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七道品讲义:八正道篇

  第一、正见

  第二、正思惟

  第三、正语

  第四、正业

  第五、正命

  第六、正精进

  第七、正念

  第八、正定

  三十七道品讲义--八正道篇

  “七觉支”是教导我们时时警惕自己的心念,注意日常生活的行为,心住于一境,不可散乱放失,所谓“守志奉道,其道甚大”。我们的心志若能时时守于道,道业自能精深博大,否则,即使你透彻了千经万律,也如同镜花水月一般,一点用处都没有。

  “八正道”是我们初学佛者应该认识的见解:

  ‘八正道,谓此八法不依偏邪而行,故名为正,复能通至涅槃,故名为道。’

  我们要如何选择正道呢?若能了解这些字句的内容,那么,这一生所走的路绝对不会偏邪,这八种法不依偏邪,可以行于正道上,不断地精进。

  俗语说:“条条道路通长安”,每一条路都可以抵达长安,但是如果你绕行了所有的道路,那么要及时到达目的地就相当困难了。若是你能选择一条正确的正直大道,那么,要抵达目的地就很快了。例如我们台湾,从台北到高雄之间有许多条路可走,怎么走、怎么绕都可通达,但是花的时间却相当长。现在我们已经建设一条高速公路,这是一条平直的大道,只要花几个小时就可以到达目的地,当然其他公路一样也能通达,旦是必须花更多的时间。

  与此同理,修行如果走上偏邪之道,就无法找到该走的正路,所以必须非常谨慎小心。虽然绕行每一条路后,总是会到达目的地,但是却浪费了许多时间;如果不幸走错路,浪费时间还无所谓,无法到达目的地才是最遗憾的事。所以“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同样是在修行,如果方向不正确,那么,相差就很远了。

  我常说,佛教的名称也可以叫做“救济教”,而其救济的对象则有两类:贫困的众生,需要物质的救济;富有的众生,需要精神上的慰藉。所以“救贫教富”是佛教的根本精神,而慈济目前从事的工作就是这些。你们看看那些贫困的众生,除了物质欠缺之外,精神也非常贫乏,越是贫穷的人,教育水准越低,他们的见解也越少,想法也偏差,这是业重的众生。

  所以,我们全省各地的委员,除了要为他们解决物质上的困难之外,还要弥补他们心灵上的空虚。每个月的发放日,贫民前去领取救济金与救济品时,委员们一定会教他们念佛拜佛,有些地方甚至还固定时间,为他们讲说因果观念,使他们懂得“安贫乐道”。这就是说,除了帮助他们的生活之外,还要引导其心灵意识进入正道的见解。

  有些人在贫困时,常会为了钱财做出不法之事,所谓“饥寒起盗心”,即是指不甘贫穷铤而走险,成了不法之徒。看看现今的社会,赌博的歪风渐兴,搞什么“大家乐”,人人都希望能发笔横财。我听说一些陶瓷工厂的工人,每当爱国奖券的开奖日,就疯狂的签赌大家乐,所以工厂空无一人,无法聚续烧窑,结果导致工厂的休息日不在星期日,而在开奖当日。这是目前社会一种无形的趋向──赌风日盛,这就是不当的行为。

  又例如“飙车”,根据政府的调查,这些年轻人的教育水准、家庭背景,都是贫困的中下阶级,他们飙车的原因之一是希望自己能赢钱,虽然这是以生命为赌注,但是为了八千、一万、五万元不等,他们也要参加赛车,期望自己在这几十分钟之内,赢得奖金。这种不劳而获的心理,也是赌博的倾向,尽管社会各方面一再取缔,他们仍然不断扰乱社会;使每个家庭的父母困扰万分,这就是由于见解偏狭而引起的社会问题。

  富有的众生也有偏邪的见解。现代的台湾,人民丰衣足食,经济繁荣,难免有一些人饱暖思淫欲。人的生活太安逸富足,往往无法安分守己,例如有的妇女,由于生活太过享受、无聊,而不能守好身为家庭主妇的责任,她的工作只有为先生与子女准备早餐,等她们上班上学后,所有的家事都让现代化的科技电器产品代劳,用洗衣机、洗碗机、吸尘器····,一下子就整理干净、打扫清洁了,甚至有人还请佣人清理房子;那么,一整天的空闲时间,她应该做什么呢?

  闲在一间空无旁人的房子中,真是度日如年,无聊又痛苦,没有正当的康乐活动及工作,干脆跑去打牌,不是三缺一,就是三温暖,要无然就跑去舞厅····种种不正当、容易迷失的场所。这是贵妇人家的苦恼问题。

  也有很多先生,家庭幸福美满,妻子温暖贤淑,子女天真可爱,他仍不满足,在外事业显赫,便金屋藏娇,三妻四妾的,招惹一些麻烦,使整个家庭烦恼重重。

  这就是富有众生心灵上的空虚。这些富有家庭中的先生太太,心灵为何空虚呢?因为欲念欲漏啊!欲念多就容易漏失,像一个破桶一样,再装多少水,仍然会漏掉,永远不会满。这些都是邪见的人生,而我们若是学佛的话,就可以走到正道上。

  佛陀济度的有四众弟子,在家众皈依后,必须守持五戒,这五戒是我们人生的正道法,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孔子教导世人也有五种常规──仁、义、礼、智、信;佛教所谓“五戒”,即如孔子所说的“五常”。五戒中的不邪淫戒,就是孔子所说的“礼”,在家者若想拥有天伦之乐及幸福的人生,必定要守夫妻之间的礼节,彼此敬重、互相信赖、诚信忠实,若能如此,就可以做子女们的模范,此即是爱的教育。

  身为长辈的人如果走正道,就像一个好的模子一样,复印出来的物品一定是完美的;如果行为稍有偏差,则像坏模子一样,复印出来的物品一定是坏的。在家者应该好好守持人生正确的规矩,何况是我们学佛出家的人呢?出家修行者乃是人天导师,我们不但要做为人的模范,也要做天人的引导者,所以要更加守持自己日常生活中的举止行为。

  当然,在家的佛弟子,若想在社会上得到同事朋友的敬重,在家中得到家人妻小的信任,都要修身养性,安分守己;所以大学中也教我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总而言之,一切事业与道业,无不是从自己本身做起,我们的心念若正确,则所做所为都能正确无误,而这些都是靠我们心行一致,守正法、守规矩而得的。

  因此,此处所谈的八种方法,一一是引导我们行正道的方法,诸如在家弟子应该以什么观念待人处世、出家弟子应抱持何种观念,做为自己日常生活中修行的正规;所以这里说:“此八法不依偏狭而行,故名为正。”做人一定要正直,否则讲话不能取得别人的信任,不能取信于人,则如同废物一样,对人世一点作用也没有,所以我们一定要以“正”为规。

  修行的人若能心正行正,就可以达到涅槃的境界,“涅槃”乃修行者梦寐以求的的境界,这是真正宁静的境界。心地若能时刻保持宁静,则正大光明;光明又宁静,是多么美好的境界啊!所以这就是修行者所要追求的目标,也就是“道”。

  人生是苦的,但是苦的标准是什么呢?有的人虽然欠缺物质享受,但是生活的非常快乐,有的人物质丰富,但是闷闷不乐,非常痛苦。

  有一句话说“知足常乐”,能够知足感恩的人,一定时常感到快乐满足,知足之人乃正道之人。一个家庭中的每个人若能知足,则能享尽天伦之乐;不知足的人,得到一样还想再得一样,有了归属的家庭之后,还想另筑香巢,这就是不知足者,这样子多么苦恼啊!

  涅槃的境界就是心灵宁静光明。涅槃就是道,只有大家多多守持正法,才能时时刻刻快乐、宁静。

  第一、正见

  人人要修无漏道

  我们说“八正道”,这八种道法可以使我们的人生丝毫无差错、不偏邪,所以这可以说是人生最稳当的正道,现在,逐一分析此八种正确的道法。

  ‘正见──谓人修无漏道,见四谛分明,破外道有无等种种邪见,是名正见。’

  “见”乃见解、观念,一个人在人生道上,分分秒秒之间都存在的许多复杂的念头,而且每个人的心思皆不同。例如你们坐在我们前面,此时此刻你与我的心念必定有所不同,何况你们每个人彼此间也有不同的观念,这就是说,“一念心”是最复杂的。单单一个人就有许多互相矛盾与冲突的心理,若是众多的人聚集在一起,则更加矛盾了,这都是由于一个观念问题而已。

  所以,如果我们大家都学佛修行,观念就能一致,没有冲突;我们若不修行,在世俗上就会为了生活而与人竞争,为自己的利益而争斗;这都是世俗人为了日常生活、工作、学业····等等,而产生的竞争现象。每个人的心念有如野马一样,各朝不同的方向奔驰,这是因为世俗人没有道念的缘故。

  那么,现在我们既然学佛了,就要将奔驰于八方的心念收摄回来,同行于一条道路上。有如一群已经受过训练的马一样,只要发号施令,就能整齐划一,踏步前进,若没有经过训练,就会散乱各奔前程。所以,我们修行就是要统一心念,而其目标在于“无漏道”。

  “漏”,就是流失,就像一个破水桶一样,即使装满了水,在不知不觉中也会全部漏失掉。我每天向大家解释佛教与人生的教法,但是,听我讲话的人究竟能接受多少道理?昨天的法水滋润了心窝,今天是不是已经流失了呢?

  如果能得一善而拳拳服膺,在日常生活中身体力行,待人处世、言谈举止,都尊循这句善法,就称为“无漏”。也就是说,善法保留在我们的心中,永不遗失漏忘,这就是“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一勤天下无难事

  “漏”也可以说是烦恼,我们善念不断漏失,却被恶念取代。就像一个水桶,经年累月地放在外头,受风吹日晒和雨淋,没人看管,垃圾杂物都丢在里面,积满了灰尘沙土。干净的水装进桶里,很快就流失掉,一些污秽的东西则堵塞在里头,流不出去,这就是烦恼。人与人在日常生活中常会互相猜疑,你不相信我,我也不信任你,就会生出烦恼。自以为学问比人高,而瞧不起人,这就称为“我慢”,也叫做“贡高”;既然自以为学问比人高,那对于别人所说的法,又怎么会重视呢?

  圣人之心,时时都非常谦虚、恭逊,以平常心及平等心对待一切众生。有一则孔夫子拜七岁小孩为师的故事──

  有一个七岁孩童用土堆成一座城,正好孔子乘在马车上,由子路驾马车路过此处,子路性情鲁莽,见此孩童不避开让马通行,就大声吆喝说:“喂喂!小孩童,你难道没有看见马来了?赶快让路吧!”

  这个小孩抬起头天真无邪地跟子路说:“你先看看这地上有什么?”子路答:“这是土城啊!”他就说:“自古以来是城让马?还是马让城呢?”子路一听,竟无言以对。孔子在车上见此情景,立刻下车,双手作揖,恭恭敬敬地拜他为师。因为孔子自认活了五十几岁,从来没想过这个道理,果真如孩童所言的──是马绕过城池而通行,并非城池让路给马过啊!

  这就是一个道理,所以孔子非常敬重这位孩童。

  凡夫与圣人的差别就在此。凡夫像一个装了半桶水的破桶子一样,容易摇晃漏水;如果装满了水,则重心稳固,不易摇晃。农夫在收割稻米之前,只要看看田中的稻米,就可以估计今年的收成好不好──如果稻穗都长长得直直挺挺,农夫们就担忧今年的收成不好;如果看到所有的稻穗都弯倒下去,农夫一定很高兴今年可以大丰收了。

  有时候听弟子们说:“我已经学很多、懂很多了····。”我就非常担心他像一棵没有饱满的稻穗一样,半生不熟的。如果他常常低声下气,不论何时都非常谦虚,我便暗自欢喜,因为,佛教慈济志业的慧命将可以延续下去。

  一个凡夫时时刻刻都想表现自己的能力与才干,实在是不算什么,最好是能在日常生活中,处处表现自己的苦干;苦干比能干还重要。我曾告诉大家,不可眼高手低,应该手比眼高才对。一个正常的人是手比眼高,你们了解这个道理吗?或许有人说,眼睛长在脸上,手在肩颈下方,怎么可能手长得比眼睛高呢?

  其实,手是比眼高的,凡是眼睛看得到,手就能做得到,也就是说,我们见解正确时,行动就一定会正确。我的心中想要“为众生、为佛教”尽一份力量时,就会专心致力地做到“为众生、为佛教”,这是手比眼高。所以,这都是见解。“一勤天下无难事”,普通人认为天下之事都非常艰钜,我希望大家的人生观及见解,不要存有“难”字,心无难则事无难。

  所以,我们学佛就要好好去除烦恼,在凡夫而言,烦恼就是障碍──觉得事事皆难,就会造成障碍,如果我们常常贡高我慢、心存贪嗔痴,就是佛教中所谓的五大病──贪、嗔、痴、慢、疑。若能除去这五大病,就称为“无漏”,无漏则无烦恼;污秽肮脏的东西不会沉在桶底,干净的水更不会装满后就流失。

  凡夫被业转,圣人能转业

  人不能离开水,心也不能染著污秽之物,所以我们要去掉染著的心,常常装满甘露法水,这就称为“无漏”。若能如此,自然能见四谛分明。佛教中不论是修小乘、中乘、大乘等各种法,都不能离开四谛法的真理──苦、集、灭、道。想透彻此四种真理,就一定要修无漏道;四谛法的道理透彻之后,自然能产生智慧、明辨是非,破除外道的种种邪思邪见。

  外道的见解都是极端的,一种是“有”,一种是“无”,所以印度的宗教非常复杂。当初佛在世时,有九十六种外道教,这些教法都不离“无”、“有”两种极端的道理,而且都是邪见。而佛陀教导我们的是中道思想,可以说是透彻人生“一切皆空”的道理。

  我常常分析“空”的道理,宇宙世间一切万物,从我们的身躯到所有的一草一木,都没有离开“四大”因素,而每一个“四大”因素,也都是由“四大”所组合而成,如果我们将“四大”慢慢的分离,则最后──“四大皆空”,一切万物都是空的。

  这只不过是透彻世间万物的道理,而佛教中尚有一甚深微妙的无上道,称为“真空妙有”,说“无有”真的是“无有”,但是只有在真正“无有”当中,才能发现一个真正微妙的“有”,那就是──每个人的本性。“本性”是什么模样?“本性”根本无“形”与“色”,就是因为它无形无色,所以我们才称它为“妙有”。

  这个微妙的真理,是佛教最透彻的教育,并非“有”就永远有,也不是“无”就永远无;如果说事事都“有”则会迷,说样样都“无”则会断;说“有”则执常,说“无”则执断。人间若是“无”,则什么都没有,无因也无果,作恶不可怕,为善无果报,这就是“断见”。如果说人间什么都是“有”,什么都是永远存在,则会“执常”。

  佛教教导我们“一切唯业”。业力是我们自己造成的,“业”,无形也无色,一个人的起心动念无不是业。如果你今天想要保持平和宁静的心情,却遇到一位和你有障碍缘的人,一看到他心里就不高兴,听到他说话,心中就起烦恼,无形中便会说出不好听的话,而招惹很大的困扰与麻烦。等你说完话之后,才发觉自己错了。本来打算心平气和地对待人,心念却不自觉地从温和转成嗔恚暴怒,这就是心力的影响,造成彼此之间缘的歧异,也称做“业力”。人被业力牵引,注定了一生之中的一切果报,这也就是佛陀所分析的“种如是因,得如是果”。

  一切的“因”,都是由我们的心力所造成。凡夫被业所转,因为过去业力的影响,使现在的心念无法控制;若是圣人,则能够转业。学佛,就是要学得能够转业,用心力控制自己所有的行动,这些都必须由“正见”修得;我们若能修无漏道,见四谛分明,自然不会被外道的邪思、邪见分散精神。

  在家的学佛者,若能修无上道的正见、无量的正见,则日常生活中一切事业皆在正法的道上,不会有任何偏差。佛性平等,不独是出家人才可以称为“修行”;在家人从事任何事业,无不是在修行。今天听了佛法,就要表现在今天的行为上,力行“正见”,不断增长智慧,则所做所为都是福业。

  佛法所教导的,就是为了端正我们的心念、见解,为了清净我们的观念及心病,所以佛陀设教三藏十二部经,其每一篇经论的教育都大同小异。就是要端正我们的心念及见解;因此“正见”是学佛的要道。

  修行要修“无漏道”,“漏”是烦恼也是无明,我们因常有烦恼与无明,所以叫做凡夫;若是能去掉烦恼、舍除无明,就可以成圣成佛,所以学佛要先修无漏道。所谓“漏”,就是心灵智慧有明显的缺漏,也就是无明遮盖了清净本性,“无明”有五种──贪、嗔、痴、慢、疑,心生无明则不能照了诸法事理。

  “知识”也是一种障碍

  “贪”是无尽的欲念,为了永远无法满足的贪欲而不断地向外追求,是非常苦的!

  有一群以前曾从事医护工作的高阶层社会人士到院参访,他们都已上了年纪,但还在为培育下一代的护理人员而工作。其中有一位等到周围没人时才来和我谈话,看到我就说:“师父,我要来请教您!”问题不外乎现在一般社会家庭存在的烦恼。

  她虽然富有却不知足,而且和下一代有代沟。她出身名门望族,但是年轻时就遭丧夫之痛,所以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独生女身上。这唯一的爱女非常上进,努力认真地求学,使她更加欢欣,对这个掌上明珠爱得入骨入髓,照顾得无微不至。

  等她女儿医学院毕业后,她就想为女儿找一位门当户对的理想对象。正好她女儿在班上有位很要好的同学,而且教育程度与家庭背景都符合她的理想,但是她提出一项条件──他们将来生下的子女,须有一个从母姓,才允许这桩婚事。因为她只有一位女儿,所以希望能传宗接代,香火不断。对方接受后,女儿就结婚了。

  她辛辛苦苦地让他们俩到美国留学深造,支付所有的学费及生活费。他们小两口在国内结婚,在国外深造、立业,并育有四个子女。她无比期待这四个孙子中有一位能为她家传递香火····。但是事不如人意,四个孙子中竟没有一人从她的姓氏。

  人就是这么执著。男方认为娶妻生子,应该都从父姓,即使有四个子女也是一样;而女方却认为,当初为了要求其子女中有一人从母姓,而千辛万苦地付出心血,不计一切为他们筹款,安排未来的生活与学业、事业····,如今却事与愿违,结果闹得双方感情破裂。

  做母亲的想不开,竟然要自杀,一了百了,到现在她还是非常苦恼。我听她说完,安慰她这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只是为一个姓而已,不值得如此烦恼痛苦,她却执著于中国古代传统的观念,不惜与爱之入骨的独生女及唯一的女婿闹翻脸,值得吗?在我们看来是微不足道的事,而她却认为这比生命更重要,她宁愿自杀,也不愿见到没有一个孙子从她的姓。

  后来我说了许多话安慰她,她也很坦白地说:“师父啊!这些道理我都明白,但是我就是看不开,做不到。”我到最后没办法,就告诉她:“你应该心满意足了,你就是太空闲了,才会看不开。”

  她听完一想,就回答说:“是啊!我大概就是太闲了。我一个人住在这么大的大楼里,请一位佣人,有时后她帮我打扫房间,我会和她说话,但话不投机时,也是半句多;何况我若多说她一句,她就不愿意做了。如今,佣人已不住在我家,我每天起床就只有孤单单的一个人,我觉得非常痛苦。”

  我便对她说:“你既然这么空闲,没有谈话对象,何不出外做些事,把爱心散布给需要温暖的人?你这么能干,又有丰富的医学常识,为什么不出来做事,把你的能力和爱心奉献给更多的人?”她就说:“有啊!师父,我曾做过这些事,以前我收到您寄来的慈济月刊,就将月刊上所刊登的贫户一一查对,因为当时我心想:世间真的有这么好的人吗?所以想证实被救济的贫民是否真确,因此一一去看过了。”“你看完后是否觉得自己应该很满足?”我问。她竟然说,因曾从事社会工作,所以不觉得怎么样。

  这就叫做“所知障”。有一种人是不太懂道理,常识不多,心中有结而痛苦;若开导他,他会自我反省,对自己的生活感到满足,若是再让他亲眼看到别人不幸的遭遇,他会更觉得有信心,因为还有人比他可怜,他会更加知足。你们想想,有许多委员和会员加入慈济之后,人生观完全改变了,这就是因为他们的无明尚未受到洗炼以前,贪、嗔、痴、慢、疑等烦恼,都覆盖在良知上,等到接触佛法、领受真理之后,忽然间如梦初醒,看得开也放得下,并且尽力发挥良知与良能。

  反观刚才所说的那位女士,有才力又有能力,却怀著满心的怨及满腹的苦,她若是看得开,以目前拥有的财力,不知可以救多少人?但是她却自寻烦恼,还想自杀;如果真的自杀身亡,那所有的遗产还不是被她最痛恨的人得去!这实在是得不偿失!

  爱的真谛

  有一位委员非常难得,过去也和这位母亲一样,把所有的爱心全部放在子女的身上。她刚加入慈济时,虽然也受过儿子和媳妇的气,但是她还是很爱他们,她得悉慈济要兴建医院,就发心捐赠病房,连续捐了十几间,一间病房需三十万的经费,她就以自己本人和儿子、媳妇、女儿们的名义捐善款,为全家植福。

  此后,她慢慢从事慈济的工作,又常常去访问贫民,这一段时间,她真正体会到人生爱的真谛,她认为,自己不一定要把爱心全部放在子女、儿媳的身上,她可以将这份慈母心扩展为大爱的慈悲心,可以把自己的能力扩大,献给更多需要帮助的人。所以她不断地、无限量地付出,至今已捐了将近七百万的建院基金。她还告诉我,她还有很多的股票、现金──该为子女们做的,她都已经做了,不但为她们买房子、置产,还为他们打好事业基础,一一将他们安顿下来。而且她又把银行的几百万元和股票,乃至在她名下的财产,全部捐赠慈济。

  她可以说是完全付出,不求回报;她唯一一个要求──希望这笔基金的利息,在她有生之年能由她领用,其余的本金完全归属慈济,如此一来还可以避免将来子女们争分母亲的遗产···。我觉得她真是一位有智慧的人,将自己的全部财产捐给慈善机构,由慈善机构不断地为她做好事,而且还为她设立专户,每个月有几万元的利息自如使用,不必为生活烦恼。

  这是一位很平凡的女人,而先前那一位女士自称是受过高等教育,所有得道理她都知道的人,两者一比较,后者常跟我说:“师父,我什么都不懂,师父教我怎么做,我就怎么做。我现在很快乐,我的人生已了无挂碍,我会快快乐乐,高高兴兴地过一生!”她除了物质的捐助之外,连身躯都奉献出来,愿将自己的器官捐赠给需要的人。

  同样是女人,各自接受不同的教育,也有不同的观念及修养。所以说,我们学佛者应该有一种认识及见解──有知识的人不一定能领悟到佛法的好处,而普通人也不一定不能接受佛法。像我刚才提到的这位委员,她走入慈济之门后,不迷信也不盲从,她说:“师父教我们时时好心则时时吉祥,心正则事事顺利。”所以她不担心何实会犯冲,也不觉得佛祖安位的时间与位置有何不对。

  而这位女士一来就问我:“师父,我家只有安设祖先牌位,没有安置佛像,不知是否因为这样,所以最近几年这么不如意,一直想寻死?我也曾经请一位老师父帮我看风水,教我如何安神位。”这就是那位高级知识分子所提出来的问题,她甚至还问我说:“那位老师父帮我算命,说我去年有一个很大的死运,要赶快安佛祖,又告诉我要安设在那里。我现在想请问师父,我应该安什么佛?”

  我问她:“你喜欢什么?”她答:“我喜欢观世音菩萨。”我就叫她请观世音菩萨像。她又问我立像或坐式的好,我便说:“你喜欢立像或坐式?”她回答:“我曾经看过一尊立像很庄严、很好看,但是有人告诉我,家中不要安设观世音菩萨的立像,所以····。”

  她的教育程度很高,却迷信地理、风水及命运,甚至对观世音菩萨像也如此执著。反观我们的这位委员多么开明、多么可爱啊!她已经七十多岁了,却不会有任何执著,她常说:“师父教我们心正则风水吉祥,祖先平安。”什么是解脱呢?只要观念见解正确就是解脱了。

  公主的迷惑

  我们日常生活中应该常存有这种观念:

  ‘常观水上泡,亦观幻野马,如是不观身,亦不见死王。’

  以前有一位国王,他有一个独生女,爱之入骨。自女儿出生后,在日常生活中,他的眼界从来没有离开过她,可以说两人形影不离,身心相随。有一天国王和女儿走到池边,看到池中鱼儿跳跃,池水生起许多小水泡。当时正是黄昏,夕阳西下,水上的泡影被霞光照设,映出美丽的七彩五色,这位公主看得高兴极了,立刻向父亲要求将水上泡串连起来,做成她发上的珠花。

  公主自出生以来,要什么就有什么,金银珠宝从无匮乏,现在竟提出这种要求,国王无可奈何地对她说,水上泡是无法拿来串成花圈插在发上的。她女儿一听就说:“我什么都有,就只缺这样,若不肯给我,我就不要活了!”国王非常烦恼,就赶紧贴出告示,叫大臣立刻召集能干的工匠,用他们精湛的手艺挑起水上泡,串成发上的花环。如果无法办到,就必须接受刑罚,终身监禁。

  没多久,国王的牢狱已关满了无法串起水上泡的工人。后来,有一位老者看到国王为了女儿无理的要求,竟把全国的工匠几乎都关起来,而那些人家中还有挨饿受冻的妻儿子女,心中非常不忍,就自告奋勇地到国王面前说:“我可以办到!”国王听了很高兴。老人又说:“不过我有一个请求,因为我无法选择那一颗水上泡最美丽,怕串成花环后不合公主之意,所以想请公主亲手挑选水上泡,看她喜欢那一颗?多大颗?几颗?我再将其串在一起。”

  国王就说:“好!只要你能够串起水上泡就好。”于是赶紧告诉女儿此事,他女儿也认为由自己挑选,串起来一定很漂亮,便跟著老人一起到池边挑选。没想到她挑起一颗就破一颗,一挑就破、一破再破,怎么挑也无法挑起一颗水上泡,最后她累得把器皿丢掉,对她父亲说:“我不要什么花环了,这些水泡根本挑不起来,我愿意放弃,不要了!”

  老人运用智慧,转一个念就可以救出牢狱中的那些人。牢中人为了世间根本无法完成的事而受苦,而有智慧的人却能在短暂的时间内,解开这么多业。如果我们人人都有智慧,能透彻人生无常的真理,就能够快乐自在了。

  佛陀以这个故事比喻:世间的东西,即使用尽心机,也不可得。人忙忙碌碌于世间,这么辛苦到底得到什么?纵然社会上有许多白手起家的大企业家,他们的生活从过去的贫贱到现在的富有,但是他们真正得到什么?这只不过是人生舞台上的一出戏,只不过是他的角色必须扮演的过程;舞台上的戏是一场镜花水月,一旦结束,又带走什么?

  时光无声无息的逝去,人生同样是无声无息的跟著时光而逝。到最后,究竟得到什么?所以我们应该将人生一切的物质、欲望当做水上泡一样。一些哲学家、智者,视富贵如浮云,把一切物质生活视做天上的云一般,似有似无,如梦如幻。富贵只不过是幻景迷色,到底它真正的色彩是什么?我们应该看得开,了解水上泡无常、幻化的道理。

  韩干画马变马的传奇

  所以说:“当观水上泡,亦观幻野马。”我们除了要了解人生如水泡的道理,也要将其视如幻野马。幻是幻化、幻影的意思。

  以前有位画家──韩干,有以天他在野外看到万马奔腾,景象非常壮观。他本身是个文人,手无缚鸡之力,但是他见到勇士操兵的高昂气概,骑马的英姿无比威武自在,心中非常羡慕;他一直有个愿望,就是希望能展现他的马上功夫,能得到一匹千里骏马。

  他当天回到家里,就在纸上下功夫,用画笔全神贯注地把那些记忆中的马画下来,一匹马、两匹马···,每天他都在画纸上画下无数匹奔驰于旷野的骏马,经年累月下来,满脑子都是马的形象、马的影子。他的脑中无一秒是静止的境界,整个心性都是万马奔腾的状态。

  有一天,他画得很疲倦,一趴在桌上睡著了,他睡著后,脑海中还是有奔腾于野外的马影子。这时佣人正好送点心来,开门竟然看到一匹奔腾有力的马在桌上,佣人吓一大跳,惊叫著向外奔跑,吵醒了趴在桌上睡的韩干,他就向外探望究竟发生何事?只见佣人叫了一群人来,大家往里面一看,什么都没有。佣人述说刚才所见的景象,韩干这时候才觉悟这是幻化的野马,因为他本身的精神集中于那里,所以心影幻化于外。他觉得非常可怕,真是“一切唯心造”啊!

  人间原是五趣杂居地

  佛教说:“一念之间,十法界周圆。”只要转一念的时间,就能遍行十法界。何谓十法界?“四圣”、“六凡”──四种圣人及六种凡夫界──合称十法界。“四圣”包括:佛、菩萨、声闻、缘觉;“六凡”包括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

  既然人的心念一下子就周遍十法界,如果生起一念的慈悲心──佛心,心境就与佛境融合在一起;若是生起勇猛精进心救度众生,只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身求安乐,这时心念就已经在菩萨的境界中,这就是菩萨心。

  “声闻”是指声音入耳根,起发了慧识。由声闻而了解,开启慧根,这是“声闻”。“缘觉”是既没听到教法,也没遇到圣人,但是他可以由本具的慧性缘外在的境界,而了解道理。例如他抬头看到树叶变黄、枯落,就知道到了;听到水声、看到水流,就会联想逝者如斯,岁月像流水一样不再回头。

  孔子有一天站在河边,看到流水奔驰而去,他感慨万分地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他能由此领悟时间、年龄的逝去像流水,一去不回头,这可以说是“缘觉”,也是圣人的境界。

  一般社会人士付出爱心帮助贫困的众生,但是他不了解佛的教法与道理,他付出一分就期待一分的回报,这是“天”的境界。有人说:“信我者上天堂。”──只要信仰我,就会上“天堂”。甚至也有人说:“你若来听我的道理,信我的教,就可以天堂挂号、地狱除名。”许多人因此进入这个宗教,这就是有所求。

  现在社会上许多人在做好事,救济他人,但是往往不是为名便是为利。有的人常常说:“我做好事,我得到好人好事的名声”,当他接受表扬时就很高兴,这就是为名;而有些人则说:“我做好事有好报,所以多少要做些”,这是为利。

  这些都是世间的善,这些世间的善当然是很好,世间若有这些善人,则人间世界一定会很美。不过这些善人若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不为任何代价、不为任何回报而付出,则能达到更真、更善、更美的境界;只要超越了凡夫心,就能到达菩萨的境域。

  “天”还属于凡夫的的境界,“天”接下来的是“人”。人间多凡夫,五欲具足,善恶不分,住于世间,所以这个娑婆世界又称为“五趣杂居地”。五趣是五种趣向──众生由业因之差别而趣向之处:天、人、畜生、饿鬼、地狱,也称为“五道”。而阿修罗可以说都包含在五趣中,所以又可合称为“六趣”或“六道”。

  阿修罗的意思是有福无德,这种人只因为过去生中曾做过善事,凭著做好事的福报而感生天堂,但是他没有修养,还是发疲气、起烦恼、斗争,样样都有。

  世间充满了阿修罗道,例如新闻报导菲律宾政变,一些叛军背叛政府、起内哄,此次政变造成几百人的死伤;街道上布满尸体,真是惨不忍睹。菲律宾在这短短的一两年之中,已有多次政变,这就叫做阿修罗,好斗、好争、好战····。

  在此次政变中,菲律宾总统的儿子也受了重伤,他的侍卫有三人当场死亡,多悲惨啊!但是对立的两方仍然宣称无任何商量妥协的余地。政府不肯让步、叛军不肯投降,再继续这样下去,后果真是不堪设想。这就是人间的阿修罗道。

  畜生之中也有阿修罗道,爱争、爱斗、爱战···,例如斗牛、斗鸡。其他又有地狱、饿鬼道,所以娑婆世界称为“五趣杂居地”──杂是很复杂的意思。佛是在人间成就的,贤人也是在人间成就的,世间更有许多十恶不赦的人,不论善人、恶人、圣人、贤人、凡人·····都聚居在一起,因此称为“五趣杂居地”。

  拨开云雾见青天

  人间应该要以智识去分析,心念不可迷惑于世间的幻相。学佛应该有所觉悟,以“幻野马”的智识去体会,假如不去分析了解“水上泡”与“幻野马”的道理,则“如是不观身,亦不见死王”。

  若是不善于将身体与世间的物质看开,那么,无常何时显现于眼前都不知道。“死王”就是无常,我们的生命无常,无常的死王时时都在人的周围,若能透彻世间的幻相,就能够了解生命的真谛;要透彻生命的真理,必须多了解世间幻化的景象。我们应该视富贵如浮云,看得到却摸不到的是虚幻不实的东西,若能如是观,则修学佛法便能彻见人的真正本性。

  有句话说“拨云见月”,云雾拨开之后,月亮才会显现;众生心本如明月,但是多数人都被有色无实的乌云遮住心中的明月。所以我们要拨云见月,把世间一切的物质及一切的人与事,当成水上泡,如此还计较什么呢?我们要真正自我警惕,时时抱持佛心,则我们就是佛;常常行菩萨行,则我们就是菩萨。

  设若心中充满阿修罗,看到人就发脾气、遇到事就计较,将种下其他恶道的种子(因),将来就会显现在人生,得到三恶道的果报。金刚经有句偈说: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做如是观。’

  第二、正思惟

  ‘正思惟──谓人见四谛时,正念思惟,观察筹量,令观增长。’

  文句浅显易懂,简单的教法就是无上的法宝,善于运用者就能终生受用;不善加利用者,花一辈子的时间去追求,还是一无所得。

  佛陀的每一句教法,我们必须用心思惟,所以佛法中有“闻思修”之学。我们每个人都是学而知之者,不是生而知之者。如果一个人出生后什么都懂,不必学习就明白事理,那必是一位超凡的圣人,我们一般人都是凡夫,所以要学而知之。

  学法一定要先从“闻”开始,“闻”就是听。学法须多听法,但是闻而不思则罔──听了之后就忘得一干二净,完全不经过思惟,那就没有一点用处了;所以我们听完道理后,要好好做一番思惟与考量。

  所谓“思惟”,是用心去体会所听的法,听了道理之后,要实践于日常生活中,这就称为“行”,行是行动,也可以说是修养。所以,将所听到的道理运用在日常生活的行为举止上,就是“修”。“闻、思、修”若能同时力行而无漏失,就可以修得“戒、定、慧”,完成三无漏学。

  所以,这虽然是很简单的几句话,我们还是要好好地思考。

  开口动念无不是业

  我们日常生活中一切的行为动作,都是由内在的观念、见解所表现出来的。如果我们的思想、心念稍有偏差,就会“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所作所为,最后必定与目标相差非常遥远。我常常说,圣人与凡夫之间的距离很远,凡夫是圣人的起点,圣人是凡夫的目标,如果我们在起点上稍微有偏差,则走到终点时一定与目标相差千里之远,所以我们平时的观念、思想,不能稍有一点偏差。

  “谓人见四谛时,正念思惟”──四谛法是三十七助道品的根本道法,学佛、学法,不论是大乘或小乘,都离不开四谛六度的道理,这四种真理与六种行动是佛法全部的内容。四谛法是佛法的基础,六度是学佛得过程。这里说“人见四谛时”──“见”是透彻、了解,若是了解四谛的道理,透彻四谛的方法,就能“正念思惟”──见解与观念就会很正确;见解观念正确,行为举止就会非常端正。

  地藏经中有段文说:“南阎浮提众生,举止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口一开、舌一动都离不开业。当然,所谓的“业”,有善业与恶业,若是劝人为善,教人守正道,那开口动舌就是修了善口业,这就是福业,能引导人走入正道。如果人家要行善事,却从中阻挠破坏,开口动舌就想阻碍人家的道业,那已经造了恶业。所以地藏经说,善业与恶业无不是在开口动舌中。

  我们要爱众生,使众生造福,首先要考虑的事是──莫让众生造业。普贤行愿品中有句话说:“恒顺众生”,每天课诵,经文回向十大愿王:“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十种大愿中为何要提出恒顺众生呢?就是不要让众生造口业,不要使众生有障碍道法的罪业。所以必须先迎顺众生,先使众生欢喜,而起赞叹之心,若生赞叹心,就可以成就功德。所以菩萨修行时,首先要注意不扰乱众生的心思,要恒顺众生。

  开口动舌无不是业,既知业有善业与恶业,我们要把握因缘,使众生造善口业,使他赞叹佛法、称赞善法,种下善的种子。绝对不可执著在自己的理上,使众生造业。世俗有句话说:“理直气壮”,得理不饶人,我有理就要争到底,争到赢为止,这是错误的。我们应该将这句话改成“理直气和”。虽然我们有理,但是要时时“气和”,不可“气壮”;认为自己有理,什么都要争到赢,这样就太刚强了,太刚强就会破坏人与人之间的和睦。若能“理直气和”,态度温柔,这样不是非常完美吗?

  普贤菩萨就是以柔和善顺来引导众生,使众生的一切动作都能合于佛法、赞叹佛法、完成佛法。所以我们学佛一定要非常谨慎,所有的思考与观念、见解要时时为众生著想,不可只为自己争个“理直气壮”,要为众生考虑,行道时要使众生培养善业,这样就称为“正念思惟”。

  循序渐进老实修行

  “观察筹量,令观增长”──在这个人生道上,我们所做的一切与所求的一切,要好好运用智慧观察与思量。学佛并非今生此世能成就的,也不是无中生有的,总而言之,是“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因缘必须长时间来成就。

  看看佛陀的修行,经过三大阿僧祇劫,累生累世都在积功德。他不但积福也同时积慧,智慧必须不断累积增长,才能够成就。“筹量”的意思是指时间的长短,有些人认为,若是有心想修行,就一定要与佛一样去完成道业。须知世间没有不须用时间来修行成就的道业,例如学生在校求学念书,也是要依照学校安排的课程进度来修学分,何况是学佛求道呢?总而言之,学习任何事情都要按部就班。

  有智慧的人,一定会依照程序去修行,循序渐进。佛在世时曾说了一个故事:

  有一位国王有个心爱的女儿,自从出生以后,国王就非常疼爱她,每天盼望女儿快快长大,期待她变成一位美丽可爱的青春少女;国王每日朝思暮想,希望能早日见到他所求的理想。

  于是他向全天下的人提出一个问题,看看世间有没有一种使人马上成长的灵药。慈悲的佛陀知道国王的思想不正确──也就是说,智慧缺少筹量;所以他派遣一位精通医术的医生,并嘱咐他向国王说他有方法使其爱女马上成长。精通医术的医生怀疑地对佛陀说:“世间没有药物能令人马上成长的,为何叫我去呢?”佛陀跟医生说:“你告诉国王,你必须去找灵药。在这段时间内,禁止国王与女儿见面,这样就可以了。”

  医生遵照佛陀的教法,就到国王那里,对国王说:“我有一种灵药,可以使公主快速长大。”国王说:“你什么时候可以拿到这个灵药来呢?”

  医生答:“这种药的产地非常遥远,你必须给我一段时间去找寻,只要能找到这种药,任何时间服用都会马上成长。不过,我有一个要求,希望国王在我尚未找到灵药之前,先与公主隔离一段时间,目光不可接触到公主。”

  国王为了女儿能快快长大,就答应医师的要求,与女儿分离一段日子。时间飞逝,转眼间十二年已过。有一天,这位医生终于又来到国王面前,对国王说:“我辛辛苦苦,好不容易从远地取来这种药物,今天你就可以看到你的女儿,她已经长大了。”

  医生就把公主请出来与国王见面,国王一看,自己的女儿真的已经长大成人。十二年前,她还是襁褓中的小婴儿;十二年后,她已变成一位亭亭玉立的美少女。所以他深信是这种灵药使女儿长大的,却忘了这段时间已经过了十二年,这是没有筹量时间的问题。

  透彻四谛十二因缘

  佛陀就以这个例子来跟弟子说,众生只想要立地成佛,学佛见道,但是却忘失十二因缘的过程。学过小乘法的人都知道四谛十二因缘。十二因缘法,第一是“无明”、第二“行”、第三“识”、第四“名色”、第五“六入”、第六“触”、第七“受”、第八“爱”、第九“取”、第十“有”、第十一“生”、第十二“老死”。

  人在六道中受苦,反复轮回,就是因为一念“无明”起,无明即烦恼,“无明”缘“行”,“行”缘“识”,业识推动七识,七识即思想,在思想观念中又向前推至“六识”,六识缘著于外在的尘境,身体就会造业。业识的因种下去后,便带业投胎,称为“名色”。“名色”缘“六入”──有了名色,六根在胎内就会慢慢生长。十月怀胎,六根具足,出世后就与世间接触,这是“六入”缘“触”。与世间接触后便会慢慢成长,带著先天的业因,加上后天的缘来培养,所以有种种感受,苦受、乐受·····,这就是“触”缘“受”。有了感受就会造业,因为有感受就有爱与不爱,此称为“受”缘“爱”。依爱与不爱而造业,就生“有”──有新的因产生。过去种下的因,现在已经得到果报,在果中又造因,就继续种下因。因与果不断轮回,直到一世的“生”、“老死”,又种下来世的因。

  这就是十二因缘,每一个众生来人间,都离不开这十二种因素。

  佛陀举国王为例是一种譬喻,国王希望女儿快快长大,却忽视了十二年的时间;像一个修行者,想学道修行,却忽视了过去的因──也就是“福”与“慧”。

  我们想成就道业,必须有过去的福慧,才能够统理大众、成就道业。有的人修行了几十年仍然未成道业,便怨天尤人,埋怨人为的因素,却忽视了过去的福慧。所以,学佛时,要用心于四谛十二因缘法,不只要透彻了解,还必须把握时间去受持,努力累积福缘与慧业。

  有智慧的人不会斤斤计较,多付出就是积福德;能够与所有的人和睦相处,就是积福慧。在日常生活中请该多加注意,不可离开四谛十二因缘法,一偏差则“差之毫厘、失之千里”,若能如此,就称为“正思惟”,也就是“观察筹量”,增长正因、正缘。

  第三、正语

  每个人都应该多注意自己的观念、思想及语言,而这几项中最容易犯过、最容易造成业因的是口,因为开口动舌是非常简单的事,不必花用多大的气力就能轻易地出声说话。我们出声与人谈话时,常会使人改变观念,若以正语(正当的语言)来引导人,可以使人改变观念,向于正道;设若有一句戏言,或是不负责任的话,很容易导人误入歧途,堕落深渊,而不得自拔,这种言语真是可怕啊!所以我们修行,一定要谨慎注意日常生活中的开口动舌,必须说正确、负责的话,这就是“正语”──“八正道”中的一种道法。

  ‘正语──谓人以无漏智慧常摄口业,远离一切虚妄不实之语,是为正语。’

  人必须时时发挥无漏智慧,无漏就是断烦恼,去掉杂念;能自佛法中得一善而拳拳服膺,就称为“无漏”。

  断烦恼就像取盆盛水饮用一样,必须将盆洗净。有从事厨房工作经验的人,都知道厨房的工作该怎么做,当食物煮熟要放入锅子之前,要先洗净锅子,则这锅食物会非常卫生、可口。锅子盛食物,除了必须洗净外,还必须没有漏洞。

  断烦恼、去杂念,就是要先洗净心地,然后恭听佛法;听后要想实际应用,就必须没有漏失,如此清净又无漏才能受用。所以说,“以无漏智慧常摄口业”的“无漏”就是清净、智慧,修行要修得心灵清净,也要修得无漏。

  孔子称赞颜回能“得一善而拳拳服膺”,因为颜回听孔子的法很少有疑问,也很少发问,他能静静的听,用心去思考,然后表现在日常的修养中。只要他听取一项善法,就能谨记于心,守持奉行。

  一般人平时听法,任凭法师说多少教法,总是一面听进去,一面漏出来,到底受用的有几句?千言万语,得不到一句!

  佛陀曾有一偈文:“虽诵千言,不义何益?”虽然你听很多法,口中也能宣读千言万法,却不能实行,那这些道理有何用处?听而不受用就叫做“有漏”。故佛陀说:“不如一语,闻得可度。”──不如听取一句话,谨记心头并时时拿来应用,那我们这一生就能自度。

  杯子的缺角不去看它便是圆的

  记得台北有位委员,有一次端出一杯茶,杯子稍有缺口,我与她之间简单的对答,竟能传遍无数个家庭,使众人都受用。她说道:“师父,真是抱歉,这杯子缺了一角····。”我回答:“缺角的地方不去看它,整个杯口就是圆的。每个人都有缺点,若不去计较缺点,则每个人都是很好的人。”

  这句话不只一人受益,自从传出去后,每个知道的家庭都能和睦相处,受益无穷。

  在家人能闻一知十,而我们修行人到底能闻多少?得多少?佛陀在法华经中有一段文句说:

  “一位父亲,精通药理、医术,他的儿子全身都是病,他帮儿子看病下药,儿子却不相信自己的父亲是高明的医生,不肯服药。

  “有一天,这位父亲将儿子必须服用的药准备好,留在家中,然后外出周游他国,他到了遥远的国家后,就派人回去告诉儿子说:‘你父亲已经死在他国,再也不能回来了。’这个儿子一听到父亲在远地命断身亡,永远不能回来时,心中无比悲伤。此时他才自觉身体有病,医术高明的父亲为他准备药品,他却不知服用,全身的病痛,有谁能救治呢?

  “他心焦如焚,于是开始找寻父亲为他准备的药物,找遍了父亲的书房,才找出这帖治病药方,他再无疑心,非常珍惜地服用,不久就将疾病治愈,恢复了健康。”

  佛陀在世时举此例子为譬喻,说明人们都有贵远贱近的通病,人与人之间相处的距离愈近,对方所说的话与所谈道理,愈无法体会与了解。大部分的人为了钱财争生拼死,招惹许多烦恼与痛苦,也有许多人在银行中一天到晚算钱记账,算得非常厌烦,一点也不快乐,那是为什么呢?因为他是为别人数珍宝,那些财物都不是他自己的!

  有许多传道者或说法者也和银行、珍宝店的人一样,都是为他人算钱、拣珠宝,不知自己究竟得到什么?既然什么都没得到,也不觉得欢喜快乐,实在是非常可惜,错过许多时机。

  我们学佛,最主要是希望能在日常生活中藉人事以炼心──藉人事来警惕我们、藉外在形象来教导我们,使我们自我反省、断除烦恼。我们不知善用人我是非,做为修行的工具,反而处处计较,招来全身烦恼,未免可惜。所以,我们必须放掉昨天杂念,谨慎于今天的道念,把心思放在举止行动上,这就叫做“道心”。

  我们平时工作,若是拿起这个、掉了那个,叫做散乱心。拿东西时,若是能轻轻拿起、轻轻放下,使周围的动态环境安详寂静,则称为涅槃。日常生活中的举手投足,应该轻轻地提起,温柔地放下,使我们都生活在平和静定而不动粗的气氛中,若能如此则容易修得“无漏”,若能心常存道念,就能增长智慧。其实,无漏与智慧是我们修行的最终目标,若会运用于日常生活上,就能很简单轻易地修得;若不会善用,则这个目标离我们就非常遥远了。善用者当下即开悟,不善用者,即使经过三大阿僧祇劫,还是同样在迷途中。所以说,我们要勤修无漏智慧。

  一句戏言堕五百世猴身

  “以无漏智慧常摄口业,远离一切虚妄不实之语。”──有时我们说一句话也会影响“无漏智”的修得,所以日常生活中要时时注意,自我警惕,若能得无漏智慧,就能常摄口业。

  开口动舌无不是业,欲不造业,则必须以无漏智慧来收摄口业。口业为重,有时候一句戏言、玩笑话语,或是取笑别人,也是会造下不可收拾的因果。

  佛在世时,有一群婆罗门教徒行于树林、溪边(婆罗门教的修行方法不是拜火就是修水行),这群修水行的外道者,在溪边的树林中看到一群弥猴在水边戏水、在林中跳跃,他们心中想著:“人与畜生究竟造了什么业,而生为人、生为畜生?”心念啭动,就互相议论研究。

  这时候,他们远远地看到佛陀,威仪庄严、形态安详地延著山路向他们走近。这些修水行的外道者立即离开溪边,来到佛陀的面前,起了恭敬心,也生出疑惑之念,他们就提出刚才互相议论的问题来请教佛陀。大家指著弥猴群问佛说:“这些猴是因造何业而来?”

  佛陀很安然地回答说:

  “过去无量劫以前,有一位得到无漏智慧与神通的修行者,他在山中修行,在溪边生活,行动非常轻盈。走路离水离地,过河时如行于陆地一样,轻盈灵巧,走路时像风吹云而过月,无比威仪、无比自在。

  “那时有数百个外道者看到这位修行人,起了嫉妒之心,不但不赞叹他的修行,大家还一起开玩笑,说修行者轻盈敏捷、翻山过岭的行动,好像弥猴登山爬树一样。一群人边说边笑,结果,由于一句戏言,取笑修行者像弥猴,而堕入五百世的畜生弥猴群!”

  这多么可怕啊!我们存心说一句戏言,或是取笑别人,这个因果就累世不得开脱。佛陀为这群外道修行者说这段过去生的小故事时,那群弥猴看到佛来说法,本来在树上跳跃不止,听了佛陀的说法后便停下来,边听边流泪。这足以证明这群弥猴在无量劫中受了畜生的身形,是多么地痛苦啊!

  一句话轻易地说出,竟然招致五百世堕入弥猴身,实在是非常可怕啊!所以我们平时说话,必定要慎重其事,绝对不可轻视他人,也不可轻易造口业。学佛,必定要以无漏智慧来收摄口业,若能如此,则可“远离一切虚妄不实之语”。

  我们所说的话句句实话,所说的事,句句负责任,就称做“正语”;反之则造口业。我们的口有四种恶语,即“妄言、绮语、两舌、恶口”,我们要好好地、时时地为自己所说的话负责,不可妄言、不得绮语、不可两舌、更不可恶口,日常生活要记得放弃昨日的杂念,要谨慎于今日的举止行动,行兹在兹,时时刻刻处寂静之境界中,在工作体验中也必须善加用心,若能如此,则可得到正语及智慧。

  第四、正业

  “业”是种子,延续过去也造就未来,是一切作为所造成的结果。业有善业有恶业,业是动作之后的结果,但是业有在前、在后,前后不断的延续,而成因果轮回,说明白些──业就是果。

  譬如种树,一切植物之所以能生长起来,就是因为有种子,种子可以长成大树,大树生累累的果实,果实内的种子又会成长····。业就和树一样,因过去的动作而成就现在的形象,由于现在的形象而应现未来的果报,业的种子即由此而来。

  业必须正,要有正确的业,心保持正直,心正、念正、见解正,行动自然会端正。正是正道,我们必须善加选择所要走的道路,无论是见解、思惟,或是开口动舌,都要好好警惕自心及外在的行为,一点也差不得。“差之毫厘,失之千里”,走路时若方向稍有偏差,则到达终点时会与目标距离非常遥远。与此同理,我们一定要守持正确的方向,心念正确、见解正确,则我们一切动作的业果都会正确。

  ‘正业──谓人以无漏智慧修摄其身,住于清净正业,断除一切邪妄之行,是谓正业。热心消退之后,犹如废铁。’

  我们已经在学佛,学佛最主要是修心养性,必须将心修得端正,将性好好地培养。修心是表面的功夫,养性是往下扎根、坚固道心。我们过去身为凡夫,心思散乱、观念偏差,所以产生无明的凡夫心。无始以来,我们就是以无明来延续业因,才造成今世凡人的果报,现在我们必须修心返回平静的本性,把浮面的凡夫心好好修养,回复清净的圣人性。

  凡夫是一种虚幻不实的形态,凡夫心就是无常。今天很热切地发心、很坚定心志地发愿,热心勃勃,志愿坚定,认为自己必能将工作做好、完成理想,但是却经不起时日的考验,日一长、月一久,那份热心很快就消退了。

  热心消退之后,众生刚强的心态和废铁一样,既冷又硬,这就是凡夫心。听了善法而发心,就像废铁丢入镕炉中,一遇热火,硬硬的铁就会软化;但是炉火熄灭后,这些废铁、杂铁、坏铁还是还原成硬帮帮的形态。

  废铁在过去是新铁时,是非常有用的精良器具,因为年久日衰,缺乏妥善的照顾与保养,而变成无用的废弃杂铁。众生与此相同,在尚未成为凡夫以前,皆有精密、可发挥功能、可利用的性能,因为在世间沾染各种习气,所以成为杂乱污染的凡夫心。

  所有的铁都有成为好铁的可能,等到变成废铁时,就已经成了废弃无用之物。不过这些废铁若再放入烈火之中,烧炼锤打,再以冷水散热,然后继续千锤百炼,则这些废铁将可以还原为精良的器具。与此同理,凡夫的心只是外在的、表面的,并非本性就这么坏、这么硬,不过它的习气就是这样,经过无数生世的时间而成凡夫之劣根,我们修行就是要加强意志,将凡夫心再修炼,使它回复到原来光明的本性。

  在“五根”、“五力”中,已谈过,一个人只发心是没有用的,爱心发芽后很快就会败坏、断损,所以必定要向下扎根,往上生长。根是本性,好好培养根源,自然会向上增长得很贸盛。因此我们要修心养性,仍必须先藉人事、环境、时日开始做起,多多利用时间、人事、环境,来培养自己的耐心与耐性。欲成就道业,必须好好修心、好好养性,如此,一切动作就可以归于正业。

  人应以无漏智慧修摄其身

  所以此处言:“人以无漏智慧修摄其身”──无漏就是清净,要清净心地才能看到自己善美的风光。每个人的心性都有真善美的本性,只是我们心地堆满垃圾,真正清净美好的风光被肮脏之物污染;我们修心就是要清净自己心地本来的风光。清净身心、清净心地,然后才能将佛法拳拳服膺,常常将善法记在心中;而举手投足无不是美好的形态,所作所为,一切都是善的动作,这就是把佛陀教育的善法时时放于心念中。

  例如,说话时,心要放在语言上,说负责任的话。若能说出一句负责任的话,就可以叫做佛法或教法,若所说皆戏言,迎合人心,则称为不负责任的话。所以我们说话时,心一定要放在语言中,若能如此,则句句都是法语、字字都是教法。我们做事时,若能时时将心放在举止动作中,则心地时时都是涅槃的境界,希望诸位好好记住,此即无漏的智慧。

  若能在日常生活中学以致用,心意清净,让佛法深入心中,发挥我们的智慧与功能,则能“修摄其身”──心念与动作不放荡散乱,不做无谓、无用之事,所为的一切无不是佛法、无不是引导众生的举动,以身作则,就叫做“修摄其身”。

  修就是不乱,摄就是专,所以身与意能平齐。凡夫常常身不由己,身体的动作与心不能配合,所以称为凡夫。为何身的动作与心意不配合呢?是因为受了业力的引导。平常我们就一直想做好事、想要行菩萨道,并站在菩萨道中来引导我们的身与心,却常常被非内心的本意所牵引,做出遗憾终身的行为。所以身与意不能时时配合,这是没有修身、没有摄意。我们现在要修摄身心,从身体上好好修行,在意念上善加修摄,使身心一致,称为“修摄其身”。

  柔能调伏众生,刚能坚强己志

  若能做到这些,就会“住于清净正业”,心常处于清净正业,行为也就清净正直。清净就是公德心,也就是发心,我们的心若污染了,就有烦恼业;若是清净就有公德之行,而一切的动作皆在清净的正业中,这就是菩萨的行为。

  我们的心若不清净,就会表现出凡夫的行动,这是自私自利的污染心,所做的都是染著的业。清净之行则是为众生,一切作为皆以众生为重,没有自我,这叫做“清净心”,也叫做“清净业”。

  “断除一切邪妄之行”──若能好好修身正行,自然能断除妄念邪行,断除妄念之行就是修养好本性。修摄身心是表面的、外在的,藉事练心是指修摄凡夫心。我们必须注意,心念与行为都只是修心的阶段而已,若能够安然自在,不特别注意自己的行动,仍能表现出和谐清净的行为,就称做“养性成就”──由习惯而成自然的行为。凡夫的杂乱也是一种习惯,圣人之所以开口动舌就能震憾人心,是慢慢培养成的,久而久之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习惯,他一切的动作行为无不是本性的表现;此即已经修养的本性,也就是已经“断除一切邪妄之行”。

  “断除”是完全灭除的意思,绝对不会起退道心或退转念。平常一般人看到别人行善事时,常会感动而发心,但是凡夫心的劣性还会再产生,道心很快就会退掉,经不起时日的考验,很容易就会生出懈怠顽劣之心态。凡夫心是软弱的、有污染的,若根性没断除,随时就会再复发。

  真正的圣人称为强人,他的强是柔中带刚,刚中带柔;柔能调伏众生,刚能坚强己志。能坚定自己的心志,则能肩挑如来重担。如来的担子有多重呢?普天之下的众生有多少呢?若没有坚强有力的肩膀,就没有办法担荷如来家业,所以,对自己要坚强心志,但是对众生必须有柔软、温和的气度,如此才能恒顺众生,统理群众。这就是圣人、贤者,也就是强人。

  凡夫外表刚强,内心荏弱

  凡夫看起来非常刚强,但是却很顽固软弱。法华经中说,佛将涅槃时,非常担心娑婆世界的众生,所以一直在口头上明说,希望弟子能担荷如来家业,但是他的弟子中,没有一人在佛前发心说:“佛啊!请你放心,我为你负担普天之下的众生!”唯有他方世界的菩萨显现在佛前说:“我发愿为娑婆世界的众生担起如来家业。”他的弟子就向佛说:“佛啊!并非我们不肯发心,而是娑婆世界的众生太刚强,我们若是发心度众生,绝对不敢再来娑婆世界,但是却希望能在他方国度化众生。”

  佛在世时,他的弟子都不敢担负娑婆世界众生的如来家业,可见娑婆的众生有多刚强啊!凡夫很难受教,很容易退却道心,所以无法断除邪妄之行,有如在苦海中沉浮一样。看他似乎快浮上来,但很快又再沉溺下去。佛陀为了救度众生,真是费尽心思、费尽口舌。

  我们在这娑婆世界,时时有人事来洗炼自己的心,也有佛法常常鞭策警惕我们,在这么好的修行环境中,何不好好把握目前的机会,柔和善顺地对待别人,坚定心志地求法修行,这是最加的修行道场。请好好以无漏智慧修摄己身,希望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切动作行为,都在菩萨清净的正业中,不可只为自己私人的利益而著想,应该为众生服务奉献,这就叫做──清净正业。

  这是我们修行的目标,若能做到这样,日长月久,我们一切的污染自然就能消除,道业便常在正道中,不会有邪妄的行为,此即称为正业。应好好把握时间,利用环境,藉事炼心,对自我坚强,对众生柔和,请多多用心。

  第五、正命

  业的成就是因为众生有活命(生活的命根),有生命就有动作,有动作就会产生业。福业与恶业,无论是幸福或罪恶,都是由于众生有命的存在,才会造就这些善恶的业,我们若能正确的利用生命,则生命力可累积福分。

  蠢动含灵皆是命,有知觉的众生都称为命,有气习的出入就是有命的存在。气即呼吸,呼吸存在则众生还活在世间,当一气不来时,命就断了。一期的寿命称为“分段生死”,如幻的命根也有变异生死;断了变异生死,就是四圣生命的慧根。学佛就是希望能去掉如幻的变异生死,进而延续四圣的慧命。

  四圣的慧命就是出家修行,这里所谓的出家不是形式上的出家。出家有所谓身与心俱出家、心出家身不出家、身出家心不出家的形式。当然,因缘具足时,身心出家则能延续佛的慧命,假若因缘不具足,宁可心出家而身没出家,如此尚有功德。以出世的精神入世、发挥生命的功能,成为正信的在家居士,这也是功德。假使身出家而心没出家,不但在修行的道路上无法自立,反而破坏了佛法,这就是一种邪命。所谓出家,有上述的不同形式,我们都是身心俱出家者,心出家而身没出家的人,也是修行者;总之,发心修行的人,就是真正学佛的修行者。

  ‘正命──谓出家之人,当离五种邪命利养,常以乞食自活其命。’

  真正要学佛修行的人,应该远离五种邪命。五种邪命是指一些人为了自我的利益而不择手段,争取世人对自己的供养,以求不劳而获。

  佛在世时制定弟子日中一食,托钵活命。佛本是一位王子,他可以享尽人生荣华富贵的生活,但是为了清净心地,先割舍利养的思想,然后辞亲割爱,离开了利诱的环境,外出修行。经过五年的参学,六年的苦行,终于完成道业,彻悟宇宙奥妙的真理。

  佛自觉自悟之后,便开始教化众生,引度众生。既然要度化众生,就必须先以身作则,虽然它他已成佛,在迦毗罗卫国时,父亲贵为一国之王,富甲天下,但是他仍然以身作则,守持身心、远离名利,他延门托钵,也领导弟子延门托钵,没有师突之别。他的弟子群中,甚至包括他的姨母、妻子、堂弟及儿子。当出印度的社会背景包括四种阶级,划分得非常清楚,地位高低悬殊,若身为奴隶则永远都是奴隶。但是若走入佛的教团,则众人一律平等,没有谁该侍奉谁,或高低贵贱之分,为了生存,就得亲自出门延路托钵,那怕是贵为王子、王亲贵族,皆与庶民同等。

  譬如佛的弟弟是王子的身分,佛的堂弟也是王族,身分地位非常高贵。而地位低者,尚有在皇宫打扫、剃头的奴隶;这些奴隶是当时印度地位最低下、最令人瞧不起的人。但是无论何人走入佛门,就完全平等看待,无高下之别,所以佛陀特别制定乞食的生活。

  若僧团中自设灶炉,就会有人做事、有人不工作的情形,这就是不平等。佛制定乞食的生活是为了领导僧团,为了调伏弟子们贡高我慢心,使那些皇亲王族的出家人,去除骄傲自大的心理,也使本来具有慈悲善心者能提高自信心。佛陀为此制戒:“日中一食,树下一宿,各自托钵以活己命。”

  这就是所谓的“当以乞食自活其命”,这是原始佛教僧团生活的形式。佛陀领导一千多人的僧伽团体,而能人人相安无事、和睦相处,就是给予每个人平等的待遇,才能人人和平相待;这是佛在世时教团的制度。

  比丘托钵不得超过七家

  佛法传至中国,背景形态与印度不同。因为佛教尚未传至中国时,中国已有道教,道教是修仙道,也是修行的一种,修道者通常选择安静之处去修仙炼道。中国人的思想比较保守,名山胜地奇多,这些人就在风光明媚、山明水秀之地建造道观。

  中国的地理环境与印度不同,印度僧团多远离人群聚落而居;而中国则山明水秀,修行人就选择山水优美之处安居,自耕自食,自谋生活,不须要离开居处到人烟较多之聚落乞食,所以中国的修行者多于深山各立丛林,于是寺院道场渐渐增加。有了丛林,便自己种菜、种稻、五谷杂粮····,生产食粮供养自己。当然,他们并没有将佛陀的托钵制度废除,只是变成“化缘”的形式,所以人们都认为出家者沿门化缘也是修行的一种方式。

  但问题就是出在这里,佛制定的托钵只是一碗饭而已,以今天吃得下多少饭,能填饱肚子为限,故称为应量器。现在人称碗为钵,在佛教中亦可名做应量器。佛陀制定出门托钵只能乞讨七户人家,第一户若出外工作,无人在家,则托空钵,到第二户时,他们刚下工还未煮饭,则又是空钵,再至第三户人家,他们连本身都养不活,所以没有剩余的饭菜分给僧人,便又是空钵。

  总之,佛制定规则,沿门托钵不可超过七家。七家都托空钵时,就要好好自我反省;今天自己欠缺德养,没有受福的份,所以回去要善加修行。若出门只托一家就满钵时,要为自己祝福,并感谢众生的恩德,要为众生祝福,为自己庆幸。托满钵时,虽只经一家,也要知足而回。这是佛的制戒,只以一碗饭为满足。

  而中国将托钵演化为化缘,化缘则不限食量,多多益善。这就叫做邪命,已非以应量器为限,变成毫无限量;不是什么功德无量,而是贪求无量啊!

  过去的祖师,把中国修行者容易犯的过为分成五种,称做“五种邪命”:

  一、诈现异相。

  二、自说功能。

  三、占相吉凶。

  四、高声现威。

  五、说所得利,以动人心。

  第一种邪命──诈现异相

  “诈”是不实、虚伪,例如“未得谓得”──自己尚未得道,一点功德也没有,但是为了使众生供养自己、尊重自己,便告诉他人说自己已得道放光、惊天动地,说法时天龙八部都会现前!众人所以没看见,因为是凡夫、是肉眼。有的人听了这些话,就会认为对方很了不起,他说的法虽然平凡人听不懂,而天龙八部却都很欢喜地来听;为了怕丢脸,就干脆说自己也听得懂、也很感动,这叫做“诈现异相”。

  有的人甚至说:“我处于深山之中,人烟隔绝,不食米、不饮水、不吃果,却能存活,这是我得到了神通的缘故。我坐禅时,得到宿命通,知道你过去生是如何、如何···。因为我能告诉你过去生是什么,所以你应该相信我所知道的。”

  总而言之,诈的意思是不实,是奸诈、狡骗,诈骗众生、对自己不忠实。这是佛陀教诫中最严重的罪业,在法华经中佛说:“未得谓得,是大妄语业。”尚未到达某种境界,却告诉他人我已得到什么、什么····,这是大妄语业,也是大邪命。

  佛陀严厉地教导我们,不可显异惑众。纵然有德,明白道理,有种种内涵,也不可宣称自己能知过去、预测未来,应该隐己之光明,现凡而不可现异。因为佛设教是为了人间众生,所以讲法时必定要讲他们日常生活能了解的教法,不可说些高深莫测之事,如此反而扰乱众生心,而且迷乱颠倒。

  看看现在有多少说要热心修行的人,精神错乱、是非颠倒,那就是因为他所接触的宗教太过于高深莫测;脱离现实的人生,而追求“诈现异相”的境界,使得初学者不解道理,道未得而神先乱。所以,纵然已得到宿命通或其他神通,还是要隐藏这种凡人无法理解的境界,也不可有诈现异相的邪命。

  所谓修行者,不只是指出家弟子,在家的佛弟子也包括在内;佛弟子要远离五种邪密命,不可以邪求、邪思以利养,应以乞食自活其命。

  学佛是希望能回我本性,人之本性是纯真、单纯的,纯则不杂、真则不诈;修行是要回归本性、彻见十相。法华经的经义是教导我们去除小乘的无明,回归一乘的实相,亦即返妄归真。凡夫皆有污染、妄念,要归返真如本性,就要远离诈现异相,远离不实与虚妄,不可为了争取人们的供养与尊重,而造下妄语业──“未得谓得”。尚未得道、尚未彻见真理,却说自己已得道、见道,说自己已经开悟了,这就是妄语;尚未证果,心性尚未与理会合(性与理互相会合才是真正的开悟),而说自己已证果、已得果,这都称为“诈”。

  “异”是指神通变化,凡夫所言是神通莫测的异相,我们必须自我警惕、远离异相,不可犯了这种毛病。世俗之人也是一样,要小心谨慎,日常生活中莫贡高我慢,以为自己怀才不遇,这就是“未证谓证”。

  慧能祖师慧性本具,闻一理即能通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