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切悼念一代禅门大德—德林长老

深切悼念一代禅门大德—德林长老

  在扬州高旻寺门口的照壁墙上,有四个大大的字——歇即菩提,这是一代高僧德林老和尚一生开示用得最多的四个字,甚至老和尚说,四个都多,一个“歇”就够了,而这一个字,也足以体现老和尚的德行智慧,也恰恰彰显了长老一生的气魄与胆识,真正的能够把对佛法的理解与躬行,落实在心地法门的一种契入。

  十九岁就在高旻寺出家的德林老和尚,一百零一岁圆寂,在采访中老和尚曾说过,八十多年间,从未回过河北润县老家,禅门有“跑江湖”的习惯,就是一个年轻的僧人,需要多处参学,而德林老和尚说他自己哪里也不曾去过,这么多年,就一直在高旻寺。

  这是一位真正值得尊敬的老和尚,他也真正地做到了“歇”,放下妄想的痴迷,放下了名利的追逐,放下了是非的纠缠,放下了有我的沉重。他把自己的一生,交付给了佛门,交付给了天下苍生,他用无我的奉献,活出了一场宽阔而温暖的人生

  在曾经的采访中,老和尚戏称自己是“小工头”,他以百岁之龄,依然每日在工地上巡视。他从未以“老和尚”自居,更不以高僧自诩,高旻寺的禅风为整个禅林所重,信众遍布海内外,可他却是永远的“小工头”。

  他以七十的高龄开始修复高旻寺,在一片废墟中,大雄宝殿、禅堂、天中宝塔、水晶宫、大讲堂等恢弘而起。与此同时,他还严整家规,重振禅风,四方僧俗,不远千里,齐聚高旻,参禅问法,精进办道,临济宗风,高扬远播。

  老和尚把禅堂比作“最高学府”,老和尚却很自信:这世间,还有比佛更高的吗?无论是智慧还是慈悲,佛是福慧圆满之人,我们在这里参禅,学的是放下一切,学的是像佛那样“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做一个心胸宽广、满怀慈悲的人,这是世间最高的学习,所以,这里称之为“最高学府”,理所当然。

  有法师问我,延参法师怎么样理解德林长老对当代佛教文化的影响?我的回复,德林长老是用一生的笃诚信念继承祖师传佛心印,老和尚活得是一种菩萨的担当,它虽然一生都没有离开过高旻寺,但他的确承担了一位明心见性、智慧贤者的行脚旅程,启迪后学,培养僧伽。我的理解,德林长老是用生命来做摆渡的一位高僧大德。

  在许多人眼里和印象里,老和尚是那么的严厉,老和尚非常直白的开示大家,佛法并不是一种盲目的崇拜,是学会去认识自己,在生活的磨砺中去反省自我、突破自我,所谓的回头是岸,是在烦恼里回头,让自己的心地走向光明、宽阔、明朗,佛在何处?不在西方,也不在东方,就在每个觉悟的心地里。

  在许多与老和尚朝夕相处的法师以及信众的内心世界里,老和尚对大家的关怀无微不至,用尽了一位慈悲智慧的长者,对普罗大众平等关爱的点点滴滴,老和尚用自己每一天的平和从容为大家真实示现着即心即佛,去妄存真的自在洒脱。

  德林长老这一生,活得朴素而简约,他用一个禅者的风范,简简单单勾勒出了一生的轨迹,沉思与积淀,淡然与超脱,活出了禅法与人生的融会贯通,走过他所经过的时节因缘,做出了对禅宗继承独有的贡献,以及接引后人能够破迷开悟的独特手眼。

  一位百岁老人,历经了一个世纪的沧桑,岁月的磨难,他立在高高的山顶,行在深深的海底,他用一腔坦诚面对生活,所以他明白了生活对自己的成全;他用满怀的热爱去面对世间,所以他要做众生永远的“小工头”,他用一生的担当,走完了自己此次人生的一期一会。

  有缘即住无缘去,一任清风送白云。2015年6月22日晚7时,德林老和尚安静地走了。他卸下了一切,把担当也歇了,从容而去。我们如其把老和尚的归去理解为一种转身,更恰当的说,是一种犹如莲花一般绽放,而干净的情怀,来也匆匆,去也空空,百年岁月,无住无休。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