种事情,是容许的,这样子这叫做「名所开许」,开许就是这个意思。

  「于此二法,由失念故,而不随转」,如果一个弟子对于这两种事情,一个是不准许,一个是准许的,「由失念故」,由于你失掉了正念,你的烦恼现行了。「而不随转」,不随顺佛陀的教导去做,违反佛陀的意旨。「名暂行犯」这是暂时的你的身口意,做错了事情,违犯佛陀的教导了,那么这叫做「谏诲」。

  戌四、呵摈

  四者、若有于彼法中,数数轻慢而毁犯者,以无染浊、无有变异、亲善意乐,如法呵摈。

  这是第四科「呵摈」。「若有」,若是这位弟子于彼开许、或者是不开许、遮止的法中,「数数轻慢」,不止一次的,一次又一次的轻慢这件事,不拿这件事当一回事。你说是犯戒,做恶事有恶报,那有那回事?他就轻视,没信心,轻慢这件事,无所谓的事情,就是这样这种态度。「而毁犯者」,就做了恶事,这样子。

  「以无染浊、无有变异、亲善意乐,如法呵摈」。那么这个师长、或者佛菩萨、你的师长没有染污的心,没有变异的心,是亲善的心情,「如法呵摈」,就是依法来呵斥他,来驱逐他,是这样意思。

  《披寻记》一二八七页:

  以无染浊、无有变异等者:不于或违、或顺,起染污心,或摈、不摈,名无染浊。恒常现前,与作饶益,先后无异,是名无有变异。以饶益心不以衰损,以善友意不以憎嫉,是名亲善意乐。

  「以无染浊,无有变异等者」,怎么叫做「无染浊」呢?「不于或违、或顺,起染污心,或摈、不摈,名无染浊」,因为这个弟子也有一些人、各式各样的人,有的人很狡猾,他他可能做一些…很用功修行,但是他有时候不顺你的意思,不随顺师长的意思,叫做「违」。「或顺」,他是做了很多坏事,但是他对你很顺,这就是很复杂的情形,「或顺」。「或违、或顺,起染污心」你做师长的人呢?起了染污心。这个人虽然做了很多的罪过的事情,但是他表面上很随顺师父的意思,因为他顺你的意思嘛!你就对他起了染污心,起了爱着心,起了染污心。

  或者是他这个人做了很多…很用功修行,但是他就是有点倔脾气、耿直。他不顺你,你就对他起忿恨了,愤怒了,这样子,这样子呢?这就叫做染污心,叫做「染污心」。这染污心、由于这染污心,你可能会…你就采取行动了,你不顺我,我就驱逐你,「或摈」。你随顺我呢?我就不驱逐,这个…这是一种意思。

  或者是这个人表里如一,他是做了…犯了戒,做了有罪过的事情,那么你对他有愤怒,这愤怒就是染污心。说这个人很用功修行,随顺你,你对他起爱着心,那就是染污心。说是这个有两种不一样,可能还有第三种。

  现在这位师长呢?没有这个意思,没这个意思。不因为你违顺,不因为你有所违,有所顺,也不因为你是作罪、或者是不作罪,而起执着心,所以叫做无染污心,叫「无染浊」。那就是这位师长是有程度、有修行的人了。

  「恒常现前,与作饶益,先后无异」,他这个为师长的这个菩萨呢?他常,「恒常」,常是对他有饶益的心情,「恒常现前,与作饶益」。是「先后无异」,说是你以前做了罪过的事情,你后来你又做一些功德的事情,这先后有差别。或者以前最初的时候,你很用功修行,后来又放逸了,这先后有差别,但是这个为师长的对他的这个饶益心,没有变异,没有变化。你做功德,你用功修行,他也是有利益你的心;你造罪,他还是有利益心。这个利益他的心没有变化,前后都是一样的,「是名无有变异」。这也不容易,这件事也不是容易的事情,不容易。

  「以饶益心不以衰损」,这个弟子,通常来说,就是你造罪了,菩萨这个心,这个慈悲心,饶益心还是照常的饶益心,不会有伤害你的意思,没有伤害的心。如果那个不是菩萨呢?那就是另一回事,那就不同了,所以「不以衰损」。

  「以善友意不以憎嫉」,「以善友意」,就是好朋友的心情。你做功德的时候,用功修行,他发欢喜心;你这个造罪的时候,他还是有利益你的心。「不以憎嫉」,不会因为你做功德,你的声望高起来了,他就生嫉妒心了,不会这个事情,所以这个意思。

  「以饶益心不以衰损,以善友力不以憎嫉,是名亲善意乐」,这个「亲善意乐」是这样意思,是这样意思。当然这个弟子这一方面,程度也是各式各样的,也是不同。

  这个道安法师,晋朝那个释道安、道安法师这个人的相貌丑陋。就是出了家的时候,就是和任何人见面,人家对他的心情就是有一点特别,你相貌特别丑陋,就是不容易得到人家的欢喜。他出家了的时候呢?他的师父叫他去种田,才十几岁。种田呢?他就种田。这师父叫他去种田,他就去种田。种田种了一个时期了,后来就和师父要求我要读经,我要读经。但是还是…不是说我不种田,我不是,还是种田,但是也要请一本经书去读。那么他师父就请了一本经给他读。那么等到晚间的时候,回来的时候,道安法师回来的时候,就把这个经就还给师父。还给师父说:你读好了?我读好了。我还要再请一本、请一部,那师父就请一本。请一本,他第二天又去种田。种田晚间回来了,这部经又还给师父。说是:读好了!读好了,我能背下来。好,你就背。他师父拿着经,他就都背下来,这样子。他师父一看,哎呀!这部经可能也不是…大概也很多字,超过可能有一万字吧!师父说:明天不要去种田了,不要种田,你出去参学,去参学。

  那么他就到佛图澄,佛图澄是个神僧,就跟他去学。因为道安法师相貌丑陋,佛图澄还是有很多的学生,就看这个人丑陋都不高兴。佛图澄说:你们都不可以轻视他,他的智慧,你们所不能及的。和佛图澄一谈起话,一谈,谈很久,这样子。

  所以我这么一想呢?道安法师初开始遇见那个师父,徒弟来了,叫他去种田,这事情这样做?要种田我何必出家呢?但是他不说,你叫我去种田,我就去种田。种了很久,才肯去要一部经。要一部经,他师父发觉这个人不是平常人啊!这个理解力很高,记忆力也特别强,这是个…这是一个佛教徒的人才,不能种田了,就让他去,去参学。那可见这个师父也是了不起。

  所以这上面说是以无染污心,没有变异的亲善意乐,如法呵摈,这样情形。

  与作忆念。

  「与作忆念」,看这个《披寻记》,怎么叫做「与作忆念」?

  《披寻记》一二八七页:

  与作忆念者:谓令忆念先所犯罪,或法、或义,〈声闻地〉中别释其相应知。(陵本二十五卷三页)

  「与作忆念者:谓令忆念先所犯罪」,就是你以前你是犯了罪,你犯了罪的时候,但是你这个作师长的对他有见闻疑。我看见你那一天,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你做了有错误的事情,我看见,看见过。或者闻,我听别人说过,你在什么地方,你做了什么罪过的事情,听人说。或者是疑惑,「见、闻、疑」,疑惑这个人造了什么罪,那么就去向他问,说:你某一天,你在什么地方你是不是…你犯了妄语罪,或者是你做了什么错误的事情。

  「我不知道、我没有、我没有犯戒」,他就忘记了。忘记了,「与作忆念」,你帮助他忆念,回想,说是你在某一天,在那一个山边,那里有两棵树,那个地方是一个很平坦的那一个地方,是在太阳还没有落,你在那个地方做了什么罪过的事情。帮助你忆念,说出来一些相貌,说出来时间、地点,你就容易回想起来,这叫做「与作忆念」。他这意思呢?你一定要自己承认自己有罪,不是我强迫你,说你有罪,不是的,不是这意思,所以叫「与作忆念」。

  「或法、或义」,或者是法方面须要忆念,或者义方面也可以忆念。「法」呢?比如说是现成的佛所说的经,或者说的《阿含经》,或者是《阿弥陀经》,或者是《华严经》,或者是《法华经》,或者是《般若经》,在这一方面的这一段文,你说你忘了,我帮助你想,帮助你想这件事,「与作忆念」。或者是义,就不是经,就是有别的大德说出了一段佛法,其中有道理,你以前学过。学过,现在忘了。忘了嘛!你这个师长呢,就帮助他忆念,把以前学习的忆念起来,这也叫做「忆念」。

  「〈声闻地〉中别释其相应知。(陵本二十五卷三页)」,在那里说这件事。那么这一段是「呵摈」。下面第五段是「庆慰」。

  戌五、庆慰

  五者、若有于所遮止、开许法中,能正行者

  假设有这个弟子对于「遮止」的,他就不做。师长说不准许做这种罪过的事情,他就不做。「开许法中」,同意你、鼓励你、赞叹你做这种有意义、有功德的事情。「能正行者」,那么师长这样教导了呢,他就能随顺师长的教导,很努力的、很谨慎的,就这样用功修行。

  慈爱称赞真实功德,令其欢喜。

  「慈爱称赞真实功德」,这个弟子这样做了,依教奉行了,这个师长呢,用慈爱心称扬赞叹他,他真实的功德,他真实是这样做了,「真实功德」。

  「令其欢喜」,使令他心情欢喜。因为生了欢喜的时候呢,他就会能够加强他的努力。比如说他一坐四个钟头,他修止观了,天天早晨晚间的工作,努力的修行,这是他真实这么做了,真实有功德,这师长就这样子赞叹他,令他欢喜,这叫做「庆慰」。

  下面第二科是「结略义」,这一科是「标列相」,现在「结略义」。

  申二、结略义

  当知是名略说菩萨五种教诫,所谓遮止、开许、谏诲、呵摈、庆慰。

  这五种教诫,这是简略的说就是这五种。

  下面是第七科,一共是分七科。现在是最后一科「应住方便所摄」的「身语意业」,分三科,第一科是「征」。

  午七、应住方便所摄身语意业(分三科) 未一、征

  云何菩萨方便所摄身语意业?

  就是菩萨度化众生的时候是有方法的。你用这个方法去度化众生的时候,就是你的身语意,你身语意就随顺这个地方去度化众生,那就叫做「方便所摄身语意业」。这个身语意业是什么情形呢?这是「征」。

  下面第二科解释,分两科,第一科是「标四摄事」,又分两科,第一科是「释名方便」,又分两科,第一科「出体」。

  未二、释(分二科) 申一、标四摄事(分二科) 酉一、释名方便(分二科) 戌一、出体

  当知略说菩萨所有四种摄事,是名方便。

  先解释这个方便两个字,「方便」是什么意思呢?「当知略说」,就是要略的解释菩萨所有的「四种摄事」,就叫做「方便」。

  这个「摄事」,这个「摄」这个字,就是接引的意思。这个人不是佛教徒,接引他来到佛教,这样的事情叫做「摄事」,也是引导,引导他来到佛教里面来。引导他对于佛教有信心,能用功修行,那叫做「摄事」。这「摄」者,取也,就是拿过来,这样意思。用佛法劝导他,使令他信佛,就是这叫做「摄事」。

  「是明方便」,这是叫做方法,就是你这一类的方法。你接引众生,也是你心里面的愿望,你要他…劝他信佛,那用什么方法呢?这样的方法,你用这方法来做这件事,所以叫做四种摄事,是名方便。这是「出体」,下面第二科「引教」。

  戌二、引教

  如世尊言,菩萨成就四种摄事,所摄方便,方名菩萨。

  「如世尊言」,就像佛这么说。「菩萨成就四种摄事,所摄方便,方名菩萨」,这个发大悲心的菩萨,他一定要成就四种摄事,这四种摄事你能成就了,你能这样做,「所摄方便」,四种摄事「所摄」,就是属,「摄」这个是属,属于四种摄事的方法,你能这样做,那「方名菩萨」,你才可以名之为菩萨,称之为菩萨的,这是佛说的话。

  《披寻记》一二八七页:

  菩萨所有四种摄事者:谓布施、爱语、利行、同事,是名四种摄事。如下〈施品〉及〈摄事品〉广释应知。

  「菩萨所有四种摄事者:谓布施、爱语、利行、同事」,这「是四种摄事」。「如下〈施品〉及〈摄事品〉广释应知」。这是「引教」。

  下面是第二科「成唯四种」。第一科是「释名方便」,现在第二科「成唯四种」,分两科,第一科「征」。

  酉二、成唯四种(分二科) 戌一、征

  复何因缘,唯四摄事说名方便?

  还有什么理由,唯独是四种摄事叫做方便?你说出来我听听,这是「征」。下面第二科是「成」,就是成立。

  戌二、成

  谓诸菩萨,略由如是摄事所摄四种方便,于诸有情,普能摄受调伏成熟。除此,无有若过若增。

  「谓诸菩萨,略由如是」,简略的说就「如是」,就是这样的「摄事所属」的「四种方便」。「于诸有情,普能摄受」,对于一切众生,普遍的都能够去教导、去接引他,引导他们。「调伏」摄受,能调伏他的烦恼,能「成熟」他的善根,使令他来到佛教里面来,能信解行证,能这样。

  「除此,无有若过若增」,除掉了这四种之外,更没有了,你不能再超过这四种之外,还有一个方法,没有,你不能增加的了。

  《披寻记》一二八七页:

  普能摄受调伏成熟者:摄受有二:谓财摄受、法摄受。财摄受者,谓于一切饮食等物有匮乏者,施与一切饮食等物;或于随顺饮食等物有匮乏者,施与随顺饮食等物。法摄受者,谓或宣说正法,施诸有情,或开显正义,施诸有情,如〈成熟品〉说。(陵本三十七卷二十二页)言调伏者:谓以调伏法调伏有情,诃责、治罚、驱摈,名调伏法。言成熟者:谓或善根成熟,或智慧成熟,亦如〈成熟品〉说。(陵本三十七卷二十页)

  「普能摄受调伏成熟者」这句话怎么讲呢?「摄受有二」,就是引导众生来到佛教里面来,就属于两个、两个方法,「谓财摄受,法摄受」。

  就是「财摄受」,就是他生活所须的,他的衣、食、住乃至医药,这一方面他是须要的。须要的嘛!菩萨就能够满足他。你有病了我就给你造医院,请医生;你没有钱,我就给你钱,就是财摄受。因为他生活须要,所以你满足他,他就会感你的恩,他就会有可能对于佛教有信心的。

  「法摄受」,生活所须,这是他生存须要这样子,但是众生另外还有一件事就是思想,他的内心的思想。这一方面呢?你要用佛法来教导他。教导他呢?他接受佛法的教导了呢?他思想…问题得到解决。这两种摄受,这个财摄受,就是物质上的满足,但是他内心的思想是善、是恶,这还有问题,须要加以教导,那就是佛法了,这是两种摄受。

  我们看佛所说的道理,佛法是主要是用法来教导一切众生。用法来教导众生,使令可以转凡成圣。使令这个人转凡成圣,慢慢的能解脱生死大苦,能做到这件事。但是众生的生活上还是有问题,你就是那个《普门品》。《普门品》就是这两大段,前面一大段救苦救难。土匪来了,念菩萨;遇见老虎了,念观世音菩萨,对救护你;有大水来了,火、大风来了,你在海里面遇见风了,船要沈了,念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救苦救难,这《普门品》前面一段就是这个。后面一大段呢?「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就是法摄受,就是这个。

  因为我们佛教徒呢,如果你若是读《普门品》,你向观世音菩萨学习,那就是两种摄受,就是一个财摄受,一个法摄受。若是我们只是财摄受,而没有法摄受呢?也好,也是好嘛!因为的确我若有病了,就是要靠医生了啊,没有别的办法嘛,就是靠医生。那也是好,做这件事是好。生活困难,这个水灾、风灾、火灾、地震,大家发慈悲心救护,救苦救难,也是对的,是好。

  但是思想上的问题还没解决,在佛菩萨这方面来看,还是有问题,还是有问题,若是做这一方面的问题。佛菩萨、观世音菩萨这两方面,这两个本事都有。财的摄受,法的摄受,都有办法;我们凡夫这两个办法都不行。他现在在大海里,坐船要沈了,你有什么办法?我看是不容易,困难。「要法的摄受」,那个人、众生邪知邪见,他没有生活上的问题,生活很快乐,就是做种种恶事,我们有什么办法?

  但是我们佛教徒呢?如果只是做财摄受,而不做法摄受呢?就有所不足,有所不足的。而这两种摄受?法摄受是非常重要,这点非常重要的。

  现在这上面也有说,这个财摄受,法摄受。「财摄受者:谓于一切饮食等物有匮乏者」,这解释什么叫「财摄受」呢?就是众生对于饮食、衣服、卧具,住这房子,我现在没有地方住,这个住也是很重要,这些「等物,有匮乏」,有缺少的,生活困难。「施与一切饮食等物」,这个菩萨呢?能够布施他这些财,这些财的摄受。

  「法摄受者,谓或宣说正法,施诸有情,或开显正义,施诸有情。」「或宣说正法」,这个「正法」和下面「开显正义」,应该是无差别。若无差别,就不要说正义了嘛!为什么要说呢?所以应该说这个「正法」,就是佛所宣说的修多罗,所宣说的这些经论佛法,《法华经》、《华严经》、《大般若经》、《阿含经》,这是佛所宣说的正法,你为他讲解这些呢?就叫做「宣说正法,施诸有情」。「或开显正义」这就不是…也是不能违犯、违反佛的正法,但是就不是经了。你就是摄取修多罗里面的道理,你为他开示一段,那就叫做「开显正义,施诸有情」。这样子呢?使令众生的内心思想能够清净,转恶为善,改过迁善,能够明白出世间的圣道,这是叫做「法摄受」。

  「如〈成熟品〉」解释过了。「(陵本三十七卷二十二页)」,我们已经在那讲过了,已经学过了。

  「言调伏者:谓以调伏法,调伏有情」,这个「调伏」什么意思呢?就是用调伏的方法来调伏有情。怎么叫做「调伏有情」呢?就是「诃责、治罚、驱摈,名调伏法」,他做错了事,你就要呵斥他,「诃责」他,指责他。指责他若是不听,就是要「治罚」他,要罚他,那就是叫他:你一拜一百零八拜,拜佛,就是要罚他;或者你要念大悲咒十万遍,就是这样子。不是前面诃责就是没有这个事,只是说:你这样不对,怎么、怎么诃斥一下就好了。现在处罚,就是不但是「诃责」还要加上处罚。

  有的时候,就是你怎么处罚呢?随时外面有人来的话,有出家的法师来,叫他:你要向新来的那个比丘,坦白你的过失,你要向人家:「我妙境犯了什么错误了,大德,白长老知」。这是处罚。谁愿意把自己的丑陋向别人讲呢?现在就是处罚你,你要这样做,叫「治罚」。「驱摈」,你严重的过失,你处罚他,他不听你的教诲了,把他驱逐,「名调伏法」。调伏是这个意思,「调伏」,「应知」。

  「言成熟者,谓或善根成熟,或智慧成熟」,「或善根成熟」,信戒闻舍慧或者信进念定慧,这都是善根。你,你能够自己用功的时候,就能有这五种功德都成就了,那么就是「善根成熟」。

  「或智慧成熟」,这个五种善根里面已经有了智慧的,这里面特别的提出来,智慧成熟是非常重要的,你要通达明白世间都是无常的,世间事情都是无常的。你看的好像很美,实在很快的就完了,就结束了。这些如意的事情,都是容易败坏的,那是不容易的,不容易令你永久如意的。你要通达是无常无我的,通达一切法都是自性空的,这是智慧。这个智慧有什么好处呢?能断烦恼。你说我吃饱饭了,吃饱饭不能断烦恼。说我身体有病了,请医生给我治病,病算是治好了,治好了不能断烦恼,你还是原来样。

  但是若是有了佛法的第一义谛的智慧,能令你成为圣人,所以智慧是很重要的。但是我们从事实上看呢?欢喜增长智慧的人不多,愿意有智慧,但是不愿意增长智慧。愿意增长智慧的人少。我不愿意谈玄说妙,这句话也好像很好听,但是也表示这个人不欢喜生智慧,不欢喜智慧。佛法的衰微,这是一样原因,你要让他增长智慧,他不欢喜,不欢喜这件事情。「亦如〈成熟品〉说。(陵本三十七卷二十页)」。

  申二、广四方便(分三科)  酉一、征

  何等名为四种方便?

  这是第二科是广四种方便。前面是「标」,第一科是「标四摄事」,,下面是「广四方便」,详细的解释这四种方便。分三科,第一科是「征」。

  「何等名为四种方便?」什么情况可以名之为四种方便呢?是「征」,下面「列」。

  酉二、列

  一、随摄方便,二、能摄方便,三、令入方便,四、随转方便。

  这是把这四种方便「列」,列出来名字。下面第三科加以解释。第一科解释这个「随摄方便」。

  酉三、释(分四科) 戌一、随摄方便

  若诸菩萨先行布施,当知是名随摄方便。

  若是诸菩萨对于这一类的众生,他一开始,这「先」,最先,就是这开始的时候,对他先用布施的方法来利益这个人,那这就叫做「随摄方便」,这是标出来。

  何以故?先以种种财物布施,饶益有情,为欲令彼听受所说,奉教行故。

  「何以故?」什么理由名之为随摄方便呢?下面解释。「先以种种财物布施,饶益有情」,这菩萨先用各式各样的财物,来利益这个众生。「为欲令彼听受所说,奉教行故」,为什么用布施物,用这个财物布施给他呢?「为欲令彼」,就是想要使令他「听受所说」,这听信接受所说的佛法。

  「奉教行故」,能随顺佛教的道理去修行,能改正自己的行为,这个目的是这样意思,目的就是这样子。

  这叫做「随摄」。因为人…事实上众生在这个世界上生存,他没有财是不能生存,他有这个须要,你也就这样子利益他。利益他呢?就是他也…事实上是须要,而他也就是欢喜这个财,叫「随」,就是随顺他的欢喜。结果呢?就把他引导他来到佛教里面来了,就是这样意思,所以叫做「随摄方便」。下面第二科「能摄方便」。

  戌二、能摄方便

  若诸菩萨次行爱语,于彼彼处有愚痴者,为欲除彼所有愚痴,令无余故。

  这说第二个「能摄方便」。「若诸菩萨次行爱语」,若是诸多的菩萨,已经用了这个「随摄方便」,用这个布施来摄受众生,那么以后还应该怎么样来和他联络呢?来联系这个人呢?「次行爱语」,就是你要对他说这个亲爱的语言,要说这种语言。

  这个亲爱的语言,什么叫做亲爱的语言?这个儒家的学者说一句话:君子爱人以德,可见这儒家的人也有智慧的人,也有智慧的人。「君子爱人以德」,就是…什么叫做爱?你要用道德来转化他,这叫做爱,叫做爱。因为你用这样的事情,这样的德来爱,来教导他,他能随顺学习,能使令他心情安乐自在,自在。如果说是他欢喜做什么,我就随顺他,他欢喜作恶我就随顺他作恶,这不是爱,因为他将来有大患在后头追逐他,有后患的啊!你现在作恶,感觉没有什么事,但是大患在后面来了,将来他要苦恼了。你令他…那等于是叫他苦恼,那叫做爱吗?所以「君子爱人以德」这句话的确是有道理。

  现在这上面说「爱语」,亦复如是,佛教里面也是,是这样子。你这样子爱他呢?他将来能够离苦得乐,而不会跑到牢狱里面去了,不会这样子。

  「于彼彼处有愚痴者」,什么叫做「爱语」呢?「于彼彼处」,这个人眼耳鼻舌身意,接触色声香味触法的时候,色声香味触法就是「处处」。我今天在这个高山,明天在大海,或者是在这个村庄,或者在那个县城,各地方,或者遇见这件事。今天我们要放生,放生也是个事情;今天要去救灾,说那个地方有水灾,有火灾,地震了,我要去救灾,「处处」做各式各样的情形。「有愚痴者」不明白道理。说我要放生,这是好事,我就去放生,结果你造罪了,你放生你没做对啊!

  说是这个…你们看这个《影尘回忆录》,你看看,说这个,这个人不妨说出这个人的名字来,叫盛宣怀这个人。因为他…当时的政府给他给他很多、很多钱,就是在山西什么地方有旱灾,很多的人都没有吃饭了。那么政府…盛宣怀当然是个有地位的人,政府就命令他拿这个财富去救护、去救济这些苦难的人,做这件事情。他好像做个新疆省主席,我说不那么清楚?记不得那么清楚?总之是一个大富贵的人,后来退了休,就到…到了上海。到了上海,他就…是信佛,相信佛教,打水陆,拜梁皇忏,在各寺庙修庙,哇!做很多很多的功德,后来就死掉。

  死掉了他的小太太就想念他,就是怎么办法还能够见见面、谈谈话呢?这时候这个在这个上海有个外国人,不知是法国人、还是德国人,就是能够过阴。就是他有办法能把那个死掉的人请来,和你见面谈话。那么当然这好,听见这个事好!人家…他有钱嘛!就是用钱去请这个人,让他委托他,你把你某某人把他请来,我们再谈谈话。好,他就去作法了,这种人,他有他的办法。请了老半天回来说,请不来,说:在地狱里头,不能请来。我的先生在世间修庙、打水陆,作了很多功德,为什么下地狱呢?那要下地狱,我们作功德没有用了,把那庙拆掉它,要拆掉,作这种事。那你不应该这样子嘛!你再问一问!也有人说:你再问一问,为什么在地狱里呢?好!那好!就请这个人再来,去问一问,为什么下地狱去?

  这个人就作法到地狱里面去,和那个人见到了,说是为什么下地狱?得到了消息回来了,说是你先生作功德是作功德,但是也造了罪,造什么罪?说是在什么、什么年政府、是清朝政府给他多少万两,很大的一个财富,是黄金、是白银,去救济这个旱灾,很多人没有饭吃。他把这个钱,多少钱揣到腰包里头,大概可能会有一部份是救灾难了,有一部份他自己拿到财兜儿里来。说这件事阎罗王爷不放松他,这没话说了!没话说了。

  所以这个「处处」,「于彼彼处有愚痴者」,说做功德,是的。但是有人就在做功德那个地方造罪,造罪了。「有愚痴」,他不明白、他不知道有因果,做善有善报,做恶有恶报,他不知道这个事啊!不知道。所以,「于彼彼处有愚痴者,为欲除彼所有愚痴,令无余故」,说这个菩萨教化众生,就是破除众生思想上的糊涂,这叫做度化众生。

  「为欲除彼所有愚痴令无余故」,不要剩一点的愚痴啊,就是要开大智慧,要开智慧。说我们…你用布施,我去教化,我是…办医院,做很多很多的功德的事情,很多人响应这件事,但是,不是开智慧,你没叫那个人开智慧。没叫人开智慧有什么问题?他继续造罪,你把他这些生活问题解决了,但他没开智慧就继续造罪,继续造罪!现在佛教徒不应该这样子,佛教徒在除了布施这一方面教化众生之外,还应该有爱语。「爱语」,就是为他宣说佛法,宣说佛法来开导众生开智慧,再不敢造罪了,这问题才解决了,这就叫做爱语。「为欲除彼所有愚痴令无余故」,这些糊涂、愚痴不要留一点儿啊!有一点儿就不得了!

  令其摄受瞻察正理,如是爱语,当知名为能摄方便。

  「令其摄受瞻察正理」,令他,菩萨就是为他宣说正法,宣说正法的时候呢?教导他,他能够摄受正法,能接受、能接受佛的正法。你给他讲《金刚经》也可以,讲《佛遗教经》也可以,讲《大般若经》也可以,讲《华严经》也可以,讲《楞严经》也可以,宣扬佛法,教他接受正法。这个「摄受」,是接受佛法。怎么叫做接受呢?「瞻察正理」,不管什么事情,他心里面观察佛法的真理。诸法是因缘有,有善的因缘,有恶的因缘,有禅定的因缘,有世间法的因缘,有出世间法的因缘,他来观察思惟,这就叫做接受正法。

  比如说现在有人毁辱我,他用佛法的正理来观察这个毁辱,那这就叫做接受正法。如果你不用佛法,你是学习佛法,把佛法丢在八千里以外了的时候,有问题的时候还用原来的贪瞋痴来处理,那这个人没有接受佛法,他没有接受佛法。

  我感觉我们初开始学习佛法的人,就有这个问题,不能摄受瞻察正理,不能!有事情的时候,不能用佛法来处理问题,不能。有问题的时候,不用佛法来处理问题,用自己的贪心、瞋心、愚痴心处理事情。就是我们初开始来到佛教里,难免会这样子。那怎么能改善呢?常常静坐,常常静坐的时候,用止观来观察,就能增长正念。正念强了的时候呢?无论什么事情出现的时候,不失掉正念,也不失掉正念,正念能提起来,不忘,不失掉正念。用正念观察这件事,然后用智慧处理问题,不用贪瞋痴处理事情,这是有点程度了,这个人,这个佛教徒有点程度了,不是平常人了,他已经开始改变凡夫的境界了。

  「如是爱语当知名为能摄方便」,这样的佛法的法语叫做爱语,这叫做「能摄方便」。那前面那个布施,为什么不叫能摄方便呢?世间上、社会上的人,也有些人有智慧的人,你给我…我饿了给我面包吃,我是很感谢,但是你要叫我相信你的宗教,是另一回事,另一回事。要我…我内心同意我才能相信的。我不同意,我不能因为你这个面包我就相信你的。但是给了面包以后,就相信的人多,这种人多。给了面包,我还不一定转变我的思想。你的宗教的事情,那我要重新的观察,我内心接受了才可以,这是另一种人。这种人呢,就是稍微的有点智慧的人,不是情感,不会因为情感所动。当然我也很感谢就是了,你这样帮助我,我很感谢就是了,但是我的思想,你的面包不能买我的思想,不能的,这是另一种人,另一种人。所以若是你,你除了你用面包之外,你还要用真理来教化这个人,这人接受真理了,这时候他就转变过,他相信佛教了,他相信佛法。所以这个真理是「能摄方便」,能够接引众生。能接引众生是佛法,而不是面包,面包是前方便而已,是个前方便。

  还有一个问题呢?就是佛教,佛法僧,这是分三个部分。佛是大圣人的境界;法也是圣人的境界,不是凡夫境界;只有僧呢?分两部分,一个是凡夫僧,一个是圣僧。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世音菩萨、弥勒菩萨,这都是圣人,舍利弗尊者、目犍连尊者、须菩提尊者、摩诃迦叶尊者、阿难尊者、宾头卢颇罗堕尊者,这都是圣人,这是我们所归依的,但是凡夫僧呢?不一定,凡夫僧是另一回事。我们归依是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圣贤僧,圣僧,不是归依凡夫僧,我们可以这么说吗?可不可以这么说?

  但是我们有的人不能分清楚,本来我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那我就是相信佛、相信法、相信僧,等到看凡夫僧有问题了,我不归依了,我不归依。你看这个人对不对?对不对?凡夫僧是另一回事,你归依的时候,你应该知道,凡夫僧是另一回事,凡夫僧是靠不住的。但是圣僧,但是佛法这都是圣人境界,这是不容许有疑问的。你不管凡夫僧怎么样,我对于佛法僧信心不动摇,这是又一种人、这又一种人。他心里他不动摇,我的信心还是一样,无差别,不管凡夫僧怎么样,我信心不动摇,我对于佛法还是欢喜信受,欢喜信受。

  结果呢?另外还有一种情形,就是他对于凡夫僧很同情,还是尽量的帮助,而不会轻视,不轻视,这又是一种人。不轻视,尽量的还帮助他,尽量帮助他解决困难,让他恢复过来,而不轻视。若是…就是我们出家人,看某一个人有问题,你若轻视他,都不应该,不应该的!

  所以这个上面说「瞻察正理」,这句话非常的正确,你前面那一段文也有这个意思,我们已经讲过了,那个是「以无染浊,无有变异,亲善意乐,如法呵摈」,他这个慈悲心不失掉的。不管这个人怎么不对,表现于外的态度是把这个人驱逐了,但是那位师长,他的慈悲心没有失掉的,他还是要…还要摄受他的。但是现在这个时候不能用这个态度,还是要驱逐他。当然我们凡夫怎么能懂这件事,不容易明白这件事。

  这就是「令其摄受瞻察正理」,这句话非常重要,「瞻察正理」,这实在来说呢?就是要学习佛法,你才有这个智慧能「瞻察正理」。没有智慧,你知道什么瞻察正理?还是就是原来的凡夫境界,是那么回事,「瞻察正理」。

  「如是爱语,当知」是名「名为能摄方便」,「能摄方便」,就是要佛法的真理才能摄,不是面包,不是那几个钱能摄受的。钱你不能摄受,只是彼此间有点感情而已。你要用佛法的真理教化他,使令他的思想转变来了,这个人是佛教徒了。

  《披寻记》一二八八页:

  次行爱语等者:爱语有三,谓慰喻语、庆悦语、胜益语,今于此中,唯取胜益语,名为爱语,顺正法教而为饶益故。谓于诸法中多疑惑者,为令当来离疑惑故,为说正法论议决择,如〈摄事品〉说。(陵本四十三卷十一页)此说彼彼处,谓即诸法。此说愚痴,谓即疑惑,名别义同。

  「次行爱语等者:爱语有三,谓慰喻语、庆悦语、胜益语。」这个文解释得好。这个爱语有三种,第一种是「慰喻语」,和「庆悦语」,这两种语言就是我们一般的人情的语言。

  见面了,「你好吗?」这个是「慰喻语」,「你四大调和否?」就是这些话,这叫做「慰喻语」。

  「庆悦语」呢?这又有点不同了。庆悦语就是…比如说是他现在,他有多少股票,我们假设举这个例子,有这股票,但是现在呢?外面的股票已经升高了,价钱高涨起来,但是他还不知道,那位菩萨知道,啊!你现在你的股票怎么、怎么的了,来庆悦他,叫「庆悦语」。

  那另外一种情形呢?比如说这个…或者这个在家居士、或者是出家的法师,他欢喜静坐,欢喜学习佛法,能有所成就,静坐有成就,或者在学习教义上有成就,他来赞叹你。你成就了,这个戒定慧又高、有很好的成就,这非常殊胜,这样子赞叹,那这叫做「庆悦语」,这是一种语言,「庆悦语」。

  「胜益语」,胜益语是出世间的事情了,那就是像说…为说法语,为人说佛法,叫你转凡成圣的这些法语,这是有殊胜利益。那个世间上的这些事情,也是有利益。我告诉你方法,令你发财了,这也是有利益,但是只是一般的事情。世间的这些利益事情,是一般的;出世间圣道是「胜益语」,是更殊胜的利益,世间利益所不能及的,叫「胜益语」。

  这三种语言都叫做爱语,都叫做爱语呢,这个前两种呢?是顺于世间人的这种人情,顺于世间的人情的语言;这个最后这个是属于正法的语言,这是不同的,这是这爱语有三种。

  「今于此中,唯取胜益语,名为爱语」,这个爱语,这里面说这个爱语是那一种呢?是「唯取」这个「胜益语」,就是属于佛法的这个法语,出世间的圣道的法语。或者声闻法,或者辟支佛法,或者一佛乘的佛法是这个,这是出世间的圣道的语言,「唯取胜益语,名为爱语」,这叫做爱语。

  「顺正法教而为饶益故」,什么叫做胜益语呢?就是能随顺正法,而这个法就是佛陀的所说的「教」,圣人对于众生所开导的语言,叫做「教」,教导你要这样子,不可以这样子,要这样,那叫做法教。

  「而为饶益故」,用佛的法语,令你得出世间的圣道,来利益你,这是最大的利益,就是「皆于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就是这句话了。

  「谓于诸法中多疑惑者,为令当来离疑惑故,为说正法论议决择」。这个还是解释这个胜益语,这个爱语。「顺正法教而为饶益」,怎么叫做「顺正法教而为饶益」呢?「谓于诸法中多疑惑者」,「多疑惑者」,前面这里面说是多疑惑者,谓于诸法中多疑,多所疑惑。

  「为令当来离疑惑故」,「谓于诸法中多疑惑者」,这还是有点智慧的人。有多少智慧的人,他才能疑惑,智慧不够的人呢?老是心里没有问题,没有问题。说多疑惑是有智慧的,他能…这个地方有问题,他就提出来问题,叫「多疑惑者」。「为令当来离疑惑故」,这菩萨为令他将来远离这些疑惑。

  「为说正法论议抉择」怎么样离疑惑呢?就是宣说佛教的正法。宣说十二因缘:「无明缘行、行缘识……生缘老死。无明灭则行灭,乃至生灭则老死灭」,这就是能破除这疑惑。说这个苦集灭道,有世间的因果,有出世间的因果。世间因果有过去世,也有未来世,有现在世,这样子能解除一切的疑惑。你若说是只是承认有现在,不承认有过去,不承认有未来,那疑惑是不能解的,很多的疑惑不能解释。

  所以「为令当来离疑惑故,为说正法论议决择」,为你宣说正法,宣说正法的时候,你可以提出问题互相讨论,所以叫做「论议」。「决择」呢?就是最后决定开了智慧,就没有疑惑了。

  「如〈摄事品〉说」这一段文是在〈摄事品〉上说的,〈摄事品〉上说有慰喻语,有庆悦语,有胜益语。「(陵本四十三卷十一页)」。

  「此说彼彼处,谓即诸法」,「谓即诸法」,这个论文上说「于彼彼处有愚痴者」,就是这个叫「彼彼处」。「有愚痴者」,也包括有疑惑的意思,疑惑就是愚痴,就是这个。「于彼彼处,谓即诸法」,就是诸法,于诸法中多起疑惑者就是这个。「此说愚痴」呢?「谓即疑惑」就是说的疑惑。「名别义同」疑惑和愚痴这个词句是不一样,但意思是一样,这是说「能摄方便」。下面第三科「令入方便」。

  戌三、令入方便

  若诸菩萨知彼有情摄受瞻察正道理已,次行利行,拔彼有情出不善处,于其善处,劝导调伏安处建立。如是利行,当知名为令入方便。

  「若诸菩萨知彼有情摄受瞻察正道理已,次行利行,拔彼有情出不善处,于其善处,劝导调伏安处建立」,这就是「令入方便」。

  「若诸菩萨知彼有情」,知道那个众生「摄受瞻察正理」,他摄受佛法,他肯请佛教的经论这个书去阅读。他有的时候在内心里观察正理,你经论这么说,他就在想,这合不合道理?在思惟,他认真的在学习了,所以叫做「瞻察正理」,正道理!

  「次行利行」,若是菩萨知道这个众生有这种情形呢?你就应该怎么办呢?进一步应该行这个利行,行这利行。就是去实践真实有利益的是事情,真实有利益的事情。真实有利益事情怎么讲呢?

  比如说我饿了,你给我面包我就吃,这也是有利益,但是过一会儿,没有了。过一回儿,过四个钟头,过五个钟头,过六个钟头,还要再吃。说我有病了,请医生给我看病,看病是好了,这是得了利益。但是再过几个月,过了几年又有病了,这个利益就这么多,这个不是真实利益。真实的利益呢?永久也不再有病,那是真实的。

  说现在「次行利行」,这就表示一般性的事情,一般性的事情都是虚妄的,不彻底的,都是暂时性的,不是真实的令你安乐自在。现在要「行利行」,对你真实有利益,这个利益得到了,永久也不失掉,这叫做利益,叫「利行」,那这是什么呢?

  「拔彼有情出不善处,于其善处,劝导调伏,安处建利」,什么叫做利行?就这叫做利行。就是你要用佛法,用佛法实在这个事情,你非要自己作不可,佛只能告诉你这个方法,你能接受以后呢?你能照着这个法门去修行去,才有效。你的生死,你自己要处理解决,佛不能令你了生死的。佛只能说个了生死的方法,你接受了去用功修行,那么就是…这也就是「拔彼有情出不善处」,从生死大苦里面解脱出来了。

  「于其善处劝导调伏安处建立」,于大般涅槃这个善处,你安住在那里头,「于其善处」。「劝导调伏」,这个菩萨这时候开始劝导他。劝导他,世间上的荣华富贵,放下吧!这不是令你真实安乐的,劝他、教导他。「调伏安处」,调伏自己内心的爱烦恼,见烦恼,一切的烦恼。「安处建立」,就是安处在涅槃这里,安处圣道这里,安处在戒定慧这里,然后常常的用功修行,用功修行,然后最后建立了无分别智,就住在涅槃那里了。

  「如是利行,当知名为令入方便」,这样子利行,就叫做「令入方便」,令其悟入第一义谛就是了。第一义谛是什么?第一义谛就是涅槃啊!是这样子。

  所以菩萨对于众生,说菩萨也会办一些慈善的事业,也给你面包这个事情,也可能给你造房子,但是菩萨那个心情是叫你入于第一义谛那里。不是暂时吃了面包就好了,不是到此为止的。所以佛菩萨也修学、也推行一切的善法,和外道不同、不一样。同样是做这件事,菩萨做这件事,和一般凡夫境界不同。佛是以一切智智相应作意,以无所得为方便的,以大悲心为前导,就是有三种方便,来作一切、来弘扬佛法的,和外道不同。你怎么能说佛教也是,所有的宗教都是劝人为善的,这个话说得不对。不是那么回事。

  《披寻记》一二八八页:

  次行利行等者:此说菩萨一切法门利行。谓若有情不信、犯戒、恶慧、悭吝,名不善处。信、戒、慧、舍,是名善处。如〈摄事品〉说:不信有情,于信圆满殷勤劝导,乃至建立。犯戒的有情,于戒圆满殷勤的劝导,乃至建立。恶慧的有情,于慧圆满殷勤的劝导,乃至建立。悭吝有情,于舍圆满殷勤劝导,乃至建立。(陵本四十三卷十五页)

  「次行利行等者:此说菩萨一切法门利行」,佛教的法门都是利行。「谓若有情不信、犯戒、恶慧、悭吝」,有的有情众生,他不相信佛法,不相信因果,犯了戒,做恶事、「恶慧」,他也是很聪明,很有学问的,但是邪知邪见,这个「恶慧」。「悭吝」,众生很苦难,很多的痛苦,他一毛不拔,这叫悭吝。「名不善处」,这就是不善处。

  「信、戒、慧、舍,是名善处」,他对佛法有信心,他持戒,持戒清净,不敢做恶事,「慧」,就是苦集灭道的智慧。苦、集、灭、道有这个智慧。「舍」有慈悲心,众生有苦难,肯把自己的利益来布施众生,救护众生,要有慈悲心,是名叫做善处。「如〈摄事品〉说」。

  「不信有情,于信圆满殷勤劝导,乃至建立」,这个众生对于佛法没有信,没有信心呢?那么菩萨呢?对于这个信圆满殷勤的劝导,殷勤的,不怕辛苦的劝导众生相信佛法,一直的圆满的相信佛法,叫做信,「于信圆满殷勤劝导,乃至建立」,最后使令这个众生对于佛法有信心。「乃至建立」。

  「犯戒的有情,于戒圆满殷勤的劝导,乃至建立。恶慧的有情,于慧圆满殷勤的劝导」。众生难度,不容易。你教导众生,能相信佛法,开佛法的智慧,很不容易,很不容易。而这些事情呢?菩萨能办到,菩萨无量劫的学习佛法开大智慧的,才能做这件事。我们小小的学习了一点佛法,我能讲经说法,我能写文章,我做大法师,很小、很小、很小…这小意思。你真能弘扬佛法吗?实在是不及格了,不行的,「乃至建立」。

  「恶慧有情,于慧圆满殷勤劝导,乃至建立。悭吝有情,于舍圆满殷勤劝导,乃至建立」,那么这叫做利行,叫利行。现在第四科「随转方便」

  戌四、随转方便

  若诸菩萨如是方便令诸有情得趣入已,最后与其于正事业,同共修行,令彼随转。由是因缘,令所化者,不作是说:汝自无有圆满净信、圆满尸罗、圆满惠舍、圆满智慧,何赖于善劝导于他,谏诲呵摈,与作忆念。是故菩萨所行第四同事摄事,当知是名随转方便。

  「若诸菩萨如是方便令诸有情得趣入已」,因为这前面这个布施、爱语、利行,令他来到佛法里面能用功修行。

  「最后与其于正事业,同共修行」,到最后众生对于佛法也肯用功修行,修学圣道了,有信、戒、闻、舍、慧了,这个时候,那菩萨又怎么办呢?菩萨「与于正事业」就是信、戒、闻、舍、慧,这就是「正事业」。其实这「慧」这里面包括修止观的。那么「同共修行」,菩萨也一样,菩萨也是信、戒、闻、舍、慧,也是修学圣道的。

  「令彼随转」,叫那个众生随顺菩萨一样的修学圣道,这样子,「令彼随转」。

  「由是因缘,令所化者,不作是说」。因为你…,你菩萨也这样用功修行,「由是因缘」,所以使令所教化的众生,他不会这样说。「汝自无有圆满净信、圆满尸罗、圆满惠舍、圆满智慧」,你叫我信戒闻舍慧,你自己没有圆满的净信,圆满的戒,你不持戒,你也不能够有惠舍,你也没有圆满的智慧,你叫我修习智慧?这位众生不会说这话,不会这么说。

  「何赖于善劝导于他」,这也是对方:哦!你自己…你劝我也修学静定慧,你不修学戒定慧。「何赖」,那你仗势什么,「赖」,依赖,就是仗势。你有什么可仗势,「于善劝导于他,「谏诲呵摈,与作忆念」,你仗势什么?你有什么功德?你有什么资格劝导别人?对于他人要谏诲,又呵责,又驱摈,与作忆念,你有什么资格说这个话,来教我修学?是这样意思。这一段话就是那个,你菩萨也也用功修学圣道,那被你教化的人,就不会说这些话了、呵责你了,这么意思。「是故菩萨所行第四同事摄事,当知是名随转方便」。「随转方便」,你用功修行,你不是嘴巴皮说,同时你也用功修行了,那么那一方面就随顺你,也共同的修学圣道,叫「随转方便」。

  《披寻记》一二八九页:

  于正事业同共修行者:正所应作,法随法行,及诸善根,名正事业应知。

  「于正事业同共修行者:正所应作,法随法行」,就是修学戒定慧,「及诸善根」名叫做「正事业应知」。

  未三、结

  如是菩萨四种方便,若总若别所摄身业、语业、意业,是名方便所摄三业。于诸有情,能正摄受,调伏成熟。

  「如是菩萨四种方便,若总若别所摄的身业、语业、意业,是名方便所摄三业」,结束这一段文,什么叫做方便所摄的身业、语业、意业?就是这样子,前面这四种方法。「于诸有情能正摄受,调伏成熟」,你能够…菩萨能够实践这四种利行,四种摄事,对于一切众生呢?「能正摄受」,能够很正确的,没有错误的,摄受众生、调伏众生、成熟众生的善根,这样子。

  《披寻记》一二八九页:

  若总若别所摄等者:若四所摄,是名为总,若随一摄,是名为别。

  「若总若别所摄等者:若四所摄,是名为总」,你教化众生的时候,这四个方法你都用了,那么这叫做「总」。

  「若随一摄」,这个众生你只用了一种,其他三种还没到时候,只用「一摄」,「是名为别」这叫做「别」。这个是〈力种性品〉结束了。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