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师地论

《瑜伽师地论》梵文 Yogācāra-bhūmi-?āstra佛教论书。简称《瑜伽论》。瑜伽师地,意即瑜伽师修行所要经历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称《十七地论》。相传为弥勒菩萨口述,无著记录。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国法相宗的根本论书。...[详情]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七(4)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七(4)

  黄一、举十六行(分二科)       宇二、列(十六胜行之第八)

  于息除心行入息,我今能学息除心行入息。于息除心行出息,我今能学息除心行出息。

  这阿那波那念在修习这地方有「算数修习」,有五种修习。五种修习里面,现在是最后一科。五种修习里面第一科就是「算数修习」,现在是最后一科「十六胜行修习」。这一科里边,在解释里面分二科,第一科是「显有学行」,第二科是「结成无学」。「显有学行」里面分两科,第一科「举十六胜行」分两科,第一科「征」。现在是第二科「列」,「列」里面现在是第八,是第八段。

  「于息除心行入息,我今能学息除心行入息」。这都是「标」,下边有解释。这个「息除」这个「息」字,在这里不是出入息,它就是「灭」字、当灭字讲,就是灭除去心行,是这个意思。在「心行」上面,有身行、语行、心行;身行就是出入息,口行就是说话,就是寻思是「语行」,你心要有寻伺而后才能说话。现在这是「心行」,这心能够活动一定要有受想的心所法。现在这里有不合道理的「心行」,这修行人要把它灭除去,「灭除心行」,所以叫做「息除心行」。这在「入息」的时候有不合道理的心行就要灭除去。「我今能学息除心行」,这个修行人到这个时候有这种堪能性,他心里有不合道理的心行,他就能灭除去,有这种能力。

  「于息除心行出息,我今能学息除心行出息」,就是「出息」的时候有不合道理的心行,他觉知了,他就能把它灭掉。

  《披寻记》九二三页:

  息除心行入息等者:谓如我慢见等受想俱行,既觉了已方便除灭故。

  这叫做「息除心行」。什么是应该灭除去的心行呢?「如我慢见等」,就是我见、我慢见等,这样的不合道理的心行,就是自己执着有我,就高慢起来了瞧不起别人,这个就是不合道理的心行,这也就是受想心所。它是和受想心所同时活动的,也就是这个我慢见等受想心所和心同时活动。「既觉了已」,这位修行人他发觉自己有这样的不合道理的想法,他就能「方便除灭」,就是立刻地提起来正念无我观,就把这个我慢见消除去,这样意思,这叫做「息除心行」。

  于觉了心入息,我今能学觉了心入息。于觉了心出息,我今能学觉了心出息。

  这是第九,这「十六胜行」里面,现在是第九个胜行。就是这位修行人在「入息出息」的时候,他发觉自己的心里面有各式各样的不合道理的心行,心的活动,他就能学习能觉了这件事,能觉了自己心情有不对的地方。

  《披寻记》九二三页:

  觉了心入息等者:谓有贪离贪心等有二十种,是名为心。于此一切如实了知故。

  「觉了心入息等者,谓有贪离贪心等有二十种」,这么多的心,「于此一切如实了知故」,都能如实了知;如实了知,就没有这么多的虚妄分别心了。

  于喜悦心入息,我今能学喜悦心入息。于喜悦心出息,我今能学喜悦心出息。

  就是入息出息的时候,他自己能够令自己「喜悦」,能解决一切问题,他有这种堪能性了,所以叫「我今能学喜悦心出息」、「入息」。

  《披寻记》九二三页:

  喜悦心入息等者:谓心若为昏沈睡眠所覆盖时,随缘一种净妙境界,极善示现劝导赞励庆慰其心故。

  「谓心若为」,就是这个修行人,他发觉他自己的心为「昏沈睡眠」这样的烦恼「所覆盖」的时候,他这个明了的心为这样的烦恼覆盖的时候,就是这样的烦恼现行了,惛沈睡眠了。「随缘一种净妙境界」,他发觉自己有这样的烦恼的时候,要立刻地想办法把他灭除去;什么办法呢?就是「随缘一种」,随你心所欢喜的,你去观察一种「净妙的境界」;这净妙的境界就是佛法僧,这是最殊胜的境界,也是自己所恭敬的赞叹的境界。「极善示现劝导」,你若去观察佛法僧的境界的时候,是「极善示现」,极能够善巧地表达出来,「劝导」自己不要懈怠、勇猛。还「赞励」也会赞叹修学圣道的功德勉励自己。「庆慰其心」,也感觉到自己非常值得庆幸值得欢喜:我来到三宝里面受到佛法僧的护念,能够修学圣道,就是安慰自己。这样子就把这个「惛沈睡眠」这些烦恼灭除去了,这个意思。这就叫做「我今能学喜悦心出息」。

  于制持心入息,我今能学制持心入息。于制持心出息,我今能学制持心出息。

  就在自己的这个入息、出息的时候,而内心里面有须要「制持」的地方;制止它,要把他保持清净,须要这样做的时候你就能做得到。这叫做「我今能学制持心出息、入息」。什么叫做「制持心」呢? 看这个《披寻记》。

  《披寻记》九二三页:

  制持心入息等者:谓心若为掉举恶作所覆盖时,内住寂止不外驰散故。

  「制持心入息等者:谓心若为掉举恶作所覆盖时」,前面是「惛沈睡眠」这种盖,这五盖里面的这种盖,现在这里面是「掉举恶作盖」这种烦恼。你的心为这样的烦恼所缠扰的时候,「所覆盖」的时候就是所缠扰的时候,所障碍的时候,你心能够「内住寂止不外驰散」,那就叫做「制持」。心里面能把这个「掉举恶作」地停止下来,那就叫做「制持」,这样意思;就是「内住寂止」安住在寂静,不去掉动,不恶作不去后悔这些事情。

  于解脱心入息,我今能学解脱心入息。于解脱心出息,我今能学解脱心出息。

  这是第十二,前面是十一。在入息、出息的时候,有些缠缚烦恼来缠缚缠扰着你,你能够解脱,你能够修正念把这些烦恼解脱出去,这叫「我今能学解脱心出息、入息」。

  《披寻记》九二四页:

  解脱心入息等者:心离盖缠名解脱心,不障修定故。

  前面是个别地一样一样说,这是总说。就是你心里面有五盖现前;贪欲、瞋恚这些盖障的时候,你能够远离这些盖障,这叫做「解脱心出息、入息」。入息的时候、出息的时候、有这个盖障现前的时候,你能够把它解脱出去,叫「解脱心入息、出息」。

  于无常随观入息,我今能学无常随观入息。于无常随观出息,我今能学无常随观出息。

  这是第十三。就是在入息、出息的时候能学习无常观,能观无常,那就叫做「我今能学无常随观入息」,「我今能学无常随观出息」。

  《披寻记》九二四页:

  无常随观入息等者:为断随眠,观察诸行无常法性故。

  这位修行人「为断随眠,观察诸行」。前面这个能够令心解脱,只是在现行烦恼活动的时候能令他解脱。现在这里是说烦恼的种子,灭除烦恼种子那就得要修无常观。「为断随眠」,为断烦恼的随眠种子,就须要「观察诸行无常法性」,这样观察,观察一切法剎那寂灭,剎那寂灭。不管是色法、也不管是心法、内外、色受想行识、眼耳鼻舌身意、一切法,都能够剎那剎那灭、剎那剎那生、剎那灭、剎那生,这样观察的时候就能灭除烦恼种子,是这样意思。所以「我今能学无常随观入息」,「我今能学无常随观出息」。

  于断随观入息,我今能学断随观入息。于断随观出息,我今能学断随观出息。

  这就是在入息、出息的时候,能够这样「能断」,能学这个「断」,这就是更进一步了。

  《披寻记》九二四页:

  断随观入息等者:断谓断界,见道所断诸行永断得此名故。于此思惟,名断随观。

  「断随观入息等者:断谓断界」,这个「断」是指断界说的。这里有三界:这是第一界,就是断界;第二界是离欲界;第三是灭界。断界、离欲界、灭界这是三界。现在说这个「断随观」就是「断界」。什么叫做「断界」呢?是「见道所断诸行永断,得此名故」,就是你见了第一义谛,见一切法寂灭相的时候叫作「见道」。当然这里面无我、无我所,也无一切法。这「见道所断」主要是断除我见、就是身见,身见就是我见;身见、戒取、疑这三种烦恼。把这三种烦恼的种子也断了,「得此名故」,就得这个「断」的名字,「得此名故」。「于此思惟,名断随观」,你在这里思惟,思惟无我义,就叫做「断随观」。前面是思惟「无常」,这就是思惟「无我」。

  于离欲随观入息,我今能学离欲随观入息。于离欲随观出息,我今能学离欲随观出息。

  在入息、出息的时候,能进一步地修这个「离欲的随观」,这个「随」有个不间断的意思,就随逐不舍,有随逐不舍的意思,就是特别地微细了。这时候这个道力,你修观的这个道力不间断的向前进,就是「随观」的意思。

  《披寻记》九二四页:

  离欲随观入息等者:此中离欲,谓离欲界,修道所断诸行永断得此名故。于此思惟,名离欲随观。

  「离欲随观入息等者:此中离欲谓离欲界」,前面是离断界,现在是离欲界。怎么叫做「离欲界」呢?「谓离欲界」,就是远离了欲界,三界这个欲界离开了。前面是初果圣人断除我见了,他还没能离开欲界,因为这个人还有欲。现在进一步地修行能远离欲界。这个五下分结:身见、戒取、疑、贪、瞋;到初果的时候,这五下分结的前三种,身见、戒取、疑这三种灭了。但是在欲界里他还有贪、瞋的烦恼,他不能离开欲界,他这烦恼就把他绑在欲界这里,他不能超越。现在是「离欲界」,就是继续修这四念处,就是把这贪瞋也断了,就是叫做「离欲随观入息、出息」。说是「修道」的时候「所断诸行永断,得此名故」,这时候,得了初果以后就是「修道」,修道把这个贪瞋断了,就得到这个「离欲随观」的名字了、「得此名故」。「于此思惟,名离欲随观」,他能在这个境界上思惟四念处。

  于灭随观入息,我今能学灭随观入息。于灭随观出息,我今能学灭随观出息。

  就是在入息、出息的时候,能学这个灭观;这就把五上分结,色界无色界的烦恼消灭了。色界、无色界的烦恼就是五上分结;五上分结是什么呢?「色染、无色染、掉举、慢、无明」这五种。这五种烦恼灭除去了,就叫做「灭界」,这就是有余涅槃叫做「灭界」,不是无余涅槃。

  《披寻记》九二四页:

  灭随观入息等者:灭谓灭界,有余依灭,得此名故,于此思惟,名灭随观。

  这个「灭」是属于有余依的灭,不是无余依的灭。是得到这「灭」的名字,他这个时候有这样的圣道的思惟,叫作「灭随观」。

  这一共是十六胜行。「十六胜行」在别的文上有解释,智者大师有这样的解释;就是分为四段,每一段是四个,四段,四四一十六。这四段是怎么意思呢?第一段四个是「身念处」;第二段四个是「受念处」;第三段四个是「心念处」;最后的四段就是「法念处」。「身、受、心、法」就是四念处,就是这样意思。

  这前边是列出来十六胜行的名字。下面第二科「释其差别」,解释这十六行的差别,每一样是什么意思?每一胜行是什么意思?这个意思。分二科,第一科「问」。

  黄二、释其差别(分二科) 宇一、问

  问:如是十六差别云何?

  这十六种胜行,每一种的差别相怎么样情形呢?这「问」,下面回答。

  宇二、答(分十三科) 宙一、念入出息

  答:有学见迹已得四念住等,于入出息所缘作意,复更进修为断余结。

  这个「有学见迹」,「有学」就是从初果以后名之为「有学」;以前的内凡和外凡不名为「学」,这初果以后名之为「学」。什么原因这样呢?这个佛菩萨真是有慧眼、有法眼;你这个内凡、外凡位他也在学习佛法了,也可以学习经律论,学习戒定慧,也可以这么说;但是死了以后有可能他不学了,也可能他不信佛了,所以佛菩萨不给他名字叫做「学」。这个内凡,你到了暖顶忍世第一了,这世第一应该是在内,应该在「学」,因为一剎那间就是初果了;前面这个暖顶位,还是不能的,还是不给他「学」的名字,就是他死了以后,不一定就能学习佛法。若是初果圣人死了以后,他一定还是学习佛法,他的正见是不失掉的,所以这初果以后才名之为学,就叫「有学」。

  「有学见迹」,这个「迹」,迹是什么呢?就是「足迹」。现在是硬泥的道路,他在上走你看不见足迹。在泥土的道路上,你若一步一步向前走就有迹,有足迹现出来。从这个足迹这里找就找到你了,就看到你现在走到那里,就找到了。这一切法;色受想行识、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鸟鸣花笑,这都是迹;从这个迹上能见到第一义谛,所以这地方叫做「迹」。这个「迹」就是圣人走过的道路,走过的道路叫做「迹」。现在这个修行人也这样学习,随着圣人走过的道路也从这条道路走,说在这里学成功了,他也见到第一义谛了,所以叫做「见迹」。

  「有学见迹已得四念住等」,这个初果圣人他已经成就了四念处,他就学习身、受、心、法;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观身、受、心、法都是无常、无我的这样观。这个「等」就是等于四正勤、四如意足的这些事情,五根、五力、七觉支,七觉支就是「见道」;他已经成就了这样的佛法了。

  「于入出息所缘作意」,就是入出息就是所缘,就在这里边来作意;什么叫做「作意」?就是「复更进修为断余结」,复继续地又修学四念处,「为断余结」,还有剩余的烦恼没断,还要继续修行。

  这是第一科是「回答」。这一科「回答」里面分十三科,第一科是「念入出息」,就在入出息这地方继续修学四念处。

  《披寻记》九二四页:

  有学见迹至为断余结者:若初获得七种觉支,名初有学见圣谛迹,由是此说已得四念住等。等言,等取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应知。彼于下分结中唯断萨迦耶见、戒禁取、疑,所余爱恚及上分结,皆未能断。为断此故,复应进修三蕴所摄八支圣道。是故此中作如是说。

  「有学见迹至为断余结者:若初获得七种觉支,名初有学见圣谛迹」,初开始得到了七觉支;念觉支、择法觉支、精进…;念、择、进、喜、轻安、定、舍。这个七觉支就是初果圣人,初获得七种觉支的时候,名叫做「初有学见圣谛迹」。这时候见到圣谛,「圣谛」就是第一义谛,苦集灭道都是第一义谛这样讲。他就能见到苦真是苦,集真是集、灭真是灭、道真是道,这样子。「由是此说已得四念住等」,因为初获「七觉支」就叫做「初有学见圣谛迹」,由此原因这里就说「已得四念住等」,这地方下面解释。「等言,等取四正断」就是四正勤,「四神足」就四如意足。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应知」,这个「等」就等这么多。就是他修学这个法门,到达这里已经见圣谛了,这样子。

  「彼于下分结中唯断萨迦耶见、戒禁取、疑」,这个初果圣人,他断的烦恼有多少呢?他断了什么烦恼呢?就说了。「彼于下分结中」就是五下分结里面「唯断除萨迦耶见」就是我见,不在色受想行识里面执着有我了,他不执着有我了。「戒禁取」这样的烦恼也灭了,就是对外道里边的那些外道的戒法,外道也认为那样的修学可以得圣道;这个初果圣人没有这种想法,认为外道没有道谛,没有道谛这回事,没有得圣道的方法的,他没有这种想法。

  如果我们看见外道里边也有戒、也有定,可能他们也说他们有慧;那么我们认为那个戒定慧和佛法的戒定慧有什么关系呢?我们怎样的想法呢?这里边说这初果圣人决定不认为外道的戒定慧是戒定慧的,就是外道没有圣道,没有这回事。唯有佛法有圣道,才能得圣道的,这初果是有这种智慧了。

  「唯断萨迦耶见、戒禁取、疑」就是对圣道没有疑惑了,对苦集灭道没有疑惑;苦真是苦、乃至灭真是灭、道真是道,没有疑惑的。「所余爱恚及上分结,皆未永断」,这五下分结;身见、戒取、疑,还有一个贪、瞋;这地方说是爱恚,就是贪、瞋还没有断,这初果圣人还没有断。「及上分结」就是色界、无色界的烦恼初果也没有断,「皆未能断」。「为断此故,复应进修三蕴所摄八支圣道,是故此中作如是说」,「为断此故」,这个初果圣人他知道自己有很多的不圆满,他还继续努力地修学要断没断的烦恼。「复应进修」还应该继续努力向前进,修学「三蕴所摄」就是戒蕴、定蕴、慧蕴,就是戒定慧所摄的「八支圣道」,八正道就是戒定慧。「是故此中作如是说」所以这地方就是这么说,这初果圣人继续要修学八正道,也就是继续修学四念处。

  是故念言:于念入息,我今能学念于入息。于念出息,我今能学念于出息。

  这句话就是这么回事,这里面有这样意思;这十六胜行的第一个就是这么样意思。所以这初果圣人心里面做如是念,「于念入息」的时候,「我今能学念于入息」,「念出息」这个法门的时候,「我今能学念于出息」;都是符合戒定慧的,这样意思。

  这是第一科「念入出息」,下面第二科「念长短息」。这个念入息、念出息,在十六胜行里,每一个都有念入息、念出息,所以这也等于是总说的,下面就是别说的了。

  宙二、念长短息(分二科)     洪一、释(分二科)

  荒一、作念(分二科)         日一、长息

  若缘入息出息境时,便作念言:我今能学念长入息、念长出息。

  这是第一胜行。就是「若缘入息出息境」的时候,这个入息出息是所缘境,能缘的有念、有慧,就是四念处的慧。「便作念言」,他心里面这样观察思惟。「我今能学念长入息、念长的出息」,这个入息出息是长;怎么说它是长呢?和中间入息来对比,中间的入息出息是短,所以这个地方叫做「长」。

  这第一科是念「长息」,这第二科念「短息」。

  日二、短息

  若缘中间入息中间出息境时,便作念言:我今能学念短入息、念短出息。

  中间的人息是短,中间的出息也是短,这样子。

  荒二、了知

  如入息出息长转,及中间入息中间出息短转,即如是了知。

  这是第二科「了知」。第一科是「作念」,第二科是「了知」。「作念」念去观察他去,把这个境界现前了;在心里面现出来然后就是观察,观察的结果就是「了知」了。

  「如入息出息长转」,入息出息它的时间比较长,在出现的时候。「及中间入息中间出息短转」,「转」就是出现的时候。「即如是了知」,他能这样的了知;了知他是长,了知他是短。

  洪二、结

  如是名为若长若短。

  这个「长短」就这么讲,是这样意思。就是入息出息是「长」,中间入息中间出息是「短」,这样。

  宙三、念遍身息

  若缘身中微细孔穴,入息出息周遍随入诸毛孔中,缘此为境起胜解时,便作念言:我于觉了遍身入息出息,我今能学觉了遍身入息出息。

  这是第三科「念遍身息」是第三科;第二科是「念长短息」。

  「若缘身中微细毛孔」,若是这个修行人,他在未到地定里边起毗钵舍那观的时候,他就观察这全身的微细的毛孔,以全身的微细毛孔为所缘境;怎么样观察微细毛孔呢?就是「入息出息周遍随入诸毛孔中」,这个入息和出息,不止是鼻端或是面门和肚脐子这里,不单是这里;「周遍全身都入」,入息也周遍全身,出息也周遍全身诸毛孔中。「缘此为境」,以周遍全身的毛孔为所缘境。「起胜解时」起那个殊胜的观察的时候;这个起胜解的时候不是散乱心的境界,这是在未到地定里面有定相应的境界了。「便作念言:我于觉了遍身入息出息,我今能学觉了遍身入息出息」,我现在能有这种能力。

  宙四、念息除身行息(分二科) 洪一、第一义

  若于是时、或入息中间入息已灭,出息中间出息未生;缘入息出息空无位、入息出息远离位为境。或出息中间出息已灭,入息中间入息未生;缘出息入息空无位、出息入息远离位为境。即于此时便作念言:于息除身行入息、我今能学息除身行入息;于息除身行出息、我今能学息除身行出息。

  这是第四科「念息除身行息」分二科,第一科是「第一义」;这里分两个意思解释,这是第一个意思。

  「若于是时」若这个修行人在这个时候。「或入息中间入息已灭」,入息灭了、中间入息也灭了,这两个息都灭了;都灭了以后「出息中间出息未生」,这个出息和中间的出息,这两个息还没出现,但是入息和中间入息已经灭了。这个时候「缘入息出息空无位」,这个时候入息也没有出息也没有,就叫做「空无位」。「入息出息远离位为境」,在这个空无的阶段,远离了入息也远离了出息,就这个位「为境」,以这个为所缘境,这又不同了。

  「或出息中间出息已灭」,或者是这样子;出息灭了、中间出息也灭了;灭了、「入息、中间入息」没生,这个是什么呢?是「缘出息入息空无位」,就是出息也没有、入息也没有。「出息入息远离位为境」,怎么叫做空无位呢?就是远离了出息远离了入息,就这个意思,空无「为境」。

  「即于此时便作念言」,这个时候这个修行人心里面这样念:「于息除身行入息,我今能学息除身行入息。于息除身行出息,我今能学息除身行出息」,这个入息出息都是「身行」,这个时候这「空无位」,这个「远离位」也没有入息也没有出息,也就是没有「身行」;这个时候他就能做如是观,以此为境做如是观。这是第四科「念息除身行息」的这种境界。

  这是第一义。现在第二科有「第二义」的解释。

  洪二、第二义

  又即于此,若修若习若多修习为因缘故,先未串习入出息时,所有刚强苦触随转,今已串习入出息故皆得息除,有余柔软乐触随转。便作念言:于息除身行入息,我今能学息除身行入息;于息除身行出息,我今能学息除身行出息。

  这又是一个意思。「又即于此」又这位修行人对于这个出入息的这个境界。「若修若习若多修习」的结果,「为因缘故」以此为因缘。「先未串习」的时候,你以前没有这样精进连续不断地修这入出息的时候。「所有刚强苦触随转」,这个时候随时有一些四大的不调,或者内心遇见什么不如意境界的时候,就有很强烈的苦恼的感觉;「苦触随转」随逐你现前,随着因缘就会现前。「今已串习入出息故」,现在由长时期不断地修这入出息念的关系,「皆得息除」,把那个「刚强苦触」灭掉了,灭掉了没有这回事情了。「有余柔软乐触随转」,你心里面有不同于那个苦触的,就是另外的柔软的快乐的感觉出现了。「便作念言」,这位修行人就这么说:「于息除身行入息,我今能学息除身行入息。于息除身行的出息,我今能学息除身行的出息」。这是第二个解释。

  宙五、念觉喜息

  又于如是阿那波那念勤修行者,若得初静虑、或得第二静虑时,便作念言:于觉了喜入息出息,我今能学觉了喜入息出息。

  这是第五科「念觉喜息」,能有喜的感觉。

  「又于如是阿那波那念勤修行者」,又这个人他对于这个「阿那波那念」,他能精进地修行,能把世间上的欲都放下了,不重要的事情都停下来不做了,那么他就精进地修这阿那波那念的修行的方法。因为你精进就不会白辛苦了,你就有成就了;有什么成就呢?「若得初静虑」,你有可能得了初禅了,就是从未到地定进步到初禅。「或得第二静虑」,不但得初禅,又进一步得了第二禅了。

  这个时候「便作念言」,他心里面就这样的观察说了:「于觉了喜入息出息」,这人息出息的时候有喜悦的事情,他觉了、发现这件事。「我今能学觉了喜入息出息」他就能觉了;如果你没有得到这个定的时候没有这种感觉,没有这回事情。这就是不断的知息长、知息短、知息出、知息入,不断地这样修,能达到这个境界。

  这下面第六科「念觉乐息」分二科,第一科「正作念」。

  宙六、念觉乐息(分二科) 洪一、正作念

  若得离喜第三静虑时,便作念言:于觉了乐入息出息,我今能学觉了乐入息出息。

  「若得离喜第三静虑」的时候;前面是初禅、二禅,现在进一步成就了离喜妙乐地,就是第三禅。「便作念言:于觉了乐入息出息」,在入息出息的时候有殊胜的乐触,殊胜的乐。「我今能学觉了乐入息出息」,而这个乐不是身识的乐;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不是这个身识所觉的乐,因为这个时候前五识不动了,所以他这个乐是第八识所任持的。「觉了乐」,还是第六识能觉;这个「觉了乐入息出息」。

  这是「正作念」。现在第二科是「简边际」。

  洪二、简边际

  第三静虑以上,于阿那波那念无有更修加行道理,是故乃至第三静虑宣说息念加行所摄。

  「第三静虑以上」那么就是第四静虑了。「于阿那波那念无有更修加行道理」,他就不会再去念这个「阿那波那念」这种加行,没有这种修行了,因为第四禅以上没有出入息了,所以不再去修这种法门了。「是故乃至第三静虑,宣说息念加行所摄」,所以说从欲界定、未到地定,乃至到第三静虑这个范围内,宣说有息念的「加行所摄」,都属于这个,可以有这个阿那波那念的修行。若是第四禅没有了,没有这修行方法了。

  《披寻记》九二六页:

  第三静虑以上等者:由说入第四静虑,及生于彼诸有情类彼息不转,是故此说无有更修加行道理。

  「第三静虑以上等者:由说入第四静虑,及生于彼诸有情类彼息不转」,他们那两种人的出入息是不活动了,没有出入息了。「是故此说无有更修加行道理」,他没有出入息,当然不能作如是观了。

  宙七、念心行息及息除息(分二科) 洪一、对治忘念

  又即如是觉了喜者、觉了乐者,或有暂时生起忘念;或谓有我我所,或发我慢,或谓我当有,或谓我当无,或谓我当有色,或谓我当无色,或谓我当有想,或谓我当无想,或谓我当非有想非无想,生起如是愚痴想思俱行、种种动慢、戏论、造作、贪爱。纔生起已,便能速疾以慧通达、不深染着、方便断灭除遣变吐。

  这是第七科「念心行息及息除息」这两种,分二科,第一科「对治忘念」。

  「又即如是觉了喜者、觉了乐者」,又就前面说的这个初禅、二禅的觉了喜,三禅的觉了乐,这个修行人。「或有暂时生起忘念」,就是忘掉了正念有虚妄分别了,什么呢?有什么妄想了呢?「或谓有我我所」,或者这时候想:我能够得初禅,我能得二禅,我能得三禅,你们都不如我。可能有这种想法,「有我我所」;这个三禅、初禅、二禅是我所得的,我能得到这样成就。

  「或发我慢」,有了我我所见,可能进一步就有我慢、有高慢心;你们都不如我了,瞧不起别人。「或谓我当有,或谓我当无」,或者进一步又会说:将来我当有,或者将来我没有了,这样分别。「或谓我当有色」,这个我是有形色的。「或谓我当是无色的」,没有形色。「或谓我当有想,或谓我当无想」,或者是这些虚妄分别。「或谓我当非有想非无想」,或者是这么想。「生起如是愚痴想思俱行」,这个修行人在这个时候,有这样不合道理的「想思」;这个「想」是取像的意思,「思」是造作的意思;下面有解释。「种种动慢」,有这个我慢就是「动慢」,就是这个不如理作意虚妄分别起来了,叫「动慢」。「戏论」说是有我;或者我有、或者我无、或者有色、无色这些虚妄分别。「造作」做如是观就是造作。「贪爱」爱着这个我、爱着我、我所。

  「纔生起已」刚一生起来这样虚妄分别,「便能速疾以慧通达」,就是很快的就会觉悟了,用佛法的正见的智慧,通达这是错误不应该的;「无我、我所」那有这些虚妄分别呢?「不深染着」,对于这个戏论不是很深的去染着;因为他学习了佛法,有无我的智慧他这染着不深,所以容易改变过来,容易纠正过来,容易清除这些染污的分别。「方便断灭除遣变吐」,就是把这个正观的方便提起来,断灭这些虚妄分别,除遣这些,把它排除出去。「变吐」,这个变吐是个污染的东西;现在就是把这个我我所见,我见、我慢的种子消灭了,叫做「变吐」。

  《披寻记》九二六页:

  生起如是愚痴等者:不了诸行,执我我所,是名愚痴。我慢俱行任运而转,是名动慢。谓我当有,或当无等,是名戏论。于此一切不如理思,是名造作。爱味相应是名贪爱。

  「生起如是愚痴等者:不了诸行,执我我所,是名愚痴」,你不通达这个受想行识是行,执着它是我、是我所有的;你若执着识是我,色受想行是我所,就是举这个例子,是这样子意思。是名叫做「愚痴 」,执着有我就叫做「愚痴」。「我慢俱行任运而转」,你若执着有我,这个「我慢」也和它一起的活动,所以很自然的就出来就现前了,这「我慢」也会出来,「是名动慢」,这个「动慢」就这么讲,就是你有我见,我慢就会动,这就叫做「动慢」。「谓我当有、或当无等」那一段文「是名叫做戏论」,我当有色、无色…这是戏论。「于此一切不如理思,是名造作」,这些不合道理的思惟分别就是「造作」。「爱味相应是名叫做贪爱」,贪爱就是这么讲。

  这是说这个「对治忘念」。下面「作念能学」。

  洪二、作念能学

  由是加行,便作念言:于觉了心行入息出息、我今能学觉了心行入息出息;于息除心行入息出息,我今能学息除心行入息出息。

  「由是加行,便作是言」,由于这个人「纔生起已,便能速疾以慧通达,不深染着,方便断灭除遣变吐」,就是由这个「加行」,「便作是言」:「于觉了心行入息出息、我今能学觉了心行入息出息;于息除心行入息出息,我今能学息除心行入息出息」。这个地方就是这样意思;能觉了心行的入息出息,能够息除心行的入息出息。能觉了,也能息除。

  宙八、念觉心息(分二科) 洪一、观察生心(分二科) 荒一、标

  又若得根本第一第二第三静虑,彼定已得初静虑近分未至依定;依此观察所生起心。

  这以下是第八科「念觉心息」,分二科,第一科「观察生心」分二,第一科「标」。

  「又若得根本第一第二第三静虑」,说这个修行人他能够精进的用功,「得」就是成就了,成就了根本的第一静虑、第二静虑。这个色界四禅称为「根本」是什么意思?就是更殊胜的功德都从这里发生出来,所以它是「根本」。虽然它是有漏的,一切无漏的三昧都从这里出来的;你要得到这个有漏的四禅然后再修「四念处」,有漏的四禅就变成无漏的四禅了,这个定成就了,无量无边的功德都从这里出来,你得阿罗汉果、得辟支佛道、得无上菩提,都是从这里出来,所以称之为「根本」。

  若是成就了根本的第一静虑、第二静虑、第三静虑,「彼定已得」,那么这个人也决定已经成就了「初静虑的近分未至依定」,「初静虑的近分」就是未到地定,「初静虑近分」,接近初静虑的那一部分,就是「未至依定」,就是未到地定。以这个定做依止也可以修四念处的,所以叫「未至依定」。「依此观察所生起心」,就是以此为「依」,就是依这未至定为依止,观察自己这一念心是什么什么相貌,他就观察出来了。

  这是「标」。下面第二科列出来,「所生起心」是什么呢?

  荒二、列

  谓如实知、如实觉了、或有贪心,或离贪心,或有瞋心,或离瞋心,或有痴心,或离痴心。略心,散心,下心,举心,有掉动心,无掉动心,有寂静心,无寂静心,有等引心,无等引心,善修习心,不善修习心,善解脱心,不善解脱心。

  「谓如实知、如实觉了,或有贪心,或离贪心」,就是心现起了他就知道,知道了就会觉了,觉了就是改变了错误,这么意思。「如实知、如实觉了」什么呢?或者这时候有贪心,或这时候没有贪心,或者有瞋心,或者离瞋心,或者有痴心,或者离痴心;不于色受想行识执着有我,那就「离痴心」,于色受想行识执着有我我所,就是愚痴了。「略心、散心」,这个「略心」是什么呢?就是睡眠了,昏沈睡眠了叫「略心」。「散心」就是这时候没有昏沈睡眠,就是在虚妄分别时候是叫「散心」。「下心,举心」,这心里面浮动,你要制止它叫「下心」。心里面昏沈了要举,要发动它。或者有掉动心、或者无掉动心,或者有寂静心、或者无寂静心,或者有等引心、或者无等引心,善修习心、不善修习心,善解脱心、不善解脱心。这一共是二十个心,你数一数看是多少。底下「作念能学」。

  洪二、作念能学

  于如是心皆如实知如实觉了,是故念言:于觉了心入息出息,我今能学觉了心入息出息。

  这地方就这么讲。

  《披寻记》九二六页:

  或有贪心等者:此中从有贪心,乃至不善解脱心,总有二十种心,下念住中一一别释应知(陵本二十八卷十八页)。

  「或有贪心等者:此中从有贪心,乃至不善解脱心,总有二十种心,下念住中一一别释」,下边四念住里边,每一个心一样一样都有解释。「应知」(陵本二十八卷十八页)那里解释这二十种心。

  宙九、念喜悦心息

  彼若有时见为惛沈睡眠盖覆障其心,由极于内住寂止故;尔时于外随缘一种净妙境界,示现教导赞励庆喜策发其心。是故念言:于喜悦心入息出息,我今能学喜悦心入息出息。

  这底下第九科,念这个「喜悦心息」。说「彼」那个修行人有的时候,感觉到自己「为昏沈睡眠盖覆障」,自己的这个寂静住明静心被昏沈睡眠障住了,那么怎么办呢?「由极于内住寂止故」,他这个人不是平常人,他就极能够把这心安住在「寂止」的境界。「尔时于外随缘一种净妙的境界,示现教导赞励庆喜策发其心」,鞭策自己警觉自己,就把这昏沈睡眠破除去了。「是故念言:于喜悦心入息出息,我今能学喜悦心入息出息」,这个地方是这样意思。

  《披寻记》九二七页:

  随缘一种净妙境界等者:谓或念佛或法或僧或戒或舍或复念天,义如前说。(陵本二十四卷二页)如所示现教导赞励庆喜种种方便善自忆念策发其心。

  「随缘一种净妙境界等者:谓或念佛或法或僧或戒或舍或复念天,义如前说」,前面也讲到这个六种随念。(陵本二十四卷二页)有解释。「如所示现劝导赞励庆喜种种方便,善自忆念策发其心」,就把昏沈睡眠破掉了。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