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师地论

《瑜伽师地论》梵文 Yogācāra-bhūmi-?āstra佛教论书。简称《瑜伽论》。瑜伽师地,意即瑜伽师修行所要经历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称《十七地论》。相传为弥勒菩萨口述,无著记录。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国法相宗的根本论书。...[详情]

瑜伽师地论讲记 初发论端 3

  瑜伽师地论讲记 初发论端 3

  然世代玄远,名既湮灭,唯有无着,天人共知,感慈氏化,飡受诸教。

  这是第二大段「彰所因」。这一大段似乎是从【佛教历史】、从【印度佛教史】,来说明《瑜伽师地论》的发起,说明造《瑜伽师地论》的因缘。和前面「叙所为」有一点不同。

  「然世代玄远」,这里是说无着菩萨请弥勒菩萨来到人间说法这件事,不只是无着菩萨一个人听法,同时也有很多人的。那些人多是谁呢?「然世代玄远」,然而因为这个时代过去了,到了后来,已经很久远了。「名既湮灭」,多是谁,没有纪录下来,所以那些名字也都不见了。

  「唯有无着,天人共知」,唯独无着菩萨,人间的人知道,天上的人也知道。他是请弥勒菩萨来人间说法。「感慈氏化」,就是他的程度高,特别的身清净、口清净、心清净,有特别的诚心,所以感动了弥勒菩萨来到人间教化,说这一部《瑜伽师地论》的。

  「飡受诸教」,这无着菩萨他是跟弥勒菩萨学习这么多的佛法。这个「飡」是吃饭,这个学习佛法就像吃饭似的,放在口里面要嚼,然后到胃里面消化,然后到肠里面,十二指肠、小肠,这样的消化,得到了营养,把这些营养普遍到全身,然后这个人才得到它的好处。那么学习佛法也应该是这样子,从闻思修得无生法忍的。这个「诸教」就是前面《瑜伽论》、「分别观行」名《分别瑜伽论》、《大庄严论》、《辨中边》、《金刚般若》,指这么多说的。

  今此论中,理无不穷、事无不尽、文无不释、义无不诠、疑无不遣、执无不破、行无不备、果无不证。

  「今此论中,理无不穷」,这底下呢,这以下单独说《瑜伽师地论》。「今此」,《瑜伽师地论》中。

  「理无不穷」,佛所说的真理,在这一部论里面没有不说明的。「穷」就是没有余剩的,没有剩余的,只讲了一部分,还有一部分没有说,那就是「不穷」了。现在全部的都说明了。佛说的真理,全部的都有说明,所以叫做「穷」。

  「事无不尽」,这个「事」,这个因缘生法的事。六道众生是染污的缘起的事;四种圣人是清净的缘起,也是「事」,这些因果都是事。这些事,在这一部论里面也完全的为我们说明了,没有遗余的了,所以叫做「尽」。

  「文无不释、义无不诠」,前面「理、事」是一双,这下面是说「文、义」又是一双。

  这个「文」是能诠显的,就是能表达的;「义」是所表达的。能表达的「文」,这个「无不释」就是…这一部论的文,对于若理、若事没有不解释的。

  「义无不诠」,这个「义」就包括理、也包括事,也没有不诠显出来的。

  「疑无不遣、执无不破」。有「理、事」,有「文、义」,这样子说明了有什么好处呢?「疑无不遣」,你是信佛的,你是不信佛的,你对于佛法所有的疑问,如果你学习这部论的话,都能够排遣出去,叫你没有疑,叫你对于佛法能生起坚定的信心

  「执无不破」,有信是有信,但是这个执着心还是在的,那就要加一番修行才可以。所以这个我执、法执没有不破除去的,那么你就转凡成圣了。你相信佛法,想要得无上菩提的愿力,就成功了,「执无不破」。

  「行无不备、果无不证」,前面这个「疑」和「执」是破恶;这底下「行」和「果」是生善,破恶生善,这又是一双。

  「行无不备」,就是要破疑、破执,不是空口说话就可以成功的,是须要修行的,你要修这个四寻思、四如实智,这样用功修行。这种修行的法门呢?在《瑜伽师地论》里面,完全的都具足了,没有缺少,没有说还有一样修行法门没有讲,不是的,「行无不备」。

  「果无不证」,不管是【小乘佛法】里面的四果、四向;是【大乘佛法】的十地,那么多的圣道的果、所得到的果,也都能证得的。你若是按照《瑜伽师地论》去修行去,都能成就的,「果无不证」。

  这可见这一部论非常的圆满,也就是非常的重要了。

  自非玄鉴高士,孰能唱和于此者哉?

  「自非玄鉴高士,孰能唱和于此者哉?」说是这一部论…若想要学习这一部论,这里面说是包括…这句话是赞叹。赞叹说论的人、赞叹学习论的人,这个「唱和」,「唱」就是造论的这个人,就是指弥勒菩萨说的;「和」就是学习这部论的人,一唱一和。这部论这么样圆满、高深,如果不是「玄鉴高士」,谁能够及格呢?「谁能唱和于此者哉」呢?这个「玄鉴」,这是要圣人的智慧叫做「玄鉴」,有微妙的智慧。这个「鉴」就是无漏的智慧的照见,「照见五蕴皆空」这个「照」就是叫做「鉴」,就是微妙的智慧。若没有、若不是具足微妙的智慧,那么高尚的人士啊,这一定…这是的确也是不简单。「孰能唱和于此者哉?」那个人能对此论能唱、能和呢?那个人能「唱和」于此论呢?就是你想学习也不容易,何况造论的人啊!是这样意思。

  奘法师以超世之量,悼还源之梗流,故能出玉门而遐征,戾金沙而殉道。乃到中印度?摩揭陀国?那烂陀寺。

  那么这底下呢,前面这个「自非玄鉴高士,孰能唱和于此者哉?」是结束前面这一段文,同时也发起下面一段文了。前面是赞叹弥勒菩萨、赞叹无着菩萨,但是这里面也有赞叹下面玄奘法师的意味在里面喔。

  「奘法师」,玄奘法师。「以超世之量」,这个玄奘法师,他是超越世间的那种大智慧的心量,大慈悲心的心量。看看《玄奘法师传》,的确不是平常人,不得了,这个人!

  「悼还源之梗流」,这个「悼」有个悲恸的意思,悲伤的意思。那么悲伤,什么事情令他悲伤了呢?「还源之梗流」,「还源」(这个「源」,就是第一义谛了),就是由凡夫在虚妄分别中受诸苦恼的这种境界,回到第一义谛去。「之梗流」,中间有障碍。中间什么障碍呢?这就是…这里面是说印度的佛教经过梵僧,加上中国人本身各位大德的努力,传到中国来翻成汉文,就是这些佛法。这些佛法是「还源」的法门,但是「梗」,梗是阻碍的意思,有阻碍。譬如说这个流,这个坐船在水里面走,走到中间有阻碍。这个法流,初果须陀洹叫做预流,预流也就是预圣流,也就是法流。圣流,现在说佛说的这一切法,都是流入圣道的一种法门。现在在这里面有阻碍,有「梗」,有阻碍。那么是有什么阻碍呢?

  我从《玄奘法师传》上引来这么三页。这三页,你们拿这三页来看。这三页,其实引这个三页似乎是说得太多了,但是我的想法是:一方面明白这句话,「悼还源之梗流,故能出玉门而遐征」,为了解释这句话,要引;另外我们要知道,究竟玄奘大师为什么要到印度去?到印度去干什么?我们一般说他到那儿去取经去,但是从《玄奘法师传》上,说的就明白了。

  《大唐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一第八页:

  法师既遍谒众师,备飡其说。详考其义,各擅宗涂。验之圣典,亦隐显有异,莫知适从。乃誓游西方,以问所惑。并取《十七地论》以释众疑。即今之《瑜伽师地论》也。又言昔法显、智严,亦一时之士,皆能求法导利群生。岂使高迹无追、清风绝后?大丈夫会当继之!

  这个第一页,「法师既遍谒众师,备飡其说。详考其义,各擅宗涂。验之圣典,亦隐显有异,莫知适从。乃誓游西方。」这一段是在《大唐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的<卷一?第八页>上说的。

  「法师既遍谒众师」,就是玄奘法师,他「遍谒众师」,普遍的去拜见很多的大德。「备飡其说」,就是全面的、普遍的、具足的学习了他们的智慧,学习了他们所说的佛法。

  从《玄奘法师传》上看,他一开始听人讲经是学的(《涅槃经》)《大般涅槃经》,学习《涅槃经》的。又学习了《摄大乘论》、《俱舍论》、《成实论》,又学习这么多的佛法。可是看那个文上,似乎是没有和【天台宗】的人接触,没有,没有和【天台宗】的人接触,我只有这个感觉喔!当然那个传也未必说的那么详细。

  「详考其义」,这个「备飡其说」,这是听闻当时的学习;「详考其义」是后来的思惟,思惟各位大德的法门,各位大德所宣扬的佛法。

  「各擅宗涂」,每一位大德都有他的专长。他所宗的法门、他所学习的法门,他对于那一个法门有深刻的学习、研究,他在这一方面他是有心得的。

  「验之圣典,亦隐显有异」,但是他们说的法门,在经论上去考查一下,他们说的对不对呢?「亦隐显有异」,就是说的…这个「显」就是明显的;这个「隐」就是不明显。他说得对,或者他说得不对,都有这两面,有这两面的事情。这表面上是对,但是又好像有一点不大对,这个「隐」,这样子。或者是明显的是不对了,但是又不能完全说,又好像有一点是对的。

  「莫知适从」,那么各位大德说的佛法是这样的情形,究竟说得是对、是不对呢?不能决定,我不知道谁是对的。适当的就是对的,对的我可以随顺,我不知道随顺那一个人说的才是对,我不能决定,就是有疑问了。

  「乃誓游西方以问所惑」。这才决定,「誓」是决定的意思,决定要到印度去,「以问所惑」,向印度的大德请问我所疑惑的、所不明白的佛法。

  「并取《十七地论》以释众疑」,我「问所惑」,「问所惑」这是一个目的;「取《十七地论》」,去请这一部论,「以释众疑」,来解释我心里面的众多的疑问、疑惑。这个《十七地论》是什么呢,「即今之《瑜伽师地论》也」。那么从这句话来说呢?到印度去请《瑜伽师地论》是他一个重要的目的。他为什么到印度去?这目的是在这里。

  「又言昔法显、智严,亦一时之士」,这个玄奘大师他又说,这个传是别的人写的,是他的学生叫慧立法师写的。又说「昔法显、智严」,这个法显法师,他这是名称普闻,大家都知道,另外同时还有个智严法师。这个智严法师和法显法师似乎是同一个时代的人。

  这个智严法师也和玄奘大师去印度这条路是一样,从新疆然后转到印度,也是这一条路去的。去到了罽宾国,就是北印度,到了罽宾国,到那边去。那个传上说这个人静坐特别有成就。他在那里遇见了这个佛驮跋陀罗。佛驮跋陀罗就是翻译六十卷《华严经》那一位(晋译《华严》六十卷),就是那位佛驮跋陀罗,他遇见他。这个佛驮跋陀罗想要到中国来,那么就是劝这个智严法师为伴,所以智严法师就回来了,就同他一同就回到…就是到了长安。那个时候呢?鸠摩罗什法师正在长安,是同一时代的人。到了长安的时候,佛驮跋陀罗和这个鸠摩罗什法师的弟子之间,我们看传上,大家有点事情,大家有点不和。不和,就有人在大众僧里宣布他不对劲,宣布这个佛驮跋陀罗有犯戒的事情,怎么、怎么地…,当然不是严重的戒喔。那么呢,这样一不和了的时候,佛驮跋陀罗就离开了长安,到卢山去了;可是智严法师没有随他去,还是在长安一个地方住下来用功修行的。从这一段记载,就知道智严法师和这个鸠摩罗什法师、佛驮跋陀罗在同一个时代,知道这件事。

  但是这个智严法师后来又有事情,又有什么事情呢?他在没有出家的时候受过五戒,他犯了戒,这犯那一条戒?怎么情形?没有详细说,就说犯了戒。犯了戒然后若是再去出家受比丘戒,是不是得戒了呢?心里面疑惑。心里疑惑,也必是也可能会请问大德,但是疑问还没有决断。没有决断,他又去印度。那时候去是从水路去的,坐船,坐船去了印度。到了印度各地方去拜谒,遇见了一个阿罗汉。遇见阿罗汉,向阿罗汉说这件事,阿罗汉说,「我不知道。我不知道你究竟得戒、没得戒?但是我可以到弥勒菩萨那里去给你问一问」。所以这阿罗汉就入定,一入定在禅定中就到弥勒菩萨那儿去了,就请问弥勒菩萨。弥勒菩萨说是得戒了。这一下子这个智严法师大生欢喜,生大欢喜。然后他又到罽宾国去,又到了罽宾国。到了罽宾国,他就在那里圆寂了。

  圆寂的时候还有点事情,就是那个地方这个比丘过世了的时候,如果是凡夫,在一个地方火化;如果是圣人,在另外一个地方火化。那么就把他送到凡夫那里火化,这个你抬不动他的身体,就是动不了;说是把他送到圣人那儿,一抬就去了。那么这位智严法师有弟子陪他的,那么又回到中国来,传说这件事。那么就知道这智严法师是圣人了,得了圣道了。这是智严法师的事情。

  法显法师他是从水路去的,到印度。那上面说的也很殊胜,他看…拜这个…到灵鹫山去,看见一个九十多岁的老翁。后来,当时也感觉这个老翁不是平常人,可是没有特别的请问什么。等到老翁不见了,离开了的时候,问另外一个少年,少年说这是大迦叶尊者!哎呀,他就后悔没有多多请问他,也有这种事。法显法师后来回来也是很难的,回到好像是山东半岛,可能从青岛这个地方过来,到牢山这个地方。后来回到建业(建业就是现在的南京),就是遇见这个佛驮跋陀罗。

  那么这可见这个法显法师和智严法师、佛驮跋陀罗、鸠摩罗什法师都是那个同一个时代的。不过这个时候已经是东晋的末年了。

  「亦一时之士」,这个法显法师、智严法师也是那一个时期的一个豪杰之士,不是平常人。

  「皆能求法导利群生」,他们都能够到印度去求取佛法,来利益、来教导一切众生的。这是赞叹他们两个人。

  「岂使高迹无追、清风绝后,大丈夫会当继之」。这个有文学的人说这个话来就是好听,这个话说得好。「岂使高迹无追」,所以像法显法师、智严法师这种高尚的事迹,「无追」,这后来的人都没能够向他学习,「岂使高迹无追」。岂使「清风绝后」呢?这种清高的风范,后来就没有了呢!「岂使高迹无追」,「岂使清风绝后」呢?说是「大丈夫会当继之」,这个玄奘法师这个时候,这个心情很激动!是「大丈夫」,这个有作为的人。因缘,这个「会」就是因缘具足的时候,一定也要这样做,我要继续这种高风,继续这个「清风」、「高迹」的!

  这是在这个…看上面那个小字,「贞观元年法师二十六岁,誓游西方取《十七地论》」。这个《玄奘法师传》,金陵刻经处是欧阳竟无、这个吕秋逸他们刻的。而他说「贞观元年法师二十六岁」这句话,这和这个印顺老法师的考证是一致的,印顺老法师也同意这个说法。同意这个说法,但是后面就有点不同。

  那么这一段文是玄奘大师临去印度之前,他内心里面的一个愿望、一个动机,为什么要去印度?是这样意思。

  去印度啊,这个印顺老法师的考证,他就是贞观元年的八月间去印度的,而不是贞观三年(很多的地方都是说贞观三年)。因为梁启超他考证了一下,不是贞观三年,是贞观元年。所以这件事的确是要多读书,才能知道这件事,不多读书是不行的。

  说是这个,从什么地方知道呢?是因为叶护可汗。这个叶护可汗这个人,玄奘法师若是贞观三年去的话,是见到了叶护可汗的,但是贞观三年叶护可汗已经死了,所以若是贞观三年去,到那里见叶护可汗这件事,是不可能的。若是贞观元年去,那就见到叶护可汗了。所以从这个地方看,贞观元年是对的。不过这件事你要读《唐书》、多读中国的历史,你才能知道;只是读佛书还是不行。

  那么这一段文说明他到印度去,是要去求、请这个《瑜伽师地论》而去印度的。这是一段喔。

  我们…这一段「悼还源之梗流」,我们若学习佛法的时候,你对于佛法有疑问,这个事是不行的,你要修行的时候修行不来。你心里面有疑问,你的止观是修不成的。你念佛,你对净土法门有疑问,你念佛也念不来。不管修行什么法门,都是要有信心才可以。所以是「梗流」,就是「悼还源之梗流」。这是这一段。

  《大唐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一第十三页:

  法师对曰:奘桑梓洛阳,少而慕道。两京知法之匠、吴蜀一艺之僧,无不负笈从之,穷其所解。对扬谈说,亦忝为时宗。欲养己修名,岂劣檀越敦煌耶?然恨佛化经有不周、义有所阙。故无贪性命,不惮艰危,誓往西方,遵求遗法。

  底下,「法师对曰:奘桑梓洛阳,少而慕道。两京知法之匠,吴蜀一艺之僧,无不负笈从之,穷其所解」。这一段,是在《玄奘法师传》的<卷一?第十三页>上说的。<第十三页>这个地方啊,是怎么回事情呢?他已经过了玉门关(玉门关在敦煌的西面),过了玉门关以外,有五个峰,五个峰每一峰,一峰、一峰的距离都是一百里那么远。这是在第一峰的时候,玄奘法师到了第一峰的时候,第一峰那个地方的首将王祥,就是唐朝的政府派在那里的一个将军,叫王祥。这个王祥这个人似乎是信佛的。他遇见了玄奘法师,他就劝他不要去印度:「那个这个道路非常的艰难,你很难到印度去,不如回到敦煌去,敦煌那里有个法师是很有道德的,你到那里,一定他会欢迎你的」。王祥这样劝他。这样劝他的时候,「法师对曰」,玄奘法师就回答他说。「奘」,是玄奘。「桑梓洛阳」,我的家乡就是在洛阳,在洛阳那里。「少而慕道」,我年纪很小的时候,我就仰慕佛法,就出家了。这个印顺老法师的考证,他是十一岁出家,他那么年小,那么年轻,十一岁就出家了。出家以后,十三、四岁以后,逐渐地就是学习佛法。他哥哥先出家喔,这样子。

  「两京知法之匠」,「两京」就是皇帝的住所在地,国家的首都。有两个首都:一个就是长安、一个就是洛阳。「知法之将」,对于佛法有研究的这些大德,在这两个地方的这些佛法中的大德。「吴蜀一艺之僧」,「吴蜀」,蜀就是四川、成都、重庆这一带的地方;「吴」呢?就是金陵、建业、荆州这些地方;或者这个汉阳、武汉这些地方。「一艺之僧」,不要说是通达很多的经论,他就通达一经一论也好。

  「无不负笈从之」,我没有一位法师,我不去背着这个书袋子、书包、书箱子,我就随着他去学习佛法。

  「穷其所解」,他所解悟的佛法,我完全要学习。的确也是不容易,的确是不容易。这可见这好乐佛法的心特别的诚恳、勇猛,所以他才能够这样子。

  「对扬谈说」,他学习了这个…跟随这么多的大德学习佛法,所以他也是有了成就的。「对扬」,就是有人问,问我佛法、请我讲法,我宣扬佛法、谈说佛法的时候。「亦忝为时宗」,也能为当时人所尊重的。这个「忝」是一个谦虚的意思,谦虚的,就好像我是不及格,是这么意思。

  「欲养己修名,岂劣檀越敦煌耶?」我学习了佛法也是有多少成就的,但是我不满意,所以我要到印度去。如果说是我不想到印度,为了「养己」,我就在一个地方,吃点有营养的东西、穿得暖暖的、住得舒舒服服的,享受、享受,我如果愿意这样子。或者说「修名」,我再做一点沽名钓誉的事情,这样子,那当然是可以的,那我就可以。「岂劣檀越敦煌耶」,那我还会轻视你吗?如果你王祥给我做檀越,我一定是很欢喜啊!说是你劝我到敦煌去,到那儿亲近有张皎法师,到那儿去,当然也是可以。我没有什么远大的志愿,我就是不要那么辛苦嘛,何必那么远去求法呢?我就舒舒服服住下去,过这一生就好了嘛!当然是可以这样子的。然而我的心不是在这里,我不想这样。

  「然恨佛化经有不周、义有所阙,故无贪性命,不惮艰危,誓往西方,遵求遗法」。然而我最遗憾的事情,就是佛陀教化众生所说的经典,在我们汉地来说还「不周」,不是完全的,不具足的。「义有所阙」,这个「经」指文说,文不足,所诠的义也就不足了。

  「故无贪性命」,所以我不爱我的生命,「不惮艰危」,你说到印度去这条路太难走了,我不怕,我不怕艰危!「誓往西方,遵求遗法」,我决定要到印度去,「遵求遗法」,随顺我的本愿,我一定要去求法,求佛陀所遗的教法。我不欢喜「我要享受享受就好了」,我不,我不这样子。

  那么这上面看出来,就是「恨佛化经有不周、义有所阙」,这样的原因要到印度。这个就是有点…这个宽了一点喔。

  《大唐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一第十九页:

  去圣时遥,义类差舛。遂使双林一味之旨,分成当现二常。大乘不二之宗,析为南北两道。纷纭诤论凡数百年,率土怀疑,莫有匠决。玄奘宿因有庆早预缁门,负笈从师年将二纪。名贤胜友备悉谘询,大小乘宗略得披览。未尝不执卷踌躇捧经侘傺,望给园而翘足,想鹫岭而载怀,愿一拜临启申宿惑。

  「去圣时遥,义类差舛,遂使双林一味之旨,分成当现二常。大乘不二之宗,析为南北两道。纷纭诤论凡数百年,率土怀疑,莫有匠决」。这是在<第一卷?第十九页>上说的。这一段文是怎么意思呢?就是他到了高昌这个地方,这个时候已经是…这后面这个地方,「悼还源之梗流,故能出玉门而遐征,戾金沙而殉道」,已经过了这地方了。到了这个高昌王曲文泰,曲文泰这个人和玄奘大师特别的有缘,就是要不准他到印度去,一定要留在他那里住。后来玄奘大师就绝食,我不吃饭了。后来曲文泰才改变了意旨,就又请他住了两个月吧,在那儿讲经,非常的恭敬尊重。然后给他准备了很多的到印度去,在路途上所须要的这些资粮,送了多少黄金白银,又是给他收了四个徒弟,四个沙弥,送了很多的马。就是帮助他,很多、很多、很优厚的这些事情。于是玄奘大师很感动,就是写一封谢信,所以叫做「表」,表谢高昌王,就是写一封感谢他的信。

  在这一封信上这么说:「去圣时遥」,就是那个时候是距离佛在世的时代,已经很久了,很遥远了。玄奘大师是在西元的第七世纪,六百年左右。(那时候还不到一千年,不满一千年*那个时候已超过一千年了(注一:*此依师父指示修改过。注二:印老考:佛灭度于西元前390年;玄奘法师生于西元~600年。而玄奘大师26岁西行,故说此文时应已距佛在世过千年了)。

  「义类差舛」,佛所说的法,一个法门、一个法门的,流传了这么久的时候,就有些走样了,就有些偏失了,这句话是总说。这底下说有什么地方令你发…引起了问题呢?

  「遂使双林一味之旨,分成当、现二常」,因为流传的时间久了,就使「双林一味之旨」,佛在双树林那里入涅槃,这句话表示佛在说《涅槃经》,佛说的《涅槃经》。涅槃是「一味」,就是一个滋味,不是有差别的。但是流传到现在呢?「分成当、现二常」,在《涅槃经》说到「当、现二常」。这个「常」是指什么说?就是佛性。「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佛性是常住的,但是分成两个常,一个「当常」、一个「现常」。

  这个「现常」怎么讲呢?就在凡夫的时候,是现在,「现」在我们是凡夫,我们的心里面就有常住的佛性,现在就有,这叫做「现常」。这个讲法呢?我们通常在佛学院里头,佛学院里学法的人,多数能听见这句话:「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一般讲经也容易提到这里,「一切众生皆有佛性」。

  这个「当常」是什么呢?一切众生没有佛性。你现在没有佛性,将来你才有佛性,将来才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当常」。这样说,你现在没有佛性,将来才有佛性,叫「当常」。

  那么究竟是「当常」?究竟是「现常」呢?就这个就是个疑问,这也是个疑问。这个《涅槃经》上说一个譬喻,说是这个人家里面有乳、有酪,那么人家就问:「你有酥否?有没有酥?」他的家里是没有酥,只有乳和酪,但是他回答说:「我有酥。」因为…没有酥,为什么说有酥呢?「定当得故」,因为你有乳酪,决定可以制造出来酥的,所以我就说有酥。那么这个意思就是说…《涅槃经》下面说「一切众生都有心,凡有心者皆当作佛」。这个「心」就是譬喻是「乳酪」;「皆当作佛」譬喻是「酥」。你有心就能成佛,你就能成佛。那么你现在是没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现在是没有佛性的,可是将来你一定决定成佛,所以就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这是「分成当现二常」,这就是在这个地方就有疑问,就是有点疑问的,这么一个。

  「大乘不二之宗,析为南北两道」,这个是什么呢?就是这个菩提流支,菩提流支在南北朝的时候在北魏。北魏的时候,这个北魏的皇帝皇后,这些人信佛信得很诚恳,造了一个永明寺,你看那个《高僧传》有提到这个永明寺,不得了!那真是,那里面七宝庄严,非常的高大。后来被火烧了,你看这个可惜、不可惜!。这个菩提流支就在那里住,翻译经典,和勒那摩提都是印度来的梵僧。这两个梵僧,把这个《十地经论》翻译好了以后,大家都是讲这《十地经论》,弘扬佛法。而这个菩提流支是属于北道,这个勒那摩提是南道,(道德的道),南北两道。这两道是指地点说的,但是他们宣扬的佛法也不一样。

  宣扬的佛法是说这个,勒那摩提是南道,他主张一切染净诸法以「法性」为依持,染污的缘起和清净的缘起以「法性」为依持。而菩提流支说呢?以「阿赖耶识」为依持。那么就像这个《摄大乘论》说,以阿赖耶识为依持。阿赖耶识是在《摄大乘论》上,在所知依这一章看,阿赖耶识是个杂染的、是生灭变化的。若是「法性」为依止,「法性」是常住不变的、无生灭的。那么这就是不一样了。

  【天台】智者大师在《摩诃止观》上就引来这一段文。引来这一段文,这个我又看了慧远大师,慧远大师是【地论宗】的一位大德,他有《十地经论》的注解的。不过慧远大师这个人是非常的「博」,博学的人,他也提到这两件事。那么智者大师是说:「以「法性」为依持,就是以「心」为依持;以「阿赖耶识」为依持,就是以「无明」为依持」(无明烦恼的无明,以无明为依持)。那么这个说法就不一样了。

  不一样了,所以这个时候玄奘大师就说,「大乘不二之宗」,大乘佛法是「不二」的,没有差别相。但是「析为南北两道」,就是分开成为两个部分,大家说法的不一样。不一样,我挑你的毛病,你挑我的毛病,都互相有诤论。「纷纭诤论」,这个「纷纭」就是很多的,很杂乱的。

  「凡数百年」,从这个北魏?菩提流支、勒那摩提有了南北二道以后,一直到了唐朝贞观十九年。玄奘大师贞观十九年、二十六岁,就是去印度,就是到这个时候他才走。那么就是有多少百年了,这个诤论。

  「率土怀疑,莫有匠决」,说这个《涅槃经》上说这个「当、现二常」,和这个《十地经论》的这些学者,分为南北两道,究竟是怎么回事情呢?全面的中国的佛教徒都在怀疑。「莫有匠决」,也没有一个大善知识能决断这个疑问的,没有。

  「玄奘宿因有庆,早预缁门」,我过去栽培过多少善根,就是特别的吉祥,所以很早我就来到佛教、来到寺院里出家了。「负笈从师,年将二纪」,背着书包,我到处去参学,到现在差不多有「二纪」,有二十年了。十一岁出家,到二十六岁、二十七岁这一年,到这个时候,有十七年之久。始、末算算,有十七年之久。那么就是「年将二纪」,还没有到,可也差不多少了。

  「名贤胜友,备悉谘询」,这个有名望的这些贤者,和有殊胜功德的好友、善知识。「备悉谘询」,我完全都到那儿去请教,请教我的疑问。

  「大小乘宗略得披览」,我都学习过、都读过。这个「略」就是也是谦虚的意思,我没能详细的去研究。

  「未尝不执卷踌躇,捧经侘傺」,我未尝「不执卷」,一拿到…手里捧这个经卷的时候,心里面就犹豫,究竟是「现常」呢?是「当常」?究竟是「法性」为依持?是「阿赖耶识」为依持呢?就是犹豫。捧着经书的时候「侘傺」,「侘傺」是失志貌,失掉了意志的相貌;失志貌,也就是心情不快乐。

  「望给园而翘足,想鹫岭而载怀」,我就是盼望、我要远远的去看那个祇树给孤独园,我看不见。看不见,我「翘足」,把足翘起来看,看那里的大德能不能给我解释、解释,这个意思哦,这表示他的诚心。「想鹫岭而载怀」,我心里想,灵鹫山那里一定有大德啊!那里有大德的,「而载怀」,这个「载」者,满也,能满我所愿啊,能给我除疑啊。

  「愿一拜临,启申宿惑」,我希望我一下子能到那里去,去拜见他们。「启申宿惑」,这个「启」,就是说出来我的疑惑。说出我的疑惑,请他们能给我解释。能够陈述我的疑惑,让他们来解释。请他们来解释,我在汉地、在中国学习佛法的疑惑,能解、能断除我的疑问。

  这一段文,说得比前面具体了一点,你究竟你对佛法有什么疑惑呢?就是这两点。一个是《涅槃经》上「当、现二常」;一个是《十地经论》这两位这个…分个两学派「南北两道」,究竟怎么回事情?不大明白,就因此而到印度去的。

  (现在几点了?还有一点时间,我们下面再把它念完好不好。)

  《大唐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二第二页:

  明日,王请过宫备陈供养。而食有三净,法师不受,王深怪之。法师报此惭教所开,而玄奘所学者,大乘不尔也,受余别食。食讫,过城西北阿奢理儿寺(唐言奇特也)。是木叉鞠多所住寺也。鞠多理识闲敏,彼所宗归。游学印度二十余载,虽涉众经而声明最善。王及国人咸所尊重,号称独步。见法师至徒以客礼待之,未以知法为许。谓法师曰:此土《杂心》、《俱舍》、《毗婆沙》等一切皆有,学之足得,不烦西涉受艰辛也。法师报曰:此有《瑜伽论》不?鞠多曰:何用问是邪见书乎?真佛弟子者不学是也!法师初深敬之,及闻此言,视之犹土。报曰:婆沙、俱舍本国已有。恨其理疏言浅非究竟说。所以故来欲学大乘《瑜伽论》耳。又《瑜伽》者,是后

  身菩萨弥勒所说。今谓邪书,岂不惧无底枉坑乎!

  「明日,王请过宫」,这一段是<第二卷?第二页>。第二页,是他到了龟兹国,鸠摩罗什法师是龟兹国的人,从龟兹国到我们汉地来的。到那里去,鸠摩罗什法师到了那里去,遇见了一位木叉鞠多法师。和他的对话,这一段文表示这个意思喔。那么玄奘法师到那里第二天,「明日」,第二天。这个龟兹国王「请过宫备陈供养」。请他,他是在庙里面住,请他到皇宫里面去,要供养他。

  「而食有三净」,就是三净肉,不见杀、不闻杀、不为我杀。「法师不受」,玄奘法师不接受。「王深怪之」,那个龟兹国王有点…就是很怪,怎么会不受呢?「法师报此渐教所开」,这就是小乘教,小乘佛法是准许的、所开许的,可以吃三净肉。「而玄奘所学者」是大乘佛法,是「不尔也」。「受余别食」,就是受这个素食了。

  「食讫」,「过城」的「西北」,在这个王城的西北,有「阿奢理儿寺(唐言奇特也)」,奇特寺。「是木叉鞠多所住寺也。鞠多理识闲敏,彼所宗归」。这个有学问的人会赞叹人,就是说这么四个字,「理识闲敏」,哎呀这四个字我至少费了五分钟思惟它的意思。

  「理识」应该说这样说,可以有几个意思。就是他修学止观、修学四念处,「理」者,治也(治理国家的治),就是来调整他的心,来清净其心。修学四念处清净其心,叫「理识」。或者就说他学习佛法的真理,来熏习他自己的识,这样讲是「解」。修学四念处就是「行」了。

  「闲敏」,这个人表示于外的态度,很闲静,很安闲自在的,但是内心是非常灵敏、敏捷的,这样赞叹他。

  「彼所宗归」,说这个人,这个木叉鞠多法师,是那个地区的佛教徒所尊重的、所皈仰的、所皈依的。他为什么会有这个成就呢?「游学印度二十余载」,这么多年。

  「虽涉众经,而声明最善」,虽然他也学习了很多的经论,但是属于「声明」这一方面,是他最擅长的。「声明」,就是文学特别好;或者音韵的这些,会唱念这些事情。

  「王及国人咸所尊重,号称独步」,很多人都尊重他,在那个地区他是最殊胜的了,没有人能赶得上他的,「称独步」。

  「见法师至」,他看见玄奘法师到来了。「徒以客礼待之」,他是客人,自然应该是礼敬他的。「未以知法为许」,他还不同意你就是明白佛法的。

  「谓法师曰」,就对这个玄奘法师说。「此土《杂心》、《俱舍》、《毗婆沙》等,一切皆有,学之足得」,说我们这个地方(就是龟兹国),这个《杂心论》、《俱舍论》、《毗婆沙论》等,这一切的论都有。「学之足得」,都可以好了,可以成就了。

  「不烦西涉受艰辛也。法师报曰:此有《瑜伽论》不?」玄奘法师对他说,说是你说有《杂心》、《俱舍》、《毗婆沙》等,你这里有没有《瑜伽师地论》呢?

  「鞠多曰:『何用问是邪见书乎?真佛弟子者不学是也!』」啊,你看这个,这个木叉鞠多是这么一个人。

  「法师初深敬之」,玄奘法师初开始见面对他很恭敬。「及闻此言,视之犹土」,这可见大家的思想相差太多了。

  「报曰」,玄奘法师就回答他说:「《婆沙》、《俱舍》,本国已有」,我们汉地也是有的。「恨其理疏言浅」,那个里面的道理,说得都是很…说的粗疎;那个语言也是很浅薄的。「非究竟说」,非究竟的佛法。

  「所以故来欲学大乘《瑜伽论》耳」,我所以向西来求法,就是要学习大乘《瑜伽师地论》的。

  「又瑜伽者,是后身菩萨弥勒所说。今谓邪书,岂不惧无底枉坑乎」你谤毁【大乘佛法】,你不害怕到无间地狱去啊?这个「枉」,就是困在那里,你不可以跑出来的,这个意思。

  这可见鸠摩罗什法师他在龟兹国的时候也学习【大乘佛法】,可是到了这个时候,似乎就是【小乘佛法】了,【大乘佛法】不在了。这【小乘佛法】的力量很大,使令【大乘佛法】不在了。这锡兰的地方也有【大乘佛教】,但是【大乘佛教】不在了,只是【小乘】。

  从《玄奘法师传》上看呢?玄奘法师到印度去的目的何在?去看就比较清楚了。也会明白这句话,「悼还源之梗流」,这句话也明白了,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好,就讲到这里。

  问:这里有一个人提出一个疑问,提出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提得很好,我也是看过《瑜伽师地论》的论释,我也看见这段文,也看见了喔。在《瑜伽师地论释》中有一段文如下:「复有二缘,故说此论:一、为显了遍计所执情有理无,依他起性、圆成实性理有情无,令舍增益损减执故;二、为显了世间道理,证得胜义法门差别」,你在这里划个圈不对,不要在那儿划圈。「令修二谛无倒解故」。这是《瑜伽师地论释》上的文,这底下提出问题。请问:「情有理无」、「理有情无」如何解释?

  答:这个「情有」这句话,就是我们的执着心上是有这件事,这遍计所执是我们的执着,我们有这种事的;「理无」,但是在道理上,就是没有我们所执着的,没有所执着的这件事。就是在佛菩萨的清净智慧上,是没有遍计所执这件事的。譬如说,一切法是唯心所现的影像,离开了我们的心,这个影像是没有自体的。在我们心的虚妄分别现出来影像的时候,影像本身还是空无所有的,这是在「理无」上说。但是在我们凡夫,就不同意这个说法,明明这里有个房子嘛,明明这里有老虎嘛,怎么能说没有呢?所以「情有」,但是在理性上是没有的。就是蛇、绳子的那个譬喻,光线不好的时候,那里有一个绳子在那里盘着,我们看是条蛇。这个蛇是没有的,绳子是有,就是「情有理无」。遍计所执,这个蛇是「情有理无」的,是这样意思。

  「理有情无」,就是依他起和圆成实,那是佛菩萨的大智慧上才有这件事。一切法是如幻如化的、是毕竟空寂的,能够理会到这件事,能契证这件事,能证悟一切法是如幻如化的、如梦中境、如水中月的、是毕竟空寂的。但是我们凡夫不行,凡夫不知道一切法是如幻如化,更不知道第一义谛,所以是「理有情无」。

  问:请问:「二谛无倒解」,指的是那二谛?

  答:那还是简简单单地说好一点,就是一般说的世俗谛和第一义谛,就这么简单说好了。如果说四重二谛,慢慢地再说,就这样好了。而这件事,这个《遁伦记》上,他也没有说,他没有讲那个。没有讲那个,但是这里面也有这个义,也是有的,也还是有这个义的,义并没有失掉,还是具足的。那么可以知道它是在那里吧?是不是,「三、为舍无见及有见故」,这就可以包括那件事,包括了那个在内的。「第八、为显三性有无,及世间道理证得胜义四法门故」,其实这也就是你说的那段文,它比较略了一点。「为显三性有无」,就是「情有理无」、「情无理有」,就是这个意思,也就包括在内了。

  你们还有什么疑问,还有什么问题?

  瑜伽师地论讲记 初发论端 3 问答

  问:这里有一个人提出一个疑问,提出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提的很好。我也是看过《瑜伽师地论》这个《论释》,我也看见这段文,也看见了喔。在《瑜伽师地论释》中有一段文如下:

  「复有二缘,故说此论:一、为显了遍计所执情有理无;依他起性、圆成实性理有情无,令舍增益损减执故。二、为显了世间、道理、证得、胜义法门差别」。(你在这里划个圈不对,不要在那儿划圈。)「令修二谛无倒解故」。

  这是《瑜伽师地论释》上的文,这底下提出问题。

  请问:「情有理无」、「理有情无」如何解释?

  答:这个「情有」这句话,就是我们的执着心上是有这件事。这「遍计所执」是我们的执着,是我们有这件事的。

  「理无」,但是在道理上,就是没有我们所执着的,没有所执着的这件事。就是在佛菩萨的清净智慧上是没有「遍计所执」这件事的。

  比如说,一切法是唯心所现的影像,离开了我们的心,这个影像没有自体的。在我们心的虚妄分别现出来影像的时候,影像本身还是空无所有的,这是在「理无」上说。但是在我们凡夫呢?就不同意这个说法。明明这里有个房子嘛,明明这里有老虎嘛,怎么能说没有呢?所以「情有」。但是在「理」性上是没有的。

  就是《摄大乘论》那个譬喻,这光线不好的时候,那里有一个绳子在那里盘着,我们看见是条蛇。这个蛇是没有的,绳子是有,就是「情有理无」。这个「遍计所执」,这个蛇是「情有理无」的,是这样意思。

  「理有情无」,就是「依他起」和「圆成实」呢?那是佛菩萨的大智慧上才有这件事。一切法是如幻如化的、是毕竟空寂的,是与这样的事情,能够理会到这件事,能契证这件事。能证悟一切法是如幻如化的、如梦中境、如水中月的、是毕竟空寂的。但是我们凡夫不行,凡夫不知道。不知道一切法是如幻如化,更不知道第一义谛的,所以是「理有情无」,这么意思。

  问:请问:「二谛无倒解」,指的是那「二谛」?

  答:那还是简简单单的说好一点。就是一般说的这个「世俗谛」和「第一义谛」,就这么简单说好了。如果说四种二谛,慢慢的再说,就这样好了。

  而这件事,这个《遁伦记》上它也是「十番两缘」,它也没有说,他没有讲那个。没有讲那个,但是这里面也有这个义,也是有的,也还是有这个义的,义并没有失掉,还是具足的。

  你们可以知道它是在那里吧?是不是,「三、为舍无见及有见故」,这就可以包括那件事,包括了那个在内的。「「第八、为显三性有无,及世间道理证得胜义四法门故」,其实这也就是,这就是你说的那段文,它比较略了一点。「为显三性有无」,就是「情有理无」、「理有情无」,就是这个意思,也就包括在内了。

  你们还有什么疑问,还有什么问题?我们刚才讲的这一大段,就是从《玄奘法师传》引来的这个,可以写一篇文章。你可以写出个科目来,将来我们有杂志出版,你就可以写一篇文章。就是他为什么到印度去?

  问:有一个小小的疑惑在第三页「慈氏菩萨随无着机,恒于夜分从知足天」来说法,他为什么弥勒菩萨他会选择在晚上来到世间为大众说法。

  答:大概白天大家去这工作忙,一般都是这样子嘛。有可能是这样子。晚间有时间。(有人说:印度的天气也比较热,晚上比较凉快)也是的,可能是。

  问:请问昨天您讲那个「因缘空」或者「不空」的问题,如果用因缘法来说,因缘法的话,师父您说「此灭故彼灭」。那如果就因缘上来说,如果这个心清净的话,那我们常听说「心灭罪亦亡」,是不是这样说,就是你的心的话,那这个等于在因上就…因缘上说就灭了。那这个用唯识来说,徧计执是毕竟空寂,依他起是如幻有。因为是如幻有,所以这个心清净的话,就不起这个徧计执。因为不起徧计执,就把这个杂染的阿赖耶识统统都改成清净的,都是变成圆成实了。但是有个问题就是圆成实的自性也是空。那这样就可以把这三个套在一块来说了,就是因缘自性空和唯识依他起、圆成实这三性加在一块说,可以吗?

  答:可以。也可以。

  这个「罪从生起将心,心若灭时罪亦亡」,这句话的确是很好,但是你若是去讲的话,你还是要想、思惟一下。怎么叫做「心若灭时罪亦亡」?你们谁愿意解释这句话?

  有人答:是不是把所有阿赖耶识种子从杂染现起清净,那时候就是,一切法不受。

  答:那么也是的,是的。但是明白点说呢?就是执着心灭了。心还是在,心不能够…。比如说佛…有个离垢识,他还是有识,心还是没有灭。阿罗汉他也有分别心,他这个明了心的识还是在。那么怎么叫做「心若灭」了呢?就是应该是执着心灭了。执着心若灭,「心若灭时罪亦亡」。

  所以「心若灭时罪亦亡」,应该分两个意思说。第一个意思呢?我们一切法是如幻如化、如幻有不真实,是毕竟空。你若证悟了这样的真理的时候,你就和真理统一了,能和真理统一。不是用嘴子说、嘴巴说的「这是我所说的真理」。我的心能说出这句话,表达这个真理,不是这个意思。这样子是不能灭罪的。是说你和那个真理统一了,就是变成一体的了,不是彼此对立的了。你若没有执着心,就是要有无分别智现前。无分别智成就了,这个执着心没有了。执着心没有了,我刚才说老虎来了,老虎来了,你不认为有个真实的老虎,是如幻如化的,是毕竟空的。你就不执着了。是来一个人也是,这一个人也是如幻如化,如镜中像、如水中月,有而不真实,是毕竟空的。你能契会了这个真理的时候,这个执着心就没有了。执着心没有了的时候,就「罪亦亡」,罪就没有了。

  罪没有了这个话是…用凡夫心的分别是没有罪了,把罪灭了,当然这样讲也是可以,但是这个地方也可以不这么讲。就是有罪的时候就是没有罪,叫做「罪亦亡」。比如说这个人有罪,这个人是…假设的这个得了严重的痛苦的病痛,受这个罪的果报。但是这个人若是圣人的话,他没有执着心的时候,有病就是没有病,叫「罪亦亡」,也可以、可以这样解释。有病、有苦就是没有苦。因为他同第一义谛相应的时候,就和没有苦一样,无差别相。圣人这个忍力大,原来就是这么回事。我们凡夫这个执着心,就把自己留在那个苦恼里面,被苦恼所困,你要受这个果报。若是你得无生法忍了的时候,与第一义谛相应的时候,虽然那个苦恼还在,但是他没有苦。这叫做「罪亦亡」,这第一个解释。

  第二个解释呢?就是我们刚才而的,没有了。你能常修如是观,就是「唯识无义」,唯识是无义,「无义」也就没有识了,也没有分别心了、也没有执着心了。这个时候你常作如是观,你的罪业就剎那、剎那的消灭,就灭了。在阿赖耶识里面的这些罪垢,它逐渐的、逐渐的就消灭了,消灭,就灭了,说「罪亦亡」。

  所以得到圣道的人,三恶道的罪决定是消灭,不会到三恶道受苦了。就是他修这个四念处的力量,把那个罪都消灭了。

  我们没有得无生法忍,你这种止观不相应的人,你修不来,这样的止观你修不来。唯识是无义;无义是唯识,这四寻思观、四如实智修不来。我修不来,我不修。我就光是念念经,我就是这样子。这好,只好这样子嘛!只好一天读经,我一天拜佛嗑头,也能灭罪,也可以灭罪。说初开始忏悔要多嗑头,我拜梁皇忏也好,拜大悲忏也好,千佛忏、万佛忏也好,多嗑头。多嗑头,你诚心,你也以灭罪。因为你长期的拜,长期的礼拜,你这个清净心的时间长,清净的力量也逐渐的增长,这个染污逐渐的减少、逐渐的减少。说是这样子你也能灭罪。当然还是修止观灭罪的力量大。等你常常嗑头,嗑到十万大头以后,你要修止观容易相应,容易相应了,应该是这样做。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