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师地论

《瑜伽师地论》梵文 Yogācāra-bhūmi-?āstra佛教论书。简称《瑜伽论》。瑜伽师地,意即瑜伽师修行所要经历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称《十七地论》。相传为弥勒菩萨口述,无著记录。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国法相宗的根本论书。...[详情]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九(1)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九(1)

  《瑜伽师地论》卷十九.本地分中思所成地第十一之四

  卯六、善语(分二科)  辰一、举颂言

  贤圣尝说最善语,爱非不爱语第二,谛非不谛语第三,法非非法语第四。

  这一大段一共是二十七科,现在是第六科「善语」,分两科,第一科是「举颂言」,第二科是「长行」解「释」。长行解释分两科,第一科是「别释颂」。分两科,第一科是「标释善语」。又分两科,第一科是「总标」。

  辰二、长行释(分二科)    巳一、别释颂(分二科)

  午一、标释善语(分二科)  未一、总标

  今此颂中言善语者:所谓善说、善言、善论。

  「今此颂中言善语者」,说到这个贤人、圣人,常说「善语」,最好的语言,「所谓善说、善言、善论」,这个「善语」的意义,就是善说、善言、善论的意思。看这《披寻记》解释这三句话。

  《披寻记》六七三页:

  所谓善说善言善论者:此三皆是善语异名。无倒记别,是名善说;语具圆满,是名善言;正断他惑,是名善论。

  「所谓善说善言善论者:此三皆是善语异名」,这三句话都是善语不同的名称,意义是一样的,但是也有多少差别。「无倒记别,是名善说」,用这三句话解释这个「善语」,第一句话善说,「善说」什么意思呢?「无倒记别」,就是没有错误的说话,分别事情,那就叫做「善说」,你的语言里边没有错误,就可以名之为善说了。「语具圆满,是名善言」,语的资具就是你的文句,词句很圆满不土气,那就叫做「善言」,表达意义的语言,你用得很美,你的词句很美,就叫做善言,不但是没有错误,而这言句还是很好听的。「正断他感,是名善论」,这就是你这善言的作用,「正」是主要的,他能够除断除对方的疑惑,你的语言有这样的作用,那就叫做「善论」。这三个合起来就叫做「善语」,这善语有这三个意义,一个是没有说错,一个是语具圆满,一个是能够令对方除疑,这就叫做善语,这是言善语这一句话,这样解释。

  当知善说有三种相,所谓悦意、无染、唯善。

  「当知善说有三种相」,善说语言有三个相貌,「所谓悦意、无染、唯善」,这三个相貌。这是总标「善语」的相貌。

  未二、别释(分三科)  申一、爱语

  由第一语,令他庆悦。

  这下面「别释」,分三科,第一科解释这个「爱语」。前边颂文里「爱非不爱语」,先解释这个爱语,什么叫做「爱语」呢?「由第一语」,由第一个,就是这个「悦意」,「令他庆悦」,能使令对方心情喜悦,叫做悦意。

  申二、谛语

  由第二语,令自尸罗终无穿缺。

  「第二语」就是「无染」,第二个语言就是使令自己的品德,自己的戒律,「终无穿缺」,由始至终都没有缺失。若是有「穿」,就是有洞了;有「缺」有缺欠的地方,那就不美好了。现在是没有这些过失,没有这些缺点,那叫做「无染」。这是显示「无染」,是自身没有过失。

  申三、法语

  由第三语,能令他人出不善处,安住善处,因此引摄利益安乐。

  这也是你说话的作用,能令听你语言的人,从这个「不善」的地方出来,安住在良好的地方。譬如从这个十恶业出来,安住在十善法上,从染污的地方出来,安住在清净的地方,那就叫做「出不善处,安住善处」,这是第三个「唯善」。第一个是「悦意」,第二个是「无染」,第三个是「唯善」。这个「唯善」是这样的意思,就是有功德,第二个是没有过失,第三个是有功德,第一个是令人听见了欢喜;心情欢喜,而没有过失,有功德,这样意思。

  「因此引摄利益安乐」,因此「悦意」、「无染」、「唯善」,因此三个相貌,能使令人引趣,没有能制造出来,「摄」是积聚,这功德不嫌少,渐渐的积聚。你若这样子,就是有利益、有安乐了;你现在的安乐就叫做「利益」,将来的利益就叫做「安乐」,这是指现在和未来说。

  《披寻记》六七三页:

  由第一语令他庆悦等者:此释前说悦意、无染、唯善三差别相。当知悦意,即爱语相;无染,即谛语相;唯善,即法语相。由此道理,下辩义中说此三相,名为释句。

  「由第一语令他庆悦等者:此释前说悦意、无染、唯善」,这「三」个「差别相」。「当知悦意」,即是「爱语」的相貌;「无染」,即「谛语」的相貌。这偈文上「爱非爱」,第二句是「爱语」,第三句是「谛语」,第四句是「法语」,这里边用悦意、无染、唯善,加以解释。「当知悦意」,即是「爱语」相,「无染」就是「谛语」的相貌,「唯善」即是「法语」的相貌。「由此道理,下辩义中说此三相,名为释句」,解释那三句话。这样说,「善语」这句话是总说的,下边「爱语」、「谛语」、「法语」是别说的,由别释总,解释这个总句。这是「标释善语」,解释完了。下边第二科是「料简差别」,分三科,第一科解释「爱语」,就是还有不同的意义。

  午二、料简差别(分三科)  未一、爱语

  或有爱语,非谛非法。谓如有一,以美妙言,称赞他人非真实德。

  「或有爱语,非谛非法」,或者是这个因缘的变化,是很多很多的,它里边有不同的意思。有什么不同呢?或者有人说的是爱语,但是这个爱语,不是谛也不是法,这下面举个例子。

  「谓如有一以美妙言,称赞他人非真实德」,譬如有一个人,他用这个很美好的语言,称赞另外一个人的功德,但是那样功德,不是真实的功德,称赞人的功德,令人欢喜叫爱语,但是实在是说谎话了,称赞他人非真实功德,不就是说谎话,不是真实的了,那就不是谛语,也不是法语,「非谛非法」。这是说只是「爱语」,「非谛非法」,下边第二科是「谛语」。

  未二、谛语

  或有谛语,非爱非法。谓如有一,以染污心,发粗恶言,诃责他人真实过恶。

  「或有谛语,非爱非法」,或者这个人说出来的话,可以称之为谛语,但是不是爱语也不是法语。底下举个例子,「谓如有一」,有一个人「以染污心,发粗恶言,诃责他人真实过恶」,这是谛语。那个人是有错误,你就是诃斥他错误,这是真实话。但是用染污心,什么叫做「染污心」?就是瞋恨心。瞋恨心发出来粗恶粗暴的语言,诃责那个人真实过失。这是真实话,所以称之为谛语;但是这种话不令人欢喜,也就不会出不善处安住善处,也可能制造出来很多烦恼,所以这种话是真实语,但是不是爱语,也不是法语。这是第二句。

  未三、法语

  或有法语,非爱非谛。谓如有一,善知称赞,及与诃责。知可称赞,可诃责已;然不称赞,亦不诃责。唯善方便,为说正法,能令彼人出不善处,安住善处。

  「或有法语,非爱非谛」,这第三句是法语。或者有人说出来的话是「法语」,这话说的有道理,是合法的;「非爱非谛」,但是不是爱语,也不是谛语。什么样的情形是这样呢?「谓如有一」,有一个人「善知称赞,及与诃责」,他能知道,他能善知道,这个人有功德,可以称赞他,赞扬他;也善知诃责,这个人有错误,你诃斥他,他是知道这件事。「知可称赞,可诃责已;然不称赞,亦不诃责」,但是不诃斥他,他有功德时,也不称赞,那就不是爱语,「亦不诃责」,也不是谛语,你有错误诃责你,这是谛语,现在不诃责,所以也不是爱语,也不是谛语。那为什么称之为法语呢?

  「唯善方便,为说正法」,只是善巧方便的为这个人宣说正法,正法是八正道的道理,说这些戒定慧的道理。说这种话,当然这是法语,「能令彼人出不善处,安住善处」,能够使令那个人从不善的地方跳出来,安住在好的地方,有进步了,有功德庄严了,那么这是法语。但是不称赞他,亦不诃责他,所以也不是悦意的语言,也不是谛语,但是是法语了,这是一种智慧。这样子,把这个非爱语、非谛语、非法语也解释了。

  巳二、略辨义(分三科)  午一、标

  复次今当略辩上所说义。

  前边是「别释颂」,这底下「略辨义」,分三科,第一科「标」。「复次今当略辩上」面「所说」的「义」,这句话是标。

  午二、释

  谓薄伽梵此中略示所有善语,若标若释。

  「谓薄伽梵此中略示」,这第二科是解释,佛陀在这个颂里面略示,简要的开示「所有善语」的道理,「若标若释」。

  午三、结

  当知是名此中略义。

  「此中略义」是这样子。

  卯七、正行果利(分二科)  辰一、举颂言

  信惭戒施法,善人所称赞,是名趣天道,能往天世间

  这个说话,每人每天说了很多话,但是有人会说话,有人不会说话,的确有很多的问题,这里边开示我们有这么多事情。现在说第七科「正行果利」,正行的利益,所得的果利。分两科,第一科「举颂言」,第二科「长行」解「释」。分两科,第一科是「别释颂」。又分两科,第一科是以出家的情形来说明。分两科,第一科是「释颂初一句」,「信惭戒施法」,解释这一句。分五科,第一科是「信」。

  辰二、长行释(分二科)  巳一、别释颂(分二科) 午一、依出家辩(分二科)

  未一、释颂初一句(分五科)  申一、信

  此颂所明:谓如有一,于佛所证法毗奈耶,获得正信。

  「此颂所明」,道所明的意义是什么呢?「谓如有一」,有一个人「于佛所证法毗奈耶」,佛所证悟的法和律,「获得正信」,学习佛的法、律,学习佛所说的法、律,他得到了很深刻的信心,就是有智慧,有智慧觉悟了这个法和律,由智慧生出来的信心,那么这叫做「正信」。这个「正信」,看下文的意思,就是他相信有生死轮回的事情,人天是好一点,三恶道是苦一点,然而人天的事情也是苦,生死流转是苦,知道涅槃是安乐的,他有这样的信心,那就有愿,了脱生死得涅槃的愿望了,这叫做「信」。

  申二、惭

  耻在居家。

  这是第二科「惭」,惭愧。他若是有这样的信心,他若是过在家这个欲的生活,他羞耻。有的文上,佛陀呵斥这个在家居士,得了初果的人不知羞耻,没得初果的不提,得了初果的是圣人了,但是他要过在家人的生活,佛说这个人不知羞耻。现在这个人,他还没得初果,他得了信心,他就对在家生活感觉到羞耻,那么这个「耻」就是惭愧。

  申三、戒

  受持净戒,趣得衣服、饮食、卧具,便生喜足,减除器物,俭约资缘。

  这是第三科,就是解释「戒」这个字。那么他就出家了,从这个污染的烦恼家出来,到这个非家的地方,到佛法僧这里边来,受了戒,而能「受持」清「净戒」法。「趣得衣服、饮食、卧具,便生喜足」,这个「趣」者,求也,就是追求衣服、饮食,他得到了,获得他所求的衣服、饮食、卧具,「便生喜足」,得到的虽然不是那么好,心里也欢喜,就满足了,这也是不容易。以前我们初开始出家的时候,读这个经论,说佛在世的比丘过乞食的生活,心里面就是没有在想什么,但是现在思惟这件事,乞食很不容易,乞食是不容易的,可见那个时候的人忍力有多大,智慧高,就是为了圣道,这些事情不计较,衣服、饮食、卧具、医药,这些事情都不计较,能过得去就好了。

  「便生喜足,减除器物」,「减除」就是减少,减少使用的器物。我们一天的生活里面要用多少东西,但是这个人减少使用器物,你和人做乞食的生活,你不可以要求太多。「俭约资缘」,就是减少生活所需的这些财物。「资」者财也,财货就是钱财,钱财是生活所需重要的一个条件,这叫做「资缘」。但是这件事,虽然是必须的,但是要减少。我们每天要吃饭,不吃饭不能生活,那么初出家的时候,当然是随着原来的习惯,天天吃饭;现在学习《瑜伽师地论》,知道一件事,要少吃,少吃有多少好处?静坐的时候不打瞌,少吃饭有这种好处,当然吃太少也不行,你要知道这个量。

  申四、施

  凡所获得如法利养,终无私隐,必与智人同梵行者而共受用。

  这是第四科。前边是出了家以后,过出家人的生活,你要减少所需的衣食住,这些事情都要减少,因为向人求不容易,所以你要能忍受得了这件事,这个人能受得了这件事。

  「凡所获得」,这第四科解释这个「施」。他「凡所获得」,这个「凡」是一切的意思,我所获得一切的东西,一切的这些财物,「如法利养」,所得到合法的利养,你诚实的向人祈求,知量而受,知量而取,那就是「如法」;你有虚妄心,不诚实,你向人有所求,就不如法了。「凡所获得如法利养」,这个财物,「终无私隐」,始终是不隐藏起来,得到的东西不隐藏起来,我私下的隐藏起来,就是把它公开。

  「必与智人同梵行者而共受用」,决定和这有智慧的人,和这共同修圣道的人,共同来受用所得的利养。这也不是容易的事情,不要说是已经得到的,不肯同人共同受用,就是有可能会得到,就已经有执着这是我所,别人若是沾点边,就不高兴,这是我们佛法的衰相,也就是人的弱点,这个我我所。最初在经论上看见我我所,听老师讲,解释这个意思也明白,但是心里面默然,没有什么分别。现在知道这个我我所是很厉害的,我我所很厉害,很厉害的,我们没有得到很多的人,这个我我所也轻一点,越得到多的人,我我所越厉害。这个我是更厉害了,你碰到一点都不可以,驱逐你,你不可以到这儿来,有这种事情。而这个人「施」,他就肯,能布施

  申五、法

  所有正法,初中后善,称扬梵行。所谓契经乃至论议,皆能受持研寻究达,传授他人广为开阐。

  这是第五科解释这个「法」,「信惭戒施法」,解释「法」这个字。所有的学习佛法,佛教里边的正法,经律论都是正法。这里边分三段,「初」善、「中」善、「后」善,「称扬梵行」,这个正法里面,赞叹修学圣道,这件事的重要。这个「正法」究竟指什么说的呢?「所谓契经乃至论议」,就是十二分教,旧的翻译叫十二部经。「皆能受持」,这个人耻在居家,而能出家受持净戒,具足信、惭、戒、施的这个人,他对于这个正法,是非常努力的,不是不欢喜学习佛法,虽然是出了家而持戒清净,不欢喜学习佛法,不是,他都能受持,而能「研寻」,而能「究达」,这是他自己努力,又能够「传授」给他人,就是「广为开阐」,他有这个慈悲心,用慈悲心,很详细的,很广博的,为他人开解阐扬正法的道理,使令所有的人都能修学圣道。

  《披寻记》六七四页:

  所有正法初中后善等者:〈摄异门分〉说:初善者,谓听闻时欢喜故;中善者,谓修行时无有艰苦,远离二边依中道行故;后善者,谓极究竟离诸垢故,及一切究竟离欲为后边故。又梵行者,谓八圣支道。(陵本八十三卷十二页)契经乃至论议,如〈声闻地〉别释应知。(陵本二十五卷六页)由具闻慧,名能受持;由具思慧,名能研寻;由具修慧,名能究达。悲愍他故,传授于彼,随其所受,能正开示,名广开阐。

  「所有正法初中后善等者:〈摄异门分〉说」,本论的〈摄异门分〉里面说,「初善者,谓听闻时欢喜故」,初开始听闻佛法的时候,心里面生欢喜心,这叫做「初善」。「中善者,谓修行时无有艰苦」,听闻了以后,这里面包括了解,信解,而后开始修行的时候,「无有艰苦」,他没有艰难困苦,不感觉到苦。修四念处的时候,心里面也是很欢喜,那就叫做「无有艰苦」。「远离二边依中道行故」,就是远离苦边,远离乐边,也不特别修这个苦行,可也不是非要特别的乐。就是乐呢?他心里面也不执着这个事情。就是生活苦一点也不在意,那就叫做「远离二边依中道」而修学四念住,修学圣道故,这是「中善」。

  「后善者,谓极究竟离诸垢故」,就是这个人,他最后修行了很久,得到了什么样的效果呢?就是「极究竟」的时候,「离诸垢故」,他能远离贪瞋痴的污垢污染,不管你得到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或者是别解脱戒、定共戒、道共戒,修学这个戒怎么样的深妙,这个戒定慧怎么样的有成就,他都是远离垢染,也不会高慢,能去掉内心的贪瞋痴,这是「离诸垢故」。「及一切究竟离欲为后边故」,「及一切究竟离欲」这是总说一句话,就是你所有的功德,成就的信、进、念、定、慧,总而言之,这些功德里边就能够离欲,能够远离欲染,为最后的边。这个欲染就是离欲界的欲,离色、无色界禅定的欲,乃至离一切法的欲,心里无所著,那就叫做「最后边」,这就叫做「后善」。「初善」是闻慧,「中善」实在是修,就是修行的时候;「初善」包括闻思在内,「中善」是修行,「后善」是最后远离一切烦恼。

  「又梵行者,谓八圣支道」,这上面说是「称扬梵行」,这个「梵行」,「必与智人同梵行者」的这个梵行。这个「梵行」指什么说的呢?「谓八圣支道」,就是三十七道品最后的八圣道,(陵本八十三卷十二页)说。「契经乃至论议,如〈声闻地〉」的解释,一样一样解释「应知」,(陵本二十五卷六页)。「由具闻慧,名能受持」,「皆能受持研寻究达」,这三句话怎么讲呢?这上面说,由于你具足了闻慧,闻慧具足还不容易,就是你要通达什么是佛法了,这还不是容易,能够具足还不容易,「名能受持」。「由具思慧,名能研寻」,研究探讨里面的深义,去思惟观察,那就叫做「由具思慧」。「由具修慧,名能究达」,在禅定里面思惟法义,叫做「究达」,这时候智慧高,心力大,所以能够究竟的通达。「悲愍他故,传授于彼」,这个动机是要有悲愍心,能够离众生苦,令你得到圣道的乐,这样的动机来传授他人,「传授于彼」。「随其所受,能正开示,名」叫做「广开阐」,这么讲。

  未二、释颂后三句(分二科)  申一、标

  彼既成就是诸善法,当知必获三种胜利。

  这是解释后面的三句,第一句「信惭戒施法」解释完了,现在解释后边的三句,「善人所称赞 是名趣天道 能往天世间」。「彼既成就是诸善法」,分两科,第一科「标」。「彼」那位出家人,既然成就了这么多的善法,这一共是五种,信、惭、戒、施、法,「当知必获三种胜利」,殊胜的利益,那三?

  这是「标」,下面是「列」,分三科,第一科解释第二句「善人所称赞」。

  申二、列(分三科)  酉一、第二句

  一者、诸佛诸佛弟子真实善人之所称赞。

  「一者、诸佛诸佛弟子真实善人所称」扬「赞」叹的,赞叹这个人,你成就了信、惭、戒、施、法,你成就了这个功德了。「真实善人」这句话怎么讲呢?就是得圣道的人,叫做真实的善人,没有恶心,有慈悲心,不是凡夫。

  酉二、第三句

  二者、若彼尸罗财施之所摄引福德资粮,法施摄引智慧资粮,善圆满者,便得趣入证解脱处,清净诸天众同分中。

  这是解释第三句「是名趣天道」这句话,第一句「诸佛诸佛弟子真实善人所称赞」,这是解释第一句。现在是第二「若彼尸罗」,若是那位修行人,他的戒和「财施」,他所有获得的如法利养,终无私隐,必与智人同梵行者而共受用,这是他的财施。由这个持戒和财施所摄集的,所成就的这是「福德资粮」,这是属于福德资粮。这个「资粮」是因,就是得圣道的一个助因。「法施摄引智慧资粮」,他对于十二分教努力的受持研寻究达,传授他人广为开阐,你能这样子努力的话,你就会成就,引发积集智慧资粮,「智慧」也是得圣道的因缘,所以也叫做「资粮」。这两种资粮,一个福德资粮、智慧资粮,「善圆满者」,你能够圆满的成就,「便得趣入证解脱处」,那你就能够进步,由凡而圣,见到真理了,证悟了真理,也就能断烦恼了,能达到解脱处,达到这里。

  「清净诸天众同分中」,这个「清净」就是无漏,得到无漏的智慧了,见到真理,断了烦恼,得到清净的智慧,这就叫做「清净」。色无色界的诸天,就叫做「清净诸天」,「众同分中」,得到和他们相同的生命体了,那么这个人就会生到色界天、无色界天上去了,他是见到圣道了的人。

  《披寻记》六七五页:

  便得趣入证解脱处清净诸天众同分中者:此释颂中趣天道句。《显扬论》说:或有处清净身清净,谓色无色界已见谛者。(《显扬论》十八卷十七页)即此所说证解脱处,清净诸天众同分中。由已见谛,名证解脱;色无色界,名清净处故。

  「便得趣入证解脱处清净诸天众同分中者:此释颂中趣天道」这一句话。「《显扬论》说:或有处清净身清净,谓色无色界已见谛者」,这样的人。这个「处清净」,就是指色界、无色界是处清净;你生到那里,而你已经见到圣谛了,见到苦集灭道圣谛的道理了,那就叫做「身清净」。这样的人,叫做证入「证解脱处,清净诸天众同分中」,这是《显扬圣教论》十八卷十七页。「即此所说证解脱处,清净诸天众同分中。由已见谛,名证解脱;色无色界,名清净处」,就是能断烦恼了。

  酉三、第四句

  三者、若彼二种资粮犹未圆满,便能令彼速得圆满,身坏已后定生善趣,多往天上乐世界中。

  「三者、若彼二种资粮犹未圆满」,这是第三科解释第四句,「能往天世间」,解释这个第四句。若是这个修行人,这两种资粮还没能够圆满的具足,那怎么办呢?「便能令彼速得圆满」,那就能使令这个人很快的获得圆满。这是因为什么呢?就是因为这个修行人有上进的愿望,有上进意愿的关系,他的意愿引导他向前进,努力的向前进,若没圆满,非圆满不可;如果你没有这个愿,那就不行。所以我们这个出家人,应该有上进的意愿,那么你就会知道努力的向前进,没有这样的意愿,一天就是混光阴,到时候吃饭,到时候睡觉,这时间就完了。

  「便能令彼速得圆满,身坏已后定生善趣」,这个人福德资粮也很好,智慧资粮也很好,那他现在的生命体一定是老病死,以后他一定生到好的地方去,生到善趣。「多往天上乐世界中」去,不会到三恶道去。这是解释第四句,就是「能往天世间」。前面这一大段,是依据出家人的意思来解释。

  午二、依在家辨(分二科)  未一、释颂初一句

  复有差别,谓如有一,于佛所证法毗奈耶,获得正信,信恶尸罗当堕恶趣,信悭贪者得贫穷报。如是信已,于现法中,恶戒悭贪,深生羞耻;以羞耻故,弃恶尸罗,受清净戒,弃舍悭贪,以无垢心安处居家,广说乃至善行布施。

  「复有差别」,这是第二科,依在家来说明这个道理。分两科,第一科释颂的头一句,就是「信惭戒施法」,解释这一句。「谓如有一,于佛所证」的「法」和律,「获得」了「正信」,这个正信是信什么?是「信恶尸罗当堕恶趣」,就是相信,若是杀、盗、淫、妄,做这些恶事的话,那将来就到三恶道去了,他相信这件事。「信悭贪者」会「得贫穷报」,将来是得贫穷的。「如是信已,于现法中,恶戒悭贪,深生羞耻」,就是解释这个「耻」,就是有这样信心的人,「于现法中」,于现在的生活里边,「恶戒悭贪,深生羞耻」,如果自己是恶戒,是悭贪,就感觉到羞耻。

  「以羞耻故,弃恶尸罗,受清净戒」,因为有羞耻心,有惭愧心了,他就能向前进,就弃舍这个罪过的事情,不做这个杀、盗、淫、妄,修学十善法,「受清净戒」,禀受三归、五戒、十善,乃至到菩萨戒,「受清净戒」,但是这个是没有出家,在家。「弃舍悭贪」,把这个悭贪的心弃舍,「以无垢心安处居家」,虽然没有出家,但是他持戒清净,有布施的好心肠,所以没有染污心,安处在居家里边。「广说乃至善行布施」,这个人不但是有好心肠,而且还能受三归、五戒、八戒,乃至到善行布施,有这样的功德,这就是解释了「信惭戒施法」,这样意思。

  未二、释颂后三句

  由此因缘,于现法中圣贤所赞,身坏已后,乃至当生善趣天上乐世界中。

  「由此因缘,于现法中圣贤所赞」,这是解释后边这三句,由于他记住了「信惭戒施法」的因缘,所以「于现法中」,为「圣贤所赞」所赞叹。「身坏已后,乃至当生善趣天上乐世界中」,这个人,这是把这后三句都解释完了。

  《披寻记》六七五页:

  复有差别等者:此中显示在家正行,及正行果所有胜利。是故于此行中,略无有法,正行果中,略无趣天道胜利。

  「复有差别等者:此中显示在家正行,及正行果」,正行的果,就是生到天上去,「正行」就是信、惭、戒、施、法,「所有」的「胜利」,生天上去,也是胜利。「是故于正行中,略无有法」,「法」这个字不明显,没有说初善、中善、后善这个事情。「正行果中,略无趣天道」的「胜利」,并没有建立得圣道的解脱,没有这件事。前边是「别释颂」,下面是「略辨义」,分三科,第一科是「标」。

  巳二、略辨义(分三科)  午一、标

  复次今当略辩上所说义。

  这是「标」,下面第二科解释。

  午二、释

  谓薄伽梵此中略示在家、出家二种正行,及正行果所有胜利。

  「谓薄伽梵此中略示在家」和「出家」两种「正行」,都是信、惭、戒、施、法,「及正行果」,一个生天,一个得圣道,「所有」的「胜利」。

  午三、结

  当知是名此中略义。

  结束这段文。下边第八科「多闻」,分两科,第一科是「举颂言」。

  卯八、多闻(分二科)  辰一、举颂言

  多闻能知法,多闻能远恶,多闻舍无义,多闻得涅槃。

  在《大毗婆沙论》上有这四句话,《成佛之道》上也是有这四句话,但是改了几个字,下边第二科「长行」解「释」,分两科,第一科「别释颂」。又分两科,「依世间道」来解释。分两科,第一科解释颂的第一句,「多闻能知法」这一句。

  辰二、长行释(分二科)   巳一、别释颂(分二科)

  午一、依世间道(分二科) 未一、释颂第一句

  此颂所明:谓如有一,于依先时正所应作施论、戒论、生天之论,无倒教法,恭敬听闻,闻已遂能了知其义。

  「此颂所明:谓如有一,于依先时正所应作施论、戒论、生天之论,无倒教法,恭敬听闻,闻已遂能了知其义」,这是说这个人,这位佛教徒,「先时」以前,「正所应作」,这是他主要所应该做的事情,是什么呢?「施论」、「戒论」、「生天之论」,这样子,施、戒、天,「无倒教法,恭敬听闻」,这样的教法,里边是没有错误的,没有颠倒的,他能够恭敬的听闻这样的佛法,「闻已遂能了知」里边的道理。

  《披寻记》六七六页:

  于依先时正所应作施论等者:谓于诸欲能广开示过患,出离清净品法,是名正所应作施论、戒论、生天之论。此为善说正法者,初时所作无倒言论。义如〈声闻地〉说。(陵本二十五卷五页)是故此说先时正所应作无倒教法。

  「于依先时正所应作施论等者:谓于诸欲能广开示过患」,这里边说的要义是什么?「遂能了知其义」,这个「义」是什么?这上面解释,「谓于诸欲」,就是说在色声香味触上这些欲,你能开示他的过患,能这样开示。「出离清净品法」,出离欲才是清净,在欲里边就是污染,能这样开示清净品法。「是名正所应作施论、戒论、生天之论」,呵斥欲的过患,赞扬出离欲的清净,这里边说到这个施论、戒论、生天之论的要义,是这样子。「此为善说正法者」,这段文这么解释,施戒,施论、戒论、生天之论,这个戒论、生天之论,非要离欲不可。「义如〈声闻地〉说。(陵本二十五卷五页)是故此说先时正所应作无倒教法」,这样的佛法,当然是令人清净,但是佛教徒少了,谁肯离欲呢?这是问题。

  谓现法中种种恶行,及当恶趣苦无义因,诸恶行所,应速远离,及往善趣,舍生恶趣苦无义因。

  「遂能了知其义」,这里边「了知其义」,《披寻记》这么解释,现在是《瑜伽师地论》本身的解释。谓「遂能了知其义」,什么义?「谓现法中种种恶行」,这是说凡夫在现实的境界里边,这身口意,眼耳鼻舌身意,接触色声香味触法的时候,有种种的恶行,有罪过的事情。「及当恶趣苦」,「及当」,你现在做了恶行,那么当来有恶趣苦,就是到三恶道去受苦。这「无义因」,「当恶趣苦」是果,这「无义」是「因」,「无义」就是包括外道的苦行,也是无义的因,也包括烦恼,种种的恶行是由烦恼发动出来的,所以烦恼是恶行的因,是以无义为因。「诸恶行所」,烦恼为诸恶行的依止处,依止的处所,「应速远离」,这些事情经过学习佛的正法,「多闻能知法」,就是学习佛的正法的时候,你就会明白这件事,是「应速远离」,应该赶快的,你不要拖延,等到明年,等我老的时候,我再修行。「应速远离」,应该赶快的远离烦恼,远离恶行,远离无义的苦行,这样。「及往善趣」,修学善法,往生到善趣去,「舍生恶趣」苦的「无义因」,弃舍这件事。

  未二、释颂第二句

  彼由了知如是法义,法随法行,能远苦因,能引乐因;由此因缘,得乐舍苦。

  「彼由了知如是法义,法随法行」,这是第一句的解释,「多闻能知法」这一句解释完了。「彼由了知如是法义,法随法行」,他也就能这样用功修行,「能远苦因」,就是远离烦恼,也不做这些罪过的事情,「能引乐因」,能引发你得涅槃的因缘。「由此因缘,得乐舍苦」,那么你就得到涅槃乐,而弃舍了生死苦。

  《披寻记》六七六页:

  彼由了知如是法义等者:无倒闻思,及善身语意业,是名法随法行。由此不堕恶趣,当往善趣,是名能远苦因,能引乐因。

  这样讲,这是解释第二句「多闻能远恶」。

  下边第二科是「依出世道」,前边是「依世间道」,「依世间道」,当然还是世间的善恶果报说,我们不要说得涅槃。

  午二、依出世道(分二科)  未一、释颂第三句

  若于增上四圣谛等相应教法,恭敬听闻,闻已遂能了知其义,谓一切有生死大苦寂静涅槃。

  这是依这出世道,来解释这颂文的第三句。「若于增上四圣谛等相应教法」,这个「增上」就是殊胜的意思,什么殊胜呢?就是阐扬四圣谛的教法,佛说四圣谛这样的法语,这是殊胜的教法,叫「增上」。「四圣谛等相应教法」,与四圣谛相应的法语,「恭敬听闻」,你能够有恭敬心去听闻这样的佛法,「闻已遂能了知其」中的道理,其中的道理是什么呢?「谓一切有生死大苦寂静涅槃」,这就是这教法的真义,生死大苦寂静了,就是涅槃,你能明白这个道理,这就叫做「闻已遂能了知其义」。

  《披寻记》六七六页:

  谓一切有生死大苦寂静涅槃者:于三界中诸生死苦皆永寂静,是即涅槃。了知此者,名了知义,谓胜义谛之所摄故。

  「谓一切有生死大苦寂静涅槃者:于三界中诸生死苦皆永寂静,是即涅槃」,这个生死苦寂静下来,这个寂静下来是什么?就是你有这个无我、无我所的智慧了,这个大苦就寂静下来,这是有余涅槃;到无余涅槃,就是这惑业苦都停下来了,这身体也除掉了,得到法性身了,这时候寂静涅槃。「了知此者,名了知义,谓胜义谛之所摄故」,这胜义谛不生不灭的境界,那就叫做生死大苦皆永寂静,是即涅槃。

  未二、释颂第四句(分二科)  申一、约根已熟补特伽罗辨

  彼由了知如是法义,若根已熟,资粮已满,便能获得如是义识,心清净故。纔闻法已,于诸圣谛未现观者,能入现观;已现观者,便得漏尽。

  这是第二科,前面解释颂的第三句,现在这以下解释颂的第四句,就是「多闻得涅槃」,分两科,第一科「约根已熟补特伽罗」来解释。

  「彼由了知如是法义」,就是四圣谛相应法教涅槃的道理,已了别了。「若根已熟」,若是你这个人的根性已经成熟了,福德、智慧的资粮也圆满了,「便能获得如是义识」,你就能够成就这样的义识,什么「义识」?就是「心清净故」,没有爱烦恼,也没有见烦恼,心里面达到那最极清净的境界,就是「义识」。

  「纔闻法已,于诸圣谛未现观者,能入现观;已现观者,便得漏尽」,这个人将已听闻苦、集、灭、道的圣教已,就能对这个圣谛里边,「未现观者,能为现观」,他原来没能够修止观,修四念住,而现在他就能修,一修就能达到现观的境界。第一个现观就是思现观,就能够对这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这四念住的道理,能够很分明的决定无疑,达到这个境界,虽然还没得圣道,但是他这种信心不可动摇,那么就叫做「于诸圣谛未现观者,能入现观」。这个人也了不起,能这样子修四念处,达到这个程度。「已现观者」,已经修这个苦、集、灭、道四圣谛现观的人,「便得漏尽」,就得到阿罗汉果了。

  《披寻记》六七六页:

  若根已熟资粮已满等者:〈声闻地〉说:谓有如是补特伽罗,已能获得最后有身;谓住于此能般涅槃,或能趣入正性杂生,是名已成熟补特伽罗。(陵本二十一卷十五页)此说能入现观及得漏尽,如义应知。

  「若根已熟资粮已满者:〈声闻地〉」已「说」,「谓有如是补特伽罗,已能获得最后有身」,「最后有身」,现在这个身体,是流转生死最后的身体了,这个身体若是结束了以后,再不流转生死了,那这叫做「最后有身」。「谓住于此能般涅槃」,就能入到这个涅槃的境界了,那就得四果阿罗汉了;「或能趣入正性离生」,这个人还不能得涅槃,但是能得圣道,能入这个离生的圣道,「是名已成熟」的「补特伽罗」。已成熟补特伽罗,就是这样意思,他就是能趣入「正性离生」,「正性」就是无我的意思,「离生」就是远离我我所、爱烦恼、见烦恼的意思,是名已成熟的补特伽罗因。「此说能入现观及得漏尽」的意思,「如义应知」。

  下边第二科「约根未熟补特伽罗辨」。

  申二、约根未熟补特伽罗辨

  若根未熟,资粮未满,即由如是远离诸恶,依增上戒起增上心,依增上心发增上慧,由此能舍一切苦本烦恼无义,证得涅槃。

  「若根未熟」,这个人的善根还没能够成熟,「资粮」还没能够圆满,「即由如是远离诸恶,依增上戒起增上心」,这个人因为听闻四圣谛的教法,他就能远离诸恶,那就是受持净戒,能远离诸恶。「依增上戒起增上心」,他持戒清净以后,而能够修这个四禅八定,就得到四禅八定了,叫「增上心」。「依增上心发增上慧」,在这个四静虑里边去修四念住,就是能发出来圣道的智慧。「由此能舍一切苦本烦恼无义」,你若能这样子,「依增上戒起增上心,依增上心发增上慧」了,你就能弃「舍一切苦」恼的根「本」,一切苦恼的根本就是烦恼,能弃舍无义的苦行,叫做「无义」。「证得涅槃」,你就能成就涅槃的境界。这是标,下面解释。

  巳二、略辨义(分三科)  午一、标

  复次今当略辩上所说义。

  「略辨义」,第二科解「释」。

  午二、释

  谓薄伽梵此中略示先闻正法,如理思惟,先如理思,法随法行;法随法行为先因故,得胜利果。

  「谓薄伽梵此中略示先闻正法,如理思惟」,「多闻能知法」,「先闻正法,如理思惟,先如理思,法随法行」,先是听闻正法的时候,能如理思惟,而后就是「法随法行」,就是在禅定里面修四念住了。「法」是涅槃,「随法」是八正道,就是修学八正道。「法随法行为先因故,得胜利果」,就是得涅槃了。见道,见到圣谛以后,初果、二果、三果、四果。

  午三、结

  当知是名此中略义。

  当知是名此中的略义。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