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人佛教 > 佛经大全 > 成唯识论 >

成唯识论

成唯识论(Vij?āpti-mātratā-siddhi-?āstra) 佛教论书。又名《净唯识论》,简称《唯识论》。玄奘糅译印度亲胜、火辨、难陀、德慧、安慧、净月、护法、胜友、胜子、智月等十大论师分别对《唯识三十颂》所作的注释而成。10卷。传说玄奘留学印度时,曾广收十家注释(每家各10卷)...[详情]

唯识名词白话新解 十五划

  十五划

  【慧心所】此为心所有法中的别境心所之一。慧即智慧,是明白拣择,《成唯识论》曰:‘于所观境,简择为性,断疑为业。’简择是比量智,于一切所知境界,简择其得失,而推度决定,故简择即慧的自性,由拣择而除掉疑惑,即是慧的业用。在愚昧心中,疑惑心中,则不能起慧。再者,邪见之流,以其痴增上故,不能简择,亦不起慧。

  【慧光】俗家姓杨,定州长芦人,十三岁随父至洛阳,从佛陀扇多出家,时人称之为圣沙弥。初习律部,四年后讲摩诃僧祗律。菩提留支与勒那摩提译出《十地经论》,慧光参照梵本,悟其奥旨,在相州南部弘扬地论,以勒那摩提学说为宗,形成相州南道派,慧光为该派初祖。北魏末,于洛阳任国僧都,后奉召入邺城,改任国统,东魏天平四年(五三七)示寂于邺城大觉寺。

  【慧沼】唐代唯识宗二祖,淄州淄川(今山东淄川)人,生于唐高宗永徽二年(六五一),十五岁出家,曾亲炙玄奘法席,后转依窥基学唯识,深入堂奥。因为他住在淄川大云寺,故人称淄川大师。窥基示寂后,圆测著《成唯识论疏》,与窥基见解不同,慧沼撰《成唯识论了义灯》破斥圆测之说,以显法相正义。他曾先后参加过义净、菩提流志的译场,担任正义,多所刊正。他的著作除《成唯识论了义灯》外,尚著有《能显中边慧日论》四卷、《因明入正理论义篆要》、《金刚般若经疏》、《金光明最胜王经疏》、《劝发菩提心集》等多种。示寂于唐玄宗开元二年(七一四),世寿六十五岁。

  【慧学】为获得圣果而须勤修的三学之一,又作增上慧学。谓能断除烦恼,显发本性,称为慧学。因为观达真理为慧,进习为学。断惑证理,乃慧之作用,为发此慧而进修,故称慧学。参阅‘三学’条。

  【嗔心所】嗔又作嗔恚、嗔怒,为三毒之一,十烦恼之一,系指对有情怨恨之精神作用。嗔心所,为心所有法的根本烦恼之一。《成唯识论》曰:‘云何为嗔,于苦、苦具,憎恚为性,能障无嗔,不安隐性,恶行所依为业,谓嗔必令身心热恼起诸恶业,不善性故。’苦即三苦——苦苦、坏苦、行苦,苦具是造成三苦之因。嗔是对三苦及造成三苦之因生恚恨心,能令身心恼热,对家人眷属,一切众生,轻则诟骂,重则损害他命,甚至于伐城伐国,喋血千里,莫不由嗔心而起。

  嗔恚心由我执而起,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凡是违逆我意者,我即拂然不悦,进而忿恨恼怒,暴跳如雷。语云:宁起贪见如须弥山,无起嗔恚如芥子许。因为贪中含有爱(贪染之爱),而嗔中含著破坏的成分。见《成唯识论》卷六。

  【嗔火】嗔恚之热恼如火,故称嗔恚火。又嗔恚能烧尽一切功德,故譬之以火。《增一阿含经》卷十四曰:‘诸佛般涅槃,汝竟不遭遇,皆由嗔恚火。’

  【嗔盖】五盖之一。盖为覆盖之义,是烦恼的异名。嗔恚能令人发激怒之情,盖覆心性,妨碍禅定,故以盖作譬喻。参阅‘五盖’条。

  【增上慢】七慢之一。修行之人‘未得言得,未证言证。’叫做增上慢。参阅‘七慢’条。

  【增上缘】唯识宗所立四缘之一。乃一切有为法,生起或结果之间接原因,凡有强胜之势用,能成为他法生起、结果的助力者,皆称为增上缘。如六根能照境发识,有增上之力用,于诸法生时,不生障碍;又如田、粪、水等,于诸苗稼等,皆有成办之助力,故称为增上缘。《大乘义章》卷三载:‘增上缘者,起法功强,故曰增上。’增上缘可分为两种,一、与力增上缘,指能促成他法之生起者。二、不障增上缘,指不妨碍他法之生起者。由此得知,宇宙万法无一不具有此缘的功能,且一法即使不直接为人知觉,依旧有其增上之影响,故增上缘较所缘缘更普遍。然增上缘之范围亦有所限制,即:一、一物不能影响自己,亦即一物不能为自身之增上缘。二、有为法不能作为无为法的增上缘;此因无为法原本即是无生之法,故不属四缘之范围内,自然亦不受增上缘所影响。

  【遮表二门】佛经文字,有遮诠、表诠二门。遮诠门,谓遮遣其所非;表诠门,谓显表其所是。《宗镜录》三十四,辨空宗相宗之相违,其十异中之第六谓:‘遮诠表诠异者,遮谓遣其所非,表谓显其所是。又遮者拣却诸余,表者直示当体。’再如《二教论》谓:‘中观等息诸戏论,寂灭绝离以为宗极,如是之义意,皆遮情之间,不是表德之谓。’

  【遮诠】以否定的方式来表达的,谓之遮诠。佛教中、特别是空宗,通常以此方式表达最高的真理、或觉悟的境界。因为真理或悟境,都是‘语言道断、心行处灭’的绝对境界,而我人的语言、概念,都是相对性的,只能表达相对性的现象,不能表达超越相对性的绝对理性,基于此,唯有以否定方式表达。如说赤色,不直说赤,而说非青、非黄、非白,以表达是赤。

  【乐受】为三受之一,五受之一。受,为领纳对境而觉苦乐之精神作用。乐受,即领受顺情之境,而觉身心适悦之精神作用。在三受中,谓于身、心有适悦感受。在五受中,于身之适悦感受,称乐受;于心则称喜受。然俱舍论卷三谓,第三静虑无身受,只有心受,安静而无分别,其适悦之受最重,故称乐受,不称喜受。见《成唯识论》卷五。

  【乐果】涅槃之妙体,离一切生灭,谓之乐;此妙乐为菩提所得之果,故称乐果。《观经玄义》曰︰‘开示长劫之苦因,悟入永生之乐果。’

  【数】为二十四种不相应行法之一。数即数目,如一二三四,个十百千等。《百法直解》曰:‘数者,依于诸法多少相仍相待假立,故有一十百千乃至阿僧祗之差别。’在《百法纂释》中谓:‘言数者,度量诸法之名,如权衡升斗丈尺等,或一、十、百、千之类。’数目是一切事物现象计量的标准。

  【数习力】累积多数习惯,谓之数习;由数习所成之力,称为数习力。又作串习力、习力。《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十三载:‘中有才起,由串习力,圣道现前,断余随眠。’

  【缘起】缘起 梵文 Pratityasamutpady 、意思是‘由彼此关涉而生起’。这是佛教的基本理论,是佛陀对于生命、存在的基本看法。佛陀认为,现象界中,没有永恒存在的事物,也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一切都是关涉对待的生起、存在,故《杂阿含二九三经》解释缘起谓:‘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也就是一切的生起、存在,都是彼此关涉对待而有的。这种关涉对待的关系有两种,一种是由空间所现的同时依存关系,一种是由时间所现的异时因果关系。异时的因果关系,即所谓是‘此生故彼生,此灭故彼灭。’此为因而彼为果;同时的依存关系,即所谓‘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此为主而彼为从。而此因果主从,并不是绝对的,换一个观点来看,因果主从又可以倒置过来。所以经文中说:‘佛说:譬如有两根束芦,互相依倚才能植立,朋友们,缘名色而有识,缘识而有名色,此生则彼生,此灭则彼灭,正复如是。’朋友们,两根束芦,拿去这根,那根便竖不起来;拿去那根,这根也竖不起来。名色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正复如是。’

  有谓缘起(旧译为因缘)、缘生可以互为通用,事实上仍有其区别之处,缘起是以因边立名,缘生是以果边立名。《良贲疏》曰:‘言缘生者,缘为众缘,生者起也,诸有为法,皆从缘生。’

  【憍心所】此为心所有法中的小随烦恼心所之一.憍者骄傲,由于得到世间名利而骄慢自大。《成唯识论》曰:‘云何为憍?于自盛事,深生染著,醉傲为性,能障不憍,染依为业,谓憍醉者生长一切杂染法故。’见《成唯识论》卷六。

  【谄心所】唯识宗立五位百法,此为心所有法中的小随烦恼心所之一。谄者谄曲,为了取得别人欢心而阿谀谄媚,以达到自己谋求的目的。成唯识论曰:‘云何为谄,为冈他故,矫设导仪,险曲为性,能障不谄,教诲为业。’见《成唯识论》卷六。

  【审虑思】三思之一。见‘三思’条。

  【轮回】轮回梵语 Samsara、音译僧娑洛,义译为轮回,亦译为生死,亦译作转回转生,或生死相续。谓众生依惑业之因,招感三界六道的生死轮转,有如车轮回转,永无休止,故曰轮回。轮回本是古代印度婆罗门教的教义,后被佛教袭用了此一名称,并发展佛教的内容。

  【润生】烦恼有分别起和俱生起二种,分别起烦恼是依邪师、邪教、邪思惟三缘而生起的烦恼,自然而有的烦恼称为俱生。分别起的烦恼造作善恶诸业,俱生烦恼润其业种而使受生,故生润生。参阅‘九品润生’条。

  【焰慧地】修唯识行,于第四修习位中十地的第四位。此位菩萨,安住最胜菩提分法,妙慧殊胜,能断烦恼,如火焚薪,如《解深密经》云,由彼所得菩提分法,烧诸烦恼,智如火焰,是故第四地名焰慧地。唐代遁伦撰著《瑜伽论记》,有云︰‘烦恼如薪,智如火焰,四地道火,烧烦恼薪,法喻双标,名为焰慧地。’

  【静虑波罗蜜多】修唯识行,于修习位所修的十种胜行之一。静虑有三种:一、安住静虑,就是安于现法乐住而不动。二、引发静虑就是由静虑所引发的神通妙用。三、办事静虑,就是成办利生事业。见《成唯识论》卷十。参阅‘十波罗蜜’条。

  【德慧】梵名Gunamati,音译窭拏末底、求那摩帝,为唯识十大论师之一。他是南印度人,住世年代在公五世纪下半。《成唯识论述记》卷一称他是:‘安慧之师,业冠前英,道光时彦,芳声流于四主,雅韵骧于五天,圣德神奇,未易详举。’据说他幼时敏达,学通三藏,理穷四谛,又擅长定门。时摩揭陀国有数论外道摩沓婆者,学通内外,素受国王崇敬,德慧与之辩论获胜,摩沓婆呕血而死,德慧深为国王敬信,以外道封邑为之建寺院,供养甚盛。其后德慧曾住持那烂陀寺,声誉高极一时。他的著作有《唯识三十颂释》、《中论疏》、《随相论》等。参阅‘十大论师’条。

  【欧阳渐】杨仁山的弟子,是民国初年的唯识学大家。渐字竟无,以字行,江西宜黄人,生于清同治十一年(一八七一),以优贡出身任广昌县教谕,受同乡桂伯华的影响,依杨仁山学佛,宣统三年,杨仁山病逝,竟无承师遗命,主持金陵刻经处。民国十一年创设‘支那内学院’,附设‘法相大学特科’,专弘法相唯识,不涉他宗。门下弟子,皆一时之选,故有宜黄大师之称。竟无天资绝高,慧解超人,读书目十行下。内学院藏书万卷,多经他亲手校勘。他不但精研法相唯识,且穷究般若涅槃。他在唯识学上的成就,有唐以来第一人之誉。他在唯识学上的代表作,是唯识抉择谈。

  民国二十六年中日战争开始,京沪告急。竟无率员工学生运经书溯江而上入蜀,在四川江津成立支那内学院蜀院,继续刻经讲学,民国三十二年(一九四三)病逝,世寿七十五岁。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