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人佛教 > 佛经大全 > 金刚经 >

金刚经

《金刚经》是佛教重要经典。根据不同译本,全名略有不同,鸠摩罗什所译全名为《金刚般若(bōrě)波罗蜜经》,唐玄奘译本则为《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梵文 vajracchedika-praj?āpāramitā-sūtra。《金刚经》传入中国后,自东晋到唐朝共有六个译本,以鸠摩罗什所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最为流行..[详情]

第14课丨能断为金刚是从哪个方面说的?

第14课丨能断为金刚是从哪个方面说的?

金刚经 第十三品 如法受持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所以者何。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则非般若波罗蜜。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须菩提。于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复有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

  我们讲《金刚经》的第14讲,经文第13品。

一、经文的名字

  本品当中我们讲三个问题。第一,这个经文的名字。这个经叫什么经?叫《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般若经系列的经典很多,还有《心经》,有《护国仁王般若经》,有《大般若》经,有《小般若经》,而我们这个是《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关键词是在金刚二字。金刚二字,能断为金刚。这对于我们初学者来讲是这样。

  我们在讲“金刚”这个名词的时候,在第一讲、第二讲的时候,我们跟大家讲,能断为金刚,能断为金刚是从哪个方面说的?是从我们发心修学佛法获得智慧之后,你能放下烦恼这个功效方面说的。

  但是同样,我们上次也说过,能断是金刚,仍然是一个自我对抗的状态。但佛法的妙用,佛陀与须菩提说,什么是般若?如是才是般若。你不是要发那个决绝之心,我一定要断了自己的烦恼。请问,每当你想我一定要断了自己的烦恼,这个当下,你的烦恼断了吗?确实没有。烦恼不但没有断,反而因为你的自我对抗,产生了很多意想不到的更多的烦恼。

  这就如同一个人想睡觉,睡吧睡吧,明天要考试,哎呀,再不睡,明天肯定考不好,快点睡吧。但凡他有一个想睡之念,他能睡得着吗?

  对于睡觉的人,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是放下想睡着这件事情,让自己不知不觉进入梦乡,他不是用意念。能断为金刚,是用意念,是自我强迫、自我对抗。如是二字,才是金刚妙用。那这个金刚不是在智慧的用力上。

  我们上次讲了,金刚是愿力,是你对未来修行成佛的愿力。般若是当下生活的态度,用智慧的方法到彼岸,是我们自己修行的节点。有智慧,你才能从此岸到彼岸。所以这里的金刚,我们大家一定要记住,不是我们要断烦恼要用力那个当下,反而你烦恼生起来了应该怎么样?对自己好一点,面带微笑,你要慈悲。

  你不但要慈悲众生,首先慈悲自己,要把那个柔软的心呈现出来,不要自我对抗,用僵硬、坚硬的那个心去对待自己的困境,要如是,要面对它,并且去认识它,用一个平常心,去面对你心中的尴尬和处境,这个时候的金刚是愿力,你相信所有的烦恼,只要你在学佛,都有方法,这个信念你不退。

  所以金刚从这一点上来讲,它不是用力的方法,而是面对我们烦恼一定能够得到处理的态度,是我们初发心学佛人相信自己一定能成佛,可以成佛,且走在学佛路上的这颗心。

  所以你要护持好你的心,这个护持好的心,不是决绝之心,而是祖师说的:绵绵有力。这个很重要。我们很多人学佛学得咬牙切齿,这个咬牙切齿,他认为是金刚。对。他的脾气像金刚一样,改不了。所以经典当中说,经名为金刚般若,以是名字,汝当奉持,最终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

  这里面还有一个问题,我们很多人都知道,学佛最终要是有智慧。这个语境当中对于很多初学者来讲,他把智慧当成了追求的对象,他把智慧当成了自己追求的信仰,他追求的是智慧这个目标,而智慧是永远追求不到的。就如同你看书,看多少书你都不会烧饭,你必须要去不断练习,掌握经验才行。所以般若它与世间的知识和掌握知识的能力不一样的地方是,般若不但是自己受持经典之后,要放下经典,在生活当中去练习,更重要的是,要得心应手,如法二字就是这么说的。

  所以我们追求智慧并不是在书本上,也不是在佛前祈祷,而是修行二字这个修,要不断地在你生活当中去练习练习,不断再练习,直到你能够----如来二字,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是名如来。如来如去,出入自在,那才是真正的有智慧之人。但凡有智慧之人,从不把智慧二字放在嘴中,因为这是他的生活。我们现在很多人学佛之后,搞成般若崇拜,搞成智慧崇拜,他是想有智慧,但他不知道智慧是什么,或者说他没有行动力去不断地去让自己变得有智慧,他只是想成佛,但并没有走上成佛之路。

  这是般若波罗蜜。它是一个名字,但它不是一个名字,它需要行动。我们的行动就是般若波罗蜜,这是经文当中说,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的一个很重要的内涵。佛说的法,并不是写在书本上的,而是要我们去行动。所以不是我们想象当中,你念经就有般若的,念经只是开始,就如同种地有收成一样。种地不会有收获,种地种好,到了秋天它才有收获,你要坚持田间管理这个整个过程。要种好这块地,你才有收获。所以你只是追求收获。这是因果法则当中的本末倒置。

  果是用来描绘我们人生追求的境界的,但不是我们要当下所得的。在学佛的过程当中,很多人本末倒置,在佛法当中很多是果法,果不是用来追求的,你只能在当下的因法当中,原因的因法当中用力,你才能得果法。

  比如说,为什么我做了这么多,为家庭付出这么多,家人还对我不好?不好二字,是他对于他行为、对因果的信念,对行为的想再次验证。实际上不好二字,是说明他做得不好。但是不好二字,他往往不会理解成自己做得不好,他理解成别人对我们不好,是不是?于是在生活当中他总是更多地埋怨,甚至更不愿意付出。为什么?因为似乎付出没有回报。

  实际上呢?实际上不是付出没有回报,而是他的付出并没有如法,并没有将一颗种子种到柔软的土地里面,而是丢到石头缝里面。你没有能力让你的家人敞开心扉,你没有获得他们信任的时候,他们是不会真正感受到你的善意的。

  所以这个因法在这里,所以付出一定有回报,你的付出为什么没有回报?因为你怀疑了付出。这个问题是在于,你的付出没有回报的时候,你要想,你的付出是不是如法?能不能让众生感受到你的善意?

  所以很多人在修习因果的时候,是奔着果去的,他根本不懂得因。所以菩萨畏因,众生畏果,原因就在这里。所以这里的般若,即非般若,并不是要我们相信有一个般若一了百了,能够使我们一下子超升六道轮回的方法,而是要去脚踏实地地做的,这一点是非常关键的。

  那这是这一段,般若,这部经的名字以及金刚它的含义和这部经文的名字。名字是一个符号,符号背后是要我们去行动,而行动的整个过程,是名般若。

  打个比方来说,我们很多人到寺院里面来修行,你是来修行,但你是真的来修行吗?你只是看上去在修行。这句话就是这么说的。为什么?修行二字?最起码,修改掉自己的缺点,增长自己的优点,止恶扬善让自己欢喜多一点,慈悲心多一点,性子慢一点,用功多一点。最起码是这样一个改变,通过这样不断的改变,达到净空法师经常说的叫----修好。

  原来不好的东西把它修好了,修好包括自己的内心,包括我们与他人之间的裂痕关系,我们能修好。可是我们很多人修的是恶----你为什么还对我不好?我已经这样对你好了!这就是修恶,本来已经不好了,你这样大声呵斥一下,会好还是会不好?各人心中有数,所以这是《金刚经》的名字,我们应该如何去理解。

二、真的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吗?

  那还有经文的第二段,第二段很重要的一段就是,是不是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如果能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经文后面有说,若能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转轮圣王即是如来。应该这样讲,和尚长得帅,弘法很方便。我有个同学,我们栖霞山佛学院毕业之后,他就去住持道场,他长得真是帅,关键呢,他琴棋书画都会。而且他长得特别像地藏菩萨,不像我长得不伦不类的样子,所以我们弘法很难啊。我经常听到他身边的居士跟他讲:师父啊,唉呀,你这个相貌太圆满了,你就是菩萨,我看看你心里也好的。

  帅很重要,颜值对和尚来说也很重要。帅也能让人生起信心,所以面相圆满,我们看佛像,这个到大庙里拜佛,跟到小庙里拜佛什么区别?除了大庙里面环境好之外,大庙里的佛像栩栩如生啊,他好像要跟我们讲话一样,到小庙里那个菩萨长得还不如我磕碜,所以我们不愿意拜他。

  那问题来了,菩萨是那个相貌最圆满的那个人吗?或者说,我们能通过一个人的相貌去理解他的品质吗?是越庄严越有佛法,还是佛法使得这个人更加庄严?这是很重要的两个路径。一个路径就是以貌取人,以貌取人的故事,我们见得比较多的,济公菩萨是吧?还有寒山、拾得,寒山、拾得就是庙里面烧饭的两个人,没事在一天到晚在庙里烧饭,结果有一天走了以后,传说那个人是文殊菩萨的再来,可他活着的时候,我怎么不知道他是文殊菩萨,对吧?说明我们没有这个慧眼。没有这个慧眼的原因是什么?以貌取人。

  还有一个更通俗的故事,少林寺当中什么人功夫最深啊?扫地僧,打不过了全是扫地僧来打,那成龙那个电影里面成龙就是个扫地僧嘛,扫地的人。实际上这是个讥讽,为什么没说方丈是个武功高强的人?说不起眼的人也许蕴含着很大的能量。做那些小事情,默默无闻且耕耘不辍的人,他们才是真正的菩萨。

  我们学佛人也很多人喜欢用相貌来取向别人。这句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取义是取义在印度人,特别是有色身崇拜、青春崇拜,还有性力崇拜,反正就是一切有生命力的人、强壮的人、相貌好的人,都觉得是值得人向往的。最终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折射到我们修行上,从我们佛法的修行上来讲,我们是应该执着相貌,还是应该学习法义,是这样一个论辩。

  我们对世界的认知是应该从表象到机理,还是从机理到表象,是这样的一个角度,是应该从外而内,而还是应该从内而外?应该是这样讲。我们认知世界的方式都是由外而内。比如说,我们初相识,你心里就会评价我这个人是怎么样,哎呀,这个人长得实在不怎么样。时间长了,哎这个人还不错,值得相处,大概这句话的意思,相貌是我们初次见面的标准和是不是要再持续下去的一个理由,但是真正相处是这个人的品德与品行。认知是从不确定性的表象到内在的机理,而我们的修行可不能从表象到机理,修行要从机理到表象。

  如果你心中没有美,你是无法呈现美的。美是什么?美是你自己的价值观,它不是外在的一个表象,如果你认为美是一个外在的表象,而你需要外在的表象来衬托你的心灵之美的话,那你这个人人格上是不独立的。简单来讲,你是很容易受骗上当。骗子没有什么狡猾的。第一个,愚蠢的人不大有,会玩手机的人都不愚蠢。那就是第二,有贪心,贪心的人才会只注重表象,有侥幸心理,美东西一定是好的。好话后面一定是好人的。

  所以,对于我们认知世界、了解世界,我们是没有办法、没有经验的,是一种表象到机理,但是对于我们做人,为人处事修行,一定是懂得礼法,懂得智慧,懂得内在的因缘以后,你才能够真正地表达出,才能真正地表达出这种美。我们这里顺便说一下这个四大天王,这个天王是我们这里的画家高大师高雷大师画的。他在这里苦苦地学习了六年,他在这里有个工作室,你看,这是他的成绩报告单,画得还不错吧?他是要慢慢去熏修,慢慢去练习的。而修行也是这样,如果你心中没有美,你是没办法呈现美的能力的。

  简单来讲,可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在初学者,学佛五年之内,我认为是初学者,如果悟性中等偏下的话,我是中等下下。所以我觉得,我五年时间我才觉得学佛有点入门。五年之内从表象学机理,从经文看到法义,五年之后一定要是反过来,你要把这些法义,学到的这些法义,把它怎么样,把它呈现出三十二相如来之美之庄严,那你的学佛才行。

  否则你老是想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老是想以世间的种种美、种种的庄严,你觉得才有法的话,那你的家庭一定是一塌糊涂。为什么?你只有道场才是你的家,家庭不是家。因为你在道场当中,把佛法的智慧学习好了以后,回家呈现出来,与人方便、与人慈悲、与人包容,你的家庭才会变成道场。这是居士们修行,或者任何人修行都需要经历的这样的一个先是由外而内,再由内而外的这样一个过程。

总结

  好,这是《金刚经》的第14讲,十四讲我们主要讲两点。一个是《金刚经》的名字,第二个是,是不是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至于经文当中还说,世界与围城之间的关系,我们放在后面再给大家做解答。

原标题:《金刚经的秘密》第14课丨金刚能断之心,不是刚毅决绝,而是绵绵有力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那一座庙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