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
《心经》可以指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佛经中字数最少的一部经典著作,因其字数最少、含义最深、传奇最多、影响最大,所以古往今来无数艺术家都倾注极大精力和虔诚之心,把《心经》创作成为异彩纷呈的艺术品。自由自在的菩萨用般若智慧言传身教众生,依靠自心的心灵智慧,从烦恼生死的这一边到..[详情]
念《心经》比《大悲咒》更好吗?
大家有念《心经》,有许多人都会背诵,但是,看来仍有不少人念经就如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或者是不甚了义,不理解经中道理。这样不了经义,只是读诵,也是功德很大,然而,如果能够进一步理解经义,进而受持,就是读诵受持,“解行并进”,这功德就趋向圆满了,真正叫做不可思议功德。
法法平等 无有高下
《心经》告诉我们,诸法,一切法都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都是一个样,平等平等,无有差别。佛在《金刚经》中也直接了当地告诉须菩提:“须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世间、出世间法一切的一切通通平等,出世间的佛法八万四千法门也是通通平等。所有佛经皆是佛说,平等一味,如瓶中蜂蜜,中间旁边皆一甜味,充满果糖和葡萄糖。
常听一些人说这部经好,那部经不好;这法门优胜,那法门劣下,这都是错误知见,不是佛法正确见解。你说说中学课程中地理好?还是物理好?还是语文好?通通都好,都必须学习,一视同仁,平等看待,不可重此轻彼。为了大家方便理解,佛陀也常常拿药品比喻佛法。哪一种药好?通通都好,药无贵贱,每一种药都很重要,都要放在药架上,不可偏废。
法法平等 对机则妙
虽然,法法平等,但是必须对机,能相应了,对这个修行人来说就是好。你念《心经》,会相应,有感应,那么《心经》对你来说,就是最好。你念《大悲咒》,容易相应,有感应,那么《大悲咒》对你来说,就是最好。你念阿弥陀佛,容易相应,有感应,那么念阿弥陀佛对你来说,就是最好。所谓法门第一就是从这而来的。药无贵贱,样样都是好药,不是以价钱多少来评定好坏的。虽然,药无贵贱,但要以能治病方为好药。例如,你得感冒,这2块钱感冒灵能治好你的感冒,那么这感冒灵对你来说就是好药,100块钱的治心脏病的药对你来说就不是好药。念任何经,修任何法门都是这样,你对这个经有灵验,你就念诵这个经,这个经就是你的第一最好。你修这个法门容易相应,你就修这个法门,这个法门就是你的第一无上法门。
知道这个以后,你就明白:为什么佛在讲这本经时就讲这本经好,在讲那本经时就讲那本经好。有些经与经的内容完全有抵触,但这并无碍于佛法的圆融,这就是整个佛法。就像教数学的老师要讲学习数学好,教地理的老师要讲学习地理好,看似矛盾,其实无碍。这是教学的善巧方便。又,由于程度不同、理解不同,佛教叫根机不同,所以讲的内容也有不同,这是由于立足点不同,这也都是教学的善巧方便。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让当机众、听众得到利益。
“什么样的事应该念什么样的经?”一般来说,求生极乐世界,或为亡灵超度,就念阿弥陀佛、《阿弥陀经》;祈福保安,就念《大悲咒》、观音菩萨圣号;祈身体建康,就念《药师经》,等等。这是一般的说法。从佛法的圆融意义上讲,则是一佛具足一切佛,一法含摄一切法,一而二,二即一,因此,不管你是发生什么事?为什么目的?可以念这个经,也可以念那个经,念一切经都可以达成这个目的。这里有一件事非常重要,要注意,那就是“回向”,关键在于回向,而不是经。念一切佛号,诵一切经,乃至作一件善事,这些都是功德。现在,我们将这些功德拿来作什么用途呢?是超度亡灵?还是自身健康?将这些功德用于超度亡灵,这就是“回向”的作用。
我们也可以用这样的比喻:念这个佛,念那个佛,诵这个经,诵那个经,就好比做律师、做会计师、做医师,不管干那一行,最后都是劳力变为财富--工资。这个工资,就是好比我们诵经的功德。现在,我们将工钱拿去买衣服?还是帽子?这就是靠“回向”来决定。可以见得,回向是将其功德用于何方。
你觉得念这个“经”“咒”比较习惯,比较相应,或者也已念了一段时间,那么你就好好继续,修行贵在一门深入,持之以恒,心诚则灵。现在,还有一些人以为念诵字数越多的经,生字越多的经功德才大,其实不是这样,这也是诵经中的误区。诵一切经咒,都得一样功德,没有多少优劣之分,关键在于恭敬与虔诚。
执法优劣 争吵高低
执法,指执着于佛法。执着偏见不可以。甲说:“诵《心经》功德大!”乙讲:“诵《大悲咒》功德大!”双方从早上辩到晚上,脸红耳赤,不见分晓。在武林场中也许就要拔刀相对,拼杀一番。何必!都是不懂佛法之所然也。迷之者法有高低,悟之者法无增减。体悟佛法,何来纷争?佛法八万,一门悟道。佛法八万四千门,掌握任何一门就可悟道。只一门足矣!
- 印光大师:印光大师:对于大悲咒的开示
- 宣化上人:诚念《大悲咒》便可遇难呈祥!
- 净慧法师:心经中的智慧
- 宣化上人:念大悲咒化险为夷
- 宣化上人:天天诚念大悲咒,淫欲火灭邪心除
- 信愿法师:观音菩萨现前来迎念大悲咒自在往生的清朝汝氏善女人
- 正如法师:贪睡令一生空过
- 正如法师:在网络上在线烧香拜佛有用吗?
- 正如法师:信愿念佛是往生净土的捷径
- 明空法师:明空法师:《心经》中的般若智慧
- 贤崇法师:“空”的生活——《心经》给人之启示
- 星云大师:星云大师谈《心经》
- 仁清法师:《大悲咒》的九种世间利益
- 贤崇法师:《心经》今说—以空性洞鉴人生
- 贤崇法师:活的《心经》
- 传喜法师:具有普遍效应的真理往往是在少数人手里的
- 济群法师:《心经》的般若正观
- 正如法师:报答父母恩
- 正如法师:念南无阿弥陀佛的五个好处
- 正如法师:放纵注定沉沦
- 日常法师: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
- 宣化上人:大悲咒句解
- 宣化上人:楞严咒
- 正如法师:念《心经》比《大悲咒》更好吗?
- 星云大师: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 海涛法师:海涛法师开示的最简单的施食方法(只要一分钟)
- 大寂尼师:一般人在家里可以读诵《地藏经》吗?
- 印光大师:安士全书白话解
- 心律法师:吃亏是福
- 慧律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 文珠法师:妙法莲华经
- 仁清法师:听说诵大悲咒对鬼不好,请法师开示
- 星云大师:千江映月
- 宣化上人: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 宣化上人:楞严咒持诵需知
- 心律法师:什么人与佛有缘?
- 星云大师:星云大师谈《心经》
- 净慧大师:净慧法师《楞严经》浅译
- 未知:星云大师讲解
- 宣化上人:楞严咒句偈疏解
- 海涛法师:《佛说阿弥陀经》原文
- 永明延寿:宗镜录
- 星云大师: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 未知:慧律法师讲解
- 海涛法师:大悲咒修持法与功德利益
- 宣化上人:念地藏菩萨本愿经的好处
- 正如法师:诵心经比大悲咒功德大吗
- 文珠法师:大方广佛华严经
- 成观法师:楞严咒大意
- 正如法师:在家居士受五戒可以搭缦衣吗?
- 星云大师:朝看花开满树红,暮看花落树还空;若将花比人间事,花与人间事一同。
- 圣空法师:几个快速超度冤亲债主的方法
- 星云大师: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
- 传喜法师:加持力最大的礼赞文——文殊礼赞
- 法界法师:金刚经讲解
- 印光大师:不科学的求子秘方,但是很灵验
- 宣化上人:宣化上人讲解
- 星云大师:天为罗帐地为毡,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间不敢长伸足,恐怕踏破海底天。
- 大安法师:大安法师讲解
- 宣化上人:教你轻松背起楞严咒
- 大愿法师:开悟前你修的主体是什么?
- 传喜法师:在五台山,我曾目睹两位大善知识特殊的见面
- 如瑞法师:文殊如何所行为,我今行为亦如是
- 学诚法师:在佛法里,什么是“不可说”的?
- 圣严法师:学着释放压力 和压力说再见
- 学诚法师:菩萨的说话之道 你也可以做到!
- 大愿法师:不于三界现身意,是真正的坐禅
- 大愿法师:我们要怎样去“深入缘起”?
- 慧净法师:阿弥陀佛的“成佛”,是一件值得十方众生欢呼的大事
- 如瑞法师:正念阿弥陀,极乐在心中
- 宣化上人:供养什么人的福报最殊胜?
- 传喜法师:一句“阿弥陀佛”传承的是文化
- 海涛法师:人生在世,到底什么事最快乐?
- 学诚法师:听经闻法,唤醒自心
- 延参法师:传统文化应为当代年轻人传递什么?
- 大愿法师:修行的工具越善巧,效率就越高
- 大愿法师:我们要在四威仪中培育正念
- 传喜法师:不生不灭的佛性(内附视频)
- 如瑞法师:善知识的悲心(内附视频)
- 慧净法师:真正的大师,一句话,把你说死,再一句,让你永生
- 大愿法师:怎样可以真正地出离?记住六个字
- 大愿法师:众生的心识是菩萨成佛的净土
- 传喜法师:他们是这个世间最可贵的珍宝
- 传喜法师:为寺院添砖加瓦,都种下了殊胜的因缘
- 宗性法师:唯物!唯心!唯识!你能分清吗?
- 大安法师:不体佛心,不知圣意的两类人
- 大愿法师:佛弟子为什么要拥抱科技进步?
- 传喜法师:快来数一数,你究竟有几个好老师?(内附视频)
- 海涛法师:学佛要学尊重万物(内附视频)
- 宗性法师:生命的分水岭在哪儿?
- 大安法师:信为万善之源,疑为众罪之本
- 传喜法师:大脑能够开动,是需要福德的力量的(内附视频)
- 宗性法师:如何让生命进入保障的状态?
- 仁禅法师:是什么障碍我们生起真信切愿?
- 慈法法师:不同的愿望,会对我们产生不同的作用(中英对照)
- 传喜法师:关于“回家”这件事
- 佛欣法师:我们和阿弥陀佛有多亲?
- 如瑞法师:我们念阿弥陀佛的人,要学会培养妙观察智
- 传喜法师:你与三宝结下的缘,都是因为佛的悲愿力(内附视频)
- 传喜法师:当你真正能被佛打动时,你的佛性就会流露
- [汉传人物问答]香菜是不是荤菜?为什么佛弟子不能吃香菜?
- [人物视频]《瑜伽师地论》讲记-宗性法师
- [汉传人物问答]佛弟子能参加酒席吗?受了菩萨戒的能去吗?
- [汉传人物问答]从小就患了牛皮癣,想变好除了放生还应该做什么?
- [佛理禅机]不说他人长短,时刻诚心待人
- [佛理禅机]做个善良觉慧的人!
- [汉传人物问答]佛的寿命有多长?观音究竟是佛还是菩萨?
- [素食菜谱]枸杞菠萝银耳汤
- [佛经故事]佛陀开示众比丘需精勤修道,方能证得寂灭涅槃
- [佛经故事]帝释天化为老织师,只为供养大迦叶尊者
- [佛与人生]正确面对因果,认识因果才能有快乐人生
- [生活故事]当傻子遇见骗子
- [哲理故事]左手还是右手?
- [佛学常识]“佛”是什么?是福慧“两足尊”者
- [生活故事]五人路上遇佛像,动机一致,做法却不相同
- [佛学常识]所有苦乐的根源,全是从造业而来的
- [佛学常识]信佛,你真的知道自己信的那尊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