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师地论

《瑜伽师地论》梵文 Yogācāra-bhūmi-?āstra佛教论书。简称《瑜伽论》。瑜伽师地,意即瑜伽师修行所要经历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称《十七地论》。相传为弥勒菩萨口述,无著记录。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国法相宗的根本论书。...[详情]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12)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12)

  丑四、修习如所得道(分二科) 寅一、征

  云何修习如所得道?

  这是「出世间一切种清净」里边,一共是分五科,现在是第四科「修习如所得道」。分两科,第一科是「征」。

  怎么叫做「修习如所得道」呢?这个「如」就是所得。入了谛现观之后他是得到我空的真如了,观我不可得,色受想行识里边色无我、无我所,受想行识无我、无我所,他得到这个「如」了,得到我空的智慧见到我空真如了,但是还没有圆满还要继续修习,怎么样继续地「修习如所得道」呢?这么一句话。

  下边就是解「释」,也就是回答这句话。分两科,第一科「辨修圆满」,那要到阿罗汉才是修圆满了。分两科,第一科是「辨」。分两科,第一科是「四所依法」,这四种法是所依止处。分四科,第一科是「发生欲乐」,就是建立了坚定的愿,欢喜,我欢喜要这样做,有这样的愿望。分两科,第一科「思慕究竟」。说怎么叫做修习如所得道?下面回答。

  寅二、释(分二科)      卯一、辨修圆满(分二科)  辰一、辨(分二科)

  巳一、四所依法(分四科) 午一、发生欲乐(分二科) 未一、思慕究竟

  谓彼如是所生广大无罪欢喜,溉灌其心,为趣究竟,于现法中,心极思慕。

  「谓彼如是」,谓那位入谛现观的那位圣者,他这样子「所生广大无罪欢喜,溉灌其心」,就是前边第三科「入圣谛现观已,为欲证得速疾通慧,作意思惟诸欢喜事」他思惟四证净:原来是凡夫只是在表面上有所思惟,现在证入了四证净之后才知道「佛所以名为佛」的地方,不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说「这是佛」,当然这也是佛,但是这是表面上的,能看到里边佛那个真实的功德。法证净、僧证净,都是看得深刻了所以心里面生欢喜心。依盛事;依增上生事、依决定胜事生欢喜心。依没有嫉妒心生欢喜心,因为其他的同梵行者也同样有增上生事、有决定胜事,也是证悟了四证净的功德所以他也生欢喜心。依知恩,知道佛是大恩德的人,因为佛出现世间为我们说法,我们才知道这是苦,这是集灭道,我们再如法修行才能离苦得乐,所以这是佛的大恩德,也生欢喜心。

  所以「所生广大无罪」,由于他入谛现观能作如是思惟,所以生起了广大的欢喜心,而这个欢喜心是无罪的,不是贪瞋痴的境界,这是有无所得的智慧在里边,有定慧,他最低限度有未到地定,这样的「无罪」清净的「欢喜」心「溉灌其心」,来滋润他的这一念心。

  「为趣究竟,于现法中,心极思慕」,他有这样的欢喜心之后,他不会停留在这里。「为趣」,他就想要前进,前进到究竟的境界,他知道现在只是个开始,才得无生法忍,才得到初果,所得到所证悟的「如」还不圆满,他要到究竟圆满的地方去。「为」了进「趣究竟」圆满的境界,所以「于现法中」,于现在的色受想行识里边,「心极思慕」,这个内心里面有极大的「思慕」,思愿、仰慕圣德的这种愿望。其实这「思慕」也就是想要成就圣道的意思。

  这是第一科「思慕究竟」,第二科「乐欲出离」。

  未二、乐欲出离

  彼由如是心生思慕,出离乐欲,数数现行。谓我何当能具足住,如是圣处,如阿罗汉,所具足住。

  「彼由如是心生思慕」,所以他出离的乐欲「数数现行」,出离这个生死苦。他初入圣谛现观,还没能够解脱生死苦,还没能出离三界的生死苦,所以他出离的乐欲,这种强烈的愿望「数数」地「现行」,时时地这样希望:「谓我何当能具足住如是圣处?」这个「出离的乐欲数数现行」是什么样子呢?就是这样子,就是想:「我什么时候才能够具足地安住在圣处,这个究竟圆满的圣人的境界呢?」「如阿罗汉,所具足住」,就像那个四果阿罗汉他圆满的那个清净的境界,我什么时候才能成就呢?就是有这样的希望心。

  这是「乐欲出离」,这个「思慕究竟」、「乐欲出离」合起来,就是「发生欲乐」。

  午二、发勤精进

  如是欲乐生已,发勤精进,无间常委,于三十七菩提分法,方便勤修。

  「如是欲乐生已,发勤精进」,这下面第二科「发勤精进」。这样的广大的、坚强的欲乐心生起来以后,他就「发勤」就采取行动了,就发动了;「勤」,也就是精进。「无间常委」,不间断就是「常」,「委」就是精细地去修习三十七道品、修这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方便勤修」,依据佛所说的这种法、「方便」,去精进地修四念处、修八正道。这就叫做「修习如所得道」。

  午三、心乐远离

  又彼如是勤精进故,不与在家出家众相杂住,习近边际诸坐卧具,心乐远离。

  「又彼如是勤精进故」,这是第三科「心乐远离」。这个修如所得道的时候,当然是勤精进地,白天也是这么修,夜间也是这么修。「不与在家出家众相杂住」,前边入谛现观那里,从开始发心到入现观的时候,就是没有说这句话。现在入谛现观已,修习如所得道的时候是说了这句话了,他不与在家众、不与出家众「相杂住」,在一块儿住。「习近边际诸坐卧具」,这「不相杂住」是一个现象,第二个现象呢,「习近」就是习惯于亲近,也就是这样生活,「边际的诸坐卧具」就是那个最低的,最低的那种品质的诸坐卧具。「心乐远离」,心里面欢喜远离那很美好的那种坐卧具,不要那个很好的就是不是好的,就是那个最起码的那种坐卧具,那样子维持自己的生活。

  午四、不生喜足

  又彼如是发生欲乐、发勤精进、乐远离已、不生喜足。谓于少分殊胜所证,心无喜足;于诸喜法,转上、转胜、转微妙处,希求而住。

  「又彼如是发生欲乐、发勤精进、乐远离已、不生喜足」,这是第四科「不生喜足」。「又彼」这个圣者,「发生欲乐」这是一科,「发勤精进」是一科,「心乐远离」这是三科。现在还「不生喜足」,还有这么一件事。

  怎么叫作「不生喜足」呢?「谓于少分殊胜所证心无喜足」,他这样精进,有这样强大的欢喜心,又能精进地修习三十七道品,修习四念处,当然他会有成就;成就,他不是顿然间就得阿罗汉道,他不是,是一少分一少分向前进,他成就了「少分」的「殊胜所证」,譬如说由初果得到二果,那才是少分所证。「心无喜足」,他心里面不满足,「我还要继续努力学成功,你请我作方丈,我不去,我还要继续修行」。

  「于诸善法转上,转胜,转微妙处,希求而住」,他这位圣者,他的心里面对于这个「于诸善法」,这些无漏的「善法」,展「转」地向「上」去,展转地向上去,展「转」地殊「胜」,展「转」地「微妙」,那样的「希求而住」,希望我向上进、向前进,展转微妙地,到那里我才能停下来,到圆满了以后我才停下来。

  这是「不生喜足」,是这样。

  巳二、五法圆满(分四科) 午一、欢喜圆满

  由此四法摄受修道,极善摄受,即此四种修道为依,如先所说诸欢喜事,所生欢喜,彼于尔时,修得圆满。

  这下面第二科「五法圆满」,前面这四法是所依止处,所依止的。「五法圆满」里面分四科,第一科「欢喜圆满」。

  「由此四法摄受修道,极善摄受」,由于这位圣者他有这四法的所依止处,他去「摄受修道」,去成就由见道而后修道的功德。这个「摄受」就是摄取成就,因为他成就了无我的智慧、这个无我的智慧不圆满,继续地修继续地修,使令这个智慧增长广大,那就叫做「摄受修道」。极善圆满,就是要达到极圆满,极微妙的地方,要成就那个,到那样的成就。

  「即此四种修道为依」,这话的意思……,「由此四法摄受修道,极善圆满」这是一解;下面还是解释前面这句话。「即此四种修道为依」,这四种法是修道所依止处。「如先所说诸欢喜事」,上面那一段那一科里面所说的那个四证净的欢喜事:增上生、决定胜的欢喜事、乃至不嫉妒的欢喜事、知恩的欢喜事,「所生」的「欢喜」事。「彼于尔时修得圆满」,这个时候在修道的时候,他这个欢喜「修得圆满」,有圆满的欢喜心了。所以你从表面上看这个圣者,穿的衣服也是平平常常的,吃的饭也是平平常常的,这坐卧具、住的房子都是平平常常的,但是他心里面有大欢喜,和表面是不同的。

  午二、喜悦圆满

  最极损减方便道理,烦恼断故,获得殊胜所证法故,亦令悦修得圆满。

  「最极损减方便道理,烦恼断故」,这是第二个「喜悦圆满」。前面是「欢喜圆满」,「欢喜圆满」是摄受修道,就是这个戒定慧展转地殊胜。现在这里「喜悦圆满」,是「最极损减方便道理」,是断惑,断烦恼。「最极损减」,就是由初果断除去我见、身见、戒、取、疑,断除这么多的烦恼,但是继续向前断,继续向前断,断到「最极损减」,是到阿罗汉果了,把所有的爱烦恼、见烦恼都断了。

  这个损减方便的道理,当然你这个智慧光明若来了,黑暗就不存在了,道理就是这样子,所以「烦恼断故,获得殊胜所证法故」,你这个烦恼的黑暗一断掉了、息灭了,「获得殊胜所证法」,你这个智慧,这个定慧也就是增长了;定慧增长了烦恼就断除了,所以获得更殊胜的、所证悟的戒定慧的境界。「亦令喜悦修得圆满」,所以这个由断烦恼而得到灭除一切障碍而得到的喜悦也到极圆满的境界了。你的戒定慧的殊胜的功德到极圆满的时候,你的欢喜心也到圆满的地方了。就是这样意思。

  午三、轻安清凉二种圆满

  又修所断惑品粗重,已远离故,获得轻安;轻安生故,身心清凉,极所摄受。如是二种,修得圆满。

  这是第三科「轻安清凉二种圆满」。一共是五法圆满,第一个是欢喜圆满,第二个喜悦圆满,第三个轻安清凉两种圆满。

  「又修所断惑」,又你入了谛现观,这个见道所断惑已经断了,现在进一步地修行如所得道的时候,就是「修」道「所断」的「惑品粗重已远离故」,就是由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就是把这些粗重,就是这个烦恼的种子,已经完全远离了。烦恼在的时候,你身体没有轻安乐,你这时候烦恼粗重断了的时候,你就「获得轻安」乐,得到那个轻快的安乐。这个安乐,当然和得禅定的安乐还不同,这是圣道。

  「轻安生故,身心清凉」,这个轻安乐现前的时候,「身心清凉」,身清凉、心也清凉。原来的色受想行识;受想行识就是「心」,另外的眼耳鼻舌身就是「身」,「身心清凉」,这个身心里边,也是由心清凉而后身清凉。这个受想行识的识,主要是识,识原来是有贪瞋痴的烦恼火的,现在把这烦恼火去掉呢,这个心就感觉清凉。其实,这个地方叫做「轻安乐」,但是对粗重来说是安乐,对烦恼火来说那就是清凉,所以这个安乐和清凉实在意思是可以说是一体的两面。这个身心的清凉,那个无垢,没有垢染的那个识,就是清凉了。「极所摄受」,到这时候是极圆满的成就了,到了阿罗汉这个时候。前面是「烦恼粗重已远离故,获得轻安」,由「轻安生故」,所以「身心清凉,极所摄受」,这个是以轻安为前提,而后得到身心清凉。

  「如是二种修得圆满」,这两种都圆满了;轻安也圆满了,清凉也圆满了,二种都修得圆满了。这是轻安……这三科都是在「受」上说的,有欢喜的圆满,有喜悦的圆满,有轻安清凉的两种圆满。

  这是第三科,底下第四科「学位圆满」。

  午四、学位圆满

  又此有学,金刚喻定到究竟故;修得圆满。

  那个标题是「五法圆满」。「五法圆满」:第一个欢喜圆满、第二个喜悦圆满、第三个是轻安圆满、第四个就是清凉圆满,就是这四个。这第四科是「学位圆满」,实在就是第五个,第五法圆满。

  「又此有学」,又这位有学的这位圣者,他到达这个时候,「金刚喻定到究竟故」,就是他成就的这个定,这奢摩他的定是不为爱烦恼、不为见烦恼所动摇,他把爱烦恼、见烦恼都断掉了,到这个时候已经到究竟圆满的时候了。「修得圆满」,那就是四果阿罗汉了,这学位圆满了。

  辰二、结

  是名修习如所得道。

  前面是辨,辨这个修圆满。现在是第二个是「结」,结束。

  是名叫做修习如所得道,这个「修习如所得道」就是这样子。

  卯二、明普摄义

  又此修习如所得道义,广说应知。谓四种法为依止故,能令五法修习圆满。除此,更无若过、若增。

  这是第二科「明普摄义」。前面是「辨修圆满」,下面第二科「明普摄义」。

  「又此修习如所得道」的「义」,「广说应知」,在圣教里面说得很多,你要知道。「谓四种法为依止故,能令五法修习圆满」,就是这么多。「除此更无若过、若增」,就是这么多。这是普摄一切圣教所说的,如所修习如所得道的义,就是这么多。

  这是第四科「修习如所得道」说完了。下面是第五科「证极清净及果功德」。

  丑五、证极清净及果功德(分二科) 寅一、征

  云何证得极清净道及果功德?

  这是「出世间一切种清净」的最后一科。这一科里面分两科,第一科是「征」,第二科是解「释」。

  怎么叫作证得极清净道及果功德呢?

  下面第二科解「释」。解释分两科,第一科是「正显证得」。又分两科,第一科是「辨道果等」。分两科,第一科是「别辨」。又分三科,第一科是「极净道果」。又分两科,第一科「举诸烦恼」。「举诸烦恼」里面又分两科,第一科是「乐等位摄」。

  寅二、释(分二科)  卯一、正显证得(分二科) 辰一、辨道果等(分二科)

  巳一、别辨(分三科) 午一、极净道果(分二科) 未一、举诸烦恼(分二科)

  申一、乐等位摄

  谓于三位:乐位、苦位、不苦不乐位,为诸烦恼之所随眠。有二种补特伽罗,多分所显。一者、异生,二者有学。

  「谓于三位:乐位、苦位、不苦不乐位。为诸烦恼之所随眠」,本来证得的极清净道及果道,这个道、果功德都是清净的。怎么是清净呢?因为把这不清净的烦恼断除去了才清净,所以一定要说到这个烦恼法。

  这个烦恼这件事,「乐等位摄」,「谓于三位」,就是所有的人在三个阶段,有「乐位」在乐的这个阶段、和苦的阶段、和不苦不乐的这个阶段,这时候是三受。「为诸烦恼之所随眠」,你在乐的时候,感觉到满意的境界出现的时候你心情快乐的时候,你就会生出贪烦恼来,你这个贪烦恼一现起呢?就熏习贪的种子,这贪的种子就增长了,说是为诸贪烦恼熏习成的随眠的境界。

  这个苦位,就是苦恼的境界出现的时候心情愤怒,这个瞋心出来了,瞋心一出来了呢?就熏习了瞋烦恼的种子就是随眠,这个苦的这个境界的出现是瞋烦恼熏习瞋的种子的时候,瞋烦恼的种子就加强了,这「苦位」。

  「不苦不乐位」,这个时候也不感觉到满意也不感觉到不满意,这个时候的境界呢就是你的愚痴的烦恼在活动,你这个不苦不乐的境界出现的时候,你也不知道苦、空、无常的道理,你还是迷惑的呀!所以你这个愚痴的烦恼就是在动了。这个愚痴烦恼一动呢,也熏习了烦恼的种子,熏习了愚痴烦恼的种子,所以这三位为贪瞋痴烦恼所熏习的贪瞋痴的随眠的这个境界,就是这样子。

  「有二种补特伽罗,多分所显」,这样子在三位上熏习烦恼种子,熏习贪瞋痴的烦恼的种子是谁这样子的?是谁呀?有两种人「多分所显」,这两种人都是这样子,但是在这个凡夫……,两种人是谁?一个是「异生」,就是一般的凡夫,凡夫完全是这样子,百分之百就是这样子。「有学」就是圣者了,超越过超过了凡夫的境界,得了初果、得到二果、得到三果、得到四果向的这些圣人呢,他的烦恼没有断尽,还有一点活动,但是他也不完全是烦恼活动,那个圣道现前的时候,就于乐位、苦位、不苦不乐位,没有烦恼的熏习,所以还有一少分,还有一分,这个地方就是有一点变动,初果圣人他烦恼的活动要多过二果,二果要多过三果,三果多过四果向。四果向少过三果,三果少过三果向,乃至到初果,就是这个地方有一点差别所以说「多分所显」,是这样意思。这是「乐等位摄」。

  申二、杂染品摄(分二科) 酉一、略标类

  又有二种能发起杂染品。一者,取杂染品,二者,行杂染品。

  前边是约受,约这个众生他这个心和种种境界接触的时候,内心里面有感觉,从这上面说。现在呢,又从杂染品来说,杂染品来分别这个染污的境界,分别这个烦恼的不同。分两种,分两科,第一科「略标类」,这个「类」不同,虽然都是烦恼其中有差别。

  就是「又有两种能发起杂染品」的事情,那二种呢?「一者,取杂染品,二者、行杂染品」,有这两种不同。

  这个「取」在十二因缘里面是爱缘取,你对于一切境界有爱着心的时候,这总说就是爱,详细说就是有四种不同。这个爱烦恼一重了,就叫作取。这个取有欲取,就是一般的凡夫爱着五欲,这种境界。第二是见取,就是外道,这个外道他们对于哲学有研究,他有种种的邪知邪见,他也有种种的取,各式各样像这个〈有寻有伺地〉那个不如理作意,有那么多不同的境界。欲取、见取、第三个是戒禁取。戒禁取就是这些外道的仪轨。第四个是我语取,就是执着有我,这也是执着。这都是杂染,都是不清净的事情。这是由爱而缘取,以爱为缘而有取杂染的现行。

  「二者、行杂染品」。行杂染品呢,就是无明缘行。由无明而有行,行就是业了。这个爱取是属于烦恼;行是属于业。这个业和这个烦恼有一点不同,但是也不是决定不同。这个业当然……,行的杂染呢,是由无明那里来的,无明就是烦恼。无明的发展成为行:有福行、罪行、不动行,也是各式各样的不同,总而言之都是染污的。

  有这两种,这是「标类」。前边这个乐位、苦位、不苦不乐位,从「受」上来分别烦恼的差别,现在这是说从「惑、业」上来分别杂染的不同。

  这第二科是「明过患」,有这样的杂染有什么过患呢?

  酉二、明过患

  即为断此二杂染品入善说法毗奈耶时能为障碍所有烦恼。此诸烦恼,能为随眠深远入心。又能发生种种诸苦。

  「即为断此二杂染品」,就是这些修行人,就是为了除灭这两种染污事情,才来到善说法毗奈耶来到佛法里边来,来了他就是觉悟到要「断」除这两种「杂染品」,他才发心出家的呀。而这两种杂染呢「能为障碍」,就能障碍你修学圣道,能障碍你得圣道。这些的烦恼,这些都是属于这个,不是取杂染品就是业杂染品都是烦恼,所有都是烦恼。

  「此诸烦恼,能为随眠深远入心」,这个取杂染品也好,行杂染品也好,在你内心里面一动的时候,就在你心里面熏成随眠了,这个随眠是不与心同时活动的,是在心里边储藏,储藏在那里边。「深远入心」,它是很深的,不是在表面上的。

  「又能发生种种诸苦」,这个取杂染品、行杂染品,一个是障碍你修学圣道,一个是能发生种种的苦恼。你这个贪心,你这个种子一现行了,不是贪心就是瞋心就是愚痴心,由贪、瞋、痴就会接触到很多的苦恼的事情,而这个苦恼从那儿来的呢?就是你内心的随眠出来的,从那里出来的,不是从外边来的。说是:「明明是你对不住我嘛!我的苦恼是你给我的嘛!怎么说我心里随眠,由随眠出来的呢?」这话可以这么说;若是圣人的话呢,说是谁拿了刀来杀他的时候圣人没有苦,前一剎那有一点苦,但是第二剎那的时候,他那个圣人的无我的智慧一现行的时候,这个苦就没有了,那么你说,你说是谁给你的苦?

  《披寻记》七五五页:

  又有二种能发起杂染品等者:缘起所摄无明及爱,此能发起二杂染品:谓爱为缘,发起取杂染品,无明为缘,发起行杂染品。又无明爱能障入善说法毗奈耶最初正见令不得生,是名入善说法毗奈耶时能为障碍所有烦恼,以此烦恼能为随眠深远入心不得离系故,又此烦恼能生种种诸苦不证寂灭故。

  「又有二种能发起杂染品等者:缘起所摄无明及爱」,就是十二缘起里边的,第一支就是无明。后边那个支,无明缘行……,一共七支;七支,就是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处,六处缘触,触缘受,受缘爱,到这爱这里。「此能发起二杂染品」,就能发起两种污染的事情。「谓爱为缘,发起取杂染品,无明为缘,发起行杂染品」,爱烦恼,一个无明烦恼。「又无明爱能障入善说法毗奈耶最初正见令不得生」,这两种杂染最初的时候,能够障碍来到佛法里边的人,你最初得到的正见,它障碍你;其实这个正见就是初果圣人的智慧,是出世间的正见。「令不得生」,使令你不能生出来无我无我所的智慧。「是名入善说法毗奈耶时能为障碍所有烦恼」,就是这样的烦恼。

  「以此烦恼能为随眠深远入心」,这个烦恼它还能制造随眠,你烦恼一动就熏成了种子,这个种子不是在你心的表面上的,与心不相应的,是在深入到心的里边去。「不得离系故」,那在那里有什么事情呢?使令你不能离开烦恼,就不能得解脱。「又此烦恼能生种种诸苦不证寂灭故」,使令你不能得到寂灭涅槃,使令你在这个生死的境界里面受苦,不能得涅槃。这是「明过患」。

  未二、显无余断

  若能于此无余永断;名为证得极净道果。

  这是第二科「显无余断」。第一科是「举诸烦恼」,烦恼分两科,一个「乐等位摄」,一个「杂染品摄」,这是「举诸烦恼」这是第一科。第二科呢?「显无余断」。

  「若能于此无余永断」,若是你来到佛法里边来修学这个四念处的话,修学戒定慧,修学四念住的话,修学八正道。「于此无余永断」,就是没有剩余的完全息灭了。「名为证得极净道果」,这就是得到圣道果了,或者得初果、得二果、得三果、得四果。这个第一科「午一、极净道果」这一科说完了。

  午二、极清净道

  又十无学支所摄五无学蕴,所谓戒蕴、定蕴、慧蕴、解脱蕴、解脱知见蕴,名极清净道。

  这是第二科「极清净道」。前面的「极净道果」呢,是约断烦恼说。现在第二科「极清净道」呢?是约你得到的功德,断除烦恼得道果,但是得道果不只是断烦恼,还得到很多的功德,就是得到什么呢?这地方说「十无学支」就是有十种是「无学」、阿罗汉果所成就的功德,属于这一类的就是「极清净道」。

  这个「十无学支」里面「所摄」的「五」种「无学蕴」,「无学蕴」,这个五种是无学阿罗汉他所积聚的功德。我们凡夫就是色受想行识是我们的生命体,这阿罗汉以什么为他的生命体呢?他以「戒蕴、定蕴、慧蕴、解脱蕴、解脱知见蕴」是他的生命体。如果他也是色受想行识,那还是生死凡夫境界嘛!现在他是成就了无学的,超过了四果向,超过了前四果所成就的这个无漏的「戒」,戒并不就是一种所以叫作「蕴」、积聚。定也不是一种所以叫「定蕴」。「慧蕴」那也就是无我、无我所的智慧,那当然也有根本智、也有后得智,他出定的时候他也有种种差别的智慧。「解脱蕴」,解脱蕴就是解脱了一切的爱烦恼、见烦恼叫「解脱蕴」。「解脱知见蕴」呢,就是解脱了烦恼之后知道解脱烦恼,他知道烦恼解脱了,那么那叫「解脱知见蕴」。「名极清净道」,这个极清净道就是这样。

  这个地方「十无学支所摄五无学蕴」,五无学蕴就包括了十无学支,是这么意思。这是「极清净道」第二科。现在是第三科「住圣功德」。

  午三、住圣功德(分三科) 未一、标

  又由证得此极净道,离十过失,住圣所住。

  这是第三科,分三科,第一科是「标」。

  「又由证得此极净道」,又由这无学的阿罗汉成就了「此极清净道」,就是远离了十种过失,安住在圣人的境界里边,所以叫做「住圣所住」。

  《披寻记》七五五页:

  又十无学支所摄五无学蕴等者:谓无学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正解脱、正智,是名十无学支。此中正语、正业、正命,戒蕴所摄。正念、正定,定蕴所摄。正见、正思惟、正精进,慧蕴所摄。正解脱,解脱蕴所摄。正智,解脱知见蕴所摄应知。

  「又十无学支所摄五无学蕴等者:谓无学正见」,无学的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还有「正解脱、正智,是名十无学支」,这是十个。你计算这个数,正见是一个、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这就是八正道嘛,这个八正道再下边呢正解脱和正智,加上这两个,就是十无学支,「是名十无学支。」

  「此中正语、正业、正命,戒蕴所摄」,这十无学支和这个五无学蕴来会合,会合了,怎么会合呢?此中正语、正业、正命,就是属于戒的,在戒蕴说到这三个。「正念、正定」是定蕴所摄。「正见、正思惟、正精进」是慧蕴所摄。正见、正思惟、正精进,是慧蕴所摄。这个「正解脱」是解脱蕴所摄。「正智,解脱知见蕴所摄」。所以十无学支就是五无学蕴,这么样会通。

  未二、释(分二科) 申一、辨过失(分二科) 酉一、征

  云何名为十种过失?

  这个「住圣功德」里边分三科,第一个是「标」:「又由证得此极净道,离十过失,住圣所住」这是「标」,下面解「释」。分两科,第一科是「辨过失」。分两科,第一科是「征」。

  「云何名为十种过失呢」,这是问,下面第二科就把十种过失「列」出来。

  酉二、列

  所谓依外诸欲所有愁、叹、忧、苦、种种恼乱,苦苦相应过失。又有依内不护诸根过失,由不护诸根故,生愁叹等。

  就是「依外」边的色、声、香、味、触的五「欲」,「愁、叹」生起来的愁苦、悲叹,生出来的忧、生出来的「忧、苦」,「种种」的「恼乱」恼乱你,「苦」而又「苦」的「相应」的「过失」。说是你得不到这个五欲你很苦;得到了五欲,这个五欲叫你忧愁、叫你种种的苦恼,还有这种事情的。现在这阿罗汉没有这件事,阿罗汉没有这件事,没有这些苦恼的事情。

  「又有依内不护诸根过失,由不护诸根故,生愁叹等」,「又有依内」,前面是依外,凡夫所受的五欲是外边的境界。现在说「依内不护诸根过失」,这个「依内」,你若不保护你的诸根也有问题;你不保护你的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也有问题。「由不护诸根故」,你不爱护不保护你的眼、耳、鼻、舌、身、意,你心里面就愁、就会贪。说:「没有营养,我这身体不行,我要争取营养」,有很多、很多的问题。天气太冷了又不行、太热了也不行,很多的问题。但是阿罗汉没有这件事。

  又有爱味乐住过失。

  这个什么事情呢?看这个《披寻记》。

  《披寻记》七五六页:

  又有爱味乐住过失者:当知此由无学正定而得远离,于诸静虑无有爱味相应故。

  「又有爱味乐住过失」,这个不念乐(ㄧㄠˋ)、念乐(ㄌㄜˋ),乐住。「又有爱味乐住过失」,乐住过失是什么呢?「当知此由无学正定而得远离,于诸静虑无有爱味相应故」,「无学正定」就是阿罗汉他的正定,八正道里面的正定,「而得远离」没有这个爱味的这件事。我们凡夫对于五欲有爱味,这个圣人呢他在禅定里面也有些乐受,但是他不爱着这个乐受,他不爱着所以而得远离。「于诸静虑无有爱味相应故」,虽然也有禅定的轻安乐,各式各样的美妙的境界,但是他不执着所以没有这个过失。

  又有行住放逸过失。

  有行的放逸的过失、有住的放逸的过失。看这个《披寻记》。

  《披寻记》七五六页:

  又有行住放逸过失者:当知此由无学正精进而得远离,于行于住常无放逸故。

  凡夫是这样,圣阿罗汉没有。

  又有外道不共,即彼各别邪见,所起语言、寻思、追求三种的过失。

  「又有外道不共,即彼各别的邪见,所起的语言、寻思、追求的三种的过失。」这「外道不共」,就是单独外道才有,不是外道没有。他们各别所起的,由邪见所起的语言的过失、寻思的过失、追求的过失,这阿罗汉没有,没有这种过失。看这个《披寻记》。

  《披寻记》七五七页:

  又有外道不共等者:此中三种过失,皆由外道各别邪见所起,不共圣教,当知此由无学正语、正思惟、正业、正命而得远离。

  「又有外道不共等者:此中三种过失,皆由外道各别的邪见所起的,不共于圣教」,圣教没有。「当知此由无学正语、正思惟、正业、正命而得远离」,就远离了外道这个过失。

  又有依静虑边际过失。

  看这《披寻记》。

  《披寻记》七五六页:

  又有依静虑边际过失者:当知此由无学正解脱而得远离,不依静虑边际,妄计清净故,第四静虑,名叫静虑边际。妄计清净论者,执此已得究竟解脱故。

  「又有依静虑边际过失者:当知此由无学正解脱而得远离」,远离这个静虑边际的过失,而得远离。「不依静虑边际,妄计清净故」,这个在静虑的边际妄计是涅槃,是最清净的境界,阿罗汉没有这回事,阿罗汉知道静虑也是生死的境界。「第四静虑,名叫静虑边际」。

  「妄计清净论者,执此已得究竟解脱故」,现在阿罗汉没有这个问题。有的人解释第四静虑叫做静虑的边际、最高的边际。但是也有是这个初禅是静虑的边际,也有说未到地定是初禅的边际,也有这种说法。总而言之,阿罗汉不在这些上面起种种过失的。

  又有缘起所摄发起取杂染品过失、又有发起行杂染品过失。

  「又有缘起所摄发起取杂染品的过失,又有发起行杂染品的过失」,阿罗汉没有这种过失的。

  《披寻记》七五七页:

  又有缘起所摄发起取杂染品过失等者:此二过失,当知由无学正智而得远离,如实了知杂染因故。

  而没有这些烦恼的过失。

  申二、显圣住

  若于如是十种过失,永不相应;唯有最后身所任持,第二余身毕竟不起,于最寂静涅槃界中,究竟安住。一切有情,乃至上生第一有者,于彼一切所有有情,得为最胜。是故说名,住最圣住。

  前边是第一科「辨过失」,现在第二科「显圣住」。

  「若于如是十种过失,永不相应」了,不是暂时的不相应,永久的没有这种过失。「唯有最后身所任持,第二余身毕竟不起」,阿罗汉没有入无余涅槃的时候,这一身就是最后身,这一个身结束了再没有第二个身现起了,所以叫做「最后身所任持」。就是这个时候,他还有这个业力任持这个身体的存在,这个「第二余身」呢决定不再生起了,因为没有爱取的烦恼他就不再生起了。「于最寂静涅槃界中,究竟安住」,他不入涅槃的时候、不入无余涅槃的时候,他心里面一入定他也是「于最寂静涅槃界中,究竟安住」,也没有一切的杂念的,究竟安住。

  「一切有情,乃至上生第一有者」,就是非非想天,在一切凡夫的众生是最殊胜的。「于彼一切所有有情」,就是所有的欲界的众生、乃至色界的众生、无色界天、乃至非非想天,这么多的一切的有情、所有的有情里边,阿罗汉是最为殊胜、是最第一的,第一有情也不如阿罗汉,「是故说名,住最圣住」。看这个《披寻记》。

  《披寻记》七五七页:

  唯有最后身所任持等者:住有余依涅槃界中,是名最后身所任持。住无余依涅槃界中,是名第二余身毕竟不起,于最寂静涅槃界中究竟安住。此于一切有情乃至上生第一有者得为最胜,名住圣住。

  「唯有最后身所任持等者:住有余依涅槃界中,是名最后身所任持」,就是有余依涅槃的时候。「住无余依涅槃界中,是名第二余身毕竟不起」,就是这个身体化了以后再没有身体了。「于最寂静涅槃界中究竟安住。此于第一有情乃至上生第一有者得为最胜,名住圣住」,这样的意思呢,前面「最后身所任持」那是有余依涅槃,「第二余身毕竟不起,于最寂静涅槃界中究竟安住」就是无余涅槃。是这样意思。

  未三、结

  以能远离十种过失,又能安住圣所住处,故名功德。

  这第三科是「结」。前边是「住圣功德」这一科里边分三科:第一科「标」,第二科是解「释」,现在第三科是「结」束了。

  「以能远离十种过失,又能安住圣所住处,故名」叫做「功德」。

  巳二、总结

  又若彼果、若极净道、若彼功德。如是一切,总略说名,证得极清净道及果功德。

  这是第二科「总结」。前边是「别辨」,现在是「总结」。

  「又若彼果」、彼清净果,「若极净道、若彼功德」,这是这三段文。「如是一切,总略说名」,叫做「证得极清净道及果功德」。这是「总结」。

  辰二、明普摄义

  又此证得极清净道及果功德义,广说应知。如所说相,除此,更无若过、若增。

  这是第二科「明普摄义」。前边是辨这个道果等,辨道果功德等的事,现在这里这第二科「名普摄义」。

  「又此证得极清净道及果」、及「功德义」,「广说」、在圣教里边广说,说了很多的事情「应知」。「如所说相,除此,更无若过、若增」,这可以总摄一切圣教义。

  卯二、兼显解脱(分二科)    辰一、有余依摄

  若得如是最上无学诸圣法者,如是圣法相应之心,于妙五欲极为厌背;无异熟故,后更不续。若世间心,虽复已断,犹得现行。彼于后时,任运而灭。

  前边是第一科「正显证得」,现在第二科「兼显解脱」。分两科,第一科「有余依摄」。

  「若得如是」,若是这位圣人成就了这样「最」殊胜的「无学」的「诸圣法者」,「如是圣法相应」的「心」,是「于妙五欲极为厌背」,于世界上的不管是欲界的妙五欲,乃至色界、无色界禅定里边的欲,「极为厌背」他都是厌恶而不随顺的。「无异熟故,后更不续」,阿罗汉他因为没有爱取的烦恼,无明、爱取的烦恼都没有了,再不会有这样的果报了,再不会得世间的欲界的果报、色界、无色界天的果报都没有了,后更不继续下去了。

  「若世间心,虽复已断,犹得现行。彼于后时,任运而灭」,这个「若世间心,虽复已断,犹得现行」,就是这个阿罗汉的这个色、受、想、行、识的这个识「世间心」,他的世间心这是个果这是个异熟,他那无记的明了性的识;明了性的识那个因已经断了「虽复已断」,但是果还现行。就是那个名言种子,名言种子是他的因,他因为没有爱取了,没有爱取了这个世间心,由他这个命,那个命,那个寿命的力量,他还继续出现。「彼于后时,任运而灭」,他若是寿命尽了的时候,这个世间的识任运也就灭了,也就不存在了。

  我们若是不学习《阿含经》、不学《瑜伽师地论》、乃至《大智度论》的时候,这件事不明白。不明白这个识还会灭,色、受、想、行、识这个识会灭,这件事我们中国传统佛教的学者都是不谈到这件事,不谈到这件事的。

  辰二、无余依摄

  又烦恼道后有业道,于现法中已永断绝。由彼绝故,当来苦道更不复转。由此因果永灭尽故,即名苦边。更无所余,无上、无胜。

  这是第二科「无余依摄」。前面说是「有余依摄」,就是有这个异熟果在,那个无记识,那个不苦不乐的那个明了性的识,是果报主,其它的贪、瞋、痴,爱、取一切的烦恼都清净了,这时候叫做有余依。现在说「无余依摄」。

  「又烦恼道后有业道」,「烦恼道」就是现在对境生起种种爱烦恼、见烦恼,这烦恼道。「后有业」呢,就是将来的果报,能感将来的果报叫做「后有」,「后有」就是以后的。现在这个生命是过去的业得到的果报,这个果报以后还有果报叫「后有」,那个果报也是由「业」得来的,就是「后有业道」。所以一个烦恼,一个业。

  「于现法中已永断尽」,这个阿罗汉他在现在的色、受、想、行、识里边,他把这个烦恼也断了,把后有的业也断了。譬如说爱缘取、取缘有,爱、取没有了,这个有也就没有了,所以后有的业力也没有了。后有的业力没有了,说这个身体结束,再不会有果报了,再不会有色、受、想、行、识了,「已永断尽」。

  「由彼绝故」由彼后有的色、受、想、行、识断了。「当来苦道更不复转」,将来的果报不会再现前了。「由此因果永灭尽故」,这个「烦恼道、后有业道,巳永断绝」这是因灭了,「由彼绝故当来苦道更不复转」是果道,是果没有了。「由此因果永灭尽故即名苦边」,这就是苦的最后边了。「更无所余」,并没有残余的事情了,到这个境界的时候,「无上无胜」,是最殊胜的,也没有人能胜,再没有一法能胜过它了。这是真如的境界,无余涅槃就是真如的境界了。

  子五、结

  此中若入圣谛现观。若离障碍。若为证得速疾通慧作意思惟诸欢喜事。若修习如所得道,若证得极清净果及果功德,如是名为出世间一切种清净。

  「此中若入圣谛现观。若离障碍。若为证得速疾通慧作意思惟诸欢喜事」,这是第五科「结」,结束前面这一段文。

  这里面,这一大段文里边第一段是「入圣谛现观」,第二段「入圣谛现观离诸障碍」,第三段是「证得速疾通慧作意思惟诸欢喜事」第三,第四段是「若修习如所得道」,「若证得极清净果及果功德」这是第五段。「如是名为出世间一切种清净」,这是结束这段文。

  癸二、明普摄义

  又此出世间一切种清净义。广说应知如所说相。除此更无若过若增。

  这是第二科「普摄义」。这「出世间一切种清净义」,在圣教里边说得很多,你要注意。现在所说的这个相,也就是完全收摄在这里面了,「除此更无若过若增。」

  庚二、结名修果

  如是若先所说世间一切种清净,若此所说出世间一切种清净,总略为一,说名修果。

  「如是若先所说世间一切种清净」。这个「先所说」,在出世间一切种清净前面「所说」的那个「世间一切种清净」,就是那个得三摩地、三摩地圆满、三摩地自在那三段。「若此所说」若这一段所说的「出世间一切种清净」,这两段合起来「总略为一」,就叫做「修果」,修习瑜伽所得的果,这是「结名修果」。

  戊三、总结

  如是如先所说若修处所、若修因缘、若修瑜伽、若修果,一切总说为修所成地。

  「如是如先所说若修处所」。这个〈修所成地〉一共是分七大科,但是说七段文之前说四科。说四科,那个四段文,第一个是修处所。「修处所」是什么呢?就是生圆满,生圆满有内外的分别,生圆满。「若修因缘」呢,修因缘就是闻正法圆满、涅槃为上首、能熟解脱慧之成熟,这是修因缘。那修习对治,就是「修瑜伽」。「若修果」就是世间一切种清净、出世间一切种清净,叫修果。「一切总说为修所成地」,和合起来这就叫做「修所成地」,「修所成地」就是说的这么多事情。

  这是第三科「总结」。

  这修学圣道这件事,究竟是怎么样修学圣道?现在这里边,这是说的声闻道说的这个次第,说的这么多。但是这还是略说,下边那个第十三地。〈本地分〉一共十七地,第十三地是〈声闻地〉,要比〈修所成地〉说的更详细了。

  昨天讲那个「欲得速疾通慧」,这个「速疾」是形容那个「通慧」的,这个神通的智慧是非常的快、迅速,你要现神通的时候你立刻地入定,从定又发出神通来,这个时间是很短的,叫做「速疾通慧」。你欲得这个「速疾通慧」,不是速疾地得到通慧,不是那么意思。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