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师地论

《瑜伽师地论》梵文 Yogācāra-bhūmi-?āstra佛教论书。简称《瑜伽论》。瑜伽师地,意即瑜伽师修行所要经历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称《十七地论》。相传为弥勒菩萨口述,无著记录。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国法相宗的根本论书。...[详情]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二(17)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二(17)

  辰三、正念(分二科)  巳一、标举义

  若由此故,能断所治,集能治法,令其圆满,是名正念。

  这是第十大科「有因有具圣正三摩地」,这一科里边分下来的,这一科里边「广说义」、「略释名」。「广说义」这一科里边分二科,第一科是「说因具义」,第二科「说正三摩地」。这个「说因具义」分二科,第一科是「略标」,第二科「别显」。「别显」里边分二科,第一科是「前导次第义」,这一科讲完了,第二科「于三摩地资助义」,这一科里边分三科,第一科「正见」,第二科「正精进」,刚才读的文就是第三科「正念」。这一科里边,就是说的三十七道品里边的八正道。

  「若由此故」,前面说的是正精进,「若由此故」,这个「此」是谁呢?这个「此」就是「正精进」,若由此正精进故,就是能引发出来「正念」。其实正精进的时候,一定是有正念的,但是不断的精进,正念也因此而进步了,也会有进步。进步了,这个由正念「能断所治」,能除灭所治的邪见、邪思惟等。「集能治法,令其圆满」,为什么这个正念能断所治呢?因为正念它有一种功能,「集能治法」,能集起,「集」者起也,生起的起,能集起能对治邪见等这些法门。这个能治的这些法门,实在是什么呢?就是四念处。这些法门能够明了现前,就是正念的力量。「令其圆满」,这个能对治的法门就是四念处,四念处这样的止观,由正念令它现前,令它圆满,令它的功能能够圆满的成就,这都是正念的力量,所以「能断所治」。

  如果没有正念的话,不能够明了现前,所有的这些法门不能明了现前,那当然不能够「能断所治」。像我们很多人欢喜念佛,欢喜念佛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正念,就是这个念。这个念使令这佛的名号明了的现前,这也是念的力量。说我念佛的时候,我心里面老是打妄想,就是这个念没有力量,这个明了的念没有力量,所以这个佛号不现前了。那么其他的念有力量,我去打牌去了,去看电影去了,或者其他的什么颠倒妄想的事情,那些念有力量,所以那些事情现前了,而这个正念它不现前,是正念没有力量。

  现在这个佛法中,不管是修定也好,修慧也好,修戒也好,戒定慧都是要有正念,所以正念是非常重要的。《大智度论》说一个譬喻,这个正念像什么呢?像守门人,门口有一个看门口的人,就是好的人可以进来,不好的人不可以进来。那么这个正念就是管这件事的,就是我须要的这些修行的法门,我要现前就现前,就是念的力量,我不须要这些杂染烦恼的,都不要出现,就不出现。这就表示你的正念有力量,有了力量「能断所治,令其圆满,是名正念」。这是「标举义」,把这「正念」标出来,同时也举出来正念的含义,正念的意义是什么。

  巳二、明分摄

  此念即是三摩地分,故亦兼说正三摩地。

  这是第二科「明分摄」,就是这个正念范围是很广的,由凡夫开始修行,一直到成佛都是有正念的。但是现在这里说念,是有它一个一定的范围的,不能说是太过份了,那又不是。

  「此念即是三摩地分」,「分」就是因的意思,因果的因,就是那个正定的一个因,依此为因而成就禅定,所以它这个正念,就是正定的一个因。「故亦兼说正三摩地」,你有正念的时候,你这个正定一定是出现了,一定是成功了,所以有因也就有果。「故亦兼说正三摩地」,所以这里说是正念,那也就是兼说正三摩地在内了,正三摩地也在这里边。《披寻记》里边文说的倒是很详细,但是我们不说了,这样子。

  丑二、说正三摩地(分二科)  寅一、方便位

  若是时中舍邪见等令不复生,修正见等令得圆满,即于如是方便道中,亦能弃舍邪精进念,兼能修满正精进念。

  这是第二科「说正三摩地」。第一科「说因具义」,说因义说具义,这二方面都说完了,所以现在第二科就说这个「正三摩地」。我们以前讲过,「前导次第义」是因义,「于三摩地资助义」是具义,一个因一个具,这二科讲完了,也就是把「说因具义」这一科说完了。现在说「正三摩地」,说这一科,这一科分二科,第一科是「方便位」。

  「若是时中舍邪见等令不复生」,若这个时候修四念住正精进,精进什么?就是修四念住。若这个时候,你修这个四念住,当然这里面有正念、正精进都有,这个时候你有了成效了,「舍邪见等令不复生」,你这个道力增强,强大了,能弃舍了这个邪知邪见,使令它不再生起,心里面清净,没有邪见、邪思惟、邪语、邪业、邪命这些事情。「修正见等令得圆满」,这个时候修四念住这个道力强了,能够修行到使令这个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等,「令得圆满」,圆满的成就了。

  「即于如是方便道中,亦能弃舍邪精进念」,这个使令正见圆满,「即于如是方便道中」,这个「方便道」就是还没得果,在得果之前那个方便道。方便也是因的意思,圆满就是果的意思,圆满之前的果位叫做方便,就是方便也是一种善巧方便的智慧。你能精进的修行,是谁修行呢?但虽然说是精进,而实在是智慧,就是以智慧为方便中,「亦能弃舍邪精进」等。前面说是弃舍邪见、邪语、邪业、邪命、邪思惟等,现在不但是这些,还能弃舍邪精进。邪精进就是放逸的事情,对于放逸的事情很精进,叫做邪精进,现在是能弃舍这件事,不会有放逸了。邪念,这个邪精进、邪念都弃舍了,也没有邪念。「兼能修满正精进念」,能够断一切恶法,同时也能够具足了修满正精进、正念的功德,也成就了。就是不断的精进地修四念住,就是有这样的能力,能弃舍邪精进,弃舍邪念,修满正精进、正念。这个时候是「方便位」。

  寅二、圆满位

  若于是时,于彼诸法能断能满;即于此时,圣正三摩地亦得圆满。

  「若于是时」,以下第二段是「圆满位」,这个时候,「于彼诸法能断能满」,邪的八事完全能弃舍了,这个正精进、正见、正念、正思惟等八事能圆满了。「即于此时,圣正三摩地亦得圆满」,也成就了。这个「三摩地」就是八正道里边最后那个正定,这个正定是由前边的止观成就的,这个止观成就了,慧成就了,定也成就了,而这里边说这个「圣正三摩地」,是定慧都具足的。「亦得圆满」,所以叫做「圣正三摩地」。

  子三、三学摄(分二科)  丑一、配渐次(分二科)  寅一、戒学摄

  此中由慧为导首,于增上戒先自安处。

  这是第三段「三学摄」。「有因有具圣正三摩地」,那个解释里边一共是分三科的,第一科「略释名」,第二科「广说义」,这都解释完了;现在是第三科「三学摄」,配属戒定慧三学,分二科,第一科「配渐次」。又分二科,第一科是「戒学摄」。我们也常会听人家说,我们学习佛法有什么样的次第,的确是有这回事。而这里也正是按照八正道的次第,来说学习佛法的次第,第一科是「戒学摄」。

  「此中由慧为导首」,这里边圣正三摩地是由智慧为前导,智慧为导首,就是由智慧开始的,也是由智慧作领导者,作指挥者。是作什么呢?是「于增上戒先自安处」,由自己的智慧来决定,是「于增上戒先自安处」,先将自己安住在增上戒里边。这个戒是最殊胜的一个法门,所以叫「增上」,有强大的力量能帮助我们去学定,所以叫作「增上」,是这样意思。「于增上戒先自安处」,就是佛教徒一开始学习佛法,先应该受戒,这是一个次第。

  寅二、心学慧学摄(分二科)  卯一、总说

  次闻他音如理作意,及增上戒学并为依止,于方便道中,发生增上心学及增上慧学。

  这是第二科「心学慧学摄」,分二科,第一科「总说」,先学习佛法的人先受戒,受了戒以后做什么呢?

  「次闻他音」,其次就是听闻佛法,这个「他」也指人说,也指经论说,自己阅读也在内的。「如理作意」,听闻佛法,不是听闻就算了,心里面要再去思惟,所听闻的那个佛法的道理,要放在心里面去思惟。思惟这个道理,什么叫作无常,什么叫作无我,什么叫作戒,什么叫作定慧,所听闻的佛法,要这样要在内心里面思惟,所以叫做「如理作意」。「及增上戒学并为依止」,这个「闻他音如理作意」,这属于智慧,属于智慧,但是不只是智慧,就是一开始所受的戒,也是彼此相应的。「并为依止」,就是完全作为自己的依止处。这个「依止」是什么?就是能依止的就是心,就是我们的心,也就是身口意都在内了,所依止的就是戒和慧这样子。

  「于方便道中,发生增上心学」,就是在求圣道的方便中,自己要建立这个增上心。「发生」其实也就是建立的意思,就是从自己心里面要引发出来,也就是学习这个增上心学。「增上心学」就是定,就是学习奢摩他这个意思。这个奢摩他是什么?就是心,就是心明静而住,叫作心学。我们如果常常静坐,自然会明白这件事。在静坐的时候,那有别的事呢?就是这一念心要他明而不昧,叫他寂静而不散乱,就是明静而住,所以就是心。但是你常常这样用的时候,就有力量了,这个力量很强大,就是外边的这些颠倒错乱的事情,不容易动摇你,当然这是逐渐逐渐成就的。所以「于方便道中发生增上心学」,就是以前面「闻他音如理作意」和「增上戒」作依止,然后学习这个增上心,学习静坐。

  「及增上慧」,这个增上心,同时还要学习增上慧,增上强大的智慧。这个慧也是从闻他音如理作意来的,这个增上心也是闻他音如理作意来的,也是从经论里边来的,这个增上慧也是从经论里边来的。这个前面说由慧为导首,那个智慧前面一开始讲过,就是一个信和愿为慧,我相信世间有真阿罗汉,这就是信,而也就是慧,还有一个愿的意思,就是我也愿意要作圣人。有信愿,也就是想要不愿意作凡夫,想要作圣人。我对于佛法里边这样的说法,我有信心,我还有愿,佛教说有真阿罗汉,有佛有菩萨有圣人,我有信心,我也想要成佛,就是这个意思,有信也有愿,那叫作慧,这就是有智慧。

  如果对于佛法这样的说法,我没有信心,这个人的智慧不够,没智慧了。

  现在这里说这个增上慧,和那个有关系,但是不一样。这个慧是见真理的智慧,这个增上慧,这叫作慧,见到真理的那个智慧。这个增上心学,发生增上心学,发生增上慧学,也就是建立,建立增上心增上慧,就是建立定慧了。但是初开始的时候,这个见真理的智慧还没成熟,就是从经论上学习来的这种文字上的智慧,就是闻慧和思慧,观一切法是无常的,是无我的,是空的,就是这样,这就是智慧。这样的智慧还没见到真理,但是见真理的还是要他,所以初开始是由自己的智慧决定,去学习戒受戒,然后学习静坐,静坐中有止有观,就是增上心和增上慧,这样意思。这一段文是总说的。

  卯二、别配

  此中正念,名增上心学;正见、正精进,名增上慧学。

  这底下第二科是「别配」,一样一样的说出来它的名字。「此中正念」,这前面「总说」里面,也包括前面这一段文,这个「正念」就是「增上心学」。你在修静坐的时候,心里面明明了了的,那就是正念,而那个正念,也就是增上心学的开始,就是定的开始,所以念力强的人容易得定,念力不强的人得定困难一点。「此中正念,名增上心学;正见、正精进,名增上慧学」,就是增上慧,就是智慧了。这样说这个正见,我刚才说了,和以慧为导首的那个正见还不一样。这个正见和正精进,这是属于智慧的,属于智慧,这个智慧就是初开始学习佛法的智慧,乃至到最后得证圣道见到真理的智慧,都包括在内了。

  丑二、结圆满

  如是三学,于修圣正三摩地时,皆得圆满。

  这是第二科「结圆满」。前面说的戒定慧三学,在修学圣正三摩地的时候,逐渐的都圆满了,圆满了就是得无学道了。若是小乘佛法来说,当然就是阿罗汉,阿罗汉是圆满了;大乘佛法来说,那要经过十地菩萨到佛才圆满的。

  壬十一、金刚喻三摩地(分二科)  癸一、征

  复次云何金刚喻三摩地?

  前面是第十科「有因有具圣正三摩地」,现在是第十一科「金刚喻三摩地」,分二科,第一次是「征」。「复次云何」,怎么叫作「金刚喻三摩地」呢?这底下就是解释,解释就是回答了,分四科,第一科是「出体」。

  癸二、释(分四科)  子一、出体

  谓最后边学三摩地。

  「谓最后边学三摩地」,就是这么一句话。就是由开始得圣道,得圣道的时候叫作「学」,最后圆满的时候叫做无学,就是有学到无学。若小乘佛法来说,就是初果、二果、三果、四果相,这都是学,到四果阿罗汉果,那是无学。现在说这「金刚喻三摩地」,是指谁说的?「谓最后边学三摩地」,就是学的最后边,再一剎那向前进,就是无学了。现在指学的最后边那个三摩地,叫作「金刚喻三摩地」,这指出来一个范围。

  子二、释名

  此三摩地最第一故,最尊胜故,极坚牢故,上无烦恼能摧伏故,摧伏一切诸烦恼故,是故此定名金刚喻。

  这底下第二科,前面是「出体」,这第二科解「释名」字。为什么叫作「金刚喻三摩地」呢?

  「此三摩地最第一故」,在很多的三摩地里边,这个三摩地是最第一的,它高过其余的三摩地,它能够断惑证真,有这种作用。「最尊胜故」,它这个三摩地是最殊胜的,在这个有学的三摩地里边,它是最殊胜的,其它的三摩地不如它。「最第一」是约其余的三摩地来对论,「最尊胜」是约人说,人中在有学的这些圣人里面,他是最殊胜的。「极坚牢故」,金刚喻这个三摩地,在一切烦恼法里边,这个金刚喻三摩地最坚牢,其余的烦恼都不能和它比,没有它那么坚牢。

  「上无烦恼能摧伏故」,没有烦恼能摧伏这个金刚喻三摩地,能破坏它的。这个「上」,就是在它以上,在这个金刚喻三摩地以上,没有烦恼能摧伏它,能破坏它的,没有烦恼能破坏它,所以它也就是高过了一切的烦恼境界,所以叫作「上」。「摧伏一切诸烦恼故」,烦恼不能摧伏它,而它能摧伏一切烦恼,所以叫作金刚喻,金刚是坚固不可破坏的意思。这一共是五句,最第一,最尊胜,极坚牢,上无烦恼能摧伏故,摧伏一切诸烦恼,一共是五句。「是故此定名金刚喻」,就是用「金刚」来譬喻这个三摩地的殊胜,这样道思。

  子三、举喻

  譬如金刚其性坚固,诸末尼等不能穿坏,穿坏一切末尼宝等。

  「譬如金刚其性坚固」,这底下第三科是「举喻」,前面是「释名」,这底下举譬喻。譬如那个「金刚」的这种宝,其性是特别「坚固」的,它的体性。「诸末尼等不能穿坏」,摩尼珠这些东西不能穿坏这个金刚。「穿坏一切末尼宝等」,金刚能穿坏这个摩尼珠等。这正和面那个意思一样,极坚牢故,上无烦恼能摧伏故,摧伏一切诸烦恼故,这样意思。底下第四「合法」。

  子四、合法

  此定亦尔,故喻金刚。

  「此定亦尔」,这个金刚喻三摩地也是这样子,所以譬喻为「金刚」,这样子。

  壬十二、五现见三摩钵底(分二科)  癸一、征

  复次云何五现见三摩钵底?

  前面第十一科说完了,现在说到第十二科「五现见三摩钵底」,分二科,第一科是「征」。

  怎么叫作「五现见三摩钵底」呢?这个「现见」就是现前明了观察。这个智慧,无漏无分别的智慧现前了的时候,就能见到真理,很明了的观察,中间没有隔碍。如果智慧不现前,那就没有能观察者,也就不能说是现见了。这个「三摩钵底」,翻作中国话翻作等至,平等的等,至到来的那个至,等至就是到了禅定的境界了,叫等至。这个等就是禅定的意思,就是也不散乱,也不惛沈,这叫作等。若是散乱惛沈了,那就是不等,不平等了。

  三摩地也是翻作正定,翻作等持,这「三摩钵底」翻作等至,其实也是禅定,但是有一点分别。三摩地是禅定,但是也同于散乱心,你若心能够专注一境的时候,就是这个人的心力强,他做事情的时候,他心不乱能专注一事,一剎那剎那的,这也可以名之为三摩地,当然这是散乱心;得了定的时候不散乱,那也叫作三摩地。现在这「三摩钵底」,也是指禅定说,但是指禅定的体性说的,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乃至非非想定,都叫作「三摩钵底」。另外还有一个三摩呬多定,就翻作等引,那就是能引发出来种种殊胜无漏的功德,就是约作用说的;三摩钵底,约禅定的体性说的,一个体一个用,这样意思。「三摩钵底」这个禅定,一共分五种,都有「现见」的作用,这样意思。

  癸二、释(分三科)  子一、标经说

  谓诸苾刍,即于此身等,广说如经。

  这底下第二科是解「释」,这个第二科的解释里边分三科,第一科「标经说」,经上怎么说的呢?这里面标出来。「谓诸苾刍」,这是说放下了尘劳的事情,出了家的这些比丘。「即于此身」,就是在这个色受想行识,也就是身受心法四念处,在四念住上努力的去修行,有五种差别,就叫作「五现见三摩钵底」,这样意思。

  子二、释得名

  已见谛者,修此等至,是故名为现见等至。

  前面「标经说」,这不是一般人,这是佛说的,经上说的。这底下第二段「释得名」。

  「已见谛者」,什么原因名之为五现见三摩地呢?回答说「已见谛者」,就是这个佛教徒,这个比丘,他不断的努力修四念住,已经见到苦集灭道四谛了,此是苦,此是集,此是灭,此是道,已经见道了,他得到那样清净无分别的智慧了,清净的智慧了,所以能见到真理了,这个人。这个人虽然见谛了,但是功德还没有圆满,还要继续修行,所以「修此等至」,已见谛了以后,他继续要修这个「等至」,修这个禅定,就是在禅定里边继续修四念住,这样意思。

  「是故名为现见等至」,所以叫作现见等至。「现见」也就是观察的意思,这当然是和没见谛的人不一样,没见谛的人,有的时候惛沈,有的时候散乱,有的时候业障来了,虽然也修止观,有的时候不十分正常。但是现在这个得了圣道的人,他在修止观的时候,是现见的,是非常的明了,所以叫作「现见三摩地」。这是解释现见三摩地的名字。

  子三、明所观(分二科)  丑一、标体性

  是诸修道所断烦恼,制伏对治,断灭对治,及观察断,当知此中总略体性。

  这是第三科「明所观」,就是说明这个见谛的圣人,他在修这个现见三摩地的时候,他内心观察的境界,说这个意思。分二科,第一科是「标体性」。

  「是诸修道所断烦恼」,这个现见三摩地,从它的体性上看,就是从它的内容上看,「是诸修道」,是这个见谛的圣人,很多的时间努力的去修道,修学这个八正道,去修学圣道。修学圣道的时候,就断烦恼了,就把没有断的烦恼继续的断,断它。而这个断烦恼里边有几种差别,一种是「制伏对治」,一种是「断灭对治」,有这样的差别,「及观察断」,这样加起来就是三种,这三种差别。

  「当知此中总略体性」,这三种差别总起来说,就是现见三摩地里边的体性,就是这里边的内容就是这么多。这个现见三摩地里边的事情,就是一个制伏对治,一个断灭对治,一个观察断,就是这三种,这三种就叫作「现见三摩地」。看这个《披寻记》这个文就说明白了。

  《披寻记》四三三页:

  是诸修道所断烦恼等者:此中制伏对治,谓观身不净,此有二别,谓内及外,是名初二现见等至。断灭对治,谓观识流转,此亦二别,谓粗及细,是名第三第四现见等至。观察于断,是名第五现见等至。如是一切为所观察总为三种,是故名为总略体性。

  「是诸修道所断烦恼等者」,这一段文什么意思呢?「此中制伏对治,谓观身不净」,这个「制伏对治」怎么讲呢?就是「观身不净」,就是你已经见谛了的圣人,他还要修不净观的,见谛得初果须陀洹,这也包括初得无生法忍的人,就是他要修这个制伏对治,就是观身不净,还要修这个不净观的。可是观身不净这件事,此有二种差别,「此有二别,谓内及外」,观内身不净,观外身不净,这二种。「是名初二现见等至」,一共五种现见三摩地,这五个是什么呢?就是观内身不净,是第一现见三摩地;观外身不净,是第二现见三摩地,是这样意思,是「现见等至」。

  「断灭对治」怎么讲呢?前面这个「制伏对治」就是这样意思,「制伏对治」是不断烦恼的,「制伏对治」就是能调伏烦恼,使令它不动,能调伏。这个「断灭对治」怎么讲呢?「谓观识流转」,是观察我们现前这一念心的流动,流动的相貌,怎么样动,「观识流转」。「此亦二别」,这也有二种差别。「谓粗及细」,这识的流转有粗有细的差别。「是名第三第四现见等至」,这样意思。

  「观察于断」是什么意思呢?「观察于断」这句话,「是名第五现见等至」。「如是一切为所观察总为三种」,这三种合起来,「是故名为总略体性」,就是这么回事。这是把这五说明白了,这五是什么现在说完了,这底下正式解释。

  丑二、释观察(分三科)  寅一、观身不净(分二科)

  卯一、别辨相(分二科)  辰一、观内

  初不净观,方便念住以为依止,为令欲贪不现行故,观察内身种种不净。

  前面第一科是「标体性」,现在第二科解「释观察」。分三科,第一科是「观身不净」。「观身不净」分二科,第一是「别辨相」。「别辨相」分二科,第一科「观内」,观内观外,就是别辨相,先是观内。

  「初不净观,方便念住以为依止」,这个「初不净观」,就是一开始这个初果圣人,这个见谛的圣人,他开始修行的时候,修这个不净观。修不净观怎么修呢?是「方便念住以为依止」,就是这个不净观就是「方便念住」,因为它不能断烦恼,但是为断烦恼的前方便,就是这个烦恼先把它制伏住,然后再来断,是这么意思,所以这个「方便念住」,以「方便念住以为依止」。

  「为令欲贪不现行故」,为什么要修这个不净观的方便念住呢?是为令这个欲贪,这个欲的贪心,欲是所贪,贪着这个爱欲这个心,有障道的作用。所以现在令这个欲贪的心不现行不活动,不显现出来它的行动,不在心里面出现,不现于心行上面。那怎么样才能不出现呢?这个欲心不出现呢?要修不净观,这样意思。观察内身种种不净,观察我们这个,「内」就是自己这个身体,各式各样的不净,也还是一样,性不净、相不净、究竟不净、生处不净、种子不净,各式各样的不净,或者是青瘀、脓烂、膨胀、散坏各式各样的不净。

  《披寻记》四三四页:

  观察内身种种不净者:谓内身中发毛爪齿,广说乃至泪汗屎尿,是名内身朽秽不净。如下(声闻地)说。(陵本二十六卷二十页)

  「观察内身种种不净者」,这个《披寻记》,「谓内身中发」,头发,「发毛爪齿,广说乃至泪汗屎尿,是名内身朽秽不净。如下(声闻地)说。(陵本二十六卷二十页)」,这个观察内身种种不净,这样子观察,这就叫作观「内」,也就是第一现见三摩钵底,这样意思。

  辰二、观外(分二科)  巳一、明观察

  第二不净观,即彼念住以为依止,乃至观察骨人之相,为令彼贪不现行故,观察此身种种不净。当知齐此,名具观察一切不净。

  这第二个三摩钵底是什么呢?还是「不净观」,还是修不净观。「即彼念住以为依止」,就是身念住,也就是方便念住以为依止。「乃至观察骨人之相」,前面只是观察种种不净,现在也观察种种不净,同时又观察到骨人的相貌。「为令彼贪不现行故」,还是这样目的,就是「彼贪不现行故」。「观察此身种种不净。当知齐此,名具观察一切不净」,是这样意思。看这个《披寻记》。

  《披寻记》四三四页:

  第二不净观至一切不净者:谓外身中青瘀、脓烂,广说乃至骨锁,是名外身朽秽不净。亦如〈声闻地〉说。(陵本二十六卷二十页)又复观察假名彩画木石泥等所作骨锁相,是名观察骨人之相。如是观察别别胜解,名具观察一切不净。

  「第二不净观至一切不净者:谓外身中青瘀」,「谓外身中」,就是内外,内是自己,外是他人,「身中青瘀、脓烂」,或者已经死掉的人了,他有青瘀、脓烂、膨胀、散坏这样。「广说乃至骨锁」,就是这些血肉都没有了,只剩了骨锁了,就是一节一节的骨头连结起来叫做「骨锁」。「是名外身朽秽不净」,这样意思。「亦如〈声闻地〉说」,陵本就是金陵刻经处的本子,「二十六卷二十页」。

  「又复观察假名彩画木石泥等所作骨锁」,前面说观察种种不净,这底下又观察假名的彩画,就是画家用种种颜色画出来的骷髅,就是骨人,一节一节的骨头的骨人,或者是用木头,或者是石头,或者泥等所作的骨锁相,「是名观察骨人之相」。「如是观察别别胜解」,像这样的观察,「别别」就是一样一样的,一节一节的骨,「胜解」就是你这样的认识,要特别的有力量,叫做「胜解」。这个你要现前这个不净观,立刻就能现前,随时能现前,那也就是表示有力量,「别别胜解」。「名具观察一切不净」,这样意思。这样说是第一个不净观,就是观察内身种种不净;第二个观察,也是观察青瘀、脓烂等,最后观察白骨,这个和前面不同。

  巳二、明通达

  最极通达者:是青瘀等观,品类次第,极逾越义。

  「最极通达者」,前面名观察,这底下名通达。怎么叫做通达呢?「最极通达者」,就是你明白,也就是胜解的意思,通达到极点了。「是青瘀等观,品类」,就是那个不净观,青瘀观、脓烂、膨胀乃至白骨,这都是一类的,按照九想观的次第。「极逾越义」,你成就了极大的超越的力量了,这就叫做「极通达」。这「极逾越义」是什么意思呢?这底下《披寻记》上说。

  《披寻记》四三四页:

  最极通达等者:谓观青瘀乃至骨锁,令于外身淫欲淫贪心得清净,是名此中极逾越义。

  「最极通达等者:谓观青瘀乃至骨锁,令于外身淫欲淫贪心得清净」,你这样观察的时候,使令这个淫欲淫贪,淫贪就是贪这个淫欲,这个心清净了。「是名此中极逾越义」,就是修不净观,超越了淫贪的心情,这个心情没有了,不现前了,这叫做「极通达」。这样说,前面修两个,一个内观不净,一个外观不净,最后这个「极通达」,就是这个成果,就是没有欲心了,欲心不现前了,这样意思。

  卯二、显略义(分二科)  辰一、初不净观

  初不净观,观察内身现前安住种种不净。

  这是第二,卯二第二科,前边第一科是「别辨相」说完了,这底下第二科「显略义」,就是显示那个精要之义。分两科,第一科是「初不净观」。

  「初不净观」,那个第一个不净观,就是观察内身的不净,「观察内身现前安住种种不净」,就是你在定中,心里面一观想的时候就出现了,在心里面就出现了,叫「现前」。「安住种种不净」,「安住」是很坚固的,观察那个青瘀、脓烂,这种观察是很有力量的,叫做「安住」。如果没有力量,它不安住,譬如说我心里是想要观个青瘀,但是偏要现个不青瘀的相,现出一个很可爱的相,那就是不安住;我看这膨胀的相,但是偏现现个不膨胀的相,那就是不安住。「安住」,就是你要观青瘀,青瘀就现前安住,愿意观膨胀就是膨胀,就是安住。这种种不净,你能观察到这个程度了,那就叫做「初不净观」的意思。

  辰二、后不净观

  后不净观,通达法性,观察此身有如是法,有如是性,乃至广说。

  这是第二个后面观外,外观不净那段文。那段文的要义是什么呢?「后不净观,通达法性,观察此身」有这样的「法」,有这样的「性」,「乃至广说」,这是第二观的要义。怎么叫作「有如是法,有如是性,乃至广说」呢?这个《披寻记》解释的很详细。

  《披寻记》四三四页:

  后不净观通达法性等者:谓观青瘀不净等相,是名有如是法;观彼彼相性所应尔,是名有如是性。如是法性,内身外身平等共有,当知是名不净共相。〈声闻地〉中作如是说:诸若内身,外净色相,未有变坏;若在外身,不净色相,已有变坏。由在内身不净色相,平等法性,相似法性,发起胜解,能自了知我净色相,亦有如是同彼法性;若诸有情成就如是净色相者,彼净色相亦有如是同彼法性,譬如在外不净相。(陵本三十卷十六页)此中广说,应如是知。

  「后不净观通达法性等者:谓观青瘀不净等相,是名有如是法」,在静坐的时候观察他人,其实自己也在内,观察这青瘀不净等相,「是名有如是法」。这个「青瘀不净等相」,是表示已经出现了,那当然或者说有个死尸,这死尸有青瘀、膨胀、脓烂的相,已经出现了。「有如是法」,就是显现出来这种事情。

  「观彼彼相性所应尔,是名有如是性」,这「观彼彼相」,观察这个青瘀相、脓烂相、膨胀相,种种的不净相。而这个事情,是「性所应尔」,这个「性」是表示没有出现,没有出现这个青瘀、脓烂等相,没有出现。没有出现的时候,但是有这样的功能,它这功能自然是应该出现这件事的,它有这个功能,这功能一出现,这不净相就出来了,能出这不净相。「性」是没有出现的时候叫性,出现了以后叫做相叫做法,「有如是法」。「观彼彼相性所应尔」,它有这个能力,自然是出现这种种不净的境界,这样意思。「是名有如是性」,这是一个解释。

  「如是法性,内身外身平等共有」,这样的「法」,这样的「性」,我自己的身和别人的身都是一样的,都有这种法这种性的,「平等共有」。「当知是名不净共相」,共有的不净相。「(声闻地)中作如是说:诸若内身,外净色相,未有变坏」,这底下又详细解释。「诸若」,就是很多的,或者内身,或者外身。「净色相」就是正常的这种形相,这个人还是生存的时候,四大调和很建康,这正常的形相,就是「净色相」。「未有变坏」,没有青瘀、脓烂、膨胀、散坏,这些境界还没有出现。「若在外身,不净色相,已有变坏」,假设在「外身」,就是一个人死掉了,他这不净色相出现了,已经有了变坏的境界,青瘀、脓烂的境界出现了。

  「由在内身不净色相,平等法性,相似法性,发起胜解」,在外身不净色相已有变坏,和这由在内身的不净色相,我内身我观察它种种不净色相,和外身是平等的法性,彼此是相似的法性,「平等法性」,「相似法性」,发起胜解,不断的努力用功修行,常常的这样努力修行。「能自了知我净色相,亦有如是同彼法性」,你常常这样修的时候,不需要别人告诉你,你自己就知道我现在没有死,我的身体正常,我现在这个是「净色相」,「亦有如是同彼法性」,也有同那个青瘀、脓烂的死人的境界,是相同的,自己这样观察,「亦有如是同彼法性」。这个「同彼法性」,这法性,有如是法,有如是性,是有这个意思在里边,这样意思的。

  「若诸有情成就如是净色相者,彼净色相亦有如是同彼法性」,我是这样子,我现在还没有死掉,我的身体正常,我有和死人一样的那种性。其他的有情亦复如是,其他的有情「成就如是净色相者,彼净色相亦有如是同彼法性」,也有和那死人的境界一样,也是有的,「同彼法性」。「譬如在外不净色相」,就譬如那个死掉了人的那种境界,不净色相都是有的,「陵本三十卷十六页」。「此中广说,应如是知」。这上面说这个「后不净观,通达法性,观察此身有如是法,有如是性,乃至广说」,是这样意思,这么讲。

  寅二、观识流转(分二科)  卯一、标生灭

  观识流转者:观察此识生灭相续。

  前面是「观身不净」,这底下第二科「观识流转」。我们佛教徒这佛法里面讲,有凡夫有圣人,说我们是凡夫,我们修不净观。岂知道初开始得圣道的人,还是修不净观的,而且修的还比凡夫修的更认真,更认真的修,从这段文可以看出来这件事。那是怎么回事呢?就是无始劫来熏习的这个欲心特别强,不容易除掉,不是容易的。说不容易除掉,也要除掉,所以凡夫的时候修,入了圣道以后还是要修,一定要成就要现前清净心,一定是要这样子,出现清净心。

  前面是「观身不净」,这底下「观识流转」,分两科,第一科「标生灭」。「观识流转者」,观察我们的这一念心,它在流动变化。怎么观察呢?「观察此识生灭相续」,观察这一念心有生有灭,但是不断灭,它是相续的有生有灭的,这叫做「观识流转」。有生有灭,但是又能生还能灭,灭了又生,生了又灭,而没有断灭,还是相续的生灭,这叫「观识流转」。这是标出来的它的意思,这是第一科,第二科「解」释它的「差别」,分两科,第一科是「粗观察」,就是粗略的观察。

  卯二、释差别(分二科)  辰一、粗观察

  或观生身展转相续,谓粗观察,行缘识等。

  「或观生身展转相续」,这个「观识流转」,而是应该观察这个生命体,这个色受想行识,这个「生身」,父母所生的这个身体。是「展转相续」,就是死掉了以后,又得一个身体,得了这个身体,这身体又死掉了,又有一个身体,「展转相续」。

  「展转相续,谓粗观察」,就是粗略的观察这个身体。「行缘识等」,就是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处、六处缘触、触缘受,这样子观察。这个生命怎么来的,后来又怎么一个结果,就是是这样子变化的一些事情,这就叫做「粗观察」,粗略的观察。这粗略的观察,我们容易明白是有生灭变化的,比较粗略。因为这所缘境不但是心,而里边有生理的组识,有地水火风在里边,所以这行相比较粗显,所以叫粗略的观察。底下第二科是「细观察」。

  辰二、细观察

  或观剎那展转相续,谓细观察,若有贪心离贪心等品类差别,荏苒过度彼彼日夜、剎那、腊缚、牟呼栗多,于其中间非一众多种种心识异生异灭。

  「或观剎那展转相续,谓细观察,若有贪心离贪心等品类差别,荏苒过度」,这底下都是「细观察」。「细观察」什么事呢?「剎那展转相续」,观察这一念分别心,它是剎那间就变动了,剎那间就变动,但是没有断灭,还是展转相续下去的,这个展转相续下去,这只是这么说。

  但是我们在学习《摄大乘论》的时候才知道,你这个心剎那间动了的时候,作一个分别的时候,同时在阿赖耶识里面熏习一个种子,而这个种子一剎那间就会生现行,现行又熏种子,这样子剎那生剎那灭,剎那灭剎那生。为什么能生呢?因为里边有种子所以能生,但是它是一定要变动,所以又灭了。灭了为什么还能生?还是因为有种子。种子从那来的?就是你这心一动一活动,就熏成一个种子,自己熏成一个种子,由这种子又来出现你的分别心,分别心一动就熏成了种子,种子再生现行,又生出来分别心。当然也有外边的境界,也要有所缘境,这个心就是这样子生这样灭,这样相续不断的。

  「谓细观察,若有贪心离贪心等品类差别」,如果你时时注意自己的心的时候,就会发觉到,有的时候贪心来了,贪心可能几剎那生灭就过去了,不贪了;瞋心又来了,瞋心也是剎那剎那的生剎那灭,剎那生剎那灭,也可能多少个剎那,或者几分钟又灭了;或者疑惑心来了,或者高慢心来了,或者慈悲心来了,各式各样的心,就是老是剎那生剎那灭,剎那灭剎那生,这样子,「品类差别」。

  「荏苒过度」,「荏苒」,光阴荏苒,就是展转的时间就过去了,就是这样。心剎那的这么生灭,时间生命就是这样过去了。「彼彼日夜、剎那、腊缚、牟呼栗多」,「彼彼」,他的日夜,你的日夜,他在天上的日夜,或在鬼神世界的日夜,或者畜生世界的日夜,这个「彼彼日夜」,剎那剎那的这样变化。这个「剎那」是时间最短促的时间,一百二十个剎那,合起来叫做一个怛剎那,怛剎那这不是中国话;六十个怛剎那算是一个「腊缚」,六十个怛剎那算是一个腊缚;三十个腊缚叫做一个「牟呼栗多」,「牟呼栗多」翻到中国话翻个须臾;三十个牟呼栗多,称是一个昼夜,三十个须臾,算是一个昼夜。这样子就是能算出来了,一个昼夜二十四小时,用三时来分,应该是分出来了,这是这样意思。这样子由「剎那、腊縳、牟呼栗多」,就是「荏苒」的就过去了。

  「于其中间非一众多种种心识异生异灭」,就在这个时间里边,不是那个一,是很多的各式各样的分别心,「异生异灭」,不同的心生起来了又灭了,不同的心生起来了又灭了,就是这样子。这个修不净观是一回事,现在观心,就是观心无常了,观察这个心有不同的因缘,生出来不同的心,有这个可爱的所缘境,就生出贪心,可憎的所缘境,就生出瞋心,或者感觉老虎来了,生出恐怖心了,各式各样的分别心,各式各样的欢喜心,各式各样的清净心,都是一样,都是剎那生剎那灭,剎那生剎那灭。这样子这么一观察,观心无常,没有常就没有我了,就是没有我了,观心无常,也是观心无我,就这样修行,就得圣道了,

  寅三、观察于断(分二科)  卯一、辨

  观察有学未离欲者,俱住二世;已离欲者,唯住他世;阿罗汉果,俱无所住。

  这底下第三科「观察于断」,前面的「制伏对治」,「断灭对治」,讲完了;现在讲「观察于断」,分两科,第一科是「辨」,「辨」就是说明它的意思,说明这「观察于断」。

  「观察有学未离欲者」,「有学」就是得了圣道的人,就是见到真理的圣人。见到真理的圣人,我曾经解释过,佛给他一个名字叫做「有学」,为什么叫有学呢?「学」就是我们不断的学习佛法,不断的修学圣道,叫做「学」。我们凡夫也肯这样学,为什么不名为有学呢?佛不给我们凡夫,给你这个名字,就是因为不知道那一天,不高兴了,我不学了,凡夫是会这样子的,靠不住。说圣人,圣人不是的,圣人一定是继续学,不但是生存时,死掉了以后,来生还是学,不须要有老师教他,他还是能学圣道。凡夫不可以,凡夫是现在生存的时候,有的时候会退掉,我不学了。说我没有退,我继续不断的正在学,我死了以后来生呢?不一定。来生,我前一生,我是个出家人,很用功修行,修行修的不错,第二生变成一个富贵的人,不学了。因为什么呢?因富贵能迷惑人,没有时间,我也相信佛法,但是没有时间学,就不学了。凡夫就是退了,所以凡夫靠不住的,佛不给他名字叫做「有学」。就是你已经入圣道的人,佛给你一个名字,也就是赞叹他,你是有学,所以叫做「有学」。有学是有学,有学也有差别。

  「未离欲者」,虽然得圣道了,是圣人了,但是还有欲心,欲心还是有,还是有男女之欲,还是有这种心,所以初果圣人有可能是个在家居士,在家人,初果、二果都可能是在家居士的,当然也可能是出家人。「俱住二世」,「俱住二世」就是现在世和未来世。这个「住」是怎么讲呢?「住」是爱着的意思。这个二世这个「世」就是世间,世间者时间也。时间是什么呢?就是一切有为法都是剎那生剎那灭,都是有时间性的,主要就是这个生命体,是爱着这个身体,叫做爱着此世。因为你现在有爱着就是因,将来还是要爱,所以他世,他世也是要爱,未来世也还是要爱的,「俱住二世」。

  「已离欲者,唯住他世」,初果、二果是这样,三果圣人也是离欲了,三果圣人就是离欲了,初果、二果是没有离欲,三果圣人是离欲了,他离欲了。「唯住他世」,这一生虽然还是在欲界,但是他没有欲了,他不爱着了,他将来生到色界天、无色界天去,他还是有着,不过不着欲就是了,色界天、无色界天的境界,他还是有着的。所以「唯住他世」,他不执着现世,但是将来那个世,他还是着的。

  「阿罗汉果,俱无所住」,若得了阿罗汉果以后,现在世、未来世一切都不执着了,因为他这个爱烦恼,欲界的烦恼,色界、无色界的烦恼,三界的烦恼完全清除了,所以他不执着了。见烦恼也清除了,爱烦恼也清除了,他心无所住了,没有执着了。这个「观察于断」是这样解释,这叫「观察于断」。这样子修不净观,也就是修四念处,不断的这样修行,就是由初果、二果、三果、四果成功了。

  卯二、结

  如是名为观察于断。

  这是结束这段文,「观察于断」是这样。

  壬十三胜处等至等

  胜处等至,遍处等至,如前已说。

  前面解释八解脱那段文已经解释过了,所以这里不说了。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