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师地论

《瑜伽师地论》梵文 Yogācāra-bhūmi-?āstra佛教论书。简称《瑜伽论》。瑜伽师地,意即瑜伽师修行所要经历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称《十七地论》。相传为弥勒菩萨口述,无著记录。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国法相宗的根本论书。...[详情]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一(6)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一(6)

  庚二、所依(分二科)  辛一、等无间依

  彼所依者:等无间依,谓意。

  辛二、种子依

  种子依,谓如前说一切种子阿赖耶识。

  这是十七地里面的第二地,「意地」。「意地」里面也是分五科。第一是「自性」这一科解释完了。现在是第二科「所依」。「彼所依者:等无间依,谓意」,这里说到的「所依」,和「五识相应地」一样,也是有三个依:「等无间依,谓意。种子依,谓如前说一切种子阿赖耶识」,它也有俱有依,俱有依就是末那识,但这里面没有标出来。

  「彼所依者:等无间依」,这里说的这个「意地」,前面说到的自性,说到心、意、识,就是第六识、末那识、阿赖耶识,都包括在内了。这里说到「所依」,「等无间依」也应该是第六识、第七识、第八识都有「等无间依」的,就是自己这个识的前一剎那识过去了,那个就是「等无间依」,所以叫做「意」。前面解释过「意」,当依止讲。若是指第六识来说,单说第六识,那就是它的前一剎那识灭去了,就是它的依,就叫做「意」。

  「种子依」,这个「等无间依」说过了。这底下说第二种是「种子依」,就是它的生起要有种子才可以的,那指什么说的呢?「谓如前说」,就像前面「五识相应地」说的「一切种子阿赖耶识」,那么就是它的「种子依」。这是和前面都说过多次了。若是末那识,当然也有它的「种子依」,它也是由种子才能现前的,才能出现剎那剎那的末那识。那么阿赖耶识,在《摄大乘论》上解释,就是前七转识,从无始劫来这样的熏习它,阿赖耶识就是这样子有了。那《摄大乘论》这样解释,那也就等于是种子了。

  庚三、所缘(分二科)  辛一、通缘一切

  彼所缘者:谓一切法,如其所应。

  这底下是第三科「所缘」,「所缘」分两科。第一科「通缘一切」。第二科是「别缘不共」。这个「缘」者,虑也。缘虑,就是思惟观察的意思。说到这个心、意、识的「所缘」是指什么说的呢?「谓一切法」,「一切法」都是心、意、识的「所缘」。这个「五识相应地」说到前五识,它的所缘不是一切法,只是一部份,眼识有一部份,就是色,一部份的色、声、香、味、触是它的所缘,不是通于一切法的。但是现在说到第六识、第七识、第八识,它所缘虑的境界是非常广大的,所以说是「一切法」,没有一法不是所缘。但是三个识也有差别。

  所以「如其所应」,如其心、意、识所适合的,就是它所缘的。那么如果第六识说呢?当然前五识所缘的,第六识也能缘;前五识所不能缘的,它也能缘。所以乃至到第八识所变现的一切,它都能缘,所以是非常广大的。当然所变的根身、器界它是能缘。是「谓一切法,如其所应」。

  若是第七识末那识所缘,在《成唯识论》上说,护法菩萨的意思,它只是缘第八识的见分,就是阿赖耶识的明了性,那个无分别的明了性,它就缘虑那个境界执之为我,它是这样缘的;其它的就不缘了,那么这样说就是很狭。

  可是印顺老法师,根据《摄大乘论》上的说法,就不只于此了。在《摄大乘论》上,这个「所知依」这一章里面,有个「缘相差别」在那里面,就「所知依」里面的「缘相差别」,还有一个「入所知相」那一章里面,也有一些根据。印老法师认为:「第七识不但缘阿赖耶识的见分,同时也缘阿赖耶识的种子相」,阿赖耶识里面种子,它也是缘的。这是印老法师这样解释。那么这是第七识。

  若阿赖耶识,它就是遍缘一切根身、器界、种子。我们这个身体的这个根,眼、耳、鼻、舌、身这个根、山河大地,乃至它本身里面所受熏一切种子,它都是能缘虑的。但是阿赖耶识不缘心,不缘心法,它不缘心。这是所谓「一切法」就是这样意思。「彼所缘者:谓一切法,如其所应」,第六识、第七识、第八识「如其所应」的缘「一切法」。

  辛二、别缘不共

  若不共者:所缘即受、想、行蕴,无为、无为、无见无对色,六内处,及一切种子。

  「若不共者:所缘」。这个「谓一切法」,这是不共前五识的。把前五识所缘也包括在内了,叫做「谓一切法,如其所应」。「若不共者所缘」,就是不共于前五识的,前五识不能缘这个心法的;但是心、意、识也是能缘的。这个所缘的是什么呢?所缘虑的境界是什么呢?「即受、想、行蕴」,这个色蕴,包括声、香、味、触都在色蕴里面,这是共于前五识。这个「受、想、行蕴,无为,无见,无对色,六内处,及一切种子」,前五识所不缘,所不能缘的。所以这是心、意、识所缘的境界。

  在「受」的时候,我们的心接触到一切境界,心里面有感觉,或者感觉到苦,或者感觉到快乐,或者是不苦不乐。或者是「想」,这个「想」,就是内心里面去认识一切法的相貌的时候,叫做「想」;取相叫「想」。「行蕴」,就是有目地的行为,就是「行蕴」。这样的差别相,第六识是能缘的。在「受」的时候也有第六识,「想、行」的时候也有第六识,第六识是能缘;前五识是不能缘的。

  「无为」,「无为」法,一切因缘生法有生灭的变化的,都属于有为。现在单说「无为」,没有生灭变化的。在后面的文,现在是《瑜伽师地论》第一卷一开始的这一部份,后面的文有很详细的解释这个「无为」,有好多种「无为」法。那么这也是第六识所缘的。「无见无对色」,这个「无见无对色」,就是我们的眼所不能见的,我们虽然有眼,但是这种色是不能见。「无对」,就是没有障碍的色法。这个我们眼识,眼、耳、鼻、舌、身这五识所见闻的一切色法,分两种:一个是有见有对;一个是无见有对。现在又是「无见」、又是「无对」。这个「无见无对」呢?就是指意根所缘的色法。一个是这个定自在所生色,大威德三摩地所变现的一切的色法。大威德三摩地,就是这些佛菩萨他在三昧里面所变现出来的一切境界,这一切色法也都属于「无见无对色」的。

  我们没有修行的人,我们第六识,心里面思惟、思想所见过的一切的色法,这种色法眼识也不能见,也还是无障碍的。譬如说昨天我吃饺子,你心里面就想这饺子生什么样,但这个是己经过去了,眼识所不能见;但是心可以想,那就是「无见」也是「无对」。若是这眼识所见的饺子,就是有见有对。你心里面想象的那个影像,是无障碍的,所以是「无对」;也不能用眼晴可以看见,因为已经没有了。眼识所见是一定有那一件事,但是第六识是通于有那件事,也通于没有那件事,但是它能想,也可以名之为「无见无对」,但这是平常的境界。

  这里说「无见无对色」,主要是指这些有神通圣人,他所变现的一切境界,所变现的境界,那叫做「无见无对色」。这个「无见无对色」,我们一般人不容易,很难看见,特别有善根的人也可以看见。譬如说现在阿弥陀佛放光,阿弥陀佛的光明遍照娑婆世界一切众生,但是我们看不见,我们不行。譬如说是这个观世音菩萨度化众生,现出个大高山来,度化应该度化的事情,但是我们看不见,亦不得见。有的有修行的人,有修行的人,他在修止观,他在修观,修这个火三昧,也等于放大光明,但是我们一般人不得见,除非你也有修行,你也或者能看得见,不然这个是不能见的。所以这个「无见无对色」,主要是指这个有神通的圣人的境界,那是叫做「无见无对色」。这个「无见无对色」在后文有详细解释,在这里我们不多说了。

  「六内处,及一切种子」。这个「受、想、行蕴」是一;「无为」是第二;「无见无对色」第三;「六内处」是第四;「及一切种子」是五,这五种。「六内处」,对六外处说的,外处就是色、声、香、味、触、法。「内处」,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六内处」。这个「六内处」,这个不是扶根尘,而是那个净色根,那么这个也是心、意、识所见的境界。这样说我们一般人,我们的意识对于我们自己的净色根,我们也是不能见,这就是第八识才可以见。而前面说「受、想、行蕴」,因为色蕴在前面,那五识相应地说了。那么我们这里说「受、想、行蕴」没有说识蕴。五蕴:色、受、行、想、识,没有识蕴,没说。就在这里「六内处」。「六内处」,眼、鼻、舌、身、意就在这里头,含摄在这里,这是「六内处」。

  「及一切种子」,及阿赖耶识里边无量无边的种子,这都是「所缘」,就是心、意、识所缘。照理说我们一般人第六识,我们不能缘一切种子;那是第八识才能缘。根据《摄大乘论》的意思说,第七识也能缘,是这样。第六识不能缘,在这个《披寻记》上他说第六识也能缘,那么我们再思惟一下第六识能不能缘?这是说这个「所缘」。

  庚四、助伴(分三科)  辛一、出体性

  彼助伴者:谓作意、触、受、想、思,欲、胜解、念、三摩地、慧,信、惭、愧、无贪、无瞋、无痴、精进、轻安、不放逸、舍、不害,贪、恚、无明、慢、见、疑、忿、恨、覆、恼、嫉、悭、诳、谄、憍、害、无惭、无愧、昏沈、掉举、不信、懈怠、放逸、邪欲、邪胜解、忘念、散乱、不正知,恶作、睡眠、寻、伺,如是等辈,俱有相应心心所有法;是名助伴。

  「彼助伴者:谓作意、触、受、想、思,欲、胜解、念、三摩地、慧」,前边这个五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也是有助伴。现在说心、意、识就是它也是有助伴的。帮助它一起活动的心所有法。都是什么呢?「谓作意、触、受、想、思」,这是遍行心所。这个遍行心所,只要有心就一定有这样的心所有法,所以叫遍行,普遍一切心行,都有这种心所有法,这个我们也讲过了,不再说了。

  「欲、胜解、念、定、慧」,这叫做别境心所,特别的别,境界的境,别境心所。就是特别的境界才有这样的心理作用。一般的境界,这个它不是普遍的,所以叫做别境心所。这个「欲、胜解、念、三摩地、慧」这个是五个。这个「欲」是什么意思?就是自己欢喜的事情,我就希望能够成就,我希望成就我所欢喜的事情,所以这是希望的意思。就是有欢喜的事情才有这种「欲」;那不欢喜事就没有了,所以它不是普遍的。因为自己欢喜,所以就希望成就,就采取行动,就去做那件事,所以叫做「欲」。说我想要,我对于这个《法华经》特别欢喜,我想要背,总之就是自己就读起来了,一直把它背起。说我欢喜得到禅定就欢喜静坐;你想要得神通,于似乎就欢喜静坐。这就是出世间功德也好,世间一切法也好,「欲」是很重要。你没这样的「欲」,就不可能有这件事。但这里是指欢喜的事情,所以是这个特别的。

  「胜解」,「胜解」的心所是什么意思?就是你对于某一种事情、某一种学问、某一种道理,有强有力的认识,有深刻的认识,不是泛泛的,不是一知半解的,有深刻的认识。你对你所认识、你的见解,你是很坚持,很坚持,坚持我的主张是这样子。别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同你辩论,你是不受影响,不可移转,你的见解是不可以改变的,所以这叫做「胜解」。这个是什么呢?这是要你对某一种真理有深刻的认识的时候,才能有这种心理作用。说我是作医生的,我对心脏病有特别的研究,那就是这样,你就有胜解心说了。说我对于《维摩经》有特别深入的研究,那你就是有胜解心出来。其实都平平这个样子,那你就没有,所以它也不是普遍;普遍的一部份有这种心所的作用。

  「念」,这个「念」心所什么意思呢?就是你自己曾经经过的事情,那么你对那一件事,你能够很分明的记忆不忘。你一定是这样,我从来没有经验过的事情,当然是不知道;我经验过,我很熟悉这件事,我心里一想,就想出来,忆念的很分明。那么这叫做「念」。这一定是经过的事,没有经过的事就没有。所以也不是普遍的,它是特别的。而这个「念」这件事,对于自己所经过的事情忆念的很分明不忘,对于修禅定,对于静坐是非常重要。你的念力特别强,你就容易得禅定,于所缘境数数的忆念,你就容易得禅定。所以在佛法里说「念」倒是很重要的;若失掉了「念」就不行了。可是从佛法的理论上说,什么事情都是创造的,就是说我的念力不这么强,记忆力不太好,但是你有毅力的话,你不断地去学习,不断地学习,慢慢的也会增长,这是「念」的心所。

  「三摩地」,「三摩地」翻到中国话,就是定,就是等持我们也是讲过。定的心所,也是一个特别的,也不是普遍的。这就是对于所观察的境界,心里面能够专注而不散乱,安住在所缘境界上不散乱,专注,那么这就叫做「三摩地」。这个「三摩地」,它能够使令你容易成就智慧。《遗教经》上说:『心在定故,能知世间生灭法相』,那么智者大师又加上一点『心在定故,能知世间生灭、不生灭法相』,就是有了「定」,就容易有智慧。不是说有「定」就有智慧,你还要再努力。不过「定」能帮助你得智慧这样意思。这样说这样的心所有法也不是普遍的。

  「慧」,这个「慧」是什么呢?就是是对于所观察的境界,能够很正确的、很深入的抉择,观察它是怎么回事。决断而没有疑问,那叫做「慧」。于所观境,简择为性,能断疑为业,能断除去一切的疑问,那叫做「慧」。而这个「慧」的心所,和「三摩地」的定,定和「慧」,都是在所观察的境界上说。前边那个「胜解」,通于定、也不通于定,通于散、也通于定。这底下定「三摩地」和慧,这是「定、慧」有进一步了,和那个「胜解」有点不同。

  这些「欲、胜解、念、定、慧」,这个别境的心所,它是特别的境界才有这样的心所法的作用;不是像「作意、触、受、想、思」,是普遍的,和那个不一样。那么这是说阿赖耶识是无分别的境界,但是它有「作意、触、受、想、思」,这可见是非常微细。但「欲、胜解、念、定、慧」,阿赖耶识就没有了。阿赖耶识我们说它是现量境界,无分别的。说它没有这个「欲、胜解、念、定、慧」,没有。

  从这些心所法有法上的安排来看,无分别是无分别,慧是慧;不是无分别就是慧,不是这样讲法的,不是的。所以说我们修行得到无分别慧,那和阿赖耶识不同;阿赖耶识是无分别而没有慧。至于是你修止观成功了,得到无分别慧,又是无分别而又是慧,这是有点事情的。修行的时候,譬如经论上说,说是凡夫有我执、还有法执,怎样才能没有我执、没有法执呢?要修我空观、修法空观,来破这我执、破这法执,你就是圣人了。但是我们修行的方法里边,没有破我执的我空观,也没有破法执的法空观,你怎么能成为圣人呢?你说你开悟了,可以吗?可以那么说?所以这个是从修行上,从修行的法门上,从这些「作意、触、受、想、思,欲、胜解、念、定、慧、信、惭愧、无贪、无瞋、无痴」,这些心所法上看,可以知道修行这件事,你怎么可以不听佛菩萨的话!自己我就闭上眼睛,这就是最上法门,怎么可以这样子。

  「信、惭愧、无贪、无瞋、无痴、精进、轻安、不放逸、舍、不害」,这是十一个,是善心所。我们一般说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是善,究竟什么是「善」呢?这个地方说出来,你要有「信」心。「惭愧」、还要不「贪」、不「瞋」、不「痴」、还有「精进」、还有「轻安」、还有「不放逸」、还要「舍」、还要「不害」,这叫做「善」。说出了这么多的,一个字一个字,一法、一样一样地说出来它里面的内容,叫做「善」,善心所。

  底下这个「贪、恚、无明」:「无明」,就是「痴」,「贪、恚、痴、慢、见、疑、忿、恨、覆、恼、嫉、悭、诳、谄、憍、害、无惭、无愧、昏沈、掉举、不信、懈怠、放逸、邪欲、邪胜解、忘念、散乱、不正知」。这个「邪欲、邪胜解」,在《成唯识论》里边没有,这里边这个《瑜伽师论》多这两个。这是染污的心所,这个「贪、恚、痴」,就是「无明、慢、见、疑」,这六个是根本烦恼。底下「忿、恨、覆、恼、嫉、悭」,这里底下一共有十个心所,加「无惭、无愧」,十八加二是二十,加个「邪欲、邪胜解」是二十二个,二十二个染污的心所,这是染污心所。

  那么底下这个「恶作」,「恶作、睡眠、寻、伺」,是不定心所,这是不定。「恶作」,别的文上不用这个名字。悔,后悔的悔。「睡眠」,就是眠。「悔、眠、寻、伺」,这四个是不定心所,这个不定的意思呢?就是不一定是善、也不一定是恶。这个「恶作」,不念ㄜ作,念ㄜ作,那就是定了,就是一定是坏事了。现在恶(ㄨ)作呢?「恶」,是嫌恶的,我做这样的事情不高兴,我后悔了,我做这个我不应该做,有人做恶事后悔了,我不应该做;也有人做善事后悔了,所以这个「恶作」,是通于善、恶的,决定是善、决定是恶。「睡眠」,也不是决定是善的、是恶;你睡的太多了,那就是不对了。还是要睡,但是不要太多,那就是属于是善。「寻、伺」,就是思惟,对于这个一切境界上很匆急的,匆急的就是忙的意思,心没有沈静下来,心没有沈静下来去思惟这件事。这就是思惟的时候就是概略的思惟一下,就叫做「寻」。微细的思惟,叫做「伺」。是这样子分别。

  这样子这个唯识的经论上把这个心所有法这样分类的时候,就发觉有一件事,就是这心识是无记的,心识是无记,也不是善、也不是恶。就把这个善独立立出来名字,恶也立出来独立的名字,剩下来就是识了,所以识是无记的,也不是善,也不是恶。那么它与善心所在一起活动,它就是善,所以叫做相应善。这个「信、惭愧、无贪、无瞋」这些善心所,叫做自性善,它本身就是好东西。这个「贪、恚、痴、慢、见、疑」,这些本身就是坏东西,自性是恶,我们的心王要和恶心所在一起,那么心王就是恶;与善心所在一起就是善。它本身是无记的,是这么它一分别是这样子,它这样子说。我看这个心所在《成唯识论》上倒是解释的很详细,我们就这样好了,不要一个一个再解释了。

  「如是等辈,俱有相应心所有法,是名助伴」,这是结束这一段。是前面这么多类的善心所、遍行心所、别境心所、善心所,和这个染污的心所、不定的心所这些类「俱有相应心所有法」,「俱有」,就和这个识在一起,同时的在一起。「相应」,实在是简单的解释,就是和合的意思。同时的在一起合作心所有法,就是有这么多的差别。本来说有五十一个心所有法,现在加一个「邪欲、邪胜解」那么就是五十三个。「是名助伴」,这就是「助伴」的心所。「助伴」,我们说过阿赖耶识,只有五个心所,就是遍行心所,就是五个。

  这个第六识是具足一切的心所,一切心所它都有的。那么前五识才有三十六个心所;第七识也具足「触、作意、受、想、思」,但是别境心所只有一个「慧」,其它的没有。它也有一些,它有这个四个烦恼的心所:我执、我见、我爱、我慢这四个心所,还有「昏沈、掉举、不信、懈怠、放逸」这些心所,它一共有十几个心所。等到是成佛了以后呢?就有变化了。每一个识都是二十一个心所。每一个识,眼识乃至到阿赖耶识,乃至到无垢识,都是二十一个心所,就是「触、作意、受、想、思,欲、胜解、念、定、慧」,这是十个;再加上十一个善心所,就是二十一个心所,其它的都没有了。这个我们一般人就是说一个大概,成佛了以后大慈大悲,内心是无别,是种种的名相。但是唯识上是说这个多的事情,有二十一个心所法与它相应的。

  辛二、释俱有

  同一所缘,不同一行相,一时俱有,一一而转,各自种子所生。

  这是解「释俱有」,解「释俱有」的意思,「如是等辈,俱有相应心所有法」。「俱有」怎么讲呢?「同一所缘」的境界,这么多的心所有法和心王在一起,都是缘一个境界。譬如说是第六识和前五识,缘同一个境界;第六识和眼识同缘这个光明,或者第六识和这个耳识缘声音,声音是所缘境,是相同的。但是这么多的心所呢?「不同一行相」,同一就有差别了。受心所是一个样子,想、行又是一个样子,乃至欲胜解又是一个样子,信、惭愧、无贪、无痴每一个心所都有不同的相貌。可是所缘的境界是一个,但是能缘的相貌,就不同了,不同的行相。

  「一时俱有,一一而转」,同在一个时间内,大家都在活动,一个一个的在活动,可是不同形相,前面我们也讲过了。「各自种子所生」,每一个都从它自己的「种子」,从阿赖耶识的「种子」生起。譬如或者说是五十个人,其中有一个领导者,和这五十个人在一起办一件事,每一个人做的不一样,但是所做的事是一件事。那么正好和这个意思一样,大家在造房子,说是五十个人听这个领头的,大家都做这个造房子,但是每人做的不同,所以「同一所缘,不同一行相,一时俱有,一一而转」就是这个意思。

  辛三、释相应

  更互相应,有行相,有所缘,有所依。

  这是解「释相应」;前面解「释俱有」。这是解「释相应」,「更互相应」,这个心所和心王,每一个心所和心王,彼此都我同你相应,你同我相应,我同你合,你也同我合。「有行相」,就是有能缘虑的行相,每一个心所都是都有分别的,有能缘的「行相」。也有「所缘」的境界,每一个都是「有所缘,有行相」的。「有所依」,也是有依,有等无间依、还有种子依、有俱有依有这些的。

  庚五、作业(分二科)  辛一、约通相辨(分四科)

  壬一、能了别(分二科) 癸一、初业

  彼作业者:谓能了别自境所缘,是名初业。

  前面这个「助伴」是第四科。现在第五科是「作业」,就是说到第六识它们做的什么事情。这一科里面分两科。第一科「约通相辨」。第二科「约最胜辨」,殊胜的地方来说。「约通相辨」呢?不是「约胜」,是约一般性的。这一科里面分四科。第一科是「能了别」,能明了。明了里边又分二科。第一科是「初业」,第一个作用,这第一个作用是什么意思呢?「谓能了别自境所缘」,就是这个识,它能了别它自家的境界,做它的所缘。前面说一切法,一切法是第六识的所缘境界,这里边当然也有分别,可是现在我们是凡夫,那么就是这个境界是「所缘」;圣人的境界就不能缘,你缘不来。除非你继续用功,你进步了,你这个所缘的境界就不同了。所以还是虽然遍一切法,还是有分际的,「是名初业」这是第一个活动。

  癸二、余业

  复能了别自相、共相。复能了别去来、今世。复剎那了别,或相续了别

  「复能了别自相、共相」,这是第二,就是其余的业。它不但是能了别自境所缘,就是「复能了别自相、共相」。实在来说这个「自相、共相」,应该包括在「自境所缘」里面,包括在这里面,能「了别」这个「自相」和「共相」。这个我们也讲过,怎么叫做「自相」?怎么叫做「共相」?眼识缘着光明,它没有去分别什么,它只是这么明了一下,那么就可以说这是「自相」也可以这样讲。但是这个光是色,这个色和声音,色、声、香、味、触、法,它们是各式各样的有共通的相貌,这眼识就不能缘。譬如说都是无常的,眼识就不知道,是缘不到这里。

  又譬如说真如这么样的道理,它离一切相的相,无相之相是真如理,真如的相貌,这就是它的「自相」。但是一切法都是有这样的相,就变成「共相」了。说是「自相」,而实在又是「共相」就是有这些分别。但是在下文这个「自相、共相」有很详细的解释,这里我看就不要说了。

  「复能了别自相、共相。复能了别去、来、今世」,这个意识能了别过去世、未来世、和现在世,它也能了别,能了别这件事。这个了别未来的事情,按凡夫来说没有神通的人能了别未来的事情吗?只是当然可以预先计划,那么也可以算是未来的事情;说有神通的人是能了别一番事情,这是它有这个作用。

  「复剎那了别,或相续了别」,这个作用就是有这么多。「复剎那了别」,现在不是说前五识;是说第六意识,或者是说第七识、第八识,但是主要还是说第六意识。「剎那了别」,这个「剎那了别」是什么呢?譬如说是这个眼识是率尔,这个眼识忽然间同所缘境接触了,接触了一剎那就过去了;过去了就是寻求了,寻求就是第六意识,第六意识寻求的时候,也是一剎那就过去了。剎那过去这里面有点分别,它在眼识过去以后,第六识在活动的时候,它要寻求,想一想是怎么回事,一剎那也就过去了。那么过去了有两个情形:一个是没有兴趣,就是一寻求就不寻求了;它一不寻求了,当然就没有决定,决定、寻求都不起了,那就是别的心所起来了;或者耳识出来了,或者是鼻识、舌识、身识出来了,所以这叫做「剎那了别」,这个第六意识的「剎那了别」。

  「或相续了别」,就是一剎那、一剎那的相续下来了,那就是表示这个第六意识它有点兴趣。它心里面没有散乱,它这一寻求有了兴趣了,就继续地寻求、决定、染净这样子就一剎那、一剎那相续下来了,是「相续了别」。「相续」的去明「了」分「别」所缘境界,所以这个「了别」有这样的差别,有「剎那」的「了别」、有「相续」的「了别」。

  壬二、能发业

  复为转、随转,发净、不净一切法业。

  「复为转、随转」:这个「转」,就是活动,剎那的变动,一剎那间就变了,就是「转」。这个剎那间的变动,明白点说就是心在一切境界上活动的相貌。这种活动的情形,这第六意识活动力非常的强,非常的强的;前五识是不可以,没这么强大。它要怎么活动就怎么活动,这个第六识,所以叫做「转」。那么这个「随转」呢?当然也通于第六识,第六识可以继续,继续的去活动,这是一个。

  第二,它也可以带领前面的前五识,前五识随着它活动。你不可以背叛第六识去活动,这个不行,没有这个力量,所以它有「随转」,那么这可以这样解释。前五识它也可以一剎那间的活动,这个率尔一剎那间活动,它就是第六识活动了,第六识开始活动,第六识开始活动的时候,前五识随着它活动,所以也可以是「转、随转」。所以这个「转、随转」,通于前五识,也是第六识。六识也是「转」、又是「随转」就是这样子。

  譬如说是这个寻求、决定、染净、就等流了。那么第六识在对所缘境能够决定了以后,它就有染净了;决定以前的时候,它还是属于无记的,不是善、也不是恶;到染净的时候,不是善、就是恶了,不是染污的、就是清净的了。这个时候也会相续下去,相续下去,那么也是「随转」的。或者说是前五识在活动了以后,一剎那间的活动以后,第六识就随着就寻求、决定、染净、等流,也可以叫「随转」。这样就分开了,前五识叫「转」;第六识叫「随转」也这么解释也可以。或者说是第六识是「转」;前五识是「随转」也是可以,也是可以这么说。

  「发净、不净一切法业」,这是「能发业」。那么在「随转」的时候,它能发出来「净」的「一切法业」、「不净」的「一切法业」能发出来活动,通过身、口,不但是内心了,表现于外的行为了,有了表于外的行为了;或者是清净的就是指一切善法,不清净的一切染污法的活动。这个「业」,就是活动了。

  壬三、能取果

  复能取爱、非爱果

  这是第三段「能取果」。这个第六识它能取得可爱的果报、或者不可爱的果报。它在因地的时候,它能发出来清净的业;那么在果的时候,就能取得可爱的果报。如果是在因地的时候有不净的业力;那么在果的时候,就有非爱的果报取得了。而在取果的时候也是第六识,当然前五识也随着的,造业的时候是它、受果报也是它,所以「复能取爱、非爱果」。

  壬四、能引发一切识(分二科)  癸一、余识

  复能引余识身。

  这是第四科「能引发一切识」。说这个第六识,乃至到第八识。「能引余识身」,因为这个第六识它是个总经理,它能够作主去活动;所以别的识,就是前五识,由它的引发才能够有行动。那等于说由第六识的作意心所,来警觉前五识去活动,等于说是这样意思。「能引余识身」。这个和前面那个「转、随转」也有相同的意思。

  癸二、等流识

  又能为因,发起等流识身。

  这个第六识「能为因」。譬如说是这个寻求、决定、染净,那么它就能发出来最后第五个那个「等流识身」,就是前五识也随着它相似、相续的,或者是染污,或者是清净的,是这样子的。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