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师地论

《瑜伽师地论》梵文 Yogācāra-bhūmi-?āstra佛教论书。简称《瑜伽论》。瑜伽师地,意即瑜伽师修行所要经历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称《十七地论》。相传为弥勒菩萨口述,无著记录。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国法相宗的根本论书。...[详情]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九(5)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九(5)

  卯十七、真实牟尼(分二科)  辰一、举颂言

  住戏论皆无,逾墙堑离爱,牟尼游世间天人不能识。

  这是第十七科「真实牟尼」,分两科,第一科「举颂言」,第二科「长行」解「释」。分两科,第一科「别释颂」。又分两科,第一科是「愚夫摄」。又分两科,第一科「出轻毁」。

  辰二、长行释(分二科)  巳一、别释颂(分二科)

  午一、愚夫摄(分二科)  未一、出轻毁

  此颂所明,谓阿罗汉苾刍永离贪爱,由四种相,于恶魔怨一切愚夫所系属主,解脱自在,随意游行空闲聚落。

  「此颂所明」,前面这四句颂,所说明的道理是什么呢?「谓阿罗汉苾刍永离贪爱」,这四句颂是赞叹阿罗汉这位大比丘,这位圣者,「永离贪爱」,永久的远离了贪爱的染污心。「由四种相,于恶魔怨一切愚夫所系属主,解脱自在」,由四种相貌表示阿罗汉于恶魔怨解脱自在了,他解脱了恶魔的怨。恶魔以佛法为怨,所以叫做「恶魔怨」。恶魔怨是什么呢?「一切愚夫所系属主」,恶魔是凡夫的主人,凡夫以魔为主,凡夫是系属于魔王的,魔王为他作主,凡夫不能自己作主的,所以叫做「系属主」。阿罗汉由四种相,于恶魔怨解脱自在了,解脱了魔王的系缚,他能够自主了,所以叫做「自在」。「随意游行空闲聚落」,阿罗汉随自己的意思,他可以游行于空闲的地方,也可以游行于聚落的地方。

  《披寻记》六八九页:

  由四种相等者:谓离识住,及离戏论,逾欲爱墙,逾无明堑,是名四相。由此不为魔怨之所驱役,是名解脱自在。言魔怨者,略有四种:谓蕴魔、烦恼魔、死魔、天魔,如〈声闻地〉释。(陵本二十九卷二十一页)如是魔怨,一切愚夫之所系属,故得主名,愚夫是彼所驱役故。

  「由四种相等者:谓离识住」,这是一种相;「及离戏论」,这又一种相。第一句「住」,就是四识住没有了,「戏论」也没有了。「逾欲爱墙」,第二句颂「逾墙」,这个「墙」是譬喻什么呢?就是譬喻人的这个欲爱心。但是阿罗汉超越这道墙了,从这道墙跳过去了。「逾无明堑」,这个「堑」就是城墙外边有一道很深的沟,叫做「堑」。这个「堑」譬喻什么呢?譬喻无明的。阿罗汉也超越了这个无明的「堑」。「是名四相」,这「四相」就是这四个,一个是「住」,一个「戏论」,一个「墙」,一个是「堑」,这四个相都超越了。

  「由此不为魔怨之所驱役」,这个「魔怨」不能够控制阿罗汉,不能够来驱役,来调弄阿罗汉的。「是名解脱自在。言魔怨者,略有四种:谓蕴魔」,就是色受想行识,这五蕴魔,当然这是有烦恼的蕴,是「烦恼魔、死魔、天魔」,就是这四种魔,「如〈声闻地〉释(陵本二十九卷二十一页)如是魔怨,一切愚夫之所系属」,都系属这个魔怨,「故得主名」,所以魔是主,「愚夫是彼所驱役故」。

  有诸愚夫,遇见如是真阿罗汉,于最究竟自在游行,不如实知,便于二处妄生轻毁:云何此善男子弃舍自属养命珍财,乃求属他资身众具?何故弃舍生天方便,苦勤精进求有断灭?

  「有诸愚夫,遇见如是真阿罗汉,于最究竟自在游行,不如实知」,这是「出轻毁」。「有诸愚夫」,就是有很多的凡夫,遇见了这样的真阿罗汉,「于最究竟自在游行」,阿罗汉能够究竟的自在游行于世间,「不如实知」,凡夫遇见了这样的圣人,并不认识他。「便于二处妄生轻毁」,凡夫在两个地方,就是错误的轻毁阿罗汉。那两个地方呢?第一个地方,「云何此善男子弃舍自属养命珍财」?为什么这个善男子他弃舍了,他不要了,属于他自己的保养他生命的珍财,他不要了,弃舍了。「乃求属他资身众具」,他弃舍了,但是他的生命还是要维持的,怎么样维持呢?就是向别的人,属于别人资养生命的众具去乞求,向别人乞求生命所需。「何故弃舍生天方便,苦勤精进求有断灭?」这是第二个,什么理由弃舍了生天的方便道?生天的方便道他弃舍了,「苦勤精进」,这个「勤精进」是很辛苦的事情,而这位圣人就是努力的做这件事,不怕苦,他努力的「求有断灭」,希望这个色受想行识,能够不再继续下去了,他欢喜做这件事。这是在这两件事上,来轻毁阿罗汉。

  未二、显难识(分二科)  申一、人

  是诸愚夫见生天上有胜功德,见处居家有多财产,故于牟尼妄生轻忽。

  前面是「出轻毁」,这是第二科「显难识」,阿罗汉有什么地方不容易认识呢?分两科,第一科是「人」。

  「是诸愚夫见生天上有胜功德」,他们看见生到天上去,有殊胜五欲的享受,那是最有意义的事情;「见处居家有多财产」,如果是不生天在人间,这个居家的生活有很多的财富,那也是很好。「故于牟尼妄生轻忽」,所以对于圣人就虚妄的轻视他,「妄生轻忽」,就是轻视他,认为这个人没有智慧

  申二、天

  彼所事天,于此牟尼广大功德尚不能了,况能事者而能识知。

  这第二科是「天」。「彼所事天」,那个愚夫所侍奉、所恭敬的天神,「于此牟尼」,于此圣人「广大」的「功德」境界,尚且都不能明白,「况能事者」,何况能侍奉天的人而能够认识他呢?更不能认识了。

  这是「难识」,一个「轻毁」,一个「难识」,合起来就是凡夫的境界。下面第二科是「牟尼摄」,分两科,第一科是「征」。

  午二、牟尼摄(分二科)  未一、征

  云何离爱诸阿罗汉由四种相,于恶魔怨一切愚夫所系属主,解脱自在?

  这是先问,什么原因远「离」了三界「爱」欲的「诸阿罗汉」,「由四种相」貌,「于恶魔怨」解脱自在呢?「一切愚夫所系属主,解脱自在」。

  未二、释(分四科)  申一、离四识住

  谓诸愚夫由四识住,为魔怨主之所驱役,令生死中往还五趣,非阿罗汉。

  这下面第二科解「释」,分四科,第一科「离四识住」。

  「谓诸愚夫由四识住」,由于四种境界,「为魔怨主之所驱役」,愚夫由四识住为魔怨主所驱使,听他的招呼。「令生死中往还五趣,非阿罗汉」,魔怨主驱使一切的愚夫,使令这些愚夫在生死里边往还五趣,在五趣里边走来走去。「非阿罗汉」,阿罗汉不会这样听魔王的招呼,在生死里流转了。

  《披寻记》六八九页:

  谓诸愚夫由四识住等者:色受想行,名四识住,由彼识蕴于此住故。谓诸异生补特伽罗未得厌离对治喜爱,由所润识能取能满当来内身,由此展转能取能满不能弃舍诸异生性,以于内身能取能满故,于流转中相续决定,是名为住。如〈决择分〉说。(陵本五十四卷二页)此中愚夫,谓即异生。往还五趣,谓即流转相续决定。

  「谓诸愚夫由四识住等者」,什么叫做四识住呢?「色受想行,名四识住」,这四个法,五蕴里边色受想行这四个法,叫「四识住」。什么理由呢?「由彼识蕴于此住故」,由彼愚夫的识蕴在色受想行上活动,不能超越这四种境界,爱着这四种境界,所以叫做「住」。下面解释「谓诸异生补特伽罗未得厌离对治喜爱,由所润识能取能满当来内身」,「谓诸异生补特伽罗」,这种愚夫,未得「厌离」喜爱,未得「对治」喜爱。这个「喜爱」就是对于欲的喜爱,这个凡夫他也没能「厌离」这个欲的喜爱,也没能够修戒定慧来「对治」这个欲的喜爱。因为没能厌离,没能够对治,所以他这个欲的喜爱一直在活动。这样活动的结果是怎么样呢?

  「由所润识能取能满当来内身」,你这个色受想行四识住,常常在那上爱着的关系,你这个爱着烦恼的活动,就造了很多的业,这个烦恼和业都熏习在识里边了,所以识里边所蕴藏的业和烦恼有力量。「能取能满当来内身」,这个「能取」就是引业,「能满」就是满业,或者说能取是总业,能满是别业。譬如说你造的这个业力,它能够在六道里边给你一个人的果报,这个就是叫做总业,或者叫做引业。这个满业呢?就是在人的果报上能给你寿命很长,给你身体很健康,你的智慧也很大,你很多很多的事情都很圆满,都令你满意,那这就是满业;或者给你寿命也不长,智慧也不高,身体也不健康,很多很多的苦恼,这也是满业,各式各样的满业。有的人身体不健康,给你一个身体不健康,但是智慧很高,寿命很长,叫你受苦,这也是满业,这个满业是各式各样的。所以「由所润识」,就是识在色受想行上活动,活动的这些力量,又熏习在识里边,叫「所润识」。这个熏习的力量,「能取」当来的内身,「能满」当来的内身。「内身」对外身说,对外身说内身。

  「由此展转能取能满不能弃舍诸异生性」,由此展转得到了一个果报,还继续的在熏习,又得果报,得果报又是继续的熏习,就是没有个完。所以就展转的「能取能满」,而不会弃舍这个苦恼的果报。「不能弃舍诸异生性」,「诸异生性」,就是我我所、贪瞋痴这几件事,不能弃舍这些东西。「以于内身能取能满故,于流转中相续决定」,你有这个能取能满的力量,所以在生死流转里边相续不断的这件事,是决定了,不容易改变的。「是名为住」,这个四识住的「住」,就这么讲,这样的意思。「如〈决择分〉说(陵本五十四卷二页)此中愚夫,谓即异生」,愚夫就是生死凡夫;「往还五趣,谓即流转相续决定」。

  申二、超诸恶见

  又诸愚夫如由重过,为魔怨主之所驱役。谓或增益,或复损减,诸恶见故,发起种种执刀杖等恶不善法,堕诸戏论,生诸恶趣;令造种种诸恶业缘,非阿罗汉。

  第二科是「超诸恶见」,前面这阿罗汉能远离这四识住,现在第二科阿罗汉能超越这一切的邪知邪见。

  「又诸愚夫如由重过」,举一个例子来说,如这个愚夫由于有重大的过失,「为魔怨主之所驱」使,所驱役。「谓或增益」,这个重过是什么呢?谓或者是「增益」的邪知见,或者是「损减」的邪知见,有增、有减,「诸恶见故」,很多有罪恶的思想。「发起种种」,由这样的恶见,他发动了种种的「执刀杖等恶不善法」,拿着刀、拿着杖、拿着枪,去造作种种罪恶的事情。「堕诸戏论,生诸恶趣」,那个众生自己感觉到我的权利很大,其实就是堕落在虚妄分别里边了,结果他将来是生到三恶道里边去受苦了。「令造种种诸恶业缘,非阿罗汉」,他有这么多的恶知见,使令他造作了很多很多的罪过,以此为因缘在六道里面,生到恶趣里面受苦。这件事只有愚夫,而不是阿罗汉会做这件事的,阿罗汉是超越了诸恶见。

  《披寻记》六九○页:

  谓或增益或复损减诸恶见故等者:谓于无常常倒,于苦乐倒,于不净净倒,于无我我倒,名增益见。谓无施与等诸邪见行,名损减见。由是起邪分别,能引无义,不能引义,名堕戏论。余相易知。

  「谓或增益或复损减诸恶见故等者:谓于无常常倒,于苦乐倒」,这色受想行识是剎那剎那变坏的,是无常的,但是认为是常住的,认为前一剎那、后一剎那是一样的。我昨天看见你,今天又看见你了,那就是常见。「于苦乐倒」,这个色受想行识是苦恼,而认为是快乐的,这也是颠倒。「于不净」而认为是「净」,这也是颠倒。于「无我我倒」,没有我而执着有我,这也是颠倒,「名增益见」,这叫做增益见。没有常、乐、我、净,你虚妄分别的增加上常、乐、我、净,所以是增益的恶见。

  「谓无施与等诸邪见行,名损减见」,「谓无施与」,就是没有善,作善没有善报,作恶没有恶报,作善是有善报,作恶是有恶报的,但是他认为没有报,就是减,所以那叫做「减」。「诸邪见行」,叫做「损减」的恶知见。「由是起邪分别,能引无义」,由于他有这样的恶知见,而生起的邪分别,「能引无义」,能引发出来种种罪过的事情,叫做「无义」。「不能引义」,不能引出种种功德的事情,有意义的事情不能引出来。「名堕戏论」,「堕戏论」这么讲。「能引无义,不能引义」,这就叫做「戏论」。「余相亦知」。

  申三、逾欲爱墙

  又诸愚夫如由中过,为魔怨主之所驱役,令处欲爱系缚垣墙,不能出离欲界生苦,非阿罗汉。

  这是第三科「逾欲爱墙」。「又诸愚夫」,还有一种有一道墙,就是「如由中过」,不是那个重大的罪过,「中」等的过失。什么中等的过失呢?「为魔怨主之所驱役」,这个魔王「魔怨主」来驱使他。「令处欲爱系缚垣墙」,使令这个众生困在这个欲爱的系缚里边,就像一道墙,他不能过去,在这墙里边。这就是在欲界人天的境界里边,他没有造这个三恶道的罪过,这样说三恶道是重过,现在他还不造三恶道的罪过,就是人天的境界,也还是能修多少善法的。「不能出离欲界生苦」,这个欲界爱所生苦,他不能够跳出去。「非阿罗汉」,阿罗汉不是这样,阿罗汉是超过去了。

  申四、逾无明堑

  又诸愚夫如由轻过,为魔怨主之所驱役,令生色界无色界,无明深堑周匝围绕,闭在生死众苦牢狱,于生等苦不得出离,非阿罗汉。

  「又诸愚夫」还有问题,这是第四科「逾无明堑」。「如由轻过」,如这个愚夫由于有轻微的过失,有这个过失,「为魔怨主之所驱役」,你有这样的问题,魔怨主就会控制你。「令生色界及无色界」,就是修禅定,四禅你修成功了,魔怨主能令你往生到色界天去;你四空定修成功了,魔怨主能令你生到无色界天。

  「无明深堑周匝围绕」,你生到色界天,生到无色界天,你还是没能出离魔王的势力范围。什么呢?就是无明,就是你不知道诸法因缘生,无我、无我所的道理。这个很深的沟,「周匝围绕」的这道墙,围绕这个城,就是众生生到色界天、无色界天,还是有无明围绕着你,你还没能超越这个无明的境界,还不知道是无我的。「闭在生死众苦牢狱」,或者说你不管是三恶道也好,你在欲界的人天也好,你生到色界天、无色界天也好,都是关闭在生死众多苦恼的牢狱里边。「于生等苦不得出离」,生、老、病、死,乃至到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乃至到五取蕴苦,你不能解脱,都是为无明所周匝围绕,这样的境界就是愚夫,而不是阿罗汉,阿罗汉是从这个境界里面跳出去了。

  巳二、略辨义(分三科)  午一、标

  复次今当略辩上所说义。

  前边这四种相,完全说出来了,说阿罗汉超越这个境界。这下面「略辨义」,分三科,第一科是「标」。「复次今当略辩上」面所说的「义」,这是「标」。下边第二科解「释」。

  午二、释

  谓薄伽梵此中略示,一切愚夫羞不应羞,应羞不羞;于不应怖而生怖见,于应怖中生无怖见。

  「谓薄伽梵此中略示,一切愚夫羞不应羞」,羞耻不应该羞耻的事情;「应羞不羞」,应该羞耻而又不知道羞耻,这是第二个事。「于不应怖而生怖」的知「见」;「于应」该恐「怖」里边,「生无怖见」,他不恐怖。有这四样事,这里边薄伽梵就显示这四种事。

  午三、结

  当知是名此中略义。

  《披寻记》六九○页:

  一切愚夫羞不应羞等者:谓求属他资生众具,是不应羞;不舍自属养命珍财,是即应羞。苦勤精进求有断灭,是不应怖;为魔怨主之驱役,是即应怖。若于此四生颠倒见,是名愚夫。

  「一切愚夫羞不应羞等者:谓求属他资生众具,是不应羞」,就是乞食的生活这件事,是很高尚的事情,不应该认为这是羞耻,而他认为是羞耻的。「不舍自属养命珍财,是即应羞」,不能弃舍自己所有权的养命珍财,你不肯弃舍是即应该羞耻的。「苦勤精进求有断灭」,这件事是不应恐怖的,对无我义有恐怖,这是不对的,不应该恐怖。「为魔怨主之所驱役」,是应该恐怖的。「若于此四生颠倒见,是名愚夫」,不应羞而羞,应羞而不羞;不应怖而怖,应怖而不怖,这就是颠倒见,这是此中的略义。

  卯十八、蠲除四轭(分二科)  辰一、举颂言

  若有熏除诸寻思 于内无余离分别 超过碍着诸色想 四轭蠲除不往生

  这是第十八科,一共二十七科,现在第十八科「蠲除四轭」。分两科,第一科是「举颂言」,第二科是「长行」解「释」。

  辰二、长行释(分二科)  巳一、别释颂(分二科)

  午一、举有学(分四科)  未一、释颂第一句

  此颂所明,谓如有一,已入有学位,未离欲界欲,依初静虑,熏除欲界诸恶寻思。

  这底下「长行」解「释」,分两科,第一科「别释颂」。又分两科,第一科是「举有学」。分四科,第一科是「释颂第一句」,解释颂的第一句,「若有熏除诸寻思」,这是第一句。

  「此颂所明,谓如有一」个人,「已入有学位」,他的修行已经得了圣道,到了初果、二果的程度了。「未离欲界欲」,虽然是圣人,但是欲界的欲还没能够远离,还有欲。那么这个人怎么办法呢?「依初静虑,熏除欲界诸恶寻思」,他就得依据初静虑的这个方法,「熏除」就是等于破除欲界的诸恶寻思,要这样办,第一句就是这个意思。「若有熏除诸寻思」,是指有学的初果、二果说的。

  《披寻记》六九一页:

  熏除欲界诸恶寻思者:谓欲、恚、害不善寻伺,名恶寻伺,由此能令堕恶趣故。

  「熏除欲界诸恶寻思者:谓欲、恚、害不善寻伺,名恶寻伺」,欲界的恶寻思是什么呢?就是「欲」寻伺、「恚」寻伺、「害」寻伺,这三种寻伺,这三种虚妄分别,是不善的寻伺。因为什么叫不善寻伺,叫「恶寻伺」呢?「由此能令堕恶趣故」,你有这样的寻伺,就能使令你堕落三恶道去,所以叫做恶寻伺。你依据初禅的善寻伺,就能破除去诸恶寻伺,初禅的善寻伺有出离寻伺,就是从欲里面跳出来,那就是修不净观了,还有无恚寻伺、无害寻伺,三种寻伺是善寻伺。

  未二、释颂第二句

  依第二静虑,内等清净心一趣性,初静虑地所有分别无余永离,无复分别。

  这是第二科「释颂第二句」,这是「于内无余离分别」这句。

  「依第二静虑」,就是这个已经入有学位的这个人,他能够依初静虑的善寻伺,破除去欲界的恶寻伺,那这个人得三果了。「依第二静虑」,那他应该怎么修行呢?他就依止第二静虑,「内等清净」,这个「内等清净」就是第二静虑的境界;「心一趣性」,就是心住一境,这样的情形。「初静虑地所有分别无余永离」,初静虑就是寻伺,出离寻伺、无恚寻伺、无害寻伺这些分别,「无余永离」,就把这个分别,也没有剩余的完全远离了。「无复分别」,不再会有出离的寻伺,无恚寻、无害寻没有了。那么这就叫做「于内无余离分别」。

  《披寻记》六九一页:

  内等清净心一趣性等者:《显扬论》说:内等净者,谓为对治寻伺故,摄念正知,于自内体其心舍住,远离寻伺尘浊法故,名内等净。心定一趣者,谓如是入时多相续住,诸寻伺法恒不现行。(显扬二卷六页)由内等净,说初静虑地所有分别无余永离;由心一趣,说无复分别,其义应知。

  「内等清净心一趣性等者:《显扬论》」,这上面引《显扬圣教论》解释这个「内等净」。内等清净这句话怎么讲呢?「谓为对治寻伺故」,就是这位修初禅成功的人,他又不高兴初禅的寻伺,他就为对治寻伺故,「摄念正知」,就把自己的心念收摄住,不再去生起出离寻伺、无恚寻伺、无害寻伺,不再生起这样的分别心。「摄念」,收摄他的正念;「正知」,如果忽然间又有这样的寻伺,马上就知道要把它排除去。「于自内体其心舍住」,在自己的内心里边,他的心是「舍住」,就是弃舍了出离寻伺、无恚寻伺、无害寻伺,弃舍了这几种分别,而后心里面无分别住,这是「其心舍住」。「远离寻伺」,远离初禅的善寻伺。「尘浊法故」,住在二禅的人,认为初禅的善寻伺也是染污法,本来对治欲界的恶寻伺,初禅的三种寻伺是善法,但是站在二禅的立场来说,那三种善寻伺还是不清净的。「远离寻伺,尘浊法故」,远离那个染污法,「名内等净」,这叫做「内等净」,是这样意思。就是「摄念正知,于自内体其心舍住」,这就叫做「内等」;「远离寻伺,尘浊法故」就是「内净」。

  「心定一趣者,谓如是入时多相续住」,进入了二禅以上,这无寻无伺住的时候,「多相续住」,这很长的剎那剎那相续下去寂静住。「诸寻伺法恒不现行」,初禅的善寻伺法,这个时候「恒不现行」,长时期的不现行,不活动了。「(显扬二卷六页)由内等净,说初净虑地所有分别无余永离;由心一趣,说无复分别,其义应知」,这样意思。

  未三、释颂第三句(分二科)  申一、超碍着

  依第三静虑,超过第二静虑地诸喜碍着;依第四静虑,超过第三静虑地诸乐碍着。

  这是第三科解释颂的第三句,「超过碍着诸色想」这句话,解释这一句。

  「依第三静虑」,成就第二禅的人,长时期在二禅里边入定,他又不高兴这二禅里边的境界,那他就要进一步修这个三禅的法门。依据第三禅的静虑,「超过第二静虑地诸喜碍着」,第二静虑里边有喜,常常的喜,就是不高兴这个喜,认为它是个障碍,现在就是要弃舍二禅这个喜,就是超过第二静虑地的诸喜碍着。因为你得到第二静虑的时候,心里面有很强烈的欢喜心,认为它是个障碍,也是个执着,现在要超越这件事。「依第四静虑,超过第三静虑诸乐碍着」,超越了第二静虑之后,就有强大的乐受,乐受时间久了,也不高兴,那么就依据第四静虑的功夫,超过第三静虑地众乐的碍着,这乐不要,呵斥它,那么乐就不显现了。

  申二、超色想

  依无色定,超过一切所有色想。

  这是第二科「超色想」,第一科是「超碍着」,现在第二科「超色想」。

  「依无色定」,这个人成就了色界第四禅很好了,但是久了,也就感觉到不满意,不满意那怎么办呢?就是去修无色界的四空定,四空定里边第一个是空无边处定,这是无色定,「超过一切所有色想」,超越这个色界四禅的有想。成就色界四禅的人,虽然是超过了欲界的欲,但是他对于色还是有执着,所以他这个生命体上有广大圆满庄严的身相,现在要超过这个境界,就是观色是空的,这样子。

  未四、释颂第四句(分四科)  申一、标

  如是渐次因依诸定,乃至有顶,若定若生,蠲除四轭。

  这是第四科「释颂第四句」,「四轭蠲除不往生」,第一科是「标」。

  「如是渐次」,这位有学的圣者,他按照这个次第的办法,他就逐渐的从初禅远离欲界,由二禅远离初禅,由三禅远离二禅,由四禅远离三禅,乃至空无边处定远离第四静虑。这「渐次」就是前后深浅的次第,渐渐的「因依诸定,乃至有顶,若定若生」。「乃至有顶」,就是非非想定。「若定若生」,就是你先修学禅定成功了,得了定,寿命死掉了以后,就生到那个天上去,叫做「生」。「蠲除四轭」,或者是定,或者是生,就是破除去这四种境界,你成就了这四种境界,就为这四种境界所困,所以叫做「轭」。现在进一步的修学一些方法,就能次第的破除去这个轭,它不再苦恼你。

  申二、征

  何等为四?

  第二科「征」,第三科是「列」。

  申三、列

  一、蠲除染污寻思轭,二、蠲除不染污寻思轭,三、蠲除喜乐系缚轭,四、蠲除一切色想轭。

  「一、蠲除染污寻思轭」,这是欲界的染污寻思,你初禅没成就的人,这个染污的寻思轭住你,苦恼你,你跳不出来。「二、蠲除不染污寻思轭」,第二个方法就是破除去初禅所成就的三种清净寻思,出离寻思、无恚寻思、无害寻思,这三种是不染污的,就是对这个欲界来说是不染污的,现在成就了二禅以上的境界,就破除去初禅的不染污寻思轭。「三、蠲除喜乐系缚轭」,就是成就第四禅的时候,就破除去初禅、二禅、三禅被喜乐系缚的苦轭。「四、蠲除一切色想轭」,就是修无色界的四空定,能破除去色界的禅,破除一切色想缚。

  《披寻记》六九一页:

  蠲除染污寻伺轭者:欲恶寻思,故名染污。初静虑地出离寻、无恚寻、无害寻等,能治二种杂染,名不染污。

  「蠲除染污寻伺轭者:欲恶寻思,故名染污。」欲界的三种寻思,当然是染污的。「初静虑地出离寻、无恚寻、无害寻」,这三种「能治二种杂染,名不染污」,初禅的静虑地,出离的寻思、无恚寻思、无害寻思等,就是能远离二种杂染;应该是三种,就是欲寻思、恚寻思、害寻思三种杂染,所以它本身叫做「不染污」了。

  申四、释

  由此因缘,于诸下地不复往生。

  这第四科解「释」,前面是「征」、是「列」,这是解释。

  由于这位有学的圣者,展转的这样用功修行,向上面进步,对于下边的诸地,欲界五趣杂居地,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乃至非非想天,空无边处地、识无边处地、无所有处地,「诸下地不复往生」,他若离开了以后,他就不会再去了,这是说圣者是这样子。现在下边第二科「简异生」。

  午二、简异生

  当知异生虽到有顶,若定若生,犹为四轭所系缚故,于诸下地还复往生。

  「当知异生虽到有顶,若定若生,犹为四轭所系缚故」,若不是圣人,他是凡夫的话,「虽到有顶」,虽然很努力的修行,达到了无色界的非非想天,这么高了。或者是「定」,或者是「生」,「犹为四轭」,虽然达到有顶天了,但是他还为四种轭所系缚,他还没能究竟的远离,只是一时的调伏,并不是真实的远离了。结果呢?「于诸下地还复往生」,所以他对于下面的欲界,下面的色界天,他还是要去的。

  巳二、略辨义(分三科)  午一、标

  复次今当略辩上所说义。

  这是「略辨义」,分三科,第一科「标」,第二科解「释」。

  午二、释

  谓薄伽梵此中略示,到有边际有学、异生二种差别。

  这个颂是说什么事情呢?「谓薄伽梵」在「此中略示」,「到有边际」的「有学」,「到有边际」的「异生」,这两种人的差别。「有边际」是什么呢?就是非非想天、非非想定,三有的最后边际了。就是异生凡夫虽然是远离了下地,但是他还是要回去的;若是圣者呢?就不再回去了。

  午三、结

  当知是名此中略义。

  当知是名此中的略义。

  卯十九、净信四行(分二科)  辰一、举颂言

  惠施令福增,防非灭怨害,修善舍诸恶,惑尽得涅槃

  前边是第十八科,现在是第十九科「净信四」种「行」,分两科,第一科「举颂言」,第二科是「长行」的解「释」。

  辰二、长行释(分二科)  巳一、别释颂(分四科)

  午一、第一句(分二科)  未一、惠施

  此颂所明,谓如有一,于佛所证法毗奈耶获得正信,虽处居家,而心远离悭垢缠缚,受持七种依福业事。

  现在是「别释颂」,第一科是解释「第一句」,第一科是「惠施」。

  「此颂所明,谓如有一」个人,「于佛所证」的「法」和律,「毗奈耶」是律。「获得正信」,他能够在佛法里面学习,逐渐地对于佛法有信心了。「虽处居家」,有了信心,他表现于外的相貌是什么呢?是这样的,「虽处居家」,他还处于居家的范围,还是在家居士,他没能出家修行。「而心远离悭垢缠缚」,虽然是在家人,但是他的内心远离这悭吝的垢染缠缚。「受持七种依福业事」,他能够奉行,有七种依有依的福业事,做这七种事,这是说「惠施」。第二科说「福增」,这是第一句「惠施令福增」,前面说「惠施」。

  未二、福增

  由此因缘,若行若住,广说如经,乃至生长如是福德。

  他能够奉行七种有依福业事,「由此因缘」,他「若行」在活动,或者是在安「住」,不管是怎么样,他所做的福德,继续的增长,使令他的福德越来越大,「广说如经」。

  《披寻记》六九二页:

  受持七种依福业事等者:此中依言,谓摄受依。〈有余依地〉中说:云何摄受依?谓七摄受事:即自己父母、妻子、奴婢、作使、僮仆、朋友、眷属,七摄受事。(陵本五十卷二十二页)于所摄受随摄受仪业用而转,如〈菩萨地〉别释其相,(陵本四十八卷二十六页)是名受持七种依福业事。如契经言:诸有净信,若善男子,或善女人,成就有依七福业事,若行若往,若寐若觉,恒时相续,福业渐增,福业续起,此中广说,乃至生长如是福德。如应当知。

  「受持七种依福业事等者:此中依言」,「依」这句话,「谓摄受依」,这个「依」有很多种,现在是指「摄受依」说的,「〈有余依地〉中」有解释。「云何摄受依?」怎么叫做「摄受依」呢?「谓七摄受事」,有七种事叫做「摄受事」。这个「摄受」在这里说,就是照顾的意思,来照顾这七种事。在「(陵本五十卷二十二页)于所摄受随摄受仪」,对你所照顾的人,他怎么样照顾呢?「随摄受仪」,随他去照顾的时候,表现于外有一种很合法的一种相,叫做「仪」。「随摄受仪业用而转」,你做这件事,来照顾这七种人的时候,你做这件事的时候叫做「业」,他有他的作「用」,「而转」就是你有这样的活动,你作这件事,就是这样活动这件事。「如〈菩萨地〉别释其相」,解释这个七种摄受事的相貌,「陵本四十八卷二十六页」那上有解释,「是名受持七种依福业事」。

  这个七种「七摄受事」,即是自己的父母,这是一种摄受事,孝顺父母这是一种,还有妻子,还有奴婢,还有作使,还有僮仆,还有朋友,还有眷属,这七摄受事。就是这位菩萨他有这么多的事情,他还有父母,他要孝顺;他也有妻子,他要照顾他,要劝他不要做恶事,广修善法;乃至他还有奴婢、作使、僮仆、朋友、眷属,他也都要给他们金钱,使令他们生活快乐,也劝他们广修善法,不做恶事,这些事情。他要照顾他们,做这种事,叫做「受持七种依福业事」。

  「如契经」上说,「诸有净信,若善男子,或善女人,成就有依七福业事」,依这七种事,使令你得很多的福。「若行若往,若寐若觉」,或者你睡觉叫寐,或者你从睡觉里醒觉了,「恒时相续」,不管你睡觉也好,不睡觉也好,或者做事也好,不做事也好,「恒时相续,福业渐增」,你的福德逐渐地在增长;「福业续起」,继续地会生起广大的福德。「此中广说,乃至生长如是福德,如应当知。」这表示说这位在家人,对于佛法有了信心的时候,虽然没有出家,但是他心里面远离悭垢的缠缚,能受持七种依福业事,由此因缘,若行若住,乃至生长如是福德。

  这是由惠施而有福增。下边第二科解释「第二句」,就是「防非灭怨害」。

  午二、第二句(分二科)  未一、防非

  若有复能于善说法毗奈耶中,清净出家。既出家已,具足忍力,为护尸罗,虽遭他骂侵恼诃责,或以身手、瓦砾、刀杖殴击伤害;恐坏尸罗,当为障碍,心无恶念,不出恶言,唯缘彼境与慈俱心,于一切方遍满而住。

  假设有这样的人,他不但是远离悭垢的缠缚,受持七种依福业事,他又能够「于善说法毗奈耶中」,在佛法里面清净出家,离欲了所以是清净出家。「既出家已,具足忍力」,出家以后是怎么一种境界呢?他要有忍力,出家不是容易,你要有忍力。「为护尸罗」,这个「忍力」怎么讲呢?「为护尸罗」,为了保护你所受戒律的清净,「虽遭他骂侵恼」,虽然遭遇到别的人毁骂,侵犯你,扰乱你,诃斥你。「或以身手、瓦砾、刀杖殴击伤害」,或者有人用身手来伤害打击你,或者是用瓦,或者是用砾,砾是细小的石头,或者是用刀,或者是用杖,来「殴击」来「伤害」你。

  「恐坏尸罗,当为障碍」,这个出家人,他若遇见了这样的事情,他遭遇到这些事情的时候,他内心里面恐怕破坏了他清净的戒律,「当为障碍」,若破了戒,当为他圣道的障碍,所以不要破戒。「心无恶念」,你心里面遇见这种苦恼的事情,心里面没有恶心,不出恶言,也不发出来这恶的言语,那么他心里面怎么样的保持清净呢?「唯缘彼境与慈俱心」,他只是观察这些苦恼他的人,「与慈俱心」,他用这个慈和他的心在活动,还是愿意这么多人得到很多很多的乐,就是在心里面想「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想这些事情。「于一切方遍满而住」,他不但是一个人、两个人,乃至在广大的地区,遍满了很多很多的人,都是用慈来观察这么多的人,用慈心来面对这一切的境界,而没有生恶心,没有生瞋心,这个人真是了不起。

  《披寻记》六九二页:

  唯缘彼境与慈俱心等者:现前饶益,名慈俱心,知此说慈无量定。由慈行相胜解遍满具足而住,乃至十方一切无边世界,是名于一切方遍满而住。

  「唯缘彼境与慈俱心等者:现前饶益,名慈俱心」,解释这个慈俱心,就是在心里面原来是没有这个慈的,现在把这个慈心现出来,这个慈的面貌就是利益人,对人有好处,这叫做「慈俱心」。这个心是一法,心是心王,慈是心所,这个慈的心所法和心王在一起活动,叫「慈俱心」。「当知此说慈无量定」,这里边是说什么呢?是说这位出家人得到了慈无量定,这个慈无量定是得到了四禅,或者是四空定,在四禅八定里面修四无量心修成功了,得这个「慈无量定」。遇到这么多苦恼境界的时候,这个人他就入慈无量定,用慈心来为这些人祝福,他不去伤害这些人,不反报。

  「由慈行相胜解遍满具足而住」,他在奢摩他里边,又入于慈三昧,这个慈的行相,就是心里面有慈的活动,实在是什么呢?就是一种殊胜的观想,有力量的观想。这个「胜解」的「胜」就是有力量,这个「解」就是做如是解,做这样的观想。「遍满具足而住」,遍满一切处,具足而住,一点不缺少,对所有的人都用「慈行相」来祝福他,这个人这样做法。「乃至十方一切无边世界」,都是慈行相胜解俱足而住。「是名于一切方遍满而住」。这个人是这样,这就叫做「防非灭怨害」,这是「防非」,下面第二科是「灭怨害」。

  未二、灭怨害

  由此因缘,于现法中自他相续所有怨害,并皆止息;当生无恼乐世界中,无多怨敌,为世欣仰,众所乐见。

  「由此因缘,于现法中自他相续所有怨害,并皆止息」,由于这位出家人,遭遇到这样的不如意的事情,但是他能够入于慈三昧。因为这样的关系,所以「于现法中自他相续」,就是当前的这些境界里边,自相续所有怨害,他相续所有怨害,「并皆止息」,就是你自家的色受想行识里边的怨害没有了,你一入慈三昧,你的瞋恨心没有了,你用这样的态度来祝福一切人,他人内心的怨害被你的感动,他也不怨害了,你有慈三昧的感动他,他也不生怨害了,所以自他都休息了,这个怨害心都停下来。如果说你对我伤害,我也伤害你,那么自他相续里边的怨害,是不能止息的,不会止息了。

  「当生无恼乐世界中,无多怨敌,为世欣仰,众所乐见」,这位比丘,这位出家人,他能有这样的德行,他将来会得到什么果报呢?将来生到「无恼乐世界中」,没有烦恼快乐的世界去了,生到那里。「无多怨敌」,没有多的怨敌,没有敌人,「无多怨敌」,可能还小小有一点,只是不多。「为世欣仰」,这个人功德很广大,那个世界上的人都仰慕他,欢喜他。「众所乐见」,很多很多的人都愿意看见他。这是「灭怨害」,这是解释第二句完了。下面解释第三句,先说「修善」。

  午三、第三句(分二科)  未一、修善

  如是善修正方便已,依增上戒起增上心,依增上心发增上慧。

  先说「修善」,修什么善法呢?第三句叫「修善舍诸恶」。

  「如是善修正方便已」,这个出家人,这位比丘,他能够「善」者能也,他能修正方便已,实在是得到四禅八定了,而又是得到四无量心三昧了的这个人,就叫做「正方便已」。「依增上戒起增上心」,实在这个人他就是持戒清净,初开始出家的时候持戒清净。这个「增上」有一个趣向的意思,由你持戒清净就趣向于定,戒的清净就使令你向于定那一方面去了,所以由清净的戒就发起来,成就了殊胜的禅定,就叫「增上心」。这个「心」是四禅八定,而这个「增上心」,这个禅定也有趣向于「增上慧」的意思,所以也叫做「增上」。「依增上心发增上慧」,你得到了四禅八定之后,你就能够再修毗钵舍那观,你就能发出来清净殊胜的智慧,就得了圣道了。这里边说「修善」,原来就是修这个殊胜的戒、定、慧,叫做「修善」。

  未二、舍诸恶

  当于圣谛入现观时,则能永舍趣恶趣业,及诸恶趣。

  这下边说第二科「舍诸恶」。

  「当于圣谛入现观时」,就是依增上心发增上慧的时候,就是在禅定里边修毗钵舍那观的时候。「当于圣谛」,当能于四圣谛,苦、集、灭、道四圣谛,「入现观时」,很分明地,很肯定地,一点不犹豫地观察苦、空、无常、无我的这种毗钵舍那观。「则能永舍趣恶趣业」,他就能够永久的弃舍了往三恶道的业力,就被破坏了。这表示如果你不能够依增上心发增上慧,虽然你得了四禅八定了,三恶趣的业力还没能破坏,还在你心里面储藏着,隐藏在那里,还有往生三恶道的危险。「永舍趣恶趣业」,永舍「诸恶趣」,也不会到三恶道去了。「恶趣业」是因,「诸恶趣」是果,没有因就没有果了。

  午四、第四句(分二科)  未一、惑尽

  又修如先所得道故,渐次永除所有诸结,于有余依涅槃界中而般涅槃。

  这上面说「永舍趣恶趣业,及诸恶趣」,就是得了初果了,得了初果不到三恶道去了。前面是「舍诸恶」,下面是解释第四句,分两科,第一科是「惑尽」。

  「又修如先所得道故」,就是他得到了谛现观了,得到了无漏的智慧了,「渐次永除所有诸结」,他继续的修四念住,他就逐渐的、次第的、永久的灭除了所有的烦恼,见烦恼、爱烦恼「所有诸结」。「于有余依涅槃界中而般涅槃」,就入于有余涅槃里面了,三界的见烦恼、爱烦恼,完全消除了,但是还有一个有漏果报的存在,所以这叫做入于「有余涅槃」。

  未二、得涅槃

  如是后时,于无余依涅槃界中,复般涅槃。

  第二科「得涅槃」。得了有余涅槃之后,他的寿命还存在,还继续的在世间,但是终究有一天寿命到了。「后时,于无余依」,就是色受想行识有漏的这个生命体,皆息灭了,就入于无余依的涅槃,不生不灭的境界了,那就是把有漏的惑业苦息灭了,无漏清净的境界独存了。

  巳二、略辨义(分三科)  午一、标

  复次今当略辩上所说义。

  这是第二科「略辨义」,分三科,第一科「标」,第二科解「释」,解释里边先「标」。

  午二、释(分二科)  未一、标

  谓薄伽梵此中略示,得净信者四种正行。

  这个偈颂里边,佛在此颂中简要的开示我们,于佛法中得「净信」的人,有「四种正行」,四种主要的我们应该做的好事,有四种。前面这是「标」,下面是列出来这四种正行。

  未二、列

  一、感财富行。二、感善趣行。三、离恶趣苦,清净修行。四、离一切苦,清净修行。

  「一、感财富行」,就是没有悭吝心,肯孝顺父母,照顾妻子等这一切人,那么你就会感到财富,这是感得财富的行。「二、感善趣行」,不会到三恶道去了。「三、离恶趣苦,清净修行」,这是第三句。「四、离一切苦,清净修行」,那就是无余涅槃了。

  午三、结

  当知是名此中略义。

  这里边四句话的略义,「惑尽得涅槃」,第一句「惠施令福增,防非灭怨害,修善舍诸恶,惑尽得涅槃」,这四句正好是这「四种正行」,「是名此中略义」。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