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人佛教 > 佛经大全 > 金刚经 >

金刚经

《金刚经》是佛教重要经典。根据不同译本,全名略有不同,鸠摩罗什所译全名为《金刚般若(bōrě)波罗蜜经》,唐玄奘译本则为《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梵文 vajracchedika-praj?āpāramitā-sūtra。《金刚经》传入中国后,自东晋到唐朝共有六个译本,以鸠摩罗什所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最为流行..[详情]

第27课丨肉是美味吗?杀戮真的是美吗?

第27课丨肉是美味吗?杀戮真的是美吗?

一切有为法 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 应作如是观

金刚经 第三十一品 知见不生

  须菩提。若人言佛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于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说义不。世尊。是人不解如来所说义。何以故。世尊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非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是名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须菩提。所言法相者。如来说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一、无四相

  《金刚经》的第二十七讲,经文的第三十一、三十二品。三十一品着重又再次强调了佛法的核心是在于无常无我,所谓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我相,就是执著我永恒不死,我对他人有主宰功能,我是这个世界的唯一。众生相就是无聊的时候你要找人聊天,你不能一个人待着,你需要通过大家来知道你的存在,而你不能确立自己一个人自在。自在就是能够去独立享受自己的禅悦为食、法喜充满。寿者相,是对我相的另外一个解释,就是人总是以为自己是不会死的,或者说,每个人活着是怕死的,认为自己不会死是个妄想,认为自己怕死,不敢面对。

  但佛法无常的第一节课就告诉我们,人是会死的。这一点,在座各位学佛这么多年比谁都明白。特别年纪大的人,如果开个同学会,80岁的人开同学会最惨,一个个都走完了,还剩下你,什么时候轮到你?我们也说过,世间最大的平等就是在于每个人都终将离开这个世界。禅宗的祖师甚至有这样一个提问说,昨天离开这个世界的人,跟一万年前离开这个世界的人,本质上有没有区别?本质上确实没区别,、他们确实不动了。

  所以佛法的属性是无常,是无我。也就是说,如果按照无常、无我的教义去实践、照见自己的人生的真实的相貌,你能得到无常与无我的答案,并且如实地去安放自己的心性,把自己的心性安放在无常与无我之上,是名修道者。为什么?因为佛是如是成佛,你是如是修行,你是真佛弟子

  上一讲说了,如果说你不了解无常,不知无常,你所有的人生的诉求都是在追求在常上面,所有的修行是加深自己对人生更深的执着,那你的修行仍然是凡夫法。一合相者不可说,但凡夫之人贪著其事。你贪著此事,你修再多的行,你只是凡夫,你的修行,用我们净土法门的话来说,你不能去西方。为什么?因为这与佛的本意不合,这一点至关重要。

  所以经文当中说,若人言:“佛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于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说义不?”释迦牟尼佛说:“我会不会这样说?”须菩提说:“不会的,佛陀老人家,你不会这样说的。因为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是凡夫之见,它非解脱之见。”这一点,各位不要认为,我们已经学佛了,已经走在学佛的路上。大部分人修行,是从人性的贪婪进入到佛法,也就是说,学佛对他们来说从某种程度上是在加深自己对人生原来那一份执取的更大诉求。我们并不能够从学佛当中减轻自己的执着或者彻底放下自己的执着,在这一点上,我们的学佛可能与佛陀的初衷背道而驰。也就是说,如果我们修的净土法门,想往生西方,最终并不能往生西方。因为你修的是我爱、我慢、我痴、我见,你修的是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在这一点上,不用跟任何人商量,你只要拿到《金刚经》当中这段话,跟自己的修行比较比较,你就知道,自己是去轮回的终点更近,还是去解脱的终点更近。如果你修的是放下二字,慢慢照见五蕴皆空,放下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放下我爱、我慢、我痴、我见,你的执着是慢慢浅了,你觉得真的是无常,觉得真的是要放下了,那你是去西方更近。但如果你执着越来越加深,有的人还跟我讲,“师父啊,我还是个凡夫……”那你执着是越来越加深,关键时候你不愿意放下,那你确实没有往西方,而是离轮回更近,这个是没得商量的。

  和尚我不是在这里恐吓大家,或者说不是我说的,看《金刚经》这段话,我再念给大家听一下。“须菩提,若人言,佛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于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说义不?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来所说义。何以故?世尊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非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是名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如是二字是什么?如是二字就是如法,什么叫如法?如无常法,如无我法,是为如法。不说如你的法,你高兴了就如法,不高兴就不如法。

  在南山讲寺建寺院最初期的过程中,我一直搞不清楚什么叫如法。在居士高兴的时候,他就说:“师父啊,你简直是菩萨再来啊!”我心里想,哎呦,我也是菩萨再来的人啊,好高兴啊!可是不知道怎么搞的,他一下子说:“师父,你可知道,地狱门前僧道多啊!”一遍一遍地给我讲鬼故事。我想,我怎么就地狱门前僧道多了呢,我干的不是弘法的事吗?我这两天也没变啊。哈哈,生活是个教科书,书本上面没写。原来他高兴的时候就叫如法,他不高兴的时候就说你不如法。很可怕呀!为什么?你做的不是要符合佛陀的教义,你做的是要符合他的贪嗔痴啊。现实的佛教最难难在这里,你们要护法,要护出家人的法,不要说这个师父做的你满意,他就是好师父。他只要是按照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做我的师父,一定要护持他,这样的师父很难得,他不阿谀奉承,溜须拍马,左右逢源。像我这样不会化缘的师父,天下难找。鼓掌鼓得特别响的人肯定是假的。所以很难啊各位。

  也就是说,当我们在跟人相处的时候,我们判断这个人好不好的标准不能是他做的我们满意不满意,而是他是否如法,是否符合佛陀的无常、无我的教义,是否是在叫我们学习无常、无我。

  法有两者,一是安慰法,一是究竟法。安慰法,是让我们开心的,让我们心灵获得安慰,让我们获得世间的欢乐、世间的爱的;而究竟法是无常、无我法。因为各位是修行人,都要在寺院里面了生脱死的人,是终将要去西方的人,去西方能不能去,各人回去把这个经念一下。如果你放下了我爱、我慢、我痴、我见,放下四根本烦恼,放下贪嗔痴,你才能去西方,否则即便悟空来把你拖去,他说:“女菩萨,你太重了,我背不动啊。”猪八戒驮那个妖怪为什么越来越重?业障。阿弥陀佛要来拉你一把的时候,你业障太重,他把极乐世界的大门敞开你也去不了,为什么?因为你去的不是那里啊,你去的是上次我们说的无常大鬼来的地方,你去的是你认为好的地方,而不是解脱的地方。这一点对于学佛的人来讲最重要,你学的是不是真正的佛法。如果是的话,你这辈子定当解脱,你可以带业往生,但如果你修的不是真正的佛法,老实跟你讲,带什么都没用。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个基本原则。

金刚经 第三十二品 应化非真

  须菩提。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祇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萨心者。持于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胜彼。云何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何以故。

二、六喻

  《金刚经》三十二品当中说,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无量无边。为什么呢?因为说法之人通达无常、无我,放下了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放下了四相。怎么才能放下四相,经文当中有秘诀,书法家最喜欢写这四句话: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我把这句话给大家分析一下,应该是一切有为法如梦,应作如是观;一切有为法如幻,应作如是观;一切有为法如泡,应作如是观;一切有为法如影,应作如是观;一切有为法如露,应作如是观;一切有为法如电,应作如是观;这是六句妙法,六个关键词有各个不同的含义。

  一切有为法如梦,这说明我们生活在醉生梦死的人生当中。各位,80岁以上的人,你们的人生像不像是个梦啊,只是你还没做够而已,该醒醒了,要去西方了。如幻,如梦跟如幻不一样的地方是,如梦是说的过去,如幻是说的当下。当下的人生,像一个魔术师变现出来的幻术一样,这个幻是什么?幻是你的习气使然。我们上次说了,心情好的时候,看西湖边上的景色好美啊;心情不好的时候,看西湖边上的景色好凄惨;或者西湖边上根本没有美景,他甚至想到自寻死路。这是幻,你内心当中的性格底色决定了你对这个世界的看法。

  为什么画家能画出美丽的图画?因为他内心当中有画,我们诵《地藏经》的时候,是不是说心中无彩画,彩画中无心,然不离于心,有彩画可得。我们所看到的世界,都是我们心中习气所变现出来的。当你眼睛闭起来,心静下来的时候,这一切幻象,包括在座的各位,在我的心中突然消失了,我进入到自己的内心世界当中,眼睛睁开你们还在。在与不在,不是与你们有关,而在于我的心。

  如幻,世界的一切都是由我们的心变造出来的,尤其是我们对这个世界的所谓的价值观,对这个世界的喜好,都是由我们变现出来的。什么是美,美在繁体字当中,美是个大肥羊,是人们对于脂肪,对于物质,对能量的渴望。因为要活下去,对美味的渴望。而杀戮真的是美吗?这是如幻。

  如泡,人性不要看它多坚强,不要认为你的脾气多难改。刚才有一个朋友一起喝茶,他在6月份的时候检查出来胃癌,很乐观。我很佩服他,我正想劝他的时候,他说:“师父你不要劝,我知道的,我知道应该念佛。”他学佛也十几年了,今天晚上我得到的消息是,癌细胞已经整个扩散了,包括到了脑子里面。他胃癌到现在已经有肝腹水了,人虚弱得不行。我们看上去很坚强,看上去能改变世界,实际上生命是很脆弱的,像肥皂泡一样,看起来很美,一戳就破,非常的脆弱。作为修行人,有勇气的修行人,不是让自己越来越坚强,而是把人性当中最柔软、最脆弱的那一面表现出来,用柔软表现出心力的强大。

  凡夫才是用刚强掩盖住自己的脆弱。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脾气越大、嘴巴越臭的人,性格越不好,内心越脆弱,而性格越柔软的人内心越强大。特别是修行人,慈悲二字就是把自己人性当中最柔软的一面展示在众生面前,以此来感动、教化或者影响众生。这个世界上只有最柔软的心,才能换得最柔软的心。

  所以如梦幻泡,泡是生命的脆弱。影呢,影是指我们的业力。各位,不要看我们现在人五人六的,你觉得你有自尊,你觉得你有面子,你觉得你有人格,实际上这都不是你,这都是你的业力使然。真正的你,你从来没有遇见过。你只有放下所谓的我爱、我慢、我痴、我见的时候,你才能跟生命最真实的你相遇。

  实际上现在我们与自己相处的方式都是认贼为父。因为世间本无我,你的生活以我为中心,我爱、我慢、我痴、我见、我喜、我乐,你都是为它服务,而它是颠倒,因为这个世间没有永远永恒的物质,只有无常。我的概念大家不要忘了,是永恒性、主宰性和唯一性。这个世间没有任何一法是唯一性、主宰性和永恒性的,而所有我的前提都是以主宰性、永恒性和唯一性为前提的。这是我们的业力,是认贼为父的状态。

  我们从没有与真实的自我相遇过,要与真实的自我相遇,首先放下我执,你才能遇见最真实的生命。在此之前,我们都是颠倒妄想。而这所有的颠倒妄想,都是因为我们的业力使然。我们亘古以来、无始以来就有这样的业力,执着生命的永恒、主宰性和唯一性。所以这是影,我们只是影子,只是业力的产物,我们不属于自己,从没有跟自己相遇。

  如露呢,如露水的短暂性,太阳一出来就化了,但是它也有它的功能性。短暂性和功能性。功能性,每个生命它对于其他的众生都有作用,我们要发挥出这种作用。

  除了露一样的作用,还有电。电是什么?就是每个生命活着都在追求自己的意义,每个小宇宙总想爆发一下,每个人都是个炮仗,一辈子最大的使命就是燃烧自己。嘣!炸掉,如果没有炸过一回,是男人喘不过气来,一辈子觉得没有价值;是女人没爆炸过,也觉得人活着没有意义。

  所以一个人一辈子一定要有自己信仰的意思是,你一定要有一个能够彻底释放人性、展示你生命价值的地方。生命如果不体现出价值,你死不瞑目。你死了,最后是一声叹息,这是电。每个人内心当中急需这种能量,如果你没有能够去服务众生,没有能把一滴水藏诸于大海,你终将没有寻求到人生的意义。

  这是六点。世界的一切有为法,它以这个为属性,我们首先懂得它的属性,然后再放下自己的贪嗔痴,这样我们才能够有所进步。这是第二十七讲。

原标题:《金刚经的秘密》第27课丨很多人爱吃肉,可杀戮真的是美吗?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那一座庙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