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师地论

《瑜伽师地论》梵文 Yogācāra-bhūmi-?āstra佛教论书。简称《瑜伽论》。瑜伽师地,意即瑜伽师修行所要经历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称《十七地论》。相传为弥勒菩萨口述,无著记录。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国法相宗的根本论书。...[详情]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九(1)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九(1)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九.本地分中声闻地第十三.第二瑜伽处之四

  子十二、瑜伽修(分四科)  丑四、释(分二科)  寅二、菩提分修(分三科)

  卯二、释(分四科)        辰四、释(分六科)  巳二、四正断(分二科)

  午一、结前显后

  如是于四念住串习行故,已能除遣粗粗颠倒。

  这是第二个,四正断,也名为四正勤。四念住解释完了。这个四正断分两科,第一科是结前显后。

  「如是于四念住」:像前边,「如是」是指前文,那一大段文,所说明的就是修行人在「四念住」这里「串习行故」。这个「串」就是不间断,连续不断地在奢摩他里修四种毗钵舍那,观察苦、空、无常无我。初开始只是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等到后来,在每一个所缘境都是观不净、观苦、观无常、观无我的。这样子连续不断地这样习行,这样修行故,「已能除遣粗粗颠倒」:就会有成就了。只要你肯努力,就不会白辛苦,会有成就。有什么成就呢?就是能够「除遣」,就能破除去「颠倒」迷惑,使令你心清净,没有烦恼,这就表示你有成就。看《披寻记》的文。

  《披寻记》九六七页:

  已能除遣粗粗颠倒者:此中粗粗义不可解,于余处中不见此文,疑为粗重之误。谓诸世间于粗重行多起颠倒,修循身观能正对治。辩中边说:粗重由身而得显了故,观察此入苦圣谛。身以有粗重诸行为相故。以诸粗重即行苦性,由此圣观有漏皆苦。今依此义说已除遣粗重颠倒。

  「已能除遣粗粗颠倒者:此中粗粗义不可解。」这句话很难解释,这个「粗粗」怎么讲?这个很难讲。「于余处中不见此文」:在别的经论里边,看不见这句话,怎么叫做「粗粗」呢?没有说。「疑为粗重之误」:疑惑「粗粗」是「粗重」的讹误;就是应该下边那个「粗」字是个「重」,应该是这样子。这句话究竟什么意思呢?

  「谓诸世间于粗重行,多起颠倒」:「谓诸世间」,多半是人的世间、是天的世间、乃至三恶道的世间,这一切众生,多数是「于粗重行,多起颠倒」。于这个粗重的色受想行识、粗重的眼耳鼻舌身意,就是,不是那么清净庄严,在污秽的色受想行识、污秽的眼耳鼻舌身意上面,「多起颠倒」:多数的人都会生起了很多的颠倒,生起很多的错误、很多的烦恼,生起烦恼。这个烦恼一定要有一个所缘境,引发你的烦恼现起。所以这个所缘境,就是色受想行识,也就是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这都是「粗重行」。

  「修循身观能正对治」:这里说的「粗重行」就指人的身体说的。佛教徒能够修循身观,依佛所说的法语,这个不净观,来循环地观察这个眼耳鼻舌身意、色受想行识的身体,观察它是不净、是苦、是无常、是无我,「循身观」。「能正对治」:能够正确地消除各式各样的粗重烦恼,能有这个作用。

  「辩中边说」:这是一部论,叫《辩中边论》,有真谛三藏的翻译,有玄奘法师的翻译。「粗重由身而得显了故」:这个「粗重」这句话是什么意义呢?就是,「由身而得显了」:你能够观察你的身体,你就会显了这个粗重的道理了。这个粗重是什么?什么叫做粗重?你看你的身体就知道了,是这样意思。

  「观察此入苦圣谛」,观察这个生命体、这个色受想行识、这个眼耳鼻舌身意,你就能悟入苦圣谛,悟入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蕴炽盛苦,你就能悟入。「身以有粗重诸行为相故」:我们这个身体,它的相貌就是粗重,就是以粗重为它的相貌。「诸行」就是色受想行识,色受想行识里面都是粗重的,这就是身体的相貌,由此相貌能悟「入苦圣谛」。

  「以诸粗重即行苦性」:这个「粗重」的色受想行识里边,有坏苦、也有苦苦,这是我们凡夫容易觉察到的;但是里边主要是以行苦…这个身体、这苦的根本就是行苦,就是你的色受想行识里边,它里边有很多苦恼的种子,有烦恼的种子、有业种子、还有果报的种子。这个「行苦性」,除了烦恼种子、业力种子之外,那就是行苦性,就是你这个色受想行识就是行苦性。

  「由此圣观有漏皆苦」:就由于这个行苦的关系,所以「圣」人也修四念住,「观」察这个「有漏」法都是「苦」。只要你有虚妄分别,你就是苦。其实什么叫做「苦」呢?就是你的虚妄分别!你有虚妄分别的时候,你就有苦恼;你不虚妄分别的时候,就没有苦。所以虚妄分别,是除掉了坏苦和苦苦之外,那个行苦就是你的虚妄分别。虽然说有色、有受、想、行,但是主要是识,识就是你的虚妄分别。虚妄分别是众苦之源,所以什么叫做「行苦」?就是你的虚妄分别,就是行苦。「由此圣观有漏皆苦」。

  「今依此义说已除遣粗重颠倒」:现在就是根据这样的道理,就根据这个行苦,根据这个道理,「依此义」来解说这个粗重。现在这一段文,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已能除遣粗重的颠倒,是这样的意思。「已能除遣粗重颠倒」,这句话等于是标,下边解释。

  已能了达善不善法。

  经过「串习」,经过不断地、长时期地修这个「四念住」,达到了一个什么程度呢?就是「已能除遣粗重颠倒」。这个「已能除遣粗重颠倒」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已能了达善不善法」。这位修行人,他不是口头上的那种境界,他是通过经、律、论的学习,而后从四念住的体验上、从自己长时期地修四念住,那么达到了一个什么程度呢?「已能了达善不善法」:他已经有这种堪能性,就是通达了什么叫做善、什么叫做不善,通达这个事情了。

  如果是简要地说,就是通达世间上如意的事情也好、不如意的事情也好,三恶道也可以包括在内,人间乃至天上的事情,就是苦、集而已!那就是明白了不善性、明白了这个不善法,就是,苦、集就是不善。他了达了出世间的灭、道,是最殊胜的善法,能认识到这一点,而不会说是…认为世间还值得努力、去追求的,不会有这种思想。说是你明白没有明白佛法,就是看你的行动就可以知道,不是用嘴说的;从你的行动上来知道你明白不明白佛法。而这件事,是经过长时期地修四念住得到的认识。

  我们从经论上、文字上的佛法的学习,学习可以写文章了,可以拿到博士学位了,阿弥陀佛!但是你未必明白什么是善不善法!不要说是你还没修四念住。现在是说,不但是文字上的通达,还要经过四念住的修行,这时候才达到这个程度,才能达到这个程度,什么是善、什么是不善,才能达到这个程度。世间上啊,看上去非常地荣茂、非常地兴旺,但是你现在知道那是苦、集,那就表示你这个人,你有一点佛法的气氛了;如果你的心情看见世间上的事情,你心里面有羡慕,羡慕这个苦、集的话,你这个人还没有佛法的气氛。虽然你可以写文章了,你可以讲经说法了,但是你可能还没栽培出世间的善根!

  所以这里说「了达善不善法」,应该说是有一点深意。这个人表面上没有什么,但是他内里边有灭、道的善根。修学灭、道的善根了、有四念住的智慧了,那这个人,佛菩萨很看重这个人了。虽然他在挑大粪,佛看,哎呀!他心里面可以得圣道、这是个载道之器!所以这「已能了达善不善法」。看《披寻记》。

  《披寻记》九六七页:

  已能了达善不善法者:当知此由修循三观而得了达。前于受心法中建立种种差别,善与不善随应当知。

  「已能了达善不善法者:当知此由修循三观而得了达」。前面说「循三观」是修受心法,这个应该是包括身受心法都应该包括。「前于受心法中建立种种差别,善与不善随应当知」,前面一大段里面,就应该明白「了达善不善法」的意义了。

  从此无间,于诸未生恶不善法,为不生故;于诸已生恶不善法,为令断故;于其未生一切善法,为令生故;于其已生一切善法,为欲令住、令不忘失、广说如前,乃至策心、持心。

  这个科是结前显后,前面这几句话就是结束前边,就是修四念住达到这个程度,然后就出来四正勤了,就是四正断。

  「从此无间」:就是从这个「已能除遣粗粗颠倒,已能了达善不善法」。或者说是「已能除遣粗重颠倒」,就是调伏了多少烦恼。这个「已能了达善不善法」,就是把这个正见有力量,就是有了智慧了,有这样的成就,他的确是能以涅槃为上首了。「从此无间」:从这个程度,「无间」:没有其他的事情的间隔、间杂,能够进一步「于诸未生恶不善法」:没有现起的恶不善法「为不生故」:为令这个恶不善法不现起故,这是一样事情。「于诸已生恶不善法,为令断故」,这是一样。「于其未生一切善法,为令生故;于其已生一切善法,为欲令住、令不忘失,广说如前」文,「乃至策心、持心」,他就能这样用功了。

  这个「恶不善法」,不善法和善法,我们在其他的文句上面,没能够知道什么叫做不善法、什么叫做善法。现在这里会详细地说出来。前面是结前显后,下面第二段别显一一,就是一样一样地来显示;这是有四句话,这四句话,一样一样地把它说明。分两科,第一科是广辨,广辨四正断。分两科,第一科是体义,就是它本身的一个道理。分三科,第一科是解释善恶法,什么叫做善、什么叫做恶。善:有未生善、已生善;恶:也有未生恶、已生恶。现在这里加以解释,释善恶法未生已生。又分两科,第一科是恶不善法,先解释恶不善法。分两科,第一科是征。

  午二、别显一一(分二科)  未一、广辨(分二科)  申一、体义(分三科)

  酉一、释善恶法末生已生(分二科)  戌一、恶不善法(分二科)  亥一、征

  云何名为恶不善法。

  这里边说到「恶不善法」,是什么意思呢?指什么说的呢?这是征,下面第二科解释,分两科,第一科出体性。

  亥二、释(分二科)  天一、出体性

  谓欲缠染污身语意业,是身语意恶行所摄,及能起彼所有烦恼。

  「谓欲缠染污身语意业」:「欲缠」,有欲界、色界无色界,这是说欲界,这个欲缠。如果说是欲界的欲,是在色声香味触这个五欲;若是色界、无色界的禅定里边也有欲,也说是欲缠,也可以。这个「缠」,就是烦恼已经现行了,来缠绕你的身口意,令它不清净。

  「染污身语意业」:这个烦恼现行以后,你的身语意本身也不染污、也不清净,是无记性的;现在现出了欲的烦恼,就把无记性的身语意染污了,就变成了污秽的身语意业了。这个「染污」的「身语意业」,身业、语业、意业,「是身语意恶行所摄」:「身」的染污也就是杀盗淫;这个「语」的恶行所摄,语言上有些恶行,也就是妄言、绮语、恶口、两舌这些事情;这个「意业」恶行,也就是贪瞋痴,贪瞋痴所摄。这个贪瞋痴,而说是业,业和烦恼…这个贪瞋痴又是烦恼、又是业,那么怎么样分别呢?就是你在行动的时候,你的语言、你的行动,语言也是行动,在行动的时候,那个时候的贪嗔痴就叫做业;没有行动的时候,那个时候贪瞋痴是烦恼。贪瞋痴本身是无差别,但是只是烦恼而没有采取行动,那时候叫烦恼;采取行动的时候,这个贪嗔痴就叫做业,是有差别。「所摄」,那这就是十不善业。

  「及能起彼所有烦恼」:那就是没有发起行动的时候的那个贪瞋痴的烦恼,「所有烦恼」。那么就是一个烦恼、一个业。烦恼发动的业,和合起来,名之为「欲缠染污身语意业」这个就叫「恶不善法」。这恶不善法它能令人堕落恶道,所以叫做「恶」;对你有极大的伤害,所以叫做「不善」。「恶不善法」。这里说什么叫做恶不善法?那就是十不善业,所有烦恼,这是一个解释。

  天二、辨差别

  若未和合、未现在前,说名未生。若已和合、已现在前,说名已生。

  前面是征,第二个解释,现在出体性,标出来恶不善法的体相。第二科辨差别,就是这个恶不善法还是有差别的,还有点不同。什么不同呢?「若未和合、未现在前」:这些恶不善法是因缘所生,这因缘没有和合时候,恶不善法不出现,这叫做「未生」的恶不善法。

  「若已和合、已现在前」:若是这些烦恼的因缘、恶不善业的因缘都具足了,这个不如理作意,把众多的因缘和合了,这恶不善法就出现了,「已现在前,说名已生」,已出现了。由无而有叫做「生」。这是有已生、有未生的差别。这是把「恶不善法」说出来了,可是下文还有些解释的。

  戌二、一切善法(分二科)  亥一、征

  云何名为一切善法?

  前边是第一科,说恶不善法;现在这里第二科,说一切的善法。分两科,第一科是征,怎么叫做一切的善法呢?

  亥二、释(分二科)  天一、出体性

  谓若彼对治:若盖对治、若结对治。

  「谓若彼对治:若盖对治、若结对治。」这是出体性。「若彼对治」:就是「若彼」恶不善法的「对治」者,能消灭恶不善法的,那就是善法。那么究竟是什么呢?「若盖对治、若结对治」:这是别说,前面「若彼对治」这句话是总说。分开来讲呢,「若盖对治」:就是五盖,来对治五盖的,这是善法。「若结对治」:这个结,前面解释过。什么叫做「结」?就是烦恼,烦恼能令你与苦恼和合名之为结。结者合也,与苦恼和合。当然是你若有烦恼,就能使令你与苦恼和合,这就叫做结。能对治结、能灭除烦恼的那个,那也是善法。但是这个地方有差别,《披寻记》上有解释。下面第二科是例差别。

  天二、例差别

  未生、已生,应知如前恶不善法。

  「未生、已生」:这个善法,也有未生的善法、也有已生的善法。「应知如前恶不善法」中说:那就是「若未和合、未现在前,说名未生」的善法;「若已和合、已现在前,说名已生」的善法,也有这种差别。看《披寻记》。

  《披寻记》九六八页:

  谓若彼对治等者:贪毗奈耶、瞋毗奈耶、痴毗奈耶,如次对治贪、瞋、痴法,名彼对治。当知此是行时所起。若略、若举、若不掉、若寂静,如次对治若散、若下、若掉、若不寂静诸法,名盖对治。当知此是净盖地住时所起。若定、若善修、若善解脱,如次对治不定、不善修、不善解脱诸法,名结对治。当知此是净烦恼地住时所起。

  「谓若彼对治等者:贪毗奈耶、瞋毗奈耶、痴毗奈耶,如次对治贪、瞋、痴法,名彼对治,当知此是行时所起。」这个贪毗奈耶,「毗奈耶」:中国话就是灭、调伏,调伏这个贪、调伏这个瞋、调伏这个愚痴,因调伏而得灭除。「如次对治贪、瞋、痴法,名彼对治」:就是「对治贪、瞋、痴」的,那就叫做「彼对治」,那就是善法。

  「当知此是行时所起」:这是前面的文,我们学过了。这是「行时所起」,就是没有入禅定,没有入禅定的时候,你现起的这种善法。就是还没有得禅定,但表面上也可能是静坐了,但是还没有得禅定。没得禅定的时候,你这个时候就把这个贪瞋痴消灭了。消灭了呢,譬如说我现在修不净观,修不净观的时候也可以把心静一静,修奢摩他的止,但是实在没有得定,心还是散乱;可也有作用,能把贪欲消除;这不净观常常地修,这个贪心就不起了,这是贪。

  这个瞋呢,修慈悲观,修慈悲观也就能灭除瞋心;修缘起观呢,就能灭除愚痴,什么叫做愚痴呢?就是不明白世间上一切事物都是缘起的,世出世间一切法都是缘起的;有因缘就会现起,没有因缘就不能现起。这个因缘是什么呢?就是你的一念心。你的一念心愿意这样子,就出现了三恶道;你愿意这样子,那么就出来人天的善法;你愿意这样子,那么就出来出世间的三乘圣道;就是由你的一念心缘起一切法,一切唯心造,这叫做缘起。

  你这一念心是由你自己决定的,不是说是有上帝来强迫你怎么地,不是,是你自己决定,这叫做缘起义。你不明白缘起,就叫做愚痴。修了缘起观,无明缘行、行缘识、乃至生缘老死,无明灭则行灭、乃至生灭则老死灭,缘起就是这样子。用这样的观法,就能灭除去粗显的贪瞋痴,灭除去。「当知此是行时所起」。

  「若略、若举、若不掉、若寂静,如次对治若散、若下、若掉、若不寂静诸法,名盖对治。」这个「若略、若举、若不掉、若寂静」,略、举、不掉、寂静,这是四法;「如次」,如其次第来「对治若散」。这个「略」,有个寂静的意思,也就是有止的意思,止观的止的意思,就是如次对治「散乱」,不散乱就是有略的意思,心里面能够寂静住,就是不散乱。这个「举」是对治「下」,下就是沈没了,就是惛沈睡眠,叫做下;现在这个举,就是把沈没的心把它发动起来,叫它努力去修止观去,那叫做举,心就不下了。

  「若掉」、「不掉」。这个掉动、掉举:在过去、经验可爱的境界,在心里面又重新地攀缘,生起种种的贪心,叫做掉。现在说「不掉」,就是来对治这个掉,那当然这或者是用止来对治,或者是用观来对治,令它不要掉举。

  「若寂静」、「若不寂静」。前面说到惛沈、睡眠、掉举,那么这个不寂静就指恶作说的。恶作,就是后悔;自己做错了事以后后悔,后悔呢,心里不寂静;现在要寂静,把这个后悔,也是用止观把它消除去,就是寂静了。

  「名盖对治」:这是破除去五盖,就是贪欲盖、瞋恚盖、惛沈睡眠盖、掉举恶作盖、疑盖。这个不寂静,恶作和疑都包括在内,这就是名盖对治。

  「当知此是净盖地住时所起」:这是净盖地,就应该是说,从九心住一直到未到地定,这个时候叫做净盖地。这个时候你的止观的力量,能把五盖破除了,达到了未到地定,在这个时候。「当知此是净盖地住时所起」,这是安住在奢摩他里面;这个未到地定也可以说是止成就了,也可以说是「住」。

  「若定、若善修、若善解脱,如次对治不定、不善修、不善解脱诸法,名结对治。」这个时候,「当知此是净烦恼地住时所起。」这个时候就是由未到地定,进一步得到色界四禅了,最少是色界四禅,在色界四禅里边的境界。「若定」:就是得到色界定了。「若善修」:得到色界定之后,初开始成就了色界定,得到了这样的禅定的时候,这个禅定还不是十分的理想;你要继续地善修,常常地入定,入、住、出。入定、住于定、从定里面出来,这三个阶段,常常地训练之。时间久了,你这个禅定就自在了,要入定就能入定,要住在禅定里面也可以随心自在,要住多久就住多久,随时也可以出定。若是你没能达到这个境界的时候,不自在,想要入定不能就入定;你想要住定,有的时候也非要出定不可;有时候想出定还不能出,就是有些不自在的事情;现在经过善修,这个定的功夫进步了,就是得大自在了。「若善修」。

  「若善解脱」:因为你得到色界四禅以后,在色界四禅里面修四念住,就能解脱一切的恶不善法,解脱了一切的爱烦恼、见烦恼,最低限度达到阿罗汉的境界了。

  「如次对治不定」:那个定,能对治那个不定。这时候说那个不定,就是未到地定以下,都可以名之为不定。这个「不善修」:就是已经得到四禅,但你没有善修,还不自在。「不善解脱诸法」:就是你得到初果、得二果、得三果,得四果向了,还不能称之为善解脱;你要继续地在禅定里面修四念住,才能断除一切的爱烦恼、见烦恼,得阿罗汉,才能名为善解脱。

  「当知此是净烦恼地住时所起」的境界:这个就是得到四禅以后,在四禅里边修四念住,这叫做净烦恼地所起的。这样子,前面说:「云何名为一切善法?谓若彼对治:若盖对治、若结对治」,这几句话的内容,应该是比较明白了是什么意思。可是这里边也还有…在下文才能明白地多一点。

  酉二、辨生欲等(分二科)  戌一、于恶不善法(分二科)  亥一、生欲(分二科)

  天一、为不生

  若时未生恶不善法,先未和合;为令不生,发起希愿:我当令彼一切一切皆不复生,是名于诸未生恶不善法,为不生故生欲。

  这是第二段辨生欲等。前边第一段是解释善恶法未生已生,什么叫做善、什么叫做恶、什么叫做未生的善恶法、什么叫做已生的善恶法,这一科解释完了。现在解释第二科辨生欲等。分两科,第一科于恶不善法辨生欲等。分两科,先辨生欲,又分两科,第一科为不生。

  「若时未生恶不善法」:这个人虽然是凡夫,但是因缘不具足,他这个恶不善法没有生、没有生起,说是一个小孩子他还没有什么恶不善法。「先未和合;为令不生,发起希愿」:若是没生恶不善法,是因为因缘没有和合;但是因缘和合它就要生了,那怎么办呢?「为令不生,发起希愿」:希望因缘和合了也不生!我希望这样子,那么「发起希愿」:在自己的内心里面,发动一个很诚恳的希望心,我希望这样子。「我当令彼一切一切皆不复生」:什么叫做希愿呢?发起希愿,怎么发起希愿呢?这里解释。「我当令彼」:我应该使令彼一切一切,一切的恶业、一切的烦恼,「皆不复生」:过去是那样子,以后永久不再生起这些事情。「是名于诸未生恶不善法,为不生故生欲」,这个生欲是这样意思。

  这可见,这个愿啊…说是净土法门叫信、愿、行,实在不是只是净土法门,所有的法门都有信、愿、行,都是这么回事儿。但是你在行动之前,先要发愿:我要这样子!先要发愿的。这是修行的一个次第,先要发愿。这是把「生欲」这句话说出理由来,劝修行人先要发愿。这是第一科,现在第二科,为令断。

  天二、为令断

  若时已生恶不善法,先已和合;为令断故,发起希愿。我当于彼一切一切,皆不忍受,断灭除遣。是名于诸已生恶不善法,为令断故生欲。

  「若时已生恶不善法,先已和合;为令断故,发起希愿。」前面是说未生恶不善法,现在说已生恶不善法。这个众生他已经由无而有,有了罪过的事情,「先已和合」:因为因缘和合了,这个恶不善法就现起了。现起了「为令断故」:现在这位修行人、这位佛教徒他相信了佛法,他感觉这样不对,就要把这个错误的事情要把它断灭了它。「发起希愿」:先要发出这个愿,我错误的事情我要改过来。这还不容易!能发觉自己不对也不容易,能发心改也不容易。现在这个地方说出来,「为令断故,发起希愿」。这是两个愿:没生恶法,我发愿叫它永久不生;我已经有了错误,我要改变过来,要发愿,这也是不容易的事情。我年纪很大了,我不能改!这个事情的确是不容易。这个「为令断故,发起希愿」,怎么发法呢?

  「我当于彼一切一切,皆不忍受,断灭除遣」:我对我做错的罪业、一切的烦恼,我心里面不接受这件事,「断灭除遣」:把这个业、错误的事情断灭,我心里的烦恼也要把它除遣。「是名于诸已生恶不善法,为令断故生欲。」

  我看那个《长老偈.长老尼偈》上看,有些像舍利弗尊者,那的确是我们望尘莫及,哎呀!真是没有办法赶得上人家;但是其他的,还有些和我们一样,很放逸的事情、很苦恼的事情、就是欢喜睡觉。那上面说,目犍连尊者得了初果以后,到一个地方去休息,就是睡觉。佛诃斥他,喔,改过来。还有其他的很多啊,也有些还俗的事情,很多放逸的事情;但是后来,忽然间发心,就成功了,就得阿罗汉了!所以这个事情都成功了。我感觉《长老偈.长老尼偈》这本书我们有时间要读一读,会容易发道心。已经道心强的人能发道心,道心不强的人、自己对于自己没有信心的人,也一样能发道心。因为一看,喔,你也是这样子,你和我一样嘛!哎呀成功了,那么我也可以成功嘛!道理是这样子,所以这个书应该读一读,应该读一读的。

  这上面说,「是名于诸已生恶不善法,为令断故生欲」,这是先发愿,我把我的错误要改变过来。

  亥二、策励发勤精进(分四科)  天一、约境差别辨(分二科)

  地一、列所缘境(分二科)  玄一、标事

  又彼一切恶不善法,或缘过去事生、或缘未来事生、或缘现在事生。

  这下边是策励发勤精进。前面是生欲,这个教我们发愿,解释完了。这下面是第二科,策励发勤精进,这句话怎么讲法?分四科,第一科约境的差别来解释。分两科,第一科列所缘境,这个所缘境有不同。又分两科,第一科是标事,第二科是辨境。现在是标事。

  「又彼一切恶不善法,或缘过去事生」:我们这个十恶业,「或缘过去事生」:或者是攀缘…事情已经过去了,然后生起了恶不善法。「或缘未来」的事情:未来的事情还没出现,但是心里面在妄想,也就会引起烦恼。「或缘现在事」:因缘和合了,这个事实已经出现了,攀缘观察这件事,生起了恶不善法。这是标事,下面第二科是辨境。

  玄二、辨境

  如是彼法,或缘不现见境、或缘现见境。若缘过去未来事境,是名缘不现见境。若缘现在事境,是名缘现见境。

  「如是彼法,或缘不现见境、或缘现见境。」这就把前面三样事,把它综合一下。「如是」:指前边这一段说的,彼那件事,或者是观察攀「缘不现见」的「境」界、或者是攀「缘现见」的「境」界,分这么两种,境界不同。「若缘过去未来事」的「境」界,「是名缘不现见境」:过去的事情已经过去了,也不现见了;未来的事情没有出现,也是不现见。所以过去未来这两种事情的境界,「是名缘不现见」的境界,引起烦恼、引起恶不善业。「若缘现在事境,是名缘现见境」:缘现在事情,事实已经出现了,这是现见的境界。

  地二、配释差别(分二科)  玄一、策励

  当知此中于缘不现见境恶不善法,其未生者欲令不生,其已生者欲令永断,自策、自励,是名策励。

  「当知此中于缘不现见境恶不善法。」这是第二科配释差别。前面是列所缘境,现在来配释策励发勤精进。分两科,第一科是策励。

  「当知此中」:这里边说的,「于缘不现见」的「境」界生起的「恶不善法,其未生者欲令不生」,缘不现见的境界恶不善法,也是分两类,有未生的、有已生的。「其未生者欲令不生」:这个修行人静坐的时候这样观察,未生的欲令它不生;「其已生者欲令永断」:已经生起的恶不善法,希望它永久地断灭。发了这个愿的时候,「自策、自励,是名策励」。这个「策」:来鞭策自己、警策自己,我不可以放纵自己,这个未生的恶法生了也没有关系嘛,我已生恶法何必改呢?没有关系嘛。这不得了,将来三恶道等着你!三恶道的门开了。这个就要警策自己啊,哎呀,将来有大苦!这样子叫做「自策」。「自励」:要勉励自己,要发奋图强。「是名」叫做「策励」,这个策励这么讲。

  玄二、发勤精进(分三科)  黄一、配

  于缘现见境恶不善法,其未生者欲令不生,其已生者欲令永断,勇猛正勤,是名发勤精进。

  「于缘现见境恶不善法,其未生者欲令不生。」这是第二科解释这个发勤精进。这个策励解释完了,现在解释发勤精进。分三科,第一科是配。

  「于缘现见境恶不善法」,也分两种。「其未生者欲令不生」:现见的这种境界会生起恶不善法,但是这个恶不善法也可能还没有生,现在还没生;没生「欲令不生」;「其已」经「生」的恶不善法,「欲令永断,勇猛正勤,是名发勤精进。」这两种缘现见境恶不善法,有未生、已生的不同,但是要把它断了的时候,要「欲令永断」:就是前面那个发愿。「勇猛正勤」:要有一个勇猛的力量,要把它断掉。「勇猛」:是不怕困难、坚定地要把这件事做成功,叫勇猛。「正勤」:就是精进,一次又一次地这样做。是「名发勤精进」:这发勤精进是这样,指现见的境界生起的恶不善法,你若是改变、断灭这样的恶不善法,除掉了策励之外,你还要勇猛正勤才可以。前面是配,下面是征。

  黄二、征

  所以者何?

  为什么会要这样,要勇猛正勤呢?这是征,下边第三科是释。

  黄三、释

  要当坚固、自策自励、勇猛正勤,方能令彼或不复生、或永断灭。

  于现在的境界生起的恶不善法,你想要断灭它,「要当坚固」:决定要坚固你的意愿,要自己警策自己,自己鼓励自己,不能靠别人;别人偶然地也可能会有几句话,但是那无效,要自己努力,「自策自励」;「勇猛正勤,方能令彼或不复生、或永断灭」:还要自策自励、还要勇猛正勤,才能够使令那个恶不善法,或者是不再生、或者是永久断灭,才能这样子。你不这样,这件事就办不到的,不容易的!

  这个不现见的恶不善法,由过去未来的不现见的恶不善法,和已经现在的境界恶不善法,两面有点不同,有点不一样,后边文有解释。

  天一、约缠品类辨(分二科)  地一、策励

  又于下品中品诸缠,其未生者欲令不生、其已生者欲令永断,故自策励。

  这是第二科,约缠品类辨。前面第一科,约境差别辨,约这个所缘境的差别辨;现在是约生起的烦恼,也有轻重的品类的不同来说明。分两科,第一科还是解释策励。

  「又于下品中品诸缠」:这个策励和发动精进,还有不同的解释。就是「于下品中品」的烦恼。这个生起的烦恼,有上品的、有下品的、有中品的不同,就是烦恼有强大的、有软弱的、有中等性的不同,有这么多的不同。这个上中下三品,由自己日常生起的烦恼,也会容易感觉到。不容易调伏的那就是上品,容易调伏的就是下品,中品现在这里也是包括在容易调伏的里边。

  「其未生者欲令不生,其已生者欲令永断,故自策励」:所以自己警策自己、勉励自己,那么这下品中品烦恼就没有了。

  地二、发勤精进

  于上品缠,其未生者欲令不生、其已生者欲令永断,发勤精进。

  「于上品缠,其未生者」,这是第二科发勤精进,于上品的烦恼,其未生的欲令不生、其已生者欲令永断,那要发勤精进才可以。你不发勤精进,不行。发勤精进是什么呢?就是要勇猛,而且要一个长时期地,才能有效。

  天三、约三世境辨(分二科)  地一、策励(分二科)  玄一、显行境(分二科)

  黄一、举过去

  又若行于过去境界,如是行时,不令烦恼缘彼生起。设复失念暂时生起,而不忍受,速能断灭除遣变吐。

  「又若行于过去境界。」这是第三科。第一科是约境界的差别来解释策励发勤精进,第二科是约烦恼的品类来解释策励发勤精进,现在是第三科约三世境辨,约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境界来说明。分两科,第一科解释策励。又分两科,第一科显行境。又分两科,第一科举过去。

  「又若行于过去境界」:「行」,就是我们的心。我们这个心就在过去的境界上活动。「如是行时,不令烦恼缘彼生起」:这个修行人虽然在思惟过去的事情,思惟的时候,「不令烦恼缘彼生起」:不叫这个烦恼因过去境界生起,不生烦恼,叫这烦恼不要现起。

  「设复失念暂时生起」:或者是失掉了正念,正念失掉了,不修四念住了;不修四念住的时候,这个正念失掉了,暂时地生起烦恼了,这个贪瞋痴慢疑各式各样的烦恼现起了。「而不忍受」:这个烦恼现起了,自己不接受这个烦恼,不接受。这个烦恼将要生起,还没生起,就能把它制止了,把它停下来,那是最好。若是这时候正念还没现前的时候,烦恼已经生起了;已经生起了,「而不忍受」,这时候正念才生起,就是不接受这个烦恼。「速能断灭」:急速地把烦恼消灭了,「除遣变吐」。这个「速能断灭除遣变吐」,前面有解释,我不知道你们可记住没有,怎么解释。

  黄二、例未来

  如缘过去,若行未来,当知亦尔。

  前面是举过去,现在这是例未来。

  「如缘过去」:就像这个修行人缘念过去的事情,「不令烦恼缘彼生起,设复失念,暂时生起,而不忍受,速能断灭除遣变吐」。「若行未来,当知亦尔」:若是我们这一念心,攀缘观察未来的事情,也是一样,和过去一样,也不要叫烦恼生起。如果失掉正念的话,烦恼现起而不忍受,把它除遣,「断灭除遣变吐」,这样子。

  玄二、配释名

  如是未生恶不善法,能令不生,生已能断,是名策励。

  这是第二科配释名,配策励。像这样子,没生的恶不善法能令不生,已经生起的恶不善法能令断灭,这叫做「策励」。这是过去未来的就叫策励。

  地二、发勤精进(分二科)  玄一、显行境

  若行现在所缘境界,如是行时,不令烦恼缘彼生起。设复失念,暂时生起而不忍受,速能断灭除遣变吐

  这是第二科,解释发勤精进。分两科,第一科显行境。

  「若行现在所缘境界」:若是我们这一念心,活动于现在的所缘境界,就是出现事实了,在事实的境界上活动。「如是行时,不令烦恼缘彼生起」:这样子心里面在思惟忆念的话,你不要叫烦恼缘彼境界而生起。「设复失念,暂时生起而不忍受,速能断灭除遣变吐」:也是应该这样做。这是显行境,下面第二科配释名。

  玄二、配释名

  如是未生恶不善法,能令不生,生已能断,是名发勤精进。

  这叫做发勤精进,发勤精进是这样意思。策励和发勤精进有一点差别,就是,不现前的境界起的烦恼,能叫它不要生,叫做「策励」;已经现前的境界会引起烦恼,要「发勤精进」才能灭除。

  天四、约二增上力辨(分二科)  地一、列二力(分二科)  玄一、标

  又或有恶不善法,唯由分别力生,非境界力;或有恶不善法,由分别力生,亦境界力。

  这是第四科,前面第三科约三世境辨,现在是第四科约二种增上力来辨别。分两科,第一科列二力的名字。又分两科,第一科标。

  「又或有恶不善法,唯由分别力生,非境界力」:就是你内心去分别,才引起这些恶不善法;「非境界力」:不是有境界来引诱你生烦恼,不是,不是这样子。「或有恶不善法,由分别力生,亦境界力」:由两种力量引起恶不善法。看《披寻记》。

  《披寻记》九六九页:

  唯由分别力生非境界力等者:非理作意正起,能生诸法,名分别力。当知此唯意识相应。若彼境界或极广大或极可意正现在前,心则于彼多作意生,名境界力。如意地说(陵本三卷五页)。当知此通一切识有。今说唯由分别力生,非境界力,谓即意识。复说由分别力生,亦境界力,谓一切识;由五识身染污法生,亦由意识分别力所引故。

  「唯由分别力生非境界力等者:非理作意正起,能生诸法,名分别力。」这个「非理作意」:就是不合道理的分别心。这个「作意」,就是引心取境叫做作意,引导你的心、发动你的心去攀缘这个境界。这是在一切的分别心的开始的时候,那一念心,叫做作意。现在只说「非理」的「作意」,不合道理作意,就是随顺贪瞋痴的作意;「非理作意正起」的时候,「能生诸法」它会引出来很多的恶不善法,这叫做「分别力」引起的恶不善法。

  「当知此唯意识相应」:这样的由分别力生起的恶不善法,这是唯独是属于意识,不是前五识。因为前五识是和外面的境界接触的,第六意识不直接去缘外面的境界的。所以它在分别的时候,就是完全是由分别力生起了。

  「若彼境界或极广大,或极可意。」这下面解释境界力生起恶不善法。若是那个境界的情况,或者是非常得广大,或者是极可意、特别令你满意的境界。极满意的境界、或者极广大境界,容易引起你的注意,你没有办法避免过去,你不能避免。这种境界现前的时候,「心则于彼多作意生」,你的心就被那个境界影响了,就引起了分别心,这就叫做境界的力量,令你心里面生起恶不善法。「如意地说」:这个分别力或者境界力,在五识身相应地和意地第二地,在陵本三卷五页上说过了。

  「当知此通一切识有」:这种事情,这个境界力这件事,是「通一切识有」,不但是前五识。「今说唯由分别力生,非境界力,谓即意识。复说由分别力生,亦境界力,谓一切识;由五识身染污法生,亦由意识分别力所引故」:也由前五识去攀缘外边的境界,也一定要有第六识的协助。如果第六识有如理作意的时候,前五识也就清净了。所以前五识被境界引诱了,要生起恶不善法,也一定有第六识的力量。所以说,境界力生的恶不善法,是通于一切识的,不只是前五识。

  我今天早晨看见一段文,说到睡眠的事情,这个心所法里面这个睡眠心所,是指梦说的。这个做梦的时候,也有见分、有相分,所以它是心所法,若是睡眠不做梦,不是心所法。因为睡眠而不做梦的时候,是属于闷绝一类的事情,这不是心所法。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