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师地论

《瑜伽师地论》梵文 Yogācāra-bhūmi-?āstra佛教论书。简称《瑜伽论》。瑜伽师地,意即瑜伽师修行所要经历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称《十七地论》。相传为弥勒菩萨口述,无著记录。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国法相宗的根本论书。...[详情]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七(1)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七(1)

  本地分中菩萨地.初持瑜伽处威力品第五

  午三、威力处(即威力品)(分二科) 未一、征

  云何诸佛菩萨威力?

  这是第三科「威力处」,就是威力品,这个是从菩萨地那里分来的。这个「别显持义」那里有「种性持」、有「发心持」、有「觉分持」。这个「觉分持」里面有「结前生后」,还有「摄举纲要」。「摄举纲要」里分两科,第一科「总标」,第二科是「别广」。「别广」里面分三科,第一科就是「所学处」;这个「所学处」里面一共是分五科,第一科是「自利利他处」,这就是自他利品,第二就是真实义品,就是「真实义处」,现在第三科是「威力处」,就是成就了,见到第一义谛以后就是有大威力的这个意思。但是现在是说佛的境界。这里分两科,第一科是「征」。

  「云何诸佛菩萨威力?」佛菩萨他有大威德的力量,这个力量是怎么情形呢?这是问。第二科解「释」,分两科,第一科是「略三种」,略说三种威力,第一科就是「圣威力」。

  未二、释(分二科) 申一、略三种(分三科) 酉一、圣威力

  当知略有三种。一者、圣威力:谓诸佛菩萨得定自在;依定自在,随其所欲,一切事成。

  「当知略有三种」,佛菩萨的威力,简略地说就是有三种,第一个就是「圣威力」,入了圣道以后就是有威力。「谓佛菩萨得定自在;依定自在,随其所欲,一切事成」,「谓佛菩萨得定自在」,他长时期地用功修行,他得到了定的自在。初开始得定,定的功德还不圆满,当然更不能说是自在,现在佛菩萨得到了定,而后常常地入定、出定,这样子训练,而最后得到自在,就是没有障碍了。

  凡夫得定呢,也有,也能长时期地用功修行,也是得定自在,那就是没有爱见慢的关系,他还是凡夫。现在说是圣人,就是不但是得世间禅定自在,这应该是出世间的禅定了。因为灭除去三界的见烦恼、爱烦恼,所以得定自在。

  「依定自在随其所欲一切事成」,因为他得的定有大自在的威德,所以随其所愿意做的事情,这一切事情都能做成功,那么这就是「圣威力」。

  《披寻记》一二一九页:

  谓佛菩萨得定自在者:此中菩萨唯约八地以上为论,由于无加行、无功用、无相住中得十自在故。下皆准知。

  「谓佛菩萨得定自在者:此中菩萨唯约八地以上为论」,这《披寻记》的作者也是这么的意见,八地以上的菩萨说的。因为什么要这样讲呢?「由于无加行、无功用、无相住中得十自在故」,因为这个第八地菩萨得了十自在故,所以他就叫做定自在。这个第八地菩萨就是无加行、无功用、无相住;就是心里面任运地与第一义谛相应,不需要特别地努力,能有这种境界,这个无相就是第一义谛了。「得十自在」,第八地菩萨,八不动地就成就了十自在。当然这十种自在,第八地菩萨成就了以后,要经过九地、十地,到佛的境界究竟圆满,所以从第八地菩萨开始得十自在,所以这里面说佛菩萨得定自在就是应该从这里开始。「下皆准知」,下文也是这样子就可以知道的。

  心调柔故,善修心故,是名圣威力。

  「心调柔故」,他得了定自在,他心里面调柔,不是那么粗暴,这就是没有烦恼的关系。前七地的菩萨虽然也断了很多烦恼,但是还没有能够得到调柔的境界,就是烦恼还没有清净。第八地菩萨把三界内的一切的爱烦恼、见烦恼完全清除了,得到法身的境界。「善修心故」,他从善巧地修学禅定,修学禅定的关系,所以他心调柔,所以能够得自在。「是名圣威力」,圣威力就是这样意思。

  《披寻记》一二一九页:

  善修心故者:善故名圣,由无染义是善义故。如三摩呬多地中圣智三摩地说。(陵本十二卷十五页)

  「善修心故者:善故名圣」,这个善这个字,就是表示是圣人的意思,为什么叫做善呢?「由无染义是善义故」,就是没有烦恼,没有染污;没有染污所以名之为圣。「如三摩呬多地中圣智三摩地说」,那里就是这么讲的。

  酉二、法威力(分二科) 戌一、释义

  二者、法威力:谓诸胜法有广大果,有大胜利,是名法威力。

  前面是「圣威力」,这第二是「法威力」。「法威力」分两科,第一科是「释义」,第二科「显体」,第一科先「释义」。第二种呢,是法的威力,就是得到第八地的菩萨呢,他有了高深的禅定,灭除去三界以内所有的烦恼,他成为圣人,他有这种威力。第二个「法威力」是什么呢?「谓诸胜法有广大果」,就是特别殊胜的功德法,你这样修行修学之后,就会有广大的果实。在这里面就成就了大的胜利,「是名法威力」。这是「释义」,第二科「显体」。

  戌二、显体

  此中法者,即是六种波罗蜜多;所谓布施,乃至般若。如是诸法,有大威力,名法威力。

  这看见是,就是八地菩萨以后他继续地,他从初欢喜地的时候就修这个六波罗蜜,他要八地以后继续修六波罗蜜,由六波罗蜜里面得大威力;布施的威力、持戒的威力、忍辱的威力、精进的威力、禅的波罗蜜的威力,般若波罗蜜的威力。这样说呢,在八地的时候他已经有圣威力,以后继续地修六波罗蜜,有六波罗蜜的威力,所以叫做「法威力」。

  酉三、俱生威力

  三者、俱生威力:谓佛菩萨先集广大福德资粮,证得俱生甚希奇法,是名俱生威力。

  「三者、俱生威力:谓佛菩萨先集广大福德资粮,证得俱生甚希奇法」,这个「俱生威力」是什么呢?「谓佛菩萨先集广大福德资粮」,就是他在资粮位、加行位这个时候,他已经积集了广大的福德资粮。积集了广大的福德资粮,没得圣道的时候,他在生死流转的时候,他也有些希奇的事情,就是法的威力。等到得无生法忍之后,继续地修六波罗蜜,这个时候他也是有甚多的希奇的事情。

  到了第八地的时候,弃舍了肉身,得了法身;得了法身的菩萨,他又示现化身,在人间在众生的世界又有父母,他又得一个化身。这化身一生来的时候,就有甚多希奇的事情,那叫做「俱生威力」,是指这一种说的,不是前边的事情,都是指八地菩萨以后。他来到人间的时候,他可能是现佛身,也可能是现菩萨身,也可能现个阿罗汉,也可能现个比丘、现个比丘尼,他有这些不思议的,这些希奇的事情,这叫做「俱生威力」,与生俱来的这种大威德力。

  这是分这么三种,圣威力和法威力,这个圣威力和法威力是菩萨所修行的真实的功德,俱生的威力就是来示现化身所有的威力,也就是圣威力和法威力所现出来的,应该是这样意思。

  申二、广五种(分二科) 酉一、标列

  又佛菩萨如是威力品类差别复有五种:一者、神通威力,二者、法威力,三者、俱生威力,四者、共诸声闻独觉威力,五者、不共声闻独觉威力。

  「又佛菩萨如是威力品类差别,复有五种」,前面是说三种,略说三种威力。这下面说到「五种」。分两科,第一科是「标列」。

  「又佛菩萨如是威力品类差别」,有五种不同:第一个是神通的威力,第二是法威力,第三是俱生威力,四者共诸声闻独觉的威力,五者不共声闻独觉的威力,分这么五种。这是「标列」,下面「随释」,随所标列的加以解释。分四科,第一科是先解释神通的威力,先是「征」。

  酉二、随释(分四科) 戌一、神通威力(分二科) 亥一、征

  云何诸佛菩萨神通威力?

  这是「征」,下面第二科解「释」,分两科,第一科「出种类」。

  亥二、释(分二科) 天一、出种类

  谓六神通:一者、神境智作证通,二者、随念宿住智作证通,三者、天耳智作证通,四者、见死生智作证通,五者、知心差别智作证通,六者、漏尽智作证通,是名神通威力。

  「谓六神通」,神通威力就是指六种神通说的。「一者、神境智作证通,二者、随念宿住智作证通,三者、天耳智作证通,四者、见死生智作证通,五者、知心差别智作证通,六者、漏尽智作证通,是名神通威力」,这是先列出来,列出来「出种类」,这是六种神通。

  《披寻记》一二二○页:

  神境智作证通等者:谓从一种变作多种,如是广说乃至梵世身自在转,是名神境;由神境智于此神境领受示现,是故说此名为神境。若智具大威德修所成是修果,名神境智;由此智于彼境能领受能示现,是故说此名神境智。即此智种子由生缘所摄受故,势力增长,相续随转,名神境智作证。如是一切总摄为一,名神境智作证通。如决择分说。(陵本六十九卷十一页)如是乃至漏尽智作证通,皆如彼释应知。

  「神境智作证通等者:谓从一种变作多种,如是广说乃至梵世身自在转,是名神境」,这个「神境」,「神」就是不可思议的意思,这个不可思议的境界,那么叫做「神境」。指什么说的呢?「从一种变作多种」,一个身形变作很多的身形,其他各式各样的事情,由少而多,能变现出来很多的事情。「如是广说乃至梵世身自在转」,就是他现在这个身体不但是在人间,在欲界,能到色界天,到梵的世界去,有大自在的境界出现,那么这就叫做「神境」,这个「神境」是这样意思。

  「若智具大威德修所成是修果,名神境智」,这个「神境」这样讲,这个智慧是什么意思呢?他解释这个「智」这个字,神境智作证通,这个「智」。「若智具大威德」这个智慧,这个闻所成慧、思所成慧,闻所成慧没有什么威德力,但是思所成慧有一点,但是也不是很大,到修所成慧,与禅定相应的时候,这个智慧就有力量了,但是修所成慧通于凡、通于圣,若入圣位的修所成慧,力量才是不可思议。

  「智具大威德」,那就是在禅定里面的时候,得到四禅八定的时候,这个智慧,它的大威德力才显示出来,这是因修而成,是修果,就是禅定所成就的果报,修所成果,「修所成是修果,名神境智」,这个是神境智。现种种神通,实在也是智慧来决定的,为什么要现这个神通?是由这个智慧;有的时候现,有的时候不现,由智慧决定,所以里边有个「智」,名「神境智」。

  「由此智于彼境能领受能示现,是故说此名神境智」,由于这个智慧,当然这个智慧与慈悲相应的,这个智慧「于彼境能领受能示现」,对于那个神通的境界,他能够领受,其实就是它来控制,「能领受」就是能控制。「能示现」出来,应该这样显现出来,这个「能示现」,「是故说此名神境智」。

  「即此智种子由生缘所摄受故,势力增长,相续随转,名神境智作证」,说到这个「作证」;这个「作」就是修,由修而证,所以叫做「作证」。「即此智种子」,就是这个智慧的种子,最初修因的时候只是栽培一个种子,还没有现行。这个智的种子,「由生缘所摄受故」,就是生起的因缘来所成就的,这一句话说得很简单,那当然你要发无上菩提心,佛菩萨最初就是发无上菩提心,而后修闻思修三慧,这样子慢慢地才得圣道,也得了四禅八定,也得到圣道的智慧。

  「势力增长」,最初的时候的栽培,力量还是很薄的,后来逐渐地栽培,力量逐渐增长。「相续随转」,相续不断地增长,随顺活动。「名神境智作证」,最后成功了,就是得到了神境智的神通。

  「如是一切总摄为一,名神境智作证通」,就是从开始一直到最后成功,总摄为一个,统一起来,叫做「神通智作证通」,「如决择分说。(陵本六十九卷十一页)」。「如是乃至漏尽智作证通,皆如彼释」,都是六十九卷那里有解释,「应知」。这里边《披寻记》这么大概地解释。

  天二、别辨相(分六科) 地一、神境智通(分二科) 玄一、征

  云何诸佛菩萨神境智通?

  这下面第二科是「别辨相」,前面是「出种类」,就是标出来六波罗蜜的类别,下面一样一样解释。分六科,第一科先解释「神境智通」。分两科,第一科是「征」。怎么叫做「诸佛菩萨」的「神境智通」呢?这是「征」,下面第二科解「释」。分两科,第一科「出种类」。

  玄二、释(分二科) 黄一、出种类

  谓佛菩萨神境智通略有二种:一者、能变通,二者、能化通;如是二种品类差别,各有多种。

  「谓佛菩萨神境智通略有二种」,有两种神境智通。「一者、能变通,二者、能化通,如是二种品类差别,各有多种」,第一个是能变通,能变现。能变现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原来有这么一个情形,后来又会转变,那叫做「变通」。「化通」呢,原来没有,什么事也没有,但是就无而忽有,就变化,化现出来,所以叫做「化通」。「如是二种品类」是有「差别」的,是「各有多种」,能变通也有很多种,能化通也有很多种不同。这是「出种类」,下面第二科「别辨相」。分两科,第一科是「能变通」。分三科,第一科是「征」。

  黄二、别辨相(分二科) 宇一、能变通(分三科) 宙一、征

  云何能变神境智通品类差别?

  「云何能变神境智通品类差别」呢?这是「征」。下面第二科解「释」。分两科,第一科就是「出种类」。

  宙二、释(分二科) 洪一、出种类

  谓十八变:一者、震动,二者、炽热,三者、流布,四者、示现,五者、转变,六者、往来,七者、卷,八者、舒,九者、众像入身,十者、同类往趣,十一者、显,十二者、隐,十三者、所作自在,十四者、制他神通,十五者、能施辩才,十六者、能施忆念,十七者、能施安乐,十八者、放大光明;如是等类,皆名能变神境智通。

  「谓十八变」,原来这个「十八变」是出在佛法上讲的,就是这上说的十八变。那十八变呢?「一者、震动,二者、炽热,三者、流布,四者、示现,五者、转变,六者、往来,七者、卷,八者、舒,九者、众像入身,十者、同类往趣,十一者、显,十二者、隐,十三者、所作自在,十四者、制他神通,十五者、能施辩才,十六者、能施忆念,十七者、能施安乐,十八者、放大光明。如是等类,皆名能变神境智通」,这是「出种类」,下面第二科是「别辨相」。分十六,第一科是「震动」。

  洪二、别辨相(分十六科) 荒一、震动

  震动者:谓佛菩萨得定自在,心调柔故,善修心故;依定自在,普能震动寺、馆、舍宅、村邑、聚落、城郭国土、那落迦世界、傍生世界、祖父世界、人世界、天世界。

  这是第一个说到「震动」。「谓佛菩萨得定自在」,佛菩萨得了定自在,还是说从八地菩萨以上。「心调柔故」,他心里面没有烦恼的刚强,烦恼是刚强的,没有烦恼了,所以心里面调柔,比较柔和,为什么会调柔呢?

  「善修心故」,因为他善巧地用止观来修这个心,来训练它,所以最后它调柔了。「依定自在」,成就了定自在的关系,他就依据这个定自在,「普能震动寺馆」,就有这种力量,能震动这个寺、馆。这个「寺」这个字,原来是在汉朝的时候,是政府招待外宾的地方,叫做「寺」,这里边应该还是这个意思。还有这个「馆」,旅馆,各式各样的馆。「舍宅」,还有「村邑、聚落、城郭国土」,都能够感觉到震动。「那落迦世界」就是地狱的世界,「傍生世界」就是畜生的世界,「祖父世界」就是鬼,鬼的世界。

  在这个劫初的时候,人心都是敦厚,劫初的时候,人心敦厚,地狱里面没有人,也没有饿鬼,也没有这些三恶道,就是人逐渐地逐渐地道德堕落了,最初就有人做偷盗的事业,偷盗别人的财富,于是乎这个人死了就变成鬼了。变成鬼了的时候,他最初做鬼就立名为「祖父」,以后来的鬼,也就名为「祖父」,是这样意思,所以叫做傍生的世界和祖父的世界。佛菩萨得定自在能震动地狱、畜生、鬼的世界,和人的世界、天的世界,都能够感觉到震动。

  《披寻记》一二二○页:

  祖父世界者:谓饿鬼趣应知。

  这是在《大毗婆沙论》有解释,《大智度论》也有解释。

  一四大洲、一千世界、二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百三千大千世界、千三千大千世界、百千三千大千世界,乃至无量无数三千大千世界,皆能震动,是名震动。

  「一四大洲」,就是南阎浮提、东胜身洲、西牛贷洲、北俱卢洲,四大洲。「一千世界、二千世界」,「一千世界」就是一千个四大部洲,乃至一个须弥山,还有一个六欲天,乃至到初禅,初禅在一个小千世界的最上,这就是「一千世界」,就是小千世界。「二千世界」,就是第二个;一千个小千世界,名为「中千世界」,中千世界的上边有个……,就是三禅,一千个初禅上面有一个二禅,这是「小千世界」,「中千世界」上面有个三禅。三千大千世界,这个「三」就是一千个「中千世界」,叫做「大千世界」,大千世界最上边就是有一个四禅天。

  「百三千大千世界,千三千大千世界,百千三千大千世界,乃至无量无数三千大千世界,皆能震动」,佛菩萨这个威力可真是很大,这么多的世界都震动了。「是名震动」,佛菩萨这个威力的震动,应该是说对于众生没有伤害的意思,没有伤害的情形。这是第一个是「震动」。

  古德的解释,佛菩萨现这种威力,使令大地震动,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佛若来到这个世间教化众生的时候,就是能动摇众生的无明的关系,动摇众生的无明烦恼;无明烦恼是从来也没有人能动过的,佛菩萨来教化众生的时候,众生的无明有可能会被消灭了,是这个意思。除了佛法之外,其他的世间上的智者,不能断众生的无明的,所以无明不动,只有佛菩萨有这种威力,能够动摇。

  荒二、炽然

  炽然者:谓佛菩萨依定自在,从其身上发猛焰火,于其身下注清冷水;从其身下发猛焰火,于其身上注清冷水。入火界定,举身洞然,遍诸身分出种种焰,青、黄、赤、白、红、紫、碧绿,颇胝迦色,是名炽然。

  「炽然者:谓佛菩萨依定自在,从其身上发猛焰火」,这是第二科,解释这个「炽然」。炽然是什么呢?「谓佛菩萨依定自在,从其身上」,从他的身体上面发出来很猛的火,其实就是光明,发出很猛焰的火。「于其身下注清冷水」,这个身的上部分,看出是有猛焰的火,而身下边,还是流注很清凉的水。「从其身下发猛焰火」,前面的一上一下是这样,第二段呢,这个「神境通」又变化了,身下发出来猛焰的火,从其身上注清冷水,又改变成这样子。

  「入火界定,举然洞然」,等到佛菩萨入「火三昧」的时候,「举身」就是全身,全身都是洞然的,就是都有猛火。「遍诸身分,出种种焰」,普遍身的各部分,都发出来种种的光焰,光明。什么光焰呢?「青光焰」,青色的光明,「青、黄、赤、白、红、紫、碧绿,颇胝迦色,是名炽然」,就是从他的全身放出来各式各样的光明,这叫做「炽然」。

  放出光明来,实在就是表示佛菩萨的大智慧,放大智慧光明的时候,那么众生就破除无明了,是这样意思。

  荒三、流布

  流布者:谓佛菩萨依定自在,流布光明,遍满一切寺馆舍宅,乃至无量无数世界无不充满,如前震动,是名流布。

  前面这个「炽然」是说他全身放光,现在这是说「流布」。「谓佛菩萨依定自在,流布光明」,就是原来身体放的光明,这光明流布,普遍到各地方去了,遍满到一切的寺,一切的馆,一切的舍宅,「乃至无量无数世界,无不充满」佛菩萨的光明,如前面的「震动」那样子,是名叫做「流布」。

  荒四、示现(分二科) 日一、释(分二科) 月一、示现五趣

  示现者:谓佛菩萨依定自在,如其所乐,示彼一切诸来会众、沙门婆罗门、声闻、菩萨、天、龙、药叉、健达缚、阿素洛、揭路荼、紧捺洛、牟呼洛伽、人、非人等,令悉现见下诸恶趣、上诸人天。

  「亦现者:谓佛菩萨依定自在,如其所乐,示彼一切诸来会众、沙门、婆罗门」,这时候「示现」,示现也就是出现,表现出来。表现什么呢?分两科,第一科是「解释」,分两科,第一科「示现五趣」。

  谓佛菩萨依据这定的自在力,「如其所乐」,随他所欢喜的。「示彼一切诸来会众」,就是出现,示彼一切诸来的会众,就是来到佛边听法的人,或者是「沙门」,或者是「婆罗门」。沙门和婆罗门的不同;婆罗门就是在家人,沙门就是出家人了。

  「声闻、菩萨」,声闻、菩萨是佛教徒;发出离心的是声闻众,发大菩提心的是菩萨。还有「天」,天上的人,还有「龙」,还有「药叉、健达缚、阿素洛、揭路荼、紧捺落、牟呼洛伽、人、非人等」,这是天龙八部。

  「令悉现见下诸恶趣」,前面说是示现,就是「示彼一切诸来会众」,前面「人、非人等」以上就是来到佛这里来参加法会的人,现在佛示这些人,为这些人示现什么呢?「令悉现见下诸恶趣」,下边的三恶道诸趣,上面的「诸人天」,这就叫做「示现」,是这样子。

  下面第二科,前面「示现五趣」,三恶道是三,加上人、天二,就是五趣。第二科是「示现佛土」。

  月二、示现佛土

  复令现见诸余佛土,及于其中诸佛菩萨,乃至超过殑伽沙等诸佛国土,种种名声所表佛土,及彼土中某名如来,悉令现见,亦为宣说彼佛土名,及如来名。齐彼至此,若复过彼,诸佛国土,及诸如来,随其所欲,乃至所欲,皆令现见,亦为宣说。

  「复令现见诸余佛土」,佛这个示现就是为法会大众,示现十方「诸余佛土」,使令法会众生能「现见」,现前就看见了其它的佛世界。「及于其中诸佛菩萨」,能看见佛的世界,同时也看见了世界里边的佛,世界里边的菩萨,「乃至超过殑伽沙等诸佛国土」。「示现诸余佛土」,示现一个、两个佛土,不是,超过了「殑伽沙」;「殑伽沙」就是恒河沙,这个「殑」也说个「恒」,原来这个恒河这个「恒」,其实是殑伽的「殑」这个字,不是中国话,「殑伽」是印度话,印度话翻到中国话是天堂来,从天堂来的这个河,天堂来,那么多的诸佛的国土。

  「种种名声所表佛土,及彼土中某名如来,悉令现见」,种种的名声所表示的佛土,这个「种种名声」或者种种的名字,种种的声音所表示的佛世界,及彼世界中的「某名如来」,某某名:阿粊佛,阿粊佛世界、阿弥陀佛世界,「某名如来」。「悉令现见」,悉令法会大众能现见无量的佛土。「亦为宣说彼佛土名及如来名」,佛也为这么多的法会大众宣说彼世界的名称及彼世界佛的名称。

  「齐彼至此,若复过彼」,就是或者恒河沙数佛世界也有个边际,就是到此为止。「若复过彼」,或者是超过恒河沙数以外,还有也在内。「诸佛国土及诸如来,随其所欲,乃至所欲,皆令现见」,及诸如来,随佛的心意,乃至到所欲现出来的佛土,皆令法会大众现见。「亦为宣说」,佛也加以说明。

  日二、结

  是名示现。

  是名叫做「示现」。这是佛的威力不可思议,能看见其他的无量无边的世界的佛。

  荒五、转变(分二科) 日一、释(分三科) 月一、于四大种(分二科)

  盈一、于随一

  转变者:谓佛菩萨依定自在,若于其地起水胜解,即令成水,如实非余,火风胜解亦复如是;若于其水起地胜解,即令成地,如实非余,火风胜解亦复如是;若于其火起地胜解,即令成地,如实非余,水风胜解亦复如是;若于其风起地胜解,即令成地,如实非余,水火胜解亦复如是。

  「转变者」,这是第五科,叫做「转变」。分两科,第一科是「释」。又分三科,第一科「于四大种」。「于四大种」又分两科,第一科是「于随一」。

  「转变者:谓佛菩萨依定自在,若于其地起水胜解」,佛有定的自在力,「若于其地起水胜解」,因为这个大地不是水,也不是火、也不是风,但是佛若是对这个大地观想它是水,叫做「起水胜解」,当然这是一个很有力量的观想。「即令成水」,就使令这个大地就变成水了,「即令成水」。「如实非余」,把大地变成水,就真实变成水了,不会变成其它的诸事。「火风胜解亦复如是」,如果对于这个大地作火的胜解,或者是做风的胜解。「亦复如是」,也是一样,就真实地就变成火了、变成风了,是这样子。

  「若于其水起地胜解」,如果是佛菩萨对于那个水,这个大海是水,但是佛观想这个水是大地,作这样的胜解。「即令成地」,那个水就变成大地了,「即令成地」。「如实非余」,变成的这个大地是如真实大地一样,而不会有变成其它的。「火风胜解亦复如是」,就是把那个水变成火,作如是观,或是把这个水变成风,作风的观想。「亦复如是」,也是一样就变成风,也就把它变成了火,就是能这样子。

  「若于其火起地胜解」,说是这个大地这里有火,佛菩萨观想这个火是地,就是大地。「即令成地,如实非余,水风胜解亦复如是。若于其风起地胜解,即令成地,如实非余,水火胜解亦复如是」,也是这样子。佛得了定的自在的时候,这个地水火风可以随意地变现,就有这个境界。

  《披寻记》一二二一页:

  即令成水如实非余者:谓所变水堪为受用,非唯显现令可睹见,是名如实。即于此事所作成办,故名非余。如说于水如是,于余一切皆应准知。

  「即令成水如实非余者:谓所变水堪为受用」,你可以饮用,用它来做饭、做菜都可以,可以受用。「非唯显现令可睹见」,不只是显现出来像个水,令你看见而已,不是的,你也可以受用,和水一样,「是名」叫做「如实」。

  「即于此事所作成办,故名非余」,就是这件事能够做成功,所以叫做「非余」。「如说于水如是,于余一切皆应准知」,也都是准照这个可以知道。

  这叫做「转变」,这「转变」第一科是「于随一」,随那一个,随那一样,地水火风里面随那一样都能变现。这是第一科,下面第二科「于一切」。

  盈二、于一切

  若于一切起余胜解,即随胜解如实非余。

  前面是说指其中的一个可以变现,现在说「一切」,都包括在内。「起余」,起其它的观想;地水火这三个都把它变成风也可以,水火风都变成大地也是可以,就是「于一切起余胜解,即随胜解如实非余」,都能真实地转变了。

  月二、于所造色(分二科) 盈一、例大种

  如于大种互相转变,色香味触,当知亦尔。

  现在第二科。前面是第一科「于四大种」,现在是「于所造色」,就是四大种所创造的这些物质。分两科,第一科「例大种」。「如于大种互相转变」,佛菩萨这种定的力量,对于地水火风大种可以互相转变。那么「色香味触,当知亦尔」,这个四大种所创造的色香味触的这些色法也是一样,也是随意可以转变的。

  《披寻记》一二二二页:

  若于一切起余胜解者:此中一切,谓即地水火风,于是一切起空胜解,名余胜解。

  这样意思。

  盈二、举所摄(分二科) 昃一、于种种(分二科) 辰一、资具摄

  若于草、叶、牛粪、泥等,起于其饮食、车乘、衣服、严饰资具,种种涂香、华鬘胜解;即随胜解如实,非余。

  前面是「例大种」,这第二科是「举所摄」。分两科,第一科是「于种种」。又分两科,第一科是「资具摄」。「若于草、叶、牛粪、泥等」,假设佛菩萨这个观想的力量,说是一枝草,或者一个树叶、或者一团牛粪、或者是泥等。「起于其饮食、车乘、衣服、严饰资具,种种涂香、华鬘胜解」,佛做这样的观想。「即随胜解如实,非余」,就随顺佛的胜解,这件事就出现了,和真实的一样。「非余」,而不会搞错了的,不会变化。

  辰二、财宝摄

  若于沙石瓦砾等物,起于末尼、真珠、琉璃、蠡贝、璧玉、珊瑚胜解;即随胜解如实,非余。若于诸山、雪山王等起金胜解;即随胜解如实,非余。

  「若于沙石瓦砾等物」,这是第二科「财宝摄」。若于这个沙、石这些东西呢,「起于末尼、真珠、琉璃、蠡贝、璧玉、珊瑚胜解」,作如是观的话呢,「即随胜解如实,非余」,也就能变现。

  「若于诸山、雪山王等起金胜解;即随胜解如实,非余」,若是佛菩萨对于这个诸山、雪山王等这些山起黄金的胜解,说这个山是土石头,现在说是黄金的,起如是胜解。「即随胜解如实,非余」,也就能这样变现,成功了。

  昃二、于一切

  若于一切起余胜解;即随胜解如实,非余。

  这是第二科「于一切」,就是一切的不同的这些境界,做其余胜解的观想,「即随胜解如实,非余」。

  《披寻记》一二二二页:

  若于草叶牛粪泥等者:自下为显八胜处中所观资具等色,若劣若胜,随欲转变,故作是说。言劣色者:谓声香味触不可意色。与此相违,当知胜色。如三摩呬多地说。(陵本十二卷七页)此所举事,随应当知。

  「若于草叶牛粪泥等者:自下为显八胜处中所观资具等色」,八胜处就是青黄赤白,地水火风,八胜处。所观察的这个资具等色「若劣若胜」,或者是劣的资具,或者是殊胜的资具。「随欲转变」,随你心里面想要怎么转变,就可以怎么转变。「故作是说」,所以这么讲。「言劣色者:谓声香味触不可意色」,叫劣色。「与此相违,当知」是「胜色。如三摩呬多地说。(陵本十二卷七页)此所举事,随应当知」。

  这是「于一切」。

  月三、于有情类(分二科) 盈一、举显色

  若于好色有情起恶色胜解,于恶色有情起好色胜解,于俱非有情起好色恶色胜解,于俱有情起俱非胜解;即随胜解如实,非余。

  「若于好色有情起恶色胜解;于恶色有情起好色胜解」,这是第三科「于有情类」。前面都是无情物,现在是说这有情类。分两科,第一科是「举显色」。

  「若于好色有情」,佛菩萨这个胜解,假设对于一个颜色非常好的有情。「起恶色胜解」,观想你是恶色。

  优婆鵋多尊者在说法的时候,这魔王来捣乱。捣乱的时候呢,就是魔王现了很多的美女的身形,优婆鵋多尊者说法,来了很多的听众,听优婆鵋多尊者说法。但是魔王现了很多的女身,来这跳舞唱歌,很多人都不听法了,就去看跳舞去,听歌去了。优婆鵋多尊者现了神通,把这些女人都变成老太婆了,都变成丑八怪了,于是乎听法的人修不净观,得圣道了,说这个事。

  「若于好色有情起恶色胜解,于恶色有情起好色胜解,于俱非有情起好色、恶色胜解;于俱有情起俱非胜解;即随胜解如实,非余」,佛菩萨这种胜解的力量是太大了,即随胜解就这样子转变了。这可见这个禅定是不可以不修,当然是要修到圣人的禅定才可以,凡夫的禅定还是不行,这样子。

  盈二、例形色

  如于好色恶色,于具支节不具支节,及肥瘦等,当知亦尔。

  这底下第二科「例形色」。前面是「举显色」,青黄赤白的显色,现在说这个形色。

  「如于好色恶色」,是这样子可以随意变现。「于具支节不具支节」,说这一个人,他支节具足,或者是不具足、或者这个人是肥、或者这个人是瘦等,佛菩萨可以随意地作种种的胜解,也可以随意变现,「当知亦尔」。

  日二、结

  如是于余所有自相可变色物,起余胜解,皆随胜解一切转变如实,非余,是名转变。

  「如是于余所有自相可变色物,起余胜解」,这是第二科,这是结束这段文。「如是」,就是像前面这样说的。「于余所有自相可变色物」,这个草叶,它的自相是这样子,这个树,它的自相是这样子,可以转变的这些色物起余的胜解。「皆随胜解一切转变如实,非余,是名转变」,这个转变是这样意思。

  《披寻记》一二二二页:

  若于好色有情起恶色胜解等者:此显八胜处中所观有情,好色恶色随欲转变,故作是说。言好色者:谓美妙显色,一向净妙故。与此相违,名为恶色。如三摩呬多地说。(陵本十二卷七页)。

  「若于好色有情起恶色胜解等者:此显八胜处中所观有情好色、恶色,随欲转变故作是说。言好色者:谓美妙」的,很新「显」的颜「色」,「一向净妙故」。「与此相违,名为恶色。如三摩呬多地说。(陵本十二卷七页)」。

  这是前面,是这个「转变」。这是第五是「转变」,下面第六科是「往来」。分两科,第一科是解「释」。又分两科,第一科「别列三种」。

  荒六、往来(分二科) 日一、释(分二科) 月一、别列三种

  往来者:谓佛菩萨依定自在,随其所乐,于诸墙壁山石等中,纵身往来,无有滞碍。广说乃至往于梵世,乃至上至色究竟天,还来无碍。或复傍于无量无数三千大千世界,若往若来,皆无滞碍。

  「往来者」,这个神境通。「往来者:谓佛菩萨依定自在」,依定的自在,也就是神通自在。「随其所乐」,随他所欢喜的。「于诸墙壁山石等中,纵身往来,无有滞碍」,佛菩萨他有这个神通的自在,对于这个墙,或这个壁、或者是高山、或者一个大石头里边,「纵身往来」,可以放纵这个身体,从这个有障碍物这里面,可以往来。「无有滞碍」,就是没有障碍。我们凡夫认为有障碍的东西,佛菩萨可以自由地来去,「无有障碍」。

  「广说乃至往于梵世,乃至上至色究竟天,还来无碍」,再广多地说呢,乃至到往梵世,就是梵天世界去。梵天距离我们这是非常远,就是欲界天,离我们也是很远的。「乃至上至色究竟天」,色究竟天就是梵世界的最高的一层天。「还来无碍」,一往一还,佛菩萨都是无障碍的。这是上下来说,色究竟天是在高处。

  「或复傍于无量无数三千大千世界,若往若来,皆无滞碍」,或者是「傍」,就是东西南北,在傍边,而不是上下。无量无数的三千大千世界「若往若来」,或者是往,或者是还来,都是没有障碍的。这是第一科,列出来三种。现在底下第二科「随应配释」。

  月二、随应配释

  或运粗重四大种身,或于远处作近胜解,或如意势速疾往来。

  「或运粗重四大种身」,这个四大种合成的身非常地粗重,能把它运动它。「或于远处作近胜解」,运动的时候,距离的地方非常地远,但是佛菩萨作近的胜解,就是观想它是距离得很近,这样观想。

  「或如意势速疾往来」,或者是观想就像心那样子。心说是,你在这里说:「到纽约了!」心就到纽约了,像那个意的那个力量,往来得非常快的,就是那个身体,像意那样的那么快,往来得那么快。

  日二、结

  是名往来。

  是名叫作「往来」。

  《披寻记》一二二三页:

  或如意势速疾往来者:身心符顺,名如意势。如说中有,身往趣生,非心缘往;此亦如是,以意为依,身往来故。

  「或如意势速疾往来者:身心符顺」,这个身能顺于心,心也顺于身,它们两个是合作的,而不冲突。「名如意势」,这就叫如意势。「如说中有,身往趣生,非心缘往」,说个例子,说是那个中有,它去投胎的时候呢,它是身体去了,到那边去了。「非心缘往」,不是只是身体不去,心去了,不是这样子,不是这个意思。「此亦如是」,现在这里说往来也是,是身体到了。「以意为依,身往来故」,当然这身和意是以意为主的;意说去,身就去了。意观想去了,身体也就随着去了,是这样意思。

  荒七、卷舒

  卷舒者:谓佛菩萨依定自在,能卷一切雪山王等,如一极微;舒一极微,令如一切雪山王等,是名卷舒。

  「卷舒者」,这是第七科。「卷舒者:谓佛菩萨依定自在,能卷一切雪山王等,如一极微」,就是把这雪山,就是喜马拉雅山,那个山是很高大的,可以把它收缩变成一个微尘。「舒一极微,令如一切雪山王等」,「极微」是很微细、很微小的,但是把它放大呢,就像一个高山似的,是名叫作「卷舒」。

  佛的这个神境智通是不可思议。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