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人佛教 > 佛教故事 > 人物故事 >

贫穷女子被劝化 布施衣裳成天人

\

原标题--须达劝化贫女生天

诗曰:「欲识何谓种福田,贫能布施信心坚,

  因生万果增无量,善法财延智德填。」。

  佛陀住世时,舍卫囯的须达多长者,曾以黄金铺地做为代价,购买祇陀太子的花园,兴建祇园精舍,恭请佛陀说法。又以百千金钱,布施供养佛陀,作为供佛安僧的资粮。

  有一天,须达多长者深自思忖:我官居宰相,财富无量,虽以黄金铺地,创建弘法道场,又以百千金钱供佛及僧,这些布施,在我来说并不困难。至于那些穷人,如能节省一点日常费用,以金钱、衣服、饮食,或针线等物,用来布施,这样的发心,虽然困难,但是获得的功德利益,却是无量无边。

  须达多长者到王宫去向波斯匿王禀告,说明他要劝化贫穷人,发心供佛及僧。囯王是虔诚的佛弟子,非常赞叹须达多长者的发心,于是立刻派遣使臣到街上去宣告:「须达多宰相,在此七天内,将乘大白象于四道街头巷尾,向民众劝化,请大家发心供佛及僧,布施修福,共种福田。」。

  人民得悉须达多长者劝化的消息,大家都欢声雷动,淮备了各种财物布施供养,可说是应有尽有。这时,有一个贫女,替人家做苦工三个月,仅获得一块布,当作衣服披在身上,她看见须达多长者向大家劝化,即请问邻居说:「须达多长者的财宝多得不计其数,任何物品都不缺乏,如今他还欠了什么,又为何出来向大家乞索?」。

  邻人告诉她说:「其实须达多长者什么都不缺,只是为了怜愍贫苦人没有种福田的机会,所以出来向大家劝化,共同修福。他所得到的财物,全部用以为大家供佛及僧,广种福田。佛陀曾经说过:贫苦的人,是因为他前生没有种福的关系。」。

  《诸法集要经》卷八说:「由淨施所感,十二种功德,得生人天中,财富无与等。若人反是者,获咎亦如此,愚痴不乐施,后堕于恶趣。若广行布施,解脱贪缠缚,摧彼我慢幢,破灭诸痴暗;施为彼先导,引生诸胜处;于人世天中,当招于巨富。施如彼浴池,戒能净诸垢,以智善观察,能超于三有。谓施戒及智,三种如灯明;若人善修习,永离诸痴瞑。爱恚如巨海,疑惑如波涛,欲渡彼险难,当修施戒智。众生多狂乱,随所生贪着;欲防护彼心,当修施戒智。如是三种行,我说为良药;善除烦恼病,皆使获清凉。不修施等行,彼则为愚痴;是人常苦恼,求乐则无有。」。「布施」如同把种籽播种于良田,将来可以获得无量倍的福报收获,所以「布施」又叫做「种福田」。希望离苦得乐的人,必须赶快发心广种福田。贫女听完这话之后,内心非常欢喜,自忖:我前生不知善恶果报,又不修布施之行,以致今生贫穷困苦。现在如果再不悔悟,不发心布施种福,那后世就更加贫苦。

  贫女虽然有所觉悟,可是她一贫如洗,不能如愿。心中暗忖:如今佛陀出现于世,希有难逢,我虽发心希望供佛及僧,却是心有馀而力不足,无物可作布施,只有这块布遮身,如果把它布施,裸体又不能出外求乞,怎么办呢?贫女再三考虑之后说:「机会难得,我如果再不发心布施,以后就无此机会,来生后世也就没有安乐的希望;宁愿现在裸体饥饿而死,不愿来生后世贫苦而活。」

  于是贫女即下最大决心,解下身上那块布,从小房屋的窗口掷给须达多长者。须达多长者觉得奇怪,并没有见到人,是谁发心布施这块布?于是派人进去查看,只见贫女裸体而坐。

  使者问贫女说:「那块布是你发心布施的吗?」。

  贫女点头说:「是,是我披身的布。」。

  「你为什么用衣布施,而后裸体而坐?」使者问。

  「我深怕来世贫穷剧苦,所以把这块仅有的遮身布,用来布施。」贫女说。

  使者把贫女施衣裸体而坐的这件事,详细地向长者禀告。须达多长者听了大受感动,赞叹说:「奇哉!世界上竟然也有如此发心的人!」长者立即脱下自身所着的服饰,布施给贫女。贫女获得衣服和珠宝之后,心里充满了无限的欢喜。她说:「我发心布施一块布,立刻得到果报,获得这么多财宝,将来(后世)一定得大安乐。」

  这个贫女后来命终,往生到忉利天去作天人。贫女生天之后,即用天眼观察;前世造什么福因,能生在天上受胜妙乐?她得知自己前世出生在人间,极为贫穷,因为发心希施披在身上的希,所以获得生天。心想:我应该到人间去报答佛恩,以及供养须达多长者。于是顶戴天冠,身挂诸宝樱珞,斋持香花来到祇园精舍,供养佛陀和须达多长者。佛陀即为天人说四圣谛法,天人听闻佛法,于是心开意解得须陀洹道。天人即礼谢佛陀,绕佛三匝,然后还归天上。

  【事见《百缘经》卷六】布施贫穷者,或供养佛法僧三宝,是「得大福报」和「离苦得乐」的根本。然而发心布施的人,必须三轮体空不着相布施,其福德始大。

  《大菩萨藏经》卷七说:「若施彼怨犹若亲,于惊怖者施无畏,凡所有物皆能捨,而心未尝生鄙吝。」。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