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师地论

《瑜伽师地论》梵文 Yogācāra-bhūmi-?āstra佛教论书。简称《瑜伽论》。瑜伽师地,意即瑜伽师修行所要经历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称《十七地论》。相传为弥勒菩萨口述,无著记录。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国法相宗的根本论书。...[详情]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四(7)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四(7)

  巳三、结应观

  如是于修勤修习者,于时时间,应正观察所有烦恼已断未断。

  得了未到地定以后,有二条道路可走,第一个是世间道,就是修四禅八定。第二个是出世间的圣道。出世间的圣道分三科,第一科是标七作意。第二科辨四谛境,辨四谛境里边分四科,第一科是观察,观察里面说了相作意和胜解作意。第二科是通达,通达里面就是分两科,第一科名现观,第二科是辨作意。这个通达这一科有两个作意,第一科简胜解作意,第二科是出离作意,出离就是远离作意。这是第二科通达。第三科是修习,修习里面分两科,第一科是明得果。第二科是辨作意,辨作意里面有两个作意,第一个观察作意,第二个是摄乐作意。这观察作意里面分三科,第一科是略标举,第二科是广分别。这两大科都讲完了,现在是第三科「结应观」。

  「如是于修勤修习者」,就是这位修观察作意的这位禅师,他修这个观察作意。「勤修习者」,不是懈怠精进修行的时候。「勤修习者」,就是这位禅师。「于时时间,应正观察」,随时修奢摩他又修毗婆奢那的时候,随时还应该加一个正观察。什么叫做「正观察」呢?「所有烦恼已断未断」,就是我经过这样子精进的用功修行,很早就起来静坐,很晚才休息。我的烦恼,什么烦恼是断了,什么烦恼是没有断呢?常常的这样反省自己,这就叫做「观察作意」。

  辰二、摄乐作意摄

  于时时间,于可厌法,深心厌离,于时时间,于可欣法,深心欣慕,如是名为摄乐作意。

  前面这个观察作意讲完了,现在讲第二个摄乐作意,摄乐作意它的含意是什么呢?「于时时间,于可厌法,深心厌离」,不是一时的,时时都是这样子,对于可厌法,深心厌离。「可厌法」是什么?就是苦谛和集谛。世间上这些荣华富贵是可厌法,贫苦的境界当然也是可厌法,按佛法的话来说呢,就是苦谛和集谛,这是可厌恶的事情。这个厌恶是「深心厌恶」,不是敷浅的,是深深的厌恶它,不要说我要出家修行,有人要选我做总统,我就不出家了。这可见对世间上的厌离心不够,当然也可能是发菩提心,行菩萨道,那还是好。「于时时间,于可欣法,深心欣慕」,还要时时对于可欢喜的事情,可欢喜的事情就是戒定慧,在四谛上说,就是灭道。这是出世间的圣道是值得欢喜的、值得好乐的,而这个欢喜心是「深心欣慕」,不是敷浅的,就是非常深刻的,仰慕圣人道德。这样子呢,这叫做摄乐作意。因为这位禅师已经多少有成就了,所以想到这里心里就欢喜,这叫做「乐」。「如是名为摄乐作意」,摄乐作意就是这样的意思。

  寅四、究竟(分二科)     卯一、明道果(分二科)

  辰一、阿罗汉道(分二科)  巳一、标相

  彼即于此摄乐作意,亲近修习多修习故,有能无余永断修道所断烦恼,最后学位,喻如金刚三摩地生。由此生故,便能永断修道所断一切烦恼。

  这是第三科修习。第一科是观察,第二科通达,第三科是修习,第四是究竟,第四科是「究竟」,这是说得阿罗汉道了。分两科,第一科「明道果」。又分两科,第一科是「阿罗汉道」。分两科,第一科「标相」。

  「彼即于此摄乐作意」,彼那个禅师「于此摄乐作意」,对这个摄乐作意「亲近修习多修习故」,他时时地与它在一起叫做「亲近」,时常的修止又修观,修观又修止。这个四谛有十六种观行。十六种观行主要是前二种,四谛都是要修的,但是主要是前二种,苦谛和集谛,最重要的还是苦谛,观察它是无常、苦、空、无我乃至不净,开就是四念处。是「多修习故」,就是不断地重复,在奢摩他里作如是观。

  「有能无余永断修道所断烦恼,最后学位,喻如金刚三摩地生」,你这个摄乐作意,因为这个时候其实已经得了初果,也可能得了二果,也可能得了三果,这个是因人而异。到了摄乐作意这个时候,一方面自己有了多少成就了,心里也是欢喜,还继续努力地这么修行。「多修习故有能无余」,这个时候就使令自己又进了一大步,成就了什么功德呢?就是有这样殊胜的功能。什么呢?「无余永断」,无余永断就是断烦恼,不是断一部份,没有剩余的、完全是断了,而且是永久的灭除了烦恼,所以叫「无余永断」。而这个事情呢,断什么烦恼呢?因为他已经见道了,所以在见道的时候断的烦恼已经断了,现在就是修道所断的烦恼。这个初果已后继续修四念处的时候所断的烦恼,就是修道所断的烦恼。这个时候有欲界的爱烦恼还没断,或者是没有断清净,还有上二界的烦恼没有断清净。「最后学位」,就是你有这种功能,有这种堪能性,能断除所有的烦恼,有这种能力,这时候达到了什么程度了呢?达到最后学位。这个学位从初果、二果、三果到四果向都叫做学位,都还是努力地要修学止观的。但是这个时候达到学位的最后了,还是学,还是有学的,给他一个名字,「喻如金刚三摩地生」,这时候这个定地是叫做「金刚三摩地」。这个金刚是什么意思?是个譬喻,就是像金刚那么坚固,不可破坏的三摩地出现了。

  「由此生故,便能永断修道所断一切烦恼」,由于这个金刚三摩地,这个时候现前了,所以就能够永断修道所断的一切烦恼,那就是色界无色界的烦恼,乃至最后非非想天的烦恼完全消灭了,这是有这种功能。「有能无余永断修道所断烦恼,最后学位,喻如金刚三摩地生」,就是金刚三摩地有这种功能,就是这时候这个奢摩他达到这么个程度了。

  《披寻记》一一一六页:

  有能无余永断修道所断烦恼等者:有三摩地喻如金刚,此能无余永断修道所断烦恼,于最后边有学位生,从此无间究竟解脱成阿罗汉名无学故。

  「有能无余永断修道所断烦恼等者:有三摩地喻如金刚」,这个三摩地的殊胜就像金刚那么样地宝贵、那么样地殊胜。「此能无余永断修道所断烦恼」,这个金刚三摩地有这种功能,能断所有的烦恼。「于最后边有学位生」,最后边的有学位现出。「从此无间究竟解脱成阿罗汉」,就从这金刚喻定从这里开始,中间没有其他的事情的间隔,相续的清净,就究竟的解脱了一切烦恼。烦恼解脱了之后,清净的智慧现前。这个清净智慧就是由毗钵舍那成就的,所以修奢摩他是得定,还要修毗钵舍那的慧,修毗钵舍那的慧,还要修奢摩他的定,这样子才是圆满的。「成阿罗汉名无学故」,到这个时候就是无学位了,那就是加行究竟果作意了。

  巳三、释名(分三科) 午一、问

  问何因缘故,此三摩地名金刚喻?

  前面是标相,标阿罗汉道。阿罗汉道这个「道」这个字,在这里看出来,是在因位,与阿罗汉果,阿罗汉道,这「道」是有因的意思,这因能通到果那里去,所以叫做「道」。这是先标出来阿罗汉道的相貌。第二科解释这个名字。分二科,第一科是问。

  「何因缘故」,什么理由「此三摩地」名字叫做「金刚喻」呢?这是问。下面回「答」,分二科,第一科「举喻」。

  午二、答(分二科) 未一、举喻

  答譬如金刚,望余一切末尼真珠琉璃螺贝璧玉珊瑚等诸珍宝,最为坚固。能穿能坏所余宝物,非余宝物所能穿坏。

  这金刚比这些宝,都是最坚固的。怎么叫做坚固呢?「能穿能坏所余宝物」,这个金刚,能破坏其他的宝物,能穿个洞,能破坏它们所余的宝物。「非余宝物所能穿坏」,其余的宝物想要破金刚是不可以的,所以叫「金刚」。这是金刚的譬喻是这样。第二科「合法」。

  未二、合法

  如是此三摩地,于诸有学三摩地中,最上最胜,最为坚固,能坏一切所有烦恼,非上烦恼所能蔽伏,是故此三摩地名金刚喻。

  所有的有学,在这个范围内的修行人的三摩地里面,这个他这个禅定是最殊胜,「最上」,最高尚,最殊胜。「最为坚固,能坏一切所有烦恼」,能破除一切烦恼。「非上烦恼所能蔽伏」,「非上烦恼」,就是最难断,最微细的烦恼都不能够「蔽」,不能遮蔽这个金刚喻定的,你不能够降伏它的;它能降伏你,你不能降伏它。「是故此三摩地名金刚喻」,这样意思。

  《披寻记》一一一六页:

  非上烦恼所能蔽伏者:三摩呬哆地说:此三摩地最第一故,最尊胜故,极坚牢故,上无烦恼能摧伏故摧伏一切诸烦恼故。(陵本十二卷十九页)与此义同。

  「非上烦恼所能蔽伏者:三摩呬哆地说:此三摩地最第一故,最尊胜故,极坚牢故,上无烦恼能摧伏故」,欲界的烦恼到这个时候已经断掉了。上烦恼就是色、无色界的烦恼,是最微细的烦恼了。所以「上烦恼」,都不能摧伏它。「摧伏一切诸烦恼故」,你这个成就的定力,能摧伏一切烦恼故。「于此义同」。前面三摩呬哆地说的义和这里说的是相同的。

  辰二、阿罗汉果(分二科) 巳一、辨诸相(分二科) 午一、辨(分三科)

  未一、证极究竟(分二科)  申一、标证得

  从此金刚喻三摩地,无间永害一切烦恼品粗重种子;其心于彼究竟解脱,证得毕竟种性清净。

  第二科是名「阿罗汉果」。前面第一科是解释阿罗汉道,这底下第二科是说阿罗汉果。分二科,第一科是「辨诸相」。分二科,第一科是「辨」。又分三科,第一科是「证极究竟」。又分二科,第一科是「标证得」。

  「从此金刚喻三摩地」,「从此」,从这一剎那,你成就了金刚喻定。「无间」,没有间断,得了以后,他立刻有这种功能。就是「永害一切烦恼品的粗重」,这是烦恼的种子叫做「粗重」,不是现行。因为你若调伏了现行,没有断烦恼种子,那不是断烦恼,是要烦恼种子断了,才算断烦恼。这个金刚喻定,有这样的力量。「其心于彼究竟解脱」,那个圣人,那位禅师的那一念心,「于彼烦恼究竟得解脱了」,不受烦恼的系缚了。「证得毕竟种性清净」,就是成就了究竟的、心性的清净。他的心究竟清净了,没有烦恼的污染了。这是标证得。

  《披寻记》一一一六页:

  证得毕竟种性清净者:谓证转依圆满解脱自性清净故。

  「证得毕竟种性清净者:谓证转依圆满解脱自性清净故」,「谓证转依」这个「依」是什么呢?就是你的……就是我们现在这一念心。这个「转依」就是把心转变一下,我们先来、原来的心是染污的,现在把它转变为清净,就叫做「转依」。就是弃舍了烦恼的染污,获得了清净的圣道,叫做「转依」。这个圆满……,这个转依这件事,从初果就开始了,但是那时候还不圆满。要经过二果、三果到四果,到阿罗汉道的时候,得阿罗汉的时候,才是「圆」满。这个「转依」是圆满了。「解脱自性清净故」,你就是解脱了一切的烦恼,成就了清净的道力。这个时候,你的自性就是清净了。「自性」,是什么?就是「心」,就是你的心清净了,得阿罗汉的时候心清净了,以前还是不是究竟清净。这是第一科标证得。下面第二科「列五相」,分五科,第一科「堪作他义」。

  申二、列五相(分五科) 酉一、堪作他义

  于诸烦恼究竟尽中,发起尽智。由因尽故,当来苦果,毕竟不生,即于此中起无生智。

  「于诸烦恼究竟尽中,发起尽智」,这位阿罗汉于诸烦恼究竟的灭除了以后,这个时候,他这个时候毗钵舍那的智慧叫做「尽智」。就发起了,就出现了,出现这种智慧叫做尽智。如果只是得定,没有灭烦恼是没有这个智慧的,这叫做「尽智」。「由因尽故」,这个烦恼是因,生死是果,由于烦恼的因灭除了。「当来苦果,毕竟不生」,将来的苦果,你现在这个生命体还在,这是现在的苦果,现在的苦果,还不能死亡,你寿命还在,还不能说「尽」。但是将来的苦果,这个生命以后的那个有漏的色、受、想、行、识就是当来的苦果「毕竟不生」,究竟是不现前了。「即于此中,起无生智」,将来的苦果不现前叫做无生智。这个「尽智」是说生死的因尽了,叫「尽智」,生死的果尽了,叫做「无生智」,这两个智慧是这样的分别。而这个科文上叫做堪作他义,把这一段文叫做堪作他义,这是《瑜伽师地论》后文有这个话,所以这个本论的作者,这科句披寻记的作者,他这句话是有根据的。「堪作他义」,就是他这个时候有能力为别人作功德了。因为他本身清净了,有智德,有断德,假设他若有慈悲心的话,他就有能力去弘扬佛法,广度众生了,他有这种能力了,这是「堪作他义」。

  酉二、自义圆满

  彼于尔时成阿罗汉,诸漏已尽。所作已辨,无复所作。证得自义,尽诸有结。已正奉行如来圣教,心善解脱。

  这是第二科,一共分五科,这是第二科「自义圆满」。「彼于尔时」,那位禅师在这个时候成就了阿罗汉道,成就了阿罗汉果,成就阿罗汉果是什么样呢?就是「诸漏已尽」,就是一切烦恼都消除了。「所作已办」,所应该做的事情都作好了,所应该做的事情就是圣道,戒定慧的圣道已经成办了,已经圆满了、成功了。「无复所作」,再没有事情好作了,在他自己这一方面的事情,没有事情要做了。「证得自义」,就是成就了自己的这一方面,「义利」自己的义利,圆满成就了。「尽诸有结」,就是灭除了一切的生死苦,「结」这个字,与苦恼和合叫做「结」。这个「有」,欲有、色有、无色有,这些生死的果报就是苦,不和这个阿罗汉和合了,不同他的心在一起了,所有的苦都结束了。「已正奉行如来圣教」,这个阿罗汉,来到佛法里边来听闻佛法,依教奉行,他是「已」,就是这件事已经做圆满了,遵照佛陀的教导而修行这件事,他已经这样子做了。奉行如来的圣教,「心善解脱」,他的内心是很好的,清净庄严,解脱一切污染了,那么就是他自己的功德圆满了,是「自义圆满」。

  《披寻记》一一一七页:

  证得自义尽诸有结等者:谓于自身证苦边际,是名证得自义。上下分结皆已永断,是名尽诸有结。于世尊所梵行已立究竟涅槃,是名已正奉行如来圣教心善解脱。

  「证得自义尽诸有结等者:谓于自身证苦边际,是名证得自义」,不是教化众生,是他本身修学圣道,达到了苦的边际,就是到这里为止,超过这时候再没有苦了,这是「证苦边际」。是名「证得自义」。「上下分结皆已永断,是名尽诸有结」,上五分结,下五分结,这个阿罗汉,完全把它消除了,「是名」叫「尽诸有结」。「于世尊所梵行已立究竟涅槃,是名已正奉行如来圣教心善解脱」。

  已具成就十无学法,谓无学正见、正思惟,乃至无学正解脱、正智。

  「已具成就,十无学法」,这个阿罗汉成就了,他已经具足了,成就的十种无学法的十种智慧。这个十种智慧就是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还有正解脱,还有一个正智,这十种智慧。「谓无学,正见、正思惟,乃至无学正解脱、正智」,这十种无学法,他完全圆满具足了。

  酉三、安住圣住(分二科) 戌一、明自在转(分二科) 亥一、标

  于诸住中,及作意中,能随己心,自在而转。

  分五科,现在第三科「安住圣住」。分两科,第一科是「明自在转」。又分两科,第一科「标」。「于诸住中,及作意中」,这两种法。「能随己心,自在而转」,能随自己的心想要怎么地就怎么地,没有一件事情能障碍他。说:「你不可以这样子」,你没有人能障碍他的。「于诸住中」这个「住」,前面说的九种心住,这里和那个是有点不同。那九种心住是指奢摩他说的。这住中,我们凡夫这个住,凡夫也是,也有心住,就是在色声香味触上住,就是在这个各式各样的烦恼的虚妄分别,在这里住。现在是阿罗汉呢,他心里也有住,但是和凡夫可不同了。「及作意中」「能随己心自在而转」,这是标。下面第二科解「释」,分两科,第一科「于诸住」。

  亥二、释(分二科) 天一、于诸住

  随所乐住,或圣、或天、或梵住中,即能安住。

  随他自己心里的欢喜,我要安住在这里,「随所安住」,或者圣、圣住,这下面有解释。或者是天住,圣住下面说就是空无愿、无相,还有个灭尽定。这是圣人的心安住在这里,在空、无愿、无相、灭尽定在这里住。「或天」,天住,天上的人他的心在那里住呢?就是色界天、无色界天、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非非想处定,这是无色界的四种住。色界天呢?初禅、二禅、三禅、四禅,这也是四种,加起来就是八种,是「天住」。「或梵住中」,梵住,梵住就是慈悲喜舍,是最极清净的境界。这个阿罗汉他对于这个圣住、天住、梵住中,随他心所欢喜的,「即能安住」,我愿意住在那里,就住在那里,无障碍的。这是第一科,于诸住。现在是第二科「于作意」。

  天二、于作意

  随乐思惟所有正法,能引世间或出世间诸善义利,即能思惟。

  这是第二科。「随乐思惟」,随他心里面欢喜的,他要思惟,他心里面有所思想,要思惟什么事情。他思惟什么呢?所有正法,就是佛陀所宣扬的这些圣道、圣教。思惟圣教是「能引世间」,这个佛说的圣教呢,就是「能引世间义利」的,因为你若是能够受持五戒十善,你不会到三恶道去,可以在欲界人天中住。你若修学禅定就可以到色界天,无色界天去,这是世间的义利。「或出世间诸善义利」,出世间的这苦集灭道,超越世间的这一切圣道。「诸善义利」,就是佛说的正法,就是有这两个作用:一个世间的义利,一个出世间的义利,两个,这两个作用。这样的正法呢,阿罗汉他想要思惟,「即能思惟」。

  我们经论上说到阿难尊者是多闻第一。多闻第一,他能把佛所说的这个圣教的修多罗,法和律,他听见、他听闻佛说的,他都能记住,就能够诵出来,不是照本念,就能把它念出来。这其余的阿罗汉,没有阿难尊者听的那么多,但是也同样有这种能力。阿罗汉也有这种能力,他听闻的佛法,他都不忘。所以他若在入了定以后,他心里面想要诵那一部阿含,那随时他就能够诵出来,他就能够如理这样思惟分别观察,如理作意,他就有这种能力,而不需要电脑,不用这个;不用按钮,也不需要。就是他到那个境界的时候,其实不要说是阿罗汉圣人,就是凡夫你得了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你这个人记忆也是非常不得了,也是不得了的。「即能思惟」这是第二科,是于作意。

  戌二、别释诸住(分三科) 亥一、圣住

  言圣住者:谓空住、无愿住、无相住、灭尽定住。

  这下边是第二科,前面「明自在转」。现在第二科「别释诸住」。分三科,第一科是解释「圣住」。

  「言圣住者:谓空住、无愿住、无相住、灭尽定住」,这个「空住」,就是在色受想行识里边,没有我可得,思惟色受想行识是因缘所生,都是无常的,剎那生灭的,这里边没有常恒住的,常恒不变的我可得,然后就在这里安住,离一切分别相。「无愿住」,思惟世间上的苦集,都是可憎恶的、都是无常的、是老病死的,是可憎恶的,然后无分别住,这是「无愿住」。「无相住」,色不可得、受想行识不可得,在寂灭中离一切相,心里面在这里无分别住。当然这是已经得了圣道的这些人,有这个能力,他心里面没有依止处,心里面无分别住。我们初开始学习佛法不可以,你要是在……就是用息做所缘境,心就住在息上,要有一个地方,你才可以住,不然它不可以,心就不能住。慢慢等到得了圣道以后,心能离一切相,无分别住,那就不同了。「灭尽定住」,灭尽定住就是超越了非非想定,心里面没有受,也没有想,就是第六意识也不动了,这个时候是无分别境界。

  亥二、天住

  言天住者,谓诸静虑、诸无色住。

  「言天住者」,这是第二「天住者」。「谓诸静虑、诸无色住」,色界四禅和无色界的四空定,当然这就是要俱解脱阿罗汉才能到这个境界。

  亥三、梵住

  言梵住者:谓慈住、悲住、喜住、舍住。

  这是「梵住」。这个也是在禅定里边,思惟慈悲喜舍,然后安住那儿不动,就是奢摩他了。

  酉四、断智毕竟

  又于尔时,至极究竟毕竟无垢,毕竟证得梵行边际。

  这是第四科「断智毕竟」。「又于尔时」,就是那个阿罗汉,得阿罗汉道的时候,得阿罗汉果的时候。「至极究竟毕竟无垢」,他那清净的程度,达到究竟了,达到究竟的程度。什么叫做「究竟」呢?是「毕竟无垢」,是决定没有污染,他心里面。他自己入定的时候,他是没有污染,心里面清净。他就是到尘劳的世界去,心里还是清净,也不会受到影响的。「毕竟证得梵行边际」,他为什么能断烦恼呢?就是因为里边有戒定慧,戒定慧的梵行到了边际了,就是究竟了。比如说初果还没能到梵行的边际,二果、三果、四果向都没能到边际,阿罗汉到了究竟了、圆满了。

  酉五、入涅槃灭

  离诸关键,已出深坑。已度深堑,已能摧伏彼伊师迦,是为真圣,摧灭高幢。

  这是第五科。一共分五科,这现在第五科「入涅槃灭」。

  「离诸关键」,「关键」就是门关起来了,你不可以出去的,就是把你障碍住了。这阿罗汉是解脱一切的障碍了,「离诸关键」。「已出深坑」,这个「深坑」也是不得了,也从「深坑」里面解脱出来。「已度深堑」,「堑」就是沟,「坑」是一个圆的一个大坑,这个沟是很长的,长条的,「已出深坑」。

  「已能摧伏彼伊师迦」,「伊师迦」是个山,王舍城的郊外有一个大的高山,它的名字叫「伊师迦」。这譬喻这个我慢,我慢的高大、坚固像「伊师迦」似的。现在阿罗汉把这我慢完全消除了。我们凡夫有我慢,初果圣人、二果、三果、四果向也都有我慢,就是到了阿罗汉的时候,把这个我慢没有了,他心里面没有这高慢心,这样子。「是为真圣」,这是真实的圣人。「摧灭高幢」,他是灭掉了这高慢心,就是最后的烦恼,实在就是高慢心,他灭掉了高慢心。

  《披寻记》一一一七页:

  又于尔时至极究竟至摧灭高幢者:一切行事皆悉断故,是名至极究竟。一切烦恼毕竟断故,是名毕竟无垢。今已获得彼对治故,是名毕竟证得梵行边际。先断能顺五下分结,如离关键。次于涅槃起深坑想,无明怖畏断无余故,如出深坑及度深堑。已断有分结,如离关键。次于涅槃起深坑想无明怖畏断无余故,如出深坑及度深堑。已断有爱。于诸境界无复爱生,便于一切憍慢不起,由是说言摧灭高幢。如是诸义,皆如摄事分说。(陵本八十七卷十八页)又复此中摧伏萨迦耶见及彼常见,是名摧伏彼伊师迦,由计常论者,谓我世间皆实常住不可损害积聚而住,如伊师迦故。如有寻有伺地说。(陵本六卷十五页)

  「又于尔时至极究竟至摧灭高幢者:一切行事皆悉断故,是名至极究竟」,这都是《瑜伽师地论》后边的文。「一切行事」,「行」就是一切有漏法就叫做「行」。一切有漏法都是在动,实在就是一念分别心,分别心在动。你一动就有事情了,就是有色受想行识这个事情。现在「一切行事皆悉断故」,就是将来的色受想行识、生死果报不会现起了,现在的生命,阿罗汉没有入无余涅槃,他这个身体还存在,他还有这个心识,当然这是无漏的,他没有烦恼了,所以这个色受想行识,只是蕴,而不是取蕴。但是,这个生命以后的生命,再没有了,再没有色受想行识了。这叫做「一切行事皆悉断故,是名至极究竟」。

  「一切烦恼毕竟断故」,为什么他这个生命结束以后,再没有这个臭皮囊的苦恼的果报了呢?为什么会这样子呢?就是「一切烦恼毕竟断故」,就是他现在的色受想行识里边没有烦恼,没有爱烦恼,也没有见烦恼,已清净了。烦恼是因,将来的生死没有了。「是名毕竟无垢」,「毕竟无垢」是这样意思。

  「今已获得彼对治故,是名毕竟证得梵行边际」,为什么烦恼会没有了呢?这个烦恼那么样的坚固,怎么会没有了呢?「今已获得」,阿罗汉他现在已经成就了「彼对治故」,彼烦恼的对治,就是圣道,成就了圣道,能把烦恼消除了。「是名毕竟证得梵行边际」。

  「先断能顺五下分结,如离关键」,这个「离关键」是什么意思?这都是《瑜伽师地论》后边的文,他引来解释这段文。「先断能顺五下分结」,在得阿罗汉道之前,就是得三果的时候,就把能顺五下分结的烦恼断掉了。「五下分结」:身见、戒取、疑、贪、瞋是五下分结。这三果圣人就把五下分结完全断了。初果只是断一个身见、戒取、疑,到二果、三果就把欲界的贪、瞋断了,所以合起来就是把五下分结断了。「如离关键」就像这样叫做「离关键」。就是这个门开了,没有上锁,解脱了欲界的欲叫「如离关键」。

  「次于涅槃起深坑想,无明怖畏断无余故,如出深坑」,这个「深坑」是什么意思?这下面解释。「次于涅槃起深坑想」,这个「涅槃」是无色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都是无,一切都是无,就是毕竟空境界。这个毕竟空的境界…说圣人得涅槃,这个涅槃是一个大安乐处。但是什么叫涅槃?那就是这一切有漏法都是不可得了,离一切相的这个境界,此中无我、无我所。外道观察色受想行识都没有了,这个我存在,这个我是真常、是独立的;这个我解脱了一切苦恼,唯独这个我是最后安住不动,湛然不动,就认为是得涅槃了。这个佛教徒呢,是把这个我也没有了。当然这还是外道……有一点思想的人,不是像一般的这样敷浅的境界。所以一听佛法说涅槃是一切法都是空了,我也是空了,这是个「深坑」。害怕那个境界,所以认为那是个深坑。「于涅槃起深坑想」就害怕。「无明怖畏断无余故」,「起深坑想」,就是害怕了。谁害怕呢?就是那个无明,不明白道理那个无明,糊涂,害怕涅槃是个深坑,害怕。现在得阿罗汉的这个人,他成就了涅槃的境界,他把无明烦恼断了。涅槃不是「深坑」,是大安乐处,所以叫做「已除深坑」,就是断除无明烦恼了。「如出深坑及度深堑」,这二句都是这样意思,很深的沟超越过去了,不能障碍他了。

  「已断有爱,于诸境界无复爱生,便于一切憍慢不起。」「已断有爱」,欲有、色有、无色有,我们欲界的人,对欲界的色声香味触,是向外攀缘,感觉色声香味触很好,爱着这个欲;色界、无色界天的人,他们不向外攀缘,是内心里面有禅定,爱着这个禅定,也是欲,这也是欲。现在这个阿罗汉「已断有爱」,把欲有的爱,色有、无色有的爱都消灭了。「于诸境界无复爱生」,对一切境界没有爱着心,观察这都是苦空无常无我,皆是无常败坏法,生厌离心,所以不爱着了。「便于一切憍慢不起」,「于诸境界」是外面的境界,对外面的境界没有我所爱。「便于一切憍慢」是内里边的自体爱,内里面观察这一念心也是无常、无我,是因缘所生,是毕竟空寂的,没有我可得,没有慢可生,也不生高慢心了。你若有我,我比你强,这是我慢。现在阿罗汉观察我不可得,谁高慢?没有这回事情,所以他没有高慢心。「便于一切憍慢不起」。「由是说言摧灭高幢」,摧灭高幢是这样意思。「如是诸义」,前面这一段文的话的解释,「皆如摄事分说。」就是《瑜伽师地论》……现在是本地分,下面还有个摄事分,那里解释的。(陵本八十七卷十八页)。

  「又复此中摧伏萨迦耶见及彼常见,是名摧伏彼伊师迦」,「伊师迦」这句话还没有解释,这里又加解释。这里面「摧伏萨迦耶见」就是我见,在色受想行识里面,色受想行识,这个臭皮囊,臭皮囊里有一个不臭的我。我说这种话,我不知道各位怎么想法,你将来的修行进步了的时候,你这句话可能会听懂。你修行进步,没有修行的时候,不知道,就是这么听这句话就是了。你修行进步的时候,你就有这种感觉。你会有这种感觉,这个身体是没有了,一切法都空了,但是这我不空,我还在那里,这我是不老病死的。现在这上面说,「萨迦耶见」,修行人到了初果圣人,就是把分别我执破坏了、破除去了,不执着有我可得。观察色受想行都是老病死,都是破坏法,观察一念分别心也是剎那剎那生灭变化的。而现在在唯识里边说的更清楚,这个识:眼识、耳识、鼻识、身识、意识,都是由种子生现行而有的,它是因缘有的。若是这个种子不动的时候,识也是不可得了。而种子从什么地方来?由分别来的。你心里面一分别,它就熏成了种子,都是因缘有的,这都是无常变化的。现在这个阿罗汉「摧伏萨迦耶见」,把俱生的我执也破掉了。「分别我执」,因分别而有我执,要经过分别才执着有我,「分别我执」。这个「俱生我执」,不须要分别,任运的就有我,无始劫来的熏习,就是执着有我。现在这个,他修四念处、修无我观,得了初果以后,要继续的修无我观,才能把俱生我执破掉。「此中摧伏萨迦耶见及彼常见」,观察色受想行识里边有一个我,或者是即识是我,或者离开色受想行识,另外有个我,这回我没有了,破坏了。

  「及彼常见」,及其余的一切法,在前边有寻有伺地那里边,不如理作意那个地方,说到得了禅定的人,他由神通的力量,观察一切法是常住的。我们认为得了禅定不得了了,现在那里边告诉我们,得了禅定的人,还有邪知邪见的。所以一定要有佛法的毗婆舍那,才能破除去一切的邪知邪见。「此中摧伏萨迦耶见及彼常见,是名摧伏彼伊师迦」。这个「伊师迦」就是这样意思。就是你执着我见,执着常见。我们一般的人,没有什么修行,只是听人家说,心里面执着,这种执着不是很坚固。就是有修行的人,有了禅定的人,他们心里面执着有我见,执着常见,那是不容易破的,不容易破除去的。他有了禅定,有了神通,他一入定,一看你们这些人都是平常人,你能够奈我何?你可以向我说什么话?你和他说话的资格都没有!所以只有成佛了,才能度众生。大阿罗汉得无生法忍,有大悲心、神通道力,这时候才能度众生,才有这种能力。不然那些人听你的话?听你招呼?没有那回事情。

  「由计常论者」,就是那些外道里边有禅定的人,有神通的那些外道,那些思想家,不是平常人,他们执着这一念心是常住的,执着一切法是常住的。「谓我世间皆实常住」,他是说色、受、想、行、识,有我是常住的,世间一切都是常住的,他不知道缘起的道理。「不可损害积聚而住」,他执着那个我,那个我是常住的、不可损坏,它也是积聚的,但是是常住的。「如伊师迦故」就像那高山!那么高耸!不可动摇,这样子。「如有寻有伺地说」,那地方有说伊师迦的事。

  未二、诸余功德(分五科) 申一、守护四依

  已断五支成就六支。

  前边是证极究竟,第一科是证极究竟。现在是第二科,辰二、阿罗汉果那个地方,第一科是辨诸相,诸相里边第一科是辨。分三科,第一科是证极究竟。现在第二科「诸余功德」,阿罗汉还有其他功德的。分五科,第一科是「守护四依」,阿罗汉能守护他的行、住、坐、卧的威仪都是清净的,不是污秽的境界。第一科是守护四依。「已断五支成就六支」,我们影印的那个,你看那上就说了。(参阅《披寻记》第一册P697~P698)

  《披寻记》一一一八页:

  已断五支成就六支者:如下说言:不能习近五种处所,乃至广说,是名已断五支。此说六支,疑为五支。思所成地中说:成就五支永断五支,当知得名真实苾刍。(陵本十九卷十六页)其义应知。

  「已断五支成就六支者:如下说言:不能习近五种处所,乃至广说,是名已断五支,此说六支,疑为五支」,这个《披寻记》的作者,认为那个六支那个六字,他疑惑它是五。他有什么根据说这些话呢?在「思所成地中说:成就五支永断五支,当知得名真实苾刍」,那就是这个地方:成就五支,永断五支,都是五,不是六。但是下面呢,那下面的文又有六支的说法,「其义应知」。

  一向守护四所依止。

  这已断五支成就六支,这是表示阿罗汉的清净。下面阿罗汉又有一种功德,「一向守护四所依止」,这句话怎么讲呢?

  《披寻记》一一一八页:

  一向守护四所依止者:思所成地说:依四所依,立四种护: 谓命护、力护、心杂染护、正方便护。(陵本十八卷十六页)此四所依,如义应知。

  「一向守护四所依止者:思所成地说:依四所依,立四种护」,这个四所依:就是衣服、饮食、卧具、病缘医药,一切生活所须的,这是四所依。依这四所依而立出了四种所护:什么护?「命护、力护、心杂染护、正方便护」,在「(陵本十八卷十六页),此四所依,如义应知」,前面是讲过了。这个四护,实在还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申二、永离贪爱

  最极远离,独一谛实,弃舍希求,无浊思惟,身行猗息。

  前面是守护四依。下面是第二科「永离贪爱」,这阿罗汉……我们一般的讲到阿罗汉,就是简单的说了一说,这地方说的非常详细,怎么叫做阿罗汉?有什么功德?「最极远离,独一谛实,弃舍希求,无浊思惟,身行猗息」,这就叫做「永离贪爱」。看《披寻记》的文解释这一段话。

  《披寻记》一一一八页:

  最极远离,至身行猗息者:思所成地有一颂言:住戏论皆无,逾墙堑离爱,牟尼游世间,天人不能识。(陵本十九卷十一页)谓阿罗汉苾刍。于恶魔怨一切愚夫所系属主解脱自在,是名最极远离。如是真阿罗汉。一切天人皆不能识,是名独一谛实。弃舍自属养命珍财,及与生天方便,是名弃舍希求。无诸恶见及爱无明种种过失,是名无浊思惟。究竟自在,游行空闲聚落,是名身行猗息。如是诸义。皆依彼长行释。

  「最极远离,至身行猗息者:思所成地有一颂言」,思所成地我们已经学过了。那有个颂上说:「住戏论皆无,逾墙堑离爱,牟尼游世间,天人不能识」,这个颂就是(陵本十九卷十一页)。这个我简单解释一下,「住」无,「戏论」无。这个住无,「住」是什么呢?叫作「四识住」,色、受、想、行、这四个法,是我们 「识」所住的地方。我们的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这个「识」就在色、受、想、行这里活动,你不能离开这个范围的。现在阿罗汉呢?他心里面能离色、受、想、行,能不受一切法,能达到这个境界,所以这个「住」是无。这个「戏论无」,戏论呢?就是一般的凡夫,他的眼、耳、鼻、舌、身、意接触到色、声、香、味、触、法的时候,虚妄分别,就叫做戏论。严重的造种种的罪业到三恶道;轻微的呢,修五戒十善跑到欲界天去,在欲界人天里边住。若是再轻微的,就是修四禅八定到了色界天、无色界天去;分成这三种戏论。这些事情阿罗汉都没有了。所以「住」是无,戏论也没有了。

  「逾墙堑离爱」,就是阿罗汉能远离一切爱,就像「逾墙」和「逾堑」,「墙」就指欲界,欲界的爱比喻是「墙」;色界、无色界的爱比喻是「堑」。阿罗汉把欲爱、有爱、无明爱统统都消除了,叫做「逾墙堑离爱」。

  「牟尼游世间,天人不能识」,「牟尼」中国话是「寂静」,一切圣人都是寂静住的。因为有烦恼,心里面就动乱,没有烦恼他心里一切时都是寂静的。这个寂静的圣人就是阿罗汉以上的圣人都名之为「牟尼」;他没有入无余涅槃的时候,他还是在世间,行、住、坐、卧的,他要去乞食,他也是……我们肉眼也可以看见这一个人,但是他心里面的境界你不认识,不但是我们人间的人不认识,超过了人间的天世间的人也是不认识,就是有禅定那些人,色界天、无色界天的有禅定的人,对于阿罗汉也不认识;不知道他是怎么回事,不认识他的。表面上你看见他也有眼、耳、鼻、舌,也是吃饭,也是说话,但是他心里面的境界你不知道,不认识他。若是入无余涅槃,更是不认识,不知道那回事情。是「牟尼游世间,天人不能识」。

  所以我们出了家的时候,要学习佛法,但是我们还是凡夫境界!你不好好深入的修奢摩他、毗婆奢那,也是用眼、耳来评论事情,用眼耳鼻舌,就是一般的虚妄分别来观察事情;对什么叫做圣人,不知道,不知道。这是思所成地这个颂。下边这个《披寻记》的作者,用这个颂的意思来解释前面这个「最极远离,独一谛实」这句话。

  「谓阿罗汉苾刍,于恶魔怨一切愚夫所系属主解脱自在,是名最极远离」,阿罗汉这个苾刍,阿罗汉一定是出家人。在家人得了三果后决定是出家做苾刍的。所以得阿罗汉的人决定是个出家的苾刍。「于恶魔怨」,对于这个恶魔怨,当然是欲界…欲界天、他化自在天有恶魔,恶魔是佛法的怨,它是破坏佛教的。「一切愚夫所系属主」,这个恶魔,是天魔,实在还有蕴魔、烦恼魔、死魔、天魔,一共有四种魔。四种魔里面最厉害的实在是内心里面的烦恼魔,内心的烦恼魔是最厉害的。「一切愚夫所系属主」,这一切没有得圣道的愚夫都系属于魔,魔是你的主人,你要听它招呼,你自己不能作主的,是你的烦恼在作主的,是这样。「解脱自在」,这阿罗汉对各式各样的魔,「解脱自在」,完全解脱了。魔王不可以指使他的,给他作主,不可以的。阿罗汉他自己想要怎么地就怎么地,不听魔的招呼的,所以这是名「最极远离」。「最极远离」就是这样的意思。这句解释的好,这样解释的很好。

  「如是真阿罗汉,一切天人皆不能识」,这阿罗汉,这真实得了圣道的阿罗汉,一切天、一切人都不能认识他,是名「独一谛实」,这个独一谛实是这样意思。一切天人都不认识他;不认识他怎么回事。「独一谛实」的「谛实」,就是真实。我们观察,我们的身、口、意,不全是真实的,就是虚妄分别,虚妄分别都不对嘛!就是有这个事情。里面没有戒、定、慧,都是虚妄分别嘛!所以都是不真实的。阿罗汉把一切虚妄分别都解脱了,就是清净的戒、定、慧的境界。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都是很宝贵的!很清净光明的境界。「独一谛实」是这样意思,是名「独一谛实」。

  「弃舍自属养命珍财,及与生天方便,是名弃舍希求」,这弃舍希求怎么讲呢?是弃舍自属养命珍财,如果阿罗汉他在家的时候,他有很多的财富,他都把它丢掉,不要了。然后他就是生命还要存在,就是向人乞食。自己的财富都不要,然后就是向人乞食。所以在家社会上的人,不是佛教徒,感觉这件事真是奇怪!你有那么多的钱为什么不要了,然后向别人要饭吃,这件事真是奇怪,这是一件奇怪的事情。「及与生天方便」,这个天生方便呢,在家人就是爱着欲,所以人间的欲还不如天上好,天上的欲也是最奇妙的,说是不欢喜世间的珍财,也可以上天上去享受欲乐嘛!阿罗汉呢?把生天的方便也弃舍不要。所以社会上的人就责怪这件事。现在这阿罗汉就把这些事都不要,生天的方便也不要,世间的财富、荣华富贵都弃舍了,是名「弃舍希求」。

  若是我们没有出离的愿,我们出了家,出了家,我们没有出离的愿,没有得圣道的意愿的话,你所作的持戒、修定统统都是生天方便。只是解脱了三恶道而已,就是在人间或天上去,这是这么一个有漏的方便。你若有出离的愿,那么你持戒、修定,这是圣道的方便,得涅槃的方便。因为我们出了家,当然最初谁也没有严格地来问你:你有出离心吗?你出家!没有说这句话。反正不愿意过在家生活,就来到寺庙,过这个生活,穿上衣服,受了戒,经过这个次第,就是出家人了,这是个表面。表面上是这么回事儿。你要建立出离的愿,然后修学戒定慧,这是一个佛弟子,这是个大苾刍,可以这么说了。如果你没有出离愿,这个名字是你不可以承当的,不可以承当的!「弃舍希求」,这叫做弃舍希求。但阿罗汉是已经成功了的人。

  「无诸恶见及爱无明种种过失,是名无浊思惟」,没有恶见、我见、我所见、有见、无见、常见、断见,这都是见。没有这些见,没有这些见,这件事不是容易的。是要经过修四念处,长时期的修行成功了,才没有这些恶见,及爱和无明种种的过失。不然的话,你有出离愿是有,你这些你还不能解脱,要经过修行才可以的。是名「无浊思惟」。就是他心里面没有这种染污的思惟,没有。

  「究竟自在,游行空闲聚落,是名身行猗息」,他这个阿罗汉,这个时候是究竟的自在,一点障碍没有了,世间上一切的名闻利养不能够影响他的,究竟自在。「游行空闲聚落」,这个游行空闲聚落,这个聚落就是这个社会上的人聚居的地方,或者是一个小的乡村、一个镇、一个城市、或者大城市都叫做「聚落」。现在是「空闲聚落」,这里面有点意思,就是阿罗汉不管到什么地方,他都是心里面与空相应的,明白点说,这「空聚落」就是第一义谛!他的身口意是与第一义谛相应的,是名「身行猗息」。他不动了,这个身的动,身的动实在就是心动,身那里能会动呢?是你的心动,身才动,所以这个一切一切的事情,这个动的境界在阿罗汉已经息了。这个「猗」字在这里讲呢,是个口头语,是个语助词,他本身没有意思的。就是他这个身的动完全没有了,身体不动,其实就是心不动了,这叫做「究竟自在,游行空闲聚落,是名身行猗息。」

  「如是诸义皆依彼长行释」,就是根据那个「住戏论皆无,逾墙堑离爱,牟尼游世间,天人不能识」这个颂,还有长行解释这个颂,根据那个长行解释这段文的。前面永离贪爱是第二科,现在第三科「证俱解脱」。

  申三、证俱解脱

  心善解脱。慧善解脱。独一无侣,正行已立,名已亲近无上丈夫。

  「心善解脱。慧善解脱」,这个《大智度论》上解释这两句话呢,烦恼有两种:一个是爱烦恼,一个是见烦恼。这个爱烦恼,我们的烦恼不只是爱,还有其他很多的烦恼。很多的烦恼里边最有力量的是爱烦恼。所以若把爱烦恼断了,一切烦恼都断了。这个爱烦恼它有什么作用呢?「爱能覆心」,这爱能够蒙蔽你的心,叫你的心不自在,盖覆的「覆」。「爱能覆心」,令你的心不自在,你断除爱烦恼呢,心就解脱了。断除爱烦恼,一定是要有禅定;你离欲界的爱要得色界定,无色界定。你若得出世间的三三昧呢,那有爱……欲爱,有爱、无明爱,统统都断除了,就是心善解脱。这里面包括了究竟的解脱,就是「心善解脱」。「慧善解脱」,其实「心善解脱」就是究竟圆满了。但是修行人不完全是这样子,就是他得到了这个……他只得到未到地定,在未到地定修四念处,就是断除三界的烦恼,就是得到无漏的智慧了,解脱了这个我我所,我见的烦恼,叫「慧解脱」。而这个人的禅定不见足。禅定不见足,没有得到八解脱,或者是得到了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他没有修八解脱,还不具足,定力不具足,不圆满,那就叫做「慧善解脱」,是这么意思。现在这里面说阿罗汉,这两种解脱都具足了。

  「独一无侣」,这阿罗汉,他的心是没有伴侣的,心能离一切相叫「无侣」。我们的心总是要有一个所缘境,这个所缘境是你的伴侣。这阿罗汉他这个心,他可以没有所缘境,所以「独一无侣」。「正行已立」,「正行」就是圣行,已经完全建立起来了。「名已亲近无上丈夫」他真实是亲近佛陀的。佛陀那个究竟圆满的那种境界,独一无侣的境界,正行已立的境界。阿罗汉也这样学习,达到了这个境界。就是达到了「独一无侣,正行已立」,他是真实是亲近佛的人了,可以名之为亲近佛的人了。

  申四、具六恒住

  具足成就六恒住法,谓眼见色已,无喜无忧,安住上舍,正念正知。如是耳闻声已,鼻嗅香已,舌尝味已,身觉触已,意了法已,无喜无忧,安住上舍,正念正知。

  「具足成就六恒住法,谓眼见色已,无喜无忧,安住上舍,正念正知」,这是第四科,具六恒住。他成就了六种恒住法,六种恒住是什么呢?「谓眼见色已,无喜无忧」,看见可爱的境界,他心里面不爱,不感觉到欢喜。看见这个丑陋的境界,心里面也不忧,也没有忧,没有这种分别。这就是平等位,就在这里清净住。「安住上舍」,他心里面住在那个无执着的境界,最高上那个无着的境界,不执着,这个「舍」就是不着了,不着的境界。「正念正知」,他并不糊涂,他正念,心里明明了了地、有清净的正念。「知」也知道什么是好、是坏,也是知道的。他并不糊涂。「如是耳闻声已,鼻嗅香已,舌尝味已,身觉触已,意了法已,无喜无忧,安住上舍,正念正知」,也是这样子,就是说他不入定的时候,这个前五识也和前五尘接触,接触,他心里还是清净的,安住上舍。这叫做「六恒住」。阿罗汉有这种六恒住的功德。

  申五、三毒永尽(分二科) 酉一、自能领受

  彼于尔时,领受贪欲无余永尽。领受瞋恚无余永尽。领受愚痴无余永尽。

  这是第五科「三毒永尽」,分两科,第一科是「自能领受」。「彼于尔时,领受贪欲无余永尽」,成就了阿罗汉的时候呢,「领受贪欲」,这个贪欲是心所法而不是心王,它是另外有种子现行了,有了贪欲心。凡夫就是种子现行生了贪欲心,心就与它和合在一起,就接受了这件事。阿罗汉不是,领受贪欲这件事,「无余永尽」,再不接受这件事,不会心里再有贪欲的。我们心里面遇见不如意的事情,心里面瞋恨了,心就和瞋恨在一起活动,心就是接受了。阿罗汉不是,他不接受这件事,心里没有这件事。领受贪欲无余永尽。

  「领受瞋恚无余永尽」,我们初发心用功修行,说是完全没有贪瞋痴是不可能,但是你先要认识,我现在有贪心不对的,我现在有瞋心,这是不对的。你先要知道这一点,就好了,就比较好一点。但是你若不常学习经论,不常静坐,你不学习圣道,你知道这件事吗?你心里来了贪心了,你就随着贪心去了。而瞋心来了,就随着瞋心去了。我不对,我对!我是理直气壮的,是这样的。现在这上说阿罗汉,不是,阿罗汉不接受,他心里面……他那个正智,大智慧大光明,不接受这些黑暗的境界,「领受瞋恚无余永尽」。「领受愚痴无余永尽」,「愚痴」,不明白因果的道理,不明白世间因果,也不明白出世间的因果,用自己的愚痴,当作真理。这阿罗汉没这个事情,「领受愚痴无余永尽」。这是第一科自能领受。现在第二科是他应供养

  酉二、他应供养

  彼贪瞋痴皆永尽故,不造诸恶,习近诸善。其心犹如虚空净水,如妙香檀。普为一切天帝天王恭敬供养。

  「彼贪瞋痴皆永尽故」,那个阿罗汉他的贪心、瞋心、愚痴心,都永久地消除了。「不造诸恶」,他不会造作恶事。因为有贪瞋痴才做错误的事情,他没有这种心,所以恶事不造了。「习近诸善」,他亲近一切善法,做善事。「其心犹如虚空净水」,阿罗汉那个心就像虚空似的,没有分别的。一切万物都在虚空里面,虚空对万物不分别,犹如清净的水似的,没有染污。「如妙香檀」,那么样地美妙令人欢喜、恭敬,能发出妙香的那个檀香木,阿罗汉是这个样子。

  「普为一切天帝天王恭敬供养」,不要说是人间的人,人间的人未必能发心供养阿罗汉,未必。人间的人是什么?我欢喜谁就供养谁,都是用情感来做事的。天上的人,有的他们的果报强一点,有点神通,他有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神足通、宿命通、没有漏尽通。他强一点,认识这个人是个善人,这个人是恶人,这个人是圣人,这个人超过了一般人,他认识一点。所以那个牛狤尊者(憍梵波提),牛狤尊者,有阿罗汉,阿罗汉是个人,但是他有点像牛那个样子,就是吃这个饭到胃里还要吐出来,还要嚼,有这种习气。有习气,佛说你到天上去,天上的人知道你是阿罗汉,不轻视你。所以这就是「普为一切天帝天王恭敬供养」,这当然是圣人。

  比如说我们这个念供的时候,跟着课诵本,念供的时候,就是供佛、供菩萨,没有阿罗汉。我们中国是大乘佛教,就是对阿罗汉这恭敬心就不强。但是我们现在念供的时候加上阿罗汉的名字,就是阿罗汉是圣人,是应该恭敬供养的,是这个意思。

  未三、住二涅槃(分二科) 申一、有余依

  住有余依般涅槃界。度生死海,已到彼岸。亦名住持最后有身。

  「住有余依般涅槃」,这是第三科「住二涅槃」,第一科「有余依」。「住有余依般涅槃界」,他这涅槃分两种,第一个是「有余依」。就是你的心究竟清净了,但是这个身体是前一生的有漏业所感的这个身体,你得阿罗汉是得到了,你是成就了这样的功德,但是你的寿命还没尽,这果报还要继续存在的。这个有剩余的「依」,「依」就是身体,就是你这个色受想行识叫做「依」。你要靠这个身体修学圣道的,所以叫「依」。也是靠这个身体做恶、做善,都是靠这个身体。没有这个身体,什么也不行的。现在阿罗汉呢,他是所有的烦恼通通都消除了,但是还剩下这个身体。但是他心里面是清净自在的,所以叫做「住有余依般涅槃界」。「度生死海,已到彼岸」,这个生死的大海,无量劫来一直地生了又死,死了又生,广大无边,很难解脱。阿罗汉过去了,超过了这个境界。「已到彼岸」,已到生死彼岸那边,到涅槃那儿去了。「亦名住持最后有身」,就是他现在这个身体还存在,但是这个身体是最后的身体了。他那个道力的摄持的力量,使令他是最后,以后再没有这个臭皮囊了。

  申二、无余依(分二科) 酉一、标相

  先业烦恼所引诸蕴,自然灭故。余取无故,不相续故,于无余依般涅槃界而般涅槃。

  「先业烦恼所引诸蕴,自然灭故」,这是第二科是「无余依」,分两科。第一科是「标相」。「先业烦恼所引诸蕴,自然灭故」,说这个身体从那里来的呢?是过去世的业力加上烦恼,不但是业力,还要有烦恼。这两种力量「引诸蕴」来成就这个身体,成就色受想行识诸蕴。「自然灭故」,现在因为你以前那个烦恼没有了嘛,你身体到时候自然是要灭了。「余取无故」,他心里面没有爱,爱缘取这回事了,没有烦恼了,没有了。「不相续故」,所以这个生命体就不能相续下去了,就结束了。「于无余依般涅槃界而般涅槃」,对那个无余依的涅槃的世界,他就「而般涅槃」,「般」中国话是个「入」的意思,出入的「入」,就是入到不生不灭的境界去了,就是那个真如的境界。这是第一科标相,第二科「显义」。

  酉二、显义

  此中都无般涅槃者,如于生死,无流转者。唯有众苦,永灭寂静,清凉灭没。唯有此处,最为寂静。所谓弃舍一切所依,爱尽离欲永灭涅槃。

  「此中都无般涅槃者」,说阿罗汉入涅槃,说我入涅槃,就是有一个入涅槃者,现在阿罗汉呢,「无般涅槃者」,就是没有「我」可得,没有我可得的,「无涅槃者」。「如于生死,无流转者」,就是举一个例子:譬如说在生死里流转也是没有我的,生死流转只是色受想行识的变化,相续的变化就是生死流转,但是不是有个「我」在生死里流转。不是说这个「我」到天上去了,「我」来到人间,「我」下了地狱,没有「我」,没有这回事。没有。就是生死凡夫也是没有「我」的。他只是执着有「我」而已,并不是真实有「我」的。「唯有众苦,永灭寂静」,所以得涅槃,就是所有的惑业苦,无量无边的生死苦,永久的息灭了。再没有苦恼的扰乱,动乱的境界,所以他是入于寂静的境界了。阿罗汉永久地寂静,而不动乱了。「清凉灭没」,「清凉」就是,你在生死里流转的时候,你有贪、瞋、痴,贪、瞋、痴是火呀!是热恼令你苦恼的境界。现在贪、瞋、痴没有了,就清凉了。就是「灭没」就把苦恼的境界,令你热恼的境界,灭了。你这老病死都是火呀!无常也是火,造一切业也都是火,我们都在火里面,为火所燃烧。现在这阿罗汉入无余涅槃把这惑业苦的火通通息灭了。是到了清凉的世界去了,「清凉灭没」。

  「唯有此处,最为寂静」,没有老病死,没有惑业苦那个地方,无余涅槃那个真如的境界,是最寂静的,那里没有土匪了,最寂静。「所谓弃舍一切所依,爱尽离欲永灭涅槃」,就是所常说,佛常说的:「弃舍一切所依」。我们人间的人,有的贪、瞋、痴烦恼会造重恶,就跑到三恶道。三恶道的身体是你的所依。又变成个毒蛇,那样的色受想行识是你的所依。无量无边的所依,作老虎、作毒蛇,作一个鸟,飞鸟,或者到地狱去,作饿鬼,这么多的所依,到人间也是无量无边的所依,到天上去也是无量无边的所依。现在得了阿罗汉,「弃舍一切所依」。「所依」是果报,为什么能弃舍呢?就是因为爱尽离欲了。你的欲界的爱尽了,色界、无色界的欲也离了,永灭涅槃,这些惑业苦永久地灭,这就是涅槃。

  午二、结

  当知此中有如是相。

  到得了阿罗汉,这无余涅槃,涅槃里面有如是相。成就了阿罗汉有如是这么多的功德相。

  巳二、释漏尽(分二科) 午一、永断五支(分二科) 未一、标列五支

  阿罗汉苾刍诸漏永尽,不能习近五种处所。一者、不能故思杀害诸众生命。二者、不能不与而取。三者、不能行非梵行习淫欲法。四者、不能知而妄语。五者、不能贮蓄受用诸欲资具。

  这是第二科解释漏尽。得了阿罗汉果的那一科里面,第一科是辨诸相。现在第二科,释漏尽,解释他的漏尽。分两科,第一科是「永断五支」。又分两科,第一科标列五支。阿罗汉苾刍一切的烦恼永久的消除了。「不能习近五种处所」,他不能够去亲近这五种处所。那五种处所?

  「一者、不能故思杀害诸众生命」,他不能故意的、动念头要杀这个众生,他不能,他这个心发不起来。「二者、不能不与而取」,他自己没有财富,但是他也不能不与而取,他不能。你不给他,他不要,他不拿。「三者、不能行非梵行习淫欲法」,这个阿罗汉不能作这件事,他不作这件事。「四者、不能知而妄语」,明知道是不对,但是就说谎话,阿罗汉不说这话,不说谎话。我们凡夫,常很容易说谎话。但是我们学习不说谎话。你不说嘛!就是没有说谎话。这件事不愿意告诉你,你就是不说就没有事了嘛。你不要说谎话,用别的事情遮掩,不要。就是不说就没有事嘛!练习不说谎话。当然这里面要加上智慧的。是这样。「五者、不能贮蓄受用诸欲资具」,阿罗汉他不积蓄这些诸欲的资具,衣服、饮食、卧具、医药这一切事,他不积蓄它。我只有今天吃这顿饭吃完了,完全……剩下所有……饭菜有剩下,布施给禽兽,他不积蓄。第二天需要了,再去乞,不积蓄,阿罗汉有这种事情,不积聚财富。

  未二、出永断因

  如是不能妄计苦乐自作、他作、自他俱作、非自他作,无因而生。

  「如是不能妄计苦乐自作、他作」,这第二科,前面是标列五支,第二科「出永断因」,他能永断这一切烦恼的因,为甚么他能这样子呢?「如是不能妄计苦乐」,阿罗汉有这么多的功德的原因,就是他不妄计苦乐是自作、他作、自他俱作、非自他作,无因而生,他不执着这些事。他不这样的执着,没有这种邪知邪见,他就是认为一切法是因缘有的,因缘有的,这里面有的是有罪过的,有的是有福的;有的是染污的,有的是清净的,所以阿罗汉呢,随顺佛教,修学圣道,弃舍一切染污,达到真如的境界。所以这些错误的事情都不作。这个地方前面我们讲过,「苦乐是自作、他作、自他俱作、非自他作,无因而生」,都不是的。那么是怎么生的呢?是因缘生的。这是出永断因。因为有这样的因缘,通达缘起的智慧,所以就能够远离一切过失,成就一切功德。

  午二、离诸布畏

  又亦不能怖畏一切不应记事。又亦不能于云雷电霹雳灾雹,及见种种怖畏事已,深生惊怖。

  「又亦不能怖畏一切不应记事」,我曾经也……就是这一回台湾地震的时候,我曾经妄想这个事,台湾有很多有诚心的佛教徒,有功德力,做善事。这个大的灾难来了,大家要受苦呀!我们观世音菩萨都不表示甚么,都不告诉你这件事。是怎么回事情?这地方说出来。「又亦不能怖畏一切不应记事」,这些圣者,这阿罗汉他不能这样子,恐怖众生,不应该说的事情他不说。因为说出来会令人恐怖,他不说,阿罗汉不说这些事情。只有什么样?没有得圣道的人呢,他就是心里当然是有所图,就告诉你:「现在有事情,你不可以到那里去」,就是有时候会有这个问题,阿罗汉不说这些事情。

  「又亦不能于云雷电霹雳灾雹,及见种种怖畏事已深生惊怖」,阿罗汉看这些事,没有深生惊怖的事情。没有这事情,他不惊怖。看底下文:

  《披寻记》一一一九页:

  如是不能妄计苦乐等者:此即前说成就六支。于妄计中略有四种:谓即自作、他作、俱作、此之三种,恶因论边。后之一种,无因论边。远离此四,又不怖畏一切不应记事,及于诸怖畏事不生惊怖。是故说言,成就六支。

  「如是不能妄计苦乐等者:此即前说成就六支」,成就六支。「于妄计中略有四种:谓即自作、他作、俱作、此之三种,恶因论边。后之一种,无因论边」,加起来是四种。「远离此四,又不怖畏一切不应记事,及于诸怖畏事不生惊怖」,加上这两个。「是故说言,成就六支」,那么前面那六支,说六个也可以,是这个意思。

  卯二、辨作意(分二科) 辰一、加行究竟作意

  当知此中金刚喻定所摄作意,名加行究竟作意。

  第二科「辨作意」,分两科,第一科是「加行究竟作意」。当知前面所说的金刚喻定所摄作意,那就是加行究竟作意,七种作意里面加行究竟作意。

  辰二、加行究竟果作意

  最上阿罗汉果所摄作意,名加行究竟果作意。

  就是最后功德圆满了。

  丑三、结得究竟

  由如是等多种作意,依出世道证得究竟。

  这是「结得究竟」。依出世道到最后圆满了,是由七种作意最后圆满,这样子。

  丁三、结成地意

  如是一切名声闻地。此是一切正等觉者,所说一切声闻相应教法根本。犹如一切名句文身,是所制造文章咒术异论根本。

  「如是一切名声闻地」,这是第三科「结成地意」。声闻地一开始分三科,现在是第三科。如是前面这一大段文这叫做声闻地。「此是一切正等觉者,所说一切声闻相应教法的根本」,前面声闻地这么多的说法,这是「正等觉者」,是佛,是释迦牟尼佛所说的,一切声闻相应的教法。你学习这样的教法,你就能得声闻道、声闻果,与这件事相应的,属于这法的根本的教义。这根本就是这样子。如果广说呢?以此为根本。是这样的意思。「犹如一切名句文身,是所制造文章咒术异论根本」,这是说个譬喻,譬如说是你写文章,文章一定是名句文,「文」就是字。依靠这个字立出来种种的名,立出来种种的句,这样才能写出文章来。这个咒术也是靠这个名句文才成就的。「异论」,各式各样不同的异论,也是靠文句而来的。现在前面这一大段文,这是声闻相应教法的根本。是广论声闻佛法的,以此为根本。

  《瑜伽师地论》卷三十四.本地分中独觉地第十四

  丙十一、独觉地(分二科) 丁一、结前生后

  如是已说声闻地,云何独觉地?

  「如是已说声闻地」,这本地分一共十七地。十七地,现在是第十一地,独觉地。声闻地是第十,独觉地是第十一。分两科,第一科是「结前生后」。「如是已说声闻地」,前面声闻地已经说完了。「云何独觉地?」独觉地是什么意思呢?这就是生后。

  丁二、标释五相(分三科) 戊一、标

  当知此地,有五种相。

  这下面第二科「标释五相」,分三科,第一科是「标」。你问什么叫做独觉地?当知此独觉地有五个相貌。第二科是「列」。

  戊二、列

  一者、种性,二者、道,三者、习,四者、住,五者、行。

  第一个种性,第二是道,第三是习,第四是住,第五是行,用这五种相貌,解释这个独觉地。

  戊三、释(分五科) 己一、种性(分三科) 庚一、征

  云何独觉种性?

  第三科解「释」。分五科,第一科解释「种性」。先是「征」。云何独觉的种性呢?

  庚二、标

  谓由三相,应正了知。

  第二是「标」。由三个相貌,你应该这样子了知这个独觉种性。这是标。第三科解「释」,分三科,第一科「薄尘种性」。

  庚三、释(分三科) 辛一、薄尘种性

  一者、本性独觉,先未证得彼菩提时,有薄尘种性。由此因缘,于愦闹处,心不爱乐。于寂静处,深心爱乐。

  「一者、本性独觉」,就是这个众生,他的本性就是独觉。他还没有修行,就是个凡夫,但是他的心性是个独觉的种性。「先未证得彼菩提时,有薄尘种性」,说是没有烦恼,那是圣人。现在在凡夫的时候,他还不是圣人,但是这个时候,这个独觉种性的这个人,他还没得到菩提圣道的时候,有薄尘种性,就是烦恼微薄,这个染污心薄,不是那么多。这种情形,这是一个相貌。「由此因缘,于愦闹处,心不爱乐。于寂静处,深心爱乐」,由于他的烦恼轻,他的贪嗔痴轻。由于他烦恼轻的关系,这个愦闹的地方、热闹的地方,色声香味触特别能吸引人的地方,他心里不欢喜。「于寂静处,深心爱乐」:没有色声香味触,没有那些污染的境界的地方,寂静,没有那么多的杂乱、动乱的境界,他心里欢喜,欢喜这个地方。这是一个相貌。就是烦恼轻,欢喜寂静处,这是一个相貌。第二科是「薄悲种性」。前面是薄尘,下面是薄悲。

  辛二、薄悲种性

  二者、本性独觉,先未证得彼菩提时,有薄悲种性。由是因缘,于说正法利有情事,心不爱乐;于少思务寂静住中,深心爱乐。

  「本性独觉,先未证得彼菩提时」,这个独觉菩提,你没有成就的时候,「有薄悲种性」,就是慈悲心少,不是没有慈悲,慈悲心少。「由是因缘,于说正法利有情事」,由于这个因缘呢,对于说正法,宣扬佛法利益众生的事情,「心不爱乐」:他不欢喜去,他不欢喜做这个事。「于少思务寂静住中,深心爱乐」,少思,心里面不思惟什么,虽然不是得禅定,但是心里面的散乱轻微。「务」,少思、少务,没有事情,事情少,不能说一点事情没有,但是少,事情少。「寂静住中」,在这地方住,很寂静,他欢喜。「深心爱乐」:深深地欢喜这个境界。他还没得圣道,但是他有这种性格,这个人。

  辛三、中根种性

  三者、本性独觉,先未证得彼菩提时,有中根种性,是慢行类。由是因缘,深心希愿无师无敌,而证菩提。

  第三种,本性,本来就是独觉种性的人,先没有证得彼菩提的时候。「有中根种性」,也不是声闻种性,也不是佛种性,在声闻种性和佛种性之间的这种种性的人。这个人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呢?「是慢行类」,高慢心很大。前面是薄尘,很多的烦恼都没有,但是这个人的高慢心是大。这个慢行,「行」,就是心。就是他的高慢心很大,是这一类的人。「由是因缘」,由于他的高慢心大,由于这个原因。「深心希愿无师」,愿意不要有老师教导我,也不愿意有敌人同他对抗,我这样地就能得圣道,我欢喜这样。这个种性有这么三种。这三种呢,可能一个人,这一个人有这三种种性;或者是这三种种性的那一种,都是属于独觉种性,是这样意思。

  己二、道(分三科) 庚一、征

  云何独觉道?

  前面独觉种性说完了,这是第二科「道」,分三科,第一科是「征」。怎么叫做独觉道呢?第二科是「标」。

  庚二、标

  谓由三相,应正了知。

  也是由三个相貌,你可以知道。这是标。下面是解「释」,分三科,第一科「初独觉道」。

  庚三、释(分三科) 辛一、初独觉道

  谓有一类安住独觉种性,经于百劫,值佛出世,亲近承事,成熟相续,专心求证独觉菩提。于蕴善巧、于处善巧、于界善巧、于缘起善巧、于处非处善巧、于谛善巧。勤修学故,于当来世,速能证得独觉菩提,如是名为初独觉道。

  「谓有一类安住独觉种性」,就是有这么一类安住独觉种性的人。「经于百劫,值佛出世」,他经过有一百个劫,经这么长的时间,他遇见佛出现世间,不是短时间。譬如我们遇见释迦佛,释迦佛出现世间……就算二十九岁出家,八十岁入灭,就是这么长的时间。现在是经一百劫,遇见佛出世。「亲近承事」,他对于佛很亲近,为佛做事。「成熟相续」,在这里……在佛这里栽培善根,这个「成熟」当个动词讲,不是已经成熟,就是这样子常常在学习佛法,修学圣道,使令善根成熟,但是是相续的,而不中断。「专心求证独觉菩提」,这是说他的愿,他的愿望;他的愿望是求证独觉菩提,就是前面说的,他不愿得声闻阿罗汉,也不愿意成佛。「于蕴善巧、于处善巧、于界善巧、于缘起善巧、于处非处善巧、于谛善巧」,这是六个善巧,前面已经讲过了。「勤修学故」,这个「成熟相续」,怎么叫做成熟相续?就是这个,就是他亲近佛的时候,他就是专心地修这个蕴、处、界、缘起、处非处,苦集灭道的四谛,这么样修学栽培善根,栽培出世间的善根。他有独觉的菩提的愿;他还是和阿罗汉一样,要去栽培善根。「勤修学故」,他不懈怠。「于当来世,速能证得独觉菩提」,因为他在有百劫这么长远的时间内亲近佛,栽培善根,所以他将来世的时候,就是无佛出世的时候,速能证得独觉菩提,他就满愿了。他在得独觉菩提的时候,没有老师,也没有敌人。「如是名为初独觉道」,这个「道」就是得独觉菩提的因,叫做独觉道。

  辛二、第二独觉道

  复有一类,值佛出世,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作意。于先所未起顺决择分善根,引发令起,谓:暖、顶、忍。而无能力,即于此生证法现观,得沙门果。复修蕴善巧、修处善巧、修界善巧、修缘起善巧、修处非处善巧、修谛善巧故,于当来世,能证法现观,得沙门果,是名第二独觉道。

  「复有一类,值佛出世,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作意」,「第二独觉道」,这是又一类。在独觉里边也有分这么三类。「值佛出世」,遇见佛出世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得圣道的条件。「亲近善士」,他亲近佛,「听闻正法,如理作意」,也还是以蕴善巧,处善巧,界善巧,这么多的善巧,修学止观的。「于先所未起顺决择分善根,引发令起,谓:暖、顶、忍」,当然是这样子嘛!最初你还没能成就暖、顶、忍的这种善根,还没成就,所以「先所未起」。「顺决择分」,决择,决泽分就是得圣道了。譬如说得了初果以后,就是成就了决择分。决择是一个无漏的智慧,它是一个得涅槃的因,所以叫做「分」。「顺决择分」,现在不是决择分,可是顺于决择分。没有发起这个顺决择分的善根,但是它「引发令起」。这个「顺」字,就当引发讲。它能引发决择分的善根,叫它生起。什么是顺决择分善根呢?「谓:暖、顶、忍」,这三种善根。暖、顶、忍、世第一是四种善根,世第一没有说,只是说暖、顶、忍。「而无能力,即于此生证法现观,得沙门果」,他能够发动修这个缘起、修这么多的善巧、修学止观,也就是修四念处了。能够成就暖的善根、顶的善根、忍的善根,能达到这里。「而无能力」,但是没有力量能够「即于这一生证法现观」,就是得了圣道,不能。这个法现观,这个「法」就是佛的教法,依据佛的教法去修现观,就是修止观,这是在修;若「证法现观」就是得圣道了。他没有力量这一生就得圣道,他不能。「无力能即于此生证法现观,得沙门果」。没有这个力量得沙门果。

  「复修蕴善巧、修处善巧、修界善巧、修缘起善巧、修处非处善巧、修谛善巧故,于当来世,能证法现观,得沙门果,是名第二独觉道」,譬如说是你原来修善巧而证法得圣道。得圣道以后,就是得沙门果以后,又修蕴善巧、修处善巧、修界善巧、修缘起善巧、修处非处善巧、修谛善巧故;他不能,他这个辟支佛根性的人,不能这样子,只能够发动到暖、顶、忍,就是到这儿为止。若是得了世第一,一剎那间就得圣道了,他不能到世第一的境界。「于当来世能证法现观」,因为他那一世,他的修行已经达到了暖、顶、忍的程度,所以第二生呢?「能证法现观」,就是由世第一一下子就得圣道了,「得沙门果」。「得沙门果」,这个地方,这句话比较宽,或者是得初果、或者是得二果、或者是得三果、或者是得四果,得阿罗汉道,但是这个时候叫做独觉。「是名第二独觉道」。

  辛三、第三独觉道

  复有一类,值佛出世,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作意,证法现观,得沙门果。而无力能于一切种至极究竟毕竟离垢,毕竟证得梵行边际阿罗汉果。复修蕴善巧、修处善巧、修界善巧、修缘起善巧、修处非处善巧、修谛善巧故。依出世道,于当来世,至极究竟毕竟离垢,毕竟证得梵行边际阿罗汉果。是名第三独觉道。

  「复有一类,值佛出世,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作意,证法现观,得沙门果」,这第三种,第三类。也是「值佛出世,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作意」。「证法现观」,他这一生遇见佛了,他就是得初果了,「证法现观」。「得沙门果」,可能得初果了、得二果、得三果了。「而无力能于一切种至极究竟毕竟离垢」,不能得阿罗汉道,不能得辟支佛果,不能。「毕竟证得梵行边际阿罗汉果」,他不能,不能达到这个程度。「复修蕴善巧、修处善巧、修界善巧、修缘起善巧、修处非处善巧、修谛善巧故」,他不能达到这个境界,修这么多的圣道,而达到究竟圆满的境界。「依出世道,于当来世,至极究竟毕竟离垢,毕竟证得梵行边际阿罗汉果。是名第三独觉道」,他要以随顺出世的圣道,要在将来世,这一生生命结束,在将来的生命里面,要继续地修圣道。「至极究竟毕竟离垢,毕竟证得梵行边际阿罗汉果」,这时候圆满了,得辟支佛道了。是名第三独觉道。这里看出来,这个得辟支佛的这个人,修学辟支佛道的时候,有的是第一生完全没得圣道;有的时候第二生得圣道了,但是不能够一下子完全究竟圆满。

  在其他的经论里面说呢,这个辟支佛,最利根的要四生,四生得辟支佛道;这个声闻阿罗汉,声闻种性的人,最利根要三生。辟支佛最利根的要四生,最钝的要百劫,要经过百劫才能成功的。

  己三、习(分二科) 庚一、征

  云何独觉习?

  前面这个道实在是略说的,「习」就稍为广一点说。分两科,第一科是「征」。怎么样叫做独觉习呢?第二科是解「释」,分两科,第一科「明种类」。又分两科,第一科「依初独觉道」。前面是三种独觉道,依初独觉道说。

  庚二、释(分二科) 辛一、明种类(分二科) 壬一、依初独觉

  谓有一类,依初独觉道,满足百劫修集资粮。过百劫已,出无佛世,无师自能修三十七菩提分法,证法现观,得独觉菩提果,永断一切烦恼,成阿罗汉。

  「谓有一类,依初独觉道,满足百劫修集资粮」,他要满这么长的时间内,修集圣道的资粮,圣道资粮就是圣道的因。「过百劫已」,超过百劫以后。「出无佛世」,这时候,没有佛在世间。没有佛,也就表示这个地方没有佛法。我们今天是没有佛而有佛法,辟支佛不是出现在这个时期,是出现在没有佛,也没有佛法住世的时候。「无师自能修三十七菩提分法」,这时候没有佛,没有佛法的时候,那他怎么能得圣道呢?他就是没有老师,他自己就能够修三十七菩提分法,修四念住。「证法现观」,就得圣道了。「得独觉菩提果,永断一切烦恼,成阿罗汉」,也名为阿罗汉,但是没有佛出世,没有师,无师自悟,所以是独觉。

  《披寻记》一一二一页:

  证法现观得独觉菩提果等者:此中唯说证法现观,及得阿罗汉果,不说或得沙门果。当知此类名顿出离,与下所说渐出离者有别。集论中说: 顿出离者,谓入谛现观已,依止未至定,发出世间道,顿断三界一切烦恼,品品别断,唯立二果,谓预流果,阿罗汉果。(集论七卷十四页)义应准释。

  「证法现观得独觉菩提果等者:此中唯说证法现观,及得阿罗汉果,不说或得沙门果」,这话就有点……里面有异。「当知此类名顿出离」,就是一下子就得圣道,一下子就得阿罗汉道,得辟支佛道。「与下所说渐出离者有别」。「集论中说」,《集论》是一本书,也是无著菩萨造的。「顿出离者,谓入谛现观已,依止未至定,发出世间道,顿断三界一切烦恼,品品别断」,品品都是别断,当然也是很快的。「唯立二果,谓预流果,阿罗汉果」,中间的二果不立,就是他快的意思。

  壬二、依次二独觉道

  复有一类,或依第二,或依第三独觉道,由彼因缘,出无佛世,无师自能修三十七菩提分法。或证法现观,乃至得阿罗汉果。或得沙门果,至极究竟毕竟离垢,毕竟证得梵行边际,证得最上阿罗汉果。

  「复有一类,或依第二,或依第三独觉道,由彼因缘,出无佛世」,也是出在无佛住世的时候,无师教导,自己就能修三十七菩提分法。「或证法现观」,或者这时候得圣道了,「乃至得阿罗汉果」。「或得沙门果」,就是或者是得初果,或者得二果、得三果、得四果,就是这样子,渐次的。「至极究竟毕竟离垢,毕竟证得梵行边际,证得最上阿罗汉果」,这事是这样子。下面第二科「辨异名」。

  辛二、辨异名

  当知此中由初习故,成独觉者,名麟角喻。由第二,第三习故,成独胜者,名部行喻。

  「当知此中由初习故,成独觉者,名麟角喻」,这里面有三种,第一种成独觉的那个人,名麟角喻的独觉,麟不是鹿,麟就是有一个角,而不是二个角。这表示这个辟支佛,就是他一个人,他不收徒弟。「由第二,第三习故,成独胜者,名部行喻」,第二习和第三习的那个种类的那个独觉,他成独胜者,他也是特别殊胜的这个人。他叫做部行喻,这个「部」就是有统率,就是他能够领导人,大家一起修行,那就是他收徒弟了,他也收徒弟。或者是同时有很多人,同时得辟支佛道。那么这就叫做部行喻。

  己四、住(分二科) 庚一、征

  云何独觉住?

  这是前面解说完了,现在第四科是「住」,什么叫做独觉住。分两科,第一科「征」。怎么叫做独觉住呢?这是征。下面第二科是解「释」,分两科,第一科「麟角喻」。

  庚二、释(分二科) 辛一、麟角喻

  谓初所习麟角喻独觉,乐处孤林,乐独居住,乐甚深胜解,乐观察甚深缘起道理,安乐住最极空、无愿、无相作意。

  「谓初所习麟角喻独觉」,就是有三个习,那个初习是属于麟角喻的辟支佛。这个独觉,「乐处孤林」,他就欢喜孤独的一个人住在山林里边。「乐独居住」,他就是一个人在那里居住,「乐处孤林」或者这个「孤」字是形容这个林。「乐独居住」,单独他一个人居住。「乐甚深胜解」,他是欢喜甚深,通达第一义谛,他是欢喜这件事,对于这件事他欢喜,思惟第一义谛他欢喜。「乐观察甚深缘起」,这个是世俗谛;「乐甚深胜解」,那个是第一义谛,这个是甚深的缘起就是世俗谛,缘起法也是很微细的。他就这样的观察思惟,乐观察甚深缘起的道理。「乐安住最极空、无愿、无相作意」,他成功了以后,他就安住在这里,这位圣人就是这样的境界。我看阿育王传上说,阿育王一个弟弟出家以后,得了阿罗汉道以后,什么事情都不做,就是乞食,然后就是经行、入定,别的什么事情都不做,有这个事情。这个阿罗汉是圣人,当然他是知道,是怎么回事情的。

  辛二、部行喻

  若第二第三所习部行喻独胜,不必一向乐处孤林,不必一向乐独居住,亦乐部众共相杂住,所余位相,如麟角喻。

  「若第二第三所习部行喻独胜」,第二习,第三习的部行喻独胜,就是他也领导别人修行的这个阿罗汉,也是独胜。「不必一向乐处孤林」,他有的时候也是乐处孤林,有的时候也不是。「不必一向乐独居住,亦乐部众共相杂住」,他也欢喜收徒弟,大家在一起住,教他们都好好修行,这样子。「所余住相,如麟角喻」,这一位部行的、独胜的这个独觉者,其余的住相。「如麟角喻」,他也是乐甚深胜解,乐观察甚深缘起道理,乐安住最极空,无愿,无相作意,也有这种性格。这是第四科说完了,现在说第五科是「行」,分两科,第一科「征」。

  己五、行(分二科) 庚一、征

  云何独觉行。

  「云何独觉行」呢?第二科解「释」,分三科,第一科「乞食无染」。

  庚二、释(分三科) 辛一、乞食无染

  谓一切独觉,随依彼彼村邑聚落而住,善护其身,善守诸根,善住正念,随入彼彼村邑聚落,或为乞食。

  「谓一切独觉,随依彼彼村邑聚落而住,善护其身」,他也是在彼彼村落的聚处而住,当然是闲静处住。是「善护其身」,他也会保护他的身体。「善守诸根」,守护他的眼耳鼻舌身意,不像凡夫那么浮动。「善住正念」,不管到什么地方,他都是安住在正念里边。「随入彼彼村邑聚落」的时候,「或」者是「为」了「乞食」。

  辛二、以身济度(分二科) 壬一、标

  或济度他下劣愚昧,以身济度,不以语言。

  「或济度他下劣愚昧」,就是救度下劣愚昧的人,他在教化他们的时候,他怎么教化呢?「以身济度」,用他身体所表现出来的活动,来教化众生。「不以语言」,他不说话,有这个事情。

  壬二、征

  何以故?

  这是第二科是征。下面第三科解「释」。

  壬三、释

  唯现身相,为彼说法,不发言故。

  就是现身体的语言就是了,他这就是为众生说法了,他不发言,不说话。

  《披寻记》一一二二页:

  善护其身等者:谓入村邑聚落乞食,应当善避恶象,恶马等,是名善护其身。若于如是诸境界相,不应策发诸根,便即于彼,不作功用,是名善守诸根。若于如是诸境界相,应当策发诸根,便即于彼正作功用,令诸烦恼,不起现行,是名善住正念,义如声闻地说。

  「善护其身等者:谓入村邑聚落乞食」的时候,「应当善避恶象,恶马等,是名善护其身。若于如是诸境界相,不应策发诸根」,你遇见恶象,恶马,你不要发动:我要来对付它!我要怎么调伏它,不要这样子。「便即于彼,不作功用」,这形容不发动,不表示行动,「是名善守诸根」。「若于如是诸境界相,应当策发诸根,便即于彼正作功用」,如果这个圣人,他用他的智慧观察,认为这件事应该采取行动,那么呢,他就策发诸根,发动他的眼耳鼻舌身意。「于彼正作功用」,就发出一种行动来,发出一种作用来,「令诸烦恼,不起现行」,虽然是发动了行动来转化那个境界,但是心里没有烦恼,不起现行。「是名善住正念,义如声闻地说」。

  示现种种神通境界,乃至为令心诽谤者,生归向故。

  他示现种种神通的境界,来教化众生。「乃至为令心诽谤者」,众生他的内心里面诽谤他的时候,他现出神通的时候,就能转变那个人诽谤的心,就生出善心,就皈依了,皈依这个辟支佛了,皈依佛法了。这个在辟支佛的故事里面倒是很多的事情。

  辛三、本趣寂

  又彼一切,应知本来一向趣寂。

  这是第三科「本趣寂」。有这么多的种姓的和习、道各式不同种类的这些辟支佛,有一个共同的相貌,是什么呢?「彼一切应知本来一向趣寂」,从本来一直地,他的心愿:只要这个生命,寿命结束了,就入于寂灭,他不会转变发大菩提心,广化众生,得无上菩提,这样,他不做这件事。这上面说的,在《俱舍论》里面也说到辟支佛的差别相。

  这个第十一,辟支佛地,独觉地,到今天也学习圆满了。希望各位同学告假了,希望下学期十二月六日以前回到佛学院来,我们就开始学习菩萨地。菩萨地是比声闻地深了一点,声闻地比菩萨地容易学习一点,但是在我的感觉,有一些地方容易讲,有些地方也不容易,也要费一点心力,但是下面菩萨地,那是要用更多的心力学习才可以,但是我在想,有的人可能想,《瑜伽师地论》一百卷,太多了,我不学;太深了,我也不学,但是也有人,你愈深,我愈欢喜学;愈多,我也愿意学,他不怕这件事,也还是根性不一样。我心里面当然是……我们把一百卷的《瑜伽师地论》有始有终的完全学习完了,当然就是满了愿。可是我们能够由第一地,五识身相应地学习到声闻地,我们已经感觉到欢喜了,能学习到这样的佛法,不是简单的事。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