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三昧水忏讲记卷上(1)

  《慈悲三昧水忏讲记》卷上(1)

  慈悲三昧水忏讲记(卷上)

  佛历二五二九年夏历正月十九日起讲于新加坡福慧讲堂

  题前概说

  诸位居士!过去在般若讲堂,曾对诸位讲过慈悲三昧水忏,但讲得简单,特别到最后,是读不是讲,实有负诸位,诸位有想再听,问我何时再讲,我答要看因缘。现在福慧讲堂建成,可说因缘已经成熟,乃从今日开始,为诸位讲水忏,由于时间充分,可慢慢讲,务望诸位能听懂。

  佛法说有八万四千法门,忏悔法门则为其中之一,且是极重要法门,亦最极殊胜方便法门,因有这法门,能与人以一自新之路,不致对错误行为,感到前途的绝望,做人如对前途绝望,不特没有勇气做人,甚或走上相反道路,更加无恶不作,那就不可救药!为此,佛特说有忏悔法门,使知果能诚心忏悔,还可做个佛化新人,走上做人的光明大道,甚至踏上解脱,菩提的大道!

  有人从反面看,认为造成的罪恶不可忏悔,应让他得到罪恶所当得的苦报,使之以后不敢再作罪恶,假定罪恶可以忏悔清净,那就无异引人作恶,因作恶人会这样想,所造罪恶既可忏悔,现我可多造恶,到不想作恶时,恳切至诚忏悔,将来不感苦果,现我多造些恶,又有什么可怕?作这样想,无疑是错误的,亦是最极愚痴!

  做人如不造恶,好像完整的碗,看来没有裂痕,多么美观好看?造恶再来忏悔,忏悔得以清净,自是没有问题,好像补过的碗,漏水固已不漏,但有个裂痕在,总是不大美观,与其造恶后忏悔,不造恶岂不更好?当知忏悔法门,是佛为已造罪的人,开的一种方便法门,让造恶者有自新机会,仍可成为一个好人,不是明知造恶不对,还要造恶再来忏悔,这是我佛所不许的,不要误解极为殊胜的忏悔法门,误解势必成为更大的罪人!

  忏悔法门本于佛说,但中国佛教到隋唐时才大流行,在此以前所以未受重视,因在汉魏时期,译来中国经论,还不怎么完备。宋晋水沙门净源法师,在“圆觉经道场略本修证仪”,第一“总叙缘起”中说:“汉魏以来,崇兹忏法,未闻有其人者,实以教源初流,经论未备”。

  经说忏悔法门,其义极为高广,因果非常分明,看来好像简单,实际深不可测,不能等闲视之,亦不可照忏法拜拜,就算完成忏悔,一切罪恶清净。当知修学佛法,要为出离苦轮,真能做到如此,应先严持净戒,欲求戒根清净,则莫过于忏悔,是则忏悔岂能忽视?

  现在各地道场,所通行的忏法,以“梁皇宝忏”、“慈悲水忏”、“药师忏”、“净土忏”、“地藏忏”、“大悲忏”等,特别是“大悲忏”,不论哪个道场举行,发心来拜的人很多,当是很好现象,可是对于忏法,大都有所不知,只是照着拜拜而已,还有信心不坚行者,除随着人拜己拜,且将佛菩萨的经文忏典,看成是迂谈腐论,根本没有真正信心,更是罪过无边,不如不拜为好。

  一 本忏的忏主

  忏悔法门出于佛说,特别大乘经中,所说忏悔和礼赞方法更多,但本佛说而以不同形式,建立很多礼赞文和忏悔文,则是中国各宗祖师。如天台智者的“法华三昧忏仪”,创始于梁武帝时,而为誌公禅师所作的“梁皇宝忏”等。是忏法,皆以灭罪消灾,济度亡灵为本,在家的孝子贤孙,常请出家人修此忏法,是中国流传最久最广的一部忏法,特别在江苏、浙江更为风行。

  现在讲的“慈悲三昧水忏”,是唐朝知玄法师,世称悟达国师,依宗密禅师所著“圆觉经证仪”而录成的,在中国佛教界,同样风行各地,僧俗佛子都爱修此忏法。水忏作于悟玄的经过是:国师是四川人,此忏约述于大唐懿宗咸通四年(西元八六三)。在他未显要时,在长安遇到一个奇特僧人,该僧患有恶疾,一般说是痲疯病,没有哪个僧人不讨厌他,且离他远远的,不敢与之接近。独师与之隔邻相处,不特不讨厌他,且无微不至的予以照应。国师后来欲回四川,异僧感于师的风仪,为一般人所不及。当要正式分别时,异僧特对师说:“我们在此相处甚得,并承对我多方照顾,无以为感,他日你如遇到什么灾难,可到西蜀彭州茶陇山(又名九陇山)找我,其山有两棵高大的松树,见到两棵松树就可见到我”。

  国师与异僧分别后,就到长安安国寺修学,专心一意的研读三藏教典,逐渐深入佛法的堂奥。到了弘扬佛法,每堂法筵宏开,听众无不称美,于是声德光显,甚至唐懿宗帝,亦常亲临闻法。到咸通十二年(西元八七一),帝赐沉香法座,从此尊为国师。到唐僖宗中和三年(西元八八三),在师左股上突隆起一珠,人称为人面疮,疮上眉目口齿无不具备,如以饮食喂它,同样开口吞食,与人没有两样,当然非常痛苦,虽然遍请名医诊治,无法治愈。

  国师在痛不可忍情形下,忽想起异僧别时对他说的话,于是忍痛远去成都茶陇山,寻找昔日同住异僧。到了山上天色已晚,四方察看不见寺宇,只见两棵高高松树,矗立于烟云间。国师看到这个情景,知道异僧必在山上,于是继续再向前进,见到“崇楼广殿,金碧交辉”,而异僧已立门口,很欢喜的迎接国师,并诚挚的留师过夜。夜间二人相谈,国师告以所苦,异僧安慰师说:“这是很小问题,不要为此苦恼,到了明日早上,我派童子,带你到泉水边,用水替你洗涤,立刻就可痊愈”。师经异僧安慰,很安然的入睡,不如平时那样感受痛苦。

  次日天刚亮时,童子引至泉所,掬水为之洗濯,痛楚彻于骨髓,人面疮且大呼,你不能这样洗,让我先来问你:“你的知识非常丰富,历史当亦读得很多,西汉书上的袁盎、晁错传记,想你也曾读过,当知汉景帝时,吴楚等七国,因景帝削去他们的土地,联合起来反对景帝,为谢七国,你竟不惜一人,向帝献议杀我,我被斩于东市,如是重冤深恨,怎能相忘不报?老实告诉你,求报你已多世,因你十世为高僧,持戒亦极精严,报复不得其便,但从未放过你,此仇不报不是君子,所以仍时寻求你的过失,以报我的宿世之冤”!

  冤家晁错续说:“总算你的修持,还有一点工夫,现蒙迦诺迦尊者,惠我三昧法水,洗去你我宿怨,从此不复以你为冤,我们各自以法为重”。悟达听后,感事特别,深加思惟,认为宿世冤仇,如不遇到圣人,怎能冰释?证知在世为人,不可与人结怨,结怨对己不利,迟早要受苦报,所以没有结怨,最好不要结怨,结怨就要解怨,所谓“冤家宜解不宜结”,正是此意。因此,国师就在这儿,建了一个茅蓬,依经制为忏法,朝夕虔诚礼诵,真实忘于名利,泯除人我是非,礼忏得到利益,于是忏法传播。

  悟达国师,如冤仇人面疮说,曾做十世高僧,现生亦是一位精通三藏的大德,且被懿宗帝尊为国师,不能不说是位极难得的佛法行者,可是在前汉景帝三年(西元前一五四)发生的事,到大唐懿宗年间,前后达千馀年,怨仍找到头上,想想多么可怕!这不算久,经说“假使经百劫,所作业不亡”。除非不造罪,造了罪,未受果前,总是存在,是以做人行事,不可不加谨慎!悟达能洗除十生前的罪垢,全得力于圣僧迦诺迦尊者。佛法没有赦罪之说,有罪除了感果,就是依法忏悔,国师深感圣僧解怨释结,特作水忏以施仁慈于末世众生

  二 本忏的忏题

  经有经题,律有律题,论有论题,忏亦当有忏题。本忏忏题,名为“慈悲水忏”,或加“三昧”两字,名为“慈悲三昧水忏”。忏是忏悔,就是做错事,或造诸罪恶,唯有真诚忏悔,罪业始能净除。印度本叫忏摩,中国译为请忍,或译悔过,汉梵并举,名为忏悔。忏摩译为请忍,显示犯诸过失者,在向前人表示自己错误时,请求前人容忍我的错误,以后不敢再有所犯。悔是追悔的意思,亦含悔过之意。义净三藏,认为悔之为悔,不可作追悔讲,因忏摩是印度的梵音,相当忍的意义;悔是中国所用的字,以追悔为目,悔与忍迥不相关,不可混为一谈。忏摩唯请恕义,其义较轻;提舍那是说罪义,其义较重。

  义净所论虽得正鹄,但诸经论所出忏悔,是与忏摩对译,我们不可不察。天台智者在金光明经文句第三,说忏悔二字为共译语,各有诸种的意义,并不怎样的正确。如该文说:“忏是首,悔是伏。如世人得罪于王,伏是顺从,不敢违逆。不逆为伏,顺从为首。行人亦尔,伏于三宝足下,顺正道理,不敢作非,故名忏悔。又忏名白法,悔名黑法。黑法须悔而不作,白法须企而尚之。取舍合论,故云忏悔。又忏名修来,悔名改往。往日所作恶不善法,鄙而恶之,故名为悔;往日所弃一切善法,今日已去誓愿勤修,故名为忏。弃往求来,故名忏悔。又忏名披陈众失,发露过咎,不敢隐讳;悔名断相续心,厌悔舍离。能作所作合弃,故言忏悔。又忏名惭,悔名为愧。惭则惭天,愧则愧人,人见其显,天见其冥,冥细显粗,粗细皆恶,故言忏悔”。

  智者对忏悔的多种解释,看来有它意义,有人不以其说为然而予驳斥,知礼为替智者辩护,在金光明经文句记第三上说:“然忏悔二字,乃双举二音。梵语忏摩,华言悔过。悔过由首伏、黑白、弃求、露断、惭愧等五义而来。今既华梵二音并列,是故大师以首释忏,以伏释悔,乃至以惭愧与忏悔对释,禀者即欲于二字而修首伏之行及惭愧等。斯乃善巧说法之相,故不可以华梵诂训而为责”。知礼虽作这样解释,但仍不免是属强辩。

  事实,忏悔或悔过之法,佛在世时,触事而使弟子如法实行。有关事实,散见诸经律中很多。如布萨及自恣二法,就是定时的忏悔,前者,每半月于僧伽中诵戒,数罪过的种类,各自若对罪过有所抵触,就当在大众中告白忏悔,上座则对犯戒者加以训诫,宣布予以宽恕,其罪也就消除。后者,每年举行结夏安居到最后一日,会众互相戒告,各自忏悔,共图德行磨练,以求德行增进。又戒律中,制定四条或八条(比丘尼)的波罗夷、僧残、波逸提等,亦以忏悔为要。佛以忏悔作为重要轨式行于僧团。

  忏悔的仪则,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疏第四忏六聚法篇中说:“欲行忏时,须具五缘:一、请十方佛菩萨等;二、诵经咒;三、说罪名;四、立誓言;五、如教明证”。圆觉经略疏钞第十二等说:“小乘忏悔,必请大比丘为证,对大僧:一袒右肩;二右膝着地;三合掌;四说罪名;五礼足,具如是五法。对小僧,具馀四法,不要礼足。大乘忏悔,先庄严道场,香泥涂地,室内作圆坛,悬五色幡,烧香燃灯,敷设高座,请二十四尊像,设肴膳,着新净衣服”。忏悔仪,可说非常认真严格,不是苟且可将罪恶忏悔清净。

  忏悔灭罪之相及其所得功德,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有这样说:“若有众生得三业善相时,光明遍满其室,闻特殊异好香气,身意快乐。或梦佛菩萨来,手摩其头叹言:善哉!汝今清净故,我来证汝等”。大乘本生心地观经第三说:“若能如法忏悔者,所有烦恼悉皆除,犹如劫火坏世间,烧尽须弥并巨海。忏悔能烧烦恼薪,忏悔能往生天路,忏悔能得四禅乐,忏悔雨宝摩尼珠,忏悔能延金刚寿,忏悔能入常乐宫,忏悔能出三界狱,忏悔能开菩提华,忏悔见佛大圆镜,忏悔能至于宝所”。忏悔功效之大,无有可与相比,所以修学佛法定要忏悔!

  忏悔对修行有重要性,是无可怀疑的,但正式忏悔时,又有几种不同。依四分律羯磨疏第一、同济缘记等,说有制教忏与化教忏两种:违于戒律的罪,用制教忏;有关业道的罪,用化教忏。于中,制教忏,属于出家五众、小乘、现犯、事业;化教忏,通于道俗七众、大小乘、三世、十业。又制教忏,有众法忏、对首忏、心念忏三种:众法忏,是在四人以上的僧中忏悔;对首忏,是对师一人忏悔;心念忏,是对本尊称念忏悔。

  摩诃止观第二上说:忏悔有事忏与理忏之别:事忏,又名随事分别忏悔。事即事仪,如事业的礼拜瞻敬,口业的称唱赞诵,意业的存想圣容,三业殷勤求哀,忏悔过去、现在所作的罪业。一般所说忏悔,大都指这事忏。理忏,又名观察实相忏悔。要知过去、现在所作的一切罪业,皆是从心而起的,如知自心本性空寂,所造一切罪相自亦悉皆空寂。如是观察实相之理而灭其罪,名为理忏。观普贤菩萨行法经说:“一切业障海,皆从妄想生,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实相,众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亦是理忏。

  其他,如释禅波罗密次第法门第二、维摩经文疏第十五、金光明经文句记第三等,都就大小乘说三种忏悔:一、作法忏悔,准于佛陀律制,自说自己罪咎,不敢有所覆藏;二、取相忏悔,又名观相忏悔,观得十二种等相,其罪就得到消灭;三、无生忏悔,又名观无生忏悔,以无念之念而念实相,观罪体无生。作法与取相是属事忏,无生一种则属理忏。在诸忏悔中,以理忏为要,能澈底的灭除罪业。不特释尊说罪业本空,毗婆尸佛亦说罪福皆空,毗舍浮佛则说罪福如幻,拘那含牟尼佛说能知罪性本空。古德说:“谛观七法偈,真忏法之鼻祖”。如不能观罪性本空,一个一个罪业忏悔,忏悔到何时才能忏悔清净?不过要注意的,所谓罪性本空,要到相当程度,才可作这样说,凡夫处处执着,怎知罪性本空?所以凡夫行者,应知罪业果报,是丝毫不爽的,不可随便造诸恶业,有了罪恶之业,就当改过自新,如法忏悔,务使罪业冰消。

  罪恶或过失,不说无始具有,现生亦不可能不造恶,所以儒家有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问题有过是否能改?“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涅槃经说:“有二健儿:一不作恶,二作已能悔”。一个真诚忏悔自己罪业的人,佛法认为还是一个极为难得的健儿。最怕有罪不承认有罪,或是承认而不肯忏悔,那就真正成为不可救药的罪人。若能痛加改悔,矢志重新做人,而且从此以后,在任何情况下,甚至牺牲生命,不复更造新殃,下此一念决心,不但成为健儿,且仗三宝慈悲加被之力,在佛道上稳步前进,不会遭遇到什么魔障!

  再来说水:水在自然界中,是以固态、液态、气态三种聚集状态存在的。空气中固含有水蒸气,就是土壤和岩石层中,有时也积存大量的水,且水是动物植物机体所不可缺少的组织部分。如佛法所说生命肉体,是由四大组合成的,其中就有水大可知。不特如此,成人的生命肉体,百分之六十七是水分,因此,科学家把人体当作是一大水囊,甚至骨头亦含有百分之四十的水。所以生命的每一过程,都有赖水的维持。医学家说:每人每天平均应喝七八杯水。人一天不吃饭,不致成为问题,如一天不喝水,对身体会有极大的不利,为人对水岂可忽视?

  如上所说可知水的重要性,但这只就自然界所有的水说,而此所要说的水,是“三昧水”,能为人解冤释结,能荡涤人们罪业,佛法行人对这更不可忽视。楞严经说:过去有位水天佛,大约由修水观而成佛的,所以说法教诸菩萨,也以水观令人修习。当水天佛尚住世时,有个月光出家而为比丘,如佛开示,在静室中,安禅常修水观,因而入三摩地。月光比丘有个弟子,见师久处室中,不知在做什么,就从窗隙向内观察,哪知看来看去,不见师父所在,只见满室清水。这就是观水现水,以水为身,水外更无他物,可说即是得三昧水。

  三昧是印度话,中国译为正定,或译等持等。将此三昧修好,心就住于一境,成为不动状态。小乘俱舍等诸论中,以三摩地为心所法之一,心能摄持心所,即得住于一境,不会再向外散,但经部及成实论等,不承认三摩地为一实有自体的心所,唯是心于一境相续而转,名三摩地。三摩地、解脱、禅、三摩钵底等,虽皆是指心于一境相续而转状态,但其意义各各不同。大乘智度论第二十八说:“诸三昧门者,三昧有二种:声闻法中三昧,摩诃衍法中三昧。声闻法中三昧者,所谓三三昧。复次,三三昧:空空三昧、无相无相三昧、无作无作三昧。复有三三昧:有觉有观、无觉有观、无觉无观。复有五支三昧、五智三昧等,是名诸三昧”。智论五说:“善心一处住不动,是名三昧”。同论二十三说:“一切禅定摄心,皆名为三摩提。秦言正心行处。是心从无始世界来,常曲不端,得此正心行处,心则端直,譬如蛇行常曲,入竹筒中则直”。这是三昧的特色。大乘义章第十三说:“定者当体为名,心住一缘,离于散动,故名为定。言三昧者,是外国语,此名正定”。又说;“心体寂静,离于邪乱,故名三昧”。三昧又可译为正受,就是于修定时,正所观之法,所以名受。总说一句,三昧就是定心不散。

  接着来说慈悲:慈是给与一切众生的快乐,悲是拔除一切众生的痛苦。智论二十七说:“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大慈以喜乐因缘与众生,大悲以离苦因缘与众生。譬如有人,诸子系在狱中,当受大辟。其父慈恻,以若干方便,令得免苦是大悲;得离苦已,以五所欲给与诸子是大慈”。有人认为唯佛慈悲,方可说为大慈大悲,馀皆不得名大慈悲。有人问道:菩萨所行慈悲,亦是大慈大悲,怎么可以说小?当知这是观望不同:望于二乘,菩萨慈悲固可说大,望于佛陀,菩萨慈悲就名为小,真正可以说为大慈大悲,唯佛与佛乃得称之。

  至有说小慈小悲者:如有人心里经常在念,我要给与众生的快乐,可是口惠而实不至,并未真有乐事给与众生,怎可说为大慈?或有人观众生身心受苦,不期然的对之生起悲愍,说要拔除众生的痛苦,但亦只是心里想想而已,对于众生的痛苦丝毫未加拔除,怎可说为大悲?既未实质的拔苦与乐,为什么还要说为小慈小悲?因他有这样的心念,比全无拔苦与乐的心念要好,所以说为小慈小悲。

  大慈大悲不是这样:心念众生令得快乐,确实给与众生乐事,使众生真感受到快乐,这就称为大慈;心里愍念众生痛苦,如实将众生痛苦拔除,令不再有痛苦的感受,是即称为大悲。诸佛称为大慈大悲,能澈底给与众生涅槃大乐,能究竟拔除众生生死大苦。如人见到三千大千世界众生,堕三恶道受苦不绝,发起慈悲心来,愿皆代受其苦,到众生痛苦解除,或给世间五欲快乐,或与禅定快乐,或复给与最上快乐,让诸众生任意享受,无不感到满足。如是慈悲,不能不算难得,但与佛的慈悲相比,仍然差得很远,甚至可说千万分中不及一分。因这只是世间快乐,欺诳而不真实,不能离生死大苦得涅槃大乐。

  古德说:“万亿神通,百千三昧,若离慈悲,总归魔业”。慈悲的重要可知。当知慈悲,不特是佛道根本,亦是智慧妙用,没有智慧,怎么会有慈悲?运用慈悲在生死中度生,必是大智慧人。世间很多愚人,看到别人得乐,还要设法障碍,怎能望他与乐?看到别人受苦,唯恐受苦不多,怎能想他拔苦?菩萨修诸万行,拔众生痛苦,给众生快乐,皆从慈悲心出发,以慈悲心为前提,假定没有慈悲,一切福德智慧,都不算菩萨行。大乘佛法的心髓,唯有大慈大悲可以表达!离了慈悲,没有佛菩萨及佛法可得,佛法是从慈悲流露出来,佛菩萨由慈悲而有。菩萨在生死中度化众生,同样随波逐浪的滚来滚去,如无大慈悲力支持,早就入于寂灭涅槃,哪里会在生死中往来?再如无上佛陀,本可享受甚深禅定清净妙乐,但为教化人类众生,从一聚落到一聚落,从一乡镇到一乡镇,以种种譬喻因缘,为诸人群说法,并忍骂詈毁谤打击,若无大慈悲力支持,早入解脱三昧,享受觉法之乐,哪里还会到城邑聚落,去度化迷昧的苦难人群?

  经论说到慈悲地方很多,大体都说三种:如大涅槃经等,大智度论等,皆说三种慈悲:一、众生缘,谓缘众生五蕴组合的生命体,受诸痛苦逼迫,很少得到快乐,要解决他们痛苦,给与应有快乐。而此世间慈悲,只缘有关父母、妻子、亲属等,如没有关系的他人,与乐拔苦的慈悲心,就不会生起,是名众生缘慈悲。对自己人有此慈悲,当然是不错的,但心量未免太狭小,不是佛法所重的慈悲。二、法缘,如缘贫穷众生,有何所需用物,就如所需施与,名为法缘。或说见诸众生及诸法,皆从众缘而生,无实自我及人,但有五蕴法的生灭法数,如是行慈,是为法缘。或说念诸本来无我的众生,但妄为我人之所束缚,不禁深为哀愍,以行慈悲,告诸众生五蕴组合的生命,无实质的我人众生寿者,是为法缘慈悲。三、无缘,通常说为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而此唯是佛有。如说五蕴空寂,本来无有,住第一义中,施无度之度,不着有实有能度者,实有所度者,虽然如此,但仍无缘而缘的度一切众生,以是诸法实相智慧,令诸众生得之,是名无缘慈悲。

  三 本忏的宗要

  忏悔法门,自从于南北朝齐梁时代盛行以来,直到今日,不特仍为佛法者所奉行,而且盛行不减过去,不论什么道场,不论什么忏法,只要定期举行,总有很多在家奉佛者,至诚恳切的前来参拜,至于道场远近,不在考虑之内。原因每个学佛者皆知,各种忏法都是依于佛说而来,佛在经中所以散说忏法,就是体认到众生甚至佛子,业障太过深重,非忏悔不能消除,为愍念众生及学佛四众,特在经中说明礼忏拜佛,以期洗除过去现在所造种种障垢,从而获得生命的真正解脱!

  礼忏可以洗涤罪垢,虽是各个忏法共有功效,但本忏法特以三昧水,洗去宿世怨仇垢心,尤其有它特色。不过在发心礼佛洗罪前,先当请求十方一切贤圣,作为自己革心洗面的证明,诸佛贤圣虽不一定会现前,但开始礼忏时,果能心净智明,那你在道场中,就可常得见佛,亦会发生最大功用。怎知诸佛贤圣无所不在?华严经说:“譬如日出普照世间,于一切净水器中影无不现。佛日亦尔,普现法界无前无后,一切众生净水器中影无不现”。所以在礼忏时,应如面对佛陀,至诚恭敬礼拜,甚至拜一拜,皆予以观想,必然能够得大利益。

  礼忏是不是真的发生力用,问题在礼忏时是否至诚,至诚忏悔定会发生与乐拔苦功用,因为至诚,对己固能忏除业障,对人亦能慈悲利他,不特如此,就是成佛成圣,亦无问题,所以本忏宗用,特别殊胜有力。吾人修学,不管礼忏诵经,决非盲无目的,有其趋向归宿,不知有所宗趣,只是一味礼诵,纵然礼诵得多,结果无所归宿,等于白白礼诵。未证最高佛果以前,不论是什么程度的人,三障皆未消除,只是轻重不同,佛法行者礼忏,当以净除三障为唯一目的,这是时刻要紧记住的!

  各种忏法的制定,都是为了消除行者的三障,原因众生从无量劫来,所造一切罪业,皆当忏除净尽,不容丝毫存在,且真诚忏悔后,从今至未来际,决不更造罪业,业性虽说本空,果报定不有失,若认苦果难忍,发露忏悔之时,应向三宝恳求,愿能哀愍济拔,使我及诸众生,三业罪障转成解脱,六根重愆成六神通。这样忏悔,一切忏法皆同,“慈悲三昧水忏”,自亦不会例外。真能忏除三障,是为忏法大用。本忏除能忏除三障,还可解冤释结,是为本忏法的另一殊胜功用。

  正释忏文

  一 以偈赞佛

  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

  以偈赞佛,显示对佛的赞叹,为佛门课诵常用:如举行药师普佛,有偈赞药师佛,举行弥陀普佛,有偈赞弥陀佛,此赞佛偈,是释尊过去行菩萨道时赞弗沙佛的,现用来赞叹释尊,因佛佛道同,既可以此赞弗沙佛,当亦可以此赞释迦佛。此一因缘,经论说法不同,略明如下:

  佛本行集经卷四,佛对阿难说:“阿难!我念在过去世时,有位如来出世,号名弗沙多陀阿伽度、阿罗呵、三藐三佛陀。当时此佛安坐在杂宝窟内,我见那佛的庄严宝相,心中有说不出的欢喜,立刻合掌一脚翘起,如是一连七日七夜,以偈赞弗沙佛说:‘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赞后,我还发了一个大愿。弗沙佛听了对侍者说:是人过了九十四劫,当得作佛号为释迦牟尼。那时我得佛的授记,就更精进不懈修持,增长自己善根功德。从此以后,无量世中,或为大梵王,或为帝释天,或做转轮王。同时以此善业因缘力,我得具足四种辩才,不论与什么人辩论,没有哪个辩得过我,亦无一人能降伏我,最终得成无上菩提,转无上*轮度群生”。华严经升须弥顶品亦简单说:“弗沙明达第一义,诸吉祥中最无上……弗沙如来辩无碍,诸吉祥中最无上”。没有说到释迦与弥勒的同参共学。

  可是小乘毗婆沙论却这样说:“在过去时有一尊佛,号曰底沙,亦名补沙。彼佛有两位菩萨弟子,都精勤的修习梵行,一位名释迦牟尼,一位名梅怛俪药(译言慈氏)。弗沙佛一天观察两个精进修道弟子,看看哪个根先成熟。观察结果:如实了知弥勒的根先成熟,释迦的根在后熟。再观二菩萨所化有情,看看哪个所化有情根先成熟,观察结果,如实了知释迦所化有情,早于弥勒所化有情先熟。复作思惟:我今应当怎样使他们机感相应?经过短期思考,认令一人根机成熟较易,令多人根机成熟较难。于是就对释迦说:现我要到某山经行,你可跟我同去。说后,弗沙佛拿了尼师檀,随所应走的道路先走,到那山上,进入吠琉璃龛,展开带去的尼师檀,结跏趺坐入火光定,于七昼夜享受定中喜乐,而所入火光定,威威光明炽盛。释迦随后到达,寻求佛的所在,好像小牛寻求母牛殷切,展转在山头寻求,走到吠琉璃龛前,见弗沙佛的威仪,是那样端严无比,定中所放的光明,又那样无远不照,内心真感到无比欢喜,更加向前无间跃进,瞻仰尊颜目不暂舍,竟然忘记再下一足,如是经过七昼七夜,翘一足赞叹弗沙佛,于是超越九劫,以九十一劫而成正觉”。因而弥勒要在释迦后,才得在此世界成佛。

  如上经论所说,显然有所差别,究以何说为正?智论卷四作此分析:“何以故言释迦文尼菩萨心未纯淑,弟子心纯淑;弥勒菩萨心纯淑,弟子心未纯淑?是语何处说?三藏中、摩诃衍中无是事,此言自出汝心。汝但见释迦文尼菩萨于宝窟中见弗沙佛,七日七夜以一偈赞;弥勒菩萨亦种种赞弗沙佛,但阿波陀经中不说,汝所不知。无因缘故,汝便谓弥勒弟子心未纯淑,如是皆为违失”!依龙树在智论说,婆沙论说无疑没有根据,但佛子向作是说,以讹传讹皆作此说,智论既说“皆为违失”,应为改正。

  二 叙忏法意

  启运慈悲道场忏法,一心归命三世诸佛。

  未正式礼忏前,先明忏法之意。“运”当转讲,“启”是开启。意谓默转“慈悲”之想,开启“道场忏”悔“法”门,使诸众生依之忏悔,得以消除无始三障。慈悲在忏题中,虽已详细说明,现再略为一谈。

  慈能给与众生快乐,为每一学佛者所知,但所谓大慈与乐,所给快乐究到什么程度,或还有人不甚清楚。依大乘经说,佛菩萨给众生乐,不是止到某个时间或某个地方,或给某些众生,在时间上要经无量时间,在空间上要到无量地方,给与无量众生无量快乐,且这与乐慈心,没有休息时候,必要令诸众生,皆得大涅槃乐,是为大慈。

  悲是拔除众生痛苦,亦为学佛者所共知,但所谓大悲拔苦,究竟拔除一些什么痛苦,同样有人不甚明白。依大乘经说,佛菩萨拔众生苦,不是拔除一些痛苦,就算完成拔苦任务,而是在时空中所有无量众生,随其所有痛苦皆为拔除,且这拔苦悲心,要精进不已的,截断二种生死大苦,大苦一天没有拔除,彻骨彻髓的悲心,没有停息的时候,如此拔苦,方是大悲。

  “道场”,就是修道之场,或是证道之场。如佛初在菩提树下成道,名为道场,或名菩提场,菩提古译为道,实际就是道场。到了后来,僧人所住大小寺庙,甚至阿兰若处,以香花灯烛等予以庄严,僧人和乐融洽的于中修道,名为道场;再次僧众为人诵经礼忏,名做道场,虽说未尝不可,但与道场原意,相差很远,古德还有说为理道场的,就是在清净心中,普运慈悲度生,以与事道场相对。“忏法”,是指忏悔的法则,忏悔不是想忏就忏,而是有其一定法则,如事忏有事忏法则,理忏有理忏法则,唯有各依法则如法忏悔,罪业方能忏悔清净。

  真正发心忏悔,还得具有十法:一、无所怀疑的明白因果,深信有如是因必有如是果,如我所造种种罪业,假定不予忏悔清净,将来必感极重苦果。二、生起极重的怖畏,就是对己所造的罪业,生起极大怖畏,有了怖畏,自然要求忏悔。三、生起极重惭愧,想到自己是人,为何造诸重罪?如是一想,大惭愧心,自然生起。四、求灭罪方法,自己有罪是不对的,当然要求灭除,但求罪灭,应当求一最善方法。五、发露所造众罪,就是将所造罪,无所隐瞒的公开出来,以求佛菩萨慈允忏悔。六、断除相续之心,果能真诚忏悔,罪业确可清净,但是忏悔以后,必须不再造罪,如是断相续心,方得名真忏悔。七、生起护法之心,要使佛法流传,必须自己无罪,世人见僧清净,就对三宝生信,为了护持佛法,就得身心清净,不得有犯戒垢。八、发誓度生,自己在佛法中得到受用,应更发广大愿,度化众生亦得佛法受用,不可独自享受法益。九、常念十方诸佛,以求诸佛加被,使自己在佛道前进,不致遭遇重重魔难。十、观诸罪性无生,所造种种罪业,没有实在自性,假定有其自性,不论怎样忏悔,亦无法得清净,唯有以般若慧,观见罪性本空,即知了不可得。

  发心忏悔在进入道场时,首当“一心归命三世诸佛”。忏悔虽重在行人专精纯一的心念,以求罪业的消除,但亦必藉诸佛的愍济默佑,所以需要“一心归命三世诸佛”。三世,是指过去、现在、未来的三世时间。大乘佛法认为:过去有过去的诸佛,在无边世界中度生,现在有现在的诸佛,在无边世界中度生,未来亦有未来的诸佛,在无边世界中度生。在同一世界中,虽无二佛同时出现,但在无边世界中,不妨有无量诸佛,各在一个世界,度化有缘众生,应信三世是有诸佛的,既求诸佛默佑,就当一心归命,以示求佛冥加,不可儿戏随便,应专心一意的,将自己整个生命,归投在三宝座前,恳切至诚的求诸佛加被,使自己罪业冰销,是以忏悔应当一心归命三世诸佛。

  三 礼三世佛

  南无过去毗婆尸佛、南无尸弃佛、南无毗舍浮佛、南无拘留孙佛、南无拘那含牟尼佛、南无迦叶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当来弥勒尊佛。

  “南无”是印度话,有译为“南牟”、“南谋”等。南读那音,不是南北的南;无读模音,不是有无的无,此音绝对不可读错。中国译为归命、敬礼、归礼、救我、度我等。意显信佛行人,应至心归依佛,且要对佛信顺,亦即将整个生命,归投于佛怀抱中,相信大慈大悲的佛陀,能度我等获得身心解脱。

  “过去”两字一直通到“毗舍浮佛”。因这三尊佛,都是过去庄严劫最后三尊佛的圣号。

  “毗婆尸佛”,又作毗钵尸、鞞婆尸、维卫、中国译为胜观、净观、胜见、遍见、种种观、种种见。意显此佛智慧圆满,如十五夜晚月圆一样,或显此佛业尽惑亡,到达究竟程度,此佛出于过去庄严劫中,第九百九十八尊佛,其时人寿八万岁,或八万四千岁。教主释迦牟尼,就在这尊佛出世时,开始种诸相好,得佛为之授记。父名槃头,是刹利种,姓拘利若。母槃头婆提,子名方膺,槃头王的王城,叫做槃头波提。成道时,于波波罗树下成等正觉。初会说法有十六万人得度出家而为比丘,二会说法有十万人得度出家而为比丘,三会说法有八万人得度出家而为比丘。佛有二大弟子,一名骞荼,二名提舍,诸弟子中最为第一。为佛侍者的,叫做无爱。传法偈说:“身从无相中受生,犹如幻出诸形相,幻人心识本来无,罪福皆空无所住”。

  “南无尸弃佛”:尸弃,又作式弃,或式弃那,中国译为顶髻、持髻、有髻,或译最上,意显此佛的顶髻最为无上,亦即通常说的无见顶相,无人可见佛的顶髻。此佛出于过去庄严劫中,第九百九十九尊佛,人寿七万岁时出现于世。尸弃佛的种姓,同于毗婆尸佛。修行圆满成道,在芬陀利树下。初会说法有十万人得度出家而为比丘,二会说法有八万人得度出家而为比丘,三会说法有七万人得度出家而为比丘。佛有二大弟子,一名阿毗浮,二名三婆婆,诸弟子中最为第一;佛的侍者,名为忍行。传法偈说:“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南无毗舍浮佛”:毗舍浮,又名毗舍符、毗舍毗、毗舍娑等,中国译为遍一切自在、一切自在、一切胜、胜尊等,显示此佛一切都极自在,不受任何系缚。此佛是过去庄严劫千佛中最后出现的一尊佛,人寿六万岁时出现于世,父名善灯,刹帝利种,姓拘利若,母名称戒。时王城,名无喻。修行圆满成道,在娑罗树下正觉。只有二会说法,初会说法有七万人得度出家而为比丘,二会说法有六万人得度出家而为比丘。上首弟子有二,一名扶游,二名郁多摩,于弟子中最为第一;佛的侍者,叫做寂灭。传法偈说:“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南无拘留孙佛”:拘留孙,又名拘楼孙等,中国译为须持、灭累、所应断已断、成就美妙等。此佛是过去七佛的第四,是贤劫千佛中第一尊佛。人寿四万岁时,于贤劫中出世,姓迦叶,父称祀得,婆罗门种,母名善枝,子名上胜。时王安和,其所治城,亦名安和。于尸利沙树下而成佛道,只是一会说法,有四万人得度出家而为比丘。主要两大弟子,一名毗楼,二名萨尼;为佛侍者,叫做善觉。传法偈说:“见实无实是佛身,了心如幻是佛幻,了得身心本性空,斯人与物何殊别”?四分律比丘戒本,拘楼孙佛说:“譬如蜂采花,不坏色与香,但取其味去;比丘入聚然,不违戾他事,不观作不作,但自观身行,若正若不正”的戒经。此佛因是贤劫中第一尊佛,有关此佛遗迹,大唐西域记第六室罗伐悉底国条中说:“城南行五十里至故城,有窣堵波,是贤劫中人寿六万岁时,是迦罗迦村驮佛本生城。城南不远有窣堵波,成正觉已,是见父处。在城东南窣堵波,有彼如来遗身舍利,前建石柱,高三十馀尺,上刻狮子像,傍记寂灭事,是无忧王所建”。依于此说,可知古人对佛遗迹重视,惜此遗迹今已不存。

  “南无拘那含牟尼佛”:拘那含牟尼,又称拘那含、迦那含牟尼等,中国译为金仙人、金色仙、金儒、金寂、金寂声,是过去七佛的第五尊佛,贤劫千佛中第二尊佛。关于此一语义,慧苑音义卷上说:“拘那牟尼,正云迦那牟尼。拘那此云金,牟尼是仙,佛是大仙而身真金色故,名此佛为金色仙”。此佛在贤劫中出世,是人寿三万岁时。父称大德,婆罗门种。母善胜,子导师。时王清净,都城亦名清净。修行圆满时,于乌暂婆罗树下成等正觉。一会说法,度三万人。以舒槃那多,郁多罗二人为上首;为佛侍者的,叫做安和。传法偈说:“佛不见身知是佛,若实有知别无佛,智者能知罪性空,坦然不怖于生死”。四分律比丘戒本说此如来,曾说:“心莫作放逸,圣法当勤学,如是无忧愁,必定入涅槃”的戒经。增一阿含第四十四说:“此佛灭度之后,法住仅有七日”。佛法住世,为时极短。是贤劫第七劫出现于世的第二尊佛,此佛遗迹,大唐西域记第六室罗伐悉底国条中有说:“迦罗迦林驮佛城东北行,约三十馀里至故大城。中有窣堵波,是贤劫中人寿四万岁时,为迦诺迦牟尼佛本生城。东北不远,有窣堵波,已成正觉,是度父处。次北窣堵波、有彼如来遗身舍利。前建石柱,高二十馀尺,上刻狮子像,傍记寂灭事,无忧王所建”。到西元一八九五年,蓝毗尼园西北十三哩地,于池西岸,发现玄奘所说阿育王建立的石柱,石柱铭文说:“天爱喜见王,过灌顶十四年,发现此塔,再度增建;过灌顶二十年,亲来供养,又建石柱”。依此知该地确是拘那含牟尼佛的古灵迹。石柱中折,上部一丈五尺弱,下部约有一丈。虽有说此地不是阿育王原来所建的旧址,但其地点究竟何在,可说已经不明,不过依此可知阿育王前,已有拘那含牟尼佛的舍利塔存在,因而有说这是印度佛教史上最极光明的一点。

  “南无迦叶佛”:迦叶,又作迦叶波、迦摄波、或名迦摄,中国译为饮光,意显佛的光明照耀,吞饮世间所有馀光。世界所有光明,在佛光照耀下,悉皆隐没不现。此佛是过去七佛的第六尊佛,亦即现在贤劫千佛的第三尊佛,出于释尊之前。当迦叶佛出世时,正是人寿二万岁时。姓迦叶,修行圆满,于尼拘律树下成等正觉。有弟子二万人,上首弟子是提舍及娑罗婆二人;佛的侍者,名为善友。父名梵德,婆罗门种;母名财主;子名集军。时王汲毗,所治城市,名波罗捺。四分律比丘戒本举迦叶佛所说“一切恶莫作,常奉行诸善,自净其志意,是名诸佛教”的戒经。增一阿含第四十四说:“此佛灭度,正法住世,亦仅七日”。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又作释迦文尼、释迦牟曩、释迦文,略说释迦或牟尼、文尼,中国译为能仁、能忍、能寂、能寂默、能儒、能满等,或梵汉兼举,说释迦寂静,又尊称释尊。此是现在佛教的教主,所以称为本师。释迦是种族名,其义是能,牟尼是尊称,为寂默义,又贤人义,意即释迦族的贤人。牟尼的立名,佛本行集经第二十观诸异道品第二十四说:“菩萨行路,谛观徐行,有人借问,默然不答,彼等人民,各相语言:此仙人者,必释种子,因此得名释迦牟尼”。有部毗奈耶杂事第二十说:“太子入城,皆悉默然牟尼无语,应与太子名曰释迦牟尼。此是菩萨第二立名”。是即显示牟尼,单为默然意思。阿毗昙八犍度论第三十说:“文尼,是度沃焦。沃焦,是指无限生死。彼无学文尼,已度无限生死;学文尼,是学度生死方法,所以文尼名度沃焦”。这是将牟尼解为度生死的意思,此说恐是义译。

  大圣释迦牟尼诞生到人间来,距今约两千五百馀年。父是中印度迦毗罗卫城主净饭王,母是摩耶即邻国拘利城主女儿。摩耶怀孕后,产期将近时,随当时习俗,欲还拘利城,途次刚到岚毗尼园,偶然有了生产现象,遂于园中诞生麟儿,就是释尊。中含第八未曾有法经说:释尊过去在迦叶佛时,志愿佛道,行梵行而生兜率天上,寻下天托摩耶圣胎时,天地震动,有大光明普照世间。住母胎间,依倚右胁而舒其体,不为血精不净所污,到出胎时,天地亦大震动,光明普照世间。有四天子执极细衣,住夫人前赞叹童子,童子观察诸方而行七步。时有大池生,母从其水得用清净,从虚空注下冷暖雨水,灌浴童子,诸天奏各伎乐,散种种的香花。有部毗奈耶杂事第二十等说:“童子诞生,行于七步,举手唱曰:‘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三界皆苦吾当安之’。既而太子回到父王宫中,命名悉达多,或作悉达,译为一切义成,一切事成、财吉、吉财、成利、验事等。”众许摩诃地经第三说:“尔时,净饭王见此祥瑞种种殊胜,自言曰:我子降生具大吉祥,能圆满一切福德,能成就一切善事,应立号为一切义成”。

  佛母摩耶,于太子诞生后不久逝去,太子依母妹波阇波提养育成人。及长习文武诸艺,皆悉通晓。有部毗奈耶破僧事第三等说:“太子学艺之师,是婆罗门毗阇密多罗(彩光甲),武技之师,是羼提提婆(同神)。年十七(或说十六岁、十九岁、二十岁),迎拘利城主善觉王女耶输陀罗为妃。到二十九岁时,窃自出宫,私脱衣冠,成为沙门,乃至最后,独自进至毕波罗树(即菩提树)下,金刚座上,敷吉祥草而坐,决意不成正觉,不起此座,经数日,遂廓然大悟,体得佛陀自觉之道。时年三十五岁(一说三十岁)”。其后教化四十五年,总得出家佛子千二百五十人。以世寿八十岁,于拘尸那伽罗双树间入于涅槃。

  “南无当来弥勒尊佛”:弥勒尊佛不是现在佛,是未来到这人间成佛,所以称为当来,现在应称弥勒菩萨。弥勒是梵语梅坦丽耶的意译,或作梅任梨,中国译为慈氏。当来下生南阎浮提,是次释尊成佛的菩萨。慈氏为释尊弟子,是个实在的人。贤愚因缘第十二波婆利品说:波罗奈国波罗摩达王,有辅相,生一男儿,三十二相众好备满,身色紫金,姿容挺特。其母在怀孕时,素性突变,对有苦厄的人特别怜愍,对黎民特别慈润,因而立名弥勒。其儿有舅名波婆梨,为波黎弗多国国师,聪明高博,智达殊才,领五百弟子从其受学,弥勒亦师事于彼,学各种经书,没经过好久,皆悉通达。其舅波婆梨,为显弥勒优秀,特为他设大会,供养诸婆罗门。后闻佛在王舍城灵鹫山,派遣弥勒等十六人,到佛那里问自己具几相,佛一一如实答,对佛深生敬仰,更闻佛陀说法,十五人即得阿罗汉果。智论二十九说:“又如弥勒菩萨白衣时,师名婆跋犁,有三相:一、眉间白毛相;二、舌覆面相;三、阴藏相”。弥勒上生经说:“弥勒生于波罗奈国劫波利林波婆利大婆罗门家”。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缘经,亦说弥勒是加波梨婆罗门”,如上经论所说:可知弥勒是中印度波罗奈国人,初师事波婆梨婆罗门,后为佛的弟子。弥勒下生成佛经说:当弥勒将下生成佛时,尽兜率天寿四千岁后,即当人间五十七亿六千万年,其时人寿八万四千岁或八万岁。国土清净丰乐,说弥勒当来下生成佛经过。其时,阎浮提地,平整如镜,土地丰熟,人民炽盛,街巷成行,伏藏发现,多诸珍宝,气候和适,四时顺节,身无百八病患,人心均平同一,语言统一。时有儴佉转轮圣王出现,君临翅头城,以正法治化。王有大臣修梵摩,妻名梵摩越。时弥勒于兜率天,观父母不老不少,从右胁生,身黄金色,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出家学道,于龙华树下成佛,在摩竭国界鸡足山上,从摩诃迦叶受释尊嘱僧伽黎着身。嗣为众生说法:初会度九十六亿人,二会度九十四亿人,三会度九十二亿人,皆得阿罗汉果,寿八万四千岁入灭。弥勒成佛信仰,印度向极盛行,且多寺庙供弥勒像;佛法传来中国,以晋道安为始,求生兜率内院者众。南岳思禅师立誓愿文,慧思造金字般若经,皆愿弥勒下生时,与弥勒同出于世,玄奘更是鼓吹上生兜率,为玄奘弟子亦多效法求生兜率净土。接着造弥勒像风气大盛,如窥基造弥勒像,每日对像诵菩萨戒。河南清化镇石佛堂,安奉唐高宗仪凤三年(公元六七八)所造弥勒像,龙门智运洞,存有弥勒倚像五百尊。铭说:“大唐永隆元年(公元六八○)岁次庚辰九月三十日,处贞敬造弥勒像五百尊”。佛祖统记第四十说:“开元十八年(公元七三○)海通,于四川嘉州嘉定河岸岩壁,镌刻弥勒圣像高三百六十尺,号凌云寺”。太原石壁山永宁寺铁像,有开元二十六年(公元七三八)铸造铭”。宋高僧传第二十七法兴传,说兴于元和年间,在五台山建立三层九十五尺高弥勒大阁,中间供奉弥勒大像。诸如此类,在中国佛教史上,可说很多。弥勒菩萨的信仰,不但在中国唐宋间,受到广大佛徒信奉;从中国传到三韩的佛教,古来亦很盛行弥勒信仰。三国遗事第二说:百济武王于全罗南道龙华山,造弥勒三会殿,号弥勒寺。同书第三又说:新罗景德王,于唐广德二年(公元七六四)创大伽蓝,号白月山南寺,全堂安置弥勒塑像,额书现身成道弥勒之殿。其他,在全罗各地以及佛教传入日本,信奉弥勒的同样很多,可知弥勒受到广大佛徒的尊敬。

  甲一 叙说求证

  乙一 叙说忏由

  一切诸佛愍念众生,为说水忏道场忏法。

  本忏忏主因三昧水,洗除过去所结冤业,乃深感到“一切诸佛”慈悲愿力,广大无边,随时随刻,都在“愍念”生死海中的苦恼“众生”,所以现我特别“为说水忏道场忏法”,以期此忏亦能有利苦恼众生。

  小乘声闻法中,只承认唯有本师释迦牟尼佛;大乘法中,除以教主为所信奉的佛,还承认有无量那么多佛。因世界不唯此娑婆世界,像这样的世界,在无尽虚空中,确有很多。每一世界有一佛为化主,如娑婆世界以释迦佛为化主,极乐世界以阿弥陀佛为化主,世界有无量那么多,化度众生的佛当亦有无量,所以特以“一切诸佛”说明。

  佛在印度,具足叫做佛陀,中国译为觉者,显示是位具有觉悟宇宙人生真理的圣人,亦可说是位明白事理的人,所以佛是由人而成,不是至高无上的神。宇宙人生真理,自古以来,不知多少圣哲在寻求,但从没有一人得到真理的消息,真正得到真理消息的,唯有大圣佛陀,所以佛体悟后,始终在过着真理生活。如是觉证真理,向来说为自觉;但在真理中过着自由生活的佛陀,并不只顾自己享受这样和平安定的生活,仍在从一村到一村,从一国到一国,宣传真理的觉音,告诉世人怎样得到真理,希望每一个人,甚至每个众生,都能过着真理生活,是即所谓觉他;到了自觉觉他的工夫完成,应为觉行圆满。如是三觉圆,万德具,名之为佛。

  佛在正觉后,所以还不息奔波的到处度生,因佛深切的体认到,佛不是哪个人所成的,而是人人皆得成佛。但因人们无始来受着无明的蒙蔽,以为成佛唯有圣人才能做到,身为苦恼的凡夫,受着烦恼的包围,怎敢奢望亦得成佛?可是经佛教化,自知亦能成佛,就向佛陀学习,以佛为所归依对象,不再向生死道上乱窜,反而走上坦然无怖的菩提大道,或走上光明的解脱大道,最后如佛一样的成佛,最低亦得成阿罗汉。为救护我们而来世间的佛陀,对我们有着多么大的利益!我们不但应诚意的信奉佛陀,并应专心一致的依佛所说而行。果能如此,人与人间不会有何争执,国与国间不会发生战争,生活在无有恐惧怖畏的现实世间,安心修道,未来身心解脱,自然没有问题。

  佛号依德而立,佛德无量无边,名号亦然,不过通常总是归纳为十号,或称十种通号,显示这为诸佛共有。兹顺十号次序,略为解说如下:

  如来,印度叫做多陀阿伽多,亦可译为如去、如解、如说等。意即如诸法相而解,法相本来是怎样的,就照它的本质了解,不会有所错误;亦表如诸法相而说,怎样了解诸法相的,就如所了解的说出,不会解说不相应;从安稳道中来,更不去后有中,是为如去。

  应供,印度叫做阿罗诃,亦可译为杀贼、无生、应真、无着果,应供人。如佛已除尽一切烦恼,得一切智了解诸法真相,成就无量无边功德,应受人天供养,所以称为应供人;烦恼断尽,不会再受生死,所以称为不生或无生;到了这个程度,当可称为应真,对所得果自亦无着。

  正遍知,印度叫做三藐三佛陀,亦译为正遍觉、正遍觉知、正遍知一切法、等正觉、正等觉、正等正觉等。意谓佛陀智慧,能正遍知一切法,即知苦如苦相,知集如集相,知灭如灭相,知道如道相。如是万有一切诸法的本来状态怎样,在佛无不了知。

  明行足,印度叫做鞞侈遮众那三般那,亦可译为明善行、明行成、明行圆满。明代表智慧,行代表福德,足是圆满的意思,合起来,显示福德智慧,已经究竟圆满。如以经说:天眼、宿命、漏尽三明及身口行业,皆悉圆满具足,无有任何欠缺。

  善逝,印度叫做修伽陀,亦译好去、好说、善解、善说、无患,但以善逝为主。显示运用种种深三摩提,去于无量大智慧中,表示定慧已得相等,既不是有定无慧,亦不是有慧无定。这样说明善逝,即为无有患累而去。

  世间解,印度叫做路伽惫,亦可译知世间。对众生及非众生的二种世间,无不透澈了知:如知世间及世间因,知世间灭及知出世道,或对生命的流转世间及生命的解脱世间,佛陀运用所得的一切智觉,无不透辟了知,再也不会为世间的一切之所迷惑,所以名世间解。

  无上士,印度叫做阿耨多罗,亦可译为无上、无上丈夫。意显自知涅槃之法,根本不从他闻,而于一切诸法之中,涅槃最为无上,大觉佛陀在诸众生中,最上最为第一,没有哪个能在佛上、名无上士,或名无上丈夫。

  调御丈夫,印度叫做富楼沙昙藐波罗提,亦可译为调御、调御士、化丈夫调御师。佛具大慈大悲,度化众生之时,时以软善语,或以苦切语,或以杂语等,种种方便,调御丈夫,入于佛道。举丈夫说,以其为主,并不是不摄二根,无根、女人等。

  天人师,印度叫做舍多提婆,亦有译为天人教师。意显无上佛陀,运用其智慧,示导诸众生,什么可作,什么不可作,什么是善,什么是不善,如是善导众生,令其随教而行,终不舍于道法,从而获得解脱,佛的度生,不是不度馀道众生,以度天人为多,所以称天人师。

  佛,印度叫做佛陀,中国译为觉者、知者、觉人、具有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三觉,知见三世一切诸法了了觉知。馀如前说,此不再赘。

  世尊,印度叫做婆伽婆、薄伽梵,亦译众佑、有大功德、破净地。即具众德,为世出世间恭敬尊重,名为世尊。

  上依大智度论第二解说,馀论更有诸解。如是佛的通号,虽具有十一种,诸论开合不同,所以唯称十号,在十号经,合世间解与无上士为一号;瑜伽论第三十八等,合无上士与调御丈夫为一号;菩萨本业璎珞经、智论第二等,将之开为二号,略去世尊,将无上士与调御丈夫别为二号,佛与世尊合为一号。大般涅槃经疏第十八说:“成论与阿含,皆无上士与调御丈夫,合为一号,至世尊方满十数;今经与释论,开无上士与调御丈夫为二号,至佛则十名已足。总结具足上德十号,为世所尊”。

  大乘义章卷第二十末说:“十中,前五是自利德,后五是利他德。就自利中分为两对;初二一对,前(如来)明道圆,后(应供)彰灭极;后三一对,前二(正遍知、明行足)因圆,后一(善逝)果极……后五化德,于中,前四德能化物,后一种(世尊)为世钦敬。就前四中,初一(世间解)明其化他之智,解了世间,第二(无上士调御丈夫)明其化他之能,能调物心,第三(天人师)明其化他之德,师德具足,第四(佛)明其化他之行,觉行穷满”。以是,可见它的配意。

  具有无量功德的佛陀,依德而立十号,诸佛一样,因而“愍念众生”的慈悲心,佛佛也是一样。经说:“佛心者,大慈悲是”。没有一佛不具大慈大悲的,因而没有一佛,不运用慈心以给众生乐,不运用悲心以拔众生苦。众生罪业深重,怎能拔苦与乐?唯有示导众生如法忏悔,真能忏悔以使罪业冰销,自然就能离苦得乐,因而“为说水忏道场忏法”。悟玄忏主,说此忏法,不是想说就说,亦是由于慈悲心的流露,没有慈悲心说此忏法做什么?

  忏主说此忏法,实因深深体会到佛陀慈悲广大,佛能运用大慈悲力,拔众生苦及与其乐,现我还在学佛阶段,当然不能做到如佛那样的慈悲,但愿一点一滴的学习。佛是怎样运无缘慈以与众生乐的,怎样运用同体悲以拔众生苦的,我亦当随分随力的这样去做。现在开始学习,慢慢养成慈悲心行,到将来成佛时,亦运用广大慈悲,如佛一样的去做。证知忏主说此忏法,全为罪业众生,告知罪业不免,肯得认真忏悔,前途光辉灿烂,不要自暴自弃!

  乙二 发露忏悔

  良以,众生垢重,何人无罪?何者无愆?凡夫愚行,无明暗覆。

  本于慈悲,为救众生,说此忏法,首要当在忏悔,所要忏悔对象,自是在于罪业,怎知众生有罪?“良以众生垢重”,没有哪个众生无有罪垢,而且罪垢相当沉重。良以两字是发语词,为中国文言开始所有的字眼,如“夫”、或“盖”等,作为写文章的开端;或说慨叹词,如众生与佛本来平等,现佛已经成佛,众生仍在沉沦,不知自己罪恶重重,还要佛陀来救我们,这是多么可慨可叹!昼中禅师,将“良以”改为“佛言”,改得相当不错,因下忏文,都是集于经中佛说,并非忏主悟玄所作。三说皆可。

  “众生”所以必须忏悔,原因在于众生“垢”秽太“重”,不忏悔无法得到身心清净。试想众生从无始来,由于一念无明冲动,以此蒙蔽自己觉性,从而长期在迷惑中滚来滚去,无时无刻不为烦恼之所包围,于是垢秽越积越深。此垢不是身外的肮脏不净之物,而是内心中的种种烦恼,烦恼垢秽较之尘垢还要污秽,以斯污秽染污清净觉性,如尘垢的染污衣服,似尘坌的盖覆明镜,明镜因而不能照物,衣服因而不能穿用,觉性因而不能开显,怎能显示自心清净?所以说为垢重!

  诸位想想:生存在这浊恶世间的人,有哪个人没罪?所以说“何人无罪”?又有什么人没有过失?所以说“何人无愆”。不但有罪有愆,而且极为众多,无人可以否认。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罪愆?原因身为“凡夫”众生,所行所为都是“愚”昧不明,没有智慧指导,因而做出来的都是罪恶,没有一样做得合法合理。众生本来是有觉性的,但为“无明”黑“暗”之所盖“覆”,以致觉性无法开展,怎么不会造诸恶业流浪生死?在生死中头出头没,自己没有办法跳出,乃劳动悲心彻骨髓的佛陀来救济。

  凡夫,是凡庸士夫之意,亦即俗说的凡夫俗子,或是平凡无特出的人。印度叫做必栗托仡那,除译为凡夫,亦可译异生,或略称凡。对圣人说,则是指那没有见到四圣谛的真理,属于凡庸浅识者流。法华经第二譬喻品说:“憍慢懈怠,计我见者,莫说此经。凡夫浅识,深着五欲、不能闻解”。这对凡夫是最好的说明。大乘义章第六说:“凡谓生死凡鄙之法,夫谓士夫。凡法也成夫,故曰凡夫。此犹我人别名”。罗什虽译为凡夫,菩提流支却译为毛道凡夫,真谛则译为婴儿凡夫,笈多复译为小儿凡夫。毛道凡夫,显示其人的心行不定,好像轻毛随风而飘;婴儿凡夫,显示其人没有智慧,好像初生婴儿的无识无知;小儿凡夫,亦可说为愚暗凡夫,显示其人愚暗顽钝,不易给与教导,好像顽皮小儿不受教导。对四向四果的圣者说,总见道以前的人皆名凡夫,其中,四善根位为内凡,三贤位为外凡。以十法界说,声闻、缘觉、菩萨、佛为四圣,于六道生死常没流转的人为六凡。

  做人,哪个不想做个好人,不想离恶向善,但为无明之所暗覆,不知什么是善是恶,什么可做不可做,于是迷糊的做出很多不道德的行为,还以为做得不错,我佛所以说为可怜愍者。无明,有说为痴或愚痴,是愚于事理而不了达的一种精神情态。毗婆沙论第二十五问:为什么叫做无明?无明是什么意义?答说:对于万有诸法,不达、不解、不了,是为无明之义。有人又问:除了无明,诸有馀法亦不达、不解、不了,为什么不叫无明?当知诸馀法的不达不解不了,如以愚痴为其自相,自亦可以说为无明,馀法不是如此,所以不名无明。

  瑜伽师地论第八十四说:无明,是于所知事不能善巧,于彼彼处不正了知。总之,凡是不达不解不了,而以愚痴为自相的,都叫无明。瑜伽论五十八又说:无明总有二种,一是相应无明,二是独行无明。没有无明不生起其他的烦恼,诸有与贪等馀惑相应的无明,叫做烦恼相应无明;假使不受贪等诸烦恼纠缠,唯于苦等四圣谛境中,由于不如理作意的力量,钝慧士夫补特伽罗,诸不如实简择,覆障缠裹暗昧等的心所性,叫做独行无明。简单说:与贪等诸惑相应的无明,名相应无明;不与贪等相应,但于四谛境不如实简择,覆障暗昧为性,名为独行无明。大经三十七说:无明是一切诸漏的根本,众生由于无明因缘,于阴界入,忆想作想,名为众生。众生在日用现行间,顺于无明,就生欢喜,逆于无明,就生烦恼,因而无明成为生死根本。

  亲近恶友,烦恼乱心,立性无知,恣心自恃。不信十方诸佛,不信尊法、圣僧,不孝父母六亲眷属。盛年放逸,以自憍倨。于一切财宝,一切歌乐,一切女色,心生贪恋,意起烦恼。亲近非圣,媟狎恶友,不知悛改。或复杀害一切众生,或饮酒昏迷,无智慧心。恒与众生,造逆破戒

  众生常为无明暗覆,自然就会造诸罪业,现在先说罪因罪相。在世为人,俗说:“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证知做人必交朋友,而且交友是极重要。人长大了,不会老死家中,要向外面发展,如出外发展工业,或发展商业,要想事业有成,朋友则不可少。讲到朋友,要分两类:一类是善友,一类是恶友,因而交友不得不审慎选择。交到善友,成为自己好帮手,对自己是有利,交到恶友,不但不能成为自己帮手,反而有害自己事业,对己极为不利。以做人言,自己没有把握,信受恶友甜言密语,不特事业无法成就,且使自己罪业日增!所以“亲近恶友”,就会“烦恼乱心”,影响自己前途,怎能不予注意?

  恶友对善友说,亦即恶知识与善知识。佛陀慈悲,一直说遇到善知识,应常亲近,不得远离;遇到恶知识,应即离开,不得亲近。原因凡夫心识,好像素丝一样,随缘有所转变,既可染成黑色,亦可染成白色,如中国古人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如人本无什么恶习,但若常接近恶知识,就会种下恶根,永在幽暗恶趣中行,恶友对人的过患多大?对于交友能不善为抉择?恶友会使人堕入魔道的恶德之人,从不会引人走上平坦大道,怎可亲近?

  大般涅槃经第三十二说:“菩萨摩诃萨观于恶象及恶知识,等无有二。何以故?俱坏身故。菩萨摩诃萨于恶象等心无怖畏,于恶知识生怖畏心。何以故?是恶象等唯能坏身不能坏心,恶知识者二俱坏故。是恶象等唯坏一身,恶知识者坏无量善身无量善心;是恶象等唯能破坏不净臭身,恶知识者能坏净身及以净心;是恶象等能坏肉身,恶知识者坏于法身;为恶象煞不至三恶,为恶友煞必至三恶;是恶象等但为身怨,恶知识者为善法怨。是故菩萨当远离恶知识”。对比来看,恶知识为患最烈,怎能亲近?

  恶友不是善友,身口意业活动,无一不是行恶,对佛所说正理,所说正因果律,一概否定不信。无量寿经卷下说:“恶人行恶,从苦入苦,从冥入冥”。心常念恶,口常说恶,身常行恶,从来不曾行过一善,生命结束怎不从冥入冥?如何识别恶友?善导念佛法门说:“恶性之人有五种别:一、谤真行伪;二、谤正行邪;三、谤是行非;四、谤实行虚;五、谤善行恶者,名为恶性之人”。人与人相处,要仔细观察,发现有如上五种行为,就可肯定他是恶性之人,不得与之亲近。

  恶友就是不三不四的酒肉朋友,从不会引人走上光明坦途,总是牵人向岐岖不平的道路上行,结果使你倾家荡产身败名裂而后已。在这情形下,怎不经常使人烦恼乱心?过着烦恼不安的生活?如恶友带你去赌,说一次可赢很多钱,你因把他看成知心朋友,贪心就来扰乱得你痒痒的,非去大赌一场心不得安,殊不知十赌九输,难得有次赢几个钱,这个要你请客,那个要你请茶,或要你请到舞厅跳舞,所赢得的几个钱,结果立刻花光,甚至还要补几个钱。后来想想,钱输得不值得,一定要去捞本,于是又去大赌,结果输得更多,这不是贪烦恼扰乱你神魂颠倒是什么?试问恶友怎么可靠?

  到了你钱财输光,不但没有钱再赌,一向和你称兄道弟的朋友,再也没有一个来看你,这才开始知道上了朋友的大当,于是对朋友非常瞋恨,甚至把他看成冤家,有时偶而见面,真是所谓“冤家相见分外眼红”,瞋恚之火立即心中燃烧,不是给他脸色看,就是要骂他几句,甚至想挥拳揍他几下,过去所谓知心朋友,现在不是成为冤家了吗?交到恶友,诸如此类不幸的事,会常在你身上发生,交友怎能不慎?不论什么烦恼在内心中扰乱,都会使你感到不得寂静安宁,证知烦恼是精神界的捣乱份子,恶友更是引起捣乱份子来捣乱的,所以对于恶友必须远离。

  烦恼不是贪瞋两种,是有无量无边的,通常说有八万四千烦恼。烦恼所以得名烦恼,入阿毗达摩论卷上说:“烦乱逼恼身心而相续故,名为烦恼,此即随眠”。大乘阿毗达摩杂集论第七说:“若法生时,相不寂静,由此生故,身心相续不寂静转,是烦恼相”。大小乘论对烦恼解说大体是一样的。不论什么人,当烦恼生时,身心必然会烦燥不安,身体感到坐也不是,走也不是,心里感到这不是味儿,那也不是味儿,不是身心不寂静是什么?

  论说有三种力量促动烦恼生起:一、因力,随眠是烦恼的潜能,在没有断除随眠,或对之尚未遍知,烦恼就从随眠生起。二、境界力,外界的境界,顺自己好乐,各种烦恼就从现前境界生起。三、加行力,缘于境界而作非理作意,各种烦恼就会依之而起。婆沙论第六十及俱舍论第二十等说:“一切烦恼,由因力、境界力、加行力三而起”。由此三力生起的烦恼,其类虽说很多,但大分为迷事与迷理的二种:迷理的烦恼是见惑,迷于四圣谛真理,为见道所当断的;迷事的烦恼是修惑,迷于万物的事相,为境界之所逼恼,为修道所断的对象。

  烦恼虽多,但以贪、瞋、痴、慢、疑、不正见六种,为一切烦恼的根本,所以称为根本烦恼,或称为六随眠。不正见开为有身见,边执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五种。此五名为五利使,前贪等五名为五钝使。如此十使,称为十根本烦恼,或名为十随眠。五利使唯是迷理的烦恼,五钝使是通于迷事迷理的烦恼。

  依俱舍论说:于见道中断此十随眠。欲界四谛下共有三十二随眠:苦谛下有贪、瞋、痴、慢、疑、身、边、邪、见、戒的十随眠;集谛下及灭谛下,各除身见、边见、戒禁取见三种,各有七随眠;道谛下除身见、边见,有馀八随眠;上二界四谛下,各生二十八之别,合为八十八使见惑,再加修道所断的十随眠,就有九十八随眠,更加十缠,则成百八烦恼。烦恼是恼乱有情身心的,由其为增上力,造成种种的恶业,感受现在、未来的苦果。

  “立性无知,恣心自恃”:在世为人,特别是佛徒,必要寻个“安心立命”处,才能做个像样的人,才能成为站稳立场的人,不致受到恶友的愚弄,现由接近恶友,增益无明,不知自己如何“安身立命”,于是随着恶友的脚跟乱转,恣意任性的,或自恃自己豪强,或自恃技艺高超,或自恃种族高贵,于是胡乱妄为的,或是成帮结队的,想要做什么就做什么,从不考虑行为的结果,终于踏上小人的行径,走上错误的道路,打家劫舍的构成弥天大罪,成为顽钝无耻的人,还自以为是对的。像这样罪大极恶的人,世间不是很多吗?能不使我佛怜愍?但要真正得到安身立命,最要得到相当的智慧,唯有透视人生的微妙智慧,指示吾人的做人之道才行,不是完全无知的人,能够得到安身立命,向着理想人生迈进!

  “不信十方诸佛,不信尊法、圣僧”:从此是泛明罪相。三宝为构成佛教基本骨架,对众生说,是苦海的舟航,黑暗的明灯,火宅的雨泽,是“千生罕遇,万劫难逢”的。当三宝出现世间时,不论什么人能归依三宝,福德就可无量无边的增加,不论什么人能礼念三宝,罪业就能像恒河沙那样的消除。三宝对人类众生有这样大的利益,如“不信十方诸佛,不信尊法,圣僧”,这不是罪业深重的人是什么?生存在这世间的人群,生理上患有极沉重的老、病、死三大病,心理上患有极重的贪、瞋、痴三大病。如是身心大病,世间任何高明医师,药学界发明怎样特效药,都无能为力的加以治疗,能澈底治疗的,唯有无上医王的佛陀。不但娑婆教主释迦佛可以做到,十方诸佛无不能疗身心大病。遇到这样不容易遇到的名医,仍然对之不予信任,还有什么更高明的医师,能治你身心大病?

  无上医王的佛陀,所以能治身心大病,原因佛能透视众生所患的大病,从而针对病源,给以适当法药,如能善为服用,无不药到病除,远离老、病、死的大病,消除贪、瞋、痴的大病。身心大病皆能治愈,得到身心轻松自在,不是名师及特效药怎能做到?所可惜的,就是世人,不特不信任无上医王,就是所开给的法药,亦不相信尊重,身心大病怎能痊愈?只好在生死中流转不息,贪等烦恼仍在身心中活动,使你在烦恼窟中,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但这不是如来所开的法药没有特效,而是你对法药没有信心,当然就被烦恼驱使得团团转,在生死中不断浮沉!

  众生身心所患的大病,无始来延续到今天,病情相当沉重,虽说难以治疗,但服用法药见效,决不成问题的,亦即如实修行,必能摧伏烦恼,但这不是短时间见效,必得还要看护人从旁指导,告诉你什么时候应服法药,你就得遵照指示按时服药。如医王为你开好药方,特效法药亦放在你的面前,但不信任圣僧指导,依照指定时间服药,身心大病怎么会好?你如信受医王为你所开的药方,亦信法药确可治疗,对于圣僧亦当信任,因为圣僧是过来人,对任何法药,都认识清楚,不会让你服错法药。

  世间众生,特别是人,不但不信三宝,对亲生父母亦不孝顺,所以说“不孝父母”。经说父母恩重“高如须弥,深如巨海”。不说在胞胎中,母亲受极大苦,就是出世以后,从婴儿直到将你抚养成人,你固感到轻松安逸,可是父母日日辛苦,不是为你忙这,就是为你忙那,你曾想过?如曾想过,必感父母恩重,想要报父母恩。为人不孝父母,不知如何报答,那就是个罪大恶极的人。大般若四百四十三卷说:“若有问言:谁是知恩能报恩者?应正答言:佛是知恩能报恩者。何以故?一切世间知恩报恩无过佛故”。佛尚知恩报恩,为人怎可不孝父母?又怎能不报亲恩?中国南北朝时代,有名何平,是相州人,为何家独生子,父母对之特别慈爱,慈爱得如护自己眼目,他要做什么就让他做什么,他不读书就由他不读书,后来父亲因事外出,他在家中竟做出不可告人的事。待父回来,不特不迎接,因恐罪恶之事暴露,乃竟丧心病狂的将父亲杀死,葬在后园当中。以为如此就没事了,有人问到,就说父亲未回。哪知有天,家中忽然响雷,将他父亲从后园霹出,而他本人亦为雷所击死。本来无人知道此一大罪恶事,终因雷霹暴露出来,为人怎能不孝父母?

  儿女不孝的行为,不但古代有这样的人,现在虽说文明进步,但不孝儿女仍然不在少数。如被称为宝岛的台湾及被称为最清洁城市的星洲,皆有为父母者,将整个财产为子女买下房屋,以便子女将来有安身之处,可是做儿子的却向老父或老母索取房租,认为这是他的房产,想想这是为儿女的应有表示吗?能说这样的人对父母有孝吗?如西方有个漂亮的混血女子,深以有个为人做工的黑人母亲为耻,如母亲为她送雨衣到学校,不但不承认这是自己母亲,反而冲出课室不顾而去。后来成为大牌明星,到处受到影迷尊重,可是她的母亲赶来,想看看亲生的女儿,哪知正在母女相逢时,不巧有个同事进来,对同事介绍说这黑妇人,是她雇用的老女工。母亲默默的不说一声,只感到内心的破碎,想不到自己女儿竟称老母是老佣人。到了其母死后,全市为她送殡。不孝的女儿得到消息,虽赶回来扶着母亲的灵柩,不断的狂喊妈妈,但是又有什么用呢?为什么母亲在世时不承认其为自己生母?

  再如号称文明古国的大哉中华,在五代十一国大乱的时候,其父带她女儿逃难,过着父女相依为命的生活。在逃难途中,其女为晋王李存勗看上,虽经父亲血流如注的抢救,但终成为李存勖新的妇人。此刘玉娘对李存勖说:“在这世间真心爱你的只有我刘玉娘”。晋王信以为真,到当了后唐皇帝后,刘玉娘就成为皇后,有一天皇帝皇后,到了皇后的故乡。刘山人得到消息,知道女儿做了皇后,特到行宫探望女儿,皇帝还为他们父女团聚欢喜,女儿反大怒说:“我的父亲死于乱兵,现在这老汉怎敢来冒认”?立命令人将其在行宫外打四十大板,这还成孝女吗?

  如何报父母恩,说来真是惭愧,有时不如鸟类,实太愧为人子。中国唐朝益州有石壁寺,寺内老僧禅诵为业,精进修持从不间断。到贞观末年,有两只鸽子在他房楹上筑巢,哺养两只小鸽,老僧不但不惊动它们,反而每有馀食,就巢哺养小鸽,成为每日常业。小鸽逐渐长大,羽毛仍未丰满,一日在学飞时,不幸堕地而死。老僧很慈悲的,善葬两只小鸽,以为事即过去。哪知过了十日,老僧梦两小儿对他说:过去我们造了罪业,今生所以受到鸽身,在此每听长老诵法华经及金刚经,以斯闻法因缘,现在已得人身,离寺不远地方,托生为双胞胎,十月之后,当即出世。老僧紧记梦言,到时去其家看,果然诞生二子,老僧呼为鸽儿,两儿均皆答应,并报老僧恩德。

  “六亲眷属”,古代说法不一:有以父、母、兄、弟、夫、妇为六亲;有以父、母、兄、弟、妻、子为六亲;有以夫子、兄弟、姑姊、甥舅、姻亚为六亲;有说六亲是同时的亲属,不是依于祖、父、子、孙纵的关系决定。认为诸父(父亲的兄弟)、诸舅(母亲的兄弟)、兄弟、姑姊(父亲的姊妹)、婚媾(妻的家属)、姻亚(夫的家属)。不论说法怎样不同,六亲中有父子,古说是一致的。就血统说,彼此有着相连关系的至亲,都应互相关怀,若属长辈,应予恭敬尊重,若属下辈,应予亲切爱护。六亲眷属中,不论什么人发生不幸,都应对他或她予以同情。但这世间,有很多人,兄弟不和固然很多,六亲不认亦复不少,根本忘了彼此有着血缘关系,且关系恶劣到不如外人,可说到处都能见到的现象!六亲关系尚且如此,人世间怎能和乐生存?又怎不会造成很多罪恶?是以要想搞好人际关系,首从搞好六亲关系做起,如多数人都六亲不认,人与人间还有什么人情味在?

  从生命出现到生命消逝,要经少年、青年、壮年、老年几个阶段,而生命力最旺盛时,可说是在“盛年”。当这年富力强的盛年,理应运用生命力,为自己做番惊天动地的事业,为社会做番有益人群的大事,方不辜负大好的盛年,可是当人在盛年时,不好好做有益自他的事,反利用自己多馀的体力和精力,“放逸”不羁的做出损害社会大众的事,造成社会秩序的大乱不安。如现社会中很多浪荡街头的问题人物,不是吸毒就是吸强力胶,不是捣乱就是抢劫,甚至在街头搞出不堪入目的男女丑态,使得社会人士为之侧目,使得政府当局为之头痛。今日社会很多问题,不都由这些人搞出来的吗?严格说来,此固现在许多年富力强的人如此,实在是人类众生恶根性使然。

  如是问题人物,不特不知反省,且极傲慢不逊,摆出一副小人得志的神态,以为自己是天地间第一等英雄豪杰,不把一般正人君子看在眼里,如有好心人不以他的狂妄行为为然,善言善语的劝告,不特不把劝告当作一回事,反会对你加以侮辱,说我做人就是如此,关你什么事,要你来管我,你愿意看就看,不愿意看滚开,不要多管闲事,快点离开,免给你好看,那种不可一世气势凌人的样子,真不知天地间还有什么羞耻事!正因一般盛年人士,要怎样干就怎样干,根本不计什么后果。所幸这种人不多,不然,社会秩序还能维持吗?

  如上所说放逸憍倨的人,对于声色犬马之娱,一切钱财宝物,无一不好贪着。如“于”世间的“一切财宝”,总是“心生贪恋”,只要能弄到手,用尽非法手段,不是暗偷,就是明抢,一天不得到手,一天不得罢休,甚至谋财害命,亦复在所不惜!如今各地社会,每天发生事故,不都由于贪着财宝而来?不但明抢暗偷,还有打劫银行,绑走肉票,亦常发生。有时为治安人员捕获,依于法律制裁,或坐监牢,或被鞭打,理应改过自新,可是刑期满后放出,故态复萌,仍干抢劫勾当!

  所谓“一切歌”舞,或是荡魂音“乐”,同为年富力强的人爱好迷恋。正当的音乐,陶冶人的性情,增益人的意志,有时听听本无不可,但启人邪思的靡靡之音,是正当的人就不应听,然诸放逸憍倨者,刚刚相反,好的音乐无兴趣听,靡靡之音乐此不疲。试看一般歌舞台榭,所唱不三不四音乐,每次听众无不满座,假定举行高尚音乐,却是清淡冷落,听者寥寥无几。人如长期沉醉靡靡音中,意志就会消沉,人格就会堕落,没有兴趣做正当事。是以贪恋一切歌舞淫靡之音的人,必会造诸恶业!

  接着下来,对于“一切女色”,自亦“心生贪恋”。贪财贪色,可说是人的本性,少有不男欢女爱的,不过男女间的追逐,大都以男性为主动,所以说“一切女色心生贪恋”。到了现代,男女公开来往,假使女性采取主动,亦可说为“一切男色心生贪恋”。欲为种种烦恼住处,如男女间心着爱欲,纵或得到很浅欲乐,但所受苦却是很重,甚至有为此丧身失命,如蛾飞向灯火,必为灯火所烧,试问有何乐趣?智论十三说:“邪淫为患,譬如蝮蛇,亦如大火,不急避之,祸患将及”。是以女色不可贪恋。

  财宝、歌乐、女色,虽为人人所爱,并不易于得到。当得不到时,就会“意起烦恼”。烦恼虽多,在此是指贪惑,贪而不得,瞋等烦恼,跟着而来。心想:我所要得的财宝等,别人可以得到,我为什么不得?于是对得到的人,生起极大瞋恨,或生高度嫉妒,由于是诸烦恼生起,不是彼此间极力斗争,就是彼此间互相暗斗,终而成为冤家仇敌,誓不两立,于是无尽烦恼滚滚而来。

  做人所以会得如此,原因在于“亲近非圣,媟狎恶友”。中国儒家说:“亲君子,远小人”,这是做人应有的精神,唯此方可做个顶天立地的人,或做个成佛作祖的人。世间被尊为贤圣君子的人,来往的友朋,皆极规矩的。贪财贪色作恶多端的人,所亲近的都不是贤圣君子,所交结的都是一些恶友,此等之人,只有引你走上堕落歧途,怎会使你成为贤善之人?“媟狎”两字:媟读屑,狎读狭。媟狎,可反读为狎媟,是戏弄或狎玩的意思,显示彼此亲近到极点,狎亵到毫无拘束,不堪入目,成何体统?

  自知无知,不知这是错误行为,还可谅解,若有贤善的人,看你这样堕落,内心深为不忍,特来善为劝谕,说与恶友非圣来往,对你深为不利,应该立即远离,好好做个像样的人。如还有些羞耻,理当接受劝告,重新做人,你仍“不知悛改”(悛,读诠或圈),意是悔改的意思,亦即到此为止,革除过去恶习,才有光辉前途,想不到你依旧故我,不知痛切悔改,怎不对你失望?其实,这对别人没有什么不利,不过是毁灭自己而已。因而有人指点,应该立刻回头,走上自新之路。

  与诸非圣恶友往来的人,有时为了口腹享受,“或复”运用身体,“杀害一切众生”,有了众生肉吃,于是与诸恶友,“或”运用口舌“饮酒”,到了饮得酩酊大醉,就会令心“昏迷”,失去应有理智,所以说“无智慧心”。一个失去理智的人,本有慧心不得开发,所行所为,自不合规,当就造成众罪。现实社会明白所见,有些嗜好饮酒的人,每饮必醉,醉后,不是随便骂人,就是胡乱打人,原本是个好人,到了兽性发作,成了一个野兽,像这种人,失去理智,不知错误,多么可怜?

  这样一个衣冠禽兽,就会“恒与众生,造”作违“逆”众生的“破戒”行为。如破不杀戒,就会做出伤害众生的生命,破不盗戒,就会窃盗众生的钱财宝物;破不淫戒,就会破坏众生的夫妇关系;乃至破不邪见戒,就会做出拨无因果的罪恶之事。如是造业犯戒,能说自己不是恶贯满盈?能不令诸众生对你恐惧?是以饮酒杀生的人,没有不造业犯戒的。要知现你以为是一大享受,到了随业感果,其苦不可想像,吾人行为活动,怎不加以审慎?

  过去诸罪,现在众恶,今日至诚,悉皆忏悔,未作之罪,不敢更作。

  这是忏悔三世罪业:人的生命不是现在才有,是从无始所流下来的,成为所谓生命之流。因而此一生命在“过去”,不论是在哪个阶段,都曾造过“诸罪”恶的,到了“现在”这一生命,由于烦恼驱使,同样造诸“众恶”,所积成的罪业之多,恒河中所有的沙,亦不能比喻其多。幸所造的罪业,没有它的体积,假定有体积的话,诚如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说:“尽虚空界不能容纳”。

  为什么会造成那么多的罪业?原因就是生命内在,经常有烦恼在鼓动,不是要你去做这样不如法的事,就是要你去做那样不合理的行为,因而或自动的造诸罪业,或为外境引诱造诸罪业,或明知是不对的仍然去做,或无意间造成弥天重罪,在这种种情形之下,自然就会造成无量无边的罪恶。以如是因感如是果说,当然要受种种难以形容的痛苦。佛陀不忍众生由恶业受苦果,特大开方便的为说忏悔方法,让众生依之如法忏悔,未来大苦是可免受的。不过在众生方面,首先承认过去现在确有很多行为错误,自己是没有办法解决的。

  唯有从“今日”起,“至诚”恳切的,依佛指示“悉皆忏悔”,唯愿已作之罪,得以全部消灭,“未”曾“作”过的“罪”恶,不论在怎样情形下,就是牺牲自己生命,再也“不敢更作”。做人真心诚意的改过自新,消除过现所有的罪恶,不但不会去感苦果,生命前途还很光辉。过去已作之恶,假定不去忏悔,尚未造作之恶,现在不断去作,如是罪恶越积越多,要想斩断罪恶绳索,挽救生命所受痛苦,不特万难,且根本不可能。所以所造之罪,不论是怎样多,果能披肝沥胆的,将自己罪恶坦白出来,在三宝前求哀忏悔,就会获得生命自由!

  过现所造诸恶,固应如法忏悔,更重要的是“未作之罪,不敢更作”。假定一方面忏悔,一方面又造新罪,那就不论你是怎样忏悔,苦果还是要你受的。如能懔于罪业可畏,对从未造过的罪业,无论如何不敢再作,是就真正成为佛化新人,一直向光明大道迈进,佛不会辜负你!

  乙三 求证佛圣

  是故今日至心归依十方尽虚空界,一切诸佛、诸大菩萨,辟支、罗汉,梵王、帝释,天龙八部,一切圣众,愿垂证鉴。

  此明求证佛圣,就是诚心忏悔,不是自忏就算,而要诸佛圣众,证明确已忏悔。

  以“是”之“故”,从“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