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三(14)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三(14)

  子四、第四颂摄(分二科)  丑一、标

  复次嗢柁南曰:所作、及所缘  亦瑜伽、止、观  作意、与教授  德、菩提、圣教。

  闻所成地主要是说的五明处,现在是说内明处。内明处分四大科,第一事施设建立相,已经解释完了。第二科想差别施设建立相,这一大科里面有四个颂,前三个颂都解释完了,现在是第四个颂。第四个颂分两科,第一科是标,就是刚才念的这个文。底下第二科是列,分十科,第一科是所作。

  丑二、列(分十科)  寅一、所作

  云何所作?谓八种所作。一、灭依止,二、转依止,三、遍知所缘,四、喜乐所缘,五、得果,六、离欲,七、转根,八、引发神通

  这是十科里面的第一科是所作。这个所作怎么讲呢?就是修习瑜伽、修习止观的时候的情况,这个「作」实在就是修,就是修习止观在这色受想行上它里边的情况。一共分八种。第一种是灭依止。这个依止是什么呢?就是色受想行识。我们无论是世间的善法,世间的恶法,乃至出世间的圣道,都要靠这五蕴身来创造的,所以依止就是指这生命体说的。现在说灭依止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你常常的修奢摩他、修毗钵舍那,那么第一个现象出现的事情,就是身体上这个粗重没有了。感觉到粗重,这个粗重,常常静坐的人,这是一个事实,很容易明白什么叫做麤重;不静坐就不行,就像人有病,病好了,就是这样的意思,我们不静坐的人,感觉这个身体是这样的,这个身体没有什么大病,这个身体也就算是四大调和,也不感觉有什么不对,也满好。但是你若静坐,奢摩他修的好的时候,这个身体好像有若无的样子,就感觉到以前不静坐的时候,对身体的感觉就名之为粗重。那个粗重,到这个时候,奢摩他修得好的时候,那个粗重的现象没有了,叫做灭依止。不是说把这个身体灭坏了,破坏了,不是;就是身体上粗重的那种粗劣、笨重那种不轻快的那种感觉没有了,就叫做灭依止。这个事情,就是我们若是长期的拜佛,你若诚恳的拜佛,久了也会有这种感觉。比如说你背《法华经》,你把《法华经》背下来,然后你天天背,也会感觉到轻快,这身体也是轻快的;你念阿弥陀佛,久了也是。这佛法微妙就是你心理清净,心清净,生理就受到影响,它也有变化,它也是有变化的。这是第一个是灭依止。

  第二个是「转依止」。这个转就是现起。但是它现起是现起,它也是活动的。这个转有活动的意思,有现起的意思,有活动的意思。这个粗重的现象没有了,同时又有轻安的现象出现了,叫做转。这个身体轻安的现象,逐渐的现起了,它也不是顿现,是逐渐的、逐渐地就出现了。这个修学圣道,修学这个上人法,这和欲的生活不一样。这个欲的生活使令你的烦恼越来越重,生理也有变化,都是苦恼境界。但是这个离欲的境界,佛说的这一切法门,你若是能够去修行的时候,那完全和世间上的欲是不同了。所以这粗重除灭了,这个轻安的境界,辗转地、逐渐地就现起,现出来了。这是所作,你修止观的时候,会出现这个事情。当然这里边也还是有深浅。在欲界定的时候,不明显,其实已经开始了,但是不明显;到未到地定就很明显的出现了,这轻安乐逐渐地就出现了。等到初禅的时候,是更猛烈的轻安乐出现了。所以感觉这个身体是没有了,又忽然间有了;有了,又没有了;有的时候如云如影的样子,不是那么粗重的身体,不是有五百磅那样子重。

  「三、遍知所缘,四、喜乐所缘,」或喜乐也可以。遍知所缘是什么意思?和喜乐所缘这两个法是干什么?是什么呢?是成就这个灭依止、转依止的一个力量,它的力量使令灭依止、转依止出现的,可以这么讲。而遍知所缘和喜乐所缘,这个遍知所缘就是关于苦集二谛,苦谛、集谛,这个喜乐所缘你静坐修止观的时候,这个所缘境。所缘境这个时候,有苦集二谛的境界,你要知道。喜乐所缘是关于灭道二谛的所缘,这个道那就是戒定慧。这个喜乐所缘,你对于止观,因为初开始用功的人,当然凭自己的信心,凭自己的信心加上大众的威德力,这样努力。等到有成就的时候,那就不只是信心了,那就有其他更强大的力量,推动自己向前进,就有喜乐了。就是修止修观的时候有喜乐,欢喜去修止修观了。那么遍知所缘,这都是在所缘境上的时候,观察只是苦,或者是掉举,或者是有贪瞋痴的烦恼出现,此是集,遍知所缘。但是那个时候你的道力强了,你的正念一提起来,这苦集就不现了。所以这个地方,也等于是修止观的一个现象,修止观的情况。由于你有了成就的时候,所以是灭依止、转依止,这样说。或者说由于灭依止、转依止,把粗重的这种过失除灭了,得到轻安乐了,也就表示你这个止观有力量了,有力量的关系,就遍知所缘苦集清净,喜乐灭道也是清净,也就是你的奢摩他和毗钵舍那辗转的殊胜,辗转的有力量了,这么解释也可以。

  「五、得果」前边这是说粗重和轻安乐出现了,这还是在凡夫的境界。现在是得圣道了,就是在禅定里面修四念处,修无常观,修无我观,当然也修不净观。这样子,一念相应就断除去见烦恼了,就得了初果;也得二果,那么再进一步就是离欲,就得三果了;得三果再进一步就是得四果,这叫做得果。这样说得果,应该是初果和二果。「六、离欲」就是三果和四果,这所作都是修止观,所作成、所成就的,努力的修止观有这样的成就。

  「七、转根」。这转根呢,因为每一个人因缘都不一样,种种的因缘不一样,有的人的因缘特别好,他栽培得好,他是个上根人,他根性非常的利,而没有什么障碍,这是最理想的了。有的人的因缘差一点,是个中等的根性;有的人的因缘不是太好,但是也还不错,就是软品的下根人,就是对于佛法的栽培,不是那么理想,还多诸业障。根性,他的善根有这么多的差别,有上根的人,当然很好,但是软品的、中品的不那么理想,也不要紧,你继续努力还可以转变;可以由软品转成中品,由中品转成上品。所以从佛法上看,虽然表面上说是有的人很好,有的人很笨,没有关系,大家都有希望,都可以有成就。你不要说我笨,不要紧,你也一样,和利根人一样,都有成就。这是转根,能转。是这样的意思。或者……前面说是我看那个人,他已经得到欲界定,得到了未到地定,得初禅了,得圣道了,我现在什么也没有,那可怎么办?不要紧,你努力也一样有希望,所以叫做转根,转根是这样的意思。

  「八、引发神通」。引发神通这件事,当然有的人没有得圣道,他先得四禅。得四禅当然就可以引发神通。有的人得了禅定的时候,同时就有神通,他不需要另外去修,他就得了神通,有这种人。也有的人得了禅,没有神通,神通还是没有;没有神通,但是有灵感,灵感不是神通。不要说他说了一句话,他有一点什么神通,其实这不是那么回事情。就是他修了禅定,然后修神通,就引发出来神通了。他还不是佛教徒,都可以有这种境界。说是佛教徒,也是一样。那么现在是说,或者说是,你是佛教徒,你这个奢摩他的善根强,一下子就得禅,很快的就得了禅,然后就有神通。或者是没有,得到未到地定,而后修四念处,得了圣道了。得了圣道以后,由初果、二果、三果、四果也得了禅了,但是还没有神通,是阿罗汉,但是没有神通,但是还可以修。修了,就能引发神通,也就有了神通。不管是怎么样,你是先得神通,后得神通,总而言之有这一件事,引发神通这件事。这引发神通,对行菩萨道的确是有作用,和没有神通是不一样的。

  《披寻记》四七六页:

  谓八种所作等者:此中前四所作,谓修瑜伽者瑜伽所作,如声闻地释相应知。(陵本二十八卷十三页)

  「谓八种所作等者:此中前四所作,谓修瑜伽者瑜伽所作,」都是修止观所作成的现象。「如声闻地释相应知。」,声闻地解释它这前四种的相貌,应知。后四种在声闻地上,没有明显的有这种意思(陵本二十八卷十三页)

  寅二、所缘

  云何所缘?谓四种所缘。一遍满所缘,二、净行所缘,三、善巧所缘,四、净烦恼所缘。

  这是第二科所缘。第一科所作,实在就是总说的,这底下别说。怎么叫做所缘呢?这是问,底下回答。「谓四种所缘境」,所缘境有四种不同。「一、遍满所缘。二、净行所缘。三、善巧所缘。四、净烦恼所缘。」我们前面曾经讲过,这个「遍满所缘」就是包括了一切的所缘境。就是有分别影像所缘境,无分别影像所缘境,还有事边际所缘境,所作成办所缘境,这一共有四种,前边解释过,在后边的文还是有解释的。下边说(陵本二十六卷十三页)还是有解释。

  「净行所缘,」就是五停心观,多贪众生不净观,多瞋众生慈悲观,愚痴众生因缘观,骄慢众生修缘起观,就是无我观,还有散乱众生数息观;来对治贪、瞋、痴、慢这些烦恼。

  第三是「善巧所缘。」这个善巧就是智慧,就是蕴善巧,蕴界处,缘起、处非处这些,就是以五蕴为所缘境,你从这里面得到圣智,得到智慧;以十八界、十二处为所缘境;总而言之,这一切法苦、空、无常、无我,得到了圣智,那么叫做善巧所缘。

  「四、净烦恼所缘」。净烦恼所缘境分世、出世的不同。世间就是修禅定的人,厌恶欲界的苦恼,欣慕初禅的微妙,欣慕初禅天的初禅,这个离生喜乐地的那种安乐。禅定的境界,这就是「厌下苦粗障,欣上静妙离。」是这样的意思。苦粗障,苦恼的「苦」,粗重的「粗」,障碍的「障」。这欲界是苦、是粗、是障;初禅天,是静、妙、离,静是寂静的静,微妙的妙,远离的离。由初禅到二禅也是,初禅是苦粗障,二禅是静妙离;乃至三禅到四禅,乃至空无边、识无边、无所有处、非非想处也都是这么样,辗转的这么样观察。这就叫做净烦恼所缘,这是世间法。

  出世间的圣道,就是苦集灭道了。以苦集灭道为所缘境,那也叫做净烦恼所缘。这个所缘境,分这么四种的差别。

  《披寻记》四七六页:

  谓四种所缘等者:此如声闻地广辩应知。(陵本二十六卷十三页)

  我现在常常去翻这声闻地,感觉声闻地非常好,就是这些修行的法门,都在那里详细的解释,有详细的解释的。

  寅三、瑜伽(分三科)  卯一、征

  云何瑜伽?

  这底下第三科,前面这个所缘境是列出来四种所缘,这底下第三科叫做瑜伽,就是修止观。分三科,第一科是征。

  「云何瑜伽?」怎么样修止观能得到相应呢?这个征,就是问。第二科就是标。

  卯二、标

  谓或四种,或九种。

  这是标。要怎么样的修这个止观呢?或者四种,或者是九种。这是标。底第三科解释,分二科,第一科说是四种。

  卯三、释(分二科)  辰一、四种

  四种瑜伽者:一、信,二、欲,三、精进,四、方便。

  「四种瑜伽」是什么?「一、信,二、欲,三、精进,四、方便」,这四种。

  这个「信」,这都是从开始用功修行的次第。第一个就是要有信心。对于这个法门,用这样的方法修行,我相信决定可以成就的,要有这个信心,如果没有信心就不行。比如说我们念大悲咒,这大悲水能治病,但是要有条件,你要有信心,没有信心你还不行,还是不可以。说是现在修行也是,要有信心。这个法门……我感觉人还容易有信心,若在我个人来说,这信心还不容易。我要看经论上佛说的,我有信心,你说的我不一定相信。说这是我的缺点,我不容易普遍的会相信这件事。但是我看很多人不是,很多人容易相信。这样说也有很多的聪明人他会有所作为,因为很多人相信,你只要这么一说,他就相信。但是我可不是,我是很笨,但是这件事,我不是那么容易相信。但是我表现出来的态度不是那么明显。我是不相信,但是表现出来的,好像相信似的。现在说修行的法门也是,要有信心。

  第二是「欲」。相信了以后,就是自己要有这个意愿,就发出来这样的意愿,我决定要这样做,我要修行,我要修这个法门,这叫做欲。有了信,一定会有欲。你有几多程度的信,就有几多程度的欲,他们是成正比例的。

  「三、精进」。就是正式行动了。信、欲是属于愿,精进是属于行,而这个行就是不可以懈怠,就是努力的去做这件事。信和欲有可能很容易具足,这精进就不容易,精进难一点。因为人容易有些障碍,今天这个人有事情打电话来,不能不去;明天那个人打电话来,不能不去;那就把修止观这件事就得停下来,这是一个困难,很多人有这个困难。所以我看那个《高僧传》,我说过,一个出家人在深山里用功修行,他在家的儿子来看他,他就用那个……一个木板、一个藤条似的,打他的儿子。当然他儿子就走了。别人说是,你儿子好心来看看你,为什么打?他说不可以不打。因为你若是对他好一点,他常常来看你,那有时间修行呢?这可见古人和现在人不同,不一样。精进是难一点。这个信也容易,有欲还不是决定,欲和信是成正比例,有信就有欲,但是精进不容易,精进难一点。

  「四、方便」。方便是说这精进的方法。你怎么样去做呢?那就是戒、定、慧了。就是要受戒,然后就修止观,就是这样子。用这个为方便来满足你的信、欲的愿望。你想要得圣道,就是要用这样的方法,以此为方便,才能得满愿的。

  辰二、九种

  九种瑜伽者:一、世间道,二、出世道,三、方便道,四、无间道,五、解脱道,六、胜进道,七、软品道,八、中品道,九、上品道。

  前面是说四种,这底下说九种。「九种瑜伽」是什么呢?「一、世间道。」这个「世间道」就是不是出世,只是修禅,只是修奢摩他,修禅,不修四念处,这样子由欲界定、未到地定、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八定这也可以说是止观,是世间道。「二、出世道。」这是佛法了。出世间的道,也是要有禅,但是里面有四念处,你才能够从欲界、色界无色界超越出去,才能得解脱。第三是「方便道」也还是以修止观为方便。

  四是「无间道。」无间道就是成功了,就是得圣道了。得圣道的时候,你这个清净的智慧和那个无我相、无法相的那个真理的寂灭相,中间没有间隔,没有阻碍了,叫无间道。说比如现在我们也可以坐在那里,心里面静下来修无我观,修一切法空观,修这空、无愿、无相三昧,现在也可以这样修,修的时候也可能有一点相应,但是有间,就是还有那个烦恼,在你的智慧和真理之间做障碍,还是有间。可是你若成功了那个时候,就没有间隔了。就是你的无分别清净的智慧和真理面对面了,或者是统一了。统一了,无间,这个时候就是断烦恼了。一见到真理,这时候是断烦恼,叫做无间,没有烦恼的间隔了。「五、解脱道。」见到真理就得解脱了。就是这样分别。无间是断烦恼,解脱道是见到真理;其实这件事是一件事,但是分两句话来说,就是解脱了。

  「六、胜进道」。这个得圣道不是一下子。我们从经论上看,没有说一下子就成佛的,没有说这种话。就是连得阿罗汉果,也还是有渐次,有无间道、解脱道、还有胜进道。得初果以后得二果,二果以后得三果、得四果,这样子,进、胜进,更殊胜的,有大力量的向前进,这样子。当然这个还是有快慢的不同,有人还是快,有人是慢。还是有这种分别。

  「七、软品道,八、中品道,九、上品道。」这就是修止观的时候,也有这个软品、中品、上品的不同。但是慢慢的都成功了,就是这个意思。这是说第三科,瑜伽。瑜伽分这么多的不同。这底下第四科是止。

  寅四、止

  云何止?谓九种住心。

  「云何止?」这就比前面说得微细了一点。前面说到这个方便有止、有观,究竟怎么止还没有说,这里说出来。「谓九种住心。」就是九住心。九住心下面有详细的解释。这个《杂集论》,我看《阿毗达磨杂集论》,里面的《集论》是无著菩萨作的,还有个《杂集论》,《杂集论》是解释《集论》的,这个书也要读的。我看印老法师的〈游心法海六十年〉上讲,好像是他的……不是很长的著作,那地方说,他在闽南佛学院上课,就是讲《杂集论》,上课是讲这《杂集论》。唉呀!我看这太好了。是讲这个,就是说修行的方法,说这些。而且那上面也说到蕴处界,说这五蕴、十二处、十八界,我感觉你能够把五蕴讲明白,十二处、十八界讲明白都不容易;说是你是个大法师,你把蕴、处、界讲明白,你讲给我听听,都不容易;把蕴、处、界讲明明白白都不容易。而这《杂集论》上说得很详细,现在这《瑜伽师地论》后面也是,也说到,也有说。我们一般小小的有一点而已,五蕴,蕴是积聚的意思,就完了;十二处、十八界,界是能持的意思,就说完了,其实那事情是很多的,很复杂的,不容易!所以我们是……你越学习越知道里边深奥,渊博,是渊而又博,越学习越感觉到自己知道的少,不容易!所以应该多读书,不读书不行。现在这里说止,「谓九种住心。」九心住。或者九住心,或者说九心住,这个下面有详细的解释,我刚才这话是说《杂集论》上说到九住心,但是和《瑜伽师地论》对照起来,《瑜伽师地论》比它说得更详细,还详细。就是内住、续住,或者是说等住,内住、等住、安住……,一共是九个。

  寅五、观(分三科)  卯一、征

  云何观?

  怎么叫做观呢?

  卯二、标

  谓或三事观,或四行观,或六事差别所缘观。

  这底下说观,这里分三科,第一科是征。怎么叫做观呢?这是征。第二科是标。这底下「谓或三事观,或四行观」,这是标。「或六事差别所缘观」。这一个三,一个四,一个六;这是标。底下解释,第三科解释。分三科,第一科解释三事观。

  卯三、释(分三科)  辰一、三事观

  三事观者:一、有相观,二、寻求观,三、伺察观。

  这个观,就是观察思惟,就是内心里面去思惟的意思,不是无分别住,这是有分别住,明明白白告诉你,心里面要分别,要观察。观察那是分三个情形,第一个是「有相观」。这个有相观是什么呢?就是你心里面,当然是在奢摩他里面,在奢摩他里面观。我们没得到奢摩他的人,我们在修奢摩他,奢摩他没有成就的人,这时候不能说是在奢摩他里面观,我们还不及格,我们没成就的人,这句话是不及格的。因为我们也可以寂静住,但是你一修观呢,奢摩他就没有了。但是若成就了未到地定的人,那就不同了。成就了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的人,那更不同了。那你就是在禅定里面修观的时候,禅定还不失掉,还没有失掉,心里面观,仍然还有禅在,禅还继续地,继续下去,心一境性还在的,定的力量还在的。你们各位读《释禅波罗蜜》你会知道,说静坐的人,你修奢摩他的止,修静坐的时候,然后你现在若不坐,要放腿走的时候,你不要立刻就走,不要;你心里边先分别、观察一下。这样子使令你,一个钟头,或者二个钟头,三个钟头,四个钟头,这个静坐所造成的那个定法,智者大师是用那个字,所造成的定法,叫它慢慢疏散,疏散了,然后你再走。如果你一下子就走,那个定法还在里面,就会不舒服,你一下子你就动了,你就走了,它没有完全疏散,在你身体里面,你就不舒服,也会有这个关系,你要让它慢慢的疏散一下,然后再走。但是我们是坐在那里打妄想的人,不在此例。你起来就可以走,因为你里面没有定法嘛,没有定法。所以这就看出来什么事情呢?这里看出一件事。我们说是……你若修到未到地定、修到初禅的时候,我静坐,我修观,是在定里面修观。我们还在欲界定,很起码的定力,我们不是在定里修观,这句话还不可以完全这样说的,也多少有一点,也多少有一点定的,要知道,也多少有一点。从智者大师这一句话上看出来,我们也有一点,不过不多就是了,就是少,少一点。所以这上面说是有相观,我们也还是用原来这一句话说,是在奢摩他里面修观,还是可以这么说。不过就是不是那么圆满,不像人家未到地定,就是很明显的在定里面修观,在奢摩他里修。未到地定就是奢摩他开始成就了,欲界定还不行,奢摩他还没有成就,到未到地定以上就成就了。所以这时候有相观,就在奢摩他里面修这有相观。譬如说你以五蕴为所缘境,就是修四念处,或者修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这么观。但是这有相观,暂而思惟,这下边有解释,但是我想我们天天静坐,这地方我多说几句。这下边有解释这个。「暂而思惟」就是时间很短的就这么想一想而已,就名之为有相观。就观察这个五蕴,也就是修四念处了,暂而思惟;暂,很短的时间这么样思惟一下,那就和没思惟差不多,但是可也是思惟了,这叫做有相观。

  「二、寻求观」,这是观了,这是正式的观察了。正式的观察呢,还是分两个阶段:第一个是寻求观。寻伺,你看用这个字,寻求观用这个「寻」,底下用个「伺」,在有寻有伺地的时候我们讲了,就可以在这里用上了。寻求呢?就是概略的思惟。这个观察,这样观察。譬如修白骨观,我只是心里面想,从头至足,从足至头这么想,想得不够微细;这伺察观呢?就是一节一节的,清清楚楚的现出来,清清楚楚都现出来的。你观久了,就能自己观察自己,静下来的时候,就看见自己一节一节的骨,看见自己的脏腑的,能看见自己的脏腑的。我们功夫浅的人不知道,看不到,看不到自己的心肝脾肺肾,但是有功夫了的人,自己能看见自己的。这时候这个寻求观、伺察观,就是由粗略的观察,到微细的观察,这也是大概的说法,而实在是辗转的微细,辗转的微细就是你不断的这样去观察呢,一开始,只要是你一静坐的时候,一修毗钵舍那观的时候,你就会经过这个阶段,经过一个有相观、寻求观、伺察观,你就会自然是这样子。一开始就是看见一个相,一个所缘境,看一个头魻。这个头魻是个白骨。但是你微细一点一点的观察,那就不同了,一直到足,从头至足这样子。修这无常观也是一样,修无我观亦复如是,都是有粗略的、有微细的,有初浅的、有深入的,有各别的不同的。所以寻求观、伺察观,它分了这三个阶段。这样告诉我们,这可以很明显的知道,这个修观,由修观,由奢摩他的……九心住也是起码的,九心住实在是个欲界定,但是由等持继续修,那就变成未到地定,变成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了。那个修观也是,你的定力的深浅,也影响了你观的力量;而观的力量也会影响到止的力量,是互相增上的。所以有相观、寻求观,和伺察观,这样作观。

  这个《摩诃止观》,智者大师的《摩诃止观》也说得很详细。说这个从假入空观,他也说得很详细的;从空出假观,也说得很详细;乃至到说那个中观,也说得很详细的;不是马马虎虎的,不是大略的,不是那样,你真实是可以用的,你坐那儿入定了,在定里面可以这样作观。现在这《瑜伽师地论》说得更详细。说得那么详细是什么意思?就是你可以用,你可以这样用的。但是你若看禅师的语录呢,就是不可以用。初开始用功的人,不要说看了多少本,你就算是背下来了,你静坐时用不上。那个不可以当作用功修行的方法。但我这么想,这是我推测之词,认识禅宗稍为久一点的那些大禅师,他们是读过这些书的,所以他不详细说了,他是读过。他也是读过《摩诃止观》的,也读过《释禅波罗蜜》,智者大师这些书。如果是玄奘法师以后的有些禅师也都是读书人,也能读过《瑜伽师地论》的。所以他若讲开示,他就不详细说了,就说个大概,就说一句,其他的就不说了。但是后来的人,你若没有读过经论,你听他说,你用不上,你不能用。所以真要想要修行的人,你一定要读《瑜伽师地论》,读智者大师的《摩诃止观》才可以,你才能用。我曾经说:你要迈出第一步,不容易。就是你读这些书,你可以迈出第一步出去,迈第一步就能迈第二步。若是我们就说观,我们也可能……啊!是这样观。但是它分三个阶段,使令我们更清楚一点。开始小小的观一观,就是有相观。但是寻求观、伺察观就是由浅而深了,由略而广了,就是详细的作观察。这样子你才能够……这个观才能发挥力量,才能断惑证真。你能见到诸法寂灭相那么容易的呀?

  辰二、四行观

  四行观者:谓于诸法中,极简择行观,遍寻思行观,遍伺察行观。

  「四行观者:」这是第二科。初是三事观,现在是四行观。「谓于诸法中简择行观,极简择行观,遍寻思行观,遍伺察行观。」这是四种观。这个行观,这个行就是心在活动,心在活动,这还不是一般的妄想,这是修止观的,是依据圣言量作观察的,也可以叫做观行。我又有妄想,那个《影尘回忆录》有个照片,照片上面挂着一个木板,上面写着「观堂」;就是宁波观宗寺,观宗寺的禅堂不叫禅堂,叫观堂。这个字用得好,用得更明白,是观堂;这和《瑜伽师地论》的法是合。但是我看智者大师有些地方,和《瑜伽师地论》也是合,他说那修行的方法,也是合的。

  「谓于诸法中,简择行观。」这是第一个观。「谓于诸法中」,当然还是五蕴、十二处、十八界这一切法。「简择行观」,这个简择,「简」就是挑一挑,这是大米,大米有砂子,把这砂子挑出来,大米保留着,挑一挑,这样的意思。所有的东西,有的好的,或者苹果有的烂的,把它挑出去不要了,好的保留下来,所以叫做简,简择就是这样的意思。现在修观的时候,也是简择,就是破自己的执着,把这个执着心不要了,挑出去,不要它。简择行的一种观察。

  「极简择行」这里加个极字,「极简择行」,那有什么不同呢?这个「简择行」是观察尽所有性,这是唯识经论上用的名词,尽所有性,我们前面也说过,无穷无尽的「尽」,所有性;处所的「所」,有无的「有」,人之初性本善的「性」,尽所有性。这个尽所有性是什么呢?就是观察这一切事,也就是一切法,一切法的自相,那么叫做尽所有性。这个「简择行」,就是观察一切法,每一法的自相。譬如说色、受、想、行、识,色是变碍相,受是领纳相,乃至心是了别相,这个识是了别相,这样思惟,观察每一法相的相貌,这叫「简择行观」。

  「极简择行观」,是观一切法的如所有性。如是如来的「如」,所有性和前面一样,如所有性。如所有性是什么呢?观一切法的共相。其实共相就是观色受想行识都是无常的,这无常就是色受想行识的共相;色不同于受,受不同于想,想不同行,行不同于识,色受想行识各有差别,但是无常是无差别的;色也无常,受也无常,想、行、识都是无常,是它们共有的相。譬如说是无我相,色也是无我,乃至识也无我;空相,色也是空,受想行识都是空,所以这是共相。现在说是「简择行观」呢,观察色受想行识的自相。「极简择行观」,观察色受想行识的共相。一个自相,一个共相;就是一个别相,一个总相;这样的意思,这样观察。加个「极」字,因为共相能断烦恼的;你观察一切法的共相才能断烦恼,是最究竟的了,这样的意思,所以叫做「极」。

  「遍寻思行观,遍伺察行观」。现在又是用这个寻和伺察的行观。就是那个简择行,你也要遍寻思行观,遍伺察行观;那个极简择行观,也是要遍寻思行观,遍伺察行观,这样的意思,这么观。都是要很周密的,很深入的这么观察。观察完了,观察一段,初开始修观的人,预先准备好,你预先修观的这个内容、情况要准备好,思惟的时间不要太长,时间一定要比止的时间短一点好。然后观完了,到此为止,就修止,修止时间稍长一点,然后再修观;止而后观,观而后止,这样修。这是四种行观。这和前面那个四种瑜伽,实在是一回事;现在这四个行观,和前面是一回事,也就是把那个信、欲、精进还是要的,就是把那个方便扩大了,把方便那两个字的内容扩大为三事观,或者是四行观,是这个意思。这是第二。第一是三事观,第二是四行观。

  「遍寻思行观,遍伺察行观」,假使以五蕴为所缘境的话,这个遍,色也作如是观,受想行识也作如是观,这是遍。底下这个伺察行观也是,也是色也作如是观,受想行识也作如是观,这是遍,「遍伺察行观」。

  辰三、六事差别所缘观

  六事差别所缘观者:一、义所缘观,二、事所缘观,三、相所缘观,四、品所缘观,五、时所缘观,六、道理所缘观。

  「六事差别所缘观者:」这是第三科,六事差别所缘观,六种情况所缘观:「一、义所缘观。二、事所缘观。三、相所缘观。四、品所缘观。五、时所缘观。六、道理所缘观。」这个我简单说一下,这个不要多说。这个「义所缘观」,就是如是如是名,有如是如是义,这都是下边的解释,那么就叫做义所缘观。「事所缘观」就是有内六处,有外六处,那么就是事所缘观。这就是在义的内容里面分内、外的不同,那么就叫做事,其实事也就是义,在事上表示出来种种义。「三、相所缘观」就是自相和共相,前面说是尽所有性、如所有性,现在这里说是「相所缘观」,观这个五蕴有自相、有共相,是所缘观;或者修不净观,或者修无我观、无常观都是这样子观。

  第四是「品所缘观」,品所缘观有黑品有白品,就是有善、恶。白品有功德,有胜利;黑品有过患,有过失,作如是观。「五、时所缘观」,观察如是事,是过去世有这样的事;如是事,未来有如是事;那么现在有如是如是事;时间上还有变化的。「六、道理所缘观」就是那四种道理:观待道理,作用道理,证成道理,法尔道理四种所缘观,就是作这四种观察。其实这里边在声闻地里边都有解释,说得很详细、很详细的。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