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师地论

《瑜伽师地论》梵文 Yogācāra-bhūmi-?āstra佛教论书。简称《瑜伽论》。瑜伽师地,意即瑜伽师修行所要经历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称《十七地论》。相传为弥勒菩萨口述,无著记录。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国法相宗的根本论书。...[详情]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四(18)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四(18)

  寅七、诤根本处及能治别(分二科)  卯一、举起诤处

  又有六种诤根本处,一、展转相违作不如意;二、覆藏诸恶;三、于等类中,剩受利养,执为己有;四、于衣服等更相欺诳;五、违越学处;六、于法于义颠倒执着。

  「又有六种诤根本处,一、展转相违作不如意;二、覆藏诸恶;三、于等类中,剩受利养,执为己有」。

  上次讲的那个第六科是「复有三处诸修行者难可超越,一者、超越欲贪恚害不乐所摄下界;二者、超越一切行相现行;三者、超越有顶,超越此三难超越处,当知由六种无上对治。四无量是初对治」,这个「修四无量心」来超越第一种难超越处,这个是应该是容易理解的。

  这个第二「无相心三摩地」是第二对治,这个第二对治就是「超越一切行相现行」。这个无相心三摩地在三三摩地里面,有这个无相三摩地。三三摩地的次第呢?一开始是空三摩地,第二、无愿三摩地,第三是无相心三摩地。现在这里超越一切行相的现行,是要修无相心三摩地来超越。若在三三摩地里面来说呢?当然无相心三摩地是究竟圆满的。但是在这里这三种难超越的事的次第,他在中间。在中间,后边是超越有顶,就是「我慢」,是我慢。这个「我慢」这个地方有一点事情,就是在三三摩地里的次第,一开始是空三摩地,空三摩地是修无我观,在定里面修无我观,名为空三摩地,而后修无愿三摩地,无相三摩地,就圆满了,功德圆满。但是这一个次第,一开始是离欲,修四无量,四无量这个三昧是在四禅八定里面修的,境界也是很高。用这样的慈悲喜舍来对治欲贪恚害不乐,当然这个烦恼是清净了。清净了,这时候修无相三摩地来对治这个一切相的现行,当然也是可以。就是这个在无相心三摩地那里面就是二个方法,二个方法修这个无相心三摩地。就是不念一切相,思惟无相界,就超越一切相了,就超越一切行相的现行了。

  但这地方就有可能有个问题,有什么问题?因为没有修空三摩地。没有修空三摩地,这个「我」还在。前面修四无量心是破除去欲贪恚害不乐,破除这样烦恼。然后修无相心三摩地,超越一切行相的现行,这时候还有个问题,还是有我。所以第三个就是要修无我观了,修无我观的时候,这我慢永尽,就超越有项了。那么从这地方去思惟呢?这个无相心三摩地,如果前面没有空三摩地的话,这无相心三摩地里面还有我。「不与万法为伴侣」的时候,一切行相现行,就是心里面有一切相的现行,这个相现行于心,唯心作伴。现在一切相不现了的时候,唯独是心湛然独立。湛然独立,你没有修无我观的时候,就有可能,哦,这个就是我,有可能会有这个问题,那也就是类似非非想定了。非非想定是离欲的,也是离一切相的,但是「真神不灭」,就是我还在。

  所以这个第三个呢?就是要我慢永尽是第三对治。但是怎么样来对治这个我?若观察这一念心在很高深的禅定里面,唯独这一念清净心明静而住,湛然常住,境界很高了!那么怎么知道这个不是我呢?那要修无我观。修无我观,当然这是…这一念心不是说没有这一念心,而是这一念心是因缘有,那就不是我了,是这么回事。

  所以平常说我们用功修行的时候,平常听人家讲开示,「不与万法为伴侣是何等人物?」「待汝吸尽西江水,再为汝道」,这个境界我也就到了吗?要从这个法门的安排的次第来说,你不修无我观,还不能超越有顶,还有这个问题。这个修行的事情,你若不去看佛菩萨的法语,自己还是糊糊涂涂的。

  「又有六种诤根本处」,这一段文也是很有意思,就是「断我慢者,终不为彼我为究竟?为不究竟?如是疑惑缠扰其心」,这个话也很有意思。如果你常不读经,经论你常不读,你光是静坐的时候,你就会想:我对不对?我这样修行对不对?我现在出现的这个境界,是不是对呢??就可能会有这个事情。若常读经,佛是这么说的,与修多罗合,那么你的信心就起来,信心就增长。但是这一段文上说要断除我慢,断除我慢的时候也没有疑,也就不会有这个疑惑。

  底下这是第七科「诤根本处及能治别」,分两科。「卯一、举起诤处」,就是这个纠纷的生起的地方,从什么地方生起的纠纷呢?

  「一、展转相违,作不如意」,「展转相违」就是不只一次了。就是我触恼你、你也触恼我;我再触恼你,就是一次又一次的这样触恼人,令你不如意。第一次也可能是无意的,无心的,第二次就有意了,那么展转的触恼,故意的叫你烦恼、引起你的烦恼、令你苦恼。那么这就是一个起诤处。当然这是一个…凡夫就是这样。

  「二、覆藏诸恶」,第二个呢?就是自己做了很多的有罪过的事,隐藏起来,怕你知道,这是一个起诤处,但是又不可能人家不知道的。

  「三、于等类中剩受利养,执为己有」,「等类中」,大家这个类别是平等的、是一样的,并不是我高过你,你高过我,都是一样。一样呢?这个利养也是平等的,但是偏要「剩受」,我偏要多受,我要多接受这个利养。「执为己有」,受了利养,得到了以后,这都是我的,我是应该这样子的。这也就容易起诤,就有问题。

  「四、于衣服等,更相欺诳」,就是得到这些财物,「更相欺诳」,就是我欺诳你,你欺诳我。这个事情是那样,就是得财物的方…这个经过、这个过程,就用这个欺诳心向居士化缘,就是邪命,就是欺诳。得到以后又不说老实话,还是欺诳,那么这也就是容易有纠纷。

  「五、违越学处」,就是犯戒了,没能够守持清净,犯戒。

  「六、于法于义颠倒执着」,这底下对于这个法和义。这个法和义怎么回事呢?法是能诠,义是所诠,所诠之义。能诠的名句文,所诠的义理,是「颠倒执着」,就是错误的去理解。自己错了还认为是对的,所以执着自己的见。这样子呢?也是要出问题,也就是互相有诤论,也就引起纠纷。这个呢?主要就是常、乐、我、净。你执着无常而认为是常、苦恼而认为是乐、无我而认为是我、是不清净的而认为是清净的,就是执这一些事情,「于法于义颠倒执着」。

  这个《披寻记》我们读一下:

  《披寻记》五二四页:

  又有六种诤根本处等者,当知依此六处建立六诤根法:谓忿恨、覆恼、嫉悭、诳谄、邪见、倒见。依第一处建立忿恨,谓依身等同梵行现行非爱,是名展转相违作不如意。依第二处建立覆恼,谓于所犯乐欲隐藏,不欲令他知己所犯,是名覆藏诸恶。依第三处建立嫉悭,谓于僧祇共有财物偏多受用,是名于等类中剩受利养执为己有。依第四处建立诳谄,谓依邪命非法方便获得财物,同梵行者正诘问时便不分明,假托余事而有所说,是名于衣服等更相欺诳。依第五处建立邪见,谓无施与无祠祀无爱乐等。由是于非法中妄计法想,习诸邪行,是名违越学处。依第六处建立倒见,谓于无常常倒,于苦乐倒,于不净净倒,于无我我倒,是名于法于义颠倒执着。

  「又有六种诤根本处等者,当知依此六处建立六诤根法」,这个「根」就是「处」,有此根而有这样的诤。

  「谓忿恨」这是一种,忿恨的原因而有这些诤论。还有「覆恼」。这个文句都是那个《集异门足论》上的文句,这个和这个《成唯识论》、《百法明门论》不是完全相同。这个「嫉悭」,这个也是一个诤根处,还有「诳谄」,还有「邪见」、「倒见」等。这是六诤根法:忿恨、覆恼、嫉悭、诳谄、邪见、倒见,这是六个。

  「依第一处建立忿恨」,就是「展转相违,作不如意」,这是第一处建立这个忿恨。「谓依身等于同梵行,现行非爱」,大家共同修行的人,就是故意的触恼人,不是可爱的事情,「是名展转相违,作不如意」。

  「依第二处建立覆恼」,就是「覆藏诸恶」这个,「建立覆恼」。「谓于所犯乐欲隐藏」,自己有了错误的事情就隐藏起来,「不欲令他知己所犯,是名覆藏诸恶」。

  「依第三处建立嫉悭,谓于僧祗共有财物偏多受用」,「僧祗」就是大众僧,大众僧共有的财物自己「偏多受用」,比别人要受用多一点。「是名于等类中剩受利养,执为己有」。

  「依第四处建立诳谄,谓依邪命非法方便获得财物,同梵行者正诘问时,便不分明,假托余事」,就是说不明白了,就是假托其他的事情,本来这个出问题的是这里,这里他不说了,说别的事情,「假托余事」。「而有所说,是名于衣服等更相欺诳」。

  「依第五处建立邪见,谓无施与、无祠祀、无爱乐等」,这是第五处。「由是于非法中妄计法想,习诸邪行,是名违越学处」。

  「依第六处建立倒见,谓于无常常倒,于苦乐倒,于不净净倒,于无我我倒,是名于法于义颠倒执着」。

  卯二、显能断法

  又有六法能断如是诤根本处,慈心所发身语意业,能断初二;同受利养,能断三、四;同趣尸罗,能断第五;同趣正见,能断第六。

  「又有六法能断如是诤根本处」,前面是举这个起诤处,这底下开示能断这六种诤的法门。

  「能断如是诤根本处」是什么呢?「慈心所发身语意业」,那个忿恨是瞋,瞋用「慈心」,用慈爱的心情发出来的身、语、意的行动。「身」表现出来的也是慈悲心,「语」也是慈悲的语,「意」也是慈悲的意,用这样的心就把这个忿恨对治了。用慈爱的心彼此间来共住,那么就没有纠纷了。没有纠纷了,彼此都快乐,心情快乐。你若故意的触恼别人,你心里就苦恼。对方也苦恼,你也苦恼。如果用慈爱的心呢?就没有这个问题。所以用修慈悲心来对治,对治这件事。

  这个呢?「能断初二」,能断这前两个诤根本处,一个是「展转相违,作不如意,二、覆藏诸恶」的事情。

  「同受利养,能断三、四」,不要多领受利养,那么就把第三个和第四个这两件事的错误就息灭了。

  「同趣尸罗,能断第五」,第五个是「违越学处」,「同趣尸罗」,大家共同的都守这样的戒。「趣」在这个地方是亲近的意思,也是尊重的意思。我尊重这个戒,我不违犯。大家共同的来学习这个戒,来尊重这个戒,爱护这个戒法,这样就把第五个错误息灭了。

  「同趣正见,能断第六」,这个第六就是「于法于义颠倒执着」,那就是邪见的关系。现在若学习佛陀所开示的正见,那就是把那种颠倒执着也就息灭了。

  这样说呢,要发慈悲心就是同受利养这件事也应该包括在内,这样嘛不就是没有纠纷。你发了慈悲心就没有纠纷,这就是慈悲。所以真能修慈悲观能远离很多的过失。不要因为我说出一句话,我发出来一样的行为,引起纠纷。我说这种话,我做这种事,人家不能接受的,不合道理啊!不合道理,就引起纠纷。引起纠纷,是因为我这样发出来的,那就是不慈悲嘛。所以若是有慈悲心的话,就能远离很多过失。这个戒实在就是慈悲,这杀盗淫妄就是不慈悲,这是一样事。

  底下是「同趣正见」,这是要学习佛法才能有这个智慧。有这个智慧就没有邪倒、邪知邪见了。所以学习智慧也很重要,智慧能解决一切的问题,这是说出这件事。

  而这个能对治的方法,倒是我们现在急需的一件事。

  寅八、能摄威德究竟差别

  又有六法,能摄一切诸修行者威德究竟,谓神境、天耳、宿住、他心、生死智通,能摄威德;漏尽智通,能摄究竟。

  「又有六法,能摄一切诸修行者威德究竟」,这是第八科「能摄威德究竟」的「差别」,能摄一切诸修行者的威德和究竟。人当然…若是…我们有可能会有这样的心情,我希望有大威德,也可能有这个的想法;但是也可能没有这个想法。没这个想法的人,多数是欢喜自由的人。欢喜自由的人就不愿意有威德,至于这个性情刚烈的人,可能有这个想法。但是这件事实在是应该具足的。

  「谓神境、天耳、宿住、他心、生死智通,能摄威德」,这是解释前面这句话,什么叫做「威德」?就是有「神境通」。「神境通」就是神足通,有各式各样的不可思议的变化。那么有天耳通,还有宿住。「宿住」就是宿命通。「他心通」、「生死智通」就是天眼通。「天眼通」,说这个人死掉的时候,我们肉眼看不见他怎么回事,若有天眼通就知道这个人到那儿去了。在那里又生了,天眼通也能看见。这些死生都能看见,看见未来的事情,都能看见。这实在这也是一种智慧。

  这五种神通的境界,能够「摄威德」,能统摄一切的威德力。你有这种的境界,这威德的力量就显现出来了,人家对你另眼相看,都不同了。

  「漏尽智通,能摄究竟」,你若是有这个六通里面这个漏尽通呢?能够究竟圆满。如果你没有漏尽通,你前五个神通有时候会失掉的,那个威德不究竟,虽然有,有时没有,就没有威德了,还是靠不住。若有漏尽通的时候,心里面没有烦恼,没有这贪瞋痴的烦恼。就算是有的时候不常入定,定可能会失掉,也随时也会恢复过来。所以「漏尽智通,能摄究竟」。

  这样加起来,这六法「能摄一切诸修行者」的威德的究竟,这是第八科。

  寅九、谛现观法障治差别(分二科)  卯一、明能障(分二科) 辰一、标

  又于圣谛未得现观补特伽罗,略有六种能障谛现观法。

  这是第九科「谛现观法」的障治的差别。分二科,第一科「明能障」,先「标」出来。

  「又于圣谛未得现观补特伽罗」,这个又我们的佛教徒发很好的心,爱乐佛法、学习佛法,但是对于这个「圣谛」,就是苦集灭道。苦集灭道圣人才认为这是真实的,不虚妄的,凡夫还迷迷糊糊的,这是苦谛吗?我感觉很快乐嘛!所以这个不知道是苦。只有圣人才知道色受想行识是苦的,苦集灭道的事情。

  「未得现观」,你还没能成就无分别智。这无分别智,这个根本的智慧,通达色受想行识无我、无我所是毕竟空寂的,这种清净的智慧还没有成就,这种人叫补特伽罗。

  「略有六种能障谛现观法」,能障这种修行的法很多,但现在说六种。这六种能障碍你谛现观法的成就。

  这是「标」,底下解释,分两科,第一科「举前五」。

  辰二、释(分二科)  巳一、举前五

  谓如前说三种愚痴增上力故,起三颠倒,规求利养,希望寿命

  「谓如前说三种愚痴增上力故,起三颠倒」,这前面说有三种愚痴,你们还记住吗?一个「时节愚」、一个「分位愚」、一个「自性愚」,这三种。由这三种愚起这三种颠倒,就是无常常倒,于苦乐倒,于无我计我倒,计我的颠倒。

  于「三种愚痴增上力故」,这个「愚痴」它很有力量,它的力量能叫你糊涂,叫你发动三种糊涂,这是三个。另外还有一个「规求利养」,这是贪心了,前面是愚痴,这是贪心。他还「希望寿命」,寿命长远一点。希望利养,希望有得享受,还希望健康,希望寿命长,健康长寿,这样子。这加起来就是五法,是「举前五」。

  巳二、显第六(分二科)  午一、标相

  此中差别者,于顺恶见、恶闻、恶说、恶分别处法中,喜乐恶见、恶闻、恶说、恶分别事。

  「此中差别者」,这底下是第二科「显第六」,第六样能障碍你谛现观的这个过失。这里面说六法,那就和前面的五法多出来一个不同的地方,是什么呢?

  「于顺恶见、恶闻、恶说、恶分别处法中」,喜乐ㄌㄜˋ或者「喜乐ㄧㄠˋ恶见、恶闻、恶说、恶分别事」,就是顺于「恶见」,就是这是一种有过失的、染污的,你看见这个境界是属于染污的境界,放逸这种境界,能增长你的贪瞋痴的这种事情。「恶闻」就是这种言论,这样的言说令你污染,令你心里不清净那些事情,「恶闻」。「恶说」,「闻」是在听闻,或说你自己也会说,「闻」是听别人说,「恶说」是自己去说。「恶分别」总而言之,你见也好、闻也好、说也好,总是由内心去分别。内心这些污染的分别这些事情。

  「喜乐ㄧㄠˋ恶见、恶闻、恶说、恶分别事」,这问题就在这里,这些恶见、闻、说、分别的这些污染的事情出现了。出现了,自己心里面生欢喜,我欢喜看见,见、闻、说、分别这些污染的事情,我欢喜,这就是问题了,这就是能障碍了,能障碍自己用功修行了。

  午二、辨摄

  如是喜乐,于未得圣谛现观异生心,最能漂动,极为障碍,非于圣者。是故说此在明分中;非在解脱成熟分中。

  「如是喜乐,于未得圣谛现观异生心,最能漂动,极为障碍」,这底下「辨摄」,说明白为什么它会有这种作用。

  「如是喜乐」,说我们对这些污染的事情欢喜,这样情形会怎么样呢?「于未得圣谛现观」的「异生」,凡夫的这种人,他的心「最能漂动」,它有大力量使令您心动,动出来这个贪心、动出来这个欲心,动出个瞋心,动出各式各样的愚痴的境界。

  「极为障碍」,他就是能障碍你修止观。你这时候再去静坐的时候心就不寂静,就坐不来了。奢摩他也止不住了,毗钵舍那也不能观了,就是无可奈何,这就是「极为障碍」。

  「非于圣者」,这不是对圣人有种事情,圣人是不能障碍的。他已经成为圣人了,这些事对他是无效,只是对凡夫是有力量的。因为凡夫一切的这些污染的种子都存在,一有了所缘缘的时候这种子就要动,你加上一个不如理作意,就是糟糕了。

  「是故说此」在「明分中,非在解脱成熟分中」,所以这个佛的法语中说这件事是在「明分中」。「明分中」,就是在这个资粮位,就是在外凡位。初接触佛法的时候,也生欢喜心,啊,这个圣人的境界很好,这大光明的世界我也欢喜,那么祈求、希望成就圣道,那个时候叫做「明分」。在这个时候还没有到内凡,所以这个烦恼的力量很大。虽然有一点好的愿望,但是烦恼的力量很大,一遇见这种境界就不得了。所以「未得圣谛现观异生心,最能漂动」,漂动你的心。

  「非在解脱成熟分中」,不是在那个解脱成熟的分中,就是内凡位。内凡位不那么要紧,这些事他那个正念还是有力量了。正念有力量,这些染污的境界对他影响不大,不是太有障碍。但是在外凡可是不行,还是有问题。那么这是开示我们这件事。

  卯二、明能治(分二科)  辰一、标

  对治如是能障碍法,当知即是六种正取相。

  这是第二科「明能治」,前面第一科是「明能障」,这是第二科「明能治」,能对治那个障碍的。分二科,第一科是「标」。

  「对治如是能障碍法」,「对治」者,就是消除的意思,消除去这个能障碍的这种的染污。「当知即是六种正取相」,这六种正取相能够有力量对治它。

  这是「标」,底下第二科是解「释」。

  辰二、释

  谓如前说五种取相,及一切世间不可乐取相。

  谓如前面说的那「五种取相」,「五种取相」就是无常常到,于苦乐倒,一个常倒,一个乐倒,一个我倒,加上规求利养,希望长寿,就是这个。这个当然就是用无常、苦、无我来对治,乃至到希望规求利养,乃至到希望长寿这个事,也是用这种过失来…来观察它的过失就能对治了。观察人的寿命,一口气呼出去,不回来就死了,还有长寿?

  那么这是五个对治,另外呢?「及一切世间不可乐取想」,「一切世间」是什么?主要是这个色受想行识,主要是我们的色受想行识。色受想行识都是不可乐的,色受想行识是苦啊,很苦恼的境界。那么常常这样观察呢?就把这种障碍对治了。当然初发心修行的人要远离才可以,要远离。

  这个有些在家居士也学习过佛法,但是还没能得正知正见,就会发出来一种言论:修行在家也可以。这是在家人是这么说,因为他就是不想出家,当然就是这样讲。这么讲这还是可以原谅,在家人若是说这样的话,那就随他。最遗憾的是我们出家的人,我们出家人也讲这种话,是不对的。经论上也说了,在家人虽然也可以修行,很辛苦,不如出家人修行容易。出家人修行为什么容易呢?就和尘劳的事有距离,远离了尘劳。那么在这个佛法僧的这个地方,都是清净的境界,没有染污,我们修止观心里面就容易。你不要说是在家人,就是我们出家人,你在这个清净的寺庙里用功一个时期,忽然间你有事情要到那个社会大市区里面做事,和那些人在一起,立刻就有变化,立刻有变化。不要说这样子,就是去到城市去办事,回来以后你静坐一会儿的时候,就感觉就是退了多少。从这件事情就看出来,修行是出家好,在家困难,在家修行难。这是很明白的事情,怎么还可以说这种话:在家也可以修行,怎么能这么讲话呢?

  寅十、归依及证随念差别(分二科)  卯一、标列

  又有二种具足随念,六行差别,能令心没诸修行者,正策其心,令生欢喜。谓归依具足随念,有三种行;证具足随念,有三种行。

  「又有二种具足随念六行差别,能令心没诸修行者,正策其心,令生欢喜」,这是第十科是「归依及证随念」的「差别」,分二科,第一科是「标列」。这六种随念,我们以前是讲过的。

  「又有二种具足随念,六行」的「差别」,这「二种」就是一个是「归依随念」,一个是「证随念」,这两种合起来呢?就是六个六随念,所以二种具足了六种随念。六种随念这种修行法各有不同,「能令心没诸修行者,正策其心」,能令这个发心退转了修行人,他这个道心「没」,沈没了,欢喜修行的心沈没了。沈没了,这样的修行人「正策其心」,你若去修这六种行的时候,这心就能够发动起来,警策自己能发动起来,鞭策自己。「令生欢喜」就使令你生欢喜心,还愿意修行。

  这「二种具足随念,六行差别」究竟是什么呢?「谓归依具足随念,有三种行;证具足随念,有三种行」,这加起来就是六种。

  「谓归依具足随念,有三种行」,「归依」就是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这里面呢又具足了三种随念。这个看出来,这经论上说这些修行方法,都是思惟观察功德,就是「念」这个功德。

  这三种随念呢?「证具足随念有三种行」。这是「标列」,这底下第二个是「随释」,分二科,第一科「归依随念」。

  我们现在的人,出家人、在家居士修学佛法,就是只是念这个文句,「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就是这么念,有这样的法门;念咒也是,「南无喝啰怛那哆啰夜耶」,念这文句;「唵嘛呢叭咩吽」,只是念文句,只是这样念。若是我们把《金刚经》背下来也是这样念,也有功德,不是不好。但是看出来,我们现在人的根性是钝了,这种修行方法是钝了。而这上说呢?很少是说是念文句,只是停留在这里,不是。

  卯二、证释(分二科)  辰一、归依随念

  于佛法僧随念之行,名归依随念。

  这事你说是「于佛法僧随念之行」,就是念佛的功德,这「佛随念」,就是随念…这个「随」这个字怎么讲?我这么思惟这个意思,这个「随」有两个意思。「随」,随所念的这个所缘境上的功德做自己的忆念,自己去忆念去,「随」。不是我自己想起来怎么念就怎么念,随所念的功德去念去,叫做「随」。第二「随」有相续的意思,相续的念。比如说是念佛的功德,这「佛随念」是念什么?不是只是念佛名号,可以念佛名号也包括在内,但是念佛的功德。

  这个在《集异门足论》,《法蕴足论》,这些《阿毗达磨论》上有这些法门的。这个那是说念佛的如来…如来、应供、正遍知…,这样念,这《阿毗达磨论》上就是这么解释。《瑜伽师地论》上,我们学这个论上多数还是从《阿毗达磨论》来的。但是念佛,这个「如来」怎么讲呢?就是念佛,从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开始一直到涅槃,这中间,佛如来有所说的话,都是真实不虚的。佛所说的这些法语都是真实不虚的,没有说谎话,不说谎话。就这样念,念这个如来的意思是这样的意思。你看我认为这非常有意义,心里这样想,佛从得道业开始一直到涅槃,他凡有所说都是真实不虚,没有虚伪。你这样想佛的功德,这叫做「佛随念」。「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就是这么念,一样一样这样念,这叫做「念佛」,这是念佛的功德,是这样念,不只是念佛的名号。而念佛的功德,我认为要比念佛的名号力量是更大,你不妨你试试,你静坐的时候你也可以这样念,也可以的。或者念这个如来的十号念完了,就修奢摩他。奢摩他修一会儿,然后再念佛的功德,这样也可以。

  这个「法随念」,这个「法随念」我以前讲过一回,现在我们再温习一遍。法随念呢?是念「善说、现见、无热、应时、近观、引导、智者内证」,一共这七样。

  七样,这「善说」怎么讲呢?就是佛说「苦真是苦,集真是集,灭真是灭,道真是道」,佛这么讲,这是善说。如果苦不是苦,佛说苦是苦,这就不是善说了。「苦真是苦」,你若这样思惟的时候,你增长智慧了,增长智慧。这一念心,实在你思惟这个苦的意思,实在就是一念的分别心,另外没有苦,另外那有什么苦呢?就是这个境界一现前,你一念分别心的执着,这就是苦,受想行识都在这里,另外有什么苦?没有。你这样子思惟,「苦真是苦」。而集也真是集,这个「集」是什么?「集」即是爱,就是种种的烦恼,烦恼的力量能集聚种种的苦,能把苦集聚来。本来没有苦,因为你有烦恼才把苦集聚来嘛。你思惟这个道理,集真是集。「灭真是灭」,这个苦、集都灭掉了,这时候真是安乐,安隐自在。而这一件事怎么能成就呢?「道真是道」,由戒定慧可以达到那里去,这么思惟。佛这么样讲,佛是善说,这是一个善说,佛说得非常好,这是妙法。

  「现见」,就是佛说这个苦集灭道,我们能这样去修行去,「现见」,于现法中就可以见苦集灭道四谛,可以见谛,就可以得圣道。从这个文上说呢?就是你若能这样修行,你今生就能成就。你看这文上就是这么说。

  你就这样思惟,思惟这个法随念,就是念这个法是佛的「善说」,念这个法是「现见」,苦集灭道这个圣道这个法门,你现在就可以成功的,你现在这么做。

  「无热」,这「无热」是什么呢?在这个天台智者大师的《维摩经玄疏》:「三转*轮于大千,其轮本来常清净」,智者大师引这《阿含经》的意思,「其轮本来常清净」的意思就是「无热」的意思。佛说这个苦集灭道、这个八正道,八正道是无热。「热」者,烦恼也,烦恼里面有热。佛说这个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这是清净的法门,「其轮本来常清净」,里面没有烦恼,没有烦恼的。就是里面完全是能发挥这清净的作用,而不会令你有什么后遗症的问题,也不会有这种事情。所以叫做「无热」,这个法门是清净的。善说、现见、无热、应时。

  「应时」我看《阿毗达磨论》上的解释,「应时」是什么呢?就是你若能够修这个八正道,八正道就是「应时」,若能修习、多修习,你就能够见道,就能够见谛,叫做「应时」。在《大智度论》上解释,这个「应时」就是什么时候都可以修行,什么时候你都可以修行,你都可以成就。不像其他的什么宗的这些迷信的人,这个时候不可以静坐,不是,啊。怎么、怎么的…,不是的。当然初修的才吃完饭,才初开始用功静坐的人,才吃完饭不要静坐,有功夫的人没有这个问题。那么这是这个善说、现见、无热、应时,还有个近观。

  「近观」就是你到它旁边去看,看的清清楚楚地。所以你若能够修学这个八正道的时候,修习、多修习,就能叫你如实的知见苦集灭道的道理,叫「近观」,也就是成就的意思,「近观」。

  还有「引导」,「引导」是「能引、能导」。你若能修这个苦集灭道的现观,能这样修行,它就「能引、能导、能随、能住」,文上就是这么解释。这么解释,我推测这话怎么说呢?是什么?就是我们修行的时候,我们静坐的时候,自己会有经验,这个心不顺。我愿意它止,它就偏不止;我要观,它偏不观。不是掉举、散乱,再不然就是昏沈,这个心就是不顺。现在不是,你若真能够用功修行这个八正道,心就能够入,能入于道、能相应,而不会一定是老是昏沈、掉举,不是的,「能引、能导」。当然初开始是有这个问题,但是你不要气馁,你继续努力,它「能引、能导」,有这个力量,能使令你与法相应,「能引、能导」。

  最后一个是「智者内证」,「智者内证」这等于举出了一个事实。「智者」是谁?就是佛和佛弟子,这些得无生法忍、得圣道的这些人。这些人他们现在他们在内心里面已经证悟了这种事情,已经这样做,已经成功了的人。所以我们若是做,我们也可以成功的。

  所以这是「法随念」,念这个法这样子,这样就增长了自己的信心,能够现见,能够应时,那对我是很好,我就恐怕我不成功嘛!现在法就是这样子,可以成功的。这是「法随念」。

  还有个「僧随念」呢?就是随佛出家,在佛教里面用功修行的人。他们有修行。有修行就是修这个妙行,这个妙行就是「苦迟通达,苦速通达,乐迟通达,乐速通达」,就是前面那个四法迹,四行迹,他们有这样的妙行。又说是有「安隐行、不安隐行、调伏行、寂静行」。当然这佛教徒,这个僧他不会做这个不安隐行,就是修这个「安隐行、调伏行、寂静行」。我们修学戒定慧,这一定是向于圣道去,这是一个很安全的一个大道,而不是那个有危险的道路,不是的,不是不安隐行。这有妙行,有这样的妙行。他们都是有这个…初果向,初果,就是预流向,预流果;是一来向,二来果;不还向,不还果;阿罗汉向,阿罗汉果,就是有这八种圣人。这个「僧随念」,僧就是这八种人,都是圣人,不是指凡夫僧说的。这个「僧随念」这个圣人是这样子,他们具足有戒,有定,有慧,有解脱,有解脱知见,有这样的功德。这样子念这个僧,叫「僧随念」。

  这样子在就是佛法僧…来随念这个佛法僧的时候,心里面,哦,就自己这个欢喜心就会生起来,因为自己感觉到有希望,我也这样做嘛,「有为者亦若是」,所以叫做「归依随念」。

  「归依」当个救护的意思,你能修学戒定慧,佛法僧能够救护你,你从苦海里出来了,把你救出来了。这是「归依随念」,底下:

  辰二、证随念

  于趣涅槃行,趣资财行,趣生天行,随念之行,名证随念。

  这是第二科「证随念」。「于趣涅槃行」,这个「趣涅槃行」,「趣者」,往也,就是到涅槃那去的这种戒定慧的行。这是决定胜的境界;底下趣资财行,趣生天行,这是增上生的事情。一个决定胜,一个增上生,这么两种不同。

  这个「趣资财行」呢?这个「趣涅槃行」当然是修学戒定慧,修学戒定慧这是得涅槃,得涅槃是决定的战胜了,增上生呢?还没有决定胜。

  那么「趣资财行」,你能够破除自己的悭垢,悭吝的污垢,能够布施,这样子你将来能得大财富。「趣资财行」,就是「趣」者,到也,就是往也,能到大财富的地方去的一种行为。「行」是因,「资财」是果,这个因能到果的那个地方去,所以叫做「趣资财」的行。

  「趣生天行」,趣生天行,这个资财是属于布施,这是属于布施行。「趣生天行」呢?就是戒,也包括这修。欲界天就是戒,那么色界天,无色界天的定,那就是也是天,但是不只是戒,同时也要有定,这样子。有这个戒、定的力量,就可以「趣生天行」,就往生到天去的这种修行。

  「随念之行」,这个「随念之行」…这个「趣涅槃行」是要念戒定慧的,念戒定慧就可以达到涅槃;这个「资财行」是念施;「生天行」,如果是色界天、无色界天不在内的话,那就是信、戒、闻、舍、慧,你具足这五样功德,你就能生天。这个修行人在阿兰若处住,或者在寂静处住,用功修行时候,就是念这个生天随念,念这个天随念。念说,哦,生天的人他有五种功德,就是信、戒、闻、舍、慧,可以生到天上,那我也具足,将来我也可以生天,就是这么意思,那叫做「天随念」。

  这个窥基大师解释呢?他是「于趣涅槃行」,这是戒,戒定慧的戒;「趣资财行」是施;「趣生天行」是修,是修定。施、戒、修这是增上生事,那么窥基大师这么解释。

  把这个《披寻记》念一下:

  《披寻记》五二六页:

  于趣涅槃行等者:此中趣涅槃行,谓于决定胜道。趣资财行,趣生天行,谓于增上生道。念自当证决定胜事,增上生事,名证随念。由是策心,令生欢喜。

  「于趣涅槃行等者:此中趣涅槃行,谓于决定胜道」,这是属「决定胜道」,就是不退转了,你得了圣道以后,它不退转了,决定是战胜了。

  是「趣资财行」,是「趣生天行,谓于增上生道」,将来的生命比现在好,但有还没有…有可能会失掉了,那就是又失败,会退转的。

  「念自当证决定胜事,增上生事」,这个用功修行的人,他心里这样念,念什么呢?念「自当证决定胜事」,我「当」,我决定可以成就这个「决定胜」的事情,所以叫做「证」。他自己念增上生事,我也能成就,所以叫做「证随念」,这个「证」是这个意思,在这里是成就的意思,「证随念」是这样意思。

  「由是策心,令生欢喜」,这叫做「归依及证随念」的「差别」。

  寅十一、不共外道内法差别

  又有六法,于善说法毗奈耶中,立为无上,不与一切诸外道共。谓见大师,闻正法,得净信,随学一切所有学处,于大师所起随念行,谓佛世尊,是正等觉者,能说一切法,乃至广说,又于大师,以身语行承事供养

  「又有六法,于善说法毗奈耶中,立为无上,不与一切诸外道共」,这是第十一科「不共外道内法」之「差别」,这也是有六种。

  这六种法是在我佛法里面的佛的「善说法毗奈耶中」,就是法与律,这样讲。或者这个「毗奈耶」翻成灭也可以,能灭类恼。「立为无上」,建立为最殊胜的一种法门。「不与一切外道共」同的,超越一切外道的。

  「谓见大师,闻正法,得净信」,这是第一个范围,我们能拜见大导师,能拜见佛,这是最殊胜的事情,是不与外道共的。

  「闻正法」,听佛说法,这也是特别殊胜的事情。

  「得净信」,听闻了佛说的正法之后,心生欢喜,所以有清净的信心,有清净的信心,所以这也是不共于外道。这个「净信」,这个「净」这个字,原来感觉到很难解释,不知道怎么解释。如果是听闻佛法以后,才知道有凡圣的不同。这就是对于这个圣,佛法僧都是圣,在这个地方有清净的信心,就叫做「净」。这表示「信为欲依」,就是有清净的愿望,自己也希望能够清净。当时发出来这样信心的时候,也是清净,所以叫做「净信」。这时候才知道凡夫都是污染,都是污染的境界,所以叫做「净信」。

  「随学一切所有学处」,有了信心以后呢?那么也就能够随顺学习佛所制的一切的戒律,去学习。

  「于大师所起随念行」,这前面这个佛…见佛、闻法、得净信、随学一切戒律,这都是超过一切外道,最殊胜的法门。「于大师所起随念行」,这底下是第五,「起随念」就是前面说的这个佛随念。于大导师这里发动自己有随念的一种修行。怎么样随念呢?「谓佛世尊是正等觉者」,「正觉」就是根本智,「等觉」就是后得智。或者说是「正觉」就是如理智,「等觉」就是如量智,智慧圆满了,通达一切事,通达一切理,通达法性道理的这么一个佛陀,「是正等觉」,要这样念,念佛是大智慧圆满的人。「能说一切法」,佛有大悲心为一切众生说解脱道,这么念佛有这种功德。「乃至到广说」,那就是佛的十号的功德。

  「又于大师以身语行承事供养」,这心里面有清净的信心,然后又能够有身行、有语行来承事供养于佛,对于佛生大欢喜心来供养于佛,来为佛作事,所以叫「承事供养」。

  这个《披寻记》解释的很好哦!

  《披寻记》五二六页:

  又有六法至承事供养者:此中六法:一、见大师,二、闻正法,三、得净信,四、随学一切学处,五、于大师所起随念行,六、于大师以身语行承事供养。由于大师世可现见,不同诸天神等世不现见,是名第一无上不共。闻说正法,有谈论故,诸天神等则不如是,是名第二无上不共。由善说法,通达实义,故得净信,余则不尔,是名第三无上不共。由善说毗奈耶,解了作与不作,故能随学一切所有学处,是名第四无上不共。随念大师是正等觉者,能说一切法,乃至广说,余则不尔,是名第五无上不共。又于大师以身语行承事供养,依一有情生最胜福,是名第六无上不共。

  「又有六法至承事供养者:此中六法」,一是「见大师,二、闻正法」,三是「得净信」,四是「随学一切学处,五、于大师所起随念行,六、于大师以身语行承事供养。由于大师世可现见」,因为当时佛在世的时候,当然佛教徒可以见佛。「不同诸天神等世不现见」,「诸天神等」世间上不能现见,这诸天神。「是名第一无上的不共」,不共外道。

  「闻说正法,有谈论故,诸天神等则不如是」,这个佛能演说正法,能谈论正法。「诸天神等则不如是,是名第二无上不共」。

  「由善说法,通达实义,故得净信,余则不」能,那诸天神没有这种事情,「是名第三无上不共」。

  「由善说毗奈耶,解了作与不作」,就知道这个事情是可以做,这个事情不可以做。「故能随学一切所有」的「学处,是名第四无上不共」。

  「随念大师是正等觉者,能说一切法,乃至广说,余则不尔,是名第五无上不共」。

  「又于大师以身语行承事供养,依一有情生最胜福」,「依一有情」就指佛,我们能够「生」,得到最胜,最殊胜的福报、福德,「是名第六无上不共」,这样子又能六法,能令为尽贪爱修观行者,决定证知,我于今者犹有贪爱,非无贪爱,谓于色境,乃至法境,系摄其心。

  一共是十三科,现在是第十二科「为尽贪爱观行」的「差别」。又有六种法,在这上面来观察呢?就能得到一个消息,「令为尽贪爱修观行者」,使令这个修行人,这个修止观的人,他的目的,他为什么要修止观呢?他的目的是「为尽贪爱」,就是为了灭除心里面的贪爱心,他修止观的。修止观的时候,修到一个程度,到底是灭除去、没有灭除贪爱呢?你自己要加以检查。现在告诉你,用这六个法来检查自己。检查的结果是「决定证知」,没有犹豫的可以知道,就是真实的知道了,我现在「犹有贪爱」,虽然心里面好像很平静,没有贪爱的烦恼,但是经过了检查以后呢?我心里知道自己还是有,「非无贪爱」。

  怎么检查法呢?「谓于色境,乃至法境,系摄其心」,就是你静坐的时候,你心里面要缘念可爱的色声香味触法,你在这可爱的色声香味触法上「系摄其心」,把这个心专一的住在那里,就知道有没有贪爱心了,就这么检查自己。

  看这个《披寻记》,念一下。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