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人佛教 > 佛经大全 > 阿弥陀经 >

阿弥陀经

佛教经典。亦称《小无量寿经》,简称《小经》。与《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合称净土三经。一般认为在1~2世纪印度贵霜王朝时期已流行于犍陀罗地区。《阿弥陀经》是释迦牟尼佛在憍萨罗国舍卫城的南方祇园精舍,与长老舍利弗等十六位大弟子及文殊等大菩萨以及诸多佛弟子而说的经典。..[详情]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浅讲(11)

  解  藏道品名半字法门,净土浊轻,似不必用。为小种先熟者或暂用之。通道品名大乘初门,三乘共禀,同居净土多说之。别道品名独菩萨法,同居方便净土多说之。圆道品名无上佛法,有利根者,于四净土皆得闻也。

  这一段文,简别极乐四土所闻道品。

  “藏道品名半字法门,净土浊轻,似不必用。为小种先熟者或暂用之。”四教道品中,藏教是最低的小乘教,称为半字法门。半是偏真而不圆满。小乘偏真,相对大乘通别圆满字法门而言,藏教只能称半字法门,这是譬喻。西方净土本是五清世界,无五浊,因娑婆世界浊恶众生往生彼国,故同居土有轻微的五浊。净土众生似乎不必用藏教道品,然往生极乐世界的众生根性千差万别。若有小乘根性者,在生修习三藏教,临终得闻净土,念佛回向得生。到了极乐世界,其小乘种先熟,则需暂用一下藏教道品,因契其机,令生欢喜心。若无此等根性者,则不必用。

  “通道品名大乘初门,三乘共禀,同居净土多说之。”通教道品是大乘初门,即别圆二教的初步。三乘即小乘声闻、中乘缘觉、大乘菩萨,共禀即同闻共受而修之。通教既说四谛,又说十二因缘,更说六度法门,故三乘人所共禀。在极乐世界同居净上说的比较多,因同居众生见思烦恼未断,通教道品以空为体,真空能破我执即见思烦恼,故多说通教无生道品。

  “别道品名独菩萨法,同居方便净土多说之。”别教道品为菩萨独修之法。就般若讲,前藏通二教也有般若,是共般若,即一切智。三乘共禀,所禀即此一切智。一切智是般若初门。别教是独菩萨法,修的是不共般若,不共声闻缘觉二乘,此智慧较一切智高,称为道种智。极乐世界的同居、方便二净土,常说此别道品,这是彼土菩萨专修的法门。上之实报、寂光二土则不用。

  “圆道品名无上佛法,有利根者,于四净土皆得闻也。”圆教道品是无上的佛法,即最高的佛法,上面没有再高的了。根性利者,在四土皆能闻到。利根者即圆教根性人,此等人生到西方同居土,也能闻到无上佛法,因西方世界四土圆融。若是他方世界,四土隔别,圆道品唯于实报土和寂光土方能闻到,下二土根本闻不到。如本师释迦牟尼佛初成道时在菩提树下打坐,定中说《华严经》,这是圆道品,听众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即实报土的大菩萨。二乘如聋若哑,凡夫更不必说了。所以即使你是圆教根性的利根人,在娑婆世界同居土、方便土也不闻圆教无上佛法。由此可见极乐净土之殊特。

  我们修净土的人,只要发菩提心,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都是属于大乘,而且是圆教大乘。利根人方能信净土,因其以佛知见为自己的知见。二乘人不知有他方世界他方佛,大乘菩萨才知有他方世界他方佛。《阿弥陀经》上讲,其国众生每天早晨要供养他方十万亿佛。这表明极乐世界的人都是大菩萨,因知有他方世界,而且不仅知一个世界,能知十万亿个世界,供养十万亿尊佛。故净土法门是无上佛法,《要解》中一再赞之为至圆至顿之法。

  以上是说极乐世界四种净土所闻的四教道品,同居土四教悉闻,方便土闻别教、圆教,实报土唯闻圆教,寂光土则唯是一心,无教无不教。

  解  如是等法者,等前念处、正勤、如意足,等馀四摄、六度、十力、无畏,无量法门也。

  这一段文,解释如是等法。

  “如是等法者,等前念处、正勤、如意足,”如是指经上讲的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等法代表未提及的种种法。三十七道品的前三科未说,所以等前面的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

  “等馀四摄、六度、十力、无畏,无量法门也。”再就是等其余的四摄、六度、十力、无畏无量法门。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三科,我们在讲五根、五力前已介绍过。四摄、六度是菩萨法,十力、无畏是佛果地上之智慧德能。下面分别介绍这四种法。

  四摄法即布施、爱语、利行、同事,菩萨以此四法摄取教化众生,亦即用此四法接引众生。

  一布施:众生无缘不能度,所以先要用布施与众生结缘,有缘便很容易度了。佛门中讲:“先以欲钩牵,后令人佛智。”菩萨知道世间人贪图利养,有种种欲求,便先用布施满足他的欲望,让他对菩萨生欢喜心。引入佛门后,再教他修行了生脱死的方法,契人佛的智慧。如《普门品》上讲的只要你诚心求观世音菩萨,求金银得金银,求男女得男女,澫益大师即是其父求观世音菩萨之所得。这就是观世音菩萨用的四摄法中布施一法。大家都知道布施有三种: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四摄法里的布施主要是指前面两种布施,若有众生喜欢财即布施财,若有众生喜欢法即布施法。

  现在佛陀教育为什么不能普遍地弘扬光大,其原因之一是我们没有做好四摄法中的布施这一条,不能摄化众生来学佛。我们佛教徒对穷苦人能布施一点,例如遇到有人外出钱丢了,无法回家,就可资助他一点路费,他会感激不尽,他就对佛教徒有好感了。将来再有机会遇到,会对我们特别欢迎,所说的话他也会相信,因为他和我们结了善缘,知道谁是好人。

  当然法布施更为重要,弘法利生是我们的本分。现在讲经的法师很少,信众求法的渴望得不到满足。佛弟子都要加强自身佛法的修持,虽不要求人人都能上台讲经说法,至少也要给居士讲讲开示,学佛中有问题来请教,总也能用佛法给以正确的回答和指导,这就是法布施。若是不善言谈,也可请一些佛书,或讲经说法的录音带、光碟送人,这样做财布施、法布施全在其中。所以对于布施这一条我们要重视,用它来广结善缘,广结法缘,接引众生。

  二爱语:爱语是真诚爱护他的言语。我们要了解众生不同的根性和需求,用柔软的言语,让他听了能生欢喜心,能体会到我们的好心,使他受感动而更容易接受教化,逐渐引导他学佛。爱语中一个重要的内容是安慰他,缓解并消除他的烦恼和恐惧,获得心灵上的安宁,这就是布施中的第三种无畏布施。

  三利行:世人大多于利看得很重,名与利比较,还是将利排在第一。无论做何事,或与何人交往,首先要权衡对自己有利还是有弊。有利便行,无利则止。菩萨深知众生之心,故广行身口意种种善行,利益众生。众生见有利可得,自然乐意接受教诲。利行是摄受接引众生的一种重要手段。

  四同事:同事即跟众生做同样的事情,所谓和光同尘。例如做生意,菩萨跟他一起做生意,帮他忙。做生意的人不知道这个同伙是菩萨化身,他只觉得和你合得来,你对他好,就会信任你,渐渐接受你的教化。同事是菩萨接引众生最有效的一种方式,特别是能将那些沉迷于五欲六尘中的众生唤醒,解救出来。如过去的济公长老,人称济公活佛,他与一些达官贵人在一起饮酒作乐,那就是富贵人的习气。若是一个严守戒律吃素的人,便无法度那些人,他们看到你这样清苦的生活受不了,见你躲得远远的。济公长老是酒肉无妨,他们看了就欢喜:“那样也能学佛,我也可以学了。”这就是用同事摄受众生,度化对五欲执着特别强烈的那一类众生。

  前三种方法容易做,这第四种同事不容易,自己必须有高度的智慧和甚深的定力才行,否则必定失败。例如有些人喜欢跳舞,你想用同事这个方法度化他们,天天和他们一起去跳舞。如果自己没有相当的智慧和定力,在那种环境里,接触那样的人群,渐渐地自己也迷了,最后被你的舞伴度走了。再如刚才说的济公活佛,酒肉穿肠过,他吃了这些动物能超度他们,喝了酒喷出来能为佛像装金,那是大阿罗汉游戏神通,你能办得到吗?若办不到,那你想仿效济公长老,和人一起喝酒吃肉就是造恶业,冒堕三途之险。所以四摄法中同事这一法,不是一般初学的人能用的,不可冒然尝试,故在此特别提请大家注意。虽不能和他们同享乐,但可做他的同事,做他的工友,做他的贴心人,做他的好朋友,事事体贴、关心别人还是应该做的,这也可说是同事。

  上面讲的四摄法是菩萨度化众生所修的法门,目的是诱导众生人佛门,完全是利他。六度则是菩萨度自己所修的法门,主要是对治自己的毛病,所以是自利。当然客观效果上对众生有利,故也有利他的一面。

  六度,大家常常听说六度万行,菩萨修的万行,无量法门,可归结为六大纲领,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称之为六度。这个度字是从旧的梵语“波罗蜜”翻译过来的。新的梵语为“波罗蜜多”,译成汉语是到彼岸。度即度越生死海,到彼岸即抵达涅槃岸,二者说的是同一回事。菩萨乘此六种大行,能从生死此岸,度过烦恼中流,而到达涅槃彼岸。

  一布施:前面说过,布施有三种。一财布施。又分内财布施和外财布施。以身外之物,如钱财、衣物、房屋等等布施属外财布施。以身内之物,如身体器官,体力等等布施属内财布施。有一些居士到寺院帮忙做义工,就是内财布施。财布施的果报财富。二法布施。也有两种:一种是宣扬世间的善法,传授世间的学问技艺;另一种是宣扬佛法,劝人断恶修善,以至修行证果。法布施的果报得聪明智慧。三无畏布施。以言语或行动,安慰保护遭遇灾难危苦而心生恐怖的众生,能为解除,JC,得安乐。无畏布施的果报得健康长寿。

  这三种布施密切相关,实际上很难截然分开,任何一种布施常含有其余两种布施。例如我们送人佛书或录音带、光碟,看似行法布施,但这些东西要用钱去请来,这就是财布施。对方闻到佛法明理了,便不再恐怖颠倒,离苦得乐,那就是无畏布施。所以做了这一件事,三种布施全都具足。

  为什么布施能度到彼岸呢?藏教生灭四谛中讲得很清楚,苦是果,集是因。贪嗔痴三毒为一切烦恼之根本,而贪为三毒之首。悭吝和贪心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烦恼,唯有布施这个法药能对治。所以修布施就是服药修道,药到病除,悭贪烦恼断了,能灭生死苦,而登涅槃彼岸,故称为布施波罗蜜。

  一般人行布施的目的是求福报。听了佛经上讲布施的果报,财富、聪明、健康长寿,这些都是世人共同追求的目标。于是想发财的就赶快布施钱财,希望能发大财;笨头笨脑的,赶快修法布施,希望能变聪明;身体多病的,多灾多难,赶快修无畏布施,希望平安健康,多活几年。这样的布施是行世善,修有漏之福。

  老实说,这种布施所得的福报还不一定能在人天享,要看你的存心。例如你听说供养三宝是舍一得万报,于是专到佛门里种福田,图一本万利。这样的布施不但不能断悭贪,反而增长贪心。那所修的福就要到鬼道去享了,只能去做土地、城隍这一类的福德鬼。假如你布施了没有马上得到预期的果报,于是便怪佛菩萨不灵:“我送了那么多钱供养你,不保佑我发财,连老本都赔光了。”贪不到就生嗔心了,那所修的福就到地狱道去享。因世人一般修布施都有所求,心不清净,不能对治自己的悭贪、烦恼,所以不能称布施波罗蜜。

  如果布施的目的是为接引众生,为弘法利生,那就变成四摄法里的布施了。如出家人要荷担如来家业,代佛接引众生,用布施这种方法来诱导迷惑的众生进人佛门,如同《法华经》中的长者,以三车诱导他的儿子出离火宅。六度的布施和四摄法的布施,虽然同是布施,但出发点不同,所达之目标也不同,这一点同修们应该明白。

  二持戒:持即遵守,保持不犯。狭义讲,戒指戒律,如在家人的五戒、八戒,出家人的沙弥十戒比丘二百五十条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条戒,以及在家、出家人的菩萨戒。广义讲,戒则指佛在三藏十二部中的一切教诫,以至国家地区的法律规章,及社会的道德生活规范。总而言之,戒可用两句话概括:“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戒有大小乘之分。小乘戒是自己独处的规范,如儒家的君子慎独,着重在诸恶莫作。大乘戒是和大众相处的规范,在团体生活中要律己,自己遵守,而不是律他,规范别人,着重在众善奉行。对所有这些戒不分大小轻重,一一遵守不违犯,这叫持戒。

  为什么持戒能度到彼岸呢?前面讲集是生死之苦因,因有贪嗔痴种种烦恼,便造作身口意种种恶业,从而招感生死之苦报。受苦报时,因不明理,不甘心忍受,于是又生烦恼,又造业,越来越苦。惑业苦之恶性循环,便形成了六道之生死轮回。所以要想跳出轮回,度越生死苦海,必须斩断惑业苦之连环。布施从断惑下手,持戒则在不造恶业上着力,对治恶念恶行,保持身口意三业清净。《普贤行愿品》中提出菩萨修的十大行愿,第四忏悔业障说:“我今悉以清净三业,遍于法界极微尘刹,一切诸佛菩萨众前,诚心忏悔,后不复造,恒住净戒一切功德。”恒住净戒即持戒清净,无论遇到什么境界,顺境也好,逆境也好,心里不起贪嗔痴种种恶念,身口不造害人害己种种恶行,这样自己得以道业日增,又不妨碍一切众生。恶业不造,自然便无生死之苦果,故持戒是波罗蜜。

  明白这个道理,便知戒律不是释迦牟尼佛故意制订一些条条框框来约束我们,而是帮助我们防患未然,恢复本来清净的三业,心得清凉解脱。由戒得定,因定开慧,超凡人圣。这就是持戒波罗蜜。佛在涅槃前告示弟子:佛灭之后,当以戒为师。足见持戒之重要。

  有些人自己持戒很严,但见别人破戒,便心起贡高我慢,觉得自己比别人强,甚至口上自赞毁他。这样持戒,不但不能度自己的恶业,反而增长恶业,也就称不上持戒波罗蜜了。他不知道持戒是戒自己,不是戒别人的。别人守戒也好,犯戒也好,那是他的事,他有他的果报,与我不相干。“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要是眼睛老看别人的过失,不知回光返照修自己,这样心就不清净,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持戒很严,而仍然不能得定的原因。

  三忍辱:梵语“羼(音chan)提”,译成汉语是忍耐。因中国人对侮辱看得很重,尤其是知识分子,所谓士可杀,不可辱,针对中国的国情,翻译时便换成了忍辱。你对侮辱都能忍,那就没有什么不能忍的了。忍是能忍之心,辱是所辱之境,忍辱即内心能以安,忍外所辱之境。忍分三种。一生忍,亦名耐怨害忍。对于众生打骂恼害等种种逆境,能忍而不生嗔恨;对于众生恭敬供养等种种顺境,能忍而不生骄逸。这是观人而忍;二法忍,亦名安受苦忍。对于寒热、风雨、饥渴,老病死等世间一切苦法,能忍而不退修行。这是观法而忍;三无生法忍,亦名谛察法忍。对于佛法之无生深理,谛观诸法,缘生性空,能忍受而安住不动。这是观空而忍。

  为什么忍辱能度到彼岸呢?前面讲布施能对治悭贪,而断根本烦恼,度越生死苦海。同样的道理,忍辱能对治嗔恚,而断根本烦恼,度越生死苦海,故称为忍辱波罗蜜。

  在贪嗔痴三毒中,嗔恚对我们的伤害最为严重。经说:“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又说:“嗔是心中火,能烧功德林。”要知道我们学佛修行不是这一生才开始,而是从无始以来修了无量劫了,为什么不能成就?就是被嗔恚害了。积功累德很不容易,要是一发脾气,嗔恚的一把火,就将你辛辛苦苦累积的一点功德全烧光了。所以忍辱非常重要,只要能忍,才能保全所修的功德;只有能忍,才能护戒清净;能忍,才能成就所修善法。

  大家都知道,世间要做成任何一件事都得有耐心,小事需小的耐心,大事要大的耐心,何况出世间的大事呢?如世间人读书,读小学得忍六年才能毕业,读中学也得忍六年,读大学得忍四五年。要想大学毕业完成学业,得忍受十六七年寒窗之苦!佛法的修学,比读大学要深得太多,广得太多了,哪里能几个月几年便有成就的?修行路上要经历种种磨难,若不能忍,没有耐心怎么学得成呢?

  所以忍辱非常重要,要想自己道业有成,必须修忍辱,不论是人为的加害,自然的灾祸,还是修学佛法的磨难,都要以智慧观察,知一切法皆是因缘和合而生,如幻如化,苦空无常无我。被恼害的我是空的,来恼害我的人和事也是空的。若能如是观空,便无需忍了。菩萨有智慧,虽修忍辱而知本无可忍者,知万法皆空,自然心平气和,不生嗔恚,而能度到生死解脱之彼岸,这才是忍辱波罗蜜。

  假如我们不明了一切法皆缘生性空之理,不能观空而离我、人、众生、寿者四相,仅在事上咬紧牙关强忍,心里还执着确实有人来污辱我,我确实在忍受苦恼,那是凡夫之忍。这种忍是有一定限度的,到了忍无可忍之时,心里即会生起怨天尤人的怒气。因嗔恚心根本未断,只是在那里强压,一旦失控爆发,会变本加厉。这样的忍辱不能对治嗔恚,当然也就称不上忍辱波罗蜜了。

  释迦牟尼佛宿世为忍辱仙人时,有一天歌利王带着宫女到山里打猎,宫女们趁国王休息时到树林里游玩,看到在林中修道的忍辱仙人,便围在仙人身旁听他讲开示。歌利王醒来不见宫女,找到林中,见她们在听仙人说法,顿时火冒三丈,责骂仙人诱惑其宫女,不容分辩,即拔出刀来乱砍仙人身体。

  面对这位暴君的无理加害,仙人不但不恨他,反而怜悯他的愚痴,发愿成佛后第一个度他。忍辱仙人因对自己的身心不执着,对歌利王的迫害也不执着,《金刚经》上讲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故能借此逆增上缘,修成了圆满的忍辱波罗蜜。释迦牟尼佛成道后第一批度的五比丘中,侨陈如即歌利王之后身。

  本师释迦牟尼佛是我们修忍辱的最好榜样,他在那样严酷的迫害面前都能忍,不动嗔恚而生悲悯心,我们所遇到的情况总不会那么严峻吧,应该安忍不动才是。

  四精进:精即纯而不杂,进即升进无退。菩提路远,无常迅速,若不精进修行,道业何时得成?菩萨发四弘誓愿,上求佛道,下化众生,非精进修行,不能满愿。修行路上要不怕艰难困苦挫折,勇往直前,永不退转。如同序分中的不休息和常精进二位菩萨,旷劫修行不暂停,自利利他无疲倦。

  为什么精进能度到彼岸呢?我们众生修行之所以不能成就,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修行懈怠和退转,所谓一曝十寒,进一退九。佛门里常说,初发心成佛有余。可见初发心学佛时还是很勇猛的,若能保持这股劲头不退失,成佛是绰绰有余,不成问题的。可惜的是没有长远心,那股热劲很快就过去了。大家可能听说过这首顺口溜:“学佛一年,佛在眼前。学佛二年,佛在西天。学佛三年,佛化云烟。”这就是说的我们学佛人懈怠退转。这个毛病用什么法药对治呢?精进。唯有抖擞精神,勤行精进,方能对治懈怠退转。

  能行精进,自能道业日增,速证菩提。本师释迦牟尼佛就是因精进行菩萨道,超越弥勒菩萨九劫,先成佛道。古来祖师大德皆因精进得以成就。如通序中介绍的大迦叶尊者,终生行头陀行,年迈仍精勤不舍。世尊劝他稍息一下,但尊者仍苦行如故,从而得世尊亲传衣钵,成为第一代祖师。又,胁尊者八十岁出家,旁人讥其老朽。尊者发誓,若不通三藏,不得三昧,终不以胁着席。他白天研习教理,夜间不倒单修禅定,果真三年有成。这些都是我们精进修行的好榜样。

  同修们要知道,精进这一度通六度中其余五度。有一些念佛人看似很精进,走到哪里手上都拿串念珠,口中喃喃念个不停。只要听说有佛七,跑得很快。要是遇上精进佛七,可几天几夜不睡,大家都赞叹不已。他打佛七时很用功,可做到妄想烦恼不起。可是一出念佛堂,遇到不如意事,忍不住开口便骂,将阿弥陀佛抛到九霄云外去了,贪嗔痴习气照发,依然故我。打佛七好不容易积的一点功德,就被这把嗔火烧掉了。可见他修持戒、修忍辱不精进。必须六度中余五度全要精进,布施精进、持戒精进、忍辱精进、禅定精进、般若精进,方能度到彼岸,方称得上精进波罗蜜。余五度中只要有一度不精进,便不能称精进波罗蜜。可见修精进波罗蜜是很不容易的!

  五禅定:禅是梵语“禅那”之简称,译成汉语是静虑,即心体寂静能审虑之义。定是梵语“三昧”之译名,即心定止一境离散动之义。菩萨要度化众生,若自己心乱如麻,没有定力,没有智慧,那怎么行?同修们都知道,因戒得定,因定发慧。持戒是得定之前方便,而人定又是发慧之前导,故六度中将禅定列在般若之前。禅定大分为三类:一世间禅,此是出生一切出世善法之根本,有根本味禅和根本净禅两种。根本味禅有四禅定、四无量心、四空定三品,发有漏智。根本净禅有六妙门、十六特胜、通明禅三品,无佛出世时仅发有漏智;值佛闻法,能发无漏智,故胜过仅发有漏智之根本味禅。二出世间禅,有观、练、熏、修四种。虽是缘有为法之事禅,不俟观谛理,而能离欲过。修这四种禅能发无漏智,故总称为出世间禅。三出世间上上禅,有自性禅至清净禅九种大禅,为佛之大定。这三大类禅定,名目繁多,这里不能详细给同修们介绍,有兴趣的可自行参阅有关著述。

  我们修净土法门的,念一句阿弥陀佛就是无上深妙禅,一心不乱即定,有事一心不乱,有理一心不乱。所以我们念佛就是修禅定,而且是最高级的禅定。

  为什么禅定能度到彼岸呢?本师释迦牟尼佛当年在菩提树下,由人甚深禅定,故能不为波旬魔兵所害、魔女所娆,经得起超越人间的惊怖和美色之考验,终得悟道成佛。前面提到过,世尊初成道时,观察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当作佛,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众生之所以不能成佛的两大障碍,即妄想与执着。执着就是烦恼,妄想就是心散乱。

  在玄义辨体中讲到我们的真心,即实相之体,寂而恒照,照而恒寂时,曾用了心如止水的譬喻。真心如同静止不动的清水,能和镜子一样,将外面的境界照得清清楚楚。我们凡夫的心是妄心,充满了烦恼,就像泥浆水一样浑浊,而且散乱,即不停地打妄想,攀缘五欲六尘,就像水随着外面的境界风不断地起波浪。这样波动的浑水怎么能照呢?

  佛陀设施了两种法药来对治这两大毛病:禅定对治散乱,离开一切妄想,使心水平定下来;般若对治愚痴,破一切执着,将浑水变清。这两大障碍一排除,寂照之真心即恢复,自性本具之如来智慧德相自然现前,便转凡成圣,度到彼岸了。这就是为什么佛法的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都是教我们修定。太虚法师也说过:“佛法的特质是禅。”只要一得定,智慧自然就开了。所以禅定太重要了!

  顺便说一下,修禅定不一定要坐禅,不一定要两条腿盘起来才能修。当然一般初下手还是用坐禅的方式,因静坐时心比较容易定。真正的功夫是动静皆要修,所谓行住坐卧、逢境历缘皆在定中。所以平时要注意历事炼心,六根接触六尘时,要训练自己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如《金刚经》上世尊教须菩提尊者:“不取于相,如如不动。”虽如如不动,又对外面的境界了了分明,这就是寂照。

  我们修禅定的目的是为了开智慧,唯有真实的智慧方能帮助我们断烦恼,度到生死解脱之彼岸。有些人修禅定是为求神通,因定能发通。我们在通序中讲过,神通不能了生死,为求神通修的禅定不能称禅定波罗蜜。

  六般若:“般若”是梵语,译成汉语是智慧,通达诸法之智,断惑证理之慧。般若是真正的智慧,闻者生信念,非世间之聪明才智。若将此二字译成智慧,则易使人生轻浅之意,故通常不翻,保留梵语音译,在玄奘法师规定的五种不翻中,属生善不翻。世间之聪明才智,在佛法中称为世智辩聪,是由意识思维推想出来的,往往有错误。般若智慧由禅定开发,是从清净心中自然流露的,不需研究思考,直觉地通达明了,在一切智慧中最为第一,实是究竟圆满至高无上的智慧。我们修学佛法的最终目的,就是希求开显此自性本具之般若智慧,故于六度中,般若度列在最后。

  般若有三种:一实相般若,指般若之理体,为一切众生本具,远离一切虚妄之相,方是般若之实性。这是所证的理体;二观照般若,指观察照见实相理体之实智。这是能证的真实智慧;三方便般若,指分别一切诸法之权智。这是化度众生所用的方便智。还有一种分法:前面两种实相般若、观照般若,同上。三是文字般若,指诠释实相般若和观照般若之言教,即诸般若经论。

  修般若通常从文字般若人手,起观照般若,而证实相般若,得究竟觉而成佛。这是上求佛道自利。而以实智施用权智,则能出善巧方便,广度众生。这是下化众生利他。

  为什么般若能度到彼岸呢?前面讲了,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之所以不能成佛,是由于有妄想和执着两大障碍。执着即烦恼障。一切烦恼之根本是贪嗔痴三毒,而痴又是根本之根本。因为愚痴不明了事理真相,才会生起贪心和嗔心。而对治愚痴的法药就是般若智慧。愚痴如黑暗,般若智慧如光明,光明一现,即能照破千年黑暗。

  禅定只能伏烦恼,使其不起现行,犹如石头压草。唯有般若智慧,方能断除烦恼,将草连根拔掉。断见思烦恼,即能了分段生死,超越六道轮回。断尘沙无明烦恼,即能了变易生死,超越十法界,人一真法界。般若能度菩萨到生死解脱之彼岸,故称为般若波罗蜜。

  我们学佛修行,如同走路,一定要有一双明亮的眼睛,看清方向,选准路线,避开绊脚石和陷阱,方能稳妥无误地到达目的地。般若智慧即修行人的眼睛,若无智慧前导,便是盲修瞎炼。所以佛法说五度如盲,般若如眼。前五度若无般若智慧,则不能对治悭贪、恶业、嗔恚、懈怠、散乱,修的仅是世间有漏福报,不能度到生死解脱之彼岸。必须有般若智慧,方可称为波罗蜜。前五度完成了,还必须完成般若波罗蜜。若菩萨能完成般若波罗蜜,则前五度肯定也完成。

  六度是菩萨修的六个法门,以布施对治悭贪,以持戒对治恶业,以忍辱对治嗔恚,以精进对治懈怠,以禅定对治散乱,以般若对治愚痴。悭贪等能遮蔽覆盖我们的清净心,称为六蔽,是众生的心病,六度为如来所用的法药。以法药对治心病,自可药到病除。六度为菩萨自度之纲领,其实同时也利益了众生。修此六度,实为菩萨自利利他之大行,成佛之资粮。乘此大行可抵涅槃彼岸,故名六波罗蜜

  四摄和六度是菩萨修的法门,大乘行人皆要修学,我们修净土的人也不例外。我们以念佛为正行,四摄六度为助行,帮助我们断恶修善,广结善缘,积累福慧资粮,念佛就更易相应得力,将来往生的品位也高。所以我们对这两种法门,尤其是六度,讲得比较详细,便于大家起行实修。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十力和无畏,这两种是佛果地上的智慧德能,不是我们能修学的,但大家了解一下有好处,能使我们对佛生起绝对的信敬心。

  十力,即如来所具十种智力。我们常讲佛万德万能,佛之德能说不尽,佛法中将其归纳成十大类,称为十力。因佛之无量无边德能悉由般若智慧所生,每一种皆离不开一个智字,故此十力亦名十种智力。无真正的智慧,便无真正的能力,佛法最重视的就是般若智慧。这十种力,唯佛方具。其中任何一种,皆具足余九种。如释迦牟尼佛有天眼智力,他看到哪一个众生都知其宿命、其断烦恼之程度。一智一切智,一切归一,佛之境界圆融无碍,不可思议。

  一是处非处智力:知一切众生因缘果报,造什么因,得什么果。因果相应即是处,不相应即非处。如造恶业,想得乐报,就同种豆想得瓜,无有是处,即名非处。有的人用贪心修布施,希望将来得大福报,做菩萨。他修的善中夹杂不善,因不纯净,岂能得纯善之果报?这就是非处。

  二业智力:又作业异熟智力,知业报智力、知三世业智力、业报集智力、业力。知一切众生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所造的业,或善或恶,有漏无漏等等。

  三定智力:知各种禅定所依理论方法,以及所得境界。世间禅、出世间禅、出世间上上禅,无所不知。

  四根智力:知一切众生根性,随机施教。若是人天根性,就给他讲五戒十善法;若是二乘根性,就给他讲四谛十二因缘法;若是菩萨根性,就给他讲四摄六度法。

  五欲智力:知一切众生种种欲乐。欲即愿望,乐是爱好。世间人有的想求升官发财,有的想求儿女,有的想家庭和睦;修行人有的想成罗汉,有的想成菩萨,有的想成佛,种种欲望不同。众生今生及宿世中的喜爱嗜好不同,修行人有的喜欢参禅,有的喜欢持咒,有的喜欢念佛。佛知众生欲乐,便可投其所好,对机说法,满其所愿。

  六界智力:知一切众生种种界分,如九法界众生种种不同的境界及其根性之差别等,皆能如实普知。

  七至处道智力:知一切道所证至处相,即修何种道品,得至何处。如修五戒十善,得至人间天上;修八正道无漏法,能至涅槃。

  八宿命智力:知一切众生宿世姓名、业因果报、苦乐寿夭。这就是究竟的宿命通。阿罗汉的宿命通可知过去五百世。佛的宿命智力可知无量世。

  九天眼智力:见一切众生往来生死,及其处所、色相。佛知其从哪一道来,死了到哪一道去投胎,或苦或乐。这就是究竟的天眼通。声闻、缘觉、菩萨都有天眼通,但是境界不同。声闻、缘觉的天眼只能看到一个三千大千世界,菩萨的天眼能看到很多个大千世界,但是不能见到法界之内的一切世界。唯有佛的天眼智力,不可思议,尽虚空遍法界,过去现在未来,无所不知,无所不见。

  十漏尽智力:漏尽即烦恼断尽,佛自知五住究竟,二死永亡,已成就圆满大觉。亦知一切众生漏尽不尽。阿罗汉有漏尽通,他见思烦恼断了,不再到六道中受生,分段生死已了。但这不究竟,因为他还有尘沙无明烦恼未断,变易生死未了。纵然是菩萨中最高的等觉菩萨,尚有一品生相无明未破,变易生死未了。唯佛所有烦恼全部断尽,二种生死永离,乃究竟的漏尽,称之为漏尽智力。

  下面再简单地讲一讲无畏:

  无畏,即四无所畏。佛具究竟圆满之智慧德能,故教化众生圆融自在,心无畏惧。

  一一切智无所畏:此一切智非二乘人之一切智,是佛的一切种智。佛于一切诸法悉皆通达,无所不知,无所不见,具无所畏惧之自信。世出世间无论何事去问他,他可立即正确地回答,心中无所畏惧。我们知道的实在太少,怕人家问,一问答不出来很难为情。佛不怕,他什么都知道。如恒河沙数大千世界,哪一个世界今天下雨,佛能知下了多少点,别说下来多大多深的水了,连点数都清清楚楚。佛的法身遍一切处,雨下在他自己身上,怎么能不知道?下雨时我们将手掌一伸,有几点雨落在掌上,我们对下另星小雨尚能知道,下大了就无法数了。佛就不是这样,能看得清清楚楚,无量世界悉在佛的法身之内,怎能不清楚呢?

  二漏尽无所畏:佛所有的烦恼全都断尽了,见思烦恼断尽,尘沙烦恼断尽,四十二品无明也断尽了;三界之内的分段生死离开了,三界之外的变易生死也离开了。佛烦恼生死皆了,故无外难怖畏。世间人畏惧生死,害怕大难临头。佛什么都不怕。

  三说障道无所畏:对于障碍佛道之法,佛皆能知能说,对任何非难,心中无所畏惧。若有人遇到修行中的障碍,去请教佛,佛会立即告诉他这个障碍是怎么产生的,随之传授一个对治的方法,使之顺利排除。

  四说尽苦道无所畏:于出离尽苦之道,佛皆能知能说,心中无所畏惧。六凡也好,四圣也好,皆有苦。六凡众生有二苦、八苦,声闻缘觉有沉空滞寂苦,菩萨有尘沙无明苦,以至藏教佛、通教佛无明未破,别教佛无明未尽,此皆是苦。佛为说戒定慧三学、闻思修三慧这尽苦之道,能将三界内外一切苦通通断尽,真正能令一切凡圣离诸苦得究竟乐。

  除了上面说的三十七道品、四摄六度、十力无畏,如是等法的等字,还包括无量法门,说也说不尽。况且我们都是生死凡夫,能知晓的也只是少份,在这里不可能一一细说。但是,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化身的众鸟,在昼夜六时宣扬法音,一一皆能无有间断地细说。

  解  三十七品,收法虽尽。而机缘不等,作种种开合名义不同。随所欲闻,无不演畅。故令闻者念三宝,发菩提心,伏灭烦恼也。

  这一段文,说明开合及闻法得益。

  “三十七道品,收法虽尽。”三十七道品是佛法的三十七个纲领,虽然可将所有的佛法全部归纳在其中。

  “机缘不等,作种种开合”但因众生的根机与因缘的不同,三十七道品可开可合,开之有无量法门,合之唯戒定慧三学。佛说的法因人、因时、因处而异,开即展开,合即归纳。

  “名义不同”,各法门所用之名称不一样,随名所显之义亦不同。

  “随所欲闻,无不演畅。”总言之,佛可随众生根机心愿,想听哪个法门,即为说哪个法门,无一法不说。

  “故令闻者念三宝,发菩提心,伏灭烦恼也。”极乐世界种种奇妙杂色之鸟,昼夜六时,演说这种种法,能使闻法的人听了法音,自然而然念佛念法念僧。佛法僧三宝至尊至贵,非世间金银珍宝所能比拟。世间之财宝只能解决我们物质生活的困难,不能解决我们的生死大苦。佛法僧三宝是我们自性性德之宝,佛是觉,法是正,僧是净。念三宝是佛法修学的根本,能帮助我们破迷开悟,断一切烦恼,出离生死苦海,而证大涅槃,恢复我们自性的觉正净。关于三宝下面还要细讲。念三宝要将菩提心念出来。菩提心即觉心,亦即我们的真心。菩提心发了便能断恶除障,伏灭烦恼。伏是伏住,灭是断除。我们做功夫先把烦恼伏住,然后再将其彻底断除。如一缸浑水,先用明矾将泥沙沉至缸底。表面上水清了,泥沙不显,但还在缸底,用棍子一搅即会泛起。我们念佛人伏烦恼就是如此,心里有烦恼,用一句佛号把它压服在心底,但还没有断。境界一来,就像有人用棍子去搅一下,烦恼可能还会起现行,所以不彻底,这是初步的功夫。

  断烦恼是将沉淀至缸底之泥沙除尽,那一缸水便纯是清水,再用棍子也搅不起泥沙来了。阿弥陀佛是无量光,光明能破痴暗。我们再进一步用这句佛号所具之无量智光返照,如《心经》中说的照见五蕴皆空,这时心里的贪嗔痴烦恼便没有了,这就是断烦恼。

  在娑婆世界,伏烦恼我们尚能做到,断烦恼则不易。但只要我们这句佛号能将烦恼伏住,临终时不起现行,即能带业往生。到了极乐世界就好办了,那儿无有众苦,但受诸乐,生活环境样样称心如意,围绕在自己身边的都是圣人贤人,每天能见佛闻法,遇不到丝毫障道逆缘,唯有增上善缘,哪里还会有贪心嗔心生起?哪能不开智慧呢?所以我们在前面也说过,到极乐世界,烦恼不用刻意去断,自然而然就断了。这是生极乐世界的好处。

  解  灼见慈威不可思议,故念佛。

  法喜人心,法味充足,故念法。同闻共禀,一心修证,故念僧。

  由此往下,解释念三宝。这段文说明念三宝的因缘,为什么极乐世界的众生,听了众鸟说法之后,会念佛念法念僧。    .

  “灼见慈威不可思议,故念佛。”灼是明白,众生往生极乐,亲自面见弥陀,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叫做灼见。慈即慈悲,威是威德。我们在前面提到过,慈跟威是佛教化众生用的折摄二门。众生根性不一,故所用方法亦异。对根性柔和之众生,用慈悲摄受之。对刚强难化之众生,则用威德折服之。慈如母之爱,威如父之严。前面说的观世音菩萨,有求必应,此即用慈悲摄受众生。释迦牟尼佛在娑婆世界,有时要显大威德相,这在密坛里有。佛看到众生造恶业,要往三恶道去,为了使你回头,便显现愤怒金刚相,手上拿着金刚降魔杵,眼睛瞪得溜圆。你一看便害怕了,不敢继续作恶,赶快回头。那就是威,用这个办法制服刚强造恶的众生。

  慈悲摄受也好,威德折服也好,所用方法手段不同,目的相同,要我们断恶修善,破迷开悟,离苦得乐,了生脱死。阿弥陀佛在极乐世界教化众生亦是如此,慈威兼施。如阿弥陀佛变化众鸟说法,便是用慈悲摄受众生。关于这一点下面会进一步说明。

  那些造五逆十恶本该堕地狱的人,临终时地狱相现,害怕得不得了,由于宿世善根福德,感得善知识教令念佛求生净土,他听了当下信受,念佛不到十声,蒙佛接引往生极乐。虽然到了极乐世界,可他的恶习还在。至于那些三恶道往生的众生,则更不用说了。对这一类刚强众生,阿弥陀佛就得用威德折服之。经文虽未明说,但我们读经要善于体会,佛说法是圆融的,说了一面,另一面也包括在其中了。

  极乐世界的众生听到众鸟的法音,亲眼清楚明白地见到了阿弥陀佛的慈威不可思议,亲身体会到了阿弥陀佛教化众生的良苦用心,怎不油然生起深深的感恩之心?怎不迅速觉悟呢?心里自然就念佛,声声弥陀唤醒自性觉。

  “法喜人心,法味充足,故念法。”什么叫法喜?闻法而心生欢喜,就像同修们听《弥陀要解》,越听越有味,心里很高兴,那就叫法喜。未闻佛法之前,迷惑颠倒,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常生烦恼,苦不堪言。闻法之后明白事理真相,再遇境缘,便知该如何处理,有智慧便不生烦恼,而生欢喜,这就是法喜人心。

  法喜人心的人,如同吃东西尝到滋味了,法味充足。因此,他听了一次经后,下一次还要来听!

  极乐世界的众生听了众鸟畅演的法音,心开意解,法喜充满,如饮甘露,法味充足。闻法生喜即吃法喜食,能增长善根,资益慧命,时时回味,其乐无穷。心里自然念法,体悟自性本具之恒沙法门。

  “同闻共禀,一心修证,故念僧。”极乐世界的众生,同在一起听经闻法,共同承受佛的教诲。一心修证。修证就要一心,不能三心二意,否则永远修不成,也证不成。修是修行,即修正自己错误的心行。佛法是佛的正知正见,闻到佛法后,要将自己原来和佛法相违背的邪知邪见通通抛弃,以佛的知见作为自己的知见。知见端正后,就要修正自己的行为,将自己原来和佛法相违背的身口意三业的污垢通通清除,做到三业清净。所以修行不是三五天便能修成的,需要经年历劫。从初发心到成佛,就是一个修行的过程。证是证果。随你修行功行之深浅,证不同层次之果位。如小乘从初果向至阿罗汉有四果四向八个果位,大乘从初信至妙觉有五十二个果位。这些修行人都称为僧。

  极乐世界的众生,共住在以阿弥陀佛为校长的佛教大学里,诸善俱会,为师为友,所作所办之事业皆相同,可谓法界第一大僧团。弥陀讲经,众鸟说法,同闻共禀。晨供他佛,饭后经行,福慧双修。菩提道上,任运证果,步步高升。怎不感念师友提携之恩?心里自然念僧,见贤思齐,恢复自性本然之净。

  解  能念即三观。所念三宝,有别相、一体,及四教意义,三谛权实之不同。如上料简道品,应知。

  上面讲了念三宝。这里进一步简别能念所念,以及各种三宝。

  “能念即三观。”能念的是我们的心,有空假中三观之真实智慧。能念之心,体本空寂,觅之了不可得,即空观。能念之心,有圆照法界之用,于一切法无不明了,即假观。正空寂时,而复常照;正圆照时,而复常寂,寂照同时,寂照不二,即中观。我们能念之心以三观智慧念三宝,便自然与三宝相应。

  “所念三宝,有别相、一体,及四教意义,三谛权实之不同。”别相三宝是从相讲的,别相即有差别之相。佛宝是法身佛、报身佛、应化身佛,这三身前面已介绍过。法身佛是毗卢遮那佛,报身佛是卢舍那佛,应化身佛则很多,如娑婆世界的释迦牟尼佛,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都属于应化身佛。法宝是教、理、行、果。教是佛的言教,即经典。理是经典所诠的理论。行是修行的方法。果是修行所证的果位。僧宝是三乘贤圣。三乘即小乘声闻、中乘缘觉、大乘菩萨。贤者和于善之义,圣者会于正之义,贤圣之别在断惑证理,即见道否。和于善,虽离恶,而未发无漏智,未断惑证理,尚在凡夫位者称贤,如小乘见道前之七方便位称七贤,大乘初地前之十住十行十回向称三贤。既发无漏智,断惑证理,舍凡夫之性者称圣,如小乘须陀洹以上之四果三向称七圣,大乘初地以上之十地称十圣。

  什么是一体三宝呢?一体即真实之体,一体三宝是从性讲的,亦即人人皆具之自性三宝。下面我们引用印光大师在上海护国息灾法会上,传授三皈时讲的一段开示,来解释一体三宝,印光老法师称之为自性三宝。

  “且所谓三宝者,有自性及住持二种。佛者,觉悟之义。”佛就是觉悟的意思。“自性佛者,乃即心本具、离念灵知之真如佛性也。”这就是玄义辨体中讲的实相。离念即寂,灵知即照。自性佛宝即人人本具之佛性,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在圣不增,在凡不减。众生本来是佛,因一念不觉,迷了才沦为众生,觉了即能回归自性佛宝,故皆当作佛。

  “法者,轨范之义。”轨即规则,范是模范。“自性法者,乃即心本具、道德仁义之懿范也。”万德万能、正知正见是我们自性本具之美德。我们因违背了本性之轨范,生种种邪知邪见,起贪嗔痴慢,造作无量无边的恶业,才变成今天这样。佛在经论,尤其是戒律中讲的所有法,实际上皆是我们自性之轨范,不是故意约束我们,而是要我们回到自性法宝,思想和行为均能为众生作表率。

  “僧者,清净之义。自性僧者,乃即心本具、清净无染之净行也。”僧是清净的意思,所谓六根清净,一尘不染。这也是我们自性本具之德行。我们现在违背了本性之净行,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时,就被染污了,顺着自己的,便起贪心;违背自己的,即起嗔心。前面讲了,真心离念,绝对没有贪嗔痴慢这些念头。心性本来是清净无染的,这是自性僧宝。我们要从染污回头,回归自性僧宝,身心清净,一尘不染。“是为自性三宝。”可见自性三宝都是我们自性本具的。

  接着,印光老法师又对住持三宝作了解释。大家常常听说住持三宝,这是保持佛法久住世间之三宝。“住持三宝者,释迦牟尼佛在世,则为佛宝。佛灭度后,所有范金、合土、木雕、彩画之佛像,皆宜尊如佛宝。”佛不在世了,雕塑彩画的佛像就是佛宝,我们应当尊同真佛,礼敬供养。

  “佛所说离欲清净诸法,凡三藏十二部诸经典,皆为法宝。,,三藏十二部,包括了释迦牟尼佛一生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法。这些经典是我们学佛的主要依据,佛所说的妙法,能使我们身心清净,超凡人圣,故称之为法宝。

  “出家受具”,出家受了具足戒的,男众称比丘,女众称比丘尼。“修持清净行者,皆为僧宝。”这句话很重要,说明僧宝不是随便可称的,只出家受戒还不行,必须是修净行的比丘和比丘尼,才有资格称僧宝。就像前面讲的僧团,必须是修六和敬的团体,才能称僧团。所以称僧宝和僧团都是有条件的。

  顺便说一下,因为佛教团体由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四众组成,在家众也是僧团的一员,故也可以称僧,但不能称僧宝。僧宝一定是出家受具足戒的比丘和比丘尼。因此,在家信众要求受三皈依,必须请比丘或比丘尼,代表僧宝传授三皈,为作证明。在家居士不可以,即使是大德居士也不可传授三皈,收皈依弟子。这是我们应当知道的。僧宝非常重要,佛法要靠僧宝来承传弘扬,在世间才不至于断灭。僧宝是佛法住世的标志,什么时候没有人出家,没有出家人真正修道,佛法即灭了。所以对于三宝之一的僧宝,我们应该尊重和护持。

  住持三宝和别相三宝皆是从相讲的,实际上是一回事。别相三宝是佛住世时的三宝,住持三宝是佛灭度后的三宝。一体三宝或自性三宝是从性说的。我们学了玄义辨体后懂得,相不离性,性不离相,性相一如,二而不二。通常讲三宝,就讲从性相简别的这两种三宝。

  依天台教理,如上面简别道品有四教之不同,应知三宝也有四教意义、三谛权实之不同。别相三宝和一体三宝各分四教,恕不细述。藏通二教三宝是真谛三宝。别教三宝是次第三谛三宝,次第隔历,又名俗谛三宝。圆教三宝是一心三谛三宝,一心圆融,又名中谛三宝。别相三宝是权,一体三宝是实。前三教三宝总为权,圆教三宝方是实。

  讲了这么多不同的三宝,对我们凡夫来说,最重要的是一体三宝和住持三宝。种种三宝中,最尊最贵的是一体三宝,这是我们自性本具之三德,佛即法身德,法即般若德,僧即解脱德。一体三宝,我们虽看不见摸不着,却有无穷无尽之妙用,真正是无价之宝。

  现在我们能接触得到的,即耳闻目睹的,就是住持三宝。住持三宝是我们的老师,能指引启发我们的自性一体三宝。当我们看到住持三宝的形象,立刻要回光返照,销归自性,悟证自己的自性三宝。例如我们看到佛像礼拜时,要提醒自己觉而不迷,像佛一样做一个觉悟的人。我们看到佛经读诵时,要以经中的佛知佛见,取代自己的邪知邪见,恢复白性的道德轨范。我们到寺院庵堂,看到圆顶方袍的出家人,要提醒自己在五欲六尘中不被污染,保持自己的身心清净。能这样做就是在开发自己的自性三宝,真正会修行的人就应如此,时时这样做去,很快就能得大受用,感觉自己烦恼轻了,待人接物处事更有智慧,每天生活会觉得很快乐。久而久之,便能断烦恼,了生死,证涅槃。住持三宝无量无边的功德就在这里,佛法赖此而能于世间长住不衰。

  如果不懂得从住持三宝启发自己的自性一体三宝,只是一味地执着外表的形象,这样地拜佛、诵经、供僧修的只是有漏福报,不能伏灭烦恼,不能了生脱死。佛法是内学,不知向自己的内心求自性三宝,而只是向外求住持三宝,说得严格一点,那是心外求法,变成外道了。

  前面结示佛力时澫益大师讲过:“以阿弥种种庄严作增上本质,带起众生白心种种庄严。”同样,我们要以住持三宝种种庄严,带起自己心中自性三宝种种庄严,这才是学佛的根本。学佛人对此必须深深明了,并牢牢地记在心中,这样我们学佛才不会走错路。

壬二  征释略显

  经  舍利弗,汝勿谓此鸟,实是罪报所生。所以者何。彼佛国土,无三恶道。舍利弗,其佛国土,尚无恶道之名,何况有实。是诸众鸟,皆是阿弥陀佛欲令法音宣流,变化所作。

  这一段经文是征释疑难。

  世尊怕人听了极乐世界有白鹤、孔雀这些众鸟说法的介绍,怀疑极乐世界怎么有三恶道?那不是违背阿弥陀佛因地发的国无恶道愿了吗?因为我们这里的鸟,都是由愚痴感得畜生道之报而生,以至天上的鸟,宿世为人时口能说法,但不务真修,死后报生天鸟,以其宿习,犹能说法,但仍是业报所生。极乐世界的众生,六时常闻妙法,心开意解,绝不痴昧。无此恶因,怎会感报恶道而生为鸟呢?

  释迦牟尼佛告诉舍利弗,不要以为这些鸟是罪报所生的。“所以者何。”这句即征,为什么呢?下面解释所以然。极乐世界没有三恶道,那里连恶道之名都没有,何况有实是罪报所生之众鸟?阿弥陀佛在因地发的第十六不闻恶名愿说:“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乃至闻有不善名者,不取正觉。”名尚不闻,何况有实?何况是反显其必定没有。

  那又怎么会有这些鸟呢?佛说这些鸟都是阿弥陀佛的愿力,欲令法音宣扬流布,以神力变化所作,使其畅演妙音以说法,完全不同于畜类凡禽,也不同于天鸟。

  解  征释可知。问:白鹤等非恶道名耶?答:既非罪报,则一一名字,皆诠如来究竟功德。所谓究竟白鹤等,无非性德美称,岂恶名哉。

  这一段文,问答破疑。

  “征释可知。”经文中的征释,已说明了极乐世界的众鸟非罪报所生,是阿弥陀佛变化所作,并无实在之报体。无三恶道之疑已释。

  “问:白鹤等非恶道名耶?”大师怕有人对此无恶道之名还有疑惑,于是假设这个问题,并作了很圆满的解答:

  “答:既非罪报,则一一名字,皆诠如来究竟功德。”大师回答说:这些鸟之身既非罪报所生,而是善报所化,则其名字亦非恶假名,而是善假名了。善报是究竟五蕴功德,这里的五蕴指众鸟之身心,善名是究竟假名功德,故说白鹤、孑L雀,以至菩萨、佛,一一名字皆是假名,以此假名诠显如来之究竟实德。如来智断圆满,证穷惑尽,彻法底源,自性性德彻底显发,所以说是究竟。

  “所谓究竟白鹤等,无非性德美称,岂恶名哉。”诸法平等,生佛一如,一究竟则一切究竟,故一一名字悉皆究竟,在佛为究竟佛,在白鹤为究竟白鹤。玄义辨体中讲,我们的心性具造百界千如,白性本具万德万能。佛修德圆满,性德全彰。便以自性理具之白鹤等,事造果地所化之众鸟,此即性德所现之妙用。名是假名,德是实德,故白鹤等众鸟之名,无一不是性德美称,是究竟功德之名,哪里还有什么恶名呢?我们这个世界的鸟,以恶业而感恶名,完全违背了自性之美德,当然与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神化之鸟,绝对不同。

  解  问:化作众鸟何义?

  答:有四悉檀因缘,凡情喜此诸鸟,顺情而化,令欢喜故。鸟尚说法,令闻生善故。不于鸟起下劣想,对治分别心故。鸟即弥陀,令悟法身平等,无不具无不造故。

  这一段文,以问答显益,显明化鸟说法,有四悉檀之益。

  “问:化作众鸟何义?”有人可能会说:“阿弥陀佛既有愿力神通,为什么不直接叫众生断惑证果,而化作众鸟说法,有什么意思呢?”

  “答:有四悉檀因缘,”大师回答说:因为有使众生得四种利益的缘故。四悉檀是诸佛以四法普施法界一切众生,以帮助众生成佛。序分中对此已作介绍,这里不再重复。

  “凡情喜此渚鸟,顺情而化,令欢喜故。”凡情即那些带业往生,尚未断烦恼的有情凡夫,他们有喜欢玩鸟的习气。如我们这里有些人就喜欢玩鸟,他们早晨起来,就拎个鸟笼到公园里去遛鸟。他可能会说:“我什么都放得下,西方极乐世界也高兴去,唯一可惜的就是我心爱的鸟不能带去。”他的心思释迦牟尼佛早就知道,告诉他极乐世界的鸟比他养的鸟不知要好多少,而且还会说法。凡夫喜欢鸟,所以阿弥陀佛便随顺凡情,变化出种种奇妙杂色之鸟,令众生看了心生欢喜。这就是世界悉檀,令得欢喜益。

  “鸟尚说法,令闻生善故。”鸟尚且会讲经说法,称作万物之灵的人,难道还不如鸟吗?惭愧!听了之后要赶紧生起信心,下定决心,好好学佛,以超过这些鸟。这就是为人悉檀,令得生善益。

  “不于鸟起下劣想,对治分别心故。”鸟本是禽兽,听到鸟能说法,令人起敬,作善友想,不敢对鸟生下劣心,以破除我慢分别心。这就是对治悉檀,令得破恶益。

  “鸟即弥陀,令悟法身平等,无不具无不造故。”了知鸟是阿弥陀佛变化所作,为法身随缘幻化之妙用,则鸟即弥陀,由此体悟法身平等。这个法身平等,是指自性清净法身平等,佛性平等。无不具无不造,即玄义辨体中讲的心性,亦即法身具造百界千如,尽虚空遍法界无有一法不是法身理具事造。六祖慧能大师开悟时说:“何期白性本来具足。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这两句话讲的就是自性无不具无不造,自性即法身。既然万法皆由自性具造,则人鸟平等,生佛平等,情与无情平等,一切万法悉皆平等。能悟此甚深究竟之义理,这就是第一义悉檀,令得人理益。

  解  此中显微风树网等音,及一切依正假实,当体即是阿弥陀佛三身四德,毫无差别也。

  这一段文,结指心性。

  “此中显微风树网等音”,这一句代表依报妙这一科,所示的极乐五尘胜境。微风树网音就是将在下一段经文中显示的:“彼佛国土,微风吹动诸宝行树,及宝罗网,出微妙音。”其中风是触尘,树网是色香味三尘,树网由七宝所成,前面讲过,极乐世界的七宝不但有光色香气,且能吃,所以是色香味三尘,音是声尘。等音指前面经文中提到的鸟演法音。

  “及一切依正假实”,这是总说极乐世界,依即生活环境,正即佛和众生,假即假名,实即实法。

  “当体即是阿弥陀佛三身四德,毫无差别也。”无论依正还是假实,于中随拈一法,当体即是阿弥陀佛三身四德,没有甚何差别。

  三身即法、报、应化,四德即常乐我净。法身是理体,亦即实相。极乐世界是由理体所成之诸法事相。玄义明宗中讲,全事即理,事理不二,依金作器,器器皆金。故任何一法当体即是阿弥陀法身。报身是智慧,应化身是慈悲大用。极乐世界树网、众鸟,一一皆是弥陀悲智双运,变化而作,也就是说,当体即是弥陀报身、弥陀应化身。    —

  国土常然,无衰无变,即常德。无有众苦,但受诸乐,即乐德。随心所欲,自在主宰,即我德。依正清净,无有染法,即净德。引用玄义辨体中的话说,若依若正,若假若实,“无非实相正印之所印也”。实相即心性,三身四德是心性本具之性德。弥陀具三身四德,众生亦具三身四德。佛已彻证心性,故能有随缘大用,理具事造极乐世界。众生尚未彻证,只是理具尚未能起用事造,因而还得求生自心本具之极乐。极乐世界一切依正假实,都是弥陀心性所造之境,亦即弥陀三身四德之具体化。能所不二,心境一如,故说“毫无差别也”。

  极乐世界如此,娑婆世界亦同样,如果我们能彻悟此理,则头头是道,法法皆如,正如苏东坡在诗中所说:“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所以极乐世界在哪里?当下即是!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