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遍照光明藏无字法门经讲记

\

讲述无字法门经的缘起

  民国七十年,本苑戒子从戒坛带回「大乘遍照光明藏无字法门经」数册。是朱培荣老居士所书写本,字体工正,令人一见喜悦。
  展读之下,惊喜万分。因为我曾印过「佛经选集」二册,本拟将此经纳入佛经选集。但是等到书出版后,此经竟被遗漏了。所以重睹之下,倍增法喜。
  于是与朱老居士连络,欲请百本与众讲解。承蒙朱老居士慨允惠赠,始促成讲此经的因缘
  所谓「讲」经,不过自美其名而已。愚痴如我者,诚如经云,「凡所有说,皆是虚妄也。」
  慧修随堂听讲,录制成册,欲留作纪念。此又妄上加妄了。
  讲解此经,全依朱老居士书写本。当时未与藏经校对,但我相信朱老居士所书,不会有错的。
  比丘智谕

前言

  此经有三种译本,均收于大正藏第十七卷。第一种译本为元魏时菩提流支所译,名「无字宝箧经」。元魏系拓跋氏所建,因为孝文帝改姓元,故称元魏。亦称后魏、北魏。
  第二种译本,即地婆诃罗初译本,名「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第三种译本,地婆诃罗再次翻译,名「大乘遍照光明藏无字法门经」。
  此经所阐,以般若为宗。般若沤和互为里表,般若译为智能,沤和译为方便,为三乘所共秉,人天所遵循。三世诸佛,皆依般若波罗蜜而得成就。般若波罗蜜即是佛性,即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曰「般若菩萨母,方便以为父,三世诸导师,皆由此法出。」今以方便故,出二字法门。二字法门者,除修之道,智断之功也

讲经题

  【大乘遍照光明藏无字法门经】
  【大乘】
  大乘是华语,梵文叫摩诃衍。摩诃是「大」。衍,译作乘。大乘是对小乘立名,所谓大小二乘。其实二乘有二种说法:一、声闻缘觉叫二乘。二、大乘小乘叫二乘。又有所谓三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声闻缘觉皆名小乘,菩萨是名大乘。大乘在因上说叫大乘,如果在果上说叫佛乘。所以法华经云,唯有一佛乘,无二亦无三。有说一乘究竟,有人说大乘究竟,有人认为一乘不二所以一乘究竟。有人认为大乘无外,所以大乘究竟。又有人说一乘是果大乘是因。若详细分辨经义实无这些分别。
  大乘说何道理?摩诃衍论云,摩诃衍者,空义也。空义是究竟了义,亦叫第一义。不过很多人不知空义,他把空对有来分别,他不知佛所说的有即是空。佛灭以后提倡大乘法的,都知道是马鸣菩萨与龙树菩萨,马鸣菩萨的时候,尚未特别提出 空义。到龙树菩萨时特提出空义。他说的空义不对于有而说空的,所以龙树菩萨说,若人于空义取着于空相是为邪见人。所以空不可执着,执着空是戏论,戏论就是不实之论。所以接着龙树菩萨说,若人了达空而不取着于空是佛道初相。我们知道初地菩萨初初了达于空,这空叫中道义。
  小乘声闻缘觉亦了达空,可是他们是偏空,大乘虽然了达空而不偏于空。以后无着、天亲二位菩萨出现于世,他们依如幻边立法相宗,后人说他们是说有的,我们要知道,佛不说有,佛说一切有法如幻。以如幻故当体即空。我们可以说,法相宗是从如幻边说空。甚么是如幻义呢?如幻是假的,假非实有,所以如幻就是空义。一切法相皆如幻,若人了达诸相如幻,是人为如实知法相。若人执着法相为实有,此人便生邪见。
  所以经上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大家千万不要听到说相宗就执着相是实在的,那是颠倒见邪见之人,所以说佛法就是明真空理,故出家叫入空门。
  大乘与小乘分别在何处?这个大乘从智方面说比小乘大,小乘智小。声闻缘觉 所求是有所得智叫一切智。何谓一切智?知一切法皆空。所以小乘人是偏空。一切法皆空这是实在没错,可是他没打转身,不会全体之义。
  有人说小乘人是知法的总相。其实小乘人实在不是了达法的总相。为什么呢?经云,于空知无量,于无量知空。于空知无量,是了达法的差别相,谓之差别智。于无量知空,才是了达法的总相。了达法的总相,谓之无分别智。若人得无分别智,即能分别一切。
  小乘人的智能不同,小乘人只得偏空之智,不能于空知无量,所以不能算是知法的总相。
  今举例说明,譬如我们的身体,大家都认为是实有的。其实我们的身体,是无量细胞所组成。除去细胞,找不到身体的存在。如果实有身体存在,应该离开细胞,还有身体才对。现在离开细胞的组织,根本无有身体,故知身体实空。这便是于无量知空的道理。于无量知空者,乃于法界缘起知是毕竟空也。
  再解释于空知无量。虽然我们知道身体实空。但是空非有外之空,如果有外立空,则其「空」便是另一型态的有,不得谓之空也。须知空即是有,有当体即是空 。因为无量的有,皆是因缘所成。既是因缘所成,故无自性。若有自性,无须待因缘成。既然法无自性,故名曰空。所以空者,实是因缘有。这便是于空知无量的道理。所以身体空,便是细胞有的缘故。故曰毕竟空,建立无量法界缘起。于空知无量,是知法的差别相。于无量知空,是知法的总相。此是大乘空义,亦名第一义空。所以大乘者,智能大也。
  其次,大乘人心量大,虚空界尽众生界尽我愿不尽。这个心量有多大!大乘人要度一切众生。小乘人没这些心量,大乘人是你要害我,我要度你。佛被歌利王割截身体的时候,佛说我得道以后第一个先度你。小乘人心量小,你要害我,我没你办法,我就躲开你。
  大乘人要发愿度尽一切众生。声闻乘人父母妻子儿女都不管,我只管自己,叫自了汉。缘觉乘人多少好一点,还度他的亲缘眷属,可是比较起菩萨要度尽一切无量众生,那心量不可比拟。
  大乘人发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佛曾譬喻说,好比夜晚,声闻乘人拿一个火把照亮回到家里。他不肯把火把交给别人亦照亮回家,他把火把丢在地下,用脚踩灭,回家睡觉去了。 所以佛说声闻乘人不能续佛慧命,不得名为佛子。大乘比小乘的心量大。
  再讲,大乘果大,大乘之果唯是一人,唯是一人是谁?「佛」也。大乘所得的果大,因为「乘」字有运载的意思。大小「乘」,是指言教教法讲。小乘的教法,可把小乘人运载到有余涅槃;大乘的教法,可把行人运载到佛果。先说小乘所得到的法。总而言之修学佛道的人都是要舍业报身得法身。大家没得法身,没舍业报身,所以叫凡夫六道圣人舍业报身,得法身,所以说他了生死。小乘人如何了生死得法身呢?小乘人得五分法身。五分法身是那五分呢?一戒法身。二定法身。三慧法身。四解脱法身。五解脱知见法身。戒定慧三个是因,解脱与解脱知见是果。所以小乘人所得的果是解脱与解脱知见。小乘人得到解脱法身称为涅槃。他认为所得的解脱有余涅槃就是究竟涅槃。他获得的解脱知见,他称为菩提。解脱知见者即所谓声闻菩提缘觉菩提。大家要知道小乘人没有究竟了生死,了的分段生死,不是究竟涅槃。小乘人得的偏空一切智,不是究竟菩提。比较起来在果上讲,小乘人所得的果小,大乘人的果可至佛地,所以大乘的果大。
  所谓涅槃佛果,就是大乘所修的真空。佛本是无,清净则有。清净即是空。究竟菩提无上菩提是什么呢?无上菩提就是空义。所以说了达于空义即名为菩提。
  空义是什么呢?空义即是无相义。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空义即是无住义。菩提者无所住而生心。空义者无分别义,假使可分别,如何能叫空?空义者不可得义,假使可得,如何能说是空?空当然不可得。空当然没有分别,空当然是无相。空是无生无灭义,空焉有生有灭?空是不来不去,有谁能说空可来可去?要是有来有去当然不空啊。空是不一不异义,若有一有异,就不空了。空是无我人众寿义。大家仔细想一想,上面说那么多不过是说一个空。空是一义。所谓无义。不要认为一义是有「一」义。如果有一个「一」,便不叫一,那是二。一义者,佛在经上说一相所谓无相。空是不变随缘义,随缘不变义。空是常住功德义。空是如幻义。空是无量义。这是大乘人所得的菩提果,比小乘人所得的果大。根据经上论上说,空是中道义。龙树菩萨说,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是中道。这便是大乘得的菩提。
  大乘人所得的涅槃是什么义呢?大乘所得的涅槃是无相义。小乘人所得的涅槃是有相义。大乘人的涅槃是无住义,小乘人所得的涅槃是有住。佛的涅槃叫无住涅槃。大乘涅槃是无分别义,小乘涅槃取有分别义。大乘涅槃是无所得义,小乘涅槃有所得义。大乘涅槃是无生无灭义,小乘涅槃是取灭义。所以乘明菩萨说:「若人说有灭度,此人不能教化众生。」就是因为他是小乘的原因。大乘涅槃是不来不去义,小乘涅槃有来有去义。大乘涅槃是不一不异义,小乘涅槃有一有异义。大乘涅槃是无我人众寿,小乘涅槃有我人众寿。大乘人的涅槃是一义,是无义,小乘涅槃是二义,是出生死入涅槃。大乘涅槃是不变随缘义,本无来无去而现来现去,现来去而实在没来没去。小乘人不得。他是出生死为涅槃,不敢再入生死随缘度众生。大乘涅槃是常住功德义。一切法本不生不灭不来不去。因为常住故,有佛无佛大乘性相常住。常住就是清净义。清净具有无量劫的无数无边的功德。大家看大乘起信论或胜鬘经就知此道理了。
  大乘的涅槃是如幻义。大家要知道,若人说有涅槃可证者,是人是邪见。若人说无涅槃,亦是邪见。有者如幻随缘,无者是性空。大乘的涅槃是无量义,大家莫 认为无量是其量很多。明明是告诉你无量啊,所以不可作有量会。如果说其量,这无量无数无边即是空。要不空都是有量有数有边。大乘人的涅槃是中道义。所以大乘人的菩提涅槃叫一真法界,又名常寂光。我们看大乘的果比起小乘的果大得太大了。
  小乘人借佛的言教,不能会入中道,只断见思惑。大乘人借佛的言教可至无上菩提究竟涅槃。大家都听说发菩提心,云何发菩提心呢?发无相心叫发菩提心。发无住心叫发菩提心。发无分别心叫发菩提心。发不可得心叫发菩提心。发无生无灭心叫发菩提心。发不来不去心叫发菩提心。发不一不异心叫发菩提心。发无我人众寿相心叫发菩提心。发一心不二不乱心叫发菩提心。发不变随缘随缘不变心叫发菩提心。发常住功德心叫发菩提心。发知一切法如幻心叫发菩提心。所以大菩萨发菩提心度众生叫修如幻三昧。发无量心叫发菩提心。何为发无量心?那很简单,众生无边誓愿度就是无量心了。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这叫发无量心。发中道心叫发菩提心。发一真法界心,常寂光心叫发菩提心。发平等心就是发菩提心。发大慈大悲心就是发菩提心。发慈悲喜舍心叫发菩提心。无能发所发叫发菩提心,发菩提心者是无上佛果之因。无上佛果者是发菩提心之果,佛 因为菩萨发菩提心,能成无上佛果所以才授记。
  我们说了这么多,其实发菩提心,就是发空心。譬如佛为菩萨授记,佛以因赅果海,果彻因源故,为菩萨授记。我们不得以凡情见,妄加批评。例如执着定有授记不对,因为坏毕竟空义故。如果执着定无授记亦不对,因为坏因果故。若无授记,焉有修因证果?其实说有授记,说无授记,都是我们的「见」。如果放下我们的「见」,便不见有授记,亦不见无授记了。所以放下执见,说有授记亦对,说无授记亦对。若妄起执见,说有授记亦错,说无授记亦错。须知诸法实相,实相诸法也。毕竟空即法界缘起,法界缘起即毕竟空也。毕竟空中无授记亦无不授记故。
  以上略讲「大乘」义竟。
  【遍照光明】
  本来这一部经,是出于般若经。讲的是般若道理。因为讲般若道理,是三乘普照,所以称遍照光明。
  佛法中有般若这个法门,一切法从般若出,固然有华严法华和涅槃及其它的很 多经,讲的道理都很圆很满,可是究竟一切法,一切诸佛都从般若出。固然华严、法华、涅槃这些经讲的是圆顿大乘法,可是我们要清楚他绝对是从般若出,绝对不是般若从华严或者从法华出,或从涅槃出。不仅如此,就是小乘法,阿含经,一切小乘法亦从般若出,所以天台宗判般若为通教,佛亦说过三世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皆从般若出,因为这个原因所以说遍照。大家要知道遍照,是圆摄义,与灯光日光之照不同。如何不同呢?譬如说日光照物不能照理,太阳光可以照到东西不可以照道理。这个大乘法遍照一切事与理,一切法皆照,所以说它实在是圆摄之义。就是说般若法无所不包无所不容圆摄一切。所以叫遍照光明。
  简单说光明有破暗之义,就是大家时常听着说的破妄证真,破迷成信,就是这个意思。大乘遍照,大乘是空义,上面解释很多。空是究竟了义,不是什么都没有。甚么都没有是断灭空。我们举个例子说,宇宙之间一切万法,皆是依空而立,你看宇宙之间,一草一木是否皆依空而立。可是大家想一想,那空依何而立呢?此空无所依,我们学佛,佛是无所依。胜鬘经说,依无所依,我们归依是归依于无所依。出家叫入空门,因为空就是无所依。然无所依不归断灭,是究竟了义。这就叫做 大乘。这种大乘空义出生一切法出生一切智。普通我们叫空义叫般若,甚而言之讲法华、华严、涅槃、阿弥陀经,乃至一切经一切论,皆从它所出。所以这个空义出大乘亦出小乘,亦出人天乘。它不与其它的华严经一样单讲大乘,三乘人听都听不懂。
  既然我们知道大乘是究竟空毕竟空义了,空则无碍,无碍故能遍照,有障碍则不能遍照。譬如日光只能照白天不能照晚上,因为有障碍。空究竟了义,既然没有障碍了,就没有暗,这才说是遍照光明。
  所以地婆诃罗第一次翻译此经,他自己感觉不恰当,第二次翻译时就改成此名。我们知道菩提留支翻译的叫无字宝箧经,很简单明了。不过我们细寻经义看起来,不如地婆诃罗翻译的大乘遍照光明藏无字法门经比较圆满。不比较看不出来。若一比较就知道那个圆满那个不圆满了。
  我们再讲光明。光明表体,遍照明用。光明者,便是空寂。为什么光明是空寂呢?因为没有障碍的缘故。若是不空不寂,一定有所障碍。有障有碍,有明有暗,不叫光明。遍照者周遍义,既然说是遍照无所不照,所以是周遍之义。无处不是光明所照。实在说不但「空寂」是空义,周遍还是空义。要是不空便不空寂。不空亦 不能周遍。空寂与周遍是一个道理。表其体便说光明。明其用便说遍照。故曰体空寂而用周遍,用周遍而体空寂。如果体不空寂,用一定不能周遍,如果用不能周遍,一定体不空寂。这总说叫般若智能。所以我们细寻经义,这是明般若理。空寂是般若,译曰智能。大家要知道,所谓般若,具有二重意义,一是智能一是方便。不假方便不能成功德。若无方便,不能称般若。智能在梵文叫般若,方便叫沤和。智慧是方便之体,方便是智能之用。所以智能方便不过是体用而已。体空寂而用周遍,实在就是智能空寂而方便周遍。用周遍而体空寂。实在就是方便周遍而智能空寂也。
  我们修净土念佛法门大家要知道智能空寂而方便周遍叫无量光,方便周遍而智慧空寂叫无量寿。或者大家觉得奇怪你怎么这样说呢?因为法不二故。这是大乘遍照光明的意思。
  【藏】
  如果细论这个藏有能藏与所藏。我们为了使这部经容易明了起见,说「藏」亦是圆摄义。一切法无不是被它圆摄。被大乘遍照光明圆摄。我们所说的一切法略说 是五乘法。五乘是包括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要是特别说,是三乘法,就是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为何不说佛乘呢?佛究竟了义不说乘。
  乘,是运载义。说佛已经究竟了义如虚空,依于无所依。无所依处不能有运载乘之义了。菩萨乘就叫大乘。因为菩萨乘是从因上说,若从果上说叫佛乘。法华经云,唯有一佛乘,无二亦无三。没有二乘亦没有三乘。唯有一佛乘是何意思?圆摄义。因为二乘三乘,皆是一佛乘。甚而言之三乘五乘皆是一佛乘。所以大乘此法一切包括。
  此大乘遍照光明「藏」,圆摄一切乘,一切法,一切智能。可以说五乘普度也。如此圆摄之义,实同于法华经之唯有一佛乘义。所以此经属于同教一乘。
  以圆摄义,佛授记一切众生皆当成佛。授记有二种,一通记,二别记。记一切众生皆当成佛,此属通记。佛为一切菩萨或弟子等授记,汝于某时当得无上菩提,此为别记。故别记说时间,通记则不说时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悉当成佛,故知一切众生未成佛时本是佛,已成佛后还是佛。故此大乘遍照光明藏,圆摄一切也。
  【无字】
  无字这二字很明显地说出般若来。般若法叫无字法门,一切法没有文字,文字不是一切法。例如「水」它是文字不是法。因为水有湿性,如果文字就是法,它应先湿我的黑板,先湿粉笔。水这法可以灭火,如果所说的水就是法,则失火的时候,你喊水,火应该就灭了,所以文字非法。
  再如「火」,可以烧。但是「火」字它不烧。如果它能烧,应先烧黑板与粉笔啊。
  「人」,大家都知道两条腿,圆胪方趾叫做人。可是它是字不是法。如果「文字」是法,应该我讲经,「人」字亦能听。
  如果「椅」字是法,我不需要买那么多椅子给大家坐了。我就写字就行了。
  「风」字亦是如此,如果它是法,我不须开电扇,就写风字就能凉爽了。
  「雨」字,明明不是法,若雨字是法的话,那等天旱时,我就写一个雨字,就下雨了,就解决问题了。法没有字,可惜我们平时,只知取文字,却不去会法。如 果不听佛法,就不知什么是法了。
  广说的话,一切相一切名皆是文字不是法。所以大乘遍照光明藏,没有字。
  【法门】
  法有轨则义,门有出入义,遮止义。所谓遮止一切邪外也。若以本经义旨来讲,即是「此大乘遍照光明藏其法,能出生一切法,普度一切众生也。」
  【经】
  此是通题。大乘遍照光明藏无字法门,是本经的别题。经字是一切经都有的,故为通题。
  梵文修多罗,译为契经。修多罗要按照十二部经讲,是经的长行文。大家知道经中有偈颂。偈颂是解释长行文的。有孤起颂,有重颂。重颂便是解释长行文的。但大家注意有一例外,在论藏却正相反。菩萨所作的论却是以长行解释偈颂,叫长行释义。
  经,译是契经。契有二义,谓契理、契机。上契佛理,下契众生根机。契理才 能使众生成就佛道。契机才能普度一切众生。我们即略说经义到此为止。
  现在我们借古德的一番话,总结「大乘遍照光明藏无字法门经」的整个意义。
  大乘遍照光明藏无字法门者,本觉唯心也,法身性地也。口欲言而辞丧,心欲缘而虑亡。说有则妙体虚玄,谈无则道遍一切。言生则三界无物,云灭则一体常灵。言一则各任其形,说异则同归实相。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再译】
  这本经是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再译,再第二次翻译。大唐是中国的唐朝。天竺就是印度。三藏是经律论称为三藏,通达经律论的叫三藏法师。这位法师叫地婆诃罗。因为这本经地婆诃罗翻译过二次,这是第二次翻译的,所以叫再译。
  地婆诃罗在我们唐朝武则天的时候来到中国。他是印度人。地婆诃罗翻译华语叫日照。他译经不很多,曾经在唐朝弘福寺译经,他译过华严经入法界品,就是四十华严。再就是翻这本经大乘遍照光明藏无字法门经二次。其它是否还有翻译,我 们就很少见到了。这是把翻译经的人介绍完毕。

讲经文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暗崛山。与大菩萨及比丘僧无量百千亿那
  由他众俱。】
  此为证信序,证明此经为佛所说,取信于后人。
  依大智度论说有六种成就,如是为信成就,证明为佛所说,取信于后人。我闻为闻成就,系结集经人自言,如是之经,我亲于佛处听闻。一时是时成就,不以当时年代为记载者,因各国年代不同,不宜记载,故以「一时」代表。尤其佛经流传十方永世,若以当时年代记载,多有不便,故曰一时。佛为主成就,佛为法王法主也。王舍城耆阇崛山为处成就,言说经之处也。与大菩萨及比丘僧为众成就,既有能说之主,自有所闻之众。以此六种因缘,证此一部经确为佛说,真实不虚。
  佛取灭前,阿难以四事问佛,一、佛在依佛为师,佛灭以何为师?佛答以戒为 师。二、佛在依佛而住,佛灭依何而住?佛答依四念处而住。三、佛灭后,恶性比丘如何制之?佛答默摈。第四问即是佛灭后结集经时,应如何说?佛答应写「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某处,与某某大众说此经」。故知此证信序,为佛所遗嘱。
  「佛」有通说别说。通说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者为佛。别说则指本师释迦牟尼佛而言。
  经中有云佛住某处,有云佛在某处。住与在,少有分别,久在则曰住,暂住则曰在。
  王舍城。是摩竭陀国都城,其王为频婆娑罗。原住于上茅城。因上茅城屡有火灾,故王迁于此,故曰王舍城。
  耆阇崛山。即灵鹫山。有云山头似鹫鸟,有云山中多鹫鸟故得名。王舍城周围有五山,耆阇崛山在城东北。
  大菩萨亦曰菩萨摩诃萨,意指登地菩萨。菩萨具称为菩提萨陲。菩提者觉也,萨陲者有情也。觉悟无上佛道曰觉有情。又义,此辈有情,既已自觉,复能觉悟其他有情故名觉有情。无上佛道名为大道,有情又名众生,故菩萨者大道心众生也。 自觉无上佛道是上求,觉悟其它有情是下化。上求佛道者智也,下化众生者悲也,故悲智双运者是菩萨行。
  比丘。凡受具足戒的男众曰比丘,女众曰比丘尼。比丘含三义,即乞士:上乞法以养慧命,下乞食以养色身。但乞食不乞法,不名比丘。怖魔:比丘出家受具,诸魔恐怖。破恶:破身口七支恶。
  那由他译作亿,有曰十万,有曰百万,有曰千万。
  其余诸经,多是先言比丘,后言菩萨,以比丘是常随众。何故此经,先言菩萨后言比丘?因为此经特为大乘机说,故先言菩萨。
  【其诸菩萨。一切皆得大智善权。悉能通达无字法藏。具乐说辩不违真俗
  。勇猛精进永离盖缠。调伏诸根无所执着。怜愍众生如视一子。爱重实
  智如大宝洲。惭愧为身定慧为首。以大慈悲而为体性。知善不善实不实
  法。照了二空住胜妙地。得大名称永安隐眠。决定修行最上之法。永离
  胎藏下劣之身。示现受生守护国土。诸所施为普遍贤善。离于三界能救
  三界。其行清净善达自他。皆得具足如是功德。】
  于诸菩萨,先赞德后称名。一切皆得大智善权。甚么是大智,甚么是善权?大 智就是根本智、实智、无分别智。善权就是后得智、权智、差别智。佛以实用权,以无分别智知一切差别法。大智曰「正」,善权曰「遍知」。菩萨大智是下化众生而不失佛道,菩萨善权是上求佛道而不忘下化众生。大智不变,善权随缘。不变随缘是悲导智,现身十方普度众生,随缘不变则智导悲,净性湛寂穷满佛道。是诸菩萨皆具大智善权之德。
  我辈凡夫,虽不敢想望其德,但此大智善权之德性,却与一切众生心地原无二致。例如我们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念得清听得明,当下心中即无乱想。虽无乱想,却非无记,因为「南无阿弥陀佛」正想得至诚恳切,清楚明白。正因为一句佛号想得恳切明白,所以才无乱想。正因为无有乱想,一句佛号才想得恳切明白。如此想不异无想,无想不异想。想即是无想,无想即是想。正是念而无念,无念而念也。念而无念,善权之用即会大智之体。无念而念,大智之体,即起善权之用也。
  大智者般若智能也,善权者沤和方便也。照而寂曰大智,寂而照曰善权。
  悉能通达无字法藏。无字法藏者,诸法如实性相也。诸法如实性相,离文字相 言语相心缘相,故称无字法藏。无字法藏之义,已略如上释。这些大菩萨均已通达无字法藏。
  具乐说辩。离言语相文字相心缘相而说法,虽有言说而不取于相,虽不取相而不碍言说。有言说而不取于相,是理契佛旨也。不取于相而不碍言说,是语称物性也,如此谓之乐说辩。此明化他之德。无碍辩总说有四,今略明其一,以例其余。法本不可说,为利他故,说无断绝,名乐说无碍辩。菩萨行乐说辩,是名护持正法
  不违真俗,勇猛精进。真俗者,言不违二谛也。佛以二谛说法,说一切法不违二谛。二谛者,真谛与俗谛也。真谛是大智,俗谛是善权。合于二谛者,是佛法。违于二谛者是外道法。真谛明无,俗谛明有,此是空假义。真谛明非有,俗谛明非无,此是中道义。故虽无而有,则不滞于无,虽有而无,则不累于有。不滞于无则断见灭,不累于有则常见消。即无而有,是不动真际而建立诸法。即有而无,则万法森罗而不离真际。即无而有,则实相宛然诸法,即有而无,则一切诸法皆归实相。是等诸菩萨,皆能于此法勇猛精进。
  永离盖缠,调伏诸根。盖者五盖,缠者十缠。五盖者贪欲盖、瞋恚盖、掉悔盖、睡眠盖、疑盖。此五法盖覆众生之真如本性,故名为盖。
  贪、瞋二法,大家屡闻不鲜,勿须赘述。今略介绍其余三盖。何谓掉悔盖?掉是掉动、散乱、不宁静的意思,如果心不宁静,必是前边动念,后即生悔。如果心无掉动,意志集中,始终如一,便不会生悔了。
  因掉生悔,悔有大过。因为掉悔之「悔」,即是不正知不正见也。若人具有正知正见,必然心性清净湛寂。悔是有所得心。如果把有所得心放下就是心无所住了。到心无所住的时候自然随遇而安,上下东西南北四维那里都好,那么你的心就是极乐世界。所以掉悔是一盖,盖住你的佛性。
  何谓睡眠盖?心重欲眠名睡,心摄离觉,一切昧略名眠。大家须知,睡眠即是无明。徒令时日空过,障乎道业令不成,昧乎真性令不现。所以我们要损减睡眠,调节睡眠。
  五盖最后一个是疑盖。疑,是对正法不信,对三宝疑惑,疑师疑法。
  缠有十种,即无惭、无愧、睡、悔、悭、嫉、掉、眠、忿、覆。缠是烦恼总称,此十种法入道人心,缚着行人,故名缠。是等菩萨,永离盖缠。
  现在约略将十种缠讲一讲,遇有与五盖重复的,便不讲了。
  无惭。不顾自法,轻拒贤善。换句话说,自己犯了过错,不感觉羞耻,亦不良心发现。
  无愧。自己犯了过错,见人不感觉羞耻。有一种人,自己脸皮厚厚的,一点没有羞耻心。
  悭是悭吝,吝啬鬼。嫉是嫉妒,只顾自己的名利,不耐别人荣显。忿是对现前没有饶益的事起愤恼。覆是隐瞒自己的过错。其余睡、悔、掉、眠等四项,于讲五盖时,已大略介绍过了,所以不再重复。
  调伏诸根──戒律亦翻译作调伏。若人持戒,自然能调伏诸根,所谓诸根,就是六根,眼耳鼻舌身意。能够调伏使它不起贪着,便名六根清净。
  我们心里又有五种根。忧、喜、苦、乐、舍。于此五者皆不贪着。所以下面经文讲无所执着。
  大家检讨自己,我看到好看的是否想多看几眼?听到好听的是否想多听一听?看到那个人顺眼是否想永远和他在一起?看那个人不顺眼是否一眼都不想看他?如果如此则未调伏诸根。都是心有所执着。
  如果能无所执着便是调伏诸根。如果调伏诸根以后一定是永离盖缠,如此勇猛精进,慢慢地一定是不违背真谛俗谛,这样慢慢你一定可得四无碍辩智,一定可通达无字法藏,你一定大智善权,亦是菩萨摩诃萨。你如果背道而驰,便不得大智善权了。
  怜悯众生。是说菩萨起大悲心,以大悲愿心度化众生。他自己既然已得己利,于是兴起利他行──度化众生,由于怜愍众生的缘故。
  是等菩萨,虽然深证空性无所执着,但为怜愍众生,而入三界行于化道。
  如视一子者,平等视众生也。如视一子,而无分别之心。又如视一子,表爱重心切也。
  譬如人有多子,关心的程度便不太重了。假使只有一子,关心的程度便不同了。直如天上的宝贝心头的肉,关心冷,关心热,疼爱备至。菩萨对于众生爱念殷重亦复如是,若不令众生得究竟大乐,永不舍离。
  如视一子的另一重意义,视一切众生,如同一子,不分彼此,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均以平等心度化之。
  爱重实智。即是上面所讲的大智,因为实智出一切智,出生的一切智就是权智。
  如大宝洲者,施济一切也。昔商人入海寻宝,若得宝洲,即可满愿。菩萨行施,如大宝洲,能令一切贫乏众生皆得满愿。
  惭愧为身,定慧为首。言戒定慧也。内惭外愧以明戒,怀惭愧则能诸恶不作众善奉行。戒如大地,能出一切功德,故以身为喻。
  以大悲心而为体性。佛道为什么修定修慧呢?为度众生修定修慧。要是不为度众生修定修慧没有什么价值。度众生应该起大悲心,所以说以大悲心而为体性,这些大菩萨都是如此。
  知善不善法,实不实法。无所得名为善法,有所得名为不善法。因为无所得则不取着于名相,不取着于名相则不起惑造业受苦,故为善法。若有所得反是,故为不善法。
  佛在大集经说,无我者为善知识,有我者为恶知识。因为有我是分别心,有分别心为恶,无分别心为善。取相为恶,离相为善。有住心生为恶,心无所住为善。有五欲五盖为恶,没有五欲五盖为善。这些大菩萨都知道这一切一切的善不善法。
  实不实法者,三乘为权是不实,一乘为实;三乘一乘皆权是不实,三一俱泯,泯则常寂,寂则常照是实。
  什么叫实法?明白点儿讲,空法。什么是不实法呢?有法。空法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来不去,不增不减故是实在法。实法是不可得性。凡有所得都不是实在法。
  其实善不善与实不实是一个。善不善是从用边说。实不实是从体边讲。无我法是实法,有我就是不实法。无分别法是实法,有分别法皆是不实法。离相是实法,着相皆虚妄不实法,心无所住是实法,心有所住是不实法。所以无所得是实法,有所得都是不实之法。
  故说法者,若能如实说一切法无我,一切法无分别,一切法离相,一切法空,一切法无生,一切法不可得,若如此说者,是名如实说法。如实说法者,不出二谛。如实说于真谛,则谓之善义。如实说于俗谛,谓之善语。如实之法,皆是实法。
  若不如实说法,即名戏论,戏论者即不如实也。例如凡所有名相,悉皆虚妄。 而说实有名相,是则戏论。一切法悉无自性,无自性则无我。而说一切法实有我,是则戏论。一切法空,而说一切法有,是则戏论。一切法不可得,而以有所得心说法,是则戏论。一切法不二,而说一切法有分别,是则戏论。一切法无生住灭,而说一切法实有生住灭,是则戏论。一切法不一不异,非有非无,而说一切法一异、有无,是则戏论。何故不一不异非有非无?因为毕竟空中不可得一异有无故。若不如实说法,悉非实法。
  照了二空,住胜妙地。照了之「照」,不是能照所照之「照」,而是慧朗曰照。此照常寂,此寂常照,常照而寂,常寂而照。
  二空者,即人我空,法我空也。是等菩萨皆能除二障──烦恼障所知障。了二死──分段生死变易生死。空二我──人我法我。由此可知,这些大菩萨的地位是极高的。若能照了二空,便是一真法界义,常寂光义,无量义。故曰住胜妙地。
  得大名称,永安隐眠。名闻十方曰大名称。如是菩萨,能化现十方,普度十方众生。十方众生悉皆闻名称念,故曰大名称。
  永安隐眠,离诸苦名安隐,心无分别名入于安隐。因为心无分别则不生憎爱, 无有憎爱则离生死,故涅槃名安隐处。在身曰安,约心曰隐。自凡夫以至圣人,凡离苦得乐名安隐。所谓眠者,是离粗重义。离盖缠烦恼是离粗重义,调伏诸根是离粗重义,照了二空是离粗重义,究竟寂灭是离粗重义。故永安隐眠有正定义。菩萨正定,无定无不定。四威仪无不在定中,故曰永安隐眠。
  大家万勿自作聪明,将「隐」字改为「稳」字。须知隐字有其甚深含义,同时很多经都曾作过解释。例如大宝积经,及大方广三戒经等。兹略引大方广三戒经的解释,供大家参考。三戒经说:「云何安隐?谓无分别。(大宝积经亦说,云何安隐?谓无分别。)若起分别,则便有常。若已有常,则有对碍。若有对碍,则便有住。若已有住,则便相续。若已相续,则便有违。若已相违,则重相违。若重相违,则有虚错。若已虚错,则有狂乱。若已狂乱,则有虚诳。若已虚诳,则有忧恼。若已忧恼,则有悔恨。若有悔恨,则有所害。善不善法,随所爱着。然实无有定法可着。但以想转,为想所缚。……」兹仅略引经文,无暇多作解释。
  决定修行最上之法。是永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
  永离胎藏下劣之身,示现受生。业报身不得自在,故是胎藏下劣之身。是等菩萨已离业报身,故能自在示现受生。示现受生有二种,一、意生身。二、究竟法身。意生身者,地上菩萨,已舍业报身,犹未得究竟法身,以大悲愿随意受生,故名意生身。菩萨意生身以非业系故,具有三种功德:一、遍到。二、速疾。三、无碍。究竟法身唯佛具有。故胜鬘经云:意生身直至究竟无上菩提。简单来说,永离胎藏下劣之身,是说这些菩萨都已证得法身。
  讲到这儿,众生能往生极乐,实得大利益。极乐世界的众生,莲华化生,即是法性之身,永离胎藏下劣之身也。
  示现受生守护国土。菩萨已证法身,云何还来三界受生?此等菩萨为利益众生故,受三界生,不过是示现而已。不是因为业报而受生也。
  守护国土以下称叹菩萨之利他功德。菩萨守护国土者,自己不造诸恶,亦教化众生不造诸恶。所以菩萨守护国土,是自利利他共利。自己不造诸恶业,亦度化众生都不造诸恶业,如此则国土清净,那叫守护国土。
  诸所施为普遍贤善。这些大菩萨有所施为悉叫作佛事。什么叫佛事?佛没有其 他的事情,唯有一件事,欲度一切众生皆成佛这叫佛事。施为之「施」,是假施设。因为于毕竟空中一切空寂,凡有施为都是假施设。既然一切法毕竟空寂,为什么要有施为呢?为利众生故。怜悯众生故才有施为。怜悯众生不知道本来是无生无灭,没有六道轮回,没有地狱饿鬼畜生,而虚妄堕入地狱饿鬼畜生实在可怜悯。
  普遍贤善。普遍十方度一切众生称之为贤善。这是说这些大菩萨利他的功德。
  离于三界,能救三界。是说菩萨行。说这些大菩萨都不同于小乘,只顾自度,不度众生。离三界叫无漏。有漏是指三界讲。出于三界的叫无漏。生于三界之中叫有漏。
  小乘人离于三界证无漏法叫无漏五阴。菩萨离于三界证无漏,可是不住于无漏。无漏是叫做空。菩萨行空而不证,不取于涅槃。涉有不着,涉有是入三界度众生而不着不染,行空不证故菩萨不住涅槃。涉有不着故不住生死。所以菩萨得亦漏亦无漏五阴。离于三界,能救三界。
  其行清净善达自他。其行清净者,三业清净也。善达自他者,自度而度人也。
  皆得具足如是功德。是总结上文,叹其功德也。上来叹德已竟,继则称菩萨名号。
  【其名曰胜思惟菩萨。胜趣行菩萨。妙音菩萨。美音菩萨。辩具菩萨。辩
  聚菩萨。珠髻菩萨。千辐菩萨。法辋菩萨。法响菩萨。莲花面菩萨。莲
  华眼菩萨。持地菩萨。持世菩萨。声遍大地菩萨。如是等菩萨摩诃萨。
  一切皆是童子像类。于此众中而为上首。各各与己眷属等俱。】
  童子表志性纯真,梵行清净也。
  众中上首,略同今世「代表」之义。因为大菩萨及比丘僧无量百千亿那由他众俱,略举是十五位菩萨以为代表,同时各代表其所率眷属。故下文有各各与己眷属等俱。
  各各与己眷属等俱。都与他的眷属在一起。所谓眷属不只限于家属或是亲属,而是同参道友、师徒都可以包括到眷属里。譬如说释迦牟尼佛讲经,无量人天大众俱,这都是佛的大眷属。
  【尔时观世音菩萨。与无量无数灌顶受职诸菩萨众之所围绕。】
  以下分别示诸菩萨眷属。观世音菩萨所将灌顶受职菩萨众。天竺风俗,王子将 绍王位时,取四大海水行灌顶礼。今此受职灌顶,系法云地菩萨,超佛子地,成就自在法身,堪绍佛位,所行之灌顶礼。换句话说,观世音菩萨所将眷属,皆系十地菩萨。
  【得大势菩萨。与无量亿大梵天众之所围绕。】
  色界诸天,通称梵天,故大梵天众,表色界天众也。
  【胜思惟菩萨。与无量菩萨及天主帝释之所围绕。】
  欲界第二重天名忉利天。忉利翻译为三十三,居须弥山顶。中央一天名帝释天,天主者,即帝释天主。
  【虚空藏菩萨。与无量四天王众之所围绕。】
  四天王众居须弥山腹,为欲界第一重天。
  【众所知识菩萨。与无量采女之所围绕。普贤菩萨。离疑菩萨。不空见
  萨。止诸盖菩萨。无量善巧药王菩萨。药上菩萨等。各与无量菩萨大众
  之所围绕。】
  明各菩萨眷属众竟,以下明声闻眷属。
  【长老舍利弗。摩诃目干连。摩诃迦叶等。各与一切大阿罗汉之所围绕。】
  长老者德腊俱尊之圣者。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叶,为佛弟子。舍利弗智能第一,目犍连神通第一,因当时有多人名目犍连,故加摩诃二字以示有别。摩诃迦叶者,头陀第一。大阿罗汉,示与阿罗汉不同。非唯尊称冠之以「大」也。阿罗汉者曰应供、杀贼、无生。阿罗汉应供,应受人天供养。大阿罗汉应供,应受人天及界外圣人供养。阿罗汉杀贼,灭见思烦恼。大阿罗汉杀贼,灭见思烦恼尘沙烦恼,进破无明烦恼。阿罗汉无生,离分段生死,大阿罗汉无生,离分段生死,复渐了变易生死。
  【乃至十方恒河沙等。一切世界所有日月诸天子等。各以威光来至佛所。
  以佛神力彼彼威光不能照曜。犹如聚墨比阎浮金。】
  日月之光比于佛光,犹如聚墨比阎浮金。何以故?因为日月诸光,均对暗显明。而佛光无暗,无所不烛故。阎浮金者,阎浮新译瞻部,其地在须弥山南。曰阎浮洲,即吾人所居之地。其中有树名阎浮,树下有河,河中出金,名阎浮金。其金赤黄色,略带紫光。佛身光明无以伦比,故日月威光相较之下,犹如聚墨。
  以下是天龙八部。
  【又有无量那罗延天。及以水天德叉迦龙王。阿那婆达多龙王等。亦与眷
  属之所围绕。美音干闼婆王。亦与无量干闼婆众之所围绕。无浊迦娄罗
  王。与七亿迦娄罗王眷属围绕。】
  此于八部略说四部。干闼婆曰香阴,为帝释的俗乐神。迦娄罗即金翅鸟。有人说那罗延天即力士天,亦有说即摩醯首罗天。
  【乃至十方恒沙世界。一切菩萨。各请已佛与眷属俱。来至此间娑婆世界
  。持诸上妙出世供具。供养于佛及菩萨已。各礼佛足?住一面。坐莲华
  座瞻仰世尊。】
  ?住一面应避六法:一、不可太远。因为太远深恐宿德说话你听不到很费他的力气。二、不可太近。深恐触忤到宿德没礼貌。三、不在上风。怕身上的臭气熏到宿德。四、不在高处。因为不敬故。要规规矩矩地站在一面讲话。五、不当眼前,恐怕宿德瞻视难故。六、不在后。恐怕宿德与语难故。
  十方恒沙世界之菩萨,各请已(己)佛允许后,与眷属俱来此娑婆世界,供养释迦牟尼佛。然后退下来住止一面,坐莲华座瞻仰世尊。
  【尔时胜思惟菩萨摩诃萨。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向佛而作
  是言。世尊。我为四众。欲问如来二字之义惟愿如来为我解说。令我等
  辈咸得利益。】
  起座偏袒互跪合掌,表当时请法之礼仪。不似今人,请法时往往轻率无礼。偏袒者,西域以肉袒为敬,风俗如此。有云偏袒右肩,示承事方便。有云西域人平时,衣覆双肩。礼佛请法时,为作事方便故偏袒右肩。右膝着地是互跪,双膝落地是长跪,佛制男众互跪,女众体弱,听使长跪。合掌表一心恭谨,有云表理事合一。四众是出家二众,及在家二众。出家二众是比丘比丘尼,在家二众是优婆塞优婆夷。二字者,是分别义,方便义,旨在化俗明真。因为法本不二,既是不二,应无言说。若无言说,众生何以明除修之道,断智之境?为令四众明乎断、智,遵乎除修,故请佛解说分别之义。换句话说,胜思惟菩萨的意思是,既然第一义谛不可说,今欲问佛世谛义也,故经中问佛除灭与守护二义也。
  令我等辈咸得利益者,请世尊解说世谛,令我等未悟者得悟,已悟者得增益。
  利益有四种,一、现前得利益后世不得利益。二、现前不得利益后世不得利益 。三、现前不得利益后世得利益。四、现前得利益后世亦得利益。前二种不为利益,后二者是利益。
  【尔时世尊。告胜思惟菩萨言。善男子。如来岂为一众生故出现于世。乃
  为利益无量众生出现于世。善男子。汝今乃能为四众故。请问于我二字
  之义。随汝所问当为汝说。】
  岂为一众生出现于世者,岂为一乘众生出现于世也。一乘者即佛乘也,一乘大菩萨已入不思议门,得圆融无碍智,故不须问二字之义。佛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一大事因缘者,普度一切众生皆成佛也,故为利益无量众生出现于世。或者说,岂为少数众生出现于世。佛大慈大悲,欲度一切众生也。
  此是说明此经五乘普摄之意。佛以一念相应慧,悉知悉觉悉见一切诸佛,一切佛法,一切众生,一切国土,一切世间,一切三世因果,一切虚空界,一切法界,一切语言,一切施设界,一切寂灭涅槃界。然于其中不生分别,非有非无,非一非二。故能以究竟法界智,于一切世界,示现种种身,普度一切众生,成就一大事因缘。
  【于是胜思惟菩萨。蒙佛听许。白佛言。世尊。有何等法。菩萨摩诃萨应
  当除灭及以守护。复有何法。如来克证及以觉知。如是二义惟愿为说。】
  文义明了,不须讲解。胜思惟菩萨请问二义。
  【尔时佛赞胜思惟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已成就无量福慧。复为如来
  加威神力。乃能问我如是之义。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
  。】
  菩萨修二种忍,所谓生忍法忍。修生忍可成就无量福,修法忍可成就无量慧。
  佛智不思议,纵令大菩萨亦无由问起。佛有一种光,名无碍辩光,佛以此光照菩萨身,菩萨始能发问。故曰如来加威神力。
  【善男子。有一种法。菩萨摩诃萨应当除灭。何等一法。所谓欲贪。如是
  一法菩萨摩诃萨应当除灭。】
  所谓「贪」,是于顺境染爱之谓。「欲贪」是欲界之染爱,贪着外五欲也。再者贪心希欲前境,故名欲贪。欲贪唯在欲界,非上二界。于欲界中,能致三涂果报,能障人天果报。
  又可说欲贪是指淫欲贪爱而言。如果淫欲念断,一切欲贪皆可除灭。便不障碍 生色界天,可得定。故淫欲伏禅定就生,淫欲断,禅定就起。如果淫欲不断说得定,那是邪魔外道。
  【善男子。复有一法。菩萨摩诃萨应当除灭。何等一法。所谓瞋恚。如是
  一法菩萨摩诃萨应当除灭。】
  「瞋恚」者,是于违境忿怒之谓。瞋与贪,同样唯在欲界,上二界无之。此法亦能得三涂果报,能障人天果报。如果大家生瞋念时,切莫立刻发脾气,先努力念佛。千万声以后,瞋念便可消了。
  【善男子。复有一法。菩萨摩诃萨应当除灭。何等一法。所谓愚痴。如是
  一法菩萨摩诃萨应当除灭。】
  「痴」即无明,暗惑取执,无正智能名痴。于事言之,当孝不孝,当忠不忠,当仁爱不仁爱,当信义不信义,当和合不和合皆曰痴。于理言之,昧于谛理,取见邪执,都名为痴。前二法局于欲界,痴之一法,则遍内外凡圣。
  【善男子。复有一法。菩萨摩诃萨应当除灭。何等一法。所谓我执。如是
  一法菩萨摩诃萨应当除灭。】
  于一切烦恼中,唯有我执能现前即断人慧命。我执见,于凡夫外道中甚粗,然微细的我执,圣人中亦有。三果圣人,尚有微细自举之心,即是我慢。此法能障无为上果,故三果学人除之可证四果。
  粗论我执,止于凡夫,细论我执,通乎菩萨。所谓凡夫有人我执。凡夫之人,迷身心总相,妄于五阴中建立我人。二乘与大力菩萨有法我执。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