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传法师:女儿与出家修行父亲的对白

\

  人生,漫长而又短暂,快乐而又痛苦。在光阴穿梭的瞬间,人可能从童年已跨入了中年。岁月使不同的人进入了不同的领域,不同的境界,对人生的轨迹都在不停的思想、探索、追求着,对万事万物的理解和看法也都有了不同的见解,蓝图和梦想在大脑里昼夜不停地显现,澎湃的心也让时间抚平了。就像世俗上常讲的,人一旦进入了中老年,可能只有无可奈何的结束这一切吧,故事也就从这里开始。

  在宿世的因缘与这世的结果,创造出很多无可奈何的因素和不同的理由,有很多是美好而又残酷的,我们却无法改变。就如《三世因果经》所讲“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做者是”,命运创造出种种催人泪下的故事,演说着人世间的情欲,正在考验着一个真正出家修学者的心,是否拉回原点?或者继续前进?当然,对修学者来讲,对这种考验一旦松懈,很可能前功尽弃,无法复返,唯有强大的信心、恒心才能坚持走下去,并不是每个人都能顺利过关。

  临近过年,阴沉寒冷的空气及天边那半隐半现残血般的冬阳,似乎在隐喻着人间的悲欢离合、生老病死。这天,因为快要过年了,寺院的事情格外忙碌,修行者终于忙完了寺院的事情,略显疲倦的他顾不得休息,正准备继续精进修学,忽然接到了女儿打来的电话。

  女儿小心翼翼的问:“爸爸,您现在忙吗?是否能给我几分钟的时间?”

  修行者问:“你有什么事吗?”

  女儿连忙答道:“没,没,没有!只是有点想爸爸,想和爸爸说几句话,听听爸爸的声音。”

  修行者说:“可以,那你简短点说吧!”

  女儿开心的说:“谢谢爸爸!爸爸,我们已经有六年没见面了,您想我吗?

  修行者沉思了一下,答:“想!”

  女儿问:“爸爸,您知道我现在长什么样吗?”

  修行者说:“肯定是特别漂亮啦!”

  女儿又问:“那您猜猜我这十几年来快乐吗?”

  修行者沉思了一会回,答:“我相信你是快乐的,即使我没有一直陪在你身 边,也曾似在你身边,诸佛菩萨也会加被着你的。”

  女儿:“爸爸,你明明就不在我身边,却为什么讲不在身边似在身边?”

  修行者答:“因为我天天在为你祈福,天天都在祝福着你!”

  女儿:“我能收到吗?”

  修行者答:“能收到!因为你理解并支持我这样做,所以我们的心是相应的,你会感觉到的!”

  女儿:“哦?是吗?爸爸,马上该过年了,我请求您件事,您会让它实现吗?”

  修行者:“你求我什么事情?”

  女儿落寞地说:“爸爸,您不是说我们能心心相印吗?那您怎么会不知道我求您什么事呢?从我和您打通电话开始,这已经是我求您的第四个念头了,您不是说每天都在为我祈福,我会感应到,那我请求您您却感应不到呢?”

  修行者恍然大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这时,女儿又问到:“爸爸,佛教常说‘普渡众生、众生平等’,那我是否也在众生行列?”

  修行者:“你在众生行列。”

  女儿又问:“佛门中还讲,众生所求,身为佛子应是有求必应,是真的吗?”

  修行者艰难的回答:“是的!”

  女儿略带喜悦,天真的说:“真的没有分别?”

  修行者沙哑的声音回答道:“是的,没有分别。”

  这时,修行者听到女儿在低声抽咽,心里感觉无比的沉重和惭愧,在自己修学佛法引渡、救度众生之时,忽视、忘记了女儿的存在及请求,愧对女儿的心情难受却又无法说出口,仓促的说:“孩子,对不起!我现在就去看你。”

  女儿喜出望外的说:“爸爸,我会一直等着你!”

  很快,一番安排之后,父女终于相见。

  已数年未见面了,女儿欣喜的问:“爸爸,您看我长漂亮了吗?”

  修行者:“嗯,越长越漂亮啦!”

  女儿:“您说的是真的吗?”

  修行者:“真的!”

  女儿:“那您说是我的衣服漂亮,还是我长的漂亮?”

  看着女儿整洁但又寒酸的衣服,修行者心里一酸,低声说:“当然是你长的漂亮!”

  女儿又问:“爸爸,我的皮肤白吗?”

  这时,修行者抬起头仔细的看着孩子,黑白分明的大眼睛正天真的看着他,可是脸色却是那么的苍白,默默的说:“白!”

  女儿似乎有意要考考修行者,问题从未间断,“爸爸,您猜我有多重?”

  修行者审视了女儿一下,随意说到:“有一百斤吧。”

  女儿:“爸爸,您修学佛法了是不是眼光也变高了?猜的上下不错二十斤。”

  修行者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爸爸,其实我83斤,我身边的人都很羡慕 我,说我不用减肥,也不用吃什么减肥药就有这么好的身材,是天生的好衣架!”

  修行者继续沉默。女儿又问:“爸爸,您看我有多高?”

  修行者答:“有一米六多吧?”

  女儿:“爸爸,您越说越准了,我一米六八呢!”这时修行者的眼睛已经湿润,看着过度消瘦、略显病态的女儿,满眼的怜爱与惭愧。

  而女儿并未注意到修行者的神情,看着自己的胳膊似乎在自言自语,又似在倾诉对父亲的思念,说:“爸爸,您看我的胳膊摔坏了好几次,现在还没好呢!不知道为什么,自己总是无缘无故的就摔倒了,摔得好痛呢!但是,每次我都是自己坚强的站起来。有一次,我和我的同学一起玩时又摔倒了,她把我送到了医院,医生当时问我是否有家人陪伴,我摇了摇头,医生说:‘姑娘,你可真是个十足的漂亮姑娘,这么苗条的身材,长期这样下去你的美丽可真的是无人能比呢!到那时,你已经走到头了。’我当时迷惑的看着医生,不知道她在说些什么,不过从她嘲弄的眼神中,我感觉她在讽刺着我什么。从医院回来的路上,同学问我是否知道医生说那些话的意思,我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不再说话,分别时,同学把她身上仅有的42块钱塞到我手里。

  爸爸,在那一瞬间我又倒下了,不过这次我很清醒,我没有松开同学的手。我委婉的谢绝同学的好意,我对她说‘我爸爸以前给我说过,不能随便接受别人的钱财,接受别人的施舍,要做一个坚强的、有人格魅力的人,更要坚强的活下去,要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一切,这样宿世劫来都不会欠别人的。不过还是要谢谢你,我会永远记得你是我的好朋友!’同学听完我说的话,哭着把我丢下走了。

  爸爸,您知道吗?当我在说那些豪言壮语时,突然感觉自己沧桑而又无力。说实话,看到别人的父亲带女儿逛商场,买衣服、买自己喜欢吃的、用的,我虽然没有可我感到也很幸福,因为我有一个愿为众生而付出一切的爸爸,他虽没陪在我身边,带我做这做那,买这买那,我想这也只是暂时还没有顾及到我,等他有时间的话一定会回来看我、陪我,带给我和别人不一样的幸福快乐。我坚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个愿望就会实现了,爸爸会想起我、顾虑到我的,到那时我会甜蜜的微笑,也会被幸福的感觉所笼罩,只想沉醉在里面,永远不愿醒来!”

  说完,女儿转过头看着修行者问到:“爸爸,您说我说的对吗?”

  而这时,修行者之前平静的心已经被女儿巨浪般一次又一次的问话,敲打着、拷问着,泪水像喷泉一般再也抑制不住的流了出来,嘴里喃喃的念道:“孩子,对不起!是我的错,我没有照顾好你!我会把我毕生的修行功德回向给你的。”

  女儿却笑着说:“爸爸,我什么也不要,这也不是您的错,也许这一世是我来错了时间,一切的一切都是我必须接受的各种考验和磨练吧!也许正如您说的,是上世的缘,我这世来和您相聚,相聚后自然会散的。不过,我没有怨言,如您所讲:宿世没有修好吧!这世能有您这样伟大的父亲,我想我以后会好的,您说是吗,爸爸?爸爸,您一定要记着女儿,千万不要忘记我,这也许是女儿最后一次求您了。”

  修行者用力点点头,女儿接着又问:“爸爸,我想听您诵经,您会为我诵经吗?”

  修行者用沙哑的声音,哽咽着说:“会的,一定会的!”

  女儿这时才发现修行者已是泪流满面,懂事的用干瘦的手,轻柔地拭去修行者脸上的泪水,说:“爸爸,如果有一天我离开了您,您会哭吗?”

  修行者迟疑了一会,正欲回答,女儿却说:“爸爸,我相信您是坚强的,修行者不会哭也不应该哭,对吗?不过爸爸,我不曾来,也不曾离开,哪里有痛?哪里有苦呢?如果有一天我真的离开了这个世间,会到您说的西方极乐世界去吗?”

  修行者这时从女儿消瘦的体形、苍白的脸色中,隐隐约约地感觉到一种不祥之兆已笼罩在女儿的身上,哽咽着说:“孩子,会的,我会尽力的!我会更精进的修学,把我所学、所悟的全部用到渡众生上,我会把所有功德回向给你。”

  这时,女儿略显疲倦的请求修行者坐下,修行者怜爱的看着消瘦的女儿,拖着沉重的身体坐在了凳子上。

  女儿很开心的看着修行者,祈求地说:“爸爸,跟您说了这么久的话,我感觉很累,我可以趴在您的腿上再跟您说会话吗?”

  修行者点头默许,女儿乖巧地跪在地上,趴在修行者的腿上,轻声地说:“爸爸,我告诉您一个秘密:您是个伟大的父亲,是您给了我强大的精神力量,让我在忍受种种痛苦之后,还能坚持到今天见您一面,我已经很满足了。很快您又要回去了,不知何时才能再见面,在这一刻女儿求您最后一件事,诵经给女儿听好不好?”

  修行者什么也没说,调整好自己的情绪,怜悯地看着瘦弱的女儿,抚摸着女儿的头,目光满满的都是慈爱。这时,修行者用慈悲、庄严的声音诵起了《妙法莲华经》,女儿就这样跪在地上,趴在修行者的膝上,静静地聆听着来自佛陀悲悯众生,智慧教诲众生成佛的宇宙真谛

  女儿也许是真的太累了,诵经声连绵不断的持续着,而她却在修行者的膝上熟睡着,心与修行者的心相融在一起,父女祥和、庄严的画面就这样定格。修行者不忍打扰女儿休息,慈爱的端详着女儿,思绪仿佛又被拉回从前,种种愧疚的心情久久未能散去,如剜心撕肺般的痛苦一直在心头回荡。泪水终究一滴滴落在女儿单薄、瘦弱的身上,在衣服上洇开似一朵莲,演说着人与人之间血的相融、心的相融,传递着一个真正修学者坚定意志为众无我的心态,说明修学佛法就是修正自己的心性,而不是束缚在文字上。感人的画面更传递着人世间的真情与大爱,融化了冰山,流淌出滋润众生的智慧甘露

  亲爱的读者朋友们,阅读本文时应以直观的理性思考,不要感性、感观去剖析。修学佛法的人都应以事性上去看,而不是从事相上去考虑。本故事版本多元化,大家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理性智慧去想象,感受本文所要传递出的真正内涵!

精彩推荐