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人佛教 > 佛教故事 > 名人轶事 >

黄元申出家后的生活

\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香港电视连续剧《霍元甲》的扮演者黄元申,系中国功夫最佳最早的形象代言人,他的名声响彻中国大江南北,名震海内外,在辽阔的中华土地上妇孺皆知。而今,退出影视圈的黄元申身居何处?二○○四年九月十日,笔者对黄元申进行了采访。
  ·扮演霍元甲後就出家
  出生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的人,提起香港电视连续剧《霍元甲》主演--黄元申,无人不晓,无人不知。黄元申那光彩照人、英武帅气的男子汉形象,曾出现在千家万户的墙壁上,成为海内外无数影迷的偶像,他的形象出现在无数影迷们的衣衫上。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电视连续剧《霍元甲》风靡全国,家喻户晓。
  然而,时隔近二十年,黄元申这位已经在人们心目中和记忆深处慢慢消失、渐渐淡去的昔日明星,如今,到底在哪里呢?二○○四年金秋十月,丹桂飘香,江西省靖安县政府宾馆迎来了一位贵宾,他就是从香港大屿山宝林禅寺远道而来、昔日大名鼎鼎的「霍元甲」扮演者,俗名叫黄元申,现名衍申法师的出家人。对於这样的一位蜚声海内外的知名人物,笔者七年前在报刊读到过他出家的消息报道,是什麽原因促使他出家的呢?时过境迁,他的境况又如何呢?笔者在江西省靖安县采访到了这位久仰的知名人物。
  在江西省靖安县宾馆贵宾房里,笔者认识了这位元昔日令人敬佩的影视明星。眼前的黄元申较之荧屏略瘦,穿一身杏黄色袈裟,灰布缠住小腿,一双黑色布鞋,头发、?需都剃得很乾净,脸部轮廓清晰,满面红光,眼睛炯炯有神,给人的感觉是精神抖擞,神情庄重。
  据陪同而来的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云居山真如寺住持一诚方丈介绍,这次衍申法师是从香港出发,途经普陀山、九华山等地,听说江西靖安宝峰禅寺已修复,便佛心涌运,遂率众僧侣一行七人来靖安拜族寻根,并看看宝峰禅寺修建的具体情况。
  ·从小习武没想过当演员
  今年(二○○四年)五十六岁的黄元申,祖籍四川,一九四八年出生於上海一个书香门第,次年随父母到香港。年轻时家境清贫,十二岁时拜师学习武艺,由於刻苦、机灵,练就了一身过硬武功。黄元申从小就没有想过要去当演员,那时,电影电视播出的功夫片还很少,而黄元甲对武功却执著追求,精益求精,练的炉火纯青。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弟弟替他报名报考演员。在初次试镜的功夫片《饿虎狂龙》中,黄元申发挥得淋漓尽致,获得导演的高度赞赏,由於他的武艺高强,表演出色,一炮打响,之後片约不断。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香港电影业进入萧条时期,电视却蓬勃发展。他在历经磨难之後,改拍电视,电视片《CDW》在港播出後,名声大震,一举成名。一九八五年,武打片《霍元甲》第一次在大陆中央电视台播出,立即成为全国收视率最高的的文艺节目,「黄元申」的名字、「霍元甲」的形象家喻户晓,成为亿万观众瞩目的「焦点」。其实,他则认为主演《绝代双骄》里的「江小鱼」是他最满意的,为此一举荣获美国电视节目金牌奖,当时在香港的收视率最高。之後,他又拍了几部电视剧,均不够理想。接触佛法後,遂动归依佛门的念头。一九八九年,他离开妻儿老小到宝林寺削发为僧。原「太太」对他出家是支援理解的,现在的两个小孩都由她抚养,大的已经二十三岁了。出家後,妻子多次到寺庙找他,黄元申终未相见,听说黄元申的妻子至今仍然没有改嫁。一九九二年衍申法师托他在美国的一位朋友(居士)看望他儿子。一九九三年学校放璁假,他的大儿子黄吉梁找到宝峰寺来看望过他。
  ·出家後心情舒畅
  黄元申为何要出家?他说是「听闻佛法」,缘分注定。过去拍戏时有很多问题在他的脑子里弄不清楚,许多人生问题在书中也找不到答案。接触佛法後,他感到很多问题都能解释融通。过去在拍戏的空闲时,像拍摄《霍元甲》电视剧,他两个月就拍完了,他与同事们在一起喜欢「吹牛」,人家都叫他「包教晓」。黄元申是一个学无止境的人,他对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始终感到不满足,他喜欢看书,满屋子都是书;他喜欢书法,练的一手好字,但他始终说他的书法没练好。黄元申对人生大智若愚,当我问他过去拍戏和现在的生活相比怎麽样时,他笑容可掬地说∶「没什麽区别。人生就是在演戏,过去我演影视剧中人物,现在我演宝林寺里的和尚。」
  黄元申对金钱和名誉并不看重,他接著说∶「我身边有一个年轻演员,名气比我大,财产比我多,可有一天他不慎驾车撞杆而死,如果我像他那样,不信佛,死了什麽东西都带不走,能得到什麽呢?过去出名了,我很有钱,可以经常跟朋友出去上酒馆,玩卡拉OK,看起来是快乐的,其实心里有很多烦恼。有钱并不一定快乐;没钱,像我现在这样身无分文,照样心情舒畅。我有这样的感受,我现在的生活多姿多彩,当然这是从心境上、从精神上去理解的。过去真的活得很辛苦,想角色、想情节、争名利等等,弄的人筋疲力尽。现在烦恼虽然有,但这方面早就没有了,感觉很轻松。」
  黄元申的生活习惯原来很特别,他特别喜欢吃肉,而且喜欢吃生肉,像牛肉,不是生的是不吃的,同事们都叫他「吃肉怪」,他一向觉得自己练武功非得多吃肉才长劲。但後来,一位居士劝导他吃素,少林寺的武功在中国是一流的,那里的和尚都不吃肉。听那位居士这麽一说,他觉得是有道理。後来,那位居士给她一本书,是介绍佛经的,他认真看了,思考了一个月,慢慢的,他对佛教有了一些理解。正从那时起,他才萌发了出家的念头。
  ·苦苦修炼有所成就
  出家後,黄元申取名为衍申,他戒了烟酒肉食,每天只吃两顿,午间过後到第二天早上辟谷不进食。
  衍申法师现在在香港宝林禅寺做杂工,有什麽事情就做什麽事情,每天三点半起床,四点做早课,五点多吃早饭,七点开始诵一个多小时经,然後在寺院里种种菜养养花,现在吃的用的都是自己动手。这些年来,他不再练武功了,练打坐。他深有体会地说∶打坐比练武功的作用大。他最大的感觉是身体比以前好多了,对以前常患的失眠早不知道是什麽滋味了,常感睡眠不够。过去上宝林寺要四十多分钟,现在只要一半时间,他说,这些都是「吃素」、打坐的结果。
  黄元申出家後有许多演艺界的朋友劝他回归演艺界,有许多导演仍找来约他拍片,但是他的出家决心已定,谁也没法改变他。
  现在的黄元申再也不去想以前的事了,他说想了过去的往事只会增加烦恼,对於现在的他,也没有任何意义了。他很大度,也很乐观。他对宗教事业很热心,在靖安的几天里,当他看见宝峰寺的工作生活条件还很艰难时,当即表示要援助宝峰寺的建设。不久,他回到宝林禅寺先後为宝峰寺捐赠了一大笔资金和一辆轿车。他说∶「世事无常,追求事业不能永远拥有,有喜失痛。因为一般事物常常是好的开始悲的结果。人的伤心在於太执著。」
  黄元申对人生哲学、宗教和科学等问题深有远见,他见多识广,言谈中不时留露出与世无争的恬淡和看破红尘的清高。
  临别时,笔者请他签名留言,他欣然命笔,在采访本上写下∶「随遇而安」。是啊,如果一个人在任何艰难困苦的环境中,都能随遇而安的话,也许,这便是一个人修炼的最高境界!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