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习之法·选释之二

  修习之法·选释之二

  圆慈法师

  念佛禅(定)

  因念佛而生禅定故称念佛禅。南传的念佛禅称为“佛随念",因数数起念(随念)与佛有关,又以佛德为念之所缘故。

  对四谛具足正信的瑜伽行者,若要修习佛随念的禅定,当於适当的住所独居静处,一心思念“彼世尊亦即是阿罗汉,等正觉者,明行具者,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应该如此的随念,即数数起念,不间断的称念或思念佛世尊的功德。随念的方法是:

  “那世尊是阿罗汉,是等觉者,是明行具足者,是善逝者,是世间解者,是无上士,是调御丈夫者,是天人师,是佛,亦即是世尊";当如此不断的静虑思念。

  (一)为甚麽念世尊是阿罗汉?应依如下理由随念世尊为阿罗汉:

  (1)他远离了一切烦恼,站得距离烦恼很远很远,已由於道而完全断了一切烦恼和习气,所以说“远离故"为阿罗汉。

  (2)他以道和般若之剑破除了诸烦恼贼,“破贼故"为阿罗汉。

  (3)因他全面如实地知见了悟缘起法,如实地知道缘起相续法,於缘起生灭法中脱离断除,从中解脱,破离断绝了轮回车轮的辐,“破辐故"为阿罗汉。

  (4)因为他是最胜应供者,最值得领受衣服等资具及其它的供养。世尊现世时,任何有权威的天人皆不愿在它处供养,而尽力供佛,甚至於阿育王在世尊涅槃後,仍用九万万六千的财产,於全阎浮洲造了八万四千的塔寺以供佛。

  (5)於诸恶业中,无秘密恶行可说;因他“不密行恶故",为阿罗汉。

  (二)世尊是“等正觉者"(sammasambuddha),即圆满觉者。因为世尊自己圆满正确地觉悟了一切法,他对“应该通达的诸法业已通达觉悟,应该遍知的诸苦法业已遍知,应断的诸集法业已断绝,应证的诸灭法业已证得,应修的诸道业已修习";所以世尊说:

  “应知的我已知,应修的我已修,应断的我已断,所以婆罗门呀,我是觉。"

  (三)因世尊具足明与行者,故其他是明行具足者。明是三明或八明(观智及意所成神变加以六神通为八明);行即戒律仪防护诸根之门,食物知量,努力醒觉,(信惭愧多闻精进念慧)的七种妙法,色界四禅,当知共为十五法。因为依此十五法行,圣弟子得行於不死的方向。由於明的具足,造成世尊的一切智圆满;由於行的具足,造成他的大悲圆满。他以一切智知一切有情的利与不利;他以大悲使有情避去不利而促进有利之事。因为世尊是明行具足者,所以他的弟子得以善行道。

  (四)世尊是善逝(行)者,善於净行,善於妙处行,行正无过,正语故为“善逝(行)"。世尊的行是善净,遍净而没有污点的,所以世尊是善逝。

  (1)是甚麽善行呢?便是圣道。依此行,世尊顺利地到达了安隐处,所以说:“善净行故为善逝"。

  (2)在不死的涅槃中行,所以亦说“善妙处行,为善逝"。

  (3)可使已断了的烦恼不会再转来的行为正行。或说:自从在燃灯佛的足下获得授记以来,直至在菩提座上而成正觉,总共完成了三十波罗密的正行而给与一切世间的利益与快乐,不作常见,断见,欲乐,苦行等的极端行为,故为正行。所以说“正行故为善逝。"

  (4)世尊是正语者,他在适当的场合而说妥当的话,所以说“正语故为善逝。"如经中说:

  I)如来知道那些话是不实不真无有利益的,且是他人不喜和不适意的,如来便不说那样的话。

  II)如来又知道那些话是实是真但无利益,且是他人不喜不适意的,如来也不说那样的话。

  III)如来知道那些话是真而给予利益的,但是他人所不喜不适意的,如来知道时节因缘成熟才说那样的话。

  IV)如来知道那些话是不实不真无有利益的,但是他人所喜和适意的,如来亦不说那样的话。

  V)又如来知道那些话是实是真但无利益的,然为他人所喜和适意的,如来也不说那样的话。

  VI)如来知道那些话是实真和给与利益的,又是他人所欢喜和适意的,如来知道那是适当的时候,才说那样的话。当知这是“正语故为善逝。"

  (五)(世间解)因为世尊全面了解世间,所以称世尊为世间解者。世尊是依世间的自性,依它的集因(缘起),依它的灭,依导致它灭的方便(道)来全面了知、洞察和通达世间的。

  世尊的智慧和所知的法是无量的,而讲出的仅是一点点,如爪上土,所未说的如大地上的土。说出的法是有用於导向涅槃的法,而未说的法是无用的法。1佛重点说的世间是“在这有想有意而仅一寻的身体之内的世间与世间的集因世间向灭的道。"2

  佛亦说三世间:

  I)行世间,一切有情依食而住而行的地方,当知为行世间(或器世间),(包括名色、三受、四食、五取蕴、六内处、七识住、十二处、十八界等)。

  II)有情世间:说到“世间常住或非常住"的地方为“有情世间"。;世尊知道一切有情的意欲,知其随眠,知其习性,知其胜解,及知诸有情的少垢、多垢、利根、钝根、善根、善的行相、恶的行相、易教化的、难教化的、有能力的、无能力的。他对所有的“有情世间"亦全面了解。

  III)空间世间:世尊知道,日月之运行,光明所照之处,威力所及,世界之纵横,雪山之高,海水之深,世界与世界的空间距离等,如说月轮四十九由旬,日轮五十由旬等。世尊以他无限的智对此三世间完全了解通达。以遍知世间,故为世间解。

  (六)(无上士)因为世尊的德是无人能超胜的。此以无过於他之上者为“无上士"。他的戒德为一切世间最胜,而定慧解脱及解脱知见之德亦然。亦是说,没有能与世尊的戒德、解脱和解脱之见的德相等或相比。如佛说:“我实无有师"3;“我实不见於天界,魔界乃至天人众可以比较我的戒德圆满的。"4

  (七)(调御丈夫)他能调御其应调御的丈夫为“调御丈夫",调御即调伏的意思。应调御的丈夫是说未调御而当调御的畜生丈夫、人类丈夫和非人类丈夫。如世尊曾调伏阿钵罗(无苗)龙王、阿伽西柯(火焰)龙王和达那波罗(财护)象等的畜生,令它们无毒而皈依住戒,又以种种的调御方法而调伏萨遮尼干子、庵巴吒学童,沙那滕达(种德婆罗门)等人类,及阿罗婆迦夜叉,帝释天王等的非人。又佛说:“我以柔软调伏诸丈夫,亦以刚调伏及柔与刚而调伏。"5

  世尊对於戒清净之人等,初禅等,须陀洹等已经调御的人,亦为说向上之道的行道而更调御之。因为世尊调御一切丈夫,能使被调御者於一跏趺坐去向八方而不执著,所以说世尊为“无上士调御丈夫"。

  (八)(天人师)以现世,来世及第一义谛而适应的教诲,故为师。世尊为师,令诸有情度诸所,度生死难所等的意义。如商队领队师,引导队伍度过沙漠,度过危险地带,度过野兽的恶劣处所,如是令度种种难处,得达安全处。天人即天与人。此仅限於最超胜的诸天及最有才能的人而说。然世尊亦能教诲诸畜生故为师。他们因闻世尊说法为成就道果的近依因,由於这有力的因缘成就,在第二生或第三生便有证得道果之分。如娃天子的故事6。

  (九)(Buddha佛)他是佛陀(觉者)。因他自己以所得解脱果的智,究竟觉悟发现了一切所应知的,所以世尊是佛陀。或他自己发现亲证了四谛,亦令其他有情觉悟(四谛),以此等理由故称为佛。7又为示此义,《义疏》和《无碍解道》解说为:“发觉诸谛故为佛,令人醒悟故为佛"。8

  (十)(Bhagavat世尊)在一切有情中,佛的殊胜功德(qualities)是最为高尚的,是世上最可尊敬者,以此之由,称佛为世尊。世上有四种名,即依位的、依特相的、依原因的、随意而起的。而此世尊的名是依据原因的,此名不是摩诃摩耶夫人,不是净饭王,不是八万亲属所作,亦非诸天所作;法将舍利弗曾这样的说:“世尊这个名字不是母亲作的是解脱之後得的,此乃诸佛世尊在菩提树下证得一切智之时共同获得的名称"9。

  又“具足吉祥,万德相应,破了恶,善为分别,修习了种种的修法,而不在有中徘徊,故名为世尊",“破了贪、破了瞠、破了痴而无漏、破了一切的恶法,故名为世尊“。

  因他有百福特相的色身成就,所以说他具足吉祥;因他有法身成就,所以说他破了一切恶。如是具吉祥和破恶者为世人和有智慧者之所尊敬,为在家及出家者之所亲近,能令亲近他的人除去身心的痛苦,为财施及法施的饶益者,可给世间和出世间的快乐。

  其次於世间的自在、法、名声、福严、欲、精勤此六法相应,故称为有德。佛的自心中有最胜的自在,可随心自在变小变大等(八自在)为世人所称许的一切行相圆满。佛太明了世间法了,而能善为巧用。他有通达二界证得如实之德而极遍净的“名声"。佛的色身,一切相好圆满的四肢五体,能令热心的人眼见而生欢喜心为“福严"。佛的一切自利利他的希求,皆能随其所欲而完全,故称遂欲而成就为“欲"。成为一切世间所尊敬的原因的正精进,称为“精勤"。佛具此六法,即与诸德相应,因他有德故称他为世尊。

  又善能分别演说一切法,故称世尊。如分别蕴、处、界、谛、根、缘起等善法,或以逼恼、有为、热恼、变易之义而分别苦谛,以增进、因缘、结缚、障碍之义而分别集谛,以出离、远离、无为、不死之义、而分别灭谛,以引出、因、见、增上之义而分别道谛。

  其次,佛修习了种种的修法而有成就,故得世尊的称号。如佛陀修习、习行、空、无愿、无相三解脱,及其他一切世间出世间的上人法。

  佛陀已经舍离了三有,是舍离“有旅行"者,故为世所尊。

  【佛随念修法和功德】“依此等理由(称念世尊)为阿罗汉"及至“依此等理为世尊",(瑜伽者)像这样的随念佛陀之德,此时则无被贪所缠之心,无被瞠所缠之心,及无被痴所缠之心,他的心是只缘如来而正直的。因他没有了贪等所缠,故镇伏五盖,因向於业处,故他的心正直,而起寻伺倾於佛德;佛德的随寻随伺而喜生起,有喜意者由於喜的足处(近因)而轻安,不安的身心而得安身;息不安的得安,则亦得生起身心二乐;有乐者以佛德为所缘而得心定(心一境性);在这样的一刹那中生起了五禅支。因为佛德甚深或因倾向於种种佛德的随念,故不证安止定,只得近行禅(定)。此禅是依於随念佛德而生起,故称念佛禅或佛随念定。

  劝於佛随念的比丘,尊敬於师,顺从於师,得信增长,念广大,慧广大及福广大,多得喜悦,克服怖畏恐,能安忍於苦痛,及得与师(佛)共住之想。因他的身中常在佛德随念,所以他的身体亦如塔庙一样的值得供养。又因他的心向佛地,纵有关於犯罪的对象现,前他亦能如见师(佛)而生惭愧。他虽然不能达上位(近行定以上),但来世亦得善趣。【未完待续】

  【注释】

  1、见巴利文学会版《杂部经》第五集第437页。

  2、见巴利文学会版《杂部经》第一集第61页。

  3、见巴利文学会版《增一阿念》第二集第34页。

  4、见巴利文学会版《杂部经》第一集第139页。

  5、见巴利文学会版《增一阿念》第二集第112页。

  6、见巴利文学会版《律部》第五集第49页。

  7、Buddha,音译为佛陀,简称为佛。

  8、见巴利文学会版MahaNiddesa《大义疏》第一集第457页和Patisambhidamagga《无碍解道》第一集第174页。

  9、Patisambhidamagga《无碍解道》第一集第174页。

  刊载于《澳门佛教》20期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