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人佛教 > 佛经大全 > 金刚经 >

金刚经

《金刚经》是佛教重要经典。根据不同译本,全名略有不同,鸠摩罗什所译全名为《金刚般若(bōrě)波罗蜜经》,唐玄奘译本则为《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梵文 vajracchedika-praj?āpāramitā-sūtra。《金刚经》传入中国后,自东晋到唐朝共有六个译本,以鸠摩罗什所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最为流行..[详情]

第30课丨无常会越来越坏,也会越来越好!

第30课丨无常会越来越坏,也会越来越好!

一、空的节点

  《金刚经》的第三十讲,也是小结的第三部分,最后一讲,空的节点。

  要理解般若之空,有三本书大家一定要去看。第一个是印顺导师的《金刚经》的解释。我讲的《金刚经》大部分是依照印顺导师、一行禅师的《金刚经》的解释来讲的,还有印顺法师在《妙云集》里面的一个《性空学探源》和《中观论颂讲记》《空之研究》。四本书要真正能读懂,是吃透般若最快速的入门法则、入门宝典。至于印顺导师的简介,大家一定要去怀着正知正见,看完他的书再做定论。这里打个伏笔。

  最后讲空之节点。我们上次说过,所有《金刚经》的语言,是对一个学佛已经有五年,或者觉得自己已经懂了一点佛法的人,他们在修行过程当中对佛法已经有一份了解,已经能获得一份法喜,但是这份法喜正在退失,这份了解不足以能支撑他走下去,反而变成他修行过程当中一份障碍的时候,就是法执应该如何去面对。

  从这一点上来讲,初学佛所得的法义,不管是对是错,都能够使得我们走上学佛之路。初学者所学的法义一开始能够使得我们在佛法当中获得进步,但是时间长了,它会变成我们的束缚,这份束缚专业的术语叫法执。要放下这份法执,没有别的路径,就是你的修行,要请教比你修行更好的人,他们能看到你修行当中的问题。只不过有两个前提,第一,这个人修行要比你修得好。第二,你要真的想为自己的人生找条出路。除此二者,你不能进步。

  比如说,第一,信仰。一开始你有信仰的时候特别的热情高涨,好高兴,万丈的光芒,佛光普照于你,你获得了从未有过的信心与从未有过的喜乐。所以你像坠入爱情海一样,坠入到信仰的生活当中,乐此不疲。但是两年以后,你觉得信心少了,怀疑多了,不管怎么做,你还是有烦恼,你生活当中越来越孤单了,朋友越来越少了。以前念经能够很专心,现在念经再怎么专心还是有烦恼。以前念佛很高兴,现在都不想念佛了。以前做功课很高兴,现在就不想做功课。是什么原因?因为你此前是靠着信心在学佛,随着时间的推移,你的信心在退失的时候,你的理解没跟上,所以信心不能再作为你学佛的动力。你一定要在信心有的时候加强对佛法的理解,用理解替换你的信心。

  从这一点上来讲,你要放下信心,要照见信心的空性,在理解法义上找到信仰实践的可能。信心只不过是我们相信信仰能给我们带来解脱,而理解才是实践的可能性的展示。这是信仰和理解之间的区别。从理解来讲,信心是空性的,你要化冲动的、热情的这个信心变成你内心当中慢慢来的、默默努力的,即使遇到困难也不会放弃的内心当中的力量。你的信心一开始是挂在嘴当中的口号——行!一定能去西方!好!加油!一定是这样的,后来你默默地自己说,菩萨会加持我的,有点烦恼是菩提派来考验我的,遇到这点困难不要紧,有佛法就会有办法的。你内心当中不再喊口号,而变成了自我的劝导与信心的自我建立。

  一开始我们的信心是建立在外界,或者老师,或者菩萨的基础之上,后来我们的菩萨住在心中,相信一切都可以通过自己学佛用功得以转变,你不再喊口号了,你有了行动。

  在这个问题上,信跟解,信心是越来越空性,放下的。解,理解又提上来。但理解,一开始的理解跟后面的理解是不一样的。一开始能理解,四大皆空,什么都是空,放下就算了。后面的理解,哦,四大皆空,原来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我们要出入生死自在

  所以,每一次不同的理解,你都要学会洗心革面。每一次自我的改变,你要接纳它,放下以前那个不完美的自己。但对任何一个人来说,放下自己是很难很难的。我在学佛过程当中为这件事情头破血流,每一段历程都要放下那个自己,而每一个放下的过程,对过去的自己都无比的依赖。所以放下自己很难,但是你要通达空性,要获得那个进步,你就要放下自己。或者你真正的了解了你的进步,看到了更好的你的时候,自我的缺点,它自然放下了。这个放下与不放下的知见,仍然是一个空性的问题。

  一开始我们的修行,信仰的前提不是大爱的,信仰都是为了自己生活得更好,都为了自己的生命圆满,都是自私的。但是,当你真正学佛以后,行菩萨道以后,你知道,所有的要让自己生命过得更好的方式,就是要让众生过得更好。所以佛陀说的,解脱就是为了服务更多的众生,然后你从为自己转变到为他人,这是需要付出很多努力的,除非你能看见、照见为自己是渺小的,为他人才是功劳大大的,或者为他人才是最有意义的一件事情。那你为他人这件事情能提起来,那为自己就放下了。

  这当中讲的是,利己和利他之间的空性,你看前面的生活都是空的,当你觉悟一分,你要知道,你后面还有进步,当下仍然是有进步的。

  所以,空的节点是讲,修行生活当中空的运用,是往前看,应该放下的那些已经过去的事情,你懂得空在你生活当中有一分体现,它不是那么遥远。从前往后看,你知道自己现在的生活对于将来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你当下的这一份执念,你当下的这份理解还是可以改变的。空就是可以改变,无常就是可以改变,不但生命会变得越来越坏,还会变得越来越好。怎么变得越来越好,是我们对因缘法的敏锐的观察,这个敏锐的观察有个前提,所有的一切一切都在运动当中改变。而这个运动当中有外缘,有内因,内因是自己能照见五蕴皆空,外缘是能帮助众生度一切苦厄,这才是真正的通达了空性。

  所有的门都是通的。这个世间所有的心都是空的,你任何时候都可以穿梭于其中,只不过是要有前提,你要比众生还了解他,你要比现在的你了解以前的你,你要了解自己更深更深,再深一点,直到通达空性。你要了解众生比了解他们还了解自己,你才能真正做到《金刚经》当中三个字,善护念,或者叫善护念诸菩萨。

  这个系列当中讨论得比较少,《金刚经》当中实际上还讨论了,作为一个善护念菩萨,如何帮助一个生起信心的人能让他们保持信心不失。在实际生活当中,我们让众生生起的烦恼太多,我们让他们生起的善念太少,善护念,就是让众生生起善念,并且护持他、加持他,直到荷担如来家业,直到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直到大家都能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所谓同登彼岸

  佛法对我们来讲离不远,但如果我们不用心学,把它当成心外之法,把它当成书本上的知识在学,与我们的生命不会发生太大关系。但是如果把经典当成一个照妖镜,我们每天去美容一下,每天去看看自己的缺点,也看看将来那个完美的自己。修行只要肯用功,只要发大菩提心,荷担如来家业,只要心中存有众生,只要你想度一切众生,天下没有那么难的事情。人要为自己的人生找条出路,什么路都能走;人要为自己的人生找条退路,那也是很容易的。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在佛法上面获得自己的大解脱,谢谢各位。

原标题:《金刚经的秘密》第30课丨无常不仅会越来越坏,也会越来越好!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那一座庙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