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师地论

《瑜伽师地论》梵文 Yogācāra-bhūmi-?āstra佛教论书。简称《瑜伽论》。瑜伽师地,意即瑜伽师修行所要经历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称《十七地论》。相传为弥勒菩萨口述,无著记录。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国法相宗的根本论书。...[详情]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三(6)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三(6)

  巳四、释(分二科)           午一、别辨五相(分二科)

  未一、引五神通(分五科)      申一、神境通摄(分二科)

  酉一、修习(分五科)    戌一、轻举想(分二科)   亥一、发轻胜解

  轻举想者;谓由此想于身发起轻举胜解,如妒罗绵或如迭絮或似风轮。

  这个「往世间道」的「广分别」分六大科,现在是第四科「五神通」,没有说这个漏尽通只说前五通,因为现在是说世间道不是说出世间道,所以把漏尽通不说。这修五种神通要修十二种想,这前面是列出来,这以下是解释。分二科,第一科是「别辨五相」分二科,第一科「引五神通」,先说这个「神境通摄」又分二科,第一科是「修习」分五科,第一科是「轻举想」。轻举想又分二科,第一科是「发轻胜解」。

  「轻举想者」是什么意思呢?「谓由此想于身发起轻举胜解」,就是说这位得色界四禅的人,在第四禅里面他有「轻举想」。这个「轻举想」怎么样想呢?「于身发起轻举胜解」,对于自己的身体他发起一种观想,就是观想这个身体很轻,就是举、飘举起来,离开了地面向上升;这是在禅定里面做如是想。这个禅定不是散乱心,所以他那样的观想是有力量的,所以叫做「胜解」。

  「如妒罗绵或如迭絮」,这个「轻举胜解」先是轻而后举,就是观想自己的身体轻而不重,像什么样的轻,像「妒罗绵」那么样的轻。妒罗绵,「妒罗」是个树的名字,这个树生出来的绵,像那么样的轻。「或如迭絮」,这「迭」是厚的意思,「絮」或者说就是棉絮、棉花,这棉花和棉花这个经过用弓来弹,使令那个棉花很松就是很软,但是很厚,很厚的棉花,你摸触上去它很软也很轻;观察这个身体就是那么样的轻。「或似风轮」或者是和这个风相似,这个「轮」是什么意思?「轮」是圆形的,那么这个大地是圆的,大概的说这个大地是圆的,这个风在地面上吹也就变成圆的了;现在用它做譬喻,这个风也是很柔软的,柔软中而有力量,当然不是指那个暴风说的,就是一般那个风它是很轻很软。那么这位禅师在禅定里面观想自己的身体就是那么样的轻软。

  这是第一科「发轻胜解」。第二科「能飘转身」分二科,第一科「标」。

  亥二、能飘转身(分二科) 天一、标

  发起如是轻胜解已,由胜解作意于彼彼处飘转其身。

  「发起如是轻胜解已」,在禅定里面发起这样的观想以后。「由胜解作意于彼彼处飘转其身」,「由胜解作意」由这个禅定里面有力量的这样的观想的关系,就于彼彼的处所飘转他的身体,像那个棉花飘动起来,像棉絮、花絮从地面上飘到虚空去了。这是「标」,下面解释。

  天二、释

  谓从床上飘置几上,复从几上飘置床上;如是从床飘置草座,复从草座飘置于床。

  「谓从床上飘置几上」,说你在床上坐着,你观想这个身体飘动了,在虚空里面飘动起来,升在虚空里面就飘到几上面去了。「复从」那个几又「飘置床上」,又飘回来。就是你心里这样想,你这个身体就这样现出来;如是如是想,如是如是现。「如是从床飘置草座,复从草座飘置于床」,又回到床上,这样子飘来飘去。这就是在色界四禅的禅它有这样的胜解,这个修神境通是这样修。

  戌二、柔软想(分二科) 亥一、辨相

  柔软想者;谓由此想于身发起柔软胜解,或如绵囊或如毛毳或如熟练。

  「柔软想者」,前面是「轻举想」,还有第二个想「柔软想」分二科,第一科是「辨相」。「谓由此想于身发起柔软的胜解」,就是观想这个身体是很柔软的,「或如绵囊」,这个「绵囊」、「绵」是精细的那个丝,就是绸缎的那一类的布做成的袋子,那也非常的柔软。「或如毛毳」,或者是如毛里面最微细的毛,也是非常柔软的。「或如熟练」,「熟练」就是那个生丝在水里面煮,使令它更洁白所以叫做「熟练」,也是非常柔软的。

  亥二、显业

  此柔软想长养摄受前轻举想,于摄受时令轻举想增长广大。

  这第二科是「显业」,前面辨这柔软的相貌,现在显这个柔软想的作用。

  「此柔软想长养摄受前轻举想」,你在禅定里面观想这个身体非常的柔软,这样的观想能够「长养」,就是能增长前面的轻举想,能「摄受」前面的轻举想;这个「长养」就是由小而大、由少而多,这个「摄受」就是你成就了以后不失掉,使令前面那个轻举想逐渐、逐渐地就增长起来。「于摄受时令轻举想增长广大」,就是你观想柔软的时候,因为在禅定有定力的支持,你如是想就如是现,所以就成就了。这样子不断的做如是想,所以令轻举想就增长广大了,就可以飞到虚空里面去了。

  这是「柔软想」,下面第三科是「空界想」。

  戌三、空界想

  空界想者;谓由此想先于自身发起轻举柔软二胜解已,随所欲往若于中间有诸色聚能为障碍,尔时便起胜解作意,于彼色中作空胜解能无碍往。

  「空界想者:谓由此想先于自身发起轻举柔软二胜解已」,就是这位禅师「由此想先于自身发起轻举想、柔软想」这二种胜解想以后。「随所欲往若于中间有诸色聚」,随你自己的欢喜,你想要到什么地方去,就是你坐在那里或站在那里,你心里就想要到什么地方去,并不是用腿来走的;但是「若于中间」不全是虚空,可能在房子里面有房盖、可能还有墙壁、还有高山这些事情,那么有障碍了。「有诸色聚」,有各式各样的色法凝聚的这些物体「能为障碍」,你想要从那儿过去它障碍你,那怎么办呢?「尔时便起胜解作意」,这个时候就要发起一种观想的作意,怎么观想呢?「于彼色中作空胜解」,就是那个高山也好、那个墙壁也好、那个大石头也好,或者所有这些障碍的事情「作空胜解」,认为那地方是空的、是虚空的。「能无碍往」,你作如是想的时候就不障碍了,就从那里通过去,「能无碍往」就过去了。

  这可见得神通的这件事中间有这么多的事情,都是要一样一样你要解决这个问题的。

  戌四、身心符顺想

  身心符顺想者;谓由此想或以其心符顺于身,或以其身符顺于心。由此令身转转轻举,转转柔软,转转堪任,转转光洁,随顺于心,系属于心,依心而转。

  「身心符顺想者」,这是第四科「身心符顺想」。「谓由此想或以其心符顺于身」,还要作「身心符顺想」,这个「符顺想」怎么样的观想呢?「或以其心符顺于身」,或者是这样,你的心、就是你的思想要随顺你这个身体,譬如说你现在有神通,这个神境通就是能现出来不可思议境界的神通,你忽然间你变现出来一个大学教授这么一个身分,譬如说你现在是一个比丘,但是你现这神足通的时候,现出个大学教授的身分来;但是你的身也适合那个身分,你的思想也适合那个身分,要这样子。譬如现出一个大将军身来,那个身体看上去是个大将军,你的心也要有那个将军身相符合的思想,这样才可以;「以心符顺于身」。

  「或以其身符顺于心」,或者是你思想你的身体要随顺你的心;譬如说你心里面想要现什么身,这个身体就现出个什么身出来;譬如现出个小孩来,你心这么想,身体就现出一个小孩来;你现出一个大人来,现出来有八万四千尺的身体,他就现出来;这个身随顺心怎么现就怎么现。

  「由此令身转转轻举」,这个身心的互相随顺,就使令这个身体展转地轻而能举,能到很高的虚空里面去。「转转地柔软」,「转转堪任」,展转地有殊胜的能力,这「堪任」就是能力。「转转光洁」,使令这个身体特别的清净。「随顺于心,系属于心,依心而转」,你这个身体随顺你的心、随顺你的思想,它不违背你的思想。「系属于心」,现出来什么境界都为心所控制,而不会现出来了你做不得主、你不能控制它了,不会的。「依心而转」,现出来所有的境界都随心转变,愿意怎么样变化就怎么变化。那么这是「身心符顺想」。

  戌五、胜解想

  胜解想者;谓由此想远作近解、近作远解,粗作细解、细作粗解,地作水解、水作地解;如是一一差别大种展转相作。广如变化所作胜解,或色变化、或声变化。

  第五「胜解想」。「胜解想者;谓由此想远作近解、近作远解」,就是由这个「胜解想」的关系,譬如说现在你从这里到另一个地方去有一万里这么远,但是你就想它只有一里路,你这么想,那它就是一里路。「近作远解」,说这个地方只有一里路,但是你可以作一万里路这样想,那它就是一万里。这样子,你这个往来在时间上就是有差别了;「远作近解」那么很快就到了,而「近作远解」那么要很长的时间才可以到。「粗作细解」,就是粗大的作微小的这样观想,细的、微小的作粗大的观想;它可以放大,也可以缩小,这样子。「地作水解」,本来是一块地没有水,但是你就作水的解,作水去观想那它就变成水了。「水作地解」,本来是水,但是你在禅定里面说这是地,就变成地了。

  「如是一一差别大种展转相作」,就是这样子,一样、一样不同的地水火风的大种「展转相作」互相可以作,可以变化。「广如变化所作胜解」,这样的变化,这里简单的就是这样说了,若广说呢,像〈菩萨地〉那个「变化所作胜解」那个地方有解释,在〈菩萨地〉有解释。「或色变化,或声变化」,或者是在「色」上、形相上有变化,有各式各样的变化;或者声音上有各式各样的变化。那么就是由你的心作如是想、就如是现。

  酉二、领受(分二科) 戌一、显种种(分三科) 亥一、标

  由此五想修习成满,领受种种妙神境通。

  前面是「修习」,你修习这个神境通。现在第二科「领受」就是成就了,分二科,第一科「显种种」,分三科,第一科「标」。

  「由此五想」,由前面这五种想。「修习成满」,你在禅定里边去修习成功了、圆满了。「领受种种妙神境通」,你就是感觉到,你心里面感觉到。我们没有神通的人,就只是妄想而已;有了这个四禅的人,他作如是观成功了的人,他的感觉就是事实。「领受种种的妙神通境」,就是不可思议的神通的境界,这无障碍的境界;这「通」是无障碍的意思。

  这是「标」,下面第二科是列出来。什么「种种妙神境通」呢?

  亥二、列

  或从一身示现多身谓由现化胜解想故,或从多身示现一身谓由隐化胜解想故,或以其身于诸墙壁垣城等类厚障隔事直过无碍,或于其地出没如水,或于其水断流往返履上如地,或如飞鸟结跏趺坐腾扬虚空,或于广大威德势力日月光轮以手扪摸,或以其身乃至梵世自在回转。

  「或从一身示现多身」,或者你本来就是一个身体,你这果报就是一个,但是你作如是观的时候就可以现出来「多身」,很多的。这个南岳慧思大师是天台智者大师的法师,这个中国道家的道士就告他,到政府告他说他造反,那么政府就把他逮捕了。逮捕了到了城里面去,一看,本来这是抓住了一个南岳大师,一看,到那又有一个,到那又有……很多很多个南岳大师,就是这样;从一身能够示现多身。「谓由现化胜解想故」,这个「从一身示现多身」是什么原因呢?「谓由现化胜解想故」,就是他能现出来很多身的变化,就是你有这样的观想,所以就会有这样的神通现出来。「或从多身示现一身」,或者很多的身又回归一个身体了;那么这是什么呢?「谓由隐化胜解想故」,就把他隐没了,很多的都隐没起来了、不现了,叫「隐化胜解想故」。这个还是内心的作用,内心观想的作用。由少而多是「现化胜解」,由多而少是「隐化胜解」。

  「或以其身于诸墙壁垣城」,或者他的身体在那个「墙壁」或者是「垣城」、城墙「等类厚障隔事」,很厚的障碍隔碍着,你从这里不可以到那边去的。「直过无碍」,你有了神通,些障碍都是虚空,就从这里直接就过去了,没有障碍。「或于其地出没如水」,这个大地本来是障碍的,但是这位有神通的人前五种想修成功了,大地不障碍;从这大地出来、从地涌出,然后再入在大地里面,就像在水里似的无障碍,「出没如水」。「或于其水断流往返」,或者是那个水叫它断流、不要流动,它就不流;或者是不用断流,就在里面可以往返,就像是「履上如地」,在水上走就像在地面上走一样,这样子。

  「或如飞鸟结跏趺坐」,或者是像飞鸟在天空里飞,「结跏趺坐」就是在天空里面结跏趺坐飞来飞去。佛在世的时候领着很多的比丘要过河,过河那个船师,佛就同他说:「我们要坐你的船到彼岸去」,船师说:「要付费」,佛说:「我没有钱」,「没有钱就不能坐」。然后佛就和这些比丘一下子飞到虚空,从虚空飞过去了,佛在世的时候有这些事情。这可见佛的大悲心;佛可以不用坐船,可以从此岸飞到彼岸,那为什么要坐船呢?实在就是给他做功德呀!你把佛载过去你有功德呀!佛这样是慈悲对你呀!你若不肯;不肯那好,佛就自己过去了!所以那些船师后来后悔了在地面上磕头,后来请佛吃饭这些事情。说是「或如飞鸟结跏趺坐腾扬虚空」,就是从地面上飞起来,从虚空飞过去了。

  「或于广大威德势力日月光轮以手扪摸」,或者是这个日月有广大的威德势力,但是这些有神通的人可以用手去摸一摸;这个事情也是不可思议,若科学家说这个日轮还可以用手摸?是不可以呢?那个火是太厉害了。「或以其身乃至梵世自在回转」,这人间的人得了四禅有了神通的时候,可以飞到梵天,我们人要到帝释天也是很远了,帝释天以上还有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天,在虚空里是很高远的地方。从欲界天到梵天也是非常遥远的,但是这些有神通的人,很快的就可以到梵天世去了。「自在回转」,你是一点也不感觉到困难,很容易地就可以到梵天,有种种的变化「回转」。

  亥三、结

  当知如是种种神变,皆由轻举、柔软、空界、身心符顺想所摄受胜解想故,随其所应一切能作。

  这是第三段,结束这段文。「当知如是种种的神变」,各式各样的变化,「皆由轻举想、柔软想、空界想、身心符顺想所摄受」、所成就的。当然这基本上非要有禅定的基础不可,你没有禅定,你想有神通是不行的;这是有了禅定,由禅定里面作如是观而后成就的。我们现在听说谁有禅定,我们若学习了《瑜伽师地论》你心里就会有个数;你说你有禅定?你说你有神通?你修了禅定没有?如果你没有修禅定,那来的神通?你若没有修禅定,就不可能有这样修得的神通;顶多是一个鬼通、或者是咒通、或者是吃药而得的神通,这些都是小意思,而这种神通靠不住,多数是有时候有小小的灵、有时候又不灵了。

  「皆由轻举、柔软、空界、身心符顺想所摄受胜解想故」,就是在禅定里边作如是观想而成就的。「随其所应一切能作」,随你所需要的,你都能作。

  戌二、释回转(分二科) 亥一、标

  此中以身于其梵世,略有二种自在回转。

  这是解释这个「回转」;前面说是「乃至梵世自在回转」,这需要加以解释,分二科,第一科是「标」。

  「此中以身」,以自己人间的身体,「于其梵世」能到梵天去,这件事的确是不可思议,因为这个人得了禅定了,他的初禅、二禅、三禅、四禅是色界天的境界,但是你这身体是欲界的果报,但是你内心得到了色界禅了,所以他有了神通以后可以到梵天去。「略有二种的自在回转」这是「标」,下面列出来。

  亥二、列

  一者、往来自在回转,二、于梵世诸四大种,一分造色如其所乐,随胜解力自在回转。

  「一者、往来自在回转」,第一个自在回转,可以去、还可以回来「自在回转」。在《阿含经》上说到目犍连尊者听佛的音声,听释迦牟尼佛的音声,走到很远的地方听释迦牟尼佛的声音就像在释迦牟尼佛的面前一样,于是继续地向遥远的地方走,一直走到很远很远的世界去了,听释迦牟尼佛的音声还是像在面前一样,但是这时候想要回来就感觉到困难,那么那个光明幢世界光明王佛说:「你念释迦牟尼佛的名号,就回去了」,那么他就念「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就回来了,这可见佛的力量是更大了。这上面说「往来自在回转」。

  「二、于梵世诸四大种,一分造色如其所乐,随胜解力自在回转」,第二个,他在梵天的时候他这个「四大种一分的造色」;这个「造色」是通于十种,地水火风是「四大种」,四大种所造的色是:色声香味触、眼耳鼻舌身,一共是十种。他现在是四大种的「一分造色」其中的一部份,不是全部的;就或者是色、或者是声,在这一少部份「色」,他可以「如其所乐」就随顺你所欢喜的,「随胜解力」随你自己在禅定里边所观想的力量「自在回转」,也可以现出高大的身体,或发出来各式各样你所欢喜的音声,「自在回转」。

  申二、宿住通摄(分二科) 酉一、加行

  先所受行次第随念想者;谓由此想从童子位迄至于今,随忆念转自在无碍。随彼彼位若行若住若坐若卧,广说一切先所受行,随其粗略次第无越忆念了知。

  前面是说这个「神境通」,神境通有这五种想。前面一共是十二种想,十二种想里面前五想是修神境通用的,那么第六种想就是「先所受行次第随念想」,这就是修这个「宿住通」就是宿命通,分二科,第一科是「加行」。

  这个「先所受行次第随念想者」,就是你过去生中,或者这一生以前;假设你现在活一百岁了,这一百岁以前;你现在是一百岁,那么从现在开始一直到一岁,乃至到在母胎里面,母胎以前,前一生、前一生、前一生,这叫作「先所受行」,你所领受的,你的眼耳鼻舌身意所领受的色声香味触法,领受了以后你的心就会有反应,领受了一切的境界你心里面怎么样反应那时候叫做「行」,也就是「想」,受、想、行这些事情。「次第随念想者」,按照次第;今天、昨天就是按照次第一天、一天向前想;或者是由今生的,从一出胎,然后一天、一天、一天的想到现在,「次第随念想」。这个「念」就是记忆,随你能记忆的你就去思想它。当然这个不是我们没得禅定的人;这是得了四禅的人他在禅定里面怎样想,那就不是我们能思议的,他就完全能想上来。

  「谓由此想」,谓由这个次第随念想。「从童子位」在童子的时候那个阶段。「迄至于今」到现在一百岁了,或者多少岁。「随忆念转自在无碍」,随你去忆念回想种种的情况,完全无障碍的就想起来了,想上来了。「随彼彼位若行若住」,在那个阶段的时候,你或者是行、或者是住、或者是坐、或者是卧。「广说一切先所受行随其粗略」,或者是粗显的,或者是微细的。「次第无越」,按照前后的次第,不需要超过,就是一直地这样「次第无越」。「忆念了知」,都可以回想而知道那是怎么回事。

  酉二、得果

  于此修习多修习故,证得修果,于无量种宿世所住,广说乃至所有行相,所有宣说,皆能随念。

  现在第二是「得果」。就是这样子回想,在禅定里边回想过去的所受行的事情,你就在禅定里这样「修习多修习」,不是少少的修习。「证得修果」,你就成就了;这个「修」就是定,在禅定里面所成就的功德,现在就是宿命通,这个宿命通是「修果」。其实六种神通都是「修果」,都是在由禅定而成就的,没有禅定就没有这件事,当然这是世间道的五神通。

  「于无量种宿世所住」,不只是现在,不只是少数,各式各样无量的宿世所住,前一生、前一生、前一生,无量世的,你那个生命里边所有的那些经过的事情。「广说乃至所有的行相」,就是行住坐卧各式各样的行相。「所有宣说皆能随念」,你在宿世怎么样生活,你说了什么话了,做了什么事情了,都能够忆念出来。这地方也说得略,乃至能知道自己的宿命,也能知道他人的宿命。初开始修行的时候是按照次第在思惟,等到成功的时候就不按次第了,想要知道那一生就直接就知道了。

  申三、天耳通摄(分二科) 酉一、修习

  种种品类集会音声想者;谓由此想遍于彼彼村邑聚落,或长者众、或邑义众、或余大众、或广长处、或家或室,种种品类诸众集会所出种种杂类音声、名喧噪声、或于大河众流激湍波浪音声、善取其相。以修所成定地作意、于诸天人若远若近圣非圣声、力励听采。

  这是第三科「天耳通摄」分二科,第一科是「修习」。

  「种种品类集会音声想者;谓由此想遍于彼彼村邑聚落」,普遍各地方;这个地方、那个地方,这个「村邑」,或者「聚落」。「或长者众」;这个村邑、聚落是地方处所;「或长者众、或邑义众」这是约人,那个地方的人。这个「长者众」就是年纪大的人。「或邑义众」,或者那个地方的有道德的人,见义勇为的那种人。「或余大众」,或其余的;前面是长者众、邑义众,除了这二种人之外,其余的大众。「或广长处」;这么多的各式各样的人,在各地方在那里生活,「或广长处」,或者他们所居住的那个地方很广大,纵横很长的地方。「或家或室」,或者是在他家里面,或者是在一个房间里面。

  「种种品类诸众集会」,各式各样的士农工商的品类,各式各样的众,集会的地方。「所出」的种种的杂类的「音声」,各式各样的音声。「名喧噪声」,或者发出的音声是有名句的,有文化的人发出来的音声,有意义的音声。「或于大河众流激湍波浪音声」,或者是那个大河、或者小河,各式各样的众水流「激湍波浪」,或者有阻碍这个河就是激成了波浪,或者「湍」就是急、流得很急的那个波浪。这些波浪也发出来的音声,这个音声就没有名句了,它不是有名句的音声;不像我们人会说话,说话里面有名句的。

  「善取其相」,这个修天耳通的人,不管是名喧噪声、或者是没有名句的音声,你要在禅定里边取它的相貌在心里面思惟。「以修所成定地作意」,你这「善取其相」不是散乱心,是你在「修所成地」;「修所成地」就是定地,就是在色界四禅里面;「作意」,你把这个心发动起来去思惟这些音声。「于诸天人若远若近圣非圣声,力励听采」,或者是天上的人在说话,或者人间的人在说话,或者是遥远的地方,或者很近的地方,或者圣人说话,或者「非圣声」不是圣人说话。「力励听采」,你在禅定里边要努力去听他们说话;「采」者取也,就是「善取其相」,那个话是什么话…。

  酉二、得果

  于此修习多修习故;证得修果清净天耳,由是能闻人间天上若远若近一切音声。

  这是「得果」。「于此修习多修习故,证得修果」,这还是在禅定里面所成就的功德;这个是什么功德呢?「清净天耳」。「清净天耳」这个「清净」就是你的耳根,不是我们没得禅定的人的耳根;得了禅定的人他的耳根,在我们现在的耳根里面有色界的清净四大,色界天的地水火风组成的耳根,也就在我们现在的耳根这里,由这样的耳根发出来的耳识,就听到这些音声,能听到。不是我们现在的耳根;现在耳根没有这个作用。这个清净天耳就成就了。

  「由是能闻人间天上若远若近一切的音声」,都能听闻。当然这里面还有一个问题,这前面已经提出来;这音声里面有二种,一种是名喧噪声,一种是没有名句文的音声。若是我们在听音声的时候,说我不懂英文我听人家说英文的时候,那和听河的声音水流的声音一样,不知道什么,听不出来意义来的。所以这个天耳通这个人,他一定要知道它是什么意思,譬如听这鸟发出来声音他知道它是什么意思,天耳通的人一定要有这样的能力,那才叫做天耳通。只是听见声音但是不知道意义,那和我们没有天耳通的有什么差别呢?所以这地方有这个意思在里边。

  申四、死生智通摄(分二科) 酉一、修习

  光明色相想者;谓于如前所说种种诸光明相极善取已,即于彼相作意思惟。又于种种诸有情类善不善等业用差别善取其相,即于彼相作意思惟。是名光明色相想。

  这是又一种了;现在这是修这个「死生智通」,「死生智通」就是天眼通。天眼通的人能知道这个人死了他生到什么地方去,能看见,他能看见;这是一种神通。分二科,第一科是「修习」。

  「光明色相想者;谓于如前所说种种诸光明相极善取已」,前面说过;或者是太阳的光明、或者月的光明、或者大火的光明、或者是灯的光明。「极善取已」,你在禅定里面要把这光明拿到,拿到你的心里面去。「即于彼相作意思惟」,「即于彼」光明相作意思惟这个相,要把这个相广大无边这样思惟。

  「又于种种诸有情类善不善等业用差别善取其相」,你只是在内心里面拿到了光明相,还是不能得到天眼通的;你还是得要「于种种的诸有情类」,他是作善、或者他作不善,善不善或者无记,这些「业用的差别」要「善取其相」,你要认识。「即于彼相作意思惟,是名光明色相想」,这做叫「光明色相想」。前面是外面的光明;这个善不善业你能善取其相,这就是智慧的光明了。

  这是「修习」,下面第二科是「得果」。

  酉二、得果

  于此修习多修习故,证得修果死生智通。由是清净天眼通故,见诸有情广说乃至身坏已后往生善趣天世间中。

  就是这二种:一个光明相,一个善不善业的作用差别善取其相;这样「修习多修习故」。「证得修果死生智通」,你就成就了三摩地修中所得的成果,所得的功德。什么功德呢?「死生智通」就是天眼通。在前面也提到这个「天眼通」,「天眼通」加上一个「智」,这个「智」是什么意思呢?这个事情也是不可思议。譬如说这个天眼通我看见天上的人了,他一入定发出来天眼通的时候看见天上的人,他知道他叫什么名字,这叫做「智」。这件事很怪,不需要问就知道他叫做什么名字,这个事情也不可思议,死生智通。

  「由是清净的天眼通故,见诸有情广说乃至身坏已后往生善趣天世间中」,由于你成就了清净的天眼通故,就「见诸有情」他是怎么样;他的思想、他的行动怎么怎么情形。「广说乃至到身坏」,这个生命体坏了就是生命结束了,以后呢「往生」到善趣,或者是来到人间,或者是生到「天世界中」去。

  这个事情前面不如理作意曾经提到,这个外道也会有天眼通;他看见这个牛死了,这个牛成了中阴身以后就生到天上去了,他就认为这个牛的思想、牛的行为可以生天,所以他就告诉他的徒弟「你就跟牛学」。他看见狗死了生到天上去了,啊!狗的行为就是可以升到天上去,于是告诉他徒弟跟狗学能生天上去。这就是…这说什么呢?说到外道持牛狗戒的缘起是这么回事情,他师父还是有禅定有神通,是这么一回事。

  现在佛教徒不是这么回事;佛教徒是要你修光明想,同时也要知道善恶业的事情。那么他善得善报、恶得恶报;而不会,看见牛死了生天,认为是牛的思想行为能生天,不会有这种邪知邪见的,不会有这件事。所以这个佛法里边,无论是在什么地方都是要加上智慧,不是外道所能及的,有这个事情!

  申五、心差别通摄(分二科) 酉一、修习(分二科) 戌一、标

  烦恼所作色变异想者;谓由此想于贪恚痴忿恨覆恼诳谄悭嫉、及以憍害无惭无愧诸余烦恼及随烦恼缠绕其心诸有情类,种种色位色相变异解了分别。

  这是第五科「心差别通摄」就是他心通,知道别人各式各样的妄想。分二科,第一科是「修习」分二科,第一科是「标」。

  「烦恼所作色变异想者」,就是你内心里面有各式各样的烦恼,你就表现于外,在你的行相上就有变化;你若从这里去观察思惟,你就得到这个他心通了。

  「谓由此想」,在禅定里面你有「烦恼所作色变异想」这样想。「于贪恚痴」的烦恼,和「忿恨覆恼诳谄悭嫉及以憍害无惭无愧诸余烦恼」,这前面列出来这么几种烦恼,还有其他的烦恼,「及随烦恼」,就是轻微的烦恼。「缠绕其心诸有情类」,这一切众生就是为这一些烦恼「缠绕其心」,心是无记的;为这些烦恼缠绕其心的时候心不能自主,心就随顺这些烦恼去活动去。

  「种种色位色相变异」,你心里面有了烦恼的时候;本来你是天上的人,或者人间的人,人间的人也是各式各样的人,所以是「种种色位」;但是有一样是相同的,就是内心里面有各式各样的烦恼,你的色相就随着烦恼而有变化了。「解了分别」,你在禅定里面作如是观的时候就知道,他表现于外这样的行相,他内心里面是有这样的烦恼的;你有了他心通的时候知道这样的心情表现于外的是这样的行相;由内而外、由外而内,你就这样地去观想在内心里「解了分别」。

  前面是「标」,下面解释分二科,第一科「辨贪等」分三科,第一科「有贪」。

  戌二、释(分二科) 亥一、辨贪等(分三科) 天一、有贪

  如是色类有贪欲者有色分位色相变异,谓诸根躁扰诸根掉举言常含笑。

  「如是色类有贪欲者」,从外面看他的行色是这样的,那他内心里面是有贪欲的这件事。「有色分位色相变异」,这个「色」也有分位的,前几分钟是这样的,后几分钟又这样了,这个色相的变异。「谓诸根躁扰」,再明白一点说就是他表现于外的「诸根」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躁扰」、躁动扰乱,这个人乱。「诸根掉举」,他这诸根也是在掉动不安。「言常含笑」,他说话的时候他总是有一个笑容,是这样的。他心里面诸根躁扰、诸根掉动,而且还「言常含笑」的,那么这是有贪的行相。

  天二、有瞋

  如是色类有瞋恚者有色分位色相变异,谓面恒颦蹙语音謇涩言常变色。

  这是第二科「有瞋恚者」。「有色分位色相」的变异,「谓面恒颦蹙」就是他表现于外的面貌常常是忧愁,皱着眉头这种样子。「语音謇涩」说出话的音声「謇涩」就是不流利,就是结结巴巴的这种样子。「言常变色」他一说话的时候,这个面色常是有变化。那么这就是有瞋心的意思,有瞋心的面貌。

  天三、有痴

  如是色类有愚痴者有色分位色相变异;谓多分喑哑事义暗昧,言不辩了语多下俚。

  这是第三科「有痴」。「如是色类有愚痴者」,这样表现的色类是表示有愚痴,是什么意思呢?下面解释。「有色分位色相变异;谓多分喑哑」,这个人不会说话。「事义暗昧」,对于什么事情、什么道理,他都不明白。「言不辩了」,他说出来的话也说不明白;说出一段话、究竟他说什么?就说不清楚。「语多下俚」,他说出来的话都是粗俗的话,就是这个人没有读过书,这事有关系。

  不过说这个「没读书」这个话是这样;如果你的父母兄弟都读书人,你和他们在一起生活也受到影响,说话也会不是那么粗俗、不是下俚,也会好一点;那也会等于是读书。如果所有的家里面的人完全都没有读过书,说话就差一点了,那就是知识上有问题,所以叫做「愚痴」。

  亥二、例余烦恼

  由如是等行相流类,广说乃至无惭愧等所缠绕者有色分位色相变异,善取其相,复于彼相作意思惟。

  这第二科「例余烦恼」。「由如是等」,就是前面说到贪、瞋、痴这个行相的这一类的。「广说乃至无惭愧等所缠绕者有色分位色相变异,善取其相」,在禅定里面去思惟这件事,「善取」各式各样的烦恼表现于外的「行相」。「复于彼相作意思惟」,表现于外的相,去「作意思惟」他内心是这样子;他内心是这样子,表现于外的这样的相貌。

  这是「例余烦恼」,下面第二科「得果」。

  酉二、得果

  于此修习多修习故,发生修果心差别智。由此智故,于他有情补特伽罗,随所寻思、随所伺察心意识等皆如实知。

  「于此修习多修习故,发生修果心差别智」,得了他心通了。「由此智故,于他有情补特伽罗,随所寻思、随所伺察心意识等皆如实知」,你若成就了这个他心通的智慧的时候,「于他有情」这个补特伽罗,随他内心所寻思的粗显的事情,随他内心所伺察的微细的事情,总而言之就是他的心意识的活动,「皆如实知」,都能够真实的知道了。

  未二、引圣功德(分二科) 申一、指修相

  解脱胜处遍处想者;如前三摩呬多地,应知修相。

  这是最后三个想。这是第二科「引圣功德」,这个不是一般的功德,这是圣人才成就的功德神通,分二科,第一科「指修相」。

  「解脱胜处遍处想者;如前三摩呬多地,应知修相」,前面的〈三摩呬多地〉已经详细的说了,这个八胜处、八解脱;八胜处和这个十遍处,前面这个〈三摩呬多地〉说了,你去读那一段文,你就会知道怎么样修这三种殊胜的观想。

  《披寻记》一○八四页:

  如前三摩呬多地应知修相者;如前三摩地说;修观行者,先于所缘思惟胜解,次能制伏。既于制伏得自在已,后即于此遍一切处,如其所欲而作胜解,是故此三如是次第。(陵本十二卷八页)是即修相应知。

  「如前三摩呬多地应知修相者;如前三摩地说;修观行者,先于所缘思惟胜解」,这就说这个八解脱;这个八解脱呢,先于所缘的境界,就是内有色外观色、内无色外观色,最初这个八解脱观不净色,而后来就是观净色。观不净色也是观这个青瘀、脓烂、膨胀,乃至到观白骨,白骨而后又在眉间观发出来青黄赤白、地水火风的光明。这个初开始这都是不净想;后来观净想就是这个青黄赤白、地水火风的光明要在禅定里面不断的练,使令他这个青黄赤白的光明非常的清净。因为初开始观的时候,虽然在禅定里面能从这白骨发出光明,那光明还不是太理想;要练,常常在禅定里面去观察,所以「先于所缘思惟胜解」。

  「次能制伏」那就是胜处了。「次能制伏」,就是把这个所观想的这个色、光明,能制伏它叫它大就大、叫它小就小,你能制伏住它。「既于制伏得自在已,后既于此遍一切处」,就把这光明遍一切处;把这白色的光明遍一切处,青色的光明、各式各样的光明都能遍一切处,那就是十遍处了,「后即于此遍一切处」。

  「如其所欲而作胜解」,如那个法门、那样的佛陀的开示,而你自己有这样的愿,这样的修行的时候,「而作胜解」,你要作如是观想。「是故此三如是次第」,所以先是八解脱,而后是八胜处,而后是十遍处,这样的次第。(陵本的十二卷八页说的)「是即修相应知」。

  申二、显得果(分二科) 酉一、最胜神通

  由于此想亲近修习多修习故,能引最胜诸圣神通;若变事通、若化事通、若胜解通。

  「由于此想亲近修习多修习故」,由于这个人得了禅定,他在这禅定里面修这个八解脱、修这个八胜处、修这个十遍处,「亲近修习多修习故,能引最胜诸圣神通」。前面是「指修相」,这是「显得果」分二科,第一科「最胜神通」。

  什么是「最胜神通」呢?最殊胜的圣人的神通呢?「若变事通」这是一个殊胜的神通,「若化事通,若胜解通」,这是三种通,这是「最胜神通」。

  下面第二科是「种种功德」。

  酉二、种种功德

  及能引发无诤,愿智,四无碍解:谓法无碍解、义无碍解、辞无碍解、辩无碍解等,种种功德。

  「及能引发无诤愿智,四无碍解」;这「无诤三昧」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这个修无诤三昧成功的这个人,他在他自己的住处,他现在有事要到聚落中去,他先入定,入定的时候他就观察:我从这条道路到什么什么地方去、到那办事,会遇见什么样的人,那个人他不欢喜我从这走,我就选另一条路;总而言之,我从这条路走所有的人见到我都不起烦恼,于是乎我就去了。如果我从那条路走办什么事,总是有人烦恼,我今天就不出去了;所以这叫做「无诤三昧」,不要因为我而引起烦恼叫「无诤三昧」,这样子。

  这个「愿智三昧」,「愿智」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你得到了这样的禅定,你有这样的功德。可是这佛法是无量无边的,那么有人提出来问题;提出来问题我不懂、不知道怎么回答,那怎么办呢?入定;入了定以后知道怎么回答了,叫「愿智三昧」。这就是要利根的大阿罗汉才有这种能力、有这种堪能,就是要入定,入这个定才可以。先是说「如是如是义」怎么样的解释呢?先要起这个愿、要发出来这个作意,然后一入定以后就明白了,这个问题要这样解释,叫「愿智三昧」。当然这是这些阿罗汉…,当然菩萨要比阿罗汉还要进一步,到佛陀的时候那就无障碍转,佛的大智慧于一切法无障碍转,这叫「愿智三昧」。

  「四无碍解」;「四无碍解」是什么呢?「谓法无碍解、义无碍解、辞无碍解、辩无碍解」。这个「法无碍解」和「义无碍解」,「法」就是能诠的文句,「义」就是文句所诠显的义,这个「法」譬如说《法华经》全面的这些文句你都能把它解释得没有错误;「义」、那文句里面所说的义也没有错误,能够通达无碍。「辞无碍解」,你为人解释佛法的法和义的时候,你所使用的这个言辞「无碍」;你用英文也可以、用德文、用法文、用中文、用藏文、用日文,用一切众生的语言都可以宣扬佛法叫「辞无碍解」。这在十地菩萨来看,要到第九地这件事才成功了。不过有的人…譬如说在我们这个世界上有的大阿罗汉,舍利弗尊者的舅舅毕陵伽婆磋阿罗汉他得四无碍解了,他能有九地菩萨境界吗?这事不知道;应该是我们这个世界上的众生的语言他都是无障碍,所以他是「辞无碍解」。

  「辩无碍解」就是前面那个「法无碍、义无碍、辞无碍」里面最重要的就是智慧,你的智慧无障碍。前面「法」和「义」是佛陀所宣扬的,「辞」只是一个工具,内容是智慧;你智慧广大无边,所以你能法无碍、义无碍、辞无碍辩,能为一切众生宣扬佛法「种种功德」。这可见有一个问题,我们凡夫有问题;我们凡夫法无碍有问题、义无碍有问题、而辞无碍更是有问题、辩无碍也有问题,而初得圣位的人也同样有这样的问题;你得了初果、二果、三果、四果阿罗汉也同样有这些问题。要大阿罗汉,他要修这个八解脱、八胜处、十遍处成功了这个问题才解决了;当然你还不能和佛比,还是佛是圆满了,这「种种功德」。

  《披寻记》一○八五页:

  若变事通等者;如能变作金银等物堪有所用,名变事通。如其胜解随所转变皆能成就,名胜解通。当知此二由八色遍处善清净引。随其所欲转色成空,名化事通。当知此由空遍处善清净引。无诤愿智无碍解等诸胜功德,当知此由识遍处善清净引,义如三摩呬多地说。(陵本十二卷八页)。

  「若变事通等者:如能变作金银等物」,得了这个神通的人,他可以变作这个「金银等物」,譬如说这一块土他就变成金、变成银了。「堪有所用」,变成金银的时候还有真实的作用,就真实是黄金你就可以拿它用。但是你的神通不够;这看的是黄金,但你不能当黄金用的;这是神通大小有关系,这叫做「变事通」。

  「如其胜解随所转变皆能成就,名胜解通」,就是你内心的观想,随你怎么观想,「随所转变」随您观想的转变,「皆能成就」都能成就;你想怎么想就都能成就。说这个地方本来是一个不毛之地,但是你变成一个花园,这里有种种的树、有种种的花、有种种的流泉鱼池,就出现了。这外面的境界「唯心所现」;所以这个得了禅定、得了神通的人,很容易理解「唯心所现」的这件事。「皆能成就,名胜解通」。前面这个「变事通」实在也是内心的观想、也是胜解;但是这个地方有什么意思?为什么要特别列出来呢?就是后面这句话「堪有所用」,他变出来的东西也是有用的,并不是只是用眼睛看的,这是可以有作用的。

  「当知此二由八色遍处善清净引」,这个「八色遍处」就是八胜处;你若成就了八胜处的时候,你就成就二种通;一个变事通,一个胜解通。这可见八解脱、八胜处的重要。「当知此二由八色遍处善清净引」,这个「八色遍处」要修得特别清净,才能引出来这种神通的。

  「随其所欲转色成空,名化事通」,这「化事通」怎么讲呢?就是随你所想的把所有的都变成空了叫「化事通」,有这种境界。「当知此由空遍处善清净引」,十遍处里边有个「空遍处」;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就可以有这个作用。

  「无诤愿智无碍解等诸胜功德,当知此由识遍处善清净引」,若是无色界的识无边处定,你在十遍处里修这个遍处清净了,就会有这个功德;有这个无诤三昧、愿智三昧、和四无碍解,才能成就这件事的。「如〈三摩呬多地〉说。」(陵本十二卷八页)。

  午二、显神通别(分二科) 未一、圣神通

  又圣非圣二神境通有差别者;谓圣神通随所变事、随所化事、随所胜解、一切皆能如实成办,无有改异,堪任有用。

  这下边说到神通的差别,分二科,第一科显「圣神通」。

  又圣人的神通和没证圣道的人的神通,这两种神通境界的「差别者」;「谓圣神通随所变现、随所化事、随所胜解,一切皆能如实成办」,随所变现的事情、随所化现的事情,这前面有解释了。「随所胜解」,随你内心怎么样观想。「一切皆能如实成办」都能真实的出现了;我变现一棵大树,那真实就是个大树,不是只有一个相貌而已。「无有改异」,它就不变,一直是个大树。「堪任有用」,有实际的作用;变出个黄金,就是有黄金作用,这样子。

  未二、非圣神通

  非圣神通不能如是,犹如幻化,唯可观见,不堪受用。

  第二科「非圣神通」。「非圣神通不能如是」,不是圣人他也可以这样变现,但是不能够有真实作用。「犹如幻化」,像幻术所变现的,变出一条鱼,变出来一个兔子。「唯可观见」,只可以用眼睛看;你真实去摸触就不是了。「不堪受用」不能作受用的。

  巳五、结

  当知如是十二种想,亲近修习多修习故;随其所应便能引发五种神通,及能引发不共异生如其所应诸圣功德。

  这是第五科「结」。「当知如是十二种想」,当知前面所说的十二种想。「亲近修习多修习故;随其所应便能引发五种神通」,「及能引发不共异生如其所应诸圣神通」,还能引发出来不共于凡夫「如其所应」的诸圣功德;那就是后面说的这个「变事通」,乃至到「四无碍解」。

  寅五、生差别(分三科) 卯一、四静虑(分四科) 辰一、初静虑摄

  复次此中于初静虑下中上品善修习已,随其所应当生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众同分中。

  这第五科「生差别」。前面说的五神通说完了,这是第四科;现在是第五科「生差别」分三科,第一科是「四静虑」分四科,第一科「初静虑摄」。

  「复次此中于初静虑下中上品善修习已」,「此中」前面这一大段文说到的四禅八定,说的这些事情,先说初静虑。「下中上品善修习已」,这个人是在人间的人,他修这个色界的初静虑有三种差别;有下品的修行、有中品、上品的修行,这三种修行你若能够修习成功了。「随其所应当生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众同分中」,你人间的寿命结束了,就随你原来的下中上品的修行就会生到、应当生到「梵众天」,你下品的初静虑你就生到梵众天去;那么这就类似一般的民众这样的情形。若中品修行就是「梵辅天」,就是他的境界高一点可以帮助大梵天王做事的人。你若是上品修行的初静虑就是「大梵天」了,就是高过了梵众天和梵辅天。「众同分中」,众同的生命体里面;他那样的色受想行识,你也是那样的色受想行识,「众同分中」。

  辰二、第二静虑摄

  于第二静虑下中上品善修习已,随其所应当生少光天、无量光天、光净天众同分中。

  「于第二静虑下中上品善修习已」,这是第二静虑。第二静虑下中上品的「善修习已」,「随其所应当生少光天」,下品的修行生到「少光天」;中品的修行生到「无量光天」;上品的修行就生到「光净天众同分中」,是这样子。

  辰三、第三静虑摄

  于第三静虑下中上品善修习已,随其所应当生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众同分中。

  第三科「第三静虑摄」。「于第三静虑中」也是「下中上品的善修习已」,「随其所应当生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众同分中」,是这样子。

  辰四、第四静虑摄(分二科) 巳一、三天处

  于第四静虑下中上品善修习已,随其所应当生无云天、福生天、广果天众同分中。

  这下面「第四静虑摄」分二科,第一科是「三天处」。「于第四静虑下中上品善修习已,随其所应当生无云天、福生天、广果天」,这是四禅的凡夫天这个「众同分中」。那个「无想天」就在「广果天」里面。这「三天处」是凡夫天。

  巳二、五净居

  若不还者,以无漏第四静虑间杂熏修有漏第四静虑;即于此中下品中品上品上胜品上极品善修习已,随其所应当生五净居天众同分中;谓无烦、无热、善现、善见、色究竟天。

  第二是五净居天。「若不还者,以无漏第四静虑间杂熏修有漏第四静虑」;「若不还者」,就是他生到色界四禅去就不回到欲界来了,那这只有圣人才可以。如果你生到色界天、无色界天,你还是凡夫,那你终究有一天还回到欲界来的。若是佛教徒得圣道,成就了三果的圣人那他不回来了,他不回来了。「以无漏第四静虑」,因为什么他不回来?他有无漏的无我的智慧了,他有无漏的四念处的修行了,所以他成就了无漏的第四静虑的时候,这时候还是在人间。「间杂熏修有漏第四静虑」,譬如说这一个钟头他修的是无漏的第四静虑,修四念处;在第四静虑里面修四念处,就把这个第四静虑变成无漏的了;但是过了一个钟头以后他又修有漏的四静虑,他就不修四念处观了,只是按照一般的这个四静虑这么修。那么修这个有漏的四静虑修了一个钟头,假设修了一小时,过了这一个钟头以后又修无漏的四静虑了,这叫做「间杂熏修」。就是有漏无漏,无漏又有漏,有漏又无漏就是间杂的熏修,这样子用无漏来熏习这有漏的第四静虑。

  「即于此中下品中品上品上胜品上极品」的差别,你这样间杂的熏修,你的成就就有下品的、中品的、上品的、上胜品、上极品的差别,这样是一共是有五品。「善修习已」,你能这样子修习了以后,「随其所应当生五净居天」,就生到那个第四禅里面那个「五净居天」,因为这是圣人他有四念处,所以他心比凡夫天清净,没有爱见慢。凡夫的四静虑、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乃至到非非想天都有爱、有见、有慢;他们爱着所成就的禅定,「见」还有我见,有高慢心,凡夫。这圣人就把这个都灭除了;若完全灭除你是阿罗汉了,还有剩余的呢、那你就是三果圣人,这样子。所以这个「净居天」,圣人修这个禅的清净,就是能灭除出去爱见慢,所以叫清净。

  这五种都是清净的「众同分中」,就是这下面「谓无烦天」;无烦天有很多的三果圣人,他们都是众同分。「无热天、善现天、善见天、色究竟天」,都是他们有共同的无漏的境界,但是没有完全清净。

  《披寻记》一○八六页:

  间杂熏修有漏第四静虑等者;三摩呬多地说;长时相续入诸静虑,有漏无漏更相间杂,乃至有漏无间无漏现前,无漏无间还入有漏,当知齐此熏修成就,乃至广说。若有余取而命终者,由此因缘便入净居。(陵本十二卷四页)此中唯说第四静虑是其差别,余应准知。

  「间杂熏修有漏第四静虑等者,〈三摩呬多地〉说;长时相续入诸静虑」,不是短时间;长时相续的。我们凡夫,如果没有什么事情就愿意出去跑跑,也可能这样子,我到纽约走一走、或者是到什么地方。圣人就不是了,圣人很忙,他很忙啊!他干什么呢?「长时相续入诸静虑」,相续的「入诸静虑」。「有漏无漏更相间杂」,有漏的静虑和无漏的静虑,就是有的时候入有漏的静虑,有的时候入无漏的静虑,相续的这样子「更相间杂」的。「乃至有漏无间无漏现前」,有漏的四静虑,「无间」中间没有其他的间隔,又入于无漏的四静虑了,无漏的静虑又现前了。「无漏无间还入有漏」,他就这样修行,无漏还入有漏。「当知齐此熏修成就」,我们知道这个三果圣人,这样修行熏修成就了,「乃至广说」。

  「若有余取而命终者」,你常常这样修,功不唐捐就会灭除烦恼;灭除了初禅的烦恼、二禅的烦恼、三禅的烦恼、第四禅的烦恼,就是刚才说的爱见慢烦恼。「若有余取而命终者」,用功修行灭除了很多的烦恼,但是还有剩余的烦恼。「余取」,「取」就是烦恼,剩余的烦恼还是不清净,不是究竟的清净。这个时候,修到这个程度的时候寿命到了、死了。「由此因缘便入净居」,你不是四果阿罗汉,所以你还有剩余的烦恼,你还要受生死的;但不是在欲界,是在第四禅里面。所以知道第四禅这样的修行人,他也不到初禅天、二禅天、三禅天,也不在凡夫的第四禅里面;是专有一个地方、是五净居天,那些三果圣人在那个地方住,(陵本十二卷四页)可以去读一读。

  「此中唯说第四静虑是其差别,余应准知」,这地方单说第四静虑。如果你不这样修的话,那你这三果圣人可能先生到初禅天,也可能在初禅里努力修行一下子得阿罗汉果了。你若不努力修行,那你有可能由初禅寿命到了、死了,生到二禅,二禅生到三禅,三禅生到四禅,四禅生到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乃至非非想天,也可能这样子;也可能不这样子。就是随个人的精进、不精进就有差别了。

  卯二、四无色(分二科) 辰一、标生处

  若于空处、识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下中上品善修习已,当生空处、识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随行天众同分中。

  前面是说「四静虑」,下面说「四无色」。「若于空处、识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下中上品」,这也是一样,也都有下品中品上品的「善修习已」。「当生空处、识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随行天众同分中」,这个「随行」也有意思的。这是「标生处」,下面第二科「明住别」。

  辰二、明住别

  由彼诸天,无有形色,是故亦无处所差别。

  「由彼」无色界的众生没有色;他们的生命体里面只是受想行识,没有地水火风,所以他们也没有处所的差别,也没有依报处所的差别;没有色嘛!没有这个差别可得了。

  《披寻记》一○八六页:

  随行天众同分中者;有色有情中有趣生有形色别,往至生处便被拘碍。无色不尔,无有形色亦无生处名随行天,唯随业行为生因故。

  「随行天众同分中者:有色有情中有趣生」,欲界是有色、色界也有色,他们若死掉了的时候,前一个这个生命结束了一剎那间这个中有就出现了,由中有到受果报的地方去投生去所以叫「中有趣生」。「有形色别」,他的身体有形相的差别;人与人也不完全相同,人与鬼神与畜生也都不一样,人和天也不同。「往至生处」,不同的果报的中阴到了投生的地方去。「便被拘碍」,到那个地方这个中有就不动了,就是被那个地方拘住了,拘住了就是受生了;不管是那一个,升天是这样子、到地狱也是这样子。「无色不尔」,成就了无色界的四空定的人不是这样子;他是怎么样呢?「无有形色」,他没有这个地水火风组成生命体的形色,没有这个。「亦无生处」,也没有到另一个地方去生去,也不是的。「名随行天」这就叫作随行天。怎么叫作「随行天」呢?「唯随业行为生因故」,就随他修的无色界的那个定业,那个不动业去活动,这个业就是他的「生因」。

  那这种修行人,那当然多数是在深山里面修行的;在深山里修行死了就在那里,那无色界天的人就在那里他也不到别的地方去的,没有地方好去呀!就是这样子。他是没有中阴身的,他也没有依报的差别,所以叫作「随行天众同分中」,你是空无边处天就是他们的众同分中,乃至非非想天在他的众同分中。

  然住所作,有其差别。

  《披寻记》一○八六页:

  然住所作有其差别者;于彼彼定具足安住,是名为住。于其住中缘自他蕴多有所作,名住所作。由是为因生有差别。

  「然住所作有其差别者:于彼彼定具足安住,是名为住」,「然住所作」这个「住」什么意思呢?就是「于彼定具足安住」;你空无边处定具足安住、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非非想处定也是具足安住,是名叫作「住」。「于其住中缘自他蕴多有所作」,他在禅定里面他能观察自己的这个蕴,他自己只有受想行识蕴;他也能观察其他的众同分的受想行识蕴,「自他蕴」。「多有所作」,就是有这样的功能,「名住所作」。「由是为因生有差别」,这样子彼此也是有差别,他的受想行识和识无边处天也不同,识无边处天和无所有处天也不同,和非非想处天彼此都有差别。

  卯三、无想天

  于无想定善修习已,当生无想有情天众同分中。

  这是第三科「无想天」。「无想定善修习已」你成功了,「当生无想有情天众同分中」,那就是到色界第四禅里面去,到广果天里面去了。这里边也有差别;你若在人间,人的果报这个色受想行识,你成就了无想定的时候有出入定的差别;我也可以坐七天,我可以入定三天,随你的意思,有出定有入定,就是这样子境界。若生到无想天,不是;初开始生到无想天还是有想,等到入定以后就没有想了,入定以后再不出定了,经过五百大劫,无想天的人的寿命一共是五百大劫,最后就出定,出定就死了,就死掉了;这和人间不同。就是「于无想定善修习已,当生无想天有情众同分中」,这个「善」当作「能」字讲,能修习已。也有一个「成功了」叫作「善修习」,你修行得很好成功了;如果没成功,不能称为「善修习」。

  寅六、离欲者相(分三科) 卯一、征

  复次此中,云何应知离欲者相?

  这个「往世间道」的「广分别」里边一共就是分六科,现在是第六科「离欲者相」。就是你能离欲了,得到了色界定,你成就了色界定,成就了无色界定都是离欲的人。离欲的人有什么相貌呢?这说出来。分三科,第一科是征。

  「复次此中,云何应知离欲者相?」怎么样才知道这个人是离欲了呢?他有什么相貌表现出来呢?当然这是按真实的说的,不是伪装的,应该是这样说。

  这是「征」,下面第二科解释。

  卯二、释(分三科) 辰一、身业摄

  谓离欲者;身业安住诸根无动,威仪进止无有躁扰;于一威仪能经时久,不多惊惧,终不数数易脱威仪。

  「谓离欲者;身业安住」,这个离欲的人,他的身体是安住的;怎么叫做「安住」呢?「诸根无动」,他的眼耳鼻舌身不那么动乱,他表现出来的行住坐卧的「威仪进止」,或者是向前进,或者是停下来,「无有躁扰」;他这个行住坐卧的威仪不那么动乱。「于一威仪能经时久」,他对于这一个威仪能经过很长的时间;譬如他若坐能经过很长的时间,他若立在那里也能经过很长的时间,这个行住坐卧经过很长的时间。

  那个,从中国大陆来的一位海…法师,他在一个庙上做住持,这时候有个喇嘛来挂单,来挂单他就给他一个地方一个床铺,但是他就在旁边在那写字,他就看这个喇嘛有没有修行;那怎么看呢?这个喇嘛,这个床摆好了要休息,他就卧下来以后再也不动了,他就是右协而卧,卧那儿以后永久也不动,那就是有修行;不是说一定坐在那里有修行,不是。他就卧在那里,若有修行,还是和那无修行的人不同;我们啊…像烙饼似的,翻过来、掉过去的。说那个人,他那一个威仪「能经时久」,就是心静;那么心静、身也静,是那么意思。

  「不多惊惧」,成就了色界定、无色界定的人;但是他现在还是在人间,在人间的时候他没有很多的恐怖。「终不数数易脱威仪」,他不会…忽然间坐在那里,忽然间又起来跑了,不会的,不会这样子很容易变动的;这个「易脱」就是变动的意思。

  辰二、语业摄

  言词柔软,言词寂静,不乐喧杂,不乐众集,言语安详。

  前面这是说身业,现在第二科说语业。「言词柔软」,他说出来的话就是柔软,不是强暴的话,不说那种话。「言词寂静」,他说出来的话,虽然是说出来的语言有所表示,但是还是有寂静的气氛的,在那语言里边。「不乐喧杂」,他不欢喜大声吵、喧闹,不欢喜这样子。「不乐众集」,不欢喜到大众集会的地方去,什么原因呢?这种有修行的人,他就是孤独、高慢心强。如果不是佛教徒,佛教徒是例外的;这些大众集会的人…他的眼睛里面对世界上…完全不值一个钱的。这种成就了色界定无色界定的人,不是佛教徒,他对世间完全是看不起的,所以「不乐众集」;如果是佛教徒那是另当别论。「言语安详」,他说出来的话,说话的时候非常自在。

  辰三、意业摄(分二科) 巳一、五识相应相

  眼见色已唯觉了色,不因觉了而起色贪;如是耳闻声已鼻嗅香已舌尝味已身觉触已,唯觉了声乃至其触;不因觉了而起声贪乃至触贪。

  这底下是「意业摄」分二科,第一科「五识相应摄」。

  他「眼见色已」,「唯觉了色」,唯看见这个色是青黄赤白。「不因觉了而起色贪」,不会因为看见这个人很美生了爱着心,不会有这种意思;没有可爱的事情。「如是耳闻声已、鼻嗅香已、舌尝味已、身觉触已,唯觉了声乃至其触;不因觉了而起声贪乃至触贪」,不会生贪心的,他不会。

  《披寻记》一○八六页:

  于一威仪能经时久等者;此显结跏趺坐能经久时不速疲倦,故不数数易脱威仪。又闲居时,或于尘雾或昏夜分,见大云气闻震雷音或逢雹雨,狮子虎豹,或遭凶猾窃劫抄虏,或遇非人来相扰逼,便生惊怖身毛为竖,如〈思所成地〉说。(陵本十八卷八页)。如是惊怖,当知未断妄分别贪为因缘生,若已离欲无如是事,是故说言不多惊惧。

  「于一威仪能经时久等者;此显结跏趺坐能经久时不速疲倦」,不会很快地就疲倦了,「故不数数的易脱威仪」。「又闲居」的时候,「或于尘雾或昏夜分,见大云气闻震雷音」,听那个震动打雷的音声,「或逢雹雨」的时候,或逢见了「狮子虎豹,或遭凶猾」,这个凶恶扰乱的境界,这个「猾」也是一个兽,现在这里不应该是兽。「窃劫抄虏」,就是这个强盗来偷东西这些事情。「或遇非人来相扰逼」扰乱你、逼迫你,「便生惊怖身毛为竖」,身体的寒毛都竖起来。如〈思所成地〉说的。「如是惊怖,当知未断妄分别贪为因缘生」;为什么见到这些事情心里面会有惊怖呢?应该知道就是没有断这个「妄分别贪」的关系,就是对这个欲有贪着,你有这个欲的话你就有这些恐怖,「妄分别」、虚妄分别,「妄分别贪为因缘生」。「若已离欲无如是事」,若已经离欲了,得到色界定、无色界定的人,就没有这些恐怖的事情;也是有恐怖,但是轻微;「是故说言不多惊惧」。

  什么时候才能够完全无怖?一定断除「我」;「无我」的时候。无我的时候能入于第一义谛,能入于第一义谛这一切都无恐怖,当然阿罗汉……《大毗婆沙论》上说,大阿罗汉还有一点怖,但是很轻微时间很短,这样子。

  巳二、意识相应相

  能无所畏觉慧幽深,轻安广大身心隐密,无有贪婪无有愤发,能有堪忍;不为种种欲寻思等诸恶寻思扰乱其心。

  这是第二科「意识相应相」。「能无所畏」,能够无所畏惧。「觉慧幽深」,他的智慧比那个没得定的人深奥。「轻安广大」他有广大的轻安乐。「身心隐密」,他的身、他的心有你看不到的境界;表面上是一回事,他内心的境界,这个身体本身的境界,你不完全能看明白的。「无有贪婪、无有愤发」,没有「贪婪」,「婪」也是「贪」,我去查那个辞典上,这个「婪」有贪食,饮食的「食」,贪食也叫做「婪」;贪婪。而这个人他没有这个事情,没有这个贪。「无有愤发」没有说心里面恨谁,就恨得发动了,不会有这个;一个贪,一个瞋。

  「能有堪忍」就是有什么不如意的事情,如意的事情,他心里面都不动。我们多数都是有如意的事情心里面欢喜,不如意的事情心里面就愤怒了;这个修行人、这个禅师不是的,如意、不如意他心里都不动,如如不动。我们虽然没得定,也应该这样学习,不要因为有一点事就愤怒,有一点事就欢喜,不应该这样子。「不为种种欲寻思等诸恶寻思扰乱其心」,前面那个贪是一般性的贪,这个地方特别说出来那个欲寻思的贪。这个修行人不会有种种的欲寻思等诸恶寻思;欲寻思、恚寻思、害寻思,不会为这些寻思「扰乱其心」的。

  卯三、结

  如是等类,当知名为离欲者相。

  离欲的人是这样的相貌的。

  《披寻记》一○八七页:

  能无所畏等者:〈菩萨地〉说有五怖畏:谓不活丧、恶名畏、死畏、恶趣畏、处众怯畏,今说离欲能无所畏,随应当知。然非除断,由依世间道而离欲故。〈三摩呬多地〉说:证得清净第四静虑者,凡有所为审谛圆满,无诸放逸,于一切义无不了知,其性捷利。又说八经九经以为喻者:由坚致故,显蚊虻等不能侵损。首足皆覆者,若有二失,容可侵损:谓衣薄故,有露处故;今此显示二失俱无。此定亦尔,其心清净鲜白周遍,一切散动所不能侵,堪忍寒暑乃至他所呵叱恶言,及内身中种种苦受。(陵本十二卷十七页)此说觉慧幽深身心隐密义应准释。

  「能无所畏等者:菩萨地说有五怖畏」有五种怖畏,就是那个初地菩萨,没有这五种怖畏。「不活畏」不能活下去了,唉呀!我没饭吃了心里害怕,他没有这回事,没有这个恐怖。「恶名畏」说是别人破坏他的名誉,他要去找律师去告他,没有这回事情,他没有这个恶名畏;你怎么样说他坏话,他不在乎。「死畏」也没有死的怖畏。「恶趣畏」也没有说死了以后要到三恶道去,这个初地菩萨没有这件事。「处众怯畏」在大众的威德畏,这个初地菩萨也没有这个恐怖。「今说离欲能无所畏」,现在说得色界定、得无色界定,这两种人能够离欲了,他无所畏「随应当知」,也应该和这个相似;当然得了定的人他死了也决定不会到三恶道去,他也没有这个生活的恐怖,没有饭吃无所谓,他一入定了没有事了,他不在乎这些事情。「然非除断」,这些人还是凡夫,他并不是究竟的断除这些怖畏。「由依世间道而离欲故」,他们修行的禅定是世间道修行的,就是一个粗、一个净,是这样修行的方法。

  「三摩呬多地说:证得清净第四静虑」的人,「凡有所为审谛圆满」,得到第四静虑的人,他若做什么事情都是很「审谛」、很认真的,事情做得很圆满的。「无诸放逸」,他心里面不会跑到五欲里放逸,没有这回事情。「于一切义无不了知」,这种人他有高深的禅定,他那个心非常细致,他对于世间上一切义,他若想学习很容易都知道的。「其性捷利」,他的心非常的利,他表现出来的很缓慢,但内心很利。

  「又说八经九经以为喻者」,在前面说到「八经九经」这是譬喻,这个「八经九经」是什么呢?前面我们讲过了;这个纺织厂,这个棉花纺成纱,由纱织成布,这个经就是那个纱,就是八条纱织成的这个布,或者是九条纱织成的这个布,用这个布做成衣服,就这个譬喻。「由坚致故」,这个「八经九经」这表示什么呢?表示你那个织成的布,它坚固细致而厚,是这样的意思。「显蚊虻等不能侵损」,你穿的衣服,那个布是厚,那个蚊虻不能咬,因为厚;你若穿这个衣服这个布特别薄,蚊子的嘴还可以伸进去能咬你,就是这个意思。「不能侵损」。「首足皆覆者」,你用这个布把你的头,把你的脚都能包住了,不能露出来。「若有二失容可侵损」,如果你穿的衣服这个布特别薄,或者是露出来,那一部份身体露出来了。「容可侵损」,有可能这个蚊虻来侵犯你,有可能这样子。「谓衣薄故,有露处故」有这两种过失。「今此显示二失俱无」,这上面说「八经九经等」,显示这两种过失都没有。

  「此定亦尔」,这是说的比喻,现在你若是成就了色界天第四静虑的话呢,也是这样子;什么呢?「其心清净鲜白周遍一切」,他的心「清净鲜白」,「鲜白」其性是善不是恶,特别良好,心里清净良好。「周遍一切」,「散动所不能侵」这个心的清净鲜白遍一切时、一切处,心都是清净鲜白的,一切的散动所不能侵犯你;外边都是散动的境界,但是你不可以污染他,你不能影响他的。「堪忍寒暑」,这个「寒暑」,就是二禅天,你成就了第二静虑的时候就没有这种苦受,超越这个苦受。现在是得到第四静虑了,或者是有寒,或者是热,他能忍得住,他不感觉苦。

  「乃至他所呵叱恶言」,乃至到人与人之间这些事情,被人呵斥他「你这个事怎么怎么不对」,或者是真的,或者是假的,就是来考验考验你;你实在没有这件事,但是他要考验你,就是无理的、非理相加,看你怎么反应,就是这样。呵斥、恶言。「及内身中种种苦受」,你内身里面,或者四大不调。即使是阿罗汉,有神通的阿罗汉还有病;这些事情他心里都能忍受,他不在乎。成就了第四静虑的人是这样子。(陵本十二卷十七页)说的。

  「此说觉慧幽深身心隐密义应准释」,就准照前面这一段文来解释;什么叫做「身心隐密」呢?什么叫做「觉慧幽深」呢?应该这样解释。

  我们把这个往世间道这一段文解释完了,下面第三十四卷就是出世间道了。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